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Li Wei

Shows

薇醺煉心室2025-08-0732 min薇醺煉心室2025-08-0428 minWEI Tech Talk Podcast2025-07-2512 minWEI Tech Talk Podcast2025-07-2517 min薇醺煉心室2025-06-3027 min薇醺煉心室2025-06-2826 minEmbracing Singularity2025-06-1148 minWEI Tech Talk Podcast2025-06-061h 07Méi wéi Sex2025-05-3053 minMéi wéi Sex2025-03-2146 minWEI Tech Talk Podcast2025-03-1943 minMéi wéi Sex2025-03-0743 minMéi wéi Sex2024-12-1352 minMéi wéi Sex2024-11-1550 minMéi wéi Sex2024-10-1859 minMéi wéi Sex2024-09-0635 minWEI Tech Talk Podcast2024-07-1229 minWu Wei Wisdom Podcast2024-04-2029 minMéi wéi Sex – Staffel 62024-01-1244 minMéi wéi Sex2024-01-1244 min悲观生活指南 MORE THAN A FARCE
悲观生活指南 MORE THAN A FARCEEP52 对话Ashley|30+跳舞人,我们通过跳舞这件“小事” 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两个因为舞蹈遇见的年龄30+的跳舞人一起聊了聊街舞这件“小事”满足了我们怎样的需求,可以让我们把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练舞;我们是如何因跳舞而改变,在学习街舞的过程中克服自己的东亚好学生心态,学会为不完美的他人和自己喝彩;我们又是怎样以不同的舞种为工具去共情他人、了解与表达自我。   不夸张地说,跳舞这件事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这一期节目是我一直特别想要聊的主题,特别鸣谢阳光可爱善良的Ashley桔子酱和我一起分享跳舞与我们的故事。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找到Ashley: 播客OutChina: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5ea511c5418a84a046794b07 微博/小红书:@桔子酱Ashley   另外,想围观Wei的跳舞日常也可以在小红书找到:@Wei桑   *****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Tezo耳机的赞助。   新升级的Tezo 鸢X也来啦~支持专属app联动的Tezo通勤耳机「鸢X」已经上线,多种降噪、调音模式任你选择~交互更智能,随时随地舒适地享受~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747266061078&spm=a21dvs.23580594.0.0.621e3d0d5NtAaD&skuId=5151394408939   📍购买Tezo的「鸢X」报【悲观生活指南】6个字暗号下单购买的都有机会获赠价值¥109 元的随身收纳包~ 📍在评论区分享你与舞蹈的故事,或者其他一件像跳舞之于我们一样重要的爱好,走心的评论将有机会被Tezo的官方选中,获得2024年的一平方精神世界日历!   对Tezo的「鸢X」感兴趣的朋友,联系客服报暗号悲观生活指南,下单购买就有机会获得价值 109 元的随身收纳包一支哦。   ***** 【声音目录】 1:40 Ashley是谁,我们如何相遇,为什么我们想要聊一聊跳舞这件“小事” 8:48 分手自救+疫情期间为了锻炼,我们以不同的开始方式在最好的时间迷恋上跳舞 14:55 学街舞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是情不自禁地起舞 18:30 源自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少数族裔、queer、有色人种等)的各类街舞(Hip hop, waacking, house, voguing)为他们在主流之外找到了归属感、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空间、创造出与音乐连结的方式 25:04 我们用舞蹈这件小事持续探索自己的性别、性别气质以及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41:33 跳舞与我的东亚好学生心态——在西方学文化和精神,在东亚刻苦与钻研技术 54:07 跳舞如何教会我们犯错,并为他人的不完美鼓掌喝彩 60:03 跳舞与社交:共振、e人i人如何找跳舞搭子、中西舞蹈教室如何交友以及对舞蹈老师的crush 60:20 即使毫无头绪,我们依然享受舞蹈带来的社群感、多元化、创造力和自我表达   【节目中提到的街舞舞种】 Hip Hop House Waacking(甩手舞) Voguing Breaking Heels(高跟鞋舞) Jazz(爵士) Locking   【延展资料】 街舞舞种全介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Y411Z7n2/?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d1a36dda6e66412318e6d4d8d4d9c912   【联系悲指】 听友群小助手wx号:MoreThanAFarce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 电子邮箱:bgshzn@gmail.com 通过爱发电赞助我们:http://afdian.net/@20210106beizhi?tab=home 主播:Wei(小红书:Wei桑)、Michelle 特别鸣谢:悲指的海外志愿者小高同学:)
2023-12-271h 30Méi wéi Sex – Staffel 62023-12-0145 minMéi wéi Sex2023-12-0145 minMéi wéi Sex – Staffel 62023-10-2040 minMéi wéi Sex – Staffel 62023-09-2255 minMéi wéi Sex2023-09-2255 minWei-Ling Gallery Podcast2023-07-0620 minWei-Ling Gallery Podcast2023-06-3039 minWEI Tech Talk Podcast2023-03-241h 08Méi wéi Sex2023-03-1753 minHere\'s What You Mist2023-03-071h 54Méi wéi Sex2023-03-0347 min平煩人平凡事2023-02-2825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那些年,我們辦過的活動】和台南美食一起征服香港!一說到台南,大家會想到甚麼呢?牛肉湯?擔仔麵?周氏蝦捲還是棺材板呢? 今天Wei哥和大家一起帶著台南美食去征服香港囉!當然!也會帶上意想不到的美食前往香港,還俘虜他們的心。❤️ 在香港的鑽石山荷里活廣場上,舉辦著十分盛大的「台南小食節」,Wei哥將一一闡述台南美食如司目魚、牛肉湯、蚵仔煎等重量級選手,是如何在香港大顯身手的呢? 此外,我們還會聊聊台南與鄭氏王朝的關係,還有揭開台南天后宮神秘的面紗,要想知道這些美食的背後相關小故事嗎?還有那些台南小食節所發生事情嗎? 那現在就一起來收聽這集節目吧! Podcast:https://reurl.cc/RvneXD Youtube:https://reurl.cc/V8pN7Q 本集節目同樣將送出神秘小禮物🎁🎁,只要留言回答Wei哥在節目中的小問題,就有機會把獎品帶回家! 本集問題:請問「魚菲力」是虱目魚的哪一個器官部位? 知道答案就趕快留言給Wei哥吧! ⭐️ 在各個地方找到我們!⭐️ 📻 南方聲活Podcast:https://reurl.cc/lZKMZ9 📺 南方聲活YouTube:https://reurl.cc/eWKZWK 📘 南方聲活Facebook:https://reurl.cc/6LneZZ 📕 南方聲活Instagram:https://reurl.cc/RO3Qrg #南方聲活 #那些年我們辦過的活動 #台南小食節 #Wei哥 #Podcast #反清復明 #茯苓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3-02-1039 minWu Wei Wisdom Podcast2023-02-0430 minMéi wéi Sex2023-02-0342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那些年,我們辦過的活動】和五月天一起到香港出賣高雄!想知道五月天如何將高雄在地特色帶入香港的視野嗎?關於香港百年叮叮車與台灣文化結合到底蹦出了多少火花呢? 那這集Wei哥將會從活動經驗中,來告訴大家這次在香港旅展中所發生的大小事。像是把高雄高字塔搬入香港後發生的動線錯誤、打鼓表演對電腦造成的干擾、香港叮叮車因活動廣受人民喜愛,台灣原住民文化促使香港體會台灣人情味等。這些都會在今天的內容不藏私的告知大家! 想聽聽更多爆笑逗趣的台港文化結合趣事嗎?不妨趕快跟著Wei哥前往那年旅展一探究竟吧!🏃🏃‍♀️💨 精彩內容都在這集節目當中,馬上點擊收聽收看! Podcast:https://reurl.cc/4XEpLY YouTube:https://reurl.cc/QW0b5o 本集節目同樣將送出神秘小禮物🎁🎁,只要留言回答Wei哥在節目中的小問題,就有機會把獎品帶回家! 本集問題:台灣的愛玉到底長在哪裡呢?是一棵樹?藤蔓狀爬在鐵網上?還是像西瓜一樣長在地上呢?🤨 知道答案就趕快留言給Wei哥吧! ⭐️ 在各個地方找到我們!⭐️ 📻 南方聲活Podcast:https://reurl.cc/lZKMZ9 📺 南方聲活YouTube:https://reurl.cc/eWKZWK 📘 南方聲活Facebook:https://reurl.cc/6LneZZ 📕 南方聲活Instagram:https://reurl.cc/RO3Qrg #南方聲活 #那些年我們辦過的活動 #五月天 #洗愛玉 #陳菊花媽 #Wei哥 #Podcas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3-02-031h 04南方聲活2023-01-2742 minMéi wéi Sex2023-01-2044 min南方聲活2023-01-121h 02Here\'s What You Mist2022-12-131h 04Here\'s What You Mist2022-10-202h 06Wei-Ling Gallery Podcast2022-07-2408 minWei-Ling Gallery Podcast2022-07-1911 minMéi wéi Sex2022-07-1850 minWei-Ling Gallery Podcast2022-07-1611 minWu Wei Wisdom Podcast2022-07-1326 minMéi wéi Sex2022-06-1743 minMéi wéi Sex2022-05-2036 minMéi wéi Sex2022-02-2544 min悲观生活指南 MORE THAN A FARCE
悲观生活指南 MORE THAN A FARCESP2 迟到的周年回顾:在流动和变化中参与更真实具体的生活姗姗来迟的《悲观生活指南》一周年特别节目,在这一年当中,主播成为了我们的身份之一,我们经历了一些悲指的高光时刻,我们对待播客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对自己过往的表达有了新的思考。在悲指的幕后,我们两个人的关系也因为做播客出现了矛盾与争吵,这让我们开始思考矛盾对于关系的影响。 感谢每一位听众、嘉宾、平台及其他播客在2021年的陪伴与支持。 【声音目录】 1:51 一年前我们可以用四天完成播客的剪辑、logo设置、平台托管注册等繁复的工作,一年之后,我们对播客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3:35 《悲观生活指南》一周年的“高光”数据之“一共做了多少集”? 4:09 《悲观生活指南》一周年的“高光”数据之“最受欢迎的三集节目” organic、粗糙的、原始的第一集 vs 有更多技巧、更有做播客意识的之后的单集 对主播个人来说最特别的三集节目: 7:33 Wei选择的“EP19 人生若痛苦大于快乐,我还要带一个新的生命来这个世上吗?” 悲观的氛围、困扰自己具体生活的难题、难以给出答案的宏大问题,我在播客中为自己的决定找理由 12:30 Michelle选择的“EP17 30岁,是什么让我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急转弯?” 理论也许可以解释我的决定,而作出决定的当下却可能是基于高浓度的情绪 当时看来重要的决定,环境的剧变,现在我却意识到“我还是原来的我” 24:18 两位主播共同选择的“EP31 多元群体的亲密关系:爱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与修炼的课程” 这一集播客录制后,我们因为做播客产生的最严重的争吵与矛盾 矛盾与争吵看似解决了,那些伤害与负面的情绪会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关系 关系越亲密的人,越有可能对对方进行预判与judgment 39:12 Wei选择的“EP14 纪录片《算命》| 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陈杂奈何天” 战战兢兢的表达让我们被创作者看见 有自我意识的“高高在上”的视角也应当被批评吗? 49:05 做播客遇到的困难之串台采访时我们遇到的问题 2021年的感悟与2022对播客与生活的新展望 57:35 (Michelle)不要给自己设限、相信人对改变极强的适应能力 59:37 (Michelle)做播客就像将普通生活的真实面貌在流动的话语池中表达 60:01 (Wei)我希望自己可以更好的“参与”具体的生活 60:07 (Wei)播客成为了自我身份的一部分 【联系悲指】 听友群小助手wx号:MoreThanAFarce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 即刻:Michelleeee、Weiiiii 电子邮箱:bgshzn@gmail.com 通过爱发电赞助我们:http://afdian.net/@20210106beizhi?tab=home 主播/剪辑:Wei、Michelle 音乐:Creative Commons Music by Jason Shaw on Audionautix.com
2022-02-071h 14平煩人平凡事2021-11-2429 min平煩人平凡事2021-09-2921 min平煩人平凡事
平煩人平凡事Ep.3|你有....被討厭的勇氣嗎?|還是你有勇氣討厭別人??很好!!!我們來到交友系列的第二集啦~~ 而且這次換貝ni主持了呦 哈哈 你是否有被討厭的勇氣呢?? 我們三個對於被討厭的看法都不太一樣 大家可以參考我們的想法 去應對未來遇到的人 這集一樣有許多跟主題不相干的內容 請大家多多包涵(˶‾᷄ ⁻̫ ‾᷅˵) 這裡 小編幫大家整理幾個重點 -討論會不會買書(一開始就偏題…) -小yo玻璃心是假的?! -貝ni同情小yo了 -社會化的摧殘… -貝ni被輿論批評會放心上 -小wei完全沒在在意 -男/女生愛八卦 很討厭… -小yo愛亂花錢 被八卦(? -小yo名言「會討厭一個人 就是因為你在意他 不然就是不要去care他」 -小wei怎麼了!!! -小wei跟小yo初見面(又開始偏題了…) -小yo見面跟現在差很大?! -小yo真的討厭小wei啦 -約唱歌還完全沒在管小wei -小wei大爆走心(沒 -剛開學大家都很膚淺 都想要交好看的朋友(? -小yo 貝ni剛開學都有哭… -小wei室友也哭…大家怎麼惹??? -小wei室友怎麼這麼雷 -小yo是新好男人?! -貝ni激動到講出小wei真名 -終於結尾了~~ ※本集含有髒話 =================== 穿插音樂 Happy Аnd Fun Background Music | FUN by Alex-Productions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0_M61F81Nfb-BRXE-SeVA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free-stock-music.com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deed.en_US =================== “平淡的生活 會因煩人的事物 造就不凡的我們” Hello 我們是生長在台灣各區的三個大學生 分享生活中不平凡的點點滴滴 用平凡的對談 讓你感同身受 我們是小yo x小wei x貝ni 平煩人 平凡事 讓你生活不平凡
2021-09-1522 min平煩人平凡事
平煩人平凡事Ep.2|生活中的閨密|異性緣太好怎麼辦?大家生活中應該都有男閨密/女兄弟吧 現在的社會實在開放 讓小yo.措手不及了 這集包含太多太多無關主題的東西了 請大家多多包涵(˶‾᷄ ⁻̫ ‾᷅˵) 這裡 小編幫大家整理幾個重點 -我們分別是跟男生還是女生比較好 -小wei是我們之中 心機最重的? -小yo太直來直往 所以直接噴人? ! ------------------------(以下開始偏題)---------------------------------------- -歐買尬…喝個酒 親一下 直接床上見 -因應疫情我們還是在線上錄音 怕爆 -女生跟男生比較好會當成婊子 男生跟女生比較好會被當成____? -小yo公開徵友(誤 -小yo跟貝ni 微聊偶像 ------------------------(終於回歸正題)---------------------------------------- -小yo很常越線!! -小yo一開始真的很不想跟小wei交朋友 -小yo覺得貝ni很假掰… -小wei跟貝ni認識緣由之小wei真的好衰 以上是我們的交友狀況及方式 未來還會一起跟大家分享 有關我們的心路歷程 喜歡我們的話可以在底下留言 小編我都會看的 ※本集含有髒話 =================== 穿插音樂 Happy Аnd Fun Background Music | FUN by Alex-Productions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0_M61F81Nfb-BRXE-SeVA 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free-stock-music.com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deed.en_US =================== “平淡的生活 會因煩人的事物 造就不凡的我們” Hello 我們是生長在台灣各區的三個大學生 分享生活中不平凡的點點滴滴 用平凡的對談 讓你感同身受 我們是小yo x小wei x貝ni 平煩人 平凡事 讓你生活不平凡 平台連結➣https://seven.fyi/weiyoni 合作邀約➣weiyoni0825@gmail.com
2021-09-0825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捌月號-高雄市府搞運動熱地產?!大家好,今天是2021年8月9日星期一,歡迎收聽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高雄市政府搞運動地產?! - 2021南方聲活捌月號/Wei哥自言自語0809 大家好,今天是2021年8月9日星期一,歡迎收聽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台灣羽球好手戴資穎在東京奧運拿下銀牌,高雄市鹽埕活動中心未拆除前,是戴資穎從小打羽球的地方,高雄市長陳其邁允諾3個月內重新評估BOT方式。高雄打羽球的人很多,當初活動中心場館每天有1000到2000人次進出,場館內除了羽球,還有其他運動項目,若能原址重建運動中心,除羽球場外,還可做多功能使用。 東京奧運即將閉幕,提高不少國人對運動比賽項目關心度。建築業跨足經營運動休閒事業逐漸增多,除了已陸續有建商投入經營高爾夫球練習場,鳥松建商就不惜耗資上億興建綜合羽球館運動中心,一樓規劃餐飲區、運動賣店、專業羽球館、高爾夫球電腦模擬打擊區,二樓安排健身中心、韻律教室等。另一方面,高雄市要打造10座國民運動中心,市府運動發展局除了優化鳳山運動園區及健全現有的中正技擊館設施等,也勘定陽明溜冰場等4座要採民間投資經營辦理,其餘則活化學校空間。市長提出打造至少10座運動中心提振運動風氣的政見,採BOT模式鼓勵民間投資經營等,預計明年民眾即可體驗設施完善的國民運動中心。 近年國人運動風氣漸起,各縣市也推動運動中心普及化,滿足民眾對運動場館的需求。高市府計畫打造十座運動中心,除了第一座運動中心—鳳山運動中心已正式啟用,原楠梓運動園區內的游泳池基地,也將重新打造成為「楠仔坑運動中心」。高巿府運動發展局也選定苓雅極限運動場及三民陽明溜冰場為「運動中心2.0」,期望結合體感科技、影城等複合式休閒娛樂,進行籌組招商,另也評估小港、鹽埕、左營、岡山等4處規畫運動中心,以及高雄世運主場館(國家體育場)的尾翼空間、已啟用的高雄市鳳山國民運動中心、高雄市立技擊館、苓雅區的極限運動場、陽明溜冰場、小港區森林公園及左營區一處市場用地等空間及設施充實利用,打造國民運動中心,興建楠梓足球場、整修茄萣運動公園、整修立德棒球場等。 高雄市運動中心數量是六都中最少的,繼鳳山設置首座運動中心後,市府也準備在三民及苓雅區,將既有場館改為「運動中心2.0」,引進運動場館與休閒設施。三民區陽明溜冰場坐落在知名「陽明學區」,周邊原就人口密集,生活圈上也能與近年新興的文山特區串聯,吸引許多小家庭移居,若運動中心順利完工,不僅帶動區域發展,當地房市指名度也可望再上升。因此,繼鳳山運動中心去年底啟用,市府另選定三民陽明溜冰場、苓雅極限運動中心升格為「運動中心2.0」,有別於「1.0」時期以健身房、球館、多功能教室為主,改為複合式休閒娛樂場館,他將近似「高雄巨蛋」模式,除體育館,也納入餐飲或商場、影城等休閒娛樂設施。 為什麼要臺北市立運動中心會成功降落在台北各社區呢?原因很簡單,該有的設備都有了,而且一個小時才50元!如果是一般連鎖的健身房,不論是全國最多數量的渦俊、健身工廠等,他們都各有千秋共通點是長輩少,設備齊全不說,至少給人的「服務力」是夠的。站在幫使用人解決專業知識、本職學能,光是「態度」這一點,就覺得這類市立運動中心還是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最後,我要問大家,連鎖健身房、市立運動中心跟公園運動,我的選擇是? 歡迎大家留言給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8-0925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捌月號-我的南方聲活練習!大家好,歡迎收聽2021年08月8日播出的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昨晚一直在跟自己筆談,一早起來很有些想法,寫了些文字,就想多留一份聲音檔,跟你分享。 我為什麼要做南方聲活,以及他要呈現的風格和內容? 有人告訴我,因為北方過於強大,所以更加應該要凸顯南方的價值。在我的觀念,「南方」不僅是一種地理方位,而是一種能夠熱情擁抱各種多元的觀念態度。但我也知道,現階段的南方聲活,只能夠當作我的興趣,雖然,我傾注極大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投入,它已經變成了一種創業模式。 一直以來,我長期從事的是廣播採訪工作,從外採到錄音室約訪,讓我累積許多的素材。這些元件,或許在過去的主持節目中,因為電台的態度、節目時間的限制、我對製作節目的慣性思考操作..等等,養成我個人對訊息沾醬油的個性,我擁有很多經歷,也想跟你分享,但我總是只會拿出來當作談話參考,極少用主題式的、更深度的去跟你分享或是深度探討。是的,我很能夠跟你聊些543的八卦訊息,卻很少有組織性的提出我經過深度沉思後的觀點。 我知道,只是單純的把資訊拼湊剪輯,是無法讓你產生跟我交流的動力。 所以,我想要透過這個節目,練習提出我對事情的想法和態度。他有點像是我的南方聲活練習,在這裡我會有很多成熟或是不成熟的想法、嘗試和論述,我要說聲謝謝願意按下訂閱和下載收聽的你,陪伴我共同行走這條道路。 對於一些可能以為我會在這個節目中,提出一些具有南方論述的生活概念或想法的朋友,我更寧願先用多元的角度告訴你我對南方的蒐集和觀察,然後。也才會產生我對這個城市的見聞觀點,也會有我個人長久以來對都市傳說、文史軼聞和美食故事的分享,當然,也更會有我跟這些南方聲活人物的訪問互動。 hirofranchise,你在podcast的留言,說希望我多說一點高雄的都市傳說。 好喔,我會多找找這類題材,很有意思,我們的聽眾有八成五以上都是男性,而且以25-45歲之間居多,喜歡聽都市傳說,是要嚇嚇女生嗎?今天開始,就是農曆七月,我特別在周三、四兩天,排了很有意思的都市傳說,肯定讓你嚇翻天。 小張同學,歡迎你來串門子,很希望我們多交流,5-6年級都差不多啦,哈哈。我對電影很熱忱,多年前曾經在港都電台做過周末電影院節目,那兩年還辦過不少電影試映會,像是基努李維的speed、梁家輝的情人等等,有機會我們來ft一下。 阿特茶水間你好,你問我落腳在哪個城市,既然叫南方,台南、高雄和屏東都是我落腳的地方,我是說真的。我目前大概一週中,有2-3天住台南,所以,這邊我呼籲蔥仔蛋說故事,請找我一起加入台南大串聯。南方聲活每周二的聲活人物,是專屬台南的喔。我其他時間是住高雄,屏東常去但都是單日來回。未來,我們的南方聲活,要隨著我跟嘉義中正大學的合作,還要拉大到嘉義,也希望嘉義的朋友能夠多多提供在地的生活創意店家和人物給我。 0821在台南政大書城21:30,台南在地的podcaster實體聚會,看來蠻有意思,在這邊,也歡迎南方聲活的聽友,大家屆時可以去看看。 曾保山謝謝你對南方聲活的支持,你說這個節目增廣見聞、適合推薦給各年齡層大眾,謝謝你喔,請繼續幫忙讓更多人成為南方聲活applepodcast的聽眾。 最後,如果要我用#符號來表達這個節目現階段的內容,我想用的是 - 南方的#在地觀點隨想#都市獵奇異聞#生活職人故事。 八月起。我會把節目略做調整: 週一。wei哥自言自語/南方生活見聞隨想。 週二。五。南方聲活人物。 週三。四。wei哥自言自語/南方都市飲食故事&傳說怪奇異聞錄。 這是在八月份開始,我對南方聲活的調整。 每一集我都會非常努力投入製作,特別是我們的南方聲活人物,拜託你有值得推薦的店家或對象,請留言給我,讓好店、好人物,能夠被大家聽見。 謝謝你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8-0824 min悲观生活指南 MORE THAN A FARCE
悲观生活指南 MORE THAN A FARCEEP22 悲指夜谈 | 剥开洋葱的表皮,打破重复生活的闭环几周前,我们还在讨论如何面对生活的枯燥与重复,生活中却忽然发生了一些事情,将我们的生活推向非常规的状态,打破了重复的闭环。在这样的状态中,暂时没有精力准备以往那样具体的节目主题的我们,决定用一套名为“洋葱卡”的卡牌游戏向对方提出一些“大问题”,随着问题打开、思考、交流与发散。 欣喜的是,这次对话让我们梳理了自己的想法,打开了对方的思路,获得了一些反馈,也挖掘出彼此共同经历的那些糗事、趣事。也许真的如卡牌的名字“洋葱卡”一般,就像剥开洋葱的过程,一层又一层地打开,方才知道TA的味道,才能与TA发生新的故事。 *本集主播讨论的问题全部来自“洋葱卡” 【时间目录】 2:03 意外的事件打破生活的枯燥乏味与重复,让我们重新思考何种生活状态才是我们想要的 3:53 为什么我们倡导大家去问“大问题”,它们像剥洋葱一样,帮助我们看见彼此最脆弱与真实的样子,创建更深的连结 7:11 问Michelle: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感到很孤独? 12:11 问Wei:家人和朋友面前,你会羞于谈钱吗? 17:05 问Michelle:如果不考虑收入技能等因素,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26:30 问Wei:你曾经对任何事物着迷过吗? 36:49 问Michelle:请描述一次自己濒临社会性死亡的时刻 45:17  问Wei:如果你成为父母,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50:45 讨论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帮助对方梳理了自己,获得了认可,了解了对方 【本集提到的播客】 《热敏修辞学 Instant Acumen》EP.04 | 重复 *【洋葱卡介绍】 洋葱卡™由播客节目《悲观生活指南》出品,是一套深度问答卡牌游戏,共包含82道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价值观、生活方式、亲密关系、原生家庭、职业发展、金钱观念等方面,帮助玩家卸下盔甲,迅速并深入地了解自己与他人,建立更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取名洋葱卡™,灵感来源于洋葱的结构和质地——人们需要通过一层一层剥开洋葱的表皮,才能用以烹饪并让它发挥自身的美味。我们每个人也如洋葱一样,常常一层一层将真实的自己包裹起来。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安全感,也可能丢失了与他人建立高质量连结的机会。无论在初识的人面前,还是亲密的朋友家人面前,我们时常很难找到合适的契机让他人看到更脆弱、真实的自己,也很难更深入地了解他人。我们希望通过卡牌游戏的方式,以洋葱卡™上精心设计的问题为出发点,人们可以更坦诚地展示内心更真实的自己。 洋葱卡将会在近期问世,请大家关注悲指在各个社交平台的账号或加入听友群,第一时间获得消息! 【联系悲指】 听友群小助手wx号:MoreThanAFarce 微博:@悲观生活指南 公众号:悲观生活指南 即刻:Michelleeee、Weiiiii 电子邮箱:bgshzn@gmail.com 通过爱发电赞助我们:http://afdian.net/@20210106beizhi?tab=home 主播:Wei、Michelle 剪辑:Michelle、Wei 文案:Wei 音乐:Creative Commons Music by Jason Shaw on Audionautix.com
2021-08-0455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沙茶醬的故事哈囉,今天是2021年7月29日,我是杜韋,歡迎繼續收聽我們沙茶三部曲的最後一集,我們連續聊了二天的沙茶火鍋,今天要跟你聊聊台灣吃各類火鍋必定少不了的靈魂沾醬-台灣沙茶醬的起源,以及來自台南、高雄的兩大沙茶醬龍頭的故事。 故事回推,臺灣沙茶醬是由在印尼、新馬一帶經商的華人,返鄉時把印尼、馬來西亞的沙嗲醬,帶回潮汕、廈門,經過在地化改良調整風味與配方後,先變成中國版沙茶醬後,1949年再由閩南、廣東人,隨國民政府帶進台灣。有趣的是,因為高雄和台南是許多潮汕人士匯聚點,因此讓沙茶這一味,從此以南方做為發展大本營,最後成為台灣人生活必須品。 我曾經親自嚐過,也比較過這幾個地方的沙嗲或沙茶醬,包含:花生味重,甚至還能吃到花生顆粒,偏甜辣的印、新馬原版。花生味濃且偏甜的中國化潮州汕頭版和蝦味強且偏辣的廈門版,以及扁魚味重且偏鹹的台灣終極版。 為什麼叫沙嗲?有人開玩笑說,這原來是印尼的美食烤肉串,由於這肉串是用醃過的肉,拿竹籤或椰子樹葉梗串好,再用炭火烤,沾特製的醬來吃,通常串在一起的肉有三塊,用閩南話說就是「三塊」(sam tè),於是就叫沙嗲,最後翻譯成「沙茶」。 在台灣吃沙茶,從北到南、大宴小酌都會用到沙茶醬,提到最有名的兩家,分別是牛頭牌和赤牛牌這兩家,剛巧,他們一在台南、一在高雄。 我們先來說牛頭牌的故事。1949年,隨著國民黨部隊從廣東渡海來台的劉來欽,剛開始是在台南「車路墘製糖廠」擔任警衛,因為要養家活口,只好兼職擺攤賣麵,為了跟市場賣的陽春麵區別,他想起家鄉在麵裡羼沙茶的做法。因為遇到人生中的大貴人,「中廣」台南台的播報員趙森海嚐過,難忘滋味,就在他的節目「點心攤」中大力推薦。這一推生意好到大排長龍,乾脆不賣麵了,專心投入建立沙茶生產線。由於劉來欽小時候務農過,對牛特別親切,又想到日本著名的「森永乳業」是用一隻可愛小牛做標誌,就用「牛」搭配五瓣梅花的圖案,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牛頭牌」沙茶醬。牛頭牌沙茶醬真正讓全國民眾認識接受,還是在它參與五燈獎電視節目後,突然間,大家開始接受沙茶成為台灣這一味。 赤牛牌的創始人是杜象,一樣是在1947年國共內戰時候跑來台灣,先在高雄苓雅區一家潮汕人開的工廠學做冬菜,幾年後他跟人合夥開設「順興」工廠,主賣冬菜,也開發出自家的沙茶醬。「冬菜」是一種潮汕地區相當普遍的調味佐料,通常是以大白菜為原料,採收風乾脫水後切細,再以蒜頭、鹽和五香、味素調味醃製而成,非常適合用在湯品調味,我們吃鴨肉冬粉、豬舌冬粉跟餛飩湯時,都會適度用冬菜讓味道更好。 1964年杜象開設「順合興」食品工廠,他們選定的位置,就是在現在高雄市三民區十全玉市旁邊這條橫巷開設工廠,專賣冬菜和沙茶這類潮汕口味食品。目前台灣市場上三種品牌冬菜,「寶島牌」、「人馬牌」和「麒麟牌」,全是出自這家工廠。杜象對沙茶醬製作也相當用心,希望把正宗潮汕沙茶味道帶入臺灣, 開發出主攻高級餐館的「赤牛牌」沙茶醬,以及走平價路線的「黑牛牌」與「黃牛牌」。由於沙茶是二次戰後才由潮汕人引進的特殊調味料,大部分臺灣人還是非常陌生,再加上品牌有「牛」字,讓消費者以為沙茶醬含有牛肉成分而不敢購買,推廣不太順利。一直到他成功爭取進駐國軍福利中心時,「赤牛牌」沙茶醬得以推廣到軍公教消費者身上,才開始累積消費客群,坊間小吃店家也逐漸接受用沙茶醬炒飯、炒麵以及烹飪燴飯調味用。提到廣告行銷,杜象確實很有一套,在電視剛普及時候,他就安排小兒子拍廣告推銷自家商品,甚至還請到因梁山伯祝英台大紅的超級明星凌波拍攝廣告,傳遞沙茶醬好滋味。更在外送車身漆上「赤牛牌」沙茶醬圖案,加深大家對於這個品牌印象。 有意思的是,「赤牛牌」沙茶醬訴說的是潮汕小夥子杜象戰後來到臺灣,胼手胝足的創業故事。而牛頭牌,則是代表劉來欽吃苦耐勞、艱苦經營的故事。總結來說,他們倆都有透過影視歌星與電視的宣傳,將沙茶醬的美好味道從高雄傳到寶島各地的行銷手法,這在當時算是很先進的概念。 連續三天,我從高雄在地的沙茶火鍋店講到沙茶醬的製做,一方面是因為看到新聞有感,想起了從兒時吃到大的沙茶這一味。一方面,也是因為小時候看長輩在家扁炒沙茶,滿屋子都是香氣的回憶。從把扁魚、蝦米、小魚乾先經鍋火烤或油炸炒出香氣,再將所有原料加入大鍋中進行小火拌炒,為了不讓醬料燒焦,整個階段需要不停地用力攪拌,可以說是非常耗時,但過程中香氣會從廚房中飄散鄰里。 老娘現在年歲大了,這類粗活動不了了,這一味,恐怕只能靠這些現成的攤檔美食,才能一解嘴饞了。 #Wei哥與**沙茶醬的故事**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2922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沙茶續一味!哈囉,今天是2021年7月28日,我是杜韋,歡迎繼續收聽沙茶這一味的續集。 昨天跟大家起了有關高雄沙茶火鍋爐的話題後,沒想到大家反應熱烈,好多人跟我分享他們對高雄沙茶鍋的記憶,還有一位媒體前輩特別跟我說了,其實不只是高雄,在1949年前後,大批外省軍民跟隨政府來到台灣,有的從基隆、有的從高雄登陸後,其中素有「東方猶太人」之稱的潮州汕頭人,為了生計活命 ,於是憑著對家鄉味道的記憶和廚藝,讓沙茶麵、沙茶炒牛肉和沙茶牛肉鍋,從北到南走進臺灣。不只是高雄鼓山的哈瑪星、鹽埕,包括:臺北西門紅樓、新竹城隍廟口、臺中火車站、臺南民族路、永樂市場以及屏東民族路夜市等,透過這群來自廣東新移民的手藝,沙茶成為台灣飲食的一味。 大哥還跟我說,臺灣的牛隻品種分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引進,無論是在荷蘭時期引進台灣的黃牛,還是在清朝隨漢人移民到台灣的水牛,他們多半用在耕作、搬運負載等,當他們老了、沒用了,人們自然不忍心吃它,再加上宗教信仰,民間對吃牛肉一直是有忌諱的。所以,在沙茶菜餚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牛肉」,在剛開始只能賣給外省族群客為主,店家為了拓展客群,當時還研究出「沙茶豬肉」提供顧客選擇,但最終大家還是開始接受這道美食。 1965年由「高雄潮汕同鄉會」出版《會訊》,當時就說了,光高雄地區就有十多間潮汕人開設的沙茶飲食店,位在大港埔「汕頭泉成」的大溝頂的「天天」、富野街的「味味香」、南台路的「一品春」以及瀨南街的「陳淑記」,更是當年在地的名店。昨天,我們聊了汕頭泉成和天天這兩家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聊聊「味味香」和「勝味」這兩家老店,以及後起之秀「泰山」,聽完故事後,你會發現,原來高雄所有的沙茶火鍋店,在他們的源起背後,彼此間竟然有這麼錯綜複雜的關係。 首先來到鹽埕區,在俗稱「賊仔市」的富野路上有一家「味味香牛肉爐」,老高雄人對這家沙茶牛肉火鍋相當熟悉。與「天天」一樣,1960年代開業的「味味香食堂」也是潮汕人經營的店家,第一代老闆楊水來聽說鹽埕區熱鬧繁華,又聚集不少潮汕同鄉,決定開設「味味香食堂」。「味味香」幾乎見證鹽埕的變遷發展,像是1960年代因為越戰,不少美國大兵利用假期來到高雄港,近海港七賢路一帶酒吧林立,不少bar girls都是「味味香」常客,經常外帶沙茶炒麵和炒飯。到了下班後,她們更會帶著大兵來吃沙茶牛肉爐,特別是砂鍋魚頭。到了第三代後,還增加「日式」火鍋配料。「味味香」的快炒也很厲害,例如芹菜脆腸、青椒豬肝、糖醋花枝、生炒什錦與麻油腰花等。 鹽埕區第三家一樣由潮汕人經營的沙茶店家是位於崛江商場附近的「勝味牛肉爐」。創辦人許清波先在潮汕同鄉張桂泉開設的「泉成汕頭沙茶牛肉店」當學徒。後來在「大舞台戲院」斜對面開設「廣東汕頭勝味沙茶火鍋」。他家沙茶醬以椰粉、薑黃、蒜、花生粉以及沙拉油等製作而成,味道比較濃郁。目前經營方式仍以沙茶牛肉爐為主,他們家的牛內臟(牛尾、牛鞭、牛肚、牛仙果、牛心與牛肝等)與海鮮特好,大家可以嚐嚐。 還有一家是徐耀德創立的「泰山」廣東汕頭沙茶火鍋,他先到潮汕同鄉鄭鸞嬌的「天天沙茶火鍋」當廚師,後來跟外場店員倪照結婚後自行創業,把店開在苓雅區興中路上,後來接手下一代的經營方式,受到年輕族群的歡迎。 另外一位汕頭人朱木鳴,則是選擇在哈瑪星香火鼎盛的代天宮旁開設「可香飯店」,除了招牌沙茶牛肉外,還有潮汕著名的滷鵝、蠔烙、花膠(魚膘)和魚丸等菜餚。 你會發現,怎麼這些沙茶飲食店,怎麼多半有個「香」字呢? 其實這是潮汕的飲食傳統,餐館喜愛在店名使用「香」字,表示食物香醇可口,來台的移民們也沿用這個傳統,使用「香」字作為餐廳店名。 #Wei哥與**沙茶續一味**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2826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沙茶這一味!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2021年7月27日的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疫情趨緩,即將降級,但創設逾70多年的高雄汕頭泉成沙茶火鍋傳出除中山總店外,其他設於各百貨據點的餐飲品牌今起全面撤離,引發網路熱議。汕頭泉成沙茶火鍋歷史久,是不少名人饕客的最愛,這家老字號火鍋店因口味佳,逐步發展成餐飲集團,旗下有多項餐飲品牌,進軍各知名百貨據點,包括男前燒肉、星野肉肉鍋、虎樂plus、花韓燒、囍頭燒等。在飽受疫情衝擊及未來不確定性,旗下各門市無法長久正常營業,除本店外,其他全面歇業。 台灣的飲食文化,因地理位置加上歷史環境變化,跟大陸沿海城市有極度密不可分關係。就如同深受閩南飲食文化影響的台南,高雄則是深受廣東的影響,特別是潮州汕頭。結合歷史地理環境與老味道老口碑的傳統沙茶火鍋,對於高雄人來說,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食習慣。大家或許不知道,台灣人愛吃的沙茶醬、沙茶火鍋、烤沙茶玉米,追本溯源更是深受高雄的啟發和影響喔,這部分,我會在節目再來跟大家細說重頭。 今天我們先來說說汕頭泉成火鍋。民國二十三年(1934),創辦人張桂泉渡海來台灣發展時,為了維持生計在碼頭當捆工,認識了碼頭邊賣牛雜的汕頭老鄉,後來因為年歲已大,對方便將手這一甕沙茶醬牛雜攤傳給張桂泉。張桂泉傾心研究獨特醬料風味,更在於民國三十二年(1943),在老高雄人必去的萬龍戲院(汕頭泉成火鍋中山店現址對面停車場),創立「汕頭泉成」汕頭火鍋。他們家的招牌一是用秘製滷汁、油煸過的扁魚和青蝦熬煮,再加入鹹菜調出湯的清爽鮮甜度。招牌二則是【獨家手工沙茶醬】,需要耗費兩天時間,用扁魚、 蝦米、蒜酥、花生油和花生粉等香料製作再研磨成細顆粒狀,口味不死鹹還很有甘甜味,是讓高雄人每餐必備的老醬品。這流傳超過一甲子的手工沙茶醬,更是在讓萬龍戲院擺攤賣烤沙茶玉米的攤販,靠他們家的沙茶做塗料大賣的秘方,甚至還傳到全台灣各地。 第二個要跟大家講的故事,是天天沙茶火鍋。 戰後有不少廣東潮州、汕頭籍的退伍軍人,選擇到高雄鹽埕販售拿手的沙茶料理。店中來自各縣市的員工也一起努力,有些人還與老闆結為連理。一道道沙茶美食中,藏有幾代人齊打拼的情份 由台南安平人許天賜跟汕頭人鄭鸞嬌夫婦創立的「天天沙茶牛肉店」,就是潮汕人在高雄鹽埕經營餐館的類型,1947年他們開始在鹽埕區著名的「大溝頂」附近經營「天天」餐館,一開始以提供炒沙茶芥藍牛肉和沙茶白菜豬肉為主,還沒開始賣「沙茶牛肉爐」。後來生意愈來愈好,到了1967年,原本在大溝頂營業的「天天沙茶牛肉店」搬遷至「大舞台戲院」對面巷內的透天厝,並將店名正式改為「汕頭天天沙茶火鍋」,專門販賣沙茶火鍋,牛肉爐是消費大宗,火鍋配料尤其以狗母魚丸最具特色。當時住在高雄的潮汕人要聚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天天」吃火鍋。人丁單薄的老闆娘,後來收養女店員的大女兒許惠琴當作女兒,並且接棒成為「天天」的負責人。火鍋店曾在1988年歇業,許惠琴捨不得讓沙茶牛肉爐的好味道失傳,1993年一度在夜市賣沙茶迷你火鍋,2005年,許惠琴夫婦在好朋友鼓勵下,,決定重開沙茶火鍋店,傳承潮汕好味道。 天天沙茶火鍋,建築本身還是二二八事件現場之一的新高雄大酒家。屹立八十多個年頭的老建築,不僅是二二八事件歷史現場,並見證鹽埕產業發展。 有關沙茶的故事,明天我來繼續說給你聽。 #Wei哥與**沙茶這一味**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2720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降級囉!大家好,我是杜韋,歡迎收聽20210726(一)的南方聲活生活消息,每周一我會把前一週台南、高雄、屏東在地有關的生活新聞整理,提供給大家更了解地方的脈動。 全國從7月27日開始「降級」,開放多數戶外及少數室內場所,也讓民眾可以稍微喘一口氣。不過,經歷兩個月的三級警戒,高雄大學社會網絡創新中心特別彙整南部人,因為疫情逐漸緩和而最想做的事情前十名:不管哪裡都想去、逛夜市大口吃喝、到餐廳好好吃飯不用洗碗、還是不敢出去、出國旅行散散心、和三五好友群聚閒聊、輕鬆逛賣場、到電影院看電影、送小孩到學校上課、找對象進行人與人的連結。 微解封借書量破紀錄,高雄市圖借閱網站同時湧入近2千人搶訂300箱書箱,申請系統超載短暫當機,緊急徵調市區計程車協助運書。高雄市立圖書館表示,隨解封腳步,民眾求書若渴,高雄市圖從5月18日起閉館2個月期間,超過1萬3346名讀者線上預約,預約書冊累計超過2萬7千冊。 針對民眾相當關心的健身房及室內運動場館,高市府宣布開放,但游泳池仍維持不開放,在健身房部分採取跨縣市會員限制,暫時不開放非高雄市的會員到高雄的健身房運動。 位在高雄市鹽埕區的「郭家肉粽」,民國40年創立至今,已超過70個年頭,不僅是當地的老字號名,也是不少留學遊子的回憶美食;不過7月初有民眾發現,店家已改名叫「肉粽泰Tai」,原來是郭家肉粽老闆想退休,但下一代沒有意願接班,因此改由徒弟接手,並改名繼續經營。 台南市府與台灣港務公司合作推動安平港「南自貿、北觀光」發展目標,水岸複合觀光遊憩B區招商案由南仁湖企業獲選,將打造「安平海洋之丘」綜合度假城,預估2024年動工、2027年開幕營運。另一方面,位在歸仁的MITSUI OUTLET PARK台南,工程進度朝著目標2021-2022年間開幕進行中,這也是繼林口、台中港後,三井不動產集團在台灣第三座Outlet購物商城。台南三井Outlet作為南台灣首座日系Outlet商城,預定分為二階段開發,第一階段將規劃約有180店。台南三井Outlet緊臨高鐵「台南站」、台鐵沙崙線「沙崙站」,距離台南市中心約16公里,由高雄市中心出發約41公里左右,附近還有東西向快速道路關廟線大潭交流道,擁有交通地理位置優勢。 為了做好資源回收,減輕掩埋場的負擔,台南市環保局預計10月1日起開始實施「透明垃圾袋」政策,以利清潔人員辨視,徹底做好資源回收,減少垃圾量。 未到中秋,現在就有菱角上市了,台南下營栽種四角菱的菱角田,最近開始採收了。今年前半年因乾旱缺水,影響官田、下營菱角種植時間和面積,菱農只好引用埤塘地表水、地下水栽種,「菱角的故鄉」官田區今年菱角面積勢必減少。 愛台灣,挺果農!受變異病毒Delta影響,屏東芒果滯銷,金曲歌后彭佳慧防疫期間都在家陪小孩,不時透過社群媒體和網友分享生活,近日屏東枋山因有Delta病毒確診案例,導致芒果出現退訂潮,影響不少農民生計,身為屏東人的她,為力挺家鄉,一口氣訂了上百箱芒果,分送周邊親友,自信直呼:「沒問題啦!」。 全台芒果進入盛產期,但近日屏東縣爆發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株危機,疫情波及芒果,病毒究竟會不會停留在蔬果上,讓人染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急診科醫師吳昌騰指出:「基本上,新冠病毒若能透過飛沫、直接傳播到食物上,理論上能存活一定時間,但最長不會超過48小時。」 屏東近期陸續出現「免費送鴨」消息,分別來自崁頂、內埔、佳冬、潮州等地。至於為何出現免費送鴨的現象,佳冬陳姓鴨農表示,近期受疫情以及氣候的影響,鴨子孵蛋與生蛋率下降,加上飼料成本提升,持續飼養不敷成本,無奈只好免費送養。 屏東縣政府在屏東市勝利星村文創園區打造的屏東「原百貨」熱鬧開幕,它由6棟歷史建築分別呈現原童、原織、原聚、原家、原食及原音6大主題館,縣長潘孟安說,每個原鄉部落背後都有與自身文化、部落連結的動人故事,它就是讓部落文化產業有個說故事的地方,串連原鄉業者,建構原民商品行銷網絡,可一次打包屏東所有原鄉在地生活美學。 #Wei哥與**降級囉!**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2617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半屏山的黑心湯圓嗨,大家好。歡迎收聽20210722(四)的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疫情三級警戒微解封,我相信你一定也急著向外活動,紓緩一下整天看天花板、看電視、看手機的日子,爬山視我提供給你的一個不錯選擇。目前各大城市屬於都市風景區管理處的小山,多半已經陸續解封,像是台北象山,馬上網路就有媒體根據網友資料,規劃象山一日燃脂大攻略之類的。不過對南部的城市來說,幾座市民常爬的山,剛好都分屬中央級的國家風景區、國家自然公園,所以只能在遊客中心附近轉轉。像是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管轄的壽山、半屏山及大小龜山,目前都還是暫時禁止入區登山。 很有意思的是,比較起茂林、桃源、那瑪夏的險峻高山,這幾座位處在高雄都會區裡的小山丘,小到幾乎可以用微型來形容。但也可能是因為太近人,大家容易攀登,他們的故事也就特別多,特別有聲有影,甚至你還可以親身看見已經有3-400年歷史的痕跡,印證這些故事的真實性。 特別是「半屏山」。早些年,女性非常流行把前額劉海吹立起來,好像是在頭上出現一座屏風,當時媒體還戲稱,這種頭髮叫半屏山,但我們今天要說的半屏山,可是貨真價實矗立在左營高鐵站旁邊的這座山。只要你搭乘高鐵南下,在快進入左營站最後的2-3分鐘時間,出現在你右手邊的這座綠意盎然的小山,就是半屏山。若是你搭乘高雄捷運紅線往岡山方向,當你突然感覺車廂豁然開朗,從地下路段轉為地面高架的關鍵轉折處,也是在半屏山這個地方。從清代乾隆朝以來,半屏山因為鄰近高雄最早開發的左營舊城,所以山下很早就有人煙居住,黃昏時分從蓮池潭看見半屏山的倒影,翠屏夕照更被稱為清代台灣風景八大之一。 如果,你把當年清朝化製的高雄打狗地圖攤開,你會看到,半屏山外型宛如一條鯉魚一樣,躺臥在蓮池潭旁。這也是我要跟你說的第一個傳說-半屏山原來是條鯉魚精幻化而成的。 在後勁地區,古早前傳說半屏山腰有個鯉魚穴風水,但這條鯉魚下凡時後,沒把方向抓好,造成落地時後魚頭在東北方面向大社、仁武,魚尾在西南方銜接蓮池潭。所以魚頭背對蓮池潭,鯉魚寶穴也因無法飲水,久而久之鯉魚就渴死,最後乾到只剩下半邊魚(山)。你如果看空照圖片,或是從楠梓坑方向看半屏山,它真的很像一尾渴死,只剩下半邊魚的山。 還有一說,半屏山其實本來很高,甚至比玉山還高,今天的慘況,是有些故事原因的。 一種說法是本來有座蛇山,它比打狗山還要高,儼然為南部諸山之冠。但不知足,想要成為台灣最高峰,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就命令土地公將它的山巔用柺杖打落,結果一棒打飛到蓮池潭北邊成為半屏山,又稱半崩山。另一說是主角就是半屏山,它也一樣因為想跟玉山爭鋒 ,而遭天帝懲罰,一道雷打成「半邊」山。 不過,我從小因為住在左營,大人經常講的半屏山仙人賣湯圓(石頭)傳說,常藉此告誡我們不要貪心,更讓我印象深刻。傳說仙人呂洞賓下凡為測試人間人心善惡,就以半屏山為材料,製作湯圓販售。一個五文,兩個不要錢,大家都因貪念取二顆湯圓不付錢。惟有一人,他很知足地付了五文取一顆,後來仙人就將他渡化修練成仙,但半屏山就這樣被大家東買西買、東吃西吃,就只剩下今天的半邊山,原來,大家過去那麼多年,吃的全是石頭和泥土做的湯圓。 奇怪,當年怎麼沒有衛生單位出面把這賣黑心湯圓的小販抓起來。 半屏山類似這樣試煉人心的故事其實還蠻多的,感覺古早的先民每天閒閒沒事做的時候,抬頭望見半屏山,就這樣把很多社會人心的觀察,套入成為故事。這個洞窟流白米的傳說,也在大崗山、台南白河碧雲寺和基隆仙洞都有類似的傳說。民間相傳有一和尚住在半屏山下,因緣際會得到仙人指點幫助,在半屏山仙洞洞頂每天會流出白米,足以提供他一天食用。如果有客人來,出米仙洞也會自動增加到恰如其份的分量。後來有人起貪念,想一口氣取到更多米糧,就拿個鏟子把洞挖大,結果反而因此斷米,這人不信邪,就一直拼命挖,最後把半屏山挖成洞窟處處的半邊山。 前面各種故事傳說,都是古早時代的先民們在茶餘飯後,為了消磨時光騙騙小孩瞎說的故事,因為但活在現代高雄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半屏山會變成今天的樣貌,其實是跟開採水泥礦產有關。 這裡有個很有意思的習俗,一般老厝大半坐北朝南,只有後勁厝大半朝東或東南,向南者得很少,更不能面山。據說面山會帶來兇事。 還有一個傳說,是跟兩仙人一老一少爭戀一仙女,上天大怒,將其三仙貶入凡間,形成今天的旗后山、半屏山和鳳山的故事。故事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女二男的仙人相約下凡,女的美麗嬌豔,男的一個年輕英俊,另一個則是滿頭銀髮的仙翁。後來,老少兩位仙人都愛上仙女,在爭風吃醋下大打出手,結果老仙翁道行高深,一劍把年輕仙人劈成兩半。這場惡鬥驚動了天帝,一氣之下把三位仙人貶為山嶽,仙女化為「鳳山」,老仙翁化為「旗后山」,至於那位被劈掉半邊身子的年輕仙人,就是現在的「半屏山」。 早年的半屏山,本來也是有很多野生動物,也因此產生各種跟動物有關的傳說故事。 高雄不只是柴山有獼猴,半屏山早年也是有大群彌猴居住。但因為日人不斷建築軍事工程,後來還開採水泥礦炸山,讓猴王決定,全部集體遷移大岡山(或觀音山),傳說猴王帶著猿猴群出埃及記時,還是沿今天水管路的道路集體遷移,可以想見當年群猴遷移的盛況。但在後勁也有傳言,途中有人設計殺死猴王,反而因此而遭天譴。如果你去查高雄市誌,在民國十五年前後,確實有記載壽山山公(猿猴)集體遷移大岡山的記錄。 說到山,就一定會跟蛇有關。相傳今天翠華路旁,半屏山自然公園入口處有座民國57年興建的九龍寺,廟的後方有棵大榕樹,樹根因為盤繞像是九條龍而得名。在過去,據說這棵樹有一位廟的護法神,它是一條性格溫和不傷人的大蟒蛇,它早晚自己會出去覓食,信眾也會供養雞蛋當作它的食物,後來寺廟擴建後,這條大蟒蛇護法據說就完成任務得道升天。 但真正屬於半屏山,傳聞最廣、最有靈驗的鄉野傳聞,就是麞妖和解山王的故事。 在清代的歷史中記載,半屏山當年確實有一種名為麞妖的妖怪,他的哭聲和嬰兒一樣,哭到會引發大火,在帝右昌元帥廟才會顯靈,告訴人們在右昌莒光新村的小土丘路口塑立一尊左提水桶,右拿滅火扇的解山王。早年,高雄右昌因鄭成功右昌鎮部隊,駐紮於此設屯開墾而得名,日治時期則稱為右沖。在這有一種長得像山羌的妖怪,每次只要他大聲鳴叫就會發生火災,人們稱他為麞妖。但隨著時間的演進,麞妖的身分也跟著轉變,也有人視它為火神。解山王是怎麼來的呢?很久很久以前半屏山又稱旂山,山上住著法力高強的先人和靈獸,但因為貪婪的人類破壞山林,使得仙人與靈獸被迫離開家園。玉皇大帝知道後很生氣,就派火神下凡懲罰人類。但守護半屏山的靈獸不捨人類被火神處罰,總在火神降火之前,用力鳴叫提醒人類。但人類卻還是晚了一步,房屋與稻田總被大火燒得東倒西歪,人們也驚慌失措的四處逃竄。仙人看見人類的慘狀,於心不忍,就拿起桶子舀起蓮池潭的水協助滅火,再用扇子將火往村外煽去。據說當地仍會聽見麞妖的鳴叫,但在解山王的守護下,並未出現大火肆虐的情形。下次搭高捷過了左營高鐵站後,記得睜大眼睛像右邊的山林仔細看,說不定你會到這隻百年成精的麞妖喔。 #Wei哥與**半屏山的黑心湯圓**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2229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芒果異聞錄嗨,歡迎收聽20210721的南方聲活。 首先感謝大家對於芒果篇的回響,今天我們特別製做這集芒果異聞錄,算是續篇。 前兩天,有個網路新聞,說有個販售果乾的店家說,被客人抱怨店家賣的情人果乾後,發生「芒果過敏」送急診,因此指控「我買的時候你們沒跟我說情人果就是芒果啊」,要求賠償。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吃土芒果的許多回憶。像是,芒果青醃醬油辣椒加黑糖的吃法。 小時候大家都很喜歡挑戰不用果汁機喝到新鮮水果汁,像是榨柳丁汁、芒果汁。以前長輩教我們,把土芒果洗乾淨後,在石頭上敲擊,把果肉完全打爛後,再在尾巴地方開個小洞,就可以用嘴直接吸允到新鮮芒果汁,完全不用動刀具,也不怕弄髒衣服。 還有,小時候吃芒果檳榔的回憶。這個「小朋友檳榔」,其實就是辣芒果乾,紅紅的外表,吃進嘴後嘴唇會被染成整個紅色,就好像檳榔一樣。還有一種類似零嘴叫作「辣芒果乾」,味道除了辣以外還會甜,也是相當特別的口感。 還有一種「烏魚子芒果乾」,它們多是以愛聞或金煌芒果為主,只削下果核左右兩張厚片芒果,切片後放在灶上的鍋蓋長時蒸乾,橙黃色變成黯紅,像是烏魚子一樣。 日據時代,柳營一帶路段,鄉公所發動當地村民,在道路兩旁栽種芒果樹,等芒果樹長大結果後,每年標售給水果商人,所得的金錢由村民統籌運用公益建設或在農曆正月初九日(天公生日),用公款買「黑豬公」祭拜天公。到現在為止,這裡每到農曆正月初八日,還是有用「黑豬公」拜天公分豬肉的習俗。 香港中環有個趣的歷史和習俗,在當地監獄檢閱廣場旁的一棵芒果樹,有一段「誰吃過這棵樹的芒果都會升官」的都市傳說。不過這裡有好幾棵芒果樹,你得要運氣好吃下這個棵芒果樹所結的芒果,就可以順利升官。 我家的看護告訴我一個他們菲律賓的芒果傳說故事? 據傳從前在菲律賓阿克蘭省有個暴躁的父親,他強迫美麗溫柔女兒嫁給他談好的對象,女兒雖然極力反抗,但仍不敵父親的意志,最後選擇自殺。後來女兒託夢,帶她的父親來到了一棵結滿果實的樹下。爸爸後來找到了那棵樹,樹上果然掛滿鮮黃的心形果實,於是將這種果子稱為"芒果"(mango)。 另外一個,則是有關芒果樹精Kapre的故事。在當地的說法,他不像台灣魔神仔老愛把人拉去深山,Kapre大多只會捉弄一下太靠近他的登山客,可能會讓他突然小小迷個路或找不到東西之類的。據說,Kapre大多是隱形的,當他現身的時候,通常有個嚴重的理由:就是,他愛上你了。當地人說,芒果樹精Kapre是一個大概200公分高,很有原始魅力的精壯結實黑人猛男,留個大鬍子,通常喜歡裸體愛抽雪茄。菲律賓人相信,他們非常好色,對年輕女性特別有意思。所以,看到他時後,要立刻走避不要存在任何念想。 到南台灣旅遊,就是要吃黃澄澄的新鮮芒果冰,我特推位於安平區的人氣冰品店「南泉冰菓室」,他們的「芒果奶蓋布丁冰」超讚。 還有,你吃過把「芒果入菜」製成的「芒果香腸」嗎?台南有人研發出「芒果香腸」,不一定要搭配大蒜,煎、炸過後的「芒果香腸」,斜切薄片,一片「芒果香腸」加上一片九層塔,口感更好。 #Wei哥與**芒果異聞錄**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2121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高雄作大水的故事嗨,大家好,歡迎收聽2021年7月20號的南方聲活。 高雄昨天下午突然降下大雷雨,市區多處積水,包含鳳山、苓雅、新興、旗津發布一級淹水警報,大寮、仁武發布二級淹水警報 。 台灣由於地形陡峻,河川坡度大,河川上游的集水區地質脆弱,表土沖蝕量顯著,因此河川之泥砂運移量十分可觀,容易造成河道及水庫淤積,不利於洪水之宣洩。再加上台灣每年的梅雨及颱風雨不但雨量強度高,而且總雨量往往十分驚人,河道陡急,水流移動速度快,洪水挾帶大量泥砂往河川下游快速移動,自然容易造成洪災。 細數台灣發生過的大洪水災害,包括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民國49年的「八一」水災,這些都令台灣人一輩子記得。早些年,大家還視這類風災水患,要靠神明出現救苦救難,像是常在善本書裡面出現,觀音菩薩騎龍顯靈救八七水災等等。後來大家民智大開,也就不再提到跟神明有關的事情。 南方聲活,除了聊聊生活外,今天也幫大家回憶一下,曾讓高雄人印象難忘的幾次重大風災和水患。 1977年的「賽洛瑪」颱風,熱帶地氣壓在菲律賓外海生成,接下來當晚被升格為熱帶風暴,命名為賽洛瑪,之後開始逐漸增強,本以為他會順利進入大陸地區,沒想到來個回馬槍,造成高雄重大傷害。 1994年的「八一二」水災,當時因為突然降下大豪雨,造成在岡山地區大淹水,讓中山高速公路的交通也隨之中斷,損失慘重。 2001年的「七一一水災」,因為潭美颱風降雨創下高雄氣象站近40年以來,單日降雨量470.5公釐最高紀錄,造成全市平原地區嚴重積水,以鼓山、左營及前鎮三區最為嚴重。隨後災情開始蔓延至鳳山、仁武等周鄰地區,另外在屏東縣則是鐵、公路交通中斷。其所帶來的災情,是繼1977年颱風賽洛瑪之後,高雄最為慘重的一次水災,史稱「七一一水災」,當時是謝長廷擔任市長。 2009年的「八八風災」又稱莫拉克風災、八八水災。是2009年8月6日至8月10日間發生於台灣中南部及東南部的一起嚴重水災,肇事主是颱風莫拉克侵襲台灣所挾帶破紀錄的降雨量(許多地方2天降雨量,相當於1整年份雨量)。是台灣自1959年『八七水災』以來最嚴重的水患,尤其以位於高雄甲仙小林村小林部落滅村事件最為嚴重,造成474人活埋。 2010年的「凡那比風災」事件,短短幾個小時時間,大雨灌進南台灣,再度打破淹水紀錄,甚過於51年前的87水災,當時光一天的時間就下了500到1000毫米雨量,在中南部釀成災情。 其實,在1980年代,三民區還留有許多埤塘和田地,然而就是在此時,隨著都市擴張和土地炒作,窪地、埤塘被填平,造成每次的洪水就會淹水。 愛河發源地本來就是一塊沼澤,而且愛河靠海,影響水位高低最大的就是海面漲退潮。博愛路一帶,俗稱凹仔底,像是左營和楠梓有條後勁溪和典寶溪,像是鳥松仁武的小貝湖,像是像是在科工館後方,寶珠埤的狹長埤塘。 建議大家買房子時後,多多打聽一下。 #Wei哥與**高雄做大水的故事**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2027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生活放送嗨,歡迎收聽20210719的南方聲活。 今天是週一,照例整理過去一週南方(台南、高雄、屏東)的生活訊息。 1.高雄捷運黃線將朝2022年底動工目標前進。捷運黃線是高雄繼紅、橘線後,第3條地下化捷運,長22.91公里,設23座車站,總經費1445.58億元,黃線銜接捷運紅橘線、環狀輕軌及台鐵地下化路線,範圍擴及三民、鳥松等6個行政區,服務人口可達116萬人。黃線將串聯8座台鐵、輕軌、紅橘線運站,讓市區大眾運輸與城際運輸系統無縫接軌,轉乘更便利。 2.高雄輕軌二階也從即日起,進行大順路段施工。工區D大順路段「大昌消防分隊至建興路」:7月3~4日,工區B大順路段「自由路至河堤路」:7月10~14日,工區C大順路段「日全街至士良街」:8月7~10日。 3.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總工程(含用地取得)進度已經過半,市府預計113年底切換地下軌道營運通車,115年底整體工程完工。屆時台南車站地下化,新增林森站、南台南站2處通勤車站,消除23處橫交設施,包括9處平交道、8處地下道、4處陸橋及2處鐵路橋涵。 4.高雄市之前在高雄巨蛋疫苗接種站首度安排現場音樂演出頗獲好評,啟動「藝起陪伴」疫苗接種站現場音樂演出,每天前進2個防疫站,透過表演撫慰人心,散發防疫正能量。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現場則是架設大螢幕,播放歌手李宗盛、劉若英以及五月天演唱會,讓大家聽了充滿正能量。 5.台南則是因為接下來符合疫苗接種資格的年輕族群增多,特別開出四大站點提供民眾選擇。包括「奇美博物館-台南都會公園」、「台南美術館二館」、「台南市立圖書館永康新總館」及「許石音樂圖書館」,當民眾進入這些台南特有的藝術場域接種疫苗,不論是場館本身,或是接種民眾和醫護等工作人員,都將成為後疫情新常態生活的重要里程。 6.全台拚打疫苗,不少人擔心發燒、頭痛等副作用,提前購買消炎止痛藥,近來藥局販售的普拿疼常被掃空,南部銷量大增約三成。不只藥局常缺貨,甚至還有漲價情況。民眾一窩蜂搶買,有藥師形容「就像另類疫苗之亂」。不只普拿疼賣得好,屏東恆春偏鄉居民易喝上癮的便宜感冒糖漿,因咖啡因提神能緩解頭痛,有人視為萬靈丹,一買就一箱。 7. 微解封后,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民眾在戶外通風良好處並保持社交距離可以飲食,包括跟朋友戶外野餐,而同一車上若全部是同住家人,也可以脫下口罩飲食。全國疫情3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中央雖鬆綁部分活動,但仍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以上社交聚會,高雄市規定「禁止非同住者非必要的室內社交活動」,有人問4人1桌打麻將有無違法?目前仍維持禁止室內群聚打麻將,禁止非同住者非必要的室內社交活動,包括打麻將、桌遊、聚餐、泡茶等。 8.高雄市桃源、茂林、那瑪夏3個原住民區,部落距離山下城鎮路途遙遠,居民平日生活所需物品採買不便,防疫三級警戒期間7-Eleven統一超商低調進駐桃源山區,連日來成為當地居民的熱門話題。茂林區自治管制遊客進入景點,成為微解封後,全國唯一圈區禁入景點。經市府與區長溝通後,達成社區維持三級警戒至7月26日,高132線開放通行,部落內景點不開放,風景區民宿及露營區業者各家每天限額20人等共識。 9.疫情微解封後迎來第1個週末假日,台南等無人。古蹟文化園區、熱門景點昨天的遊客不如預期,旅遊人氣有待提振。 10.位於屏北的屏東市區,則是大推「勝利星村生活風格」,有品牌商家、也有活動與展演。 11.屏東黑鮪季今年遭COVID-19攪局,捕撈量創14年以來新高,但買氣不振,整體市況完全無法反映豐收該有的喜悅。今年屏東「第一鮪」3月底就到港,黑鮪季提早在4月初就開始,與同樣受疫情影響的去年相比則增加1429尾。不過,5月中旬捕撈的最盛期卻遇上防疫升級,餐廳通路幾近停擺,公斤均價自此崩跌。漁民推測,黑鮪魚連兩年在疫情下都爆量,因為黑鮪屬洄游性魚類,這兩年鄰近台灣的日韓疫情都嚴重,日韓出海捕撈的漁民不多,讓黑鮪沒被「攔截」,因此捕撈量大增。 12.恆春半島生態旅遊人文再造成為屏東的新門面,自然這一塊,有更多寶藏可挖掘,例如恆春半島生態旅遊,賞蝶、看鹿、摸蜆仔、觀瀑、陸蟹、大草原、珊瑚崩崖、古道、潮間帶,是一場遠離塵囂的半島小旅行。不如到社頂公園看梅花鹿吧。恆春半島最後一隻野生梅花鹿於民國58年時被獵人打死,後經墾管處從木柵動物園引來22頭梅花鹿復育,之後再發展成一條生態旅遊路線。 13.政府雖然宣佈有條件的「微解封」,但得提出防疫計畫和很多配套措施,人力有限,而且無症狀確診者存在情況下,宮廟承擔不起「防疫破口」罪名,但是很多信眾在廟三川門口參拜,同樣可看到神尊神威,跟以前在廟內拜拜是一樣的,還是可來和神明說說話,非常時期,只限制人外在,但是無法控制人心,大家都是打算26日以後再議。比較有趣,南部很多法師、道長做法事問題,因為官方要求要合乎室內一個人需有2.25平方米的活動空間、且保持1.5米社交距離,所以,要改運的話,道長必需和改運的人相隔1.5米,變成「隔空」改運。就有人參考醫院採驗作法,前面做一個檔版的透明的壓克力,然後把手過去跟作PCR一樣進行法事。 14.日本當代著名藝術家奈良美智特展,7月24日起將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奈良美智本人親自飛來台灣布展,近日已在台灣隔離,預計下週解隔離後到高美館布展,但完工即直接離台,目前已開放線上預約進場。 #Wei哥與**生活放送**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1926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高雄四大奇人歡迎收聽,20210715(四)的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就像是金庸小說的四大惡人、四大劍婢、四大護衛、四大家臣一樣,我們那個年代也有香港四大天王、四大天后,四大玉女明星一樣。 但,你知道高雄有所謂的四大傳奇怪人的傳說?! 傳說之所以成為傳說就是因為異於常人,在每個城市都有一些傳說人物,高雄也不例外,這些傳說人物有的已經退休,有的仍出現在高雄街頭,最知名的包括跨越八掌溪以南到鵝卵鼻燈塔,就會看到他,永遠不會老的陳財佑、鳳山國泰路802陸總醫院旁,擁有一手掌心雷內力的手榨果汁阿嬤,以及中山、五福到光華路間出沒,穿西裝、騎淑女單車,立牌廣告他是「世界の一流人才」、「數學物理の冠軍」的冠軍哥,另外外還有受到許多高雄人懷念,從中華路橋、搬遷到三鳳宮前廣場,到目前因為身體狀況不好,已經不再出現的幽靈香腸伯。 說到高雄最知名的「傳說」人物,陳財佑應該是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個人,在高雄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他的蹤影,問高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他是誰,而且他用學生時期漫畫大頭像作為宣傳廣告,數十年如一日都不曾改變,因此讓大家覺得他都不會變老,成為高雄傳說人物第一名。陳財佑近年也幫許多房仲上課指導如何因應漏水問題,儼然成為高雄抓漏界的第一把交椅。他旗下徒子徒孫,已經是一方之霸。 高雄排名第2的傳說人物則是鳳山的果汁阿嬤,她的形象有點驚悚,她常出沒在鳳山國泰路802醫院旁路段,強行推銷果汁給路過的民眾,據說這些都是她去市場撿臭酸的水果親手「手搾」來。很多經過這帶的人,都有這樣經驗,而且從騎單車、到機車,甚至開車,阿嬤都不會放過,「驚嚇指數絕對破表。」但近年出現的頻率似乎較少了,應該也退休了! 而排名第3的是光華路的「冠軍哥」,在從光華接五福到中山轉一心這一個圈,有一位總是穿著西裝、騎著淑女單車的男子。在腳踏車後掛了「物理,流體力學考試冠軍」的牌子,網友形容他騎車總是騎得很快「非常秋丟」,甚至覺得,他一年四季不論什麼天氣總是一身黑西裝加白襯衫,因此成為高雄一號傳奇人物,他是目前仍活躍在線上的高雄都市傳說。 以前在三民區中華和河南路間橋上,有攤在半夜1-2點以後才會出現,專賣烤香腸、大腸的阿伯,由於他只在深夜時段出現,因此有了「幽靈香腸伯」的外號。其實幽靈香腸伯就是賣一般的烤香腸,只不過在高雄半夜可以吃的選擇不多,不像現在有很多營業時間較晚的店家,也可以藉由外送平台叫餐,所以才會那麼出名。幽靈香腸伯名氣之大,常常有人在他還沒出來擺攤之前就在中華橋排隊等候,甚至還協助生火、幫香腸翻面,因而成為傳說人物,最後引起警方的關注,中間曾經一度遷攤到三鳳宮前廣場,但最後還是不敵身體不堪負荷 宣告退休,要在深夜吃到幽靈香腸伯的烤香腸從此成為絕響。 #Wei哥與**高雄四大奇人**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1521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內惟埤阿彌陀碑嗨,大家好,今天是20210714,歡迎收聽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高雄市日前宣布啟動新地標「內惟藝術中心」計畫,將於美術館園區西側新建高美館、高雄歷史博物館及電影館等三館共構新館-「內惟藝術中心」,這將是高雄大美術館計劃的最後一哩路。中心座落於高美館園區西側馬卡道路與兒童美術館間,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築外觀呼應柴山綿延起伏山形,以帶狀式輕量建築群與自然景觀共構,動線採漫遊式穿透,串起典藏修復展示空間、親子影廳、文創及輕食空間,與內惟聚落社區連結。此外,位於內惟舊部落與美術館特區之間的內惟火車站,隨著地下化與綠園道工程逐步完工,兩側也串聯起來。根據信義房屋統計,內惟站去年房價首次站上2字頭。 內惟埤原是高雄市最大的灌溉埤塘濕地,1990年代以市地重劃方式建構41公頃的美術園區,並參酌臺灣濕地保護聯盟與高雄鳥會的建議,保留舊有地名為「內惟埤文化園區」。園區北邊有龜山、半屏山,西側有壽山,並且緊臨愛河流域,形成山水環抱的景觀。「內惟」原名「內圍」,清代聚落有土石或竹籬為牆垣,謂之「圍」。光復前後改「內圍」為「內惟」。光復前後,始改「內圍」為「內惟」。內惟莊郊的陂圳,稱之「內惟埤」,是早期「內惟」一帶務農耕種所仰賴灌溉之水源。由於時代變遷,如今「內惟埤」已被規劃為「經國文化園區」,將興建雕塑公園、美術館、高雄圖書總館;不久的將來,「內惟」將成為高雄市文化氣息最為濃厚的地區。 內惟埤原面積超過三十公頃,是高雄市最大的埤塘濕地,歷史可追溯自兩百年前,直到開發成經國文化園區前,為高雄市重要灌溉蓄水埤塘之一,與蓮池潭,蔡公埤,愛河相連,早期可由打狗港行舟至此,日據日期光復初期,許多原木船亦由愛河運到此處,因此有許多原木蓄水池及木材加工廠在附近。內惟埤除有灌溉便利外,亦種植有稻米、蓮花、菱角、與養魚之利,主要活動為工業與農業生產兩種,工業以合板及製鋼業為主,居民多陳、李、林三姓,祖籍多來自漳洲、安溪與龍溪三地。昔日內惟埤四周種植柳樹以為水土保持,民眾過埤需步行,沿著縱貫線鐵路走,方可達彼岸,後經蔡天送議員在今之成都路靠鐵道旁造橋,始便利往來。然而內惟埤經歷年之墾拓,早已失去期本來之面貌。這裡除了鳥類之外,常常可以發現鮮豔稀有的金線蛙,更教人驚喜是市區罕見的野生螢火蟲!因為水質乾淨,附近農民耕作有機農業,意外地留住螢火蟲的家園。 這一代前身是「內惟埤」,當時的範圍含蓋現在的「婦幼醫院」達中華路旁。 內惟埤原只是一個水塘,在九如四路尚未開通前,埤旁的龍水路是內惟通往中華路的捷徑。現在周邊附近(現今成都路、中華路與河西路)尚有多家木材、合板廠,如林商號、新亞、裕國、亞洲等,愛河是他們運輸進口原木的主要水道。運送原木的方法:一艘船拉著由鐵索串聯的原木,原木上站著拿長竹桿的工人隨行照顧原木,從高雄港往上游行向目的地的儲木池。許水德擔任市長時將內惟埤附近土地規劃興建美術館,後來蘇南成進一步擴大重劃,規劃經國文化園區,後來在濕盟與鳥會的建議下,取原地名,改為「內惟埤文化園區」。改名之事曾在規劃會議上引起不小的風波,有人認為內惟埤值得作為紀念,也有人大發厥詞,認為此詞不雅。附近(現今美術館路、明誠路、中華路、與河西路延伸至九如橋底的範圍)還有多家木材、合板廠,如林商號、新亞、裕國、亞洲等,愛河是他們運輸進口原木的主要水道。 昔日高雄為了農田灌溉,在平原上曾有著許許多多蓄水的埤塘圳道,也因此水鬼的傳聞特別多。有個埤塘叫做阿彌陀埤,名字卻隱含著一段驚悚的過去。 高美館成立後,內惟埤已失去原貌,只剩下馬卡道路旁的「阿彌陀佛界碑」供人憑弔。傳說從前人們以竹筏渡埤途中常會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若回頭就會出事,鬧水鬼之說不逕而走,後來有一羅漢接受供養,願意在此被活埋以渡亡魂,為紀念此羅漢修成的正果,特立碑紀念。阿彌陀埤水鬼鬧得非常兇,就連鳳山知府經過,都會被水鬼扯入塘中, 知府認為這樣不是辦法,便出重金,募得一遊民羅漢腳,飽以美食,之後讓他做阿彌陀佛的扮相,雙手分別拿著柳枝以及桃木劍,頭頂著一個砂鍋,腳踩著草鞋,以此扮相立埋,以鎮壓該地水鬼,從此不再有水鬼傳聞發生。 阿彌陀佛埤的水鬼被趕走了,但傳聞那些鬼都跑到草衙這裡來,他們新住的埤塘,被稱為鬼仔宿埤,後來美化成規仔壽埤。規仔壽埤的水沿著前鎮河入海,途經現在的五甲路與中山路口附近,據說那邊水鬼鬧得最兇,常有人溺死,一日媽祖出巡,途經此處,突然大顯神威,衝入河中趕鬼,從此以後此處平安,人們就把這個地方稱為媽祖港。 #Wei哥與**內惟埤**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1426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鳳山城隍血芒果大家好,歡迎收聽2021年07月13日的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目前市場正是芒果「大出」的時候了。目前台灣芒果栽培產區集中於台南、屏東和高雄等地,台南以愛文為主,其次為金煌、土芒果等;屏東則以土芒果,其次為愛文;高雄則以金煌為主。芒果富含礦物質、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和水溶性纖維,但一顆半斤重芒果的熱量卻也相當於一碗飯。五月土芒果最早報到,六到八月有愛文和金煌,「九月檨」凱特殿後。 芒果原產於印度東北部與緬甸交界處,印度已栽培4000餘年,先後傳至東南亞、非洲、美洲、澳洲等地區,於西元17世紀,即明朝嘉靖年間,由荷蘭人引進來台種植,大部份栽植於台南六甲及其附近鄉鎮,如官田、東山、白河等,數十年後亦傳至新化山區種植。一般統稱【土芒果】、【土檨】。 日本人在台灣時期,又從印度引進33種品種,因台灣冬天氣候,目前僅剩White懷特有少量栽培。懷特1916年日據時代,日本三井物產會社由印度引進,因其果型如香蕉,俗稱『香蕉檨』或『竹葉檨』,深受部份消費者之喜愛,因不能適應台灣地區的低溫,目前栽培面積很少,純供趣味栽培。 台灣會大種芒果,真正是在從美國引入愛文等品種,才成為近年來台灣栽培面積最廣的果樹。民國40-60年間,農村復興委員會引進約40品種,其中包含愛文(Irwin)、海頓(Haden)、凱特(Keitt)、聖心(Sensation)、吉祿(Zill)等品種,而愛文為目前台灣栽培最廣泛。1962年,鄭罕池老先生在玉井斗六仔的祖厝院子裡種下第一棵愛文芒果樹,是玉井歷史性的重大嘗試;「愛文芒果」從此成為在地農業經濟發展命脈,與玉井結下不解之緣,鄭罕池也被尊稱為「愛文芒果之父」。 那你會問,怎麼沒有金煌呢? 其實,金煌芒果是我們六龜果農「金煌伯」-黃金煌老先生,在1981年,以『懷特』+『凱特』交種育成,高雄不只是金煌芒果起源地,也是全台最大產區,有近千公頃種植面積,其中六龜就占了三成,近年更外銷加拿大創造佳績,展現台灣優質水果的國際競爭力。 相較於「蘋果檨」的愛文芒果,金煌芒果顏色金黃、色澤漂亮,果實大、果核薄、纖維細,果肉豐厚、份量豪邁,果感細嫩,肥碩果實可高達900克以上,是愛文芒果兩倍大;甜美清爽、鮮活果香讓人吃了愛不釋口。熟成的金煌芒果放置冰箱冷藏,嘴饞時來一口冰涼又Q彈,炎炎夏日更是不能錯過當季最新鮮的芒果冰,整個夏天就靠這滋味消暑了。 玉文芒果,是熟成後會呈現浪漫粉紅色的佳人,「玉文」以金煌為母本、愛文為父本培育而成。所以遺傳了金煌的果實碩大,一顆足足有1~2斤重,種子卻只佔果重的6%;也承繼了愛文的好滋味,果肉細緻,幾乎無纖維;甜度大約15度,不遜於愛文,酸度則比愛文低,風味與口感都屬上乘。水蜜桃芒果屬紅龍芒果分支,多汁細緻程度仍有別傳統「紅龍芒果」,經試吃比對後,口感等級是有感的差距,坊間一般會將「紅龍芒果」也俗稱為水蜜桃芒果。 夏雪芒果教父,陳清展先生。15年前陳清展因種植土芒果擁有30年豐富的芒果摘種經驗,一同和高雄農改場研究員合作,打造出夏雪品種從此開啟夏雪的新篇章。水蜜桃芒果來自田寮產銷班第十六班,以自行研發的生物菌施肥友善耕種,擁有水蜜桃淡淡的香味,口感清爽,全台種植量少屬稀有品種,果皮同時有紅黃綠三色,是市場上的新寵兒。 乾隆時期發生林爽文事件後,舊鳳山縣衙由左營遷至「下坡頭街」。古代設縣必建城隍廟,故原本設於興隆庄的城隍廟也一併遷移。而縣衙旁設有刑場,常將逮捕到的死囚處斬立決,首級則懸掛於城隍廟西側的一顆百年芒果樹上示眾,此棵芒果樹因長期吸收人頭血與怨氣,每到夏季結出的芒果果肉則流出豔紅的鮮血。於是,「血芒果」的風聲已傳開,當地耆老提醒村民不要接近城隍廟。 某日,一名賣肉粽的販子到城隍廟附近,因當日生意不好坐在芒果樹下發愁。雖然一直叫賣肉粽,卻沒有人來。正當心灰意冷時,聽到芒果樹的樹洞裡傳來聲音:「我要吃肉粽~~我很餓!」。但小販左右觀看始終沒看到人,不知道是誰說要買的小販全身顫抖。樹精又對小販說:「我人在樹洞裡,把肉粽放入樹洞內我就吃得到。」。於是,小販照著樹精的話將肉粽丟入樹洞內,結果從樹洞裡吐出銅板來。小販很高興地回家算帳,結果發現銅板變成冥紙,小販差點嚇死。小販覺得很奇怪,明明收到的都是錢,怎麼會出現冥紙。 因此,小販決定查明原因,繼續到城隍廟附近賣肉粽,經過多次與芒果樹精交易後,心理確定是樹精所為,非常生氣。接著,小販準備燒紅的熱鐵球偽裝成肉粽丟到樹洞裡,結果樹洞內發出哇哇叫聲,整顆芒果樹都在搖動。小販報復後心滿意足的回家,不料芒果樹精發狂地尋找小販。等到尋獲到小販的住所後,開始不斷騷擾小販,使其生重病,小販臨終前告訴妻子,是因為自己得罪芒果樹精所致。不久,小販一命嗚呼,小販的妻子只好向城隍爺申冤。祈求城隍爺幫忙討回公道。城隍爺聽到後,便集結了媽祖與觀音等神明後,與樹精展開大戰。在神明聯手之下,百年樹精才被降伏。但芒果樹的果實依然會流出艷紅的汁液,村民擔憂留下禍根,決定將芒果樹砍掉,將這棵芒果樹的位子蓋了一座小廟,稱為「王曾公廟」。據說王曾過去是鳳山縣衙的一名巡捕,其行俠仗義的浩然正氣,可以鎮壓當地冤氣。為感念王曾過去對當地的貢獻,而將其立廟以繼續保護當地村民。 傳說的結局是村民們為杜絕芒果精捲土重來,於是合力將芒果樹砍掉。但這真的就是結局了嗎?曾造訪鳳山城隍廟的朋友有沒有注意到廟的右前方有一間「王曾公廟」?這間王曾公廟的廟址就是以前「芒果樹精」所在地,為什麼砍掉芒果樹後會改建這間「王曾公廟」呢?據說,王曾過去是鳳山縣衙中的一位名捕,因其行俠仗義、浩然正氣的正直形象,備受村民愛戴。不料,卻在某天結束任務回到縣衙時,在縣衙門前被數名壯漢偷襲,不幸殉職;村民感念其對地方的貢獻,便在砍掉「芒果樹精」原地立碑祭祀,希望王曾公繼續護佑鄉里的同時也能鎮守樹精。立碑祭祀後王曾公對於村民們的祈求幾乎是有求必應,也因為這樣吸引了許多賭徒前來祭拜,尤其是過去台灣全民瘋大家樂時期,當地村民們幾乎是輪流中獎;於是就有人提議要為王曾公集資建廟,更有人提議要將王曾公請入城隍廟內接受香火祭祀,但多次請示城隍爺都馬上被拒絕,只好在廟外獨立建廟,奇怪的是,王曾公廟建成後,就再也沒人中過獎了。 眾人都相當納悶明明之前都有求必應的王曾公,為什麼反而建廟後就失效了呢?又是為什麼會被城隍爺多次拒絕其入廟?這之間的關係無法得知。目前王曾公廟仍享有香火,且定期舉辦法會祈福,當地村民們表示王曾公仍非常庇佑當地祥和,中獎之事本來就無法強求,對神明虔誠最重要。 最後,推薦一些在高雄市,個人相當好評的芒果冰店: 芒果好忙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富民路401號 電話:(07)550-8115 葉月堂手作雪花冰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天祥一路179-2號 電話:(07)359-5991 芒果果恰恰Mango Cha Cha(高雄新崛江店) 店家電話:(07)201-8666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新田路128號 營業時間:AM11:00~PM11:00 #Wei哥與**在地學習**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1328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高雄地理知識大挑戰 你得幾分?今天是2021年七月八號星期四,歡迎收聽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今天一早起床,看到朋友群里,大家一大早就開始熱烈討論。 原來,這是最近相當紅的高雄地理大挑戰。老實說,對自己還有幾分信心,想說應該可以在一頓早餐時間,解決這份百萬小學堂式問卷,就決心放手挑戰。 沒想到,第一題就踢到鐵板。 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鳳山?三民?左營?鼓山? 再來第二題,高雄市人口最多的里? 左營菜公?左營福山?鳳山鳳東?苓雅正大? 下列哪個縣市未與高雄市接壤? 嘉義縣?南投縣?台東縣?雲林縣? 天啊,才三題就讓我頭暈腦脹。 這是哪們子的題目挑戰? 就看到我們這一票五年級生,大家在群組裡面大家噹噹噹的賴鈴聲響個不停。 據說,曾有高雄市議員拿其中一個題目問邁邁市長,請問高雄市轄區內的最南端是? 林園東汕?林園中汕?旗津中興?小港鳳鳴? 你知道答案是什麼嗎? 不是林園,更不是小港,答案是旗津。因為,中興里代管所有南海群島(包含:東沙太平,以及南沙的曾母暗沙)。暈倒,真是磨死人。 不過,他有有些很有邏輯的題目。 下列哪個行政區內沒有「中山路」? 鳳山?燕巢?旗山?大社? 這題只要想想,驗台灣光復後,台灣各鄉鎮市區,只要是設有火車站的路段,正前方馬路一定會取名為中山路,只要是沒火車站的,應該不會有中山路。大社自己沒車站,但以前就有條最繁華大路直通楠梓車站(也是大社人最常用的車站),鳳山、旗山和大社都有或曾經有過火車站,所以排除。最後剩下只有燕巢,她和火車站完全無緣,最可能沒中山路的當然是她。 請問下列古今地名配對何者錯誤? 岡山–阿公店?仁武–井子腳?美濃–瀰濃?路竹–半路竹? 年紀稍長的高雄人大概都聽過這些古地名,應該也可以判斷出來,其實即便是但是外地人一樣可以判斷。在南部,只要有 「武、營、鎮」 的地名絕對就是古地名。來自鄭成功當年分兵屯田時取的地名,所以仁武跟前鎮、左營一樣,他們自己就是古地名。若換到台南,就是新營了。 高雄鐵路地下化區間並未包括下列哪一座車站? 左營(舊城)車站?新左營車站?鼓山車站?鳳山車站? 大家都有坐高鐵來高雄的印象,這題應該很明顯發現共構的新左營火車站這題是地上站。 請問下列連接高雄與台南的省道中,何者並未跨越二仁溪? 台1線?台20線?台17甲線?台39線? 其實這題非常好猜,因為省道、國道均以奇數為南北,偶數為東西。而南北向省道之所以為省道一定跨縣市 所以奇數3線一定跨二仁溪(高、南交界)。 地方學習或是在地學習,最近頗為熱門討論。很多年輕世代,也紛紛跳入身體力行,從他們身上,讓我看到許多屬於這個世代的「多樣性」。他們有的從生態、從社區、從商圈街道、從藝術文化、或是農業、社區,甚至只是一家書店、一家賣文創商品或是美食的小店,他們從空間與創業等各種角度,把他們所在之處的地理、歷史、人文與生活脈與他們所進行的事情結合,用他們熟悉的網路工具,去針對在地社會、文化、人口、環境和教育問題發聲。 這些由下而上的力量,不但賦予城市更多元的面貌,讓居民產生往更美好的方向邁進的集體動力。 疫情期間,建議家長們,帶著您的孩子,透過書本、網路、報刊,甚至是口述故事、以及疫情過後的親身體驗,讓城市的居民對我們的週邊,不再陌生。 還有平均36分的台南地理知識大挑戰! 我才偷看到請問台南境內最高峰是? * 烏山?龍湖山?大凍山?枕頭山? 我就放棄了。 點這裡進入高雄測驗: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aaueEdGHFD9C5qIG7nGaBIvrm90xCRSK51NmNLIn7E2CHaQ/viewform 點這裡進入台南測驗:https://bit.ly/2U43Ca5 #Wei哥與**在地學習**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0818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三伏吃補今天是2021年七月七號星期三,歡迎收聽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昨天節目,我跟大家談到今天是農曆節氣的「小暑」,要進入一年最熱的「三伏天」時節。三伏天要防暑熱,所以在飲食方面也要講究。 1.韓國人在三伏天必須「以熱治熱」,因此要吃人參雞湯。 2.日本則是將三伏叫做土用丑日,在這時候是吃鰻魚。 在台灣的民間,則有在這一天,要吃:新米(客家風俗)、吃伏麵(涼麵)、吃藕、吃芒果、吃豆芽菜,還有吃鱔魚和吃羊肉。 民間有個說法,說在小暑這一天吃黃鱔的話,身體會格外的受用。這是因為這個時候的黃鱔經過了一整個冬天的「養肥」後,到了小暑前後, 正是最豐美肥腴的時候。鮮嫩的鱔肉用來煲湯、爆炒、煲飯,各種料理手法都可以。據說,經常用腦的人群最適宜多吃鱔魚,因為可以補腦健身。 我認為,說到底還是「冬病夏治」的意思。但是,那些平常容易「上火」的人,就不能亂吃,避免「火上澆油」。還有,吃黃鱔一定要吃鮮活,否則很容易中毒。 從小上江浙菜館子,我家點的菜單上,一定有寧式炒鱔糊這道。在舖滿韭黃的菜盤上放著大火快炒好的黃鱔段,再撒上蔥花、薑絲,上桌時候用熱油淋下滋滋作響,這是我百看不厭的表演。之後,有次機會到四川重慶的大足石刻去玩,在那裏嚐過一次當地最有名的盤龍鱔,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把黃鱔捲在竹筷子上炸到蘇透,然後淋上要人命的麻辣香油。 所以,要聊鱔魚料理,我個人還是覺得能夠揚名立萬,讓美食、料理界一聲佩服的,還是要講臺南的鱔魚意麵。我曾經在做台南美食節活動時,追問過台南會做料理的老師有關鱔魚料理的事情,據說日治時期,喜歡吃鰻魚的日本人,因為臺灣沒有鰻魚,於是就拿味道跟口感都很接近的鱔魚來代替。不過,也有人說,其實日本人覺得鱔魚看起來很奇怪,所以並不太敢吃,反倒是臺灣人很重視。民間傳說,把鱔魚混在剩飯裡,餵雞鴨家禽,牠們就會突然變大隻了。 其實,早在清朝時期,鱔魚就有被料理的記載。 話說回來,臺南人吃鱔魚,當然不可能只加野菜而已,少不了要好好料理一番。先用大火快炒,再勾芡成羹,最後就會化作一道香甜帶酸、嫩脆豪爽的炒鱔魚。據說這道美味小食是從台南的沙卡里巴開始。記得我在台南做廣播時候,我的老闆就是吃炒鱔魚的挑嘴高手,他經常外面閒逛回來,隨手拿個五、六盒鱔魚意麵,讓服務人員轉給大家分享美食。他有說過,位在原本沙卡里巴內的快炒27秒「老牌」鱔魚意麵,是台南資深老店。從第一代「鱔魚南」、第二代「鱔魚祿」,到現在第三代的廖國雄,已經相傳100年。另外還有人稱「鱔魚廖」的廖炳南也是很厲害,他後來傳給兒子阿源,這家除了鱔魚意麵外,還有個獨門黑乎乎的鱔魚湯,因為鱔魚不易處理而且有腥味,只有「阿源」才有賣,喝起來湯頭清甜,帶有黑胡椒味,配上鱔魚肉片淡淡清香,特別好吃,大家可以到台南成功路上的阿源鱔魚店去找找。 不過,懂吃的老饕都會感嘆「現在鱔魚沒以前的脆爽好吃囉!」,甚至知名作家漁夫還發了篇文章,說包含鱔魚意麵、火燒蝦仁飯和汕頭魚麵在內的三大台南經典美食,恐怕不敵土地汙染、自然資源缺少,將來會因為食材斷絕最後美食絕跡。的確,古早的炒鱔魚都是用從台灣鄉間水田現抓的食材製作,而「現代版」的炒鱔魚,師傅們用的全是來自菲律賓、印尼的舶來貨,自然口感大不同。 小暑三伏天到台南吃鱔魚,到高雄就要吃羊肉,當然首選就是岡山。 為什麼岡山的『羊肉爐』會有名呢?這我在執行高雄100美食選拔活動時候,跟著美食名家吳恩文一家家跑,就特別問清楚這點。彰化溪湖、高雄岡山、台東綠島是全省三大羊肉爐勝地,他們各有調養美味羊肉的不傳之秘。岡山羊必須是運動健將、綠島羊天天喝溫泉水照顧一身細皮嫩肉、溪湖羊全靠細心照料。早期田寮一帶石灰岩的「惡地」月世界地形,養羊買賣很興盛,這裡的台灣土羊是爬山健將、運動量夠、全身肌肉結實,而且惡地缺水,土壤鹽份高,在這種生長環境下的羊隻,肉質特別好。加上從早年至今在岡山有「籮筐會」的傳統習俗,來往商販,自然孕育成為羊肉集散地的基礎,當年省道旁的岡山舊市場是發源地,現在岡山地區的羊肉店大部分是從市場中開出來的。「大新」、「一新」、「尚新」、「三奇」、「岡山羊肉店」、「德昌」、「源坐」等老字號。這些新字號,基本上都有親戚關係,但因為做生意搞到後來越來越複雜,改天我再把這些故事好好幫大家梳理一下,讓大家聽羊肉故事跟吃羊肉一樣精彩。 我要強調,岡山羊肉是純種台灣土山羊,這跟一些店家用澳洲綿羊想魚目混珠的口感絕對不同,三伏天小暑日吃羊肉,還是請到高雄岡山來。在岡山吃羊肉,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羊肉要搭上當地特產的辣豆瓣醬,滋味才能道地。這裡,我大推在地的志彬豆瓣醬,現在大家在全聯已經可以買到。 今天,我們就用#三伏吃補,作為南方在地生活學習的關鍵字。 #Wei哥與**三伏吃補**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0715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呷對時今天是2021年七月六號星期二,歡迎收聽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明天就是農曆節氣的「小暑」,大家要準備進入一年最熱的「三伏天」時節。這時候天氣開始炎熱,人們出汗多,需要多喝水。印象裡,家裡大人就會在這個時候從市場買回來髒兮兮的「蓮藕」,然後又是泡水、又是削皮,一堆繁瑣手續後,開始把「蓮藕」,作成各種菜式。或是煮蓮藕茶、蜜甜藕、蓮藕燉排骨湯、涼拌藕片等等,蓮藕一直是夏季最當令百搭的庶民食材。 蓮藕是蓮花的地下根莖,它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很適合在夏天食用,市場這個時候大出的蓮藕,其實都是來自我們南部在地自產的作物。台灣蓮藕主要產地在台南、嘉義及桃園等地,其中特別以台南白河最多。你知道由於蓮的品種多,產出蓮藕也不盡相同,從它的斷切面可簡單區分為適合入菜(例如煲湯),開紅花、藕偏黃色、長得比較粗短、澱粉含量比較多、常拿來作藕粉的「7孔」藕和開白花、長得比較細長偏白色、口感細甜適合做菜的「9孔」藕,這兩者的外形、口感完全不同喔。 說到蓮幾乎全身是寶,除了可以觀賞外,蓮花、蓮蓬還能拿來插花,蓮子、蓮藕大家都愛吃,蓮葉更可以包東西和做減肥茶。但你知道,他們還都可以生吃喔。不過,蓮藕生吃和熟吃的功效不同。民間治療胃出血,會用大量的新鮮生蓮藕汁,加入少量食鹽調勻,給病人飲用,就可以停止出血。止血後,病人可以常嚼吃生藕,但只吞汁不吃渣,可以清淤,防止再出血。相反的,熟藕有燥血的作用,內臟出血的病患不宜食用。不只喝香味,滿滿的蓮花膠質都是寶!能吃、也能擦皮膚喔。 這裡我特別跟大家科普一下我們的在地農產,你知道高雄市也有種植蓮藕嗎?而全市唯一產藕的地方,就在西北角的湖內地區。早期台灣西南沿海有三大古老的潟湖,由北而南依序是:倒風內海(北門、學甲..)、台江內海(鹿耳門、安平..)和蟯港內海(興達港內海..)。湖內就是蟯港內海包含沙洲、潟湖與浮覆地的統稱。清朝以後,先民們就將這一區開拓成為適合養殖漁業的魚塭區和蓮藕田。我們可能都不知道,原來湖內種植蓮藕的歷史至少超過半個世紀,農民通常在清明節前後種植,端午節過後荷花凋謝,就可以開始採收,如果這段期間沒受到颱風豪雨襲擊的話,十月還能再採收一次。 我曾經親自在田邊看農人採藕,那真的是非常辛苦粗重的勞力工作,長條不規則狀的蓮藕深深埋藏在泥濘的蓮花田土底下,採收人的身體得一半站在爛泥地裡,拿把小鐵耙小心翼翼的挖掘,一不小心就會發生斷根慘劇,不但壞了賣相也毀了價格。從這個季節開始到八、九月,都是盛產期,常可以看到農人下田採藕,數十公頃的蓮花田分佈在湖內的海埔、海山兩里及涵口圳沿岸,疫情過後全家如果想有一趟安心又不會太遠的親子散心去處,很可以開個車到這一帶走走。 你如果想在市區喝到真正道地的純蓮藕茶,我會推薦這間位在光華夜市的蓮藕茶王,目前是由二代老闆在經營,從開店到現在已經創立了有30年之久。還有就是隱藏在鹽埕新樂街,使用純蓮藕粉製作珍珠的藕家,它們招牌首推鮮奶茶黑糖加蓮藕粉珍珠,口感不但清香甘甜更是非常消暑,滿滿一杯都是咕溜滑嫩的蓮藕凍,入口瞬間化開超療癒,當作下午茶甜點或早餐都不錯! 另外,老一輩也常說,「熱在三伏」,此時更是熱上加熱,人們應當減少外出以避暑氣。當酷暑逼人,氣溫節節升高,許多中醫診所也開始提醒有過敏體質的人,又到了貼三伏貼的日子,要趁此時期「冬病夏治」。在中醫的觀點裡,三伏貼則是利用這段陽氣最旺盛的時節,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間,利用生薑等辛溫的藥材做成藥餅,敷在背部等等特定穴位,把沉積體內的寒氣散出體外。但也要提醒大家,但因為這些藥材都是辛溫的藥材,適合寒症的人,體內沒有寒氣、熱性體質者或是正在感冒的人,可不能亂貼三伏貼,不但沒有好處,還可能不舒服。三伏貼並非所有人都合適,有感冒症狀、皮膚過敏者皆不適合。 古人說,在伏日裡人們會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更加消瘦,這叫做「苦夏」,而餃子正是傳統習俗裡對付「苦夏」最好的開胃食物。農村時代,天熱胃口不好,大家就會多花心思做出各種餃類、麵食或是麵麥類的食品,配合一碗熱湯下肚,立馬飆出一身的汗。對這種吃法,其實是蠻有道理的,這就是中醫經常提醒大家-不要整天待在冷氣房裡,要讓身體多出汗,把夏季的熱氣和體內毒素,通通排出身體外。這點,跟北方人吃麵食的理由非常不一樣,也說明台灣古早移民墾荒的先民們,當年在如此惡劣的生活環境中,他們透過大自然的四時變化和土地條件,適度的應用自然給予的食材、農作產物去改善體質、調節養生。 大家知道嗎,事實上韓國人也很重視三伏天。在韓國人的觀念裡,三伏天必須「以熱治熱」,因此到了這三天會吃參雞湯,不僅參雞湯店大排長龍,超商雞肉也都大特價。除了韓國吃參雞湯外,日本則是將三伏叫做土用丑日,在這時候是吃鰻魚。這類「以熱治熱」的概念和台灣使用三伏貼用熱性的藥將體內寒氣逼出的原理類似。另外,蔘雞湯使用糯米和雞一起煨煮,糯米和鰻魚都有滋陰的效果,可深層地為身體「補水」,補充因夏熱散失的水分。 想想,現代大家貪涼快,面對暑氣熱度的做法,就是把冷氣空調越開越冷、風扇強度越開越大,反而搞成傷風感冒。在沒有空調和冰箱的古代,人們靠的是取材自天然對應的食材,讓身體產生食療的效果,然後透過通風、少動、調節情緒和等方法來應對暑熱,老人家說的話,讓自己保持「心靜」,就是最好「自然涼」的方法。 今天,我們就用#吃對時,作為這一集對生活學習的關鍵字。 #Wei哥與**呷對時**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0623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10yearschallenge今天是2021年七月二號,歡迎收聽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最近我發現一個好康,深深推薦給跟我一樣,可能對生活創意類雜誌有興趣的朋友。我在年初疫情尚未蔓延的時候,跑了一趟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那裏,我發現小日子雜誌開在那裡的商號,抱著撈寶的心態逛了一圈,卻一無所獲。反而是,那裡放置在架上的過期期刊雜誌吸引我的目光,看到他打出三本100元的價格,立刻讓我毫不手軟的買了六本,帶回高雄好好閱讀。 老實說,刊行1百多期的小日子名聲如雷貫耳,遍掃文青市場,我也在誠品看了好幾回,卻從來沒有養成定期訂購的習慣。這次,純粹是不想空手入寶山,再加上撿便宜的心態,才一口氣買那麼多本回去,想想,雖然便宜,但畢竟還是過期刊物,大概他的生命旅程,最終應該會先在公司圖書架上陳列一段時間,然後被下放到出清書報區,最後在某一個黃道吉日,他們正式被送嫁出們,最終變成大樓清潔人員打包後,論斤秤兩賣給回收業者。 我沒有想到這本期刊的故事、筆觸確實吸引了我,壓抑不住劍及履及的衝動,立馬上網路尋找官方類似的清倉販售過期雜誌訊息,於是我只花了1500元,一口氣擁有四十多本小日子的期刊。當這批雜誌寄到公司時,老實說, 還蠻有點成就感。當我把這一堆的雜誌拆封打開後,一本2019年四月號的封面,吸引著我,「我們的十年,在台灣」。那是那一年,在社群網路上掀起廣大討論的「#10yearschallenge」-十年挑戰,大家透過紀錄,才覺察到時間留下的痕跡,以及那些珍貴的事情,從我們的身邊消失。 有人說,當時#10yearschallenge Hit爆紅全球,不只身邊的親朋好友有玩,連明星們都有玩,不過有不少的網民懷疑其實這全部都是Facebook陰謀!大家都知道, 10年前Facebook還未普及,所以在Facebook上是缺乏用戶10年前的照片,透過這個#10yearschallenge,Facebook除了可以用這些數據分析使用者的過去,例如在哪裏念書、你身邊的好友、你在哪個城市成長等等,同時還能夠提升臉孔辨識功能,將用戶10年前、10年後的照片進行分析,之後Facebook就可以預測用戶10年後的樣子,有人批評這是為了「更好地監視用戶」、「更新數據庫」,也一度引起外國傳媒討論。我不曉得,大家還記不記得這些事情。 不過,還是有不少網友在社群媒體上PO出自己10年前、後的照片,讓大家看看自己從2009年到2019年有什麼變化。也有人把冰山2008年和2018年的對比照,暗示這些年來全球暖化加劇,冰山正急速融化。更有網友則貼出塑膠「寶特瓶」10年前、後的對比照,看到2009年飄在海上的塑膠寶特瓶,到了2019年還是依然「完好地」漂浮在海裡,無法被大自然分解。 但是,從生活軌跡來看,這十年,真的改變我們好多事情。 賽德克巴萊、痞子英雄、麻醉風暴、還有花甲男孩和通靈少女,帶給我們多少感動。李國修、孫越、文英阿姨和齊柏林,又會讓我們有多少回憶。紅遍整個華人圈的後宮甄環傳電視劇,更讓我們學會「賤人就是矯情」這句話。太陽花學運,讓我們在衝撞與思考中,看到更好的自己。在台灣這塊泥土地裡,冒出多少充滿力量而且擁有在地味道的音樂祭典活動。不說別的,這十年的歲月中,曾在我們5-6年級記憶中,讓人充滿無限回憶的無名小站,就是在2013年12月26日喊停的,當它終止服務時,多少人因為來不及下載自己的照片,以致哀鴻遍野。 它讓我也開始回想,我們居住這個城市的變化。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對這個城市的節奏印象,是從每年國曆二月開始。 先是內門宋江陣打頭陣,接著是沿海鄉鎮媽祖廟共同聯手的瘋媽祖繞境祭典,然後是愛河和林園港端午龍舟競賽,再來是旗津黑沙和愛河的夏季水上活動。一路要鬧到八月中秋,又有煙火晚會。然後是山城花語溫泉季活動,每一年的九月我就開始統籌六龜山上的資源,然後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舉辦記者會迎來全國的泡湯人潮。接著又有聖誕點燈和跨年晚會活動,農曆年前,最後是用過好年活動做happy ending。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個城市就是用這樣的行事曆在過每一年,我也一直認為這個城市、這個世界,會以這樣的步伐和節奏,規律的運行每一年。 讓我們開始認知到,這個世界已經開始改變的事件,應該是2009年因為莫拉克颱風帶來大量雨水,造成重大災害的八八風災事件。 462這個小林村罹難數字,對南部人來說,這是一件永遠被刻在心底的記憶。 隨著時間的過去,曾經崩塌的地表,早就長滿人工植栽的花草樹木,曾經被土石流淹沒的道路、房舍,也早就被新架高的快速道路、橋梁和建築物取代,似乎一切都是等待曙光降臨般的美好。但在地人都知道,風災確實對東高雄九區的發展,造成嚴重內傷。在協助他們走上復原之路的方法上,當時確實產生很多糾葛和分歧意見。我在洪鎮宇的風土經濟學這本書中,看到他提出的一些見解和想法,我想,身為當年用活動重建八八的一分子,足跡踏遍六龜、桃源、茂林、甲仙、那瑪夏,我想我可以在我們的南方聲活節目中,規劃一集好好聊聊當年各方的狀況,以及大家是如何走過這十年。 尤其,在八八風災發生前的一個星期,我還曾經在六龜山上親身經歷一場非常難以解釋的山中傳奇,爾後就發生了這場令人遺憾的重大事件。我想,我應該會有很多故事跟大家分享。 每個人的生命,基本上就是用幾個不同的十年生活和經歷組合而成,跟著這塊土地滋養出的生活,我們從青澀的少年,一起變成成熟的大人。 因為疫情影響下,2021年成為一個幾乎無法預測、掌握的一年,往回看,半年的時間已經過去,向前看,我們還有六個月。如果,在若干年後,再又盛行「#10yearschallenge」這個遊戲時候,你還會記得多少在這一年發生的事情? 致,那些曾經的挫折日子。 也致,那些曾經的美好時光。 #Wei哥與**10yearschallenge**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0233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Wei哥自言自語】柒月號-斷、捨、離今天是2021年七月一號,歡迎收聽南方聲活,我是杜韋。 連續好多天的降雨,總算在這兩天稍稍停歇,對因為疫情而悶了好多天的高雄來說,看見陽光普照,也算是個好消息。 昨天放送的予告篇,應該是調整自己心態後的嚐 試,除了日後透過主題式概念,進行聲音訪談的策展外,也希望能把自己的生活跟大家分享。感謝Jiang Yang Jiang Yang的回應,今天一定降低速度。 談到速度,這讓我想起好多事情。 我還記得,在大學時代,第一次正式派駐到台北劍潭站旁的幼獅廣播電台製作實習時,我負責15分鐘的節目內容。為了這短短的內容,我花了將近4-5個小時錄音始終沒有錄好。我還記得,當年就是被嫌播音速度太快。後來正式進駐到警廣和中廣工作,這段時間因為式擔任記者外採工作,速度本來就是我們被要求的項目,所以一直也沒被認知到說話速度太快的問題。這個問題被發現、討論,還是後來在港都電台擔任下午五點主播新聞時候,才被同事提醒,說話速度真的太快。 我也記得,每次幫人配音時候,我也總是碰到講話速度太快的問題。 前兩天,佛光山南屏別院委託我錄製一則放在podcast上的佛教兒童故事時,我還是被師父提醒,ㄟ,你的說話速度真的太快了。 速度太快,看來應該是我積存很久的習慣。 速度快,代表生活效率更好嗎? 最近我發現我的另外一個問題,一直認為自己做事情反應快、動作快,所以總喜歡把事情和時間排到滿,最近卻發現,我實在太過自信和樂觀,總讓我發生連環錯,尤其是時間的過度自滿和飽和,沒有給自己留下餘地,最後把事情全都搞砸。 於是,我的心裡變的更急了。 朋友問我,「你急什麼?為什麼不能先慢下來,或是先停下來呢?」。 我實在也說不出口,因為忙碌會讓我有安全感,會讓我可以告訴別人,你看,我今天做了好多事,我對得起今天。 我不知道你會不會也有這樣感覺,每天早上想著一堆要做、要規劃的事情,然後到睡覺前,除了發現一堆事情沒做完外,還會忘了我今天到底做了什麼?明明我今天一直很忙、一直很急著做完很多事情,但結果竟是這樣。我要跟你說,最恐怖的是,隔天一早,當我打開電腦準備要規劃今天的時候,我又會從昨天的原點開始。 然後一直忙,忙到一天結束,隔天又重複這樣的噩夢。 我想起張艾嘉的忙與盲這首歌。 歌詞說,「忙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 或許,我可以讓自己不要在想著,一分鐘要講120-150個字的問題。 或許,在每天開始新的一天前,我可以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今天的亮點是甚麼?有沒有5件事情,是你今天想完成的事情?」,然後為它騰出完成的時間。 又或許,我可以讓自己的一天充實,但不匆忙。 最近我在看一本書,「翻轉第二人生」,作者心屋仁之助,曾經落入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生活循環。後來他決定「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只」做會讓自己燃起熱情的事情。剩下來空閒的時間,他可以好好的喝茶、讀書、閒逛,和奢侈地運用的時間。就是這樣,他找回了生活的節奏,開始熱情的擁有生活,甚至也完成了許多夢想計畫。 因為什麼都想要,所以才想在短時間內,塞滿話,塞滿事,結果讓自己因為沒有選擇,什麼都做不好,然後讓生活一團亂。 今天2021年7月1日,我把斷、捨、離,列為我的南方生活#第一個關鍵字。 昨天我跟同事特別跑了趟逍遙園,是因為我在附近發現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店家,是一對年約60的夫妻,他們用盡一生的力量,投入到麴的世界。在他們的眼光中,麴就像是他們的小孩,他們會半夜醒來,怕他們培育的麴發燒、熱著,他們更會默默的坐在缸邊,聽著麴在唱歌、長大。他們更會幫不同種類的麴排解紛爭,讓他們各佔一方,彼此不會互相干擾。這一切,全只因為他們對麴的熱情,他們完美的把工作方式和日常生活彼此融入,用他們喜歡的興趣,養活自己,進而打造出他們想要的「養麴人生」。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我們將會在幾周後,連同其他的訪問內容,做為我們第一次在南方聲活,透過聲音,做的生活主題策展,希望你會喜歡。 #Wei哥與**斷捨離**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7-0128 min南方聲活
南方聲活【新刊予告篇】柒月號-Wei哥回來了!!!在南方聲活重開機之前… 嗨,南方聲活的好友夥伴們,大家好。 我是杜韋,我回來了! 長達二個半月的停更,要對長期力挺這個節目的你說聲抱歉。 這一陣子,我接到一些聽眾、粉絲,有的是在臉書、有的是在ig,私訊留言問我,怎麼南方聲活停更了?是不打算繼續作了嗎?是出了什麼狀況? 特別是這個節目的忠實粉絲重宇大哥,希望儘快能再聽到我帶來各種南方高雄的故事。 我要謝謝大家,確實在過去的7-80天裡,我碰到了工作團隊重整、疫情導致工作停頓以及身體出大狀況這幾件事情。 特別是在疫情最緊張的這個月分前,幾乎所有問題一次端上檯面。由於情緒的低落,造成身心的失衡,曾經是快樂好睡的我,開始夜夜無法成眠。我把醫生開給我的處方藥按時服用,卻每次會在三更半夜醒來,然後睜大眼睛等待天亮。白天到了公司,又開始不斷打呵欠、精神渙散,無法好好處理事情。同時,最初本以為是身體毛囊發炎小事一件,卻在錯誤用藥、延遲就醫下,讓它轉成為蜂窩組織發炎,最後還要住醫院兩進開刀房。倒臥病床將近30天, 我終於才能靜下心思,好好去想想我的初心。 老實說,在我還是個國中生的時候,那時對聲音的嚮往,已經到了癡迷地步。 但今天的我到底出了什麼狀況? 是因為中年產生的迷惘危機? 還是沒辦法用最自然的自己去坦然面對大家? 我想起當年我如願以償進入廣播圈後..轉眼在這個產業待了30年,因為對聲音著迷,卻又不願被錄音室綁住的想法,選擇擔任外採工作。那時候的我,很喜歡帶著錄音器材出走,在城市、鄉鎮或是菜市、小舖間,找到一些隱藏在巷弄底很有特色的小店舖,然後很驚喜的發現他們的精采故事。這些人之中,曾有過非常精采輝煌的經歷,但最終他們願意用單純、簡樸的態度努力的做他們最愛的事情,他們盡情享受這塊土地每一天帶給他們的快樂。老實說,當年的我並不太清楚他們這麼選擇的理由,也不明白它最終能帶給我和聽眾什麼樣的啟示,但這些人的喜樂,就是這麼樣的一直吸引我,繼續不斷地把故事寫下去、報導下去。 孔子曾經這樣形容他的學生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事實上,確實就是有這麼樣的一群人,他們願居陋巷,甚至衣食僅能溫飽,但他們可以選擇每天用各種非典型的行動,去詮釋他們對生活價值和生命意義的體認,在南方這片土地上,尋找到他們心中的快樂錫安。他們是我住在這個南方城市的日常,是我的生活小日子。我認為,這些人和他們已經發生以及所有正在發生的人和事,是這個城市養成一方風土的重要養分元素,絕對值得讓你花時間好好聆聽。 還記得在大學聯考前,激勵我念書的動力,是一張九份、金瓜石的旅遊摺頁。看到裡面敘述的一切美好,我打心底想著,一定要在大考結束後親身經歷。結果是未盡裡想的成績,當年讓我未能成行,卻在離開學校多年後,有機會與伴同行。這趟旅程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老街的店家、美食或是景觀,反而是位在一條窄小爬山巷道旁,一間充滿鄉村野趣的小舖。滿屋擺置盡是彩繪在石頭上的貓、狗、兔子,一個個靈動彗詰的眼神完全吸引了目光。更讓我駐足流連的,是女主人的熱情和男主人的專注,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斷捨曾是國際知名又意氣風發的生活,從迷失到放下。記得,那天我聽到入神而捨棄了九份的黃昏美景。除了芋圓、魚羹和如夢境般的茶樓外,我相信很多人今天到九份,都會特別去拜訪這家充滿動物生趣卻絕對安靜的商鋪。 隨著採訪工作時間、經驗的累積,以及許多事件現場親身的目擊參與,還有自己對城市風土的熱愛,加上自己與左營、鼓山哈瑪星、鹽埕、新興、前金、三民等區域密不可分的成長足跡,特別是從長輩、同業、甚至從風裡、雲裡、空氣裡聽來許多有的沒的故事,我突然發現,我的腦海中早已累積不少有趣或是早不被人提及的許多塵封故事與回憶。我在想,如果能夠好好整理這些散落在個人人生回憶裡的精彩片段,結合我曾發現、拜訪、報導過那些店主與他佇在巷弄裡的特色小店,好好透過「南方聲活」的聲頻說給大家聽,我應該會勾畫出許多可以跟大家分享,非常好玩、有趣的都市傳奇和觀察。 其實,在我心底還有一個始終懸掛在心的念想。就是看到位在高雄駁二特區的「無關實驗書店」驟然宣布結束營業,從他的設計概念、場地布置、經營定位和網路討論及反應,他不只是成功經營的典範,更是一個城市對外宣傳的代表與驕傲,很可惜的是,這樣強烈展現風格、特色又有故事的書店,還是成為Covid-19陣亡將士一員。這場猶如「明天過後」霜雪暴風襲擊的疫情肆虐過後,那些缺乏資源關照,像似夕顏花一樣在巷弄中默默存在的小店,他們的近況如何?他們又還能存餘幾分生命力量?他們還能信守對生活、生命曾作出的承諾? 我真的很想透過這塊小小天地,讓你跟著我的生活、我的日常、我的回憶、我的故事、我的腳步,每天與我同行,去好好聽見認識這些佇在巷弄間,勇敢又有特色的生活創業職人們,每一個他們的故事和面臨當下時後的抉擇取捨。我和他們都一樣非常渺小,但我就是希望用這個小小的題材,好好發揮這個小小的力量,找到能夠和我的回憶、感動,一樣會產生「啊…」字驚嘆、感動的你。 或許,南方聲活最後可能會變成一位中年大叔,自我良好感十足的懷舊文章或自言自語的廢言,但我知道,在我的人生中,這也已經留下讓我不曾遺憾的記憶和軌跡。 再一次謝謝你的不離不棄, 再一次誠懇邀請你與我共同完成這塊南方聲活地圖, 再一次重開機的南方聲活3.0, 我們明天見。 #Wei哥與**你** ┏━━━━━━━━ #南方聲活 ━━━━━━━━┓ 點擊收聽▸ ▸ ▸ https://linktr.ee/duwei.sounds 南方聲活🅸🅶 www.instagram.com/duwei.sounds/ #高雄 #Wei哥 #小日子 #城市#風土 #地方創生 #後疫情時代 #旅遊 #景點 #品牌 #台灣 #南方 #旅遊日記 #生活實踐家 #播客 #廣播 #podcast #南方聲活 #聲音地圖 #時代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06-3020 minTwo Hot Messes2021-06-201h 04Wei-Ling Gallery Podcast2021-05-0815 minMéi wéi Sex2021-05-0741 minMéi wéi Sex2021-04-2343 minWei-Ling Gallery Podcast2021-04-0417 minMéi wéi Sex2021-02-2648 minWu Wei Wisdom Podcast2021-01-2302 minMéi wéi Sex2021-01-0153 minMéi wéi Sex2020-09-1147 minMéi wéi Sex2020-08-0740 minMéi wéi Sex2020-07-1043 minMéi wéi Sex2020-05-1530 minMéi wéi Sex2020-04-0339 minMéi wéi Sex2020-02-2132 minMéi wéi Sex2020-02-0741 minRelay Chain2020-01-1643 minMéi wéi Sex2019-12-1331 minMéi wéi Sex2019-11-2930 minHey It\'s Wei! - Unlocking Happiness2019-08-2003 minSee the Way with Panney Wei2019-01-2704 minRubriken2018-09-2108 minRubriken2018-09-2108 minRubriken2018-09-2007 minRubriken2018-09-2006 minRubriken2018-06-1909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