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Liu Chang

Shows

Building Deep Tech with Ilir Aliu2025-06-1255 minThe Swear Word2025-05-071h 31New Taipei City Art Museum Exhibition Audio Guide2025-03-0601 minContrabass Conversations2025-02-2743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石的神话字典——浙江台州黄岩石窟“石”展·先探“石”展艺术家:冰逸 陈维 陈萧伊 陈淇董文胜 杜宝尼 封岩 何见平 何翔宇侯拙吾 黄喆 李钢 厉致谦梁绍基 刘庆元 骆丹 苗晶 丘 沈烈毅搭可 谭彬 王欣 徐甜甜 杨伯都 张克纯 张文心赵玉 赵赵 郑江 周子杰 朱琺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黄岩石窟展期:2025年1月22日——2025年4月22日·——·时间线:2:47 黄岩石窟在哪? 是什么样子?3:39 南北朝时期就存在的采石场——黄岩石窟5:16 联想到了野口勇庭院博物馆所在地——日本高松牟礼,同为采石基地6:21 在石窟中做展览太cool了,需要做哪些改造?7:13 2022年,建筑师徐甜甜再度重构黄岩石窟的今日面貌9:32 徐甜甜——“建筑针灸”11:11 黄岩石窟的天然“岩画”12:26 在石窟中策展,挑战吗?14:05 左靖工作室过往的一些乡建和展览项目17:20 “石展Stones”的缘起19:30 黄岩之黄石!!!20:17 穿越“石展”,犹如穿越蛇🐍形之身24:52 进入“石”展 🚶27:06 第一章节:“从岩画到物派:石之艺术史”| 重访洞穴33:28 第一章节:“从岩画到物派:石之艺术史”| 石的神话字典36:05 推荐一本关于石头的书:《石头的故事》,作者:王瑾37:24 厉致谦&朱琺作品《石的二倍体》39:05 苗晶作品《真趣园·搜物集》,汲取灵感于古代造像,与日常器物相结合的当代造像雕塑40:20 苗晶作品——《仿女娲像》中的趣味形象,身体蜿蜒向下的蛇身女娲45:29 第一章节:“从岩画到物派:石之艺术史”| 永恒的媒介:碑碣、造像与建筑47:52 第一章节:“从岩画到物派:石之艺术史”| 文人的石头49:50 第一章节:“从岩画到物派:石之艺术史”| 物派:原本的世界51:31 第一章节:“从岩画到物派:石之艺术史”| 物派之外:艺术与自然物53:20 第二章节:“石与人类世”|自然·景观54:23 第二章节:“石与人类世”|想象深时58:56 石与蛇的意象1:07:15 如何到达黄岩石窟去观展?彦之的Tips
2025-02-231h 13Tech Can\'t Save Us2025-02-1234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UCCA陶美术馆: 中国陶都·宜兴——流变的火焰时间线:1:27 UCCA陶美术馆在中国江苏宜兴落成2:12 江苏宜兴——"中国陶都",因盛产紫砂泥和悠久的制陶历史得此美誉6:16 陶艺、茶艺文化无孔不入的注入宜兴这座城市9:47 丁蜀镇——陶二厂的前身旧址所在地10:58 丁蜀镇,紧邻太湖,也是苏轼曾居地12:13 陶二厂的历史渊源呈现出的中国制陶工艺的历史片段14:07 UCCA陶美术馆之建筑,建筑设计由隈研吾工作室担纲15:13 UCCA陶美术馆之建筑设计的形式与材料,流变的陶片制造出鎏光溢彩的自然渐变效果,与陶艺烧制中的窑变技艺契合18:28 UCCA陶美术馆的建筑伫立于园区中央,并形成一个拱形通道,给予观众一个休憩和联结的场所21:16 日本陶制工艺——美浓烧简介24:22 美浓烧与茶道及花道紧密联系,并将其推至顶峰26:32 柳宗悦,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被誉为“民艺之父“27:17 日本多治见市MINO陶瓷公园28:00 由外而内进入“器之道”展览28:23 第一章节:“自然之籽”29:23 “美浓国际陶瓷节”简介34:09 展览作品之“明月盘”36:39 展览作品之“花花”38:01 展览作品来自Ceramic Japan40:32 在展览现场的Lobby中集聚了来自三个章节的作品43:13 日本陶艺家加藤智也《拓扑构型》,在与泥土的互动中挑战泥土造型的极限。44:51 中国艺术家麻汇源《瓷器系列》,以瓷板画的形式呈现了81件造型与纹样各不相同的陶瓷器皿46:52 第二章节:"几何之构",以及第三章节:”冥想之园“48:56 英国艺术史学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艺术的真谛》中提到:“陶器是一门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艺术。”51:35 丹麦艺术家博迪尔·蒙兹《瓷器》,绞胎技法53:06 美国艺术家托马斯·哈德利,《捏合花器》53:52 英国艺术家多萝西·费布尔曼《不对称性》55:45 易碎材料,例如玻璃、陶艺,的布展、策展、展陈设计的挑战58:16 陶美术馆“器之道”公教活动——可参与的工作坊及讲座59:32 希望大家能够去到现场观看展览与欣赏建筑之美!!
2024-11-211h 02The Podcast Weekly Brief2024-11-0806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10-1819 minThe Beautiful AI Podcast2024-10-0932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09-3024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06-2642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浦东美术馆: 六月的色泽是属于“光辉时代”的——“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上)时间线:4:30 浦东美术馆的建筑由建筑师让·维努尔设计,伫立在浦东滨江金融中心地带,如地景般静谧5:42 浦东美术馆与英国泰特现代博物馆的长期合作及合作展览6:32 “美普绘”--少儿艺术家培养计划,与泰特美术馆合作⬇️「“美普绘--少儿艺术家培养计划”是浦东美术馆携手英国泰特美术馆联合发起的美育项目,致力于全国少年儿童的艺术成长,向中国少年儿童提供未来想象与艺术创造的探索机会,为未来小小艺术家搭建通往世界艺术的桥梁,真正创造国际美育、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中国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中国自信。⬛️」9:45 博物馆届的报菜名来了!浦东美术馆联合世界重量级美术馆推出双馆合作的高质量展览11:24 在浦美工作中,面对国际交流的兴奋,以及带来国宝级艺术作品和高质量展览的使命15:13 镇馆之宝来到中国的不易,以及博物馆玩家不仅仅看镇馆之宝17:19 2023 年《时间的轮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与传承》展览,机缘巧合,使大洋洲的作品得以世界巡展,全球第一站来到了浦东美术馆18:26 西班牙提森美术馆成功出海的第一站:浦东美术馆20:11 除了镇馆之宝,还有更多的博物馆收藏脉络和难得一见的文化艺术值得欣赏23:15 关于浦东美术馆与世界其他博物馆的交流方式及未来的馆藏计划,以及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推广计划28:27 浦东美术馆对媒体和对部分观众开放令人激动的开箱仪式!!!33:40 重点来了,展览《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正在展出41:51 西班牙查理五世到二十世纪的文化艺术历史脉络与中国明清两朝的对比时间轴,产生参考和印证47:20 《光辉时代》中容纳了众多意大利艺术家,例如提香,查理五世也是提香的艺术赞助人,以及庞杂的艺术赞助人家族及历史纠葛51:32 博尔盖塞家族,艺术史上重要的显赫家族1:00:01 法国卢浮宫中也能找到博尔盖塞收藏1:00:48 卢浮宫的博尔盖塞收藏中一件惊世之作,雌雄同体的雕塑作品《沉睡中的赫尔墨阿弗洛狄斯》1:02:00 未完待续,在“浦东美术馆”的下半集中,我们将重点聚焦《光辉时代》的另一独立单元“普拉多的《蒙娜丽莎》”,以及关于《百年狂想》的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2024-06-191h 05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05-311h 12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05-261h 09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5·18国际博物馆日]——抵达精神的乌托邦时间线:1:38 广泛普及的5·18国际博物馆日2:30 每年博物馆日的特定主题3:42 "Museum"源自希腊词源Muse缪斯4:20 博物馆的“珍奇阁”时代,未对公众开放5:37 博物馆的分类7:34 推荐书目《博物馆变迁》9:59 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区别:博物馆以科技、历史为主要展品,美术馆主要以艺术为主题11:15 AAM美国博物馆协会&ICOM国际博物馆联盟12:26 2024的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14:42 在博物馆中践行“Lifelong Learning终身学习”的理念,参与到公共教育的项目16:30 博物馆之夜——“Mix and Mingle”🍸🎨17:51 博物馆不仅仅可以看展览啦,完全可以“睡衣派对🎉”和“阳光下瑜伽”20:02 小朋友们在霸王龙🦖旁边搭帐篷⛺️过夜21:36 博物馆与学院合而为一,例如Marina Abramović Institute23:56 我们上半年的看展足迹👣24:26 澳门艺术博物馆25:09 澳门大三巴27:51 澳门大学艺术馆31:28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33:58 安阳殷墟博物馆35:36 上海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37:33 上海邮政博物馆38:34 上海电信博物馆38:42 上海体育博物馆39:06 上海证券博物馆41:18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43:07 上海杨浦图书馆44:20 香港大馆(艺术活化及美术馆)46:23 香港大馆展览——《青蛇》47:26 香港 M+美术馆50:05 上海博物馆东馆——“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52:10 浦东美术馆——“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53:40 西岸美术馆——“清醒梦境:声音的旅程”55:10 外滩美术馆——有味觉体验的艺术表演,惊喜!56:50 去浙江宁波、 绍兴的故居博物馆暴走:王羲之故居、蔡元培故居、王阳明故居、徐渭美术馆、青藤书屋、鲁迅故居。(20000 步起🚶‍♀️)1:01:52 博物馆给予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与旅行地和居住地建立了更深厚的联系与情感纽带1:05:05 Cici在上海交通大学ICCI的授课启发:”策展实践“课程与个人“收藏阁”的故事祝大家【5·18 国际博物馆日】快乐!
2024-05-181h 09Robot Talk2024-04-2631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适合在春天里看的展-在成都ARTE MUSEUM遇见“普鲁斯特”翻腾于海浪中,无限延伸的花海,沁入心脾的香氛,偶然相遇的乐章,ARTE MUSEUM(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呈现了一个“自由感受”的艺术场域,追随感官打开觉知的钥匙,在“无所不能”的ARTE MUSEUM中撬动虚实结合的边界,感受“永恒♾️️的自然”吧。❤️听友福利❤️节目发布日后的一个月内,在小宇宙本节目单集评论区中留言,我们将随机挑选出3名幸运听众,分别获赠ARTE MUSEUM门票一张。(📢此福利不与其他活动及优惠同享,若与其他活动日期冲突,则赠予指定日展览门票。)💐听友福利特别感谢💐:d'strict帝视特 —— ARTE MUSEUM时间线:2:50 ARTE MUSEUM的名称由来:arte=art+tech3:55 ARTE MUSEUM在全球范围内的几间落地的美术馆:韩国,成都,拉斯维加斯,迪拜4:30 ARTE MUSEUM的选址妙心,ARTE青睐具有历史肌理的废弃厂房7:00 美术馆成为一个新概念,正如ARTE MUSEUM所践行8:10 ARTE MUSEUM重新定义美术馆10:20 美术馆暂时脱离了现实生活,抵达一种现实的乌托邦11:20 美术馆作为精神堡垒的存在13:00 ARTE MUSEUM提供的激发五感的体验14:01 五感之嗅觉:香氛在ARTE中无处不在16:22 味道之于人们的深层记忆:普鲁斯特效应18:04 步入作品《瀑布》的体感感受20:33 五感之味觉:ARTE中的交互味觉体验——“花饮茶吧”24:30 作品《海浪》的超现实体验27:15 五感之听觉:贯穿展览《永恒的自然》的背景音乐一脉相承28:45 在美术馆的音乐演出29:30 “永恒的自然”这一主题与当下紧密相连30:58 数字艺术及AIGC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进驻博物馆馆藏32:28 ARTE MUSEUM如同一张“黑色的白纸”,观众得以享受“自由”34:10 整体的观展动线体验,对老人,小朋友等群体的友好设计37:52 错峰观展,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39:00 “艺术与科技”展览中的细节控41:23 作品《繁花》之“认养一朵花”的情感纽带42:16 交互作品,作品《动物写生簿》44:39 ARTE MUSEUM中的常设展览和特别活动47:58 去参观ARTE MUSEUM的Tips🌸Note: 因播客录制之时,ARTE MUSEUM尚未开放部分新馆,如拉斯维加斯馆,及迪拜馆,现已开放,请关注“dstrict帝视特”和“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官方公众号了解最新场馆信息。
2024-04-0251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种草!从金融界跨行做策展人——《剧变生态》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展览祝福💐所有拥有勇气与智慧的女孩们,女神节快乐,拥有最美好的一切!时间线:2:48 跨行的策展人:从金融界从业者到策展人12:01 视觉的转换是策展人最有意思的部分14:30 从金融界到艺术界的工作技能迁移16:50 展览《剧变生态》的题目由来17:38 主题“去中心化的世界重塑”22:27 什么样的世界是去中心化的世界?设想与愿景25:17 追寻一个“物种平等”的世界,作为普通人,也可以为此做出“进一步”的努力27:05 人类需要“变形”,我们需要“变形”33:12 获得这个中国青年策展人的年度大奖的心路历程,会被鼓励到!36:45 策展人方案的迭代方法论37:45 策展人的具体工作40:21 《剧变生态》这次策展中的最大挑战43:45 宗晓作为策展人的策展方向46:39 想法从跃然于纸上(方案),到成为"白盒子"空间中的叙事和动线50:00 策展中的穿针引线,与观者行走、体验的流动性51:33 苏咏宝作品《自体而始,至体而成,自体而过》,大量玉米须构成的似茧房装置58:38 王偲丞作品《起始与未来》,与生态,细菌,人类的关系1:05:05 曹舒怡作品《史前史与其后》,神奇的磷元素1:08:13 杨怡茗作品《异体》,后人类时代的蜘蛛智能生命体1:10:47 刘嘉颖作品《YAP721》,古老的钱币(雅浦岛石币)与信用机制,类比当下的加密货币1:14:52 母体,艺术,缘分,女性之光,以及成为妈妈,职场妈妈,艺术妈妈!
2024-03-081h 18This is Rocket Science2024-03-0329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02-2423 minDaliana\'s Game2024-02-091h 06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02-0720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01-2529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01-1427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4-01-0719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3-12-3128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3-12-2428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苏河夜影,暗夜之光——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上海【含听友福利】嘉宾:韩培培本期我们来聊聊Fotografiska这座开放时间可以和便利店媲美,在夜晚开至11点的艺术中心,以及Fotografiska上海的开幕四联展。明日博物馆Vol.21 [更详细文稿请移步👉🏻公众号]听友福利:12月31日前,节目订阅听众在小宇宙本节目单集评论区中留言,我们将随机挑选出3名幸运听众,分别获赠Fotografiska展览通票一张,可同赏四个展览。(📢此福利不与其他活动及优惠同享,若与其他活动日期冲突,则赠予指定日展览门票。)时间线:2:30 嘉宾介绍3:06 开放时间可以和便利店媲美的美术馆,开放至晚11点🕚4:56 Fotografiska可视作是一个午夜影院,喝一杯的地方5:56 艺术家讲座及展览活动也放在了傍晚,形成“苏河夜话”6:50 Fotografiska筹备之初,从西班牙返沪的peipei8:59 Fotografiska全球范围内有5个空间: 纽约,斯德哥尔摩,柏林,塔林,上海9:36 关于Fotografiska的上海空间选址11:04 “艺术苏河”:苏河岸边,艺术机构之间的联动14:41 介入进苏州河沿岸社区的影像艺术中心,融入生活的看展方式17:07 夜间看展的静谧时光17:47 原四行仓库——光三分库, Fotografiska对此空间的改造21:08 原为军械所的纽约Park Avenue Armory21:56 原为学校空间的纽约MOMA PS124:00 Fotografiska纽约改造了一座老教堂25:19 Fotografiska斯德哥尔摩,改造的海关仓库大楼25:43 开幕展,四展同开26:11 爱德华·伯汀斯基——《抽象与改变的景观》34:45 冯立——《白夜幻境》39:17 范西——《模仿游戏》43:28 杨嘉辉——《96和弦空间变奏》48:15 peipei的日常工作,以及作为职场妈妈的平衡⭐️❤️👦🏻51:08 对小朋友友好的展览应该是什么样子?52:46 “侬好,上海”LV路易威登限时店56:12 peipei倾情推荐西班牙的博物馆→🚶马德里 La Casa Encendida 启明之家→🚶巴塞罗那 MACB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of Barcelona
2023-12-171h 00The LIUniverse with Dr. Charles Liu2023-12-1631 minThe LIUniverse with Dr. Charles Liu2023-12-1631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在曼谷, 如果你只能去一个博物馆(上)本期是主播Cici前段时间去泰国随行参加[DIAGE Festival音乐节]的一个"曼谷速游碎碎念"。在紧凑的行程中,我还是走马观花地去了两个博物馆,分别是Jim Thompson Museum[金·汤普森基金会],和泰国国家博物馆(下集介绍)。在本期节目中除了这两个博物馆,我还会提到诸多博物馆和文化胜地,希望有时间可以亲身体会!出发啦!✈️🏍🚶时间线:出发前:0:38 出行前碎碎念Tips1:26 关于泰铢,用到现金的场景3:30 泰国的电话卡4:05 在机场的通关情况4:45 打车APP:Grab⭐️⭐️⭐️⭐️⭐️6:12 突突车VIP6:45 🚬🍷关于烟酒8:22 三象神像博物馆(巨物恐惧者勿入!)8:48 鲶鱼庙(巨物恐惧者勿入!)10:03 真理庇护所(芭提雅)10:57 大城古城遗址(阿瑜陀耶古城)Jim Thompson Museum12:38 Jim Thompson Museum,🚶来啦!15:30 Jim Thompson Museum在一条河边16:30 进入博物馆,参加Tour16:49 亲密感,如同进入了一个朋友的家17:28 遥想Tenement Museum 纽约公寓博物馆17:53 遥想上海荣宅18:21 进入宅邸的第一个房间19:00 进入了时间胶囊般的故居式美术馆19:19 老金的客厅19:59 红漆包裹住的木屋21:18 老金的卧室22:00 老金卧室的摆设依旧如故22:20 关于Jim Thompson的离奇失踪24:05 三个国家(泰国,美国,马来西亚)分别对老金的失踪展开漫长的调查25:40 从时间胶囊走出,去喝上一杯🍸26:21 泰国国家博物馆,未完待续......🚶关于泰国国家博物馆的行记,我们下期再见!
2023-12-1028 minThe LIUniverse with Dr. Charles Liu2023-12-1034 minThe LIUniverse with Dr. Charles Liu2023-12-1034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周一不闭馆】十二月刊·上海展讯: 冬日暖阳中遇见文艺复兴大师【周一不闭馆】是【明日博物馆】推出的一档展讯节目,每月的第一个周一更新!📍上海时间线:3:38 上海博物馆——《对话达芬奇: 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4:18 意大利唯一可出境的几幅达芬奇油画真迹即将抵沪4:30 在这个展览可以一睹达芬奇珍贵手稿集《大西洋古抄本》真迹5:14 东西方艺术对话于这个《对话达芬奇》展览5:35 还可以横向观看其他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5:55 回想2019年在卢浮宫看《达芬奇作品》大型回顾展6:28  卢浮宫在达芬奇展览用到的科技元素: VR中看《蒙娜丽莎》7:30 关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真迹8:05 卢浮宫在达芬奇展览用到的科技元素: X光射线+红外线光谱显影8:47 达芬奇名作《岩间圣母》中的隐形草图,被废弃的草图?9:45 又一大展!《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降临浦东美术馆!10:12 卡拉瓦乔画作中,黑洞般的戏剧效果于暴力美学10:30 卡拉瓦乔稍纵即逝的一生11:16  是天才,也是暴徒12:00  莫衷一是的卡拉瓦乔之死12:53  卡拉瓦乔名作《酒神巴库斯》之雌雄同体的少年13:45  卡拉瓦乔名作《圣马太蒙召唤》之命运之神15:53  西岸美术馆——崔洁:《礼物》16:30  西岸美术馆智造展厅——交互作品《蔓舞奇境》17:00  贝浩登画廊——村上隆个展《花之静物》17:10  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17:38  上海里弄中的“小而美”的画廊17:55  武康庭——狮语画廊:芭芭拉和张健君展览《梦与叶》18:13  安福路——胶囊上海画廊18:32  安福路——Bank Gallery:《BANK十周年展览-生日派对!》19:00  西岸美术馆——《爱马仕,飞马行空》 西岸美术馆 →免费预约19:13  星美术馆——《Pradasphere II》→免费预约19:36  《NOWNESS天才计划》19:50  祝大家观展愉快,享受冬日❄️暖阳,与闲暇时光🧣☀️📖所涉及的海报/图片:音乐鸣谢: 片头音乐:《绘HUI》by Sound Blanc白/王懿EAU 片中音乐:《隔江山色 | Hills Beyond A River》by王懿EAU❤️加入听友群❤️请🔍搜索[明日博物馆]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点击[听友群]联络: tomorrowmuseumorg@gmail.com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
2023-12-0421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故乡与异乡】—展览"圆: 法拉盛的生命生活生存生机"(下)本期嘉宾:张璐,顾虔凡时间线:1:45 发廊💈小姑娘与[马马虎虎]的作品“法拉盛多重奏”(类似大富翁地图游戏)  的相遇5:35 看展览的同时,也可以做头发,买点菜,换个电话卡?7:40 与法拉盛图书馆的合作8:49 Xueli Wang的作品“妈妈,吃饭了吗?”10:55 西亚蝶的剪纸作品也参与了此次展览11:08 西亚蝶在Drawing Center的展览(→drawingcenter.org/exhibitions/xiyadie-queer-cut-utopias)11:39 西亚蝶作为一个移民工人,从素人到艺术家的传奇经历12:52 西亚蝶作品于此展览中出现的独特意义14:50 西亚蝶独特的创作方式,以及此次参展的展览作品20:00 法拉盛的艺术圣体,老一代和新生代21:25 店铺主对于这个展览的奇妙反应22:51 作品丢失作品被移动,这个展览却“活”了26:59 张璐作品-诺基亚的手机雕塑32:45 回望90s年代33:50 时间感的超速进入35:52 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在香港卓纳画廊的展览“The Shop”43:04 关于里克力对张璐艺术创作的影响45:55 嘉宾博物馆、美术馆、展览推荐46:26 虔凡推荐: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在纽约MOMA PS1正在展出。(→momaps1.org/programs/258-rirkrit-tiravanija)47:24 虔凡推荐:女性艺术家鲁斯·阿萨瓦(Ruth Asawa)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whitney.org/exhibitions/ruth-asawa-through-line)49:59 张璐推荐:艺术家Emilie L. Gossiaux 即将在纽约皇后美术馆举办。(→queensmuseum.org/exhibition/other-worlding/)54:38 张璐作品参展“澳门双年展”56:30 结语
2023-11-2658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故乡与异乡】—展览"圆: 法拉盛的生命生活生存生机"(上)本期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艺术家张璐,写作者、出版人顾虔凡,当然,除了以上的简短介绍,她们都有多重身份。在展览项目"Home-O-Stasis"的团队中,张璐和Herb Tam作为联合策展人,同时也是参展艺术家,顾虔凡和Yuki He以“马马虎虎”为名也是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之一。今天,我们就和张璐,虔凡聊聊 "Home-O-Stasis|圆:法拉盛的生命生活生存生机"这个隐身于法拉盛社区中的展览的创作始末。3:28 "Home-O-Stasis"展览的策展及艺术家团队:张璐, Herb Tam, 顾虔凡,Yuki He,Xueli Wang, Janice Chung, Anne Wu, Sixuan Tong,西亚蝶;8:28 艺术家、策展人、篮球🏀俱乐部等多个俱乐部建立者,创作者的多重身份;9:58 艺术家张璐创建的众多松散的Club俱乐部,不是CLUB,而是CLAB,既是俱乐部,又是实验室11:26 艺术家张璐的“十年修得同船渡”的参与式艺术项目13:54 业余的,自发的,松散的Club俱乐部的活动形式14:39 唐人街篮球俱乐部18:40 虔凡与“Gong Press | 弓出版”(www.gongpress.art)23:25 虔凡与“黑齿”杂志(www.heichimagazine.org)24:00 “Home-O-Stasis“展览名字的来源26:27 纽约法拉盛这个地方28:03 展览的中文名“圆:法拉盛的生命生活生存生机”32:41 法拉盛的一点点历史背景39:00 展览项目的源起41:31 关于“荣欣广场”,展览发生地44:02 杂糅进生活的艺术作品和别样的展览方式44:46 Xueli Wang的作品“妈妈,吃饭了吗”45:05 荣欣广场的小商铺店主们对展览的支持50:09 虔凡&Yuki在展览中的作品,类似一个以法拉盛为蓝图的游戏“大富翁”58:05 展览出版物未来将会包含这幅"法拉盛大富翁"卡牌,敬请期待!关于“Home-O-Stasis”的展览内容未完再续,我们将会在下周推出其下集节目。明日博物馆Vol.18
2023-11-181h 02This is Rocket Science2023-11-1429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打破边界,无须定义】—成都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含听友福利】本期嘉宾: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负责人、策展人蔡丽媛 2023年A4驻留项目驻留艺术家张念绮时间线:3:55 嘉宾介绍5:50 “文字复健公园”公众号8:30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全面更新9:30 A4驻留项目的历史与流变12:00 A4驻留鼓励双向的文化交流13:45 从与国外艺术驻留项目交换交流Exchange到Open Call的模式15:30 从当代艺术到走进本土社群19:00 多层次多角度的沟通是驻留的精髓20:19 驻留,但结果不一定仅是一个展览23:18 [文字探索小车]项目by张念绮26:43 [文字探索小车]与麓湖小学的合作共创27:40 [文字探索小车]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市民们参与到互动写作30:00 [文字探索小车]的体验过程31:38 文字、手写,写作的渐行渐远与熟悉感33:48 [文字探索小车]与“街头写作者”们的美好遭遇与邂逅36:02 文字逐渐在科技的产品设置应该更鼓励写作体验吗?微博的限字,Emoji的出现...🤔37:18 与货拉拉司机们的交流37:30 [文字探索小车]进入小学39:45 小朋友们对[文字探索小车]的不同反应42:43 艺术项目在进入社区会遇到挑战44:29 艺术项目回应艺术家的发问45:18 当艺术家介入社会,社区型艺术项目,社会营造这一概念49:38 驻留艺术家扎根于本地社区的在地研究与社群介入51:00 交流,沟通,社群合作,对文化机构更新的重要性54:10 艺术若不扎根于生活是否是悬浮与空中的气泡?56:10 共处与告别,联结与共创,情感与艺术,A4驻留生活的日常1:02:54 驻留之上,不断生长的有机体1:03:50 艺术驻留对于艺术家的化学反应,创作状态调整......甚至是乌托邦1:06:00 11月份的驻留年度活动「2023 A RE-CREATE 驻留创作集会」👆🏻1:10:49 开放日就像一个艺术【🍗全家桶🍔】1:14:12 嘉宾推荐展览(内含❤️听友福利❤️信息)明日博物馆 Vol.17
2023-11-101h 17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紧急加播!】上海艺术周不完全行程指南!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正值艺术周,此时的上海热闹非凡,每一天都有数个展览开幕,画廊酒会,以及艺术讲座,这里送上一份不完全指南,拿走不谢,😄Enjoy the Art Week!时间线:01:48 上海艺术周,上海艺术地图2:50 复星艺术中心4:37 外滩美术馆,外滩源,虎丘路的画廊6:15 蜂巢艺术中心,外滩艺术中心(四川中路185号)7:50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8:39 LV限时店9:00 苏河Haus,苏河艺术季9:24 UCCA Edge美术馆10:00 曲阜路下沉庭院,原上海OCAT所在位置10:15 陕西南路Prada荣宅12:19 东画廊——张如怡:或废或更12:30 天线空间——刘窗13:14 西岸艺术区,美术馆大道13:41 M50艺术区14:05 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PSA14:51 上海双年展开幕演出,Alvo Noto的演出,11月11日@PSA15:36 【柒种颜色】演出@WISE,11月9日16:19 ART021艺博会,西岸博览会17:24 西岸美术馆新展,西岸博览会,及行业讲座19:00 余德耀美术馆新展——“浇灌沙漠”卡塔尔当代艺术展19:20 上海老场坊193319:40 浦东美术馆的三个展览音乐鸣谢: 片头音乐:《绘HUI》by Sound Blanc白/王懿EAU 片中音乐:《隔江山色 | Hills Beyond A River》by王懿EAU❤️加入听友群❤️请🔍搜索[明日博物馆]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点击[听友群]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加听友群
2023-11-0827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柒种颜色】苗晶&王懿—声音视觉演出的通感与共振嘉宾:苗晶(艺术家),王懿(音乐人)他们的演出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的音乐现场和音乐节多次呈现,激起观众和业内人士的观众和追随。在这次对谈中,我们深入聊聊表演以外的创作过程。本月,他们也将在上海的SYSTEM和泰国曼谷的DIAGE Festival(海外首演)呈现[柒种颜色]的两场演出!❤️听友福利❤️11月9日中午12点前,在本节目小宇宙APP本单集评论区中留言(tips: 留言时鼓励包含时间节点喲),我们将随机挑选出3名幸运听众,分别获赠"WISE|REFLECTIONS-晚间艺术,有声"的活动门票。💐福利鸣谢💐:WISE|未来智库,SayYesAsia时间线:2:49 [柒种颜色]Trailer预告片大赏4:22 [柒种颜色]合作之初🤝6:45 王懿老师艺名:EAU['O']7:45 做音乐如水,"Be water, my friends!"9:10  [柒种颜色]作品名由来11:25 今年以来的演出经历13:00 印象深刻的几次演出,复盘一下!ft. 万代南梦宫,成都春游音乐节15:30 观者体验: 崇拜,沉浸,通感,能量,仪式17:36  [柒种颜色]的第一次呈现@ALL Club18:00 作品的无限迭代21:36 科普“Audiovisual”演出(声音视觉演出)23:04 Audiovisual的同频共振,实现通感之联通24:37 Audiovisual表演的装置性与艺术性28:00 声音与影像古往今来的形式感和装置感30:00 Audiovisual的创作方式(㊙️)33:07 音乐流动,视觉置景,音乐如摄影机34:00  [柒种颜色]的故事,叙事性,线索,观众自我解读35:55 原始主义,极简主义,然后,跳出来!37:47 10年前的Audiovisual,VJ文化,新媒体文化,Club文化,performce艺术与技术的变化40:00 王懿的音乐创作工作方式,云览王懿工作室right now!43:30 王懿旅法的学习经历48:11 声音的2.1、4.0、杜比5.1的概念50:33 AI对于创作者的影响,以及王懿和苗晶对AI的态度55:24 声音影像演出的即兴性58:14 苗晶视觉中的造像,人物设计,隐喻1:05:15  [柒种颜色]中的唱词,语言,唱腔,音节1:07:47  [柒种颜色]对于未来演出的期待,希冀的空间环境,与新的演出结构尝试,跨界合作1:12:30 期待未来的演出!(有👆🏻赠票福利🎫哦!)
2023-11-051h 14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你想认识的马蒂斯】—UCCA“马蒂斯的马蒂斯”大展即将抵沪!本期导览:UCCA携手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合作的“马蒂斯的马蒂斯”大展即将抵沪!降临上海UCCA Edge美术馆!❤️听友福利❤️12月4日前,在本节目小宇宙App评论区中留言,我们将随机挑选出3名幸运听众,分别获赠UCCA Edge「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门票一张。💐福利鸣谢💐: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时间线:4:00 "马蒂斯的马蒂斯"从北京巡至上海,空间和展览体验的不同7:57 UCCA近些年的展览关注现代艺术的关键人物,例如毕加索,安迪·沃霍尔,马蒂斯等9:38 UCCA携手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的合作契机11:10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名称由来14:49 具有强烈个人印记的展览17:00 马蒂斯的自画像之一(官宣图)20:00 关于画家的OOTD21:38 这次展览的特色,完整的,具有个人印记的马蒂斯展览24:30 马蒂斯除色彩外,高超的线条造诣26:11  旺斯教堂的设计,以及马蒂斯在各类媒介的创作旅程31:00 马蒂斯的故乡及成长经历—北方省勒卡托康布雷齐,以及南法的尼斯马蒂斯美术馆35:00 法国各区域的美食及文化差异36:00 马蒂斯成为马蒂斯,放弃律师生涯,开始此生的艺术创作40:30 野兽派与原始主义44:17 马蒂斯(爱家的男人)的生活与创作,画作,剪纸,教堂,与一些女性形象49:36 上海场展览海报中的女性形象,凯西亚51:03 洁华老师负责策展的展览章节“马蒂斯,野兽派与中国现代绘画”54:55 “二徐之争”(徐悲鸿,徐志摩)59:45 UCCA在展览中做出的在地性研究和特别呈现1:01:17 马蒂斯在工作室的照片与托马斯·迪曼德的《工作室》作品1:03:26 UCCA的展览策划,于时间和空间中的对话与呼应1:05:30 展览中的歇脚处,观众友好1:06:25 一个美术馆的研究部在做什么?画册及出版物介绍1:10:21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中的导览,用心设计及儿童导览1:20:40 美术馆传播、翻译展览的意义与使命感1:23:44 在当下世界观看马蒂斯,也许我们会获得一些温暖的慰藉,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疗愈,启发,鼓励1:26:58 一些展览的小tips
2023-11-021h 33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欧洲博物馆】数字游民之欧洲行旅本期我们迎来了「明日博物馆」的第一位返场嘉宾,她是第五期"梦幻挂毯-美国达利美术馆"的嘉宾-金珊(小八)。今天与小八一起轻松云游欧洲的博物馆~TIMELINE时间线5:00 ✈️荷兰🇳🇱5:52 荷兰的梵高美术馆12:30 纪录片《中国梵高》14:46 荷兰B小镇的路边戏剧节19:45 RLD博物馆(一定要听的部分!)22:12 关于荷兰吃喝住的小小吐槽26:05 ✈️巴黎🇫🇷26:31 怕虫者禁入!bed bug28:00 《巴黎圣母院》VR体验,2024年新馆即将开幕29:24 关于近期的一些VR的体验展览,《消失的法老》32:00 Musee’d Orsay 巴黎奥赛美术馆,名作如林34:15 Musee'd Rodin 巴黎罗丹美术馆39:20 ✈️斯德哥尔摩🇸🇪40:00 北欧仲夏节Midsummer44:51 沉船博物馆VASA Museum48:36 北欧的设计之美49:16 ✈️马德里|巴塞罗那🇪🇸53:33 ✈️塞维利亚54:30 ✈️格拉纳达56:30 ✈️回家啦!下一站,上海~——————主播&文字编辑刘唱Cici音频后期制作Josh Chen封面视觉设计苗晶图片鸣谢金珊片头音乐鸣谢《绘HUI》bySound Blanc白/EAU王懿片中音乐《Beautiful》- 专辑《Sally Star》byAsbo&虎子HZ节目特别鸣谢奇大可/悠然/老铁❤️加入听友群❤️请🔍搜索[明日博物馆]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点击[播客-听友群]播客官网(建设中)联络:mhliuchang@gmail.com请在下列平台搜索关键词「明日博物館」即可订阅收听爱发电链接:afdian.net/a/tomorrowmuseum
2023-10-2259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12 【纽约特辑】我在纽约做画廊明日博物馆 Vol. 123:13  画廊建立之初4:40 从艺术家转为画廊主的身份6:00 LATITUDE诞生于布鲁克林7:30 2020年的第一个群展!Ta-da!10:30 从威廉斯堡搬至曼哈顿下城Chinatown12:58 “小吃店”空间的机缘巧合→Gallery落成!14:30 社群的归属感和后疫情时代的一波蓬勃16:50 致敬Homage to 1960s的曼哈顿SOHO地区的艺术家聚居区19:00 《Inviting Downtown》,NYU格雷美术馆的同名展览22:22 LATITUDE Gallery所在的摆也街23:15 融合唐人街社区的艺术项目,思考中......24:30 画廊是白盒子吗?LATITUDE的性格?28:00 曼哈顿下城的画廊蓬勃图景和艺术地图32:30 替代性空间Alternative Space和另类的观展体验35:25 LATITUDE的初衷: 关注亚裔文化,移民文化,身份认同,亚裔艺术家37:35 "下东区女子俱乐部"39:00 诗卉谈艺术家与画廊主的身份联结与转换41:36 运营画廊中最enjoy😄的部分!42:11 反向思考,励志了!不要错过被鼓励到的机会~💪🏻44:25 运营画廊中不很enjoy😭的部分!(励志部分又来啦!)47:38 创造力的可持续性51:00 LATITUDE的最近计划和未来计划!近期会参加年底的迈哈密的NADA Art Fair53:44 《放在心上:六次工作室访问》by 顾虔凡55:34 新科技,AI,大数据,线上平台对画廊的影响58:30 新新新话题,人工智能的艺术作品和革命性改变,期待再开一期聊!1:00:32 推荐MOMA展览“ED RUSCHA / NOW THEN”1:01:36 推荐纽约大都会展览"Manet/Degas"
2023-10-151h 04==== भारतीय प्रचलित भाषा जिनके एक लाख से दस लाख वक्ता (३०-६०) - \2023-09-1803 minThe WLD Show2023-08-1756 minThe WLD Show2023-08-1553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11 【香港特辑】美术馆散步集(下)本期导览本期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两位香港的朋友Sarah Song和Chirsty Hui,和我一起结伴云游香港的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发生地。其间,有很多意外惊喜和彩蛋,感受丰盈,收获满满嚄!Show Note: 关注【明日博物馆】公众号3:11  香港故宫[HKPM]初印象4:42 HKPM展览: [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6:58 HKPM常设展中的多媒体应用7:00 交互毛笔字装置8:00 沉浸式交互装置《梦蝶》9:56 常设展《紫禁一日》,推荐!匆匆离开了香港故宫,去向香港大馆美术馆🚀10:30 香港大馆(曾为中区警署建筑群)11:00 2018年活化为大馆美术馆13:17 大馆建筑14:36 活化前后始末15:15 在“监狱”中逛博物馆,又像主题公园17:01 大馆保留了原始建筑的原貌并展示给观众19:42 现在的大馆,曾用名:奥比利美术馆21:41 早前的展览:《神话制造者》(Myth Maker)24:43 当下的展览:帕翠西亞.皮奇尼尼《希望》29:54 Patricia Piccinini的作品可以去触摸,有点Creepy喔?33:34 Patricia Piccinini展览中的蘑菇作品35:47 大馆的观展体验,包括喝咖啡环节37:12 嘉宾推荐一些香港正在发生的在地展览本期嘉宾: Sarah SongSarah Song, 新媒体艺术家,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艺术硕士,即将前往芬兰阿尔托艺术设计和建筑学院攻读博士课程。 Christy HuiChristy Hui, 獨立策展人及藝術家, 居於香港, 在藝文機構進行教育工作。創作主題圍繞社區、身體和攝影,善於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情感和發現美好,並展開對話。主播:刘唱,艺术家, 教育工作者,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旅居纽约数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2023-08-0841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10 【香港特辑】美术馆散步集(上)本期导览本期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两位香港的朋友Sarah Song和Chirsty Hui,和我一起结伴云游香港的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发生地。其间,有很多意外惊喜和彩蛋,感受丰盈,收获满满嚄!明日博物馆Vol.102:45 嘉宾介绍3:37 香港艺术博览会5:20 五月香港法国艺术节、香港书展7:45 艺术家驻留是与在地文化的融合体验8:12 香港大馆的艺术书展8:48 香港西九龙艺术区掠影9:44 香港艺术地图: 油街,牛棚艺术区,六廠,Parasite13:51 Dream Project22:07 香港M+ Museum观展体验26:24 M+: 草间弥生之“圆点执念”大型个展38:58 M+: 希克收藏展42:59 M+: Beeple 作品 《人类一号》45:02 M+: 常设展《The Cabinets》(匣子)47:02 M+: 交互体验M+馆藏动态墙47:44 M+: 交互体验浮雕绘画声音装置50:36 M+: 艺术家李明维,“魚雁計畫”52:09 M+: 设计展中的1:1寿司🍣吧55:55 🚌乘坐Shuttle Bus去香港故宫啦!未完待续,我们下期香港故宫见,敬请期待!本期嘉宾: Sarah SongSarah Song, 新媒体艺术家,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艺术硕士,即将前往芬兰阿尔托艺术设计和建筑学院攻读博士课程。 Christy HuiChristy Hui, 獨立策展人及藝術家, 居於香港, 在藝文機構進行教育工作。創作主題圍繞社區、身體和攝影,善於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情感和發現美好,並展開對話。主播:刘唱,艺术家, 教育工作者,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旅居纽约数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2023-07-3156 minSocial Justice & Activism - The Creative Process - Activists, Environmental, Indigenous Groups, Artists and Writers Talk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2023-07-2832 minBooks & Writers · The Creative Process: Novelists, Screenwriters, Playwrights, Poets, Non-fiction Writers & Journalists Talk Writing, Life & Creativity2023-07-2832 minSpeaking Out of Place2023-07-2732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3-07-1658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3-07-091h 00Axial Podcast2023-07-091h 00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7 春天里,逛植物园才是正经事儿(下)本期导览本期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植物低语 Plant Whisper”艺术项目小组的江宛霖和吴蕴玲,来聊聊与植物有关的创作,探索植物的性灵,以及基于万物平等的语境下,观察和与植物的对话。植物园,公园,森林,动物园,园林作为广义的博物馆中一部分,也值得我们迈开步伐去探索。本期嘉宾「植物低语」是植物冒险家江宛霖和数字艺术家吴蕴玲于2021年至今的合作研究项目,专注于植物在⻛中翩翩起舞的可视化。对植物本身嵌入的自然美学的好奇心,观察,记录和存档是她们工作的起点,但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对人类和植物之间相对关系的思考也在继续发展。通过围绕植物运动轨迹的多种媒介的艺术创作,为观众讲述一篇与植物低声言语的故事,带来一段充满想象与体验的旅程。江宛霖 (Fatking) 是一位中国植物冒险家,目前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通过视觉传达多维度研究植物且引发观众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她作品的核心。她最著名的作品是书籍「遗言」,在这个项目中,她用落叶的遗言来揭示植物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声音装置「植物音乐会」,利用旋转和振荡的机械原理使材料运动,从而产生声音。「植物低语」是她最新的创作,专注于植物运动轨迹的可视化。吴蕴玲(wuu)是一个来自视觉传达领域的艺术家和实验者,经常使用实验影像和基于数据的数字动画作为创作方式,喜欢在数字景观的世界里漫游,在自然中寻找逻辑,在逻辑中寻找自然。TIMELINE时间线2:22 “另类”自然博物馆,无处不在4:00 植物带来的生机,力量,感动5:00 与植物小声交流,促膝长谈7:09 墓园中的植物,一些思考8:07 巴黎拉雪兹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10:10 在英国,你可以误入一个美丽的墓园,遛狗,时空交流17:25 艺术家书与移动的展览17:51 Printed Matter书店(纽约)18:12 艺术家书浅谈18:44 著名艺术家书-《Twentysix Gasoline Stations》by Edward Ruscha20:00 MASS MOCA, "Sol Lewitt"23:46 “植物低语”版画,蕴含四季味道24:16 《触摸文化史》by 康斯坦丝·克拉森30:16 身边的植物,宅家“热带雨林”33:14 一些推荐去的植物所在地,博物馆美术馆主理人/主播:刘唱,艺术家,教育工作者。旅居纽约数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及纽约大学交互通信专业(NYU-ITP)。刘唱近年来的研究致力于博物馆交互科技,生成艺术,AI艺术,编程艺术等学科方向。她曾先后工作任教于NYU- ITP,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系,担任艺术学助理教授。她也在多个文化机构,艺术学校,博物馆开设课程,如Queens博物馆,Parsons艺术学院,Currents Festival,School Of Machine(柏林)等。刘唱的作品关注自然与科技的关系,于数字媒介和物理材料间寻找联结,并将新兴科技作为媒介与艺术语言。在纽约否画廊举办过两次个展,她的作品也曾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浦东美术馆,今日美术馆,A4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Carroll /Fletcher Gallery(伦敦),Currents Festival,成都当代美术馆等。她的作品及艺术评论曾刊登于上海日报,YiShu杂志,典藏,艺术世界, Artforum等书刊。主播:Cici后期制作: Cici视觉设计:苗晶 - Hibanana Studio (www.hibanana.work)音乐鸣谢:Sound Blanc白|EAU, 出自专辑《绘HUI》, 《北海》by Howie Lee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关注更多「明日博物館」图文内容
2023-05-0138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6 春天里,逛植物园才是正经事儿(上)本期导览本期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植物低语 Plant Whisper”艺术项目小组的江宛霖和吴蕴玲,来聊聊与植物有关的创作,探索植物的性灵,以及基于万物平等的语境下,观察和与植物的对话。植物园,公园,森林,动物园,园林作为广义的博物馆中一部分,也值得我们迈开步伐去探索。本期嘉宾「植物低语」是植物冒险家江宛霖和数字艺术家吴蕴玲于2021年至今的合作研究项目,专注于植物在⻛中翩翩起舞的可视化。对植物本身嵌入的自然美学的好奇心,观察,记录和存档是她们工作的起点,但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对人类和植物之间相对关系的思考也在继续发展。通过围绕植物运动轨迹的多种媒介的艺术创作,为观众讲述一篇与植物低声言语的故事,带来一段充满想象与体验的旅程。江宛霖 (Fatking) 是一位中国植物冒险家,目前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通过视觉传达多维度研究植物且引发观众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她作品的核心。她最著名的作品是书籍「遗言」,在这个项目中,她用落叶的遗言来揭示植物的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声音装置「植物音乐会」,利用旋转和振荡的机械原理使材料运动,从而产生声音。「植物低语」是她最新的创作,专注于植物运动轨迹的可视化。吴蕴玲(wuu)是一个来自视觉传达领域的艺术家和实验者,经常使用实验影像和基于数据的数字动画作为创作方式,喜欢在数字景观的世界里漫游,在自然中寻找逻辑,在逻辑中寻找自然。TIMELINE时间线2:10 嘉宾介绍5:00 "植物低语"艺术项目7:35 植物的运动13:00 物种间的平等16:00 ”植物低语“创作过程23:13 ”植物低语“户外玻璃装置24:50 未来植物与植物迁移25:15 都市农场 Urban Farming26:26 植物与小朋友的Workshop32:30 逛逛植物园33:17 上海植物园(原龙华苗圃)34:13 上海静安雕塑公园35:00 大城市中的城市绿地,公园37:00 英国著名园林邱园(Kew Garden)40:00 在伦敦附近的小森林徒步46:00 植物间的交流47:25 英国最大的皇家园林Richmond🦌52:30 在海德公园”躺平“吧主理人/主播:刘唱,艺术家,教育工作者。旅居纽约数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及纽约大学交互通信专业(NYU-ITP)。刘唱近年来的研究致力于博物馆交互科技,生成艺术,AI艺术,编程艺术等学科方向。她曾先后工作任教于NYU- ITP,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系,担任艺术学助理教授。她也在多个文化机构,艺术学校,博物馆开设课程,如Queens博物馆,Parsons艺术学院,Currents Festival,School Of Machine(柏林)等。刘唱的作品关注自然与科技的关系,于数字媒介和物理材料间寻找联结,并将新兴科技作为媒介与艺术语言。在纽约否画廊举办过两次个展,她的作品也曾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浦东美术馆,今日美术馆,A4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Carroll /Fletcher Gallery(伦敦),Currents Festival,成都当代美术馆等。她的作品及艺术评论曾刊登于上海日报,YiShu杂志,典藏,艺术世界, Artforum等书刊。主播:Cici后期制作: Cici视觉设计:苗晶 - Hibanana Studio (www.hibanana.work)音乐鸣谢:Sound Blanc白|EAU, 出自专辑《绘HUI》, 《北海》by Howie Lee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关注更多「明日博物館」图文内容
2023-04-2456 minScience Society2023-04-121h 15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5 【梦幻挂毯】美国达利美术馆本期导览[梦幻·共创]本期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创意技术工程师金珊,聊聊她参与的博物馆交互项目,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达利美术馆的“梦幻挂毯”项目。观者与达利绘画中的意象共同编织梦境,并用AI作画完成他们对个人梦境的诉说。-2:14 嘉宾金珊介绍3:08 本期主角:美国达利美术馆3:16 巴塞罗那的达利剧院美术馆5:00 达利对他的博物院寄语5:31 巴塞罗那:达利三馆6:22 萨尔瓦多·达利简介7:48 达利画作意象,潜意识8:54 电影《 一条安达鲁狗》10:00 为什么佛罗里达也会有一间达利美术馆?12:00 特展:"The Shape of Dreams"13:00 交互项目“梦幻挂毯”(Dream Tapestry)14:30 “梦幻挂毯”(Dream Tapestry)的体验14:48 在博物馆门口排队16:25 自传式博物馆的艺术史研究17:00 “复活”艺术家19:45 “梦幻挂毯”项目缘起21:00 达利和OpenAI DALLE-2(谐音梗)23:00 “梦幻挂毯”的创作过程25:00 如何引导观者在博物馆中参与到这个书写梦境的体验呢?28:53 陌生人的群体记忆,共创、和互联31:40 人类与AI生成的梦境共同编织33:42 反复出现的梦境33:56 梦境与眼泪34:34 在博物馆、美术馆中落泪的体验38:21 生成梦境的“达利”画风38:50 AI“梦境”作画技术解读40:41 参与者可否带走“梦境”挂毯中的个人片段44:27 “唤醒”&“复活”艺术家:Dali Lives45:00 备受争议的Deep Fake换脸技术48:00 “复活”技术的伦理讨论50:11 达利“读报”,与观者自拍🤳🏻留念53:24 博物馆中的音效设计55:44 金珊在马德里,逛博物馆才是正经事59:59 金珊的博物馆推荐本期嘉宾美国GS&P公司创意技术工程师。美国达利美术馆-“梦境挂毯|The Dalí's Dream Tapestry - A Collective Dream Experience”项目设计师。主理人/主播:刘唱,艺术家,教育工作者。旅居纽约数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及纽约大学交互通信专业(NYU-ITP)。刘唱近年来的研究致力于博物馆交互科技,生成艺术,AI艺术,编程艺术等学科方向。她曾先后工作任教于NYU- ITP,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系,担任艺术学助理教授。她也在多个文化机构,艺术学校,博物馆开设课程,如Queens博物馆,Parsons艺术学院,Currents Festival,School Of Machine(柏林)等。刘唱的作品关注自然与科技的关系,于数字媒介和物理材料间寻找联结,并将新兴科技作为媒介与艺术语言。在纽约否画廊举办过两次个展,她的作品也曾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浦东美术馆,今日美术馆,A4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Carroll /Fletcher Gallery(伦敦),Currents Festival,成都当代美术馆等。她的作品及艺术评论曾刊登于上海日报,YiShu杂志,典藏,艺术世界, Artforum等书刊。主播:Cici后期制作: Cici视觉设计:苗晶 - Hibanana Studio (www.hibanana.work)音乐鸣谢:Sound Blanc白|EAU, 出自专辑《绘HUI》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关注更多「明日博物館」图文内容
2023-04-101h 03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4 我们聊AI,我们在聊什么?(下)本期导览我们聊AI,我们在聊什么?本期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新媒体艺术家吴桐,和资深创意科技工程师罗霄作为嘉宾,一起聊聊ChatGPT这类AI产品的创作性,和用Generative AI这类生成式工具带给艺术家和创意者的更多可能性和局限。我们也讨论了近期《纽约客》杂志中刊登的由科幻作家Ted Chiang撰写的“ChatGPT是网上所有文本的模糊图像”这篇文章,以及关于AI背后更深远的哲思和反思。1:42 AI创作: AI Draw2:27 AI作画创作的软件工具8:00 用AI创作的方式和工作流10:26 AI作品的风格化讨论11:22 AI创作方式Image to Image13:26 文本与AI生成14:11 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AI工具20:16 艺术家与AI合作28:00 创作方式/工作流30:00 video to video视觉风格的AI转换31:10 Runway Gen-134:18 “石头、剪刀、布” video38:26 聊聊最新创作43:30 探讨AI觉醒?53:10 斯坦福项目-AI10055:11 关注AI背后High Tech, Low Life的群体Guests本期嘉宾吴桐(Tong Wu)是一个成长于因特网的多媒体艺术家,现在和她的电子虚拟分身工作居住于美国纽约和Chrome浏览器里,在谷歌担任用户体验工程师。她关注人工智能在应用中的体验设计,以及其在走向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引发的伦理边界讨论,通过对网络文化,电子系统,以及电子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新型社会关系的观察,来理解网络时代的”个体“与Ta们的多重身的关系。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网页,3D视觉,装置等媒介,她构建各种关于分身的想象世界来展示关于”个体“这个概念的流动性,以及它的反乌托邦本质。Contra 罗霄,创意技术,技术美术,数字艺术,【实验编程】创始人,用实验精神和计算编程进行艺术创作。研究人机交互过程中数据流的运算和处理。交互媒体、生成艺术、AI艺术教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中央美院国际学院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专业导师。曾任高校外聘讲师、研究生企业导师、研究生毕业答辩和论文评审。曾任网易游戏工程师、腾讯技术美术。2005年起,与国内外多位艺术家及代理公司合作了大量交互媒体艺术项目。主理人/主播:刘唱,艺术家,教育工作者。旅居纽约数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及纽约大学交互通信专业(NYU-ITP)。刘唱近年来的研究致力于博物馆交互科技,生成艺术,AI艺术,编程艺术等学科方向。她曾先后工作任教于NYU- ITP,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系,担任艺术学助理教授。她也在多个文化机构,艺术学校,博物馆开设课程,如Queens博物馆,Parsons艺术学院,Currents Festival,School Of Machine(柏林)等。刘唱的作品关注自然与科技的关系,于数字媒介和物理材料间寻找联结,并将新兴科技作为媒介与艺术语言。在纽约否画廊举办过两次个展,她的作品也曾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浦东美术馆,今日美术馆,A4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Carroll /Fletcher Gallery(伦敦),Currents Festival,成都当代美术馆等。她的作品及艺术评论曾刊登于上海日报,YiShu杂志,典藏,艺术世界, Artforum等书刊。主播:Cici后期制作: Cici视觉设计:苗晶 - Hibanana Studio (www.hibanana.work)音乐鸣谢:Sound Blanc白|EAU, 出自专辑《绘HUI》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关注更多「明日博物館」图文内容
2023-03-231h 04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3 我们聊AI,我们在聊什么?(上)本期导览我们聊AI,我们在聊什么?本期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新媒体艺术家吴桐,和资深创意科技工程师罗霄作为嘉宾,一起聊聊ChatGPT这类AI产品的创作性,和用Generative AI这类生成式工具带给艺术家和创意者的更多可能性和局限。我们也讨论了近期《纽约客》杂志中刊登的由科幻作家Ted Chiang撰写的“ChatGPT是网上所有文本的模糊图像”这篇文章,以及关于AI背后更深远的哲思和反思。2:15 嘉宾介绍3:15 人工智能的概念4:13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6:05 AI产品,ChatGPT出圈了9:26 生活中的AI智能产品10:26 小朋友与AI产品的交流13:31 AI产品存在于生活中的危险性与滥用16:12 我们与Chatgpt都聊点什么22:00 Chatbot类产品23:00 百度同类产品:文心一言26:14 数据库偏见31:18 “ChatGPT是网上所有文本的模糊图像”38:26 囤数据吧 - 自建数据库...Guests本期嘉宾吴桐(Tong Wu)是一个成长于因特网的多媒体艺术家,现在和她的电子虚拟分身工作居住于美国纽约和Chrome浏览器里,在谷歌担任用户体验工程师。她关注人工智能在应用中的体验设计,以及其在走向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引发的伦理边界讨论,通过对网络文化,电子系统,以及电子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新型社会关系的观察,来理解网络时代的”个体“与Ta们的多重身的关系。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网页,3D视觉,装置等媒介,她构建各种关于分身的想象世界来展示关于”个体“这个概念的流动性,以及它的反乌托邦本质。Contra 罗霄,创意技术,技术美术,数字艺术,【实验编程】创始人,用实验精神和计算编程进行艺术创作。研究人机交互过程中数据流的运算和处理。交互媒体、生成艺术、AI艺术教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中央美院国际学院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专业导师。曾任高校外聘讲师、研究生企业导师、研究生毕业答辩和论文评审。曾任网易游戏工程师、腾讯技术美术。2005年起,与国内外多位艺术家及代理公司合作了大量交互媒体艺术项目。主理人/主播:刘唱,艺术家,教育工作者。旅居纽约数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及纽约大学交互通信专业(NYU-ITP)。刘唱近年来的研究致力于博物馆交互科技,生成艺术,AI艺术,编程艺术等学科方向。她曾先后工作任教于NYU- ITP,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系,担任艺术学助理教授。她也在多个文化机构,艺术学校,博物馆开设课程,如Queens博物馆,Parsons艺术学院,Currents Festival,School Of Machine(柏林)等。刘唱的作品关注自然与科技的关系,于数字媒介和物理材料间寻找联结,并将新兴科技作为媒介与艺术语言。在纽约否画廊举办过两次个展,她的作品也曾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浦东美术馆,今日美术馆,A4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Carroll /Fletcher Gallery(伦敦),Currents Festival,成都当代美术馆等。她的作品及艺术评论曾刊登于上海日报,YiShu杂志,典藏,艺术世界, Artforum等书刊。主播:Cici后期制作: Cici视觉设计:苗晶 - Hibanana Studio (www.hibanana.work)音乐鸣谢:Sound Blanc白|EAU, 出自专辑《绘HUI》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关注更多「明日博物館」图文内容
2023-03-1541 minVector Signals2023-02-1823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2 【退火·Annealing】上海玻璃博物館本期导览“退火”是玻璃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玻璃最终成型的关键所在。退火过程的偶然性使人对玻璃作品未知的结果着迷与期待。本期的主角是位于上海宝山区的上海玻璃博物馆。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艺术家杜蒙,策展人阳昕作为嘉宾,一起聊聊玻璃这一充满挑战性的创作媒介,以及这间专注于玻璃艺术的博物馆。1:25 嘉宾介绍1:53 杜蒙近期创作4:19 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历史渊源9:32 展览前瞻:玻璃仪器一厂口述史14:12 全球范围内的玻璃博物馆18:39 玻璃与光21:27 杜蒙在户外拍摄玻璃作品26:28 杜蒙家中的小型玻璃工作室29:05 博物馆中的教与学体验30:27 玻璃技艺的表演与热力剧场32:08 玻璃博物馆的公教项目37:22 玻璃博物馆提倡的生活方式以及未来动向39:43 杜蒙,阳昕推荐的博物馆本期嘉宾杜蒙,艺术家,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2013年毕业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玻璃专业,并作为驻地艺术家留校,目前工作和生活在北京。她的作品经常参加美国,中国,以及欧洲等地的国际展览并屡获奖项。阳昕,历史学硕士,上海玻璃博物馆学术研究经理。201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理论与管理。2014年6月起至今工作于上海玻璃博物馆,负责博物馆学术研究、展览策划、教育活动以及艺术项目。主理人/主播刘唱,跨学科学者,教育工作者,艺术家。旅居纽约数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及纽约大学交互通信专业(NYU-ITP)。刘唱近年来的研究致力于博物馆交互科技,生成艺术,AI艺术,编程艺术等学科方向。她曾工作任教于NYU- ITP,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系,担任艺术学助理教授。她也在Queens博物馆,Parsons艺术学院,Currents Festival,School Of Machine(柏林)开设课程。刘唱的作品关注自然与科技的关系,于数字媒介和物理材料间寻找联结,并将新兴科技作为媒介与艺术语言。在纽约否画廊举办过两次个展,她的作品也曾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浦东美术馆,今日美术馆,A4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Carroll /Fletcher Gallery(伦敦),Currents Festival,成都当代美术馆等。她的作品及艺术评论曾刊登于上海日报,YiShu杂志,典藏,艺术世界, Artforum等书刊。www.liuchang.work主播: 刘唱Cici后期制作: 刘唱Cici视觉设计: 苗晶 (Hibanana Studio)图片鸣谢: 上海玻璃博物馆,艺术家杜蒙提供片头音乐鸣谢: Sound Blanc白/EAU, 出自专辑《绘HUI》本期音乐鸣谢 "告别" "散个步"来自音乐人小老虎,也是福,周士爵出自专辑:《去爱去哭去疑惑》
2023-02-1748 min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
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VOL.1 【AI and I】 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MIT Museum本期导览本期的主角是位于美国波士顿的MIT Museum(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参与其媒体设计主创的设计师/工程师石伟力,以及UCCA当代艺术中心的包雯璐作为嘉宾,一起聊聊这间科技感十足的博物馆。我们将会和伟力,Lulu在云览MIT Museum的同时聊到AI艺术,科技平权,人工智能偏见,博物馆疗愈等话题。Let's Go!(👉🏻点击网站,云览🎧MIT Museum: https://www.bluecadet.com/work/mit-museum/)本期嘉宾石伟力,艺术家,工程师。现工作生活于纽约,为博物馆创造交互体验。曾在纽约的Bluecadet设计工作室担任高级工程师,目前在纽约的Gallagher&Associates设计工作室担任高级创意工程师。他致力于创造独特的体验来激发观众的思考。他在 MIT 博物馆的项目邀请参观者和 AI 共同撰写诗篇;他通过 AI 进行的艺术想象让地球和火星互换了容颜。石伟力的艺术作品曾在包括 SIGGRAPH 在内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并在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和 Ars Electronica Center 在内的场合展出。包雯璐,目前担任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数字化战略部负责人。2015-17年就读于费城艺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he Arts in Philadelphia)博物馆传播学(Museum Communication),硕士毕业。2017-2020年期间在美国威尔明顿市的特拉华当代艺术馆(The Delaware Contemporary)担任策展和营销专员;也曾在费城弗里曼拍卖行(The Freeman's Auction House)担任亚洲艺术部门专员。出国深造前,2009-15年期间当过6年互联网广告人,1年当代艺术杂志编辑。主理人/主播刘唱,跨学科学者,教育工作者,艺术家。旅居纽约数年,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及纽约大学交互通信专业(NYU-ITP)。刘唱近年来的研究致力于博物馆交互科技,生成艺术,AI艺术,编程艺术等学科方向。她曾工作任教于NYU- ITP,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系,担任艺术学助理教授。她也在Queens博物馆,Parsons艺术学院,Currents Festival,School Of Machine(柏林)开设课程。刘唱的作品关注自然与科技的关系,于数字媒介和物理材料间寻找联结,并将新兴科技作为媒介与艺术语言。在纽约否画廊举办过两次个展,她的作品也曾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浦东美术馆,今日美术馆,A4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Carroll /Fletcher Gallery(伦敦),Currents Festival,成都当代美术馆等。她的作品及艺术评论曾刊登于上海日报,YiShu杂志,典藏,艺术世界, Artforum等书刊。www.liuchang.work主播: 刘唱Cici后期制作: 刘唱Cici视觉设计: 苗晶 (Hibanana Studio)图片鸣谢: Bluecadet设计公司(美国)音乐鸣谢: Sound Blanc白/EAU, 出自专辑《绘HUI》
2023-02-051h 12明日博物馆Tomorrow Museum2023-02-0407 minNorma Melhorança2022-08-081h 11VGT TV - Sao Việt2022-07-0803 minDaliana\'s Game2022-06-081h 53The WLD Show2021-12-1655 minAku Suka Belajar Bahasa Mandarin (Asukarin)2021-12-0503 minAku Suka Belajar Bahasa Mandarin (Asukarin)2021-09-1914 minWalk \'n\' Talk2021-09-1827 minEasyminds Talk2021-08-2620 minThe Language Neuroscience Podcast2021-08-061h 06Kungfu Momma Show 功夫媽媽秀2021-04-1329 minKungfu Momma Show 功夫媽媽秀2021-03-3026 minKungfu Momma Show 功夫媽媽秀2021-03-1624 minJack\'s EMS Journey2021-01-301h 11Jack\'s EMS Journey2021-01-241h 39Diversity Hire2020-10-301h 04The Seed – The Startup Journey2020-10-1028 minPapierstau Podcast2020-07-011h 13On the Table2020-06-1957 minAdventures in .NET2020-04-2842 minTomorrowScale Podcast2020-04-1645 minLooking For AND2020-03-1900 minThe Alpha Podcast2020-03-0715 minThe Alpha Podcast2020-03-0409 minThe Alpha Podcast2020-02-2610 minAngie\'s Chatroom 萱萱聊天室2020-02-0213 minAngie\'s Chatroom 萱萱聊天室2020-01-2711 min===== พระคำแห่งชีวิตข่าวดีเพลงพระวรสาร / ภาษาสำคัญที่พูดใน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 / \2019-10-2102 min===== พระคำแห่งชีวิตข่าวดีเพลงพระวรสาร / ภาษาสำคัญที่พูดใน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 / \2019-10-2016 minPressão Sonora2019-03-1600 minDJs Convidados2019-03-1600 min\2018-12-0833 minThe TWIML AI Podcast (formerly This Week in Machine Learning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8-05-0446 min狗熊有话说 / BearTalk2017-11-0110 minကောင်းသောသတင်းများ, စကားလုံးမြားဘဝအသက်တာ၏, ဧဝံဂေလိသီချင်း  ( မြန်မာ့ဗိုလ်မှူးဘာသာစကားမိသားစု)/\2016-08-0904 min狗熊有话说 / BearTalk2014-06-2344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