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MDHS

Shows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5-05-1644 minHigher Ed Jobs - The Recruitment Podcast2025-05-0909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5-03-2043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5-03-0629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5-01-0220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工程師 Ep.5】「工程師」思維辦學:透過數據,讓教與學更精準 Ft. 汪大久校長發現明道Podcast 【教育工程師】Ep.5「工程師」思維辦學:透過數據,讓教與學更精準 Ft. 汪大久校長|校長真心話 *本集節目轉自翻轉教育Podcast節目《校長真心話》第四集 上架日:2024年10月8日 主持人:曾荃鈺(英國博贊亞洲心智圖認證輔導師/訓練師) 來賓:台中市私立明道中學|汪大久校長 🎧收聽完整內容:https://apple.co/3XVpXUu 為什麼鼓勵學生從小就要多元探索?學校所有的事情中,「輔導」是最重要的?校長要如何領導老師、與家長攜手,帶學生認識自己、感受到唸書是有意義的,去探索「比分數更重要的事情」? 本集邀請台中市私立明道中學 汪大久校長,和大家聊聊,他是如何用「數據」,讓教育不打模糊仗,透過校務系統/雲端平台的建置、每一場的班親會,將辦學理念傳達給老師與家長;並以學生為中心,發展前瞻課程,幫助學生找到生涯目標、點燃學習動機。一起聽聽大久校長的真心話吧 本集真心話: 如何就讀明道?多元探索&閱讀是關鍵 AI融入PBL:教學生怎麼問問題 四大輔導支援,照顧學生心理與生活 108課綱核心素養也能數據化? 整合永續X雙語X國際教育,為老師減負 *歡迎追蹤「翻轉教育Podcast」頻道,每週更新精華教育時事、話題人物訪談,掌握教育新知,為教學日常加分!立即前往追蹤:https://open.firstory.me/user/flipedu/platforms
2024-12-0540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4-11-1426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4-11-1426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4-06-0717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4-04-1530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4-01-1835 min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4-01-162h 51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4-01-0419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經典說書人 Ep.14】閃電就是會打在同一個地方!feat.林雯琪、施峰熙這本書的作者是布萊恩‧克萊格,是本學期科學教育委員會所推薦的科普作品。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到底在哪裡呢? 內文提出了我們生活周遭常見或經常聽到的五十個科學迷思概念,比如:閃電不會打到同一個地方、人類只有五感、彩虹只有七種顏色、魚的記憶力只有三秒鐘、水能導電或是黑猩猩是人類的祖先等等,這些都是在我們的認知裡「信以為真」且不太會去「求證」、「察真」的既定概念,總覺得「不就是這樣子嗎」。 但在閱讀之後,我們會發現原則這些經常聽到與看到的現象,通過作者的分析與推導,從科學求「真」出發,讓讀者了解到這些現象的真實樣貌,然後產生「喔~原來是這樣子啊~」的感受。藉此,引起我們對於相關科學議題的「好奇心」!這,便是本次選書的首要原因! 「科學」便是建立在人類強大的「好奇心」之上的!也可這麼說,若是人類是一種毫無好奇心的物種的話,那麼現在文明的基石便蕩然無存。當我們對「現象」感到「好奇」,因「好奇」而提出自己的「解釋/想法」,為「證實」自己的解釋/想法而前去「查證」,反覆「查證」後從中得到「真相」。 這個始於「好奇」而截至「真相」的過程,不就是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嗎!? ---- 準備好來一趟顛覆科學常識之旅了嗎?歡迎收聽經典說書人第14集,由林雯琪副校長與施峰熙老師一起談論你以為的科學常識,可能……不一定是真的!
2023-10-2718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3-10-1334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3-10-0604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3-09-2206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3-06-0916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3-05-1909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3-03-2829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經典說書人 Ep.12】那隻愛跳舞的腳受傷了 feat. 徐麗玉, 王御庭那隻愛跳舞的腳受傷了!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翻開第一頁,看到御庭的親筆簽名。想起許多曾經。 大約兩年前,當一群小學六年級的畢業生正高高興興準備進入明道國一就讀時,突然收到一通請求協助的電話,來自PTA聯隊長。她告訴我:我們有一位PTA夥伴的孩子因為診斷出骨肉瘤必須暫時辦理休學接受長期治療。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骨肉瘤的嚴重性,只是很不捨地一關一關幫這一位剛考上國中數語班的孩子辦理休學手續。 接下來,慢慢從側面了解孩子辛苦的治療過程,而那時候我也有機會進一步了解骨肉瘤的驚險,心底的不捨越來越強烈。 直到媽媽分享孩子成功戰勝挑戰,可以在一年後回學校的訊息,當下心情激動不已。 去年孩子回來重新就讀國一,我們也在疫情稍緩的情況下啟動「閱讀台灣」的故事列車,媽媽說御庭好想參加這個活動,我說我知道,因為在甄選的過程中,我看到她的積極,也看到她眼中的光。 庭果然脫穎而出跟我們一起出發閱讀台灣,期間每次看到她,她總是充滿熱情,對每件事都好奇,願意主動參與。 那時候我就知道,經歷過苦難的孩子長大了。 很高興御庭願意現身說法,跟媽媽一起完成這本「那隻愛跳舞的腳受傷了」,用生命的故事來啟發讀者。相信你會喜歡。
2023-03-0919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3-02-2310 minNaked Ambition Podcast2023-02-2347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3-01-2026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3-01-1233 minLet\'s Talk SciComm2022-12-0530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2-11-1030 minInspiring Stories2022-10-1824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經典說書人 Ep.10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feat. 施峰熙大力推動科普閱讀的明道中學科學教育委會執行長施峰熙老師認為,科普閱讀對於科學學習的具體意義在於讓一般人可以更接近科學,也就是回到根本的源頭—好奇心。人類的好奇心帶動文明與科技的發展,因此科普閱讀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可以激發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在眾多科普議題中,施老師鼓勵大家多關心氣候變遷的相關議題,因為這是當前全球最受關注的議題,隨著國際公約締約國會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每年在不同的國家召開,簽署UNFCCC(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國家也一起討論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遷,因此氣候變遷已經是未來的顯學。 雖然探討這類議題的書籍非常多,施老師特別推薦比爾蓋茲的『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原因在於,科學普及教育的前提必須是大家都容易了解。這本書有嚴謹編排的篇章結構,敘述生活中可見的事例,沒有理論沒有公式,讀起來很通順。即便如此,施老師還是提醒所有的閱讀者,前言到第三章一定要非常仔細的閱讀,因為作者在這四個章節先簡要先說明氣候變遷產生了甚麼問題,以及它為什麼這麼難以解決。為全書展開脈絡清楚的藍圖。 施老師特別指出,從1992年聯合國簽署UNFCCC至今已經三十年,仍有許多事情無法改變,可見氣候變遷問題之棘手,也因此施老師再三強調,閱讀本書必須先清楚掌握前四章的重點及概念。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這本書豐富而實用的內容,歡迎參加10/17-19施老師為各班閱讀種子所進行的培訓課程。
2022-10-0715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2-09-1623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大未來 Ep.7】私中入學新紀元II : 如何成為明道人?主講:明道國中部林芳如主任、明道中學汪大久校長(Albert) 目前在小學就讀的孩子,如果有意成為明道人,我們的建議就是:認真學校課業學習,多方面培養閱讀素養,適性探索自己的super power,成為一個快樂的小學生。而剛升上小六的孩子,要記得報名明道中學在12月舉辦的MIB冬令營! 我想絕大多數聽眾對於明道中學都很有印象,大概會包含:重視課業,成績優異,升學亮眼,而且是一所強調多元、豐富、適性發展的學校。然而,近年來因應12年國教新課綱,我們有了更多的精進作為,尤其在國中部: 明道是一所有教育理念與高度格局的完全中學,20年前,我們首創教育精緻化,將國中一個班55人調整為49人。從今年國一111學年度起,在年年滿招且成績優異的情況下,我們主動進行精緻教育2.0,將班級人數從每班49位同學,調整為每班42人,招生名額為840個孩子,符應12年國教新課綱所強調的素養教育,讓老師更有餘韻照顧到每位學生,更能精緻每一堂課! 國中部一個年級20個班,不僅在課業與升學上表現卓越,我們更期許中學階段的孩子能培養出良好的品格,待人有禮,學習上主動積極,對知識充滿了好奇,能掌握世界趨勢,該動則動,該靜則靜,在多元的環境中成長,學會付出與感恩,學到帶得走的能力與素養! 今年有意就讀明道中學的小六生,我們鼓勵報名參加12月份週末的明道MIB冬令營,我們週末開設了四天八梯次,可供有意就讀的每位孩子更進一步認識明道的校園與文化,小六生也透過參與營隊活動,了解自己現階段累積的各種素養能力程度,幫助自己做好邁入下一階段中學教育的準備。 學生參加營隊的同時,我們也舉辦112學年度多元入學申請的家長說明會,強調明道親師生合作共榮的教育理念,也降低家長們明年2月份操作多元入學系統申請的焦慮感。 明道112學年度起的營隊與正式申請管道中都不會安排傳統的紙筆測驗。過去紙筆測驗考試入學的年代,部分小學生將大把時間、資源、力氣花在不斷的填塞、超前和練習寫考卷,這都不是我們樂見的。所以也在此期許家長要能重視素養教育,不要盲目地追求「別人說」,不要再重蹈覆轍的給孩子不屬於他原本該承受的比較,而是還給孩子一個有意義、適性的學習歷程。 孩子生命中真正重要的價值觀與思考能力,不該是等到學生考上了個好國中、好高中才開始培養。現在孩子最欠缺的素養是長篇文字的閱讀理解。「文字」的閱讀與魅力,是不可取代的。除了文字是更深入、更有效率和效果的知識擷取外,在大腦處理資訊的過程,文字與影像進入記憶的機制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影像式的閱讀是不同的面向,無法真正取代傳統的文字閱讀。我們希望小學的孩子培養閱讀圖像與文字的好習慣,透過適量且多元的長篇閱讀,才能協助小六生擁有閱讀世界的能力。MIB冬令營中,我們安排了中英文的閱讀素養檢定與數理闖關活動,期望能透過外部具公信力的閱讀素養檢定,幫助孩子診斷出自己小學期間累積的素養能力,並且透過團隊合作遊戲中認識明道校園環境。 參加完MIB冬令營以後,請記得於明年2月要到明道多元入學線上申請系統提出入學申請,在之後的發現明道Podcast會再找時間與大家分享。
2022-09-0212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經典說書人 Ep.9】無怨的青春 feat. 蕭碧瑤發現明道Podcast經典說書人第九集邀請到始終堅持以閱讀開啟孩子生命視野的蕭碧瑤老師為大家推薦席慕蓉老師的《無怨的青春》。 1980年代,台灣的許多讀者或多或少都曾經迷戀席慕蓉老師詩中直接觸動讀者心坎的文字。不屬於任何詩社的席慕蓉老師,在台灣詩壇上,席慕蓉算是一個異數。她說,寫詩只不過是為了堅持要記下那些生命裡最美麗的細節。或許這般出自對生命的體認與眷戀,正是她的作品受到廣大讀者傾心的主要原因吧。 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老師的第一本詩集《七里香》之後,在出版界創造一年內再版七次的熱銷盛況,《無怨的青春》是老師的第二本詩集,出版後同樣暢銷一年之內再版六次。有人甚至把1984年稱為席慕蓉年,他的作品對當時讀者的影響力可想而知。自幼喜愛繪畫,成長後也學習繪畫專業並且在大學教授繪畫的她,不知道有沒有預料到,讓她享譽全球華人世界的不是她擅長的油畫,而是他的詩作。 碧瑤老師說,《無怨的青春》這本詩集,不管在哪一個年紀讀到哪一句或者哪一段,你都會覺得作者懂你,寫出了你心裡想要抒發的感受或情境。因此她向每一屆的孩子介紹這本詩集,並且讓孩子們讀完詩留下自己15歲的見證,她想要讓大家有一天真正經歷了感情(特別強調不一定只有愛情喔)的深刻之後可以有機會回顧自己15歲時的觀點。 如果你想知道碧瑤老師是用怎麼樣的心境與視角來看待這一本詩集,又是如何帶領孩子閱讀席慕蓉老師筆下的文字的深度,請一定要仔細收聽經典說書人第九集。
2022-08-1926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2-07-2228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經典說書人 Ep. 8】跟著孩子的「心靈捕手」丁兆齡老師一起讀《小王子》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王子 跟著孩子的「心靈捕手」丁兆齡老師一起讀《小王子》 發現明道Podcast經典說書人從開播到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劉館長的好書推薦,算是序幕,接下來就進入專題企劃的單元,首先邀請五位明道校友分享他們所出版的作品,不管是管理、財經、生活隨筆或者純文學創作,他們創作的背後都有一股來自中學時期厚植的人文素養以及閱讀思辨表達力。 因此,在校友寫手之後,我們繼續邀請在校園中推動閱讀的師長們,以閱讀推手的角度,分享閱讀的美好。 第一位來到現場分享的是丁兆齡老師,丁老師33年的教學生涯總是不斷透過閱讀的推動,打開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像是擁有一雙翅膀的探索者,可以藉由文字的世界探索生命。 如果說老師是辛勤耕耘的園丁,那麼,在課堂課外推動閱讀的師長們應該更像提燈引路的手,引導孩子走向豐富的彼岸,在文字的奇妙世界裡進行一場豐富之旅。 第八輯經典說書人丁兆齡老師要推薦的好書就是安東尼·聖修伯里的《小王子》。來自B 612星球的小王子在遠走他鄉的漫長旅程中,發現這個世界其實很寬廣很有趣,但偶爾也會讓人陷入深深的悲傷,直到狐狸教會他:如何用心看身旁的事物…….光看這段文字,是不是就已經深深感受到他的吸引力呢!難怪他可以享譽全球70年,成為每個人心中獨一無二的成人童話經典,他的翻譯本甚至多達27國語言,目前為止僅次於聖經呢! 丁老師告訴我們,不同的年紀不同的時期看小王子會有不同的感觸,不管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他,他都是一本可以溫暖我們、啟發我們內心良善的經典名著。 到底誰適合看這本書呢?丁老師引用書中狐狸告訴小王子的一段話:「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見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如果你是一個不想遺忘單純美好的心的大人,建議你看看小王子;如果你是一個希望保有純真目光的孩子,你千萬不要錯過小王子這本書。
2022-06-1020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大未來 Ep.6】新課綱時代:高中就是一場「生升不息」的生涯發展歷程111國中會考剛結束,協助國三學生和家長了解高中新課綱的學習與升學的遊戲規則! == 以學生為中心思考 這屆國三學生是「12年國教 國中新課綱」的第一屆學生。新課綱在國中課程的改變不大,比較明顯的就是科技領域和課內社團,但在新課綱在高中卻有很大的不同,多了選修和彈性學習時間,升學規則也有很大的改變!學生和家長從一開始就需要掌握,才能順利發展。 == 閱讀理解素養 新課綱明顯的改變,就是在所有課程都更加重視「閱讀理解素養」,而且落實在國中會考和大學學測的命題。我們可以期待新課綱會明顯提升這一代學生的「閱讀理解素養」,讓他們更有能力在不同領域的學習中擷取資訊、統整解釋、省思評鑑。這就是教育的進步! == 以終為始,生升不息! 高中是12年國教的最後一哩,中學教育就是生涯發展教育,也是大學的準備教育。所以,在明道,凡是討論新課綱相關議題,我們最常用的概念就是「以終為始」!學校教育開始於招生,過程一切皆課程,並且完成於升學。從招「生」到「升」學,於是我們高中部徐文濤主任提出了「生升不息」的說法,從招生到升學一條鞭有系統的規劃與執行。因此,高中就是一場「生升不息」的生涯發展歷程。 == 學習歷程檔案系統 學習歷程檔案系統是新課綱在高中的最大的特色之一。學生從高一開始,每學期都要將自己在該學期的學習成果上傳到學習歷程檔案系統,除了學期成績是由學校直接上傳外,還有課程學習成果,像是最得意的報告、作品等,經任課老師認證後由學生自行上傳。其他還包含學生在校內、校外參與的任何足以呈現自己成長的表現,這些也是由學生自行上傳。在每學年結束後,學生可以就已上傳的課業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選擇最適合的上傳到教育部的中央資料庫,一但上傳就不能再改了,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把握時機,嚴謹面對自己每階段的學習歷程。因此,學習歷程檔案系統不但能夠防偽,更是一個學生應該重視的生涯輔導工具。 == 你越自律就越自由! 以上敘述的學習歷程,除非學生自己動起來,靠師長、家長,甚至補習班,都沒辦法!我認為這正是學習歷程檔案強大的防偽功能!學生必須自己覺悟!於是,搭配這個遊戲規則,新課綱提出的教育目的正是:培養自主學習者! == 結語 明道的高中生活很精彩,也很忙碌。不論你的性向和興趣是在醫藥衛生、資訊理工,還是人史哲藝術,或法政商教育,明道都有相對應的多元選修、課內外社團、SIG學生共學社群,以及相關課程與活動。即使你的目標是海外大學,明道也有豐富的升學輔導經驗,每年至少都有十幾位學生到海外留學。 明道高中部有相當比例的學生是從明道國中部直升上來的,但每年我們都保留了80個名額,讓各國中畢業生也能透過免試入學管道進入明道高中部就讀,因為明道的多元,也都能在明道有很好的發展。有關明道高中部更完整的訊息,歡迎到明道中學網頁的招生專區查詢。 希望透過今天的Podcast,能夠讓你更了解新課綱時代高中學習與升學的遊戲規則
2022-05-2319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國際瞭望 Ep.6】看菲律賓總統大選反思一、5月9號剛完成的菲律賓總統大選,好像引起國際上蠻多的關注,今年好像也是國際上的總統大選年!像法國馬克宏總統剛剛連任;韓國剛換了新總統尹錫悅,那這一次的菲律賓縂統大選,為什麼似乎吸引了國際上更多的關注呢? 二、在上一個世紀五零年代的亞洲,菲律賓曾經是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經濟體,首都馬尼拉更有小紐約之稱,菲律賓脫離美國殖民獨立建國,在美國的刻意支持下,原來有機會發展成為亞洲在日本之後,另一個自由民主、經濟發達的先進國家。,但是在老馬可仕執政時期,卻讓菲律賓由盛轉衰,進入到現在我們比較熟悉的公部門貪腐、 毒品氾濫、經濟貧富懸殊、較有能力者需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到外地擔任外籍移工的菲律賓印象!值得談一下這個過程… 三、小馬可仕因為家族的特殊背景,這一次帶著馬克仕家族,從人民唾棄、流亡海外,到再次重返馬拉坎南宮,談談他勝選的原因… 四、小馬可仕此次高票當選,夾著超高的民意、打著團結菲律賓的旗幟,但是似乎在「轉型正義」這件事上菲律賓人好像自己打了自己一個大耳光!亦或是年輕一代並不是那麼在意過去!反而可能是覺得國家要向前看! 五、這一次觀察菲律賓的大選,能夠帶給我們台灣什麼樣的想法和思維?
2022-05-2024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工程師 Ep.4】 私中招生新紀元:112年起全面多元入學本集「教育工程師」系列,要介紹明道如何解決一道三角習題,那就是如何在私中招生、小學階段的教與學,以及小學生的升學選擇,三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簡言之,私中希望能招收到優秀而且認同學校理念的學生,而小學師長則希望學生在小學階段課業和活動都用心,而小學生家長呢?則是希望孩子能夠順利申請上理想的中學。為了希望能同時滿足這三方的期待,進而達成三贏的結果,明道秉持全人教育理想和多元教育發展經驗,以大數據分析青少年在12年國教中,從小學、國中到高中的生活、學習與認知發展歷程,並對準新課綱啟動三年來的發展趨勢,於去年底向台中市所有私立國中提出倡議並取得共識,將於112年開始,啟動一項重大教育改革:私立國中停止考試招生,全面改採多元入學。 首先,明道過去多年來的招生方式都是於法有據的,因為私立學校法第57條明文規定私立國民中學未受政府補助者,在「招生方式」上得不受相關法令之限制。於是,就像國內大多數私中,我們選擇了學術型的入學評量,紙筆測驗。 為了避免考試招生的遺珠之憾,明道從十幾年前開始,每年都會保留10-20%的招生名額,讓在入學評量失利的孩子,可以提供自己在小學階段的多元學習表現和成果,透過多元入學的方式申請成為明道人。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數據分析,每年藉由多元管道入學的學生中,不乏在入學後展現多元潛能,甚至後來在學業或各項活動表現出類拔萃的學生。這樣的發展也要歸因於明道課程與活動的多元設計,就像我常說的,在明道,我們要讓學生能跑的跑,會跳的跳,想飛的飛!因此,這次的改革是根據明道過去多年來辦理多元入學所累積的良好經驗與大數據分析,水到渠成而發展出來的。 數據顯示,小學階段的課業成績和國中階段的課業學習成果之間有很高的相關性。因此,112年開始的多元入學,智育部分,我們就只會採計小學高年級在校成績,不再辦理紙筆測驗。相信這樣的改變,將會引導小學生更重視學校課業,在正常的體制內有更好的發展與成長。 因為近來坊間有不少補習班在辦理私中入學說明會,為了避免小學生和家長受到誤導,我們決定開始利用「發現明道」Podcast有系統地介紹明道的理念和作法。在這一集我們談到了多元入學改革的起心動念和教育理念,提供小學生和家長參考。 總結,目前小五或更小的孩子,如果有意成為明道人,我的建議就是:認真學校課業學習,多閱讀,適性發展多元才藝,成為一個快樂的小學生。明年的明道國中入學簡章預計今年九月發布,明道會提供一個方便好用的多元入學申請系統,為了減少小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我們已經確定了七不三要原則: 七不: 不自辦紙筆入學測驗 不需推薦信 不需寫自傳 不需面試 不需活動軍備競賽 不需美編裝訂成冊 不需擺拍活動照片 三要: 小六要參加明道MIB冬令營,了解中學樣貌 要注重小學課業,五育均衡發展 要培養閱讀素養,符合12年國教新課綱精神 期待因為明年的改革,會有更多小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歡迎小學生和家長到明道中學網站關注國中部的相關訊息。也歡迎直接和我們聯絡。
2022-04-2916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2-04-1519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大未來 Ep.5】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透過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和哲學家的對話,將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心理學三巨頭」的阿爾佛雷德‧阿德勒的思想,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阿德勒心理學,作出了深入淺出地闡述,其中對於「如何才能活得幸福」這個哲學提問,提供了簡單而具體的答案。 1.「這個世界無比單純」 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客觀事實,而我們各自依賦予事物的意義居住在主觀的世界裡。不是這個世界複雜,而是「你」把這世界變得複雜了! 2. 有些人就是無法作出改變?是這樣嗎? 別於佛洛伊德的「原因論」,阿德勒提出「目的論」—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為著某種目的而活著。過去的遭遇雖會影響我們,但重點在於,不是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就一定會有什麼結果。阿德勒認為,何⼀個經驗本⾝並不是⼀個⼈成功或失敗的根本原因,我們也並不是因為經驗中所受到的傷害⽽永遠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的經歷中找到那些符合現在⽬的的因素。所以,過去發⽣的⼀切只不過是客觀的事實,⽽對於過去經驗的感知則是現在的主觀感覺。無論過去發⽣了什麼樣的事情,它所呈現出來的意義全部都是我們⾃⼰賦予的。 3. 情緒也是被捏造出來的 在目的論中,情緒是可以依照想要的目的(不管自己有沒有意識到)我來調整和捏造。 4. 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選擇 幸或不幸都是⾃⼰選擇的,關鍵不在於過去,⽽在於現在,在於我們現在決定怎麼看待我們曾經的經歷,我們怎麼看待我們經歷的東⻄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我們怎麼看待我們經歷的東⻄⼜會決定我們下⼀步會採取什麼⾏動,這才是決定我們現在與未來的關鍵。 5. ⾃卑感⼈⼈都有 與「自卑情結」不一樣,自卑感是當我們與理想中的自己而不是其他人比較時,促使我們努力和成長的契機。 6. 所有的煩惱都是⼈際關係的煩惱 ⼈⽣並不是與他⼈的競賽,⽽是與⾃⼰ 的無限賽局! 無限賽局的說法就像是「⼈⽣是⼀場⾺拉松」,學習也是⾺拉松,教育的⽬的是培養終 ⾝學習者。有限賽局概念就像⼀場球賽,時間⼀到就結束,這時有輸有贏。但無限賽局 沒有結束,只有⾃⼰是否決定仍然在賽局中,強調的是如何持續維持在賽局裡進步,⽽ 既然是賽局,就要追求好成績,但這裡的好,是指是否比以前進步。既然是無限賽局, 只要持續進步,就會走向卓越。這就符合了阿德勒⼼理學強調的「⼈性都是向善的,會 本能的去追求卓越」。 7. 共同體感覺 對⼈類⽽⾔,⼤的不幸福就是不喜歡⾃⼰… 具有「共同體感覺」,就是要把對⾃⼰的執著切換成對他⼈的關⼼,擁有「社會意 識」,包含: 接納⾃我 信任他⼈ 貢獻他⼈ 在共同體中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就是幸福!
2022-04-0122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2-03-1728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經典說書人 Ep.6】「打造韌性」—且看企業第二代如何持續數位轉型與企業傳承的合理化路徑經典說書人第六集邀請到的是「打造韌性」的作者黃呈豐,這本書是他跟黃俊堯、楊曙榮兩位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教授的共同創作。 黃呈豐是六年一貫的明道人,1996年從明道高中部畢業,25年後的今天,他已經晉級為現任明道家長。從校友到家長,從企業經營到教育選擇,都講「傳承」,因為必須看長且視野要寬!傳承也是這本書三大元素之一。除了傳承,另外兩大主軸就是「韌性」與「數位」。 這一集還有一位神秘嘉賓--說神秘,是因為直到節目錄製現場才現身。當呈豐看到自己當年的高中導師林思檳老師的那一刻,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有點輕狂的青澀年代,阿檳老師眼中「有點野」的少年黃呈豐回來了,在師長面前,呈豐眼神中不再有傑出企業家兼G2二代社群創始人的攫碩與精練,而是又驚又喜中話匣子關不住的「語無倫次」,語無倫次?其實是,信手拈來盡是回憶。 言歸正傳,「打造韌性」的副標題是「數位轉型與企業傳承的不斷再合理化路徑」,這麼經營管理專業的硬材料,之所以推薦給中學生,是因為書中探討的是多變時局下的關鍵策略,不只企業經營者必須關注,生活中處處皆然,學習何嘗不然?韌性這兩個字在書中的真實意義是:不斷變化的過程—從適應到自我實現。而貫穿本書的主要觀點就是企業必須“看長”,在“事”與“人”的處理上不斷再合理化,以面對動態的環境變化,特別是這兩年在Covid-19、中美貿易戰…等全球議題下,企業甚至個人都應該保有“韌性”,從積極面來看,必須學會打造韌性。 訪談最後,主持人特別請黃呈豐以寫作者的角度談談這本書中他最想推薦給學生讀者的篇章,他毫不猶豫提到第6章所探討的“韌性六力的修煉”。這個單元的重點是以具體案例來解說「韌性六力」的模型,為全覽力、連結力、穿越力、更新力、開創力、警醒力等六個面向提供具體作為,進而帶領讀者從韌性延伸到恆心跟毅力,強調具有正向力量的恆毅力,所以是值得深度閱讀的一個單元,適合應用在學習的過程,因為,要培養“跨領域/跨模式”的能力以及學會多元化學習,莘莘學子們需要打造可以培養恆毅力的韌性。打造韌性,大家一起來。
2022-02-1720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2-01-1913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2-01-1313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明道故事 Ep.9】科技人才的搖籃—明道資訊電子群 feat. 王冠鈞、何宸瑋近年來熱門時事話題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從電動車、車用電子、AR/VR和這兩年話題不斷的區塊鏈,到今年臉書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柏宣布臉書將更名為「元宇宙」都展現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和整個大環境的成長趨勢。 明道資訊電子群多元、前瞻並結合實作的特色課程更是培育了許多傑出優秀的科技人才,今天請到兩位資訊電子群的學生和大家分享他們的學習歷程與生涯發展! 1.資訊科、電子科有何不同? 以『手機』為例, 90%以上是資訊電子群的領域,將手機拆成硬體、軟體及韌體,其中硬體就是電路繪圖與設計、焊接,這是電子科的硬底子功夫,然而軟體的部分就是手機的應用程式app設計、程式設計,資訊科透過程式語言絞盡腦汁coding 的軟實力,而韌體就是將程式寫入至晶片中,讓手機可以自行開機運作,而這是電子科和資訊科都會一起學習的部分。 2.傳承,是明道最美的風景—專題實作 資訊電子群每年會安排一場學長姐與學弟妹之間的專題傳承,分享經驗並激盪創新的火花。其中第51屆全國技能競賽的金牌,目前就讀資訊科三年級的陳軒立成立了AWS的SIG學生共學社群,傳授學弟妹AWS雲端運算的技術,並在上個月受Amazon Web Service的邀請參加AWS GameDay: Quests Game活動且以該場次參加者中唯一的學生榮獲冠軍。 3.未來出路多元 科技領域日新月異,行業類別也不斷成長,在2018-2021年,資訊電子相關的工程師就佔了八成!新冠疫情加速世界各地數位轉型,不論是筆電、5G手機、半導體產業需求大增,更是促進資電產業的發展。明道資訊電子群為了試探每位學生的專長性向發展,資訊科和電子科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就有同群跨班的選修課程及輔導丙級證照的考取;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則整合一、二年級所學,輔導考取乙級證照,也著手規劃專題實作,到了高三進行專題發表。課程的規劃就像搭建積木一樣,最後成為科技大樓。 精熟資訊科技、縱橫智慧雲端 打造電⼦技術、共創智慧未來 在明道發現你自己 / Discover Yourself == 明道中學技職教育網頁:https://www2.mingdao.edu.tw/compre
2021-12-1613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經典說書人 Ep.5】《我的渣男與逆女》:教養苦海浮沉記 feat. 劉昭儀經典說書人依慣例邀請明道人回來分享她的作品。第五集邀請到的是「我的渣男與逆女」的作者劉昭儀。民國69年,昭儀穿上藍色制服,成為明道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家住台中,父親希望她能夠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跟品格,因此昭儀在這裡度過三年的住校生活。再次回到母校,她說一切都變了,只有明倫堂沒改變。 然而,當她站在熟悉的明倫堂前,回憶泉湧時,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 陪昭儀前來接受訪問的是她的好朋友,吳方齡。方齡的女兒就讀國際部三年級。她們,都是家長,也都相信,陪伴是最好的教養方式。 身兼水牛書店及我愛你學田市集負責人的劉昭儀,自稱是全年無休的「阿木」,據說因為經常以幽默的文字在臉書上分享家人的日常,贏得「阿木界的諧星」之稱。這個稱號得來可真是不容易,根據她的說法,自從迎來人生可愛又可恨的渣男與逆女,她們的日常就不斷上演著你追我趕的混亂場面。只是,當媽的既然不能被打倒,在沒有標準答案的情況下,只能在失敗中不斷嘗試,而這些用挫折跟沮喪寫下的篇章,也是讓她跟孩子更加緊密的催化劑。 如果你認為這本書充滿衝突責備及抱怨,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一位讓男當家形容為膽識超人,讓家人永遠牽繫的女主,是逆女口中一直一直要黏著的「渣男的好夥伴」。 你說,這一場教養的苦海浮沉記,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建議作為子女的父母的你們,大手牽小手,一起來讀這本最沒有教養策略的教養書。
2021-12-0217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明道故事 Ep.8】實現你的餐飲夢想—明道餐飲科 feat. 周柏瑄、方宇靖1. 專題實作與SDGs 明道技高求新求變且有最具前瞻的特色課程,其中專題實作課程更是在發揮創意之際與SDGs永續發展目標不謀而合,響應世界餐飲趨勢。這幾年,餐飲科學生專題實作方向強調全食、低碳飲食、選用在地化與當季食材,不僅縮短食物里程又環保! 2. 後疫情的餐飲經營模式 因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模式改變,也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模式, 促使餐飲業快速創新產品, 導入科技協助銷售, 分析等管理, 開發更多銷售通路, 尋求異業結合,打造出更進步創新的發展。例如開始提供外送外帶服務、開發可攜帶型產品或冷凍食品、網路訂購平台, 和貼心宅配到家的服務,讓社交風險大幅降低,使防疫滴水不漏。 3. 畢業成果展 畢業成果展是屬於餐旅群獨特的活動,學生會成員在半年前就會開始籌備,從主題訂定, 會場佈展, 展示菜餚, 現場烹調及服務等工作,全由餐飲科學生一手包, 每年5月畢業前夕, 在明倫堂盛大舉辦,除了邀請到五星級飯店主廚及各四技二專師長蒞臨指導,還有學生們的家長以及老師們一同共襄盛舉! 4. 明道餐飲科生涯發展 明道餐飲科不僅連續三年皆百人錄取第一志願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也培育出許多傑出的校友,如台中小有名氣的鹽與胡椒, 好食慢慢, Miss 食事等, 有的在國際觀光飯店擔任主廚,甚至還有傑出校友的餐廳榮獲米其林二星的殊榮, 學校都會邀請他們回到母校內分享他們的創業經驗,傳承他們的所學,並且繼續培育優秀的餐飲管理科學生! 5. 明道餐飲科五大課程總結 明道餐飲管理科以廚藝技術與餐飲服務技術為課程主軸,配合台灣美食定位,發展出五大課程領域,西餐以科技西餐為主;烘焙強調烘焙美學;中餐深根中餐魂發展創意料理;飲料調製強調健康養身;餐飲服務是創造感動的機會。 用美味感動世界,用服務溫暖人心 在明道發現你自己 / Discover Yourself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11-1815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國際瞭望 Ep.3】 阿富汗(下) : 重新執政的挑戰在今年度暑假期間,關於美軍撤離阿富汗的新聞佔滿了整個全球版面,上次【國際瞭望】我們也談到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的由來。幾個月過去了,大家對於阿富汗議題還是非常的關心,這次就要來和大家來探討塔利班重新掌權後,在阿富汗執政的挑戰。 1. 缺乏人民和外交的支持 塔利班在上一次執政期間(1996~2021),因實施嚴格的伊斯蘭律法,殘忍地屠殺與自己政治與宗教立場不同的教徒和民眾,甚至禁止婦女接受教育和參與大部分公共活動。此次雖重新掌權阿富汗,然而人民在極度不信任並懼怕在塔利班統治下生活的情況下,擁有技能的阿富汗人才大量緊急外流,這其中包含銀行家、醫生、工程師、教授和大學畢業生。 與此同時,塔利班雖積極透過媒體公開與中國、俄羅斯等強權聯繫,但尚未有任何國家承認它的合法政權。 2. 經濟困境 10/25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出警告,依照「整合糧食安全階段分類」(IPC)評估標準,若阿富汗當前狀況無法獲得改善(國內衝突、乾旱等),今年冬天將會有半數以上的阿富汗人民形成人道困境。 3. 內部的威脅 塔利班的聖戰對手伊斯蘭國(IS-K),在喀布爾機場發動攻擊,造成超過100人死亡,並表示將繼續在阿富汗境內作戰。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11-0420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明道故事 Ep.7】打開國際新視野—明道應用英語科 feat. 田薪、梁以杰「應用英語? 不就只是在學英文而已?」 這是大多數人對於應英的迷思,甚至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獨立拉出這個群科。然而,應用英文科的重點在於「應用」,更強調的是商務能力、資訊科技運用的技能。 在這集內容裡,兩位應英科學生將破除大家的刻板印象、闡明應英的多元實用的課程內容與活動。 1. 應用英語科的特色課程與活動 明道技高有最具前瞻的特色課程,在應用英語科,除了可以紮實學生在專業英語的能力外,更在高二提供第二外語的選修,增進學生在語言上的優勢。另外,明道中學為響應台灣在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的目標,積極推動外語課程,不僅小班教學,更提供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師群讓學生熟悉不同口音並認識更多國家文化。 除了語言的專業培訓,新生入學後就會系統性地考取文書處理證照與國家級檢定丙級軟體應用證照,熟悉基本專業的電腦技能。明道的核心教育理念「課程即一切,一切皆課程。」也透過英文話劇公演、全英專題發表、職場體驗等多元活動提升學生閱讀、思辨、表達的核心素養能力。 2. 應用英語科升學與生涯發展 歷年來應用英語科學生在生涯發展上更有跨領域的優勢,近年來由於各產業重視外文專業能力,除了熟知的外文系,連觀光休閒產業、商業管理、衛生護理類等各大學科系更是積極徵招應用英語科學生! 舉凡國外業務、商業管理、物理治療師、飛機簽派員,甚至台積電都有明道應用英語科傑出的校友。 外語商務與簡報,縱橫職場一把罩 在明道發現你自己 / Discover Yourself == 明道中學技職教育網頁:https://www2.mingdao.edu.tw/compre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10-2212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1-10-0816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明道故事 Ep.6】 明道技職3.0:設計群與你想的不一樣 feat. 朱安萍、林奕辰大家眼中的設計群印象是什麼? 他們真的一天到晚都只要畫畫就好? 讀設計群的都很有錢,因為都要買很多的材料跟工具? 今天就讓兩位二年級的設計群學生來向大家一一解答! 1. 美工、廣告科分不清楚? 美工科和廣告設計科的基礎課程其實是共同的,升學考試科目也完全相同,但是二年級的分組選修課就可以看到專業上的差異與不同。美工科比較重視動手做的工藝設計與立體造型,例如陶藝、漆藝、木工、3D列印、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等等,這也是明道設計群強調的「做中學,學中做」的精神。廣告設計科則偏重在視覺傳達設計跟影音剪輯的部分,例如企業識別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影音剪輯、展示設計等等。 2. 設計群的升學康莊大道 近年來明道大力推動的前瞻課程計畫裡,規劃了符合時代潮流的自造者 Maker 課程、AR和 VR的融入課程、 科技藝術等等,能夠接軌世界潮流和產業需求。今年設計群升學成績也有破天荒的突破,一口氣有4位畢業學長姊錄取了國立清華大學的藝術與設計學系,以技術高中來講是前所未有的紀錄!這說明了明道技術高中很能善用且妥善規劃多元的升學管道,才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績 3. 生涯發展(校長分享校友、以及近三年升學率) 設計群近年來培育非常多的傑出校友,例如國際知名的當代藝術大師–洪易先生,便是畢業於本校的美工科,以及台灣最大的收納櫃製造商樹德企業的董事長–吳宜叡,還有「以蘋果為師,成為業界翹楚」創造出1年上億的營業額的Bone果鋪創意負責人–林進昇,有這些傑出的設計群校友們,是我們明道人的典範與驕傲。 設計群和你想像的不一樣,我們是夢想與創意的實踐家! 在明道發現你自己 / Discover Yourself 明道中學技職教育網頁:https://www2.mingdao.edu.tw/compre/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9-2412 minLet\'s Chat Uni2021-09-2324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國際瞭望 Ep.2】 阿富汗(上) : 帝國墳場之由來這是「發現明道 Podcast」之「國際瞭望」主題的第二集播出,這個主題設置的目的,是要引導年輕學生關心我們所在世界地球村重要事件的前因後果、局勢發展,以及對我們的未來影響。 本集再次邀請到明道中學陳炤華副校長,Vincent來擔任主講人。Vincent也是明道中學教務主任,是明道中學的總教頭,同時也是我們高一多元選修課「國際關係大解密」的任課老師。我們有共同的使命: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洞察力的中學生! 阿富汗近來再度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美國2001年以反恐之名進入阿富汗並推翻當時的塔利班政權,接著花了近十年的時間緝拿911恐攻元兇賓拉登並於2011年完成,之後Obama總統於2014年就開始撤軍計畫,到Trump總統簽約,Biden總統於2021年開始執行。這場美國參與時間最長,花費最高的阿富汗戰爭的結束,本身並沒有太多爭議。但是,撤軍計畫的執行卻在今年5月到8月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阿富汗政府軍兵敗如山倒,塔利班快速攻城掠地,美軍物資大量落入塔利班之手。美軍和聯合國及相關人員尚未完成撤離,阿富汗就已經全境陷落。最後撤離日幾乎演變成當年越戰撤軍時西貢事件的重演,讓美國顯的灰頭土臉。雖然Biden總統定調該行動理由正當,但仍然被多方批評為美國在阿富汗戰爭的失敗。因此,阿富汗「帝國墳場」之名再度成為全世界媒體報導的焦點,而美國則被列入最新一個在阿富汗被埋葬的帝國。 阿富汗因為地處歐亞大陸要衝,數千年來其發展關聯了古代絲綢之路、19世紀帝國主義的殖民侵略、20世紀共產主義擴張、全球化地緣政治和恐怖主義發展、蘇聯瓦解和美蘇冷戰結束,以及21世紀以來中國(一帶一路)有意挑戰美國霸權,乃至於後來的美中貿易戰和疫情開始後的印太局勢改變等等。 有關阿富汗,可以探討的議題實在太多,我們計畫分成兩集來談,本集先聚焦在阿富汗「帝國墳場」名號的由來,下一集會等過一段時間,視阿富汗的後續發展再來談。 感謝Vincent分享「國際關係大解密」的課程資料,相信會讓聽眾能夠清楚了解這段屬於全世界的歷史,並建立自己全局思維的素養。我們衷心期盼阿富汗及其人民的未來,不要發生一些媒體預測可能出現的的人權危機、人道災難,甚至影響全世界的難民問題。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9-1019 minLet\'s Chat Uni2021-09-0924 minLeadership APB2021-09-0126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明道故事 Ep.5】 商業趨勢領航者—明道商業經營科 feat. 廖珈妤、何秉諺今天這集要繼續來介紹的是明道中學技高部的另一重要科群——商業經營科,邀請到目前二年級的兩位同學分享他們的學習歷程與心得! 1. 商經與地方連結:Everything is Business!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大部分行業經濟影響甚鉅,急需突圍。然而,外出的限制卻也造就了「宅經濟」的興起,科技的發達更是讓實體商店結合線上,找到受疫情影響的經濟突破口。明道中學早在疫情開始前就關注數位時代的來臨,並積極地投入專題研究,學生更與當地商家一起微型創業。 2. 午餐創新商業模式—明道EAT 明道校內學生有七千多人,用餐時間常常將商店街擠得水洩不通,商經科學生受邀參與明道 Eat 的 App 設計,這是新的商業模式。學校希望能夠利用 商經科課程所學協助調查全校師生的需求,並改善介面與雲端儲值的問題。經 過多次的會議,在資訊中心的協助下目前已完成 APP開發及設計,目前也正試 營運中,如火如茶的做行銷推廣,改善人潮問題和減少食物的浪費。 3. 5G 時代下的行銷科技、數位金融未來趨勢 隨著 5G 的時代來臨,提供了「超高速」、「廣連結」、「低延遲」,使人們能快速無延遲的接收資訊,也順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其中包含AR、VR、自動駕駛、物聯網、智能住宅等等,但是當各種聯網速度變快,人們使用網路的耐心會越低,要如何抓住他們的眼球、獲得喜愛,是需要去面對的挑戰。而 MarTech 正是在此困境下的突破,。MarTech 是 Marketing 和 Technology 的結合,簡單來說就是將科技技術導入行銷策略,從數據蒐集與演算的過程中,挖掘消費者的喜好,並提供良好的體驗促進銷售。未來若能預測個人的消費行為,利用「大數據」企業就能夠掌握先機,提供消費者更好的服務,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4.商經科的生涯發展 商經科是明道歷史最悠久的科系,除了有豐富的校友資源外,學生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實務課程,近年來的升學表現相當亮眼。在考學成績上,七成五學生達國立科大錄取標準,為中部私校之冠。不僅如此,更創造了「商管群全國榜首在明道」的奇蹟,錄取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頂尖大學,樹立「不只科大,更能普大」的標竿典範。而明道商經科也培育了不少優秀的技藝競賽選手,在技優甄審入學管道中,錄取國立臺灣科大、國立臺北科大等頂尖科大。 在業界的校友們,在明道商經教育的基礎下也有相當不錯的發展。有人自行創業、有人成為藝人經紀,也有人決定回到明道,運用所學,回饋母校。找到自我價值,在商業界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傳承,是明道商經最美的風景」除了技藝競賽的選手們,許多畢業的學長姊也會回到母校分享自己的經驗,抑或是大學生活,甚至是職場的點點滴滴。 在明道發現你自己 / Discover Yourself 商業靠經營 人生一定贏 明道中學技職教育網頁:https://www2.mingdao.edu.tw/compre/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8-2714 minLet\'s Chat Uni2021-08-2521 minLet\'s Chat Uni2021-08-2017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1-08-1314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工程師 Ep.3】後疫情時代明道的數位學習「疫後大未來」一書中,作者Scott Galloway指出:Covid-19疫情確實對這個世界造成了很多改變,疫情就像是「加速器」,它只是加速了本來就在未來會發生的事情,正面的和負面的都有。像是:自動化加速發展、全球化持續倒退等等。而為了防疫採取的社交隔離,為科技和數位化帶來了絕佳的發展契機,疫情加上科技,讓世界快轉了十年! 台灣在中小學推動數位學習已經很多年了,不論是教材教法、平台資源、教師研習等,在疫情發生以前就已經很豐富且齊備。然而,「教學」是個非常複雜的任務,學校訂定有課程綱要,老師上課前要有教學計畫與課程設計,老師在課堂上不但要進行講授、實作、互動與評量等教學活動,同時要處理班級經營,跟上進度,並確保學生學會,真是不簡單的任務。 雖然老師多有掌握數位學習的知能,但每天面對面課室教學,比較少有動機運用到數位學習「虛擬教室」,以及其中的同步、非同步,和自我調整學習等功能。改變需要動機。這場疫情「停課不停學」創造了數位學習的動機。 明道順利執行「線上期末考」所代表的意義: 1. 評量本來就是學習的重要環節,線上期末考可以說是針對一個多月來的線上學習,執行了一場嚴謹的檢視,其成果確認後也成為補救教學的依據。 2. 命題:所有學科依據其屬性研發出適合的評量命題模式,老師們充分展現明道良師的優質教師文化,發展出的專業、細緻而周延的評量模式。 3. 設備:學生在家參與線上期末考,比線上上課需要更高規格的資訊設備,在家長的支持,以及部別和導師對於弱勢學生的主動支援下,全校四部都完成了整備,順利進行考試。 4. 評量的公平性:行政和導師團隊集思廣益,也參考許多大學的範例,發展出了親師生都可以接受,又能兼顧評量嚴謹度的模式。 累積了線上課程與線上期末考的經驗,反思疫情過後明道教育應該產生哪些改變呢? 我們請教了在國內研究並推動「數位學習」多年有成的的台科大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黃國禎教授,讓明道團隊得以釐清了一些觀念,也訂定出了未來發展方向。 數位學習最關鍵的挑戰是:學生需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1%的天生,加上99%的引導!」 數位學習應該結合「自主學習」整合發展,也就是:「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明道團隊這幾年已經投入相當程度的自主學習研究,而且有了以下的論述: 學校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在培養終身學習者,終身學習的前提條件是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的前提是自律學習,自律的培養首先要有目標,有目標的前提是要有學習動機,我們相信所有人都在意自己的未來生涯發展。因此,我們訂定出「中學教育就是生涯發展教育」的策略,根據大學18學群建構學生共學社群SIG的做法,就是要對準學生性向、興趣和能力的發展,從而產生動機,明確目標,培養自律能力,以及自主學習力,成為終身學習者。 總而言之,數位學習的重點在學習,數位科技則能為學習提供最大的輔助功能。在明道,疫情前的課室教學本來就有相當品質,而師生對於數位學習科技本來就有不錯的認知。到了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讓未來的學習模式加速提早順利的到來。疫情後回到校園,我們會整合經驗,善用科技,更有系統的來強調和協助學生培養自律能力和自主學習力。同時,整合國內外、中英文線上豐富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更廣面的推動:在明道,發現你自己。 **請訂閱追蹤「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7-3014 minLet\'s Chat Uni2021-07-2713 minLet\'s Chat Uni2021-07-2713 minLife Sciences Leadership With Jasmeet Sawhney2021-07-2118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大未來 Ep.4】以大歷史觀培養核心素養== 「大歷史下的全局思維與表達」選修課 本集發現明道Podcast「教育大未來」系列要介紹明道中學高中部開出的一門非常特殊的選修課,不但窮盡宇宙的起源,更結合了古往今來人類的經驗與智慧,為不可預測的未來做好準備。這門選修課的名稱是:「大歷史下的全局思維與表達」。 == 為什麼高中需要開出多元選修課呢? 在新課綱時代,高中三年,學生不能只狹隘的追求考試成績,更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去探索,去發現自己,進而去認識自己,才能在申請時讓大學認識你! 也就是說,當國三畢業生剛進入高一,除了熟悉的國英數、社會、自然,以及通識課程外,最重要的就是學校要能開出多元、豐富、適性的「多元選修」課程,並且學校要有健全的學習與生涯輔導方案,協助學生培養核心素養,適性發展! 在明道,我們超前部署,多年前就看到適性探索的需要並在高一開設多元選修,所以,老師都已經有了開選修課的經驗,這兩年,光是校內老師開出的課程,就非常精彩。但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於是,我們繼續向校外發展,從學界和業界尋找資源,不但邀請到大學教授來開設的經濟學大學預修AP課程,還有大學和業界合作的「社會企業與青年創業」實作課程。還有很多其他精彩的課程,而今天要介紹的則是「大歷史的全局思維與表達」課程。 == 什麼是明道的大歷史課? 「大歷史」是一種理解歷史的新方法,也是一個新的領域,將人類的歷史放在宇宙史的架構下重新閱讀與理解。所以不僅討論人的歷史,也討論宇宙的起源、星球的發展,還有銀河系、太陽系和所有生物的演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將人類的歷史放在其中思考。 明道和大歷史的相遇,要感謝家長Maggie,兩年前,她在台北上了李佳達老師的大歷史課後,介紹給我。那時正是新課綱要開始的時候,我們在瞭解了這個新興學門的重要性後,立刻決定投注資源,邀請李佳達老師和團隊每週來台中為明道學生上課,課程結合了明道教育的中軸線:閱讀、思辨、表達,所以課程名稱就叫:大歷史的全局思維與表達! 說起李佳達老師,你很難定義他的專業領域,因為,他是位標準的跨領域學者。他先是台大法律系畢業的法律人,後來轉為企業講師超過十年,目前是世界創新大學Miverva School的研究生,佳達老師把源自歐美的大歷史全局觀點,結合了他在Minerva School研究的科學學習方法和素養導航課程,發展出了適合台灣16歲以上學生學習的「大歷史課」。 == 大歷史課的魅力和價值 這門課有別於台灣一般的課程,你必須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在小組和同儕溝通,不斷地反思、聆聽和表達。老師和助教會引導同學不斷地從不同角度和更大的格局來思考問題,課堂上所學習到的工具、素養和方法,不但能夠用在大歷史課,也能用在其他學科的學習,甚至生活上的問題解決。 兩年前,第一屆在明道選修「大歷史的全局思維與表達」課程的學生,也是新課綱的第一屆高中生,現在剛升上高三。在李佳達老師的課程設計裡,學生在高一習得大歷史素養導航的13項素養後,他們可以在接下來的高中生活歷程中運用與實踐。等到高三寒假考完大學學測考試後,在高三下學期,佳達老師還會再為學生開設一門大歷史的多元選修課,來引導學生在實際經歷過兩年半的高中生活後,以準大學生的心情,用大歷史的格局,來反思、沈澱,總結自己的青少年時期,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
2021-07-1612 minLet\'s Chat Uni2021-07-1420 minLet\'s Chat Uni2021-07-1416 minLet\'s Chat Uni2021-07-0802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明道故事 Ep.4】明道的紫斑蝶復育使命每年清明節前後,明道校園裡都會飛來許多漂亮的紫斑蝶!這樣的年度盛事,是靠歷年來許多師長和同學的努力而來的。 一、緣起 * 謝西洋環保組長期間 在談紫斑蝶之前,要先從明道環保運動開始談起。大約20多年前的80年代,學校邀請工科謝西洋老師擔任明道中學環保組長,他以「慈濟精神」推動環保工作,堅持「以身作則」,並以「惜福愛物」的理念,讓明道的環保工作大幅躍進,為日後成為教育部「環保示範校園」奠定了基礎。 * 蔡椿華環保組長期間 後來,謝西洋老師在任內因病去世,但謝老師的努力帶起了一代人的環保意識,其中特別感謝蔡椿華老師,他受到謝老師的精神感召,毅然決然接下環保組長的任務,傳承了「一定要將環保做好」的決心。 * 2007年-從推動蝴蝶生態進而到關注紫斑蝶 蔡老師當年帶領同學在校園復育的蝴蝶種類很多,而其中一種就是紫斑蝶。紫斑蝶是一種有遷徙性的蝴蝶種類,因此學校也開始將校園營造成適合牠們在遷徙期間歇腳的環境。於是,開始和「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合作,培訓學生成為合格的「紫斑蝶保育志工」,開啟了「紫在明道」守護計畫。 二、開啟紫斑蝶守護計畫 (愛蝶、護蝶使命) * 林漢民環保組長期間 2008年,感謝林漢民老師接任環保組長,任內開始將紫斑蝶作為校園生態的推動主軸,當年12月以「紫蝶返鄉在明道」為主題,培訓了一群「護蝶小尖兵」,由蔡椿華老師協助前往屏東茂林「紫斑蝶幽谷」尋根,了解紫斑蝶的生態密碼。開啟了明道師生守護紫斑蝶的使命,從以前的提供定點休息站角色,進階到參與紫斑蝶遷徙的研究。漢民組長有計劃的在校園種植紫斑蝶的食草,也就是他們愛吃的植物,像是盤龍木、羊角藤等,吸引紫斑蝶到校園來休息、產卵,並由志工學生協助復育。 三、紫斑蝶守護精進計畫落實 * 林晉加環保組長期間 然而,受到氣候大環境影響,往後幾年紫斑蝶在校園並未大量出現。但是,環保志工生態組的同學們,仍然利用午休及課餘時間持續進行校園植栽維護等服務工作。2015年,感謝校友林晉加接任環保組長,並開始推動紫斑蝶「生態再造」計畫,當時在陳法君、洪馗珈、李宇婕、林虞宸等幾位對於紫斑蝶保育充滿熱忱的環保志工學生認真規劃下,成立了「紫斑蝶保育社」,由林漢民老師擔任指導,開啟了紫斑蝶生態再造工作,學校也繼續支持師生的紫斑蝶標放研究,特別感謝時任校友會理事長的中興大學昆蟲系路光暉教授,以及其門生鄒議慷先生擔任明道「紫斑蝶保育社」的生態顧問,協助指導學生更專業的推動生態校園發展。 四、跟SDGs結合生態發展 明道持續推動在地生態,接軌國際。近幾年來,師生也連結了「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第15項: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等重要議題。 五、紫斑蝶對學生的影響力 一個以守護紫斑蝶為初衷,進展到推動生態教育與生物多樣性的全球使命,相信紫斑蝶在明道,已經是很多人的共同回憶。期待每年清明節前後,當紫斑蝶從南部的越冬棲地遷徙北返時,大家都能夠繼續在校園看到那熟悉而翩翩飛舞的美麗身影,以及一代代犧牲下課和午休時間的紫斑蝶生態志工同學,繼續拿著蝶網在蜜源區尋找紫斑蝶的蹤跡,並且執行他們的標放任務。 更正說明:此集提到的洪馗珈的發音應為「馗」ㄎㄨㄟˊ,特此聲明。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7-0213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大未來 Ep.3】培育未來人才:新世紀青少年高峰論壇!== 明道中學致力培養21世紀的未來人才 國內外對於「未來人才」的定義很多,我發現其中幾乎都會強調的能力,就是思辨力和表達力。這對於過去太強調標準答案思維的台灣教育來說,是個需要認真面對的訊號。而凡是有心的教育夥伴都會非常關心,想要力圖改變,跟上世界潮流。 教育部於108年開始推動的12年國教新課綱,其終極目的就是要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自主學習者,強調學生要學會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和社會參與。這不但符合了世界教育趨勢,也和明道中學多元、適性的教育理念完全一致,因為明道的教育中軸線就是「閱讀、思辨、表達」。 多年來我們鼓勵學生關懷在地,提出見解,付諸實踐,發揮自身力量,對社會做出貢獻。而在我們發展出的許多課程與活動中,「新世紀青少年高峰論壇」最有特色,因為那是由「學生發起」,歷經多年傳承、轉化、創新,現在已經是全國高中生每年都會爭取參加的重要高中生營隊了! == 101年:論壇的緣起 「新世紀青少年高峰論壇」的發展,在明道是一個將近10年的歷程,101年拓凱基金會在台中曉明女中辦了一場以關心市政為主題的論壇,邀請台中七所重點高中學生參加,明道同學在論壇中表現相當亮眼,隔年拓凱基金會執行長專程拜訪明道,邀請明道於隔年「接辦」這個論壇。拓凱基金會隸屬拓凱實業,沈董事長曾經擔任明道中學家長會會長。當時我覺得這確實是一個能引導青年學生了解並參與社會公民責任的好機會,但我更想成就的,是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由學生Teamwork來推動多元學習平台,而且能真正實踐思辨和表達力的明道校園。於是,我當時向基金會表示,如果能由明道學生來主辦這個活動,我們一定大力支持。於是這個鼓勵全台灣高中生關懷社會議題的論壇就這樣拍板定案了。 == 102年:明道中學接辦 接辦第一屆的主辦學生,非常積極的先參與了在高中生族群中非常熱門,由科技部主辦、台大承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營」,他們當時也是學校「青流社」幹部。從這些歷練中,學生把第一屆的論壇正式定名為「拓凱青少年高峰論壇」,以「城市發展」為軸心,希望藉此喚起青少年對於「在地公共議題」的關心,鼓勵青少年關注自己居住的城市,凝聚在地認同,延伸創意空間,以「未來城市主人」的角度,為城市的變遷與發展發聲,藉以表達當今青少年對於在地文化的認知、關懷及責任,進而造就這一群青少年成為「懂得關懷,積極參與,懷抱希望」的未來優質領袖。參賽的隊伍以「傾聽城市角落的聲音」為核心,尋找隱藏在城市角落中的社會議題,並闡述如何加以改變或改善,發揚「在地人說在地事」的精神,提出具體的「城市發展行動方略」。最後,前三名的隊伍分別頒發獎金,第一名的隊伍同時取得「與世界接軌亞洲城市發展考察計畫」的旅費補助資格。 兩天一夜的論壇,由主辦學生團隊全程主導,從論壇前的線上書面提案,論壇第一天初見面的破冰活動、精彩的專題演講,刺激的發表與思辯,一天結束的過夜安置,以及徹夜準備第二天上午的專家座談,修正發表,宣布競賽結果,到賦歸… 這樣紮實的活動內涵,以及高規格的第一名獎勵,立刻吸引了全台高中生的注意和參與。 == 104年:過渡,以求再進步 到了104年,論壇有了新風貌,更名為「新世紀青少年高峰論壇」,以「新世代公民參與」為軸心,並為105學年度嶄新的模式敲開的一扇門。 == 105年:轉型,以競合取代競爭 105年,「新世紀青少年高峰論壇」,仍然以「新世代的公民參與」為核心,感謝拓凱教育基金會過去三年的支持,建立了很成熟的論壇模式後,同學們發揮思辯精神,再求突破,活動再次轉型,由明道中學家長會接手贊助活動辦理經費。 轉型後的「新世紀青少年高峰論壇」同樣以在地關懷為主軸,逐年提出的主軸有:「在地人關心在地事」、「家鄉改變,我來實現」、「在地改變,青年實踐」」等等。每次看到這些由青年學生提出的主題,總讓我感動不已! 轉型後的最大改變,就是強調競合而非傳統的關注一時勝負的競爭,還有全程強調滾動式修正,鼓勵有想法的青年學子可以經由論壇過程中其他隊伍的正向回饋、評審的建議,以及第二天論壇工作坊來自全台各地的專學者給予的指導、還有從論壇中學到的種種,一次次修正提案,最終,論壇結業式上沒有所謂的名次,只針對在論壇結束後兩週各隊可以重新修正計畫書提出自認為更具體可行行動方案,並且製作三分鐘關於計畫行動方略的短片,再次回傳主辦單位,由三個贊助單位選出最後執行圓夢計劃的隊伍。贊助單位包含天心工業、明道文教基金會,以及明道中學。 == 到110年以來的亮點 「新世紀青少年高峰論壇」舉辦至今,不僅符合12年國教新課綱發展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精神,而且是最具特色可以實踐SDGs全球永續目標的學習歷程檔案喔,因此每年都吸引來自全台高中生組隊參與,雖然要先經過計畫書的初審過關斬將才能入圍參與論壇決賽,報名隊伍還是逐年成長,從30幾隊到50幾隊到去年的71隊,今年甚至突破到108隊,來自北中南東各的的高中職,還有離島的金門高中及馬公高中喔。正因為這是一個充滿學習能量的青年論壇,從108學年度起我們邀請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擔任指導單位,也是對青年學子最好的肯定。 幾年下來我們看到「新世紀青少年高峰論壇」很可貴的幾項具體發展, 1. 各地的學生不僅聚焦在如何改變自己的家鄉,有具體的行動方略,而且開始連結國際議題培養全球視野,展現台灣新世代的全局思維與視野。 2. 有很多學生開始進行跨校合作,一如本活動的一直以來所強調的,展現年輕世代的競合力。 3. 可以看到同學們對於計畫的執行開始展現系統性的深度思維,為了讓計劃可以長遠發展,近幾年有很多學校以接棒傳承的方式,逐年把一個計劃從基礎到進階到議題延伸,展現深耕在的的持續力。 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碰到疫情 ,孩子們並沒有退縮,論壇將以線上方式舉行,雖然要克服很多問題,但是年輕人面對挑戰的精神被激發出來了,他們有擔當,勇於嘗試, 不怕挫折,一試再試,一面參與停課不停學線上課程,一面準備線上期末考,一面積極籌備7/3.7/4即將登場的線上新世紀青少年高峰論壇。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6-2511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明道故事 Ep. 3】明道技職:觀光科在後疫情時代大有可為!feat. 陳恩適、廖宇程明道中學除了成績優異的國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以外,還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高職部,自1970年開始培育技職人才,經歷過日夜校和綜合高中時代,至今每年培育近千位優秀技職人才進入頂尖大學。110學年度開始進入全面新課綱的新紀元。因爲明道技職教育涵蓋了工商類共五大群、八大類科,都很有特色,我們將在明道故事系列分幾次來逐一介紹。 今天明道故事要介紹的是最晚成立,至今剛好滿十年,受到Covid-19影響最大,但是卻在後疫情大有可為的觀光事業科。邀請到目前二年級的兩位同學來現身說法。 1. 觀光科十年有成 明道觀光科從民國100年成立至今,一直求新求變,不但重視理論,更重視實務操作。因此,我們今年舉辦了「明道觀光十年有成」發表,包含了遊程比賽、實務領團課程,像是承辦家長會春之饗宴帶團,以及前往香港、澳門、韓國的國際教育旅行等。 近期我們也正在發展道明道專屬的餐旅文創地圖,藉此鞏固明道觀光科的發展與定位, 相信未來的十年一定會更精彩。 2. 疫情衝擊全球觀光產業 疫情對於世界各國的經濟影響很大,而觀光產業更是首當其衝,根據世界旅遊組織報告指出,疫情影響了全球98%的旅遊人口,國際旅遊營收就損失約3200億美元。而在台灣,交通部觀光局統計,來台旅客估計減少千萬人次,目前疫情還在延燒,觀光產業仍然很辛苦。這次的疫情衝擊了許多產業,特別是旅行業,交通運輸,旅館業,餐飲業, 閒遊樂業等,都是觀光活動中最重要的項目,而目前都暫時無法營運, 也造成了許多失業人口,看來還需要一 陣子的時間才能恢復了! 3. 學生如何看待觀光科的未來 雖然觀光產業目前充滿不確定性,但是危機就是轉機,旅遊的需求永遠都存在,所以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就像是前一段時間因為疫情不能出國而造成的國旅大爆發,帶動了一波經濟成長,也連帶影響了國人在台灣的旅遊模式喔!台灣人越來越講求旅遊品質與內涵,像是低碳旅遊、深度旅遊、生態觀光、主題式行程等,都是未來發展性很高的旅遊模式呢!以烏日為例,我們有便 利的捷運站、高鐵站,以及今年快到達 600站的I-Bike,這些便捷的大眾運 輸都是發展低碳旅遊最好的資源喔,這些也都是我們觀光科的優勢,還記得300站達標時的記者會還是在明道舉辦的呢!就像是課本所教的「交通是觀光之母」,現在台中捷運通車了,全線18站就有4站在烏日,加上iBike,交通和當地的觀光資源就可以結合成了美好的烏日生活圈喔!而且我們不只懂在地觀光,我們對於中彰投、北台灣、南台灣、東台灣、離島,甚至亞洲和全世界旅遊,都有所涉略喔! 4. 同學們眼中明道觀光科的亮點 近年因為社群媒體和共享經濟Air B&B的興起,大眾旅遊已經不能滿足許多觀光客了,越來越多的觀光客更喜歡緻的體驗以及在地文創,並且結合智慧觀光,例如透過AR/VR虛擬實境 的導覽,透過科技就可以讓旅客事先認識觀光景點,對於旅遊產生更高的期待。所以,我們認為科技結合觀光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譬如說,像是學校所提供Insta360環景的虛擬 實境,套用在觀光課程上不只環保也使觀光玩得更加專業呢!而且明道是真正落實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學校,我們所規劃的行程重視環境的永續發展,低碳旅遊,綠色觀光都是很重要的議題喔!對學生來說,最有特色的課程是遊程設計導覽實務,課程主要是由學生自行規劃行程,並且完成導覽解說與出團的任務。此外,觀光科更是重視多語言的發展 ,英語,日語是我們最主要的外語課程,我們還能使用法語,韓語進行遊程解說呢! 5. 觀光科的生涯發展 因為有這麼精彩的課程,所以歷年學長姐的升學都非常亮眼,每年能夠上高雄餐旅大學、高雄科技大學等國立大學的比例高達72%,是全國第一!而且觀光事業科的學生畢業後可以銜接的職涯領域非常寬廣,包含旅遊、旅館、餐飲、運輸、行銷、外語、休閒娛樂等。班上許多同學都是以高餐航運系、旅運系和旅館系為主要目標,還有一部分的同學也會想跨足餐飲業,像是中餐、西餐、烘焙,也都是我們未來可考慮的選項唷!也有同學會以外語科系為目標,像是應用外語系,應用日語系等,有同學則對於會展行銷系感興趣,因為MICE會展產業也是台灣很重要的發展指標!而前面提到的明道人餐旅文創地圖裡有許多明道的傑出校友,尤其在設計和餐飲領域有許多優秀的人才,例如有名的宮原眼科、法布甜,令人留連忘返的日出乳酪 和強森乳酪,都是學長姊們經營的知名品牌。還有美術大師洪易先生,也是我們明道校友,學校重要地標「馬上封猴」就是他的雕塑作品呢!另外,還有吳宜叡學長,他擔任董事長的樹德企業現在可是全球知名的日不落企業,其中Livinbox就是他所創立的知名品牌,有這些傑出校友,是我們明道人的驕傲。 校長聽到兩位同學的這番話,對於明道觀光事業科未來十年的發展充滿信心,而且要期許同學們未來的夢想都能從明道開始實現。 學校一定是同學們的最堅強後盾。一起加油! 在明道發現你自己 / Discover Yourself 璀璨觀光 / Be Brilliant in Tourism 明道中學高職部網頁:https://www2.mingdao.edu.tw/compre/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6-1808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大未來 Ep.2】明道SDGs的5W1H feat. 何昕家主持人:林雯琪副校長 主講人:何昕家教授、汪大久校長 自從教育部范巽綠政務次長於2019年8月在全國高中職校長會議上正式宣示,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SDG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訂定為國家發展重大政策,各級學校都知道SDGs很重要,但是很少學校知道怎樣才能具體推動… 在那場校長會議接著范政次的專題演講學者何昕家教授,不但是台灣長期研究和推動SDGs的知名學者,也是明道校友!演講後昕家教授表示很願意協助母校推動SDGs融入學校教育。真是天佑明道! 昕家教授從就讀環境教育博士班開始接觸SDGs,一直致力於推廣工作。引導我們掌握1987年聯合國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定義出「永續發展」對於現今和未來發展的平衡。他也強調老師肩負了跨世代傳承的責任,學校教育要ˋ培養學生永續觀念。The Future is Now. 全球和台灣教育都強調素養,就是要培養能適應現在和未來變化的能力,而SDGs就是讓學生和真實世界結合的最佳實例。因此,昕家開始在Facebook上定期講SDGs,至今已經45講了!希望透過這些努力,能協助更多老師帶領學生推動SDGs。 汪大久校長從實際推動面來談SDGs融入校園,表示,其實明道多年來一直在許多社會反思、人文關壞、守護大自然等領域上努力,一直到認識昕家教授,接觸到SDGs,才知道原來明道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距離是那麼的近!剛好50週年校慶主題是「前瞻」,於是把SDGs融入明道教育,決心明道人要為2030年全球SDGs達標做出貢獻!而且,經過一年的努力,明道中學在2020年榮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 明道是如何推動SDGs的呢?很單純,但很具體,就是從5W1H出發! ## What? 首先,必須推廣!要讓明道師生了解什麼是SDGs,才會願意投入這個有意義的任務。於是,我們在校園最大的一面五樓高的牆把SDGs張貼起來,讓師生每天都看見!然後,我們送給每位師生的50週年校慶禮物,就是一張精美的SDGs書籤。再來,我們在明道學App上開創了一個以SDGs為主題的閱讀平台「共讀共想」,思想的想;辦理全校教師研習,邀請所有學科一起來經營,每週一文,讓親師生共讀共想!而且每篇文章都標示了和SDGs相關的目標喔!當然,校長也經常在朝會帶大家導讀那些有意義的文章和故事。終於,明道師生沒有人不知道SDGs了! ##Why? 我遇到過的明道人,當他知道什麼是SDGs後,沒有人不認同,而介紹What時,Why也一起完成了! ##Who? When? Where? How? 首先,要引導忙碌的教職員學生投入SDGs的目標推動,必須有策略。我們發現,SDGs和雙語教育、國際教育、線上學習這些已經啟動的政策非常適合整合推動,於是SDGs有了動能。再來是整合資源,我們爭取成為UN組織Global School Program的台灣唯一學校,也積極以班級為單位參與The Goals Project;國內則與產官學研相關單位合作,除了昕家,我們也與台師大合作氣候變遷課程,與台大森林系合作二氧化碳監測計畫等。各學科老師也將SDGs融入課程,甚至評量。最重要的是學生,越來越多的學生社團、學生學習社群、自主學習、專題研究等都以SDGs為題來探究解決之道。 為了每年具體掌握明道人在SDGs的貢獻,我們從2019年起在每年舉辦「明道SDGs高峰會」,給學生一個精彩的發表舞台。很高興這些努力被看見,明道獲得行政院永續發展獎的肯定,顯然我們的方向和做法是對的。今年底即將舉辦第三屆「明道SDGs高峰會」,我們會繼續努力,和全球夥伴合作,為SDGs繼續做出貢獻。 最後,大久校長和與昕家教授,兩位明道人,一起朗誦「明道中學SDGs行動宣言」MDHS SDGs Declararion: 我是明道人。今日,我以地球公民的身份宣誓,我將以決心和毅力,積極實踐聯合國用序發展目標(SDGs),捍衛平等與人權,朝「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環境保護」等三大面向邁進,盡個人本分,共同肩負打造永續家園的責任,實現尊嚴、和平與繁榮的全球藍圖。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6-1115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工程師 Ep. 2】停課不停學的挑戰與解方!Covid-19 疫情下,「停課不停學」的挑戰與解方! 根據親子天下做的全台停課線上學習調查,僅一成學校準備好了。停課不停學,師生都在家防疫,同時還要進行線上教與學,真是很大的挑戰!事非經過不知難,教育部5/18宣布停課,兩週以來不但考驗老師的學科專業和資訊素養,也挑戰學校行政端的應變與領導。 明道親師生攜手合作,在歷程中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學習新方法,適應新局勢,相信疫苗終會到來,疫情終將過去,而這次歷程中的努力也都將會是後疫情時代教育新格局的養分。 回顧一年多來明道團隊的準備,有許多關鍵的創新作為,讓我們能順利推動「停課不停學」方案。我們知道這學期最後兩週能返校上課的機會不大,所以連「線上期末考」都已一併研發完成。僅以此Podcast分享明道對於疫情帶來許多挑戰的解決方案,向合作無間的教職員工生家長致敬。 挑戰1:用哪個線上上課平台? ==> 超前部署:「G Suite:Google Classroom + Meet」方案一年前就決定,人員培訓持續進行。 挑戰2:台灣防疫模範生遇到第三級警戒?! ==> 超前部署:演習視同作戰!去年認真演習,今年初寒假演練「線上班會課」,「停課不停學」方案從1.0演化至3.0,有效備戰! 挑戰3:教職員工生家長的溝通管道? ==> 超前部署:防疫大作戰首重溝通!明定權責,師生各自負責管理好E-Mail;訊息機動發布:App、Web:防疫專區;即時討論:LINE:導師帶領好班級學生和家長,教職員指揮若定。 挑戰4:線上課程品質? ==> 超前部署:每天第一堂課前舉行「導師時間」關心生活,提振精神;各學科以6/4比例安排線上課/自學課;密集安排線上課技巧研習;每堂課都點名;每堂線上課都錄影;每堂線上課都安排行政巡堂。 挑戰5:如何避免過度用眼?運動不足? ==> 超前部署:獨家研發「防疫課表」讓眼睛得以休息;在防疫專區開闢「安心輔導專欄」鼓勵師生在家勤運動。 ==> 沒錯,就是要「超前部署」就對了!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6-0413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1-05-2814 minMaking of an [incredible] MD | Podcast by Halad to Health2021-05-2537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明道故事 Ep. 2】童軍,讓世界更美好!世界童軍總會的Slogan是:Creating a better world! 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有關「世界童軍大露營」百年歷史中,於1947年所發生的事… 世界童軍大露營:World Scout Jamboree,簡稱 Jamboree 話說2019年暑假,我帶團在美國West Virginia參加第24屆Jamboree。有一天,童軍都出去參加活動了,我來到世界地球村,遇到一位童軍爺爺,他的任務就是說故事,他指著牆上一張泛黃的照片,說道: 1937年第5屆Jamboree在丹麥舉辦之後沒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原訂於1941年要在法國舉辦的第6屆Jamboree,因為戰爭而延後到戰後,於1947年才舉行。 童軍創辦人貝登堡爵士則已經在1941年過世,世界上許多童軍都很擔心,戰後許多國家之間互相仇視的世界現實面,是否會影響Jamboree的舉辦呢? 然而,法國人不但樂觀,而且有創意。為了解決各國夥伴因為二戰陰影帶來的緊張,法國人善用延後辦理的六年時間,提出了一個創新的舉辦模式: 1920-1937的前5屆Jamboree,同一個國家代表團的童軍都被安排住在一起,整個大露營就以國家代表團為單位來安排活動,所以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意味比較明顯。 為了促進國家之間的交流,從第6屆開始,主辦的法國,讓每個國家代表團的所有分團都被平均分配到各個分營,這讓每個分營都能有各國代表團的成員,因此,每個分營就好像是一個小型的Jamboree! 這樣的設計讓分營內各國代表團之間的合作增加了,競爭減少了。而且,雖然第6屆在開幕時仍然以國家代表團為單位進場,但閉幕時卻改成以分營為單位進場,分營內舉起萬國旗海,雖然每個國家都高舉自己的國旗,但他們都隸屬於同一個分營,經過十天的共同生活與合作,已經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了! 因為1947年Jamboree的特殊性,有研究人員在當年參與童軍所寫的家書中,發現各國童軍在信中所用的語調從開始到後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開始時,大多數童軍都因為二戰陰影所以語氣中充滿了擔心,譬如: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的裂痕、英國與德國之間的仇恨、中國與日本之間的不信任等… 到後來,透過童軍活動與生活,像是互助提水,借火種,分享飲食等等,童軍在家書中逐漸展現了平和、友善,甚至驚喜的情緒。 這件事證明了法國提出的Jamboree新模式,的確成功的化解了戰爭帶來的仇恨,這個模式也被一直沿用到今天! 研究人員也追蹤的許多那一屆Jamboree童軍的後來發展,發現有27位童軍後來都成為了世界級的領導人。而且,多年後再問他們1947年那場Jamboree對他們的一生,產生了什麼影響? 答案可以歸納為一個強烈的訊息: In this Jamboree, I learned to trust people whom I have been taught to hate. 我在Jamboree 學會去信任那些我被教導要去仇視的人。 想像一下,一位16歲的童軍在Jamboree得到如此深刻的領悟,一直到70歲都仍然深信不疑。我想這應該就是世界童軍的精神了! The spirit of Jamboree … The spirit of scouting… 因為感動,我第二天再回去聆聽了一次那位童軍爺爺說這個故事並錄了音,希望分享給更多夥伴知道!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5-2111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1-05-1413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大未來 Ep.1】2030雙語國家?明道這麼做!2018 年12月,行政院頒布「2030 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 2020年8月,國發會、教育部頒布「2030雙語國家政策」 媒體報導:「雙語國家,台灣準備好了嗎?」 明道觀點:如果現在開始政府和學校都能專注關鍵的定義、目標,以及相關配套作法,台灣一定可以達標! 現況:目前全國各縣市對各級學校進行的雙語教育研習似乎多聚焦在「如何讓非英文老師能夠用英文講授非英文學科」。我們看見可能的問題: 「雙語國家」、「雙語學校」、「雙語教學」的定義和目標似乎還不夠明確? 非英文科老師的英文能力養成需要時間。現在就將「能以英文授課的老師數量」和「有以英文授課的科目數量」設定為KPI,會不會太早? 英語文教育如何從「考試引導教學」調整成「語言要在使用中鍛煉」? 明道中學的想法和做法: 英文老師在英文課仍應負責學生英文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且應盡量全英授課。 教職員需要持續精進英語文能力,尤其以聽與讀優先。 非英文科目的雙語教學目標:老師以最熟練語言教學,教材雙語化,提供英文補充資料,評量可以增加英文心得與短講,在單元學習完成後能夠用中文和英文探討所學內容,甚至能夠用英文和國際交流學生線上或線下討論這個單元的內容。 建構雙語環境,包含網頁、文件、證書、表單、公告、廣播、講座等,也要將雙語教育結合國際教育、MOOCs、SDGs等。 推動EL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將英文當成「通用語言」,之概念。不要因為擔心口音、文法、句型不完美而不敢說英文,擺脫所謂「標準英文」迷思,將英文當成通用語言就是強調說英語是要以能溝通為主要目的。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5-0711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
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教育工程師 Ep.1】打造SIG:發現興趣,產⽣動機,探索未來!本集是「教育⼯程師」主題系列的⾸播。教育是希望⼯程,需要教育⼯程師來解決 問題。主講者,亞伯特,Albert,10年電腦⼯程師,近20年來擔任明道中學校長, 曾經解決了學校教育的許多問題,在這個「教育⼯程師」主題系列,每⼀集都會分 享⼀個在明道中學解決過的問題與解⽅。 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引導學⽣找到興趣,產⽣動機,進⽽探索⾃⼰的未來發展? 為什麼這個問題值得解決:這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師⽣都知道很重要,但卻很 不容易解決。多年來教育學者專家針對學⽣的興趣和動機做了很多研究,提出 很多⽅法,但是真正有效的卻不多。 明道的解決⽅法:打造學⽣學習平台!讓有動機的學⽣在學校能夠有適合他興 趣發展的平台! 平台的特⾊:要和⼤學校系相關聯,要和真實世界的現況和未來發展結合,要 以學⽣為中⼼來經營,要讓學⽣有與校內外學者專家接觸的機會。 平台的模式與命名:參考「教師專業學習社群」PLC模式,建構學⽣學習社 群」SIG平台。 平台的組織架構:學⽣:SIG Leaders + SIG Participators,指導老師:SIG Facilitators,校內外資源。 ⽬標和效益:對準12年國教新課綱之⽬標,引導學⽣在SIG學習社群平台上⾃ 主學習。同時,讓全校四個部別學⽣都能依照興趣主動參加,形成⼀個跨部 別、跨年級學⽣共同學習校園學⽣⽂化。關鍵指標會是SIG數量、參與⼈數,以 及SIG對參與學⽣學習的正⾯影響⼒。 PLC: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 **請訂閱追蹤我們的「發現明道」podcast,也歡迎到IG(@discover_mingdao)留言跟我們互動喔!**
2021-04-3012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1-04-2311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1-04-1605 min發現明道 Discover Mingdao2021-04-1203 min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7-263h 05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7-121h 24Money Talks2020-06-2345 min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6-131h 22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6-122h 23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6-122h 31i1seventeen Podcast2020-05-1832 minUnravel A Fashion Podcast2020-05-0538 min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4-273h 00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4-142h 51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4-041h 40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3-283h 05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3-191h 24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3-121h 37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20-03-051h 38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19-11-293h 58Prof. Spira’s Mucus-free Life Podcast2019-06-212h 02Roughly Speaking2018-09-2513 minHey Baltimore2017-09-2518 minThe Genealogy Guys Podcast & Genealogy Connection2010-01-2159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