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OpenAI

Shows

跨国串门儿计划
跨国串门儿计划#299.吃瓜OpenAI权力风暴:Ilya揭秘Sam Altman罢免内幕📝 本期播客简介本期克隆了 Ex-OpenAI Founder Deposition is WILD节目深入解析了埃隆·马斯克起诉Sam Altman一案中,OpenAI前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长达62页的庭外证词。Matthew Berman细致梳理了这份爆炸性文件中的核心细节,揭露了OpenAI内部那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我们将了解Ilya为何秘密准备长达52页的备忘录,意图罢免Sam Altman;前CTO Mira Murati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前董事会成员Adam D'Angelo、Helen Toner和Tasha McCauley如何联手推动Sam下台。节目中,Ilya毫不讳言Sam Altman是他眼中擅长玩弄权术的“杀手”型领导者,并首次披露他对Sam的不满已持续至少一年。更令人震惊的是,在Sam被解雇期间,Anthropic创始人Dario Amodei曾试图与OpenAI合并,而部分董事会成员竟对此表示支持。此外,我们还将听到关于Sam和Greg Brockman曾被Y Combinator和Stripe开除的谣言,以及Ilya对Sam被解雇后员工强烈反应的惊讶,和他离开OpenAI后股权价值不降反升的有趣细节。👨‍⚕️ 本期嘉宾Matthew Berman,深度分析师,本期节目中他将独家解读Ilya Sutskever的庭外证词。⏱️ 时间戳播客简介 & 事件背景00:00 播客简介:Ilya Sutskever 62页证词揭露OpenAI内部权力斗争01:32 核心人物:Sam Altman, Ilya Sutskever, Mira Murati, Greg Brockman, 前董事会成员, Dario Amodei罢免Sam Altman的幕后策划02:21 马斯克诉讼背景:OpenAI非营利转营利争议03:48 Ilya准备52页备忘录,意图解雇Sam Altman04:41 Ilya未告知Sam的原因:担心Sam阻挠,认为Sam是“杀手”型领导者Mira Murati的角色与董事会行动05:33 董事会要求Ilya准备文件,Mira Murati提供大量证据07:44 独立董事Adam D'Angelo, Helen Toner, Tasha McCauley指示Ilya收集证据Ilya对Sam的看法与罢免行动08:38 Ilya指控Sam撒谎、削弱高管、挑拨离间,认为Sam必须走人09:39 Ilya也曾起草批评Greg Brockman的备忘录10:27 Ilya对权力者的看法:能爬到高位者多擅长权术董事会罢免Sam过程的争议11:16 Ilya认为罢免过程仓促,董事会缺乏经验12:10 Helen Toner争议言论:从推特得知ChatGPT,愿为使命牺牲OpenAI12:26 Helen Toner罢免Sam的理由:Sam隐瞒信息、提供不准确安全流程、试图将她赶出董事会Helen Toner的立场与OpenAI的使命14:01 Ilya认为Helen Toner作为董事批评OpenAI并赞扬Anthropic不合适14:51 Helen Toner认为公司被毁也符合使命,Ilya坚决反对Sam与Greg被开除的谣言来源15:39 Sam被Y Combinator开除的谣言:Paul Graham澄清Sam是选择离开17:17 Mira Murati是Y Combinator和Stripe开除谣言的来源Dario Amodei与OpenAI的权力斗争18:26 Mira Murati透露Sam挑拨Daniella和Mira关系18:26 Dario Amodei曾想取代Greg Brockman,Sam未明确表态19:12 Ilya认为Dario
2025-11-0626 minEveryday AI Podcast – An AI and ChatGPT Podcast2025-11-0451 min跨国串门儿计划
跨国串门儿计划#269. OpenAI研究副总裁:揭秘GPT-5 如何思考与强化学习的幕后故事📝 本期播客简介本期我们克隆了知名播客《The MAD Podcast》的精彩内容,主持人Matt Turck与OpenAI研究副总裁Jerry Tworek的深度对话。Jerry Tworek不仅是OpenAI的关键人物,更是被Metas评选为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之一。他将带我们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最核心的“推理”能力。从宏观层面,Jerry将揭示当ChatGPT“思考”时,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思维链”如何让模型像人类一样解决复杂问题。他还会分享OpenAI如何平衡模型的思考时长与用户体验,并回顾其推理能力从O1到O3再到GPT-5的演进历程。 对话中,Jerry详细阐释了强化学习(RL)和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的奥秘,用生动的“训狗”比喻解释了奖励机制,并探讨了智能体、环境、策略等核心概念。我们还将了解到OpenAI独特的内部文化:他们如何聚焦少数几个核心项目、保持研究部门的高度透明,以及如何以惊人的速度迭代产品。Jerry还分享了他从波兰数学天才到华尔街交易员,最终投身OpenAI,主导机器人和强化学习项目的个人经历。节目还将触及AI对齐、奖励滥用等前沿议题,并探讨强化学习在编程竞赛(如ICPC)中的惊人表现,以及它如何推动我们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这是一场关于AI核心技术、OpenAI幕后故事与个人成长轨迹的全面对话,不容错过。翻译克隆自:How GPT-5 Thinks — OpenAI VP of Research Jerry Tworek👨‍⚕️ 本期嘉宾Jerry Tworek,OpenAI研究副总裁,被Metas评选为世界顶尖人工智能研究者之一。他主导了OpenAI的机器人和强化学习项目,并推动了模型推理能力的发展。⏱️ 时间戳播客开场与核心主题00:00 播客简介:AI推理、强化学习与OpenAI幕后故事01:32 Jerry Tworek:O1到GPT-5的演进与AI的集体使命02:01 Matt Turck:介绍嘉宾Jerry Tworek及本期核心议题AI推理的深度解析02:33 什么是AI推理:从“思考过程”到寻找未知答案03:50 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模型如何像人类一样“说出”思考过程06:17 模型思考时长:质量与用户体验的平衡与权衡08:06 推理能力演进:O1的演示,O3的颠覆,GPT-5的迭代Jerry Tworek的个人传奇10:36 波兰数学天才到华尔街交易员:早年经历与职业转折15:01 发现强化学习:DQN的震撼与加入OpenAI的契机16:32 OpenAI早期:Dota 2项目与机器人灵巧操控的挑战OpenAI的独特文化与高效运作19:03 Jerry的一天:与研究员的深度交流与研究计划的打磨19:56 研究优先级:少数核心项目与自下而上的协作模式22:16 协作与透明:研究部门的“人人皆知”文化23:52 快速发布:OpenAI的势头、人才与激情驱动的迭代速度25:21 内部工具使用:Codex写代码,ChatGPT辅助日常工作强化学习(RL)核心机制26:13 预训练与强化学习:现代AI系统的两大支柱28:24 强化学习入门:用“训狗”比喻奖励机制30:05 RL术语解析:智能体、环境、行动、奖励与策略31:00 强化学习演进:从深度强化学习到预训练的赋能33:42 GPT-4与RLHF:人类反馈如何成就“GPT时刻”37:20 RLHF细节:AI训练师与数据标注的演变38:24 无监督学习与预训练:数据本身的学习与表示RL前沿与挑战40:01 GRPO与美国实验室:开源算法如何加速AI研究42:34 规模化强化学习:为何它比预训练更复杂更难44:03 生成式AI与智能体:模型如何自主思考更长时间46:14 AI对齐:强化学习在引导模型行为中的作用与挑战47:57 奖励滥用:激励系统中的“打地鼠”游戏RL的应用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未来48:49 RL在数学编程的惊人表现:ICPC世界总决赛的胜利52:44 RL推广至其他领域:评估反馈与奖励滥用的持续挑战55:06 通用人工智能之路:预训练、RL与未来模型的自我改进57:17 AGI的哲学思考:纯粹RL与LLM的辩论59:08 结语:感谢Jerry Tworek的精彩分享🌐 播客信息补充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2025-10-221h 00OpenAI Podcast2025-10-1328 minOpenAI Podcast2025-10-081h 00Breaking News To Trading Moves2025-10-0710 minEveryday AI Podcast – An AI and ChatGPT Podcast2025-10-0645 minOpenAI Podcast2025-09-1550 minLessWrong (30+ Karma)2025-09-0936 minLessWrong posts by zvi2025-09-0836 minCtrl+Alt+Future2025-09-0451 minUnsupervised Ai News2025-09-0300 minOpenAI Podcast2025-08-1540 minPivot to AI2025-08-0809 minInterconnects2025-08-0513 minKANZHU的个人播客
KANZHU的个人播客OpenAI与软银"星际之门"计划转折-50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计划的戏剧性停摆OpenAI 与软银 "星际之门" 计划调整分析及全球 AI 算力影响一、计划调整过程1. 项目启动与初期规划(2025 年 1 月)2025 年 1 月,OpenAI 与软银集团在白宫宣布联合发起 "星际之门"(Stargate)AI 数据中心项目,初始投资达 1000 亿美元,计划 4 年内扩展至 5000 亿美元规模。项目旨在构建覆盖全美的算力帝国,首批 10 座数据中心计划建于得克萨斯州,后续扩展至 20 座,目标是支撑 200 万枚 AI 芯片同时运行,打造全球最大的 AI 基础设施网络。当时特朗普政府将其称为 "历史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预计创造 10 万个就业岗位。2. 进展停滞与目标缩水(2025 年 7 月)六个月后,项目推进严重受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负责落地的新公司至今未签署任何正式协议,原计划 4 年内扩展至 5000 亿美元的宏伟蓝图已大幅缩水。当前目标调整为 2025 年底前在俄亥俄州建立一座小型数据中心,规模较最初规划缩小多个数量级。尽管双方 1 月曾承诺 "立即" 启动千亿美元投资,但实际进展远低于预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项目已陷入停滞状态。3. 关键时间节点梳理 2025 年 1 月:项目启动,宣布初始投资 1000 亿美元,计划 4 年扩展至 5000 亿美元 2025 年 2 月:软银以 300 亿美元注资 OpenAI,创初创企业单笔融资纪录 2025 年 5 月:OpenAI 放弃转型为营利性公司,重组计划受阻,影响软银后续投资 2025 年 6 月:甲骨文披露与某客户签订 300 亿美元云服务协议(后证实为 OpenAI) 2025 年 7 月:项目目标大幅缩减,仅计划年底前在俄亥俄州建立小型数据中心二、分歧焦点分析1. 选址与基础设施控制权之争双方在数据中心选址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软银希望优先使用其支持的能源公司网络及 SB Energy 旗下的可再生能源资产,而 OpenAI 则更关注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建设速度。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CEO 奥尔特曼急于为 ChatGPT 下一代产品储备算力,对软银强调的长期基础设施控制权不满,认为这延缓了项目进度。2. 资金节奏与战略目标冲突软银董事长孙正义奉行长期主义投资策略,希望通过控制基础设施获取长期收益,而 OpenAI 则需要快速扩张算力以维持技术领先。软银为筹措资金不得不举债并抛售资产,导致投资节奏缓慢;而 OpenAI 为加速算力储备,不得不绕开软银单独与其他运营商签约。这种战略节奏的差异成为合作裂痕的核心原因。3. 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矛盾项目治理结构设计存在缺陷,软银负责财务而 OpenAI 负责运营的分工模式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此外,软银持有 "星际之门" 商标,但 OpenAI 试图将其独立建设的数据中心纳入该品牌,引发知识产权归属争议。双方在合资公司股权结构、利润分配等关键条款上也未能达成一致。4. 外部压力与融资环境恶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增加了数据中心组件采购成本,导致项目融资谈判遇阻。据 36 氪报道,软银与多家贷款机构的初步谈判因经济波动和 AI 服务成本下降而未能取得进展,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压力。埃隆・马斯克此前质疑的 "他们实际上没有钱" 的言论也被证实部分属实。三、新合作动态1. OpenAI 与甲骨文的战略合作2025 年 7 月 22 日,OpenAI 宣布与甲骨文达成协议,未来三年将支付超 300 亿美元,租用 4.5 吉瓦容量的数据中心。这一规模相当于两座胡佛水坝的发电量,足以为约 400 万户美国家庭供电。甲骨文已开始在得克萨斯州阿比林市交付首批英伟达 GB200 机架,部分设施已投入运营,支持 OpenAI 的早期训练与推理任务。2. 多元化算力供应链构建除甲骨文外,OpenAI 还与 AI 云服务商 CoreWeave 签订小规模合约,这些交易的总容量已达 4.5 吉瓦,接近 "星际之门" 年初承诺的年度目标。OpenAI 强调 "星际之门" 是其整体 AI 基础设施平台,包括与多家供应商的合作,这标志着其战略从依赖单一合作伙伴转向构建多元化算力供应链。3. 与微软关系的微妙变化尽管微软仍是 OpenAI 的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但 OpenAI 通过新合作获得了更大自主权。微软已放弃 OpenAI 只能使用微软云服务的独家权利,允许其与甲骨文等其他供应商合作。这种变化既缓解了 OpenAI 的算力压力,也为微软减少了资本支出负担,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四、对全球 AI 算力布局的影响1. 算力供应链权力重构OpenAI 的多元化策略削弱了软银的独家合作伙伴地位,甲骨文等第三方运营商崛起,推动算力供应从 "垂直整合" 向 "水平协作" 转型。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转变将打破少数科技巨头对算力基础设施的垄断,促进更开放的市场竞争格局。2. 美国 AI 领导力的强化与挑战"星际之门" 项目虽遇阻,但 OpenAI 通过与甲骨文的合作仍巩固了美国在 AI 算力领域的领先地位。新增的 4.5 吉瓦数据中心将直接创造超 10 万个建筑与运维岗位,强化美国在 AI 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优势。然而,项目暴露的电力供应、土地审批等问题也显示美国在大规模算力部署上仍面临挑战。3. 全球算力竞争格局演变这一变动可能引发全球 AI 算力军备竞赛。欧盟 "GAIA-X" 计划、中国 "东数西算" 工程等将加速推进,各国可能加大对本土 AI 基础设施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已开始将 "星际之门" 模式推向海外,与阿联酋等国家洽谈合作,试图构建全球性算力网络,这将进一步复杂化全球 AI 竞争格局。4. 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项目停滞揭示了超大规模 AI 数据中心建设的固有挑战:电力需求激增(4.5 吉瓦相当于 400 万户家庭用电)、芯片供应紧张、地缘政治风险等。未来算力布局可能呈现 "规模节点 + 区域优化 + 边缘计算" 的混合模式,而非单纯追求超大规模集群。绿色节能技术、分布式算力调度也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方向。AI 算力发展展望OpenAI 与软银的合作裂痕反映了 AI 发展中速度与稳健、创新与控制的永恒矛盾。"星际之门" 计划的调整不仅是单个项目的挫折,更是全球 AI 产业从狂热扩张转向理性发展的缩影。未来,如何平衡算力需求与能源约束、技术创新与商业利益、企业合作与地缘政治,将是所有 AI 参与者需要面对的核心议题。在这场算力重构中,甲骨文等传统企业的崛起提醒我们:AI 竞争不仅是算法模型的较量,更是基础设施、能源供应、生态系统的综合竞争。对于中国等后发国家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有望在分布式算力、绿色算力等新兴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2025-08-0303 minOpenAI Podcast2025-07-3059 minOpenAI Podcast2025-07-151h 05敢想科技说
敢想科技说硅谷AI风暴OpenAI的宫斗危机与Meta的黄金挖角大家好,我是敢想老田!今天咱们来聊聊硅谷最新上演的这部大戏,简直比任何好莱坞剧本还精彩OpenAI和Meta在AI人才争夺上的惊天对决。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脑力大战,让我这个老田都忍不住拍案叫绝。想想吧,当Meta用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挖人,简直是把钞票当厕纸扔,而OpenAI这边呢?被迫停摆一周,管理层焦头烂额。这场戏码暴露了AI行业最深的裂痕,也预示着未来十年科技界的洗牌。作为敢想老田,我就带你们层层剥开这个洋葱,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猫腻。先说说OpenAI的内忧吧。这家公司本是个理想主义的高地,2015年成立时,一群科学家聚在一起,梦想着安全开发AGI通用人工智能。但现在呢?2025年6月底,他们的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发了一封紧急备忘录,措辞强硬得像是在宣战。邮件里说,公司正调整薪酬,寻找创新方式来奖励人才。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真相是,这完全是针对Meta的挖角行动。Meta在短短一周内挖走了至少7名OpenAI的核心研究员,包括几位华人科学家,比如毕树超于佳慧和赵晟佳,他们可是GPT4o模型的关键开发者。想象一下,OpenAI就像个被掏空内脏的巨人,停摆一周名义上是为了缓解员工每周80小时的超负荷工作压力,实际呢?是管理层怕人心惶惶,搞了个鸵鸟策略,把头埋进沙子里。老田我分析过,OpenAI的危机早在2024年就埋下了种子。CEO山姆奥尔特曼推动商业化,要每隔几个月发布重磅产品,结果研究团队疲于奔命。而安全派领袖伊利亚苏茨克沃等人相继离职,创始团队只剩下3人。战略摇摆不定,官僚化严重,连曾主导ChatGPT的John Schulman都吐槽说想重返实际技术工作。薪酬体系更是个笑话估值1500亿美元,但利润封顶机制让员工回报受限,理论上40年后上限才100万亿美元。当奥尔特曼在播客透露Meta的报价时,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这反而让员工意识到市场价值。OpenAI的问题本质是初心撕裂非营利理想 vs 商业现实。2019年设立营利子公司后,微软130亿美元投资让它陷入两难,2024年的重组更是倒向商业化,安全派高管集体出走。现在,Meta的挖角让OpenAI成了两头空的尴尬局面,既没理想光环,又没竞争力。再来看看Meta的复仇式挖角,扎克伯格这招玩得真叫绝。2025年6月中旬,Meta先花了143亿美元投资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把28岁的创始人Alexandr Wang收入麾下,任命为首席人工智能官。两周后,突然宣布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整合所有AI资源。挖角行动由扎克伯格亲自操盘,效率高得吓人他整理全球顶尖研究员名单,在帕洛阿尔托和太浩湖的豪宅与候选人会面,开辟免面试的绿色通道,72小时就能签下人才。这速度比OpenAI的官僚流程快多了,对那些受够繁文缛节的研究员简直是致命诱惑。Meta的战术绝非简单砸钱,而是精准打击OpenAI的技术命脉。被挖的7人集中在多模态模型语音交互等领域,比如毕树超主导GPT4o语音,于佳慧负责图像生成,赵晟佳领导合成数据团队。他们的出走会延缓OpenAI的o系列模型迭代,甚至中断技术连续性。扎克伯格为啥这么急?2025年初,Meta的自研模型Llama 4表现不佳,被中国公司DeepSeek超越,他调整战略,转向多点突破。就像MIT教授说的,成功秘诀是找潜力型选手。Meta承诺无限制算力资源,这对OpenAI研究员是天堂后者常因GPU短缺争吵。扎克伯格还宣布未来几年在AI投入数千亿美元,这种allin决心感召理想未泯的研究者。薪酬方面,Meta CTO安德鲁博斯沃思澄清,1亿美元是夸张,实际年薪在500万1000万美元,但比OpenAI高得多。老田我看,这挖角暴露了硅谷人才流动的软肋加州法律禁止竞业协议,AI社区的同门效应如斯坦福背景促成小团体迁徙。Meta内部也有不满,老员工抱怨薪资不公,但扎克伯格的目标是基因改造杂交OpenAI技术,填补应用层短板。短期看,Meta成功打乱对手节奏,长期呢?可能孕育新路径。剑桥教授说这是创新周期常态,但Meta让它变得血腥。这场人才争夺背后,是AI产业的全球通缩。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AI人才缺口400万,美国顶尖研究者培养成本超200万美元。供求失衡催生卖方市场2025年春招,算法工程师月薪达235万元人民币,深度学习岗24万元。中国初创如宇树科技开7万元月,广东神舞科技提供免费住房加40万70万年薪。行业鄙视链浮现OpenAIAnthropic谷歌DeepMind在顶端,xAI靠激进愿景崛起,Meta因失败稍弱第二梯队亚马逊苹果用股权吸引独角兽如Perplexity靠激情竞争。人才评价标准也在革命传统工龄被AI年龄取代12岁开始用大模型的中学生,22岁时能力可能远超20年传统工程师。这颠覆职场价值,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执掌Meta实验室就是例证。企业军备竞赛推高身价微软给AI团队双倍薪酬,谷歌DeepMind请布林游说候选人。入门级工程师起薪10万12万美元加15万股权,是传统工程师35年待遇。扎克伯格的千万年薪重定义了锚点。深层驱动力是技术范式转变大模型进入后摩尔时代,创新依赖算法突破,极度依赖人类智能。中科院王亮指出,急需基础研究和应用复合人才,解决芯片国产化和行业赋能问题。教育体系脱节全球500所高校设AI专业,但课程落后。2024年江苏某高校毕业生无人进入AI企业,凸显错配。未来,AI力量或重组全球顶尖研究者47来自中国,美国顶级AI人才75是华人,形成中美量子纠缠关系,任何脱钩代价高昂。作为敢想老田,我反思这场战争的意义。OpenAI和Meta代表两种哲学Meta金钱换时间,快速填补短板OpenAI试图回归使命驱动,强调AGI纯粹性。但两者都有风险Meta的雇佣兵文化可能冲淡技术信仰,再豪华阵容也难成一体OpenAI若不能转化理想为科研环境和合理回报,恐重蹈施乐帕克覆辙孕育创新却留不住人才。真正的赢家或许是AI原生一代南开大学等推进教育改革,12岁起接触大模型的年轻人将涌入职场,他们的数字直觉比天价薪酬更具颠覆性。老田我建议企业关注潜力型选手,投资人才生态。毕竟,在指数变化的AI赛道,今天的明星可能明天被算法淘汰。竞争优势来自持续创新。总之,这场风暴不只是硅谷闹剧,它定义了人类与智能的未来。朋友们,你们怎么看?敢想老田下次再聊!
2025-07-0708 minOpenAI Podcast2025-07-011h 07跨国串门儿计划
跨国串门儿计划#151. AI 的下一个十年:Greg Brockman 谈 OpenAI 的能源瓶颈、数据墙与产品哲学📝 本期播客简介本期我们克隆了:A Cheeky Pint with OpenAI cofounder Greg BrockmanStripe 的 CEO Patrick Collison 与 OpenAI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Greg Brockman 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Greg 分享了 OpenAI 如何从一个“先有技术再找问题”的非常规初创公司,成长为人工智能浪潮的引领者。他回顾了 Dota 2 AI 项目的成功与经验,坦诚讲述了推出 GPT-3 API 时的挑战与迷茫,并展望了个性化 AI、AI 在科学难题(如千禧年大奖)及编程领域的未来。对话还探讨了 AI 发展的能源瓶颈、数据墙问题以及 OpenAI 的产品决策逻辑。最后,Greg 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和对 AGI 发展的看法,强调 OpenAI 致力于每年带来颠覆性 AI 突破。👨‍⚕️ 本期嘉宾Greg Brockman,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他曾是 Stripe 的第一位工程师和前首席技术官。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人物,Greg Brockman 在推动 OpenAI 成为全球领先的 AI 研究和部署公司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文字版精华见微信公众号(点击跳转)⏱️ 时间戳00:00:57 开场介绍:Greg Brockman 与 OpenAIAI 的突破与规模化假设00:03:04 识别技术突破的先兆:从“深度学习”热潮谈起00:04:21 深度学习与算力:AI 技术多点开花的共同驱动力00:05:27 OpenAI 与“规模化假设”:Dota 2 项目的意外发现与坚定信念OpenAI 的哲学与产品之路00:07:01 先有技术再找问题:OpenAI 的独特创业模式00:07:55 Dota 2 AI 项目的启示:管理、拥抱不确定性与深度学习的魔力00:14:32 GPT-3 API 的诞生:在迷茫中坚持的“反常规”产品决策00:36:27 OpenAI 的产品决策逻辑:核心能力与多领域应用的平衡AI 的当前能力与未来展望00:11:29 下一个“图灵测试”:AI 的经济价值与能力里程碑00:12:58 个性化:AI 交互的下一个重要前沿00:17:57 AI 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00:20:37 AI 与操作系统的集成:便利性与核心能力的博弈00:24:16 AI 解决科学难题:千禧年大奖难题与“创新者”AI 的潜力00:31:35 AI 辅助编程的演进:从“氛围感编程”到“AI 同事”甚至“AI 管理者”AI 发展的挑战00:26:53 能源瓶颈:AI 持续规模化的现实制约00:29:33 “数据墙”问题:范式转换、合成数据与强化学习的应对个人视角与总结00:38:12 Greg Brockman 的成长经历:北达科他州的岁月与早期教育00:39:55 回顾 AGI 预测:拥抱惊喜,OpenAI 致力于每年创造“AI 魔法”🌟 精彩内容规模化假设的起源: Greg 揭示 OpenAI 的“规模化假设”并非预设理论,而是从 Dota 2 AI 项目中观察到的有效方法。OpenAI 的非常规之路: 讲述 OpenAI 如何“先有技术再找问题”,在未知中探索并坚持投入。Dota 2 项目的深远影响: 该项目不仅展示了规模化的力量,也教会了 Greg 宝贵的管理经验和拥抱不确定性的重要性。GPT-3 API 的艰难诞生: Greg 坦诚分享了推出 GPT-3 API 时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和“毫无希望”的感觉。AI 的未来畅想: 讨论了个性化 AI、AI 解决千禧年大奖等科学难题、AI 编程工具进化为“AI 同事”甚至“AI 管理者”的可能性。AI 发展的核心挑战: 深入探讨了能源瓶颈和数据墙等问题对 AI 未来发展的制约。OpenAI 的使命: Greg 强调 OpenAI 致力于每年都产出令人惊叹的、具有“魔法般”飞跃的 AI 成果。🌐 播客信息补充翻译克隆自:A Cheeky Pint with OpenAI cofounder Greg Brockman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2025-06-2341 min跨国串门儿计划
跨国串门儿计划#149. OpenAI播客创刊号:与 Sam Altman 的深度对话📝 本期播客简介本期我们克隆了:Sam Altman on AGI, GPT-5, and what’s next — the OpenAI Podcast Ep. 1这档节目由曾在 OpenAI 担任工程师和科学传播员的 Andrew Mayne 主持,他邀请到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在这场对谈中,Sam 首次透露了 GPT-5 可能的发布时间线,详细解读了旨在构建前所未有算力帝国的“星际之门”项目。他还分享了作为新手父亲如何依赖 ChatGPT 解决育儿难题,对孩子们在AI时代成长的看法,以及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定义、与Jony Ive合作的硬件项目、OpenAI对用户隐私和未来商业模式的思考。👨‍⚕️ 本期嘉宾Sam Altman,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致力于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和安全。📒 文字版精华见微信公众号(点击跳转)⏱️ 时间戳00:00:56 本期节目介绍 & Sam Altman 核心观点预告育儿与AI的未来00:02:51 Sam Altman 分享 ChatGPT 育儿经00:03:38 孩子们在 AI 时代的成长展望00:04:57 AI 在儿童互动中的应用与思考AI教育与ChatGPT的演进00:05:35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挑战00:06:13 ChatGPT 未来的形态展望AGI的定义与科学突破00:06:31 Sam Altman 对 AGI 的理解与定义演进00:07:38 AGI 的里程碑:赋能科学发现00:08:40 OpenAI 在 AGI 探索中的进展与工具(Operator, Deep Research)模型发展与版本迭代00:12:38 GPT-5 发布时间线与模型版本管理探讨00:13:38 新旧模型迭代的命名与区分挑战用户体验、隐私与商业模式00:15:30 ChatGPT 记忆功能提升用户体验00:16:43 OpenAI 对用户隐私的立场与纽约时报诉讼案00:17:58 OpenAI 对广告商业模式的审慎态度00:22:19 AI 个性化与模型对齐的挑战星际之门项目与算力未来00:24:41 “星际之门”项目:构建未来AI的算力基石00:26:16 项目资金、国际合作与建设进展00:28:39 提及 Elon Musk 对合作的干扰AI生态、能源与科学探索00:29:22 AI 领域的竞争与合作生态00:30:18 AI 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与解决方案00:31:51 AI 在加速科学发现中的巨大潜力推理模型与未来硬件00:33:49 Sora 与推理模型的工作方式00:36:26 OpenAI 与 Jony Ive 合作开发AI新硬件00:38:17 新硬件面临的挑战与设计思考给年轻人的建议与OpenAI的未来00:39:14 Sam Altman 给年轻一代的职业发展建议00:40:09 AGI 时代 OpenAI 的人才需求与工作模式🌟 精彩内容GPT-5时间线: Sam Altman 透露 GPT-5 可能在当年夏季发布的预期。星际之门揭秘: 详细解读耗资数千亿美元的“星际之门”算力项目,及其对AI未来的重要性。AI育儿经: Sam Altman 分享作为新手父亲如何使用 ChatGPT 解决育儿问题及对下一代AI原住民的看法。AGI与科学突破: 探讨 AGI
2025-06-2040 minOpenAI Podcast2025-06-1840 min敢想科技说
敢想科技说OpenAI与微软的AI霸主之争股权僵局与反垄断暗战今天咱们来聊聊科技圈里那场惊心动魄的戏码OpenAI和微软这对昔日的黄金搭档,现在居然闹得跟仇人似的。八个月了,谈判桌上你来我往,股权比例掰扯不清,还搬出反垄断这种核武器来威胁对方。这哪是商业谈判啊,简直就是一场AI江湖的暗战大片。各位听众,准备好瓜子和小板凳,听老田我娓娓道来,保证让你大开眼界。先说说背景吧。六年前,OpenAI和微软牵手时,整个科技圈都眼红了。微软那可是砸了130多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帮OpenAI搭建平台,提供算力支持。那时候,OpenAI还是个初出茅庐的研究机构,靠着一腔热血想打造通用人工智能AGI。微软呢,老牌巨头,想借力AI重振雄风。这搭配,简直是天作之合,成就了无数传奇产品,比如ChatGPT。可如今呢?关系降到冰点,谈判从年初卡到现在,别说进展了,还频频擦枪走火。为什么?一句话利益变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核心矛盾就在股权上。OpenAI最近搞重组,想从一个非营利机构转型成营利性公司,这本身是好事,能吸引更多投资。但微软作为最大外部股东,手里握着否决权。OpenAI开出条件微软,你拿33的股权,我们就不分未来利润给你了,怎么样?听起来公平吧?可微软不干,说兄弟,我投了130亿,还承诺过能分到1200亿的利润呢,现在只给这点股权?不行,得再高点!谈判桌上,双方寸土不让。OpenAI内部高管气得直跳脚,有人直接提议要不咱们告微软垄断去?让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来查查他们的合同。这招狠啊,简直是引爆核弹。微软也不是吃素的,早就在防着这一手去年FTC就调查过微软的AI投资了。压力山大,OpenAI还得和时间赛跑。为啥?软银那笔400亿美元的融资悬着呢。第一阶段100亿到手了,第二阶段300亿得年底前搞定,可重组不完成,软银随时可能砍到200亿。这损失可大了!OpenAI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微软却稳坐钓鱼台,一副慢慢谈,我不急的样子。老田我分析啊,这就是商业博弈的典型OpenAI缺钱缺时间,微软有资本有耐心,自然占上风。但OpenAI也不是省油的灯,高管们开始玩心理战了,放出风声要反垄断诉讼,目的就是逼微软让步。这策略,高!更深层的裂痕,其实早埋在合作框架里了。比如说云托管问题。现在微软的Azure云平台独家托管OpenAI的模型,OpenAI想跳出这个框框,找谷歌云合作。为啥?算力需求激增啊,OpenAI模型跑起来就像个电老虎,单靠微软不够用了。这要求合理吧?但微软摇头不行,咱们协议写着呢,我独家,你换个新条款就得给补偿。双方你一言我一语,OpenAI还悄悄计划收购一家叫Windsurf的AI代码公司,价值30亿美元,就担心微软的知识产权条款会暴露技术秘密。微软呢,趁机要价延长知识产权使用权到2030年以后。这简直是卡住OpenAI的喉咙啊!竞争态势也火上浇油。以前OpenAI和微软是盟友,现在成了对手。微软CEO纳德拉偷偷启动了自己的大模型项目,聘了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苏莱曼,这动作够狠的。OpenAI一看,心里直打鼓大哥,你这不是背后捅刀子吗?产品线也从聊天机器人到企业平台全面开战。老田我调侃一句这关系就跟夫妻合伙开店一样,起初心齐力合,利润一分不均就开撕。最搞笑的是AGI分歧协议说一旦OpenAI开发出通用人工智能,合作就终止。可AGI是啥?没人说得清!微软怕OpenAI宣布AGI后甩掉自己,OpenAI却觉得AGI遥遥无期。这就像两个人在争论外星人啥时来地球,纯属纸上谈兵。说实话,这场僵局暴露了AI行业的痛点。OpenAI代表创新派,想自由发展微软代表资本派,要控制回报。老田我想说,这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事,是整个AI生态的缩影。谷歌亚马逊都在看热闹,说不定还暗中偷笑。OpenAI的算力需求飙升,反映出AI模型越做越大,成本高企。微软的保守态度,则是大公司怕风险的常态。未来呢?老田我预测如果谈判破裂,OpenAI真去告垄断,这官司能打上好几年,两败俱伤但如果妥协了,AI行业或迎来新联盟,比如OpenAI拉谷歌入伙。总之,这场戏才刚开头,精彩还在后头。最后,老田我呼吁一句巨头们啊,别只顾着争权夺利,想想初心吧。OpenAI的目标是造福人类,微软的使命是推动技术。闹僵了,谁受益?AI进步被拖慢,用户受损。不如坐下来,学学围棋智慧舍小利取大势。听众朋友们,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我是敢想老田,咱们下期见!
2025-06-1805 min敢想科技说
敢想科技说AI玩具新纪元OpenAI与美泰的颠覆性合作今天咱们聊聊一件让人脑洞大开的事儿OpenAI居然盯上玩具了!没错,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搞出ChatGPT的科技巨头,现在要联手全球玩具霸主美泰,一起捣鼓人工智能玩具。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场可能颠覆整个童年游戏方式的革命。让我从头道来,保证让你笑出声又深思。首先,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个80年历史的老牌玩具厂,从相框作坊起家,靠着芭比娃娃和风火轮风靡全球,如今却要和AI大佬OpenAI手牵手搞创新。是不是觉得有点荒诞又刺激?美泰,这家公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芭比娃娃费雪托马斯小火车,这些童年回忆可都是他们的杰作。但时代在变,美泰这几年日子可不好过。2024年财报显示,收入538亿美元,比前一年跌了113,虽然净利润飙升到542亿,可2025年一季度又亏了4030万美元。CEO Ynon Kreiz 都公开说,我们不再是玩具厂,而是IP公司!转型压力山大啊,难怪他们要拉OpenAI入伙。这场合作是怎么来的?根据官方消息,去年底就开始洽谈了。OpenAI和美泰达成战略协议,要结合双方专长OpenAI的AI技术,比如ChatGPT Enterprise,和美泰的玩具设计经验,一起开发突破性的智能玩具。想想看,芭比娃娃能跟你聊天了,风火轮小车能智能导航了,这可不是科幻电影啊!双方承诺优先保障儿童安全,毕竟面向青少年群体,隐私和友好性是底线。OpenAI的COO Brad Lightcap 兴奋地说我们很高兴合作,美泰能把AI体验带到标志性品牌中,提升创新和生产力。美泰特许经营官 Josh Silverman 也放话AI能帮我们重新构想玩乐形式,拓展品牌影响力。这俩人一唱一和,感觉像在卖未来门票。但老田我得问一句AI玩具真能火吗?看看现在年轻人追的Labubu,那玩意儿火爆不是因为收藏价值,而是情绪价值稀缺性圈层认同即时满足的快乐。AI玩具能做到吗?或者超越?OpenAI的技术再牛,也得面对现实挑战。美泰转型为IP公司,靠影视化如芭比电影撑着,但如果AI玩具没吸引力,那财报的亏损可能更严重。这次合作还处于早期,首款产品细节保密,但据说会融合实体玩具和数字交互。OpenAI以前跟微软苹果合作,现在进军娱乐消费领域,业务版图越铺越大,野心不小啊。说到这里,我不禁想笑AI玩具?听起来像把科幻小说塞进玩具箱。美泰有众多IP,芭比UNO美国女孩,这些经典如果加上AI,会不会变成智能唠叨娃娃?或者风火轮小车开始跟你辩论哲学?OpenAI的技术确实牛,但应用到玩具上,得避免变成电子保姆。儿童安全方面,双方保证坚守底线,可技术总有漏洞。万一ChatGPT在玩具里教坏孩子,美泰的招牌就砸了。财务上,美泰一季度营收涨了211,但净亏下滑424,转型之路坎坷,这次合作无疑是场豪赌。从行业角度看,美泰的每一次创新都牵动玩具界神经。这次跨界合作,不仅是对老牌厂商的自我革新,更可能重新定义智能玩具的标准。OpenAI提供AI能力,美泰主导产品创意和生产,强强联合。但问题来了AI能复制Labubu那种情绪价值吗?稀缺性可以通过限量版实现,圈层认同感可能需要社交功能,但即时满足的快乐,AI可能更快更精准比如玩具瞬间响应孩子的问题。超越传统?或许能,但得看执行。美泰的IP库是宝库,OpenAI的AI是钥匙,开不开门还未知。个人观点?老田我觉得这事儿既激动又警惕。激动的是,童年玩具要升级了,想象一下AI芭比帮你做作业当然,不能作弊啊!。警惕的是,儿童隐私和安全风险高,AI若失控,影响深远。幽默点说,这合作像美泰的中年危机自救靠高科技找回青春。OpenAI呢,像是从商业软件跳槽到游乐园,玩心大发。首款产品值得期待,但老田劝大家,先别急着下单,等实测再说。总之,OpenAI和美泰的联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玩具不再是简单的塑料块,而是智能伙伴。美泰在转型中求变,OpenAI在拓展中探索,这跨界碰撞的火花,或将重塑我们和下一代的互动方式。未来,玩具箱里装的可能不仅是回忆,还有AI的魔法。我是敢想老田,下次再聊其他脑洞话题!
2025-06-1605 minOpenAI Podcast2025-06-1301 min敢想科技说
敢想科技说揭秘OpenAI的疯狂购物背后打造AI帝国的野心大家好,我是敢想老田。今天咱们来聊聊OpenAI最近的一系列大动作,看看这家AI巨头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最近OpenAI可是没闲着,先是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平台Windsurf,接着又砸下65亿美元买下乔布斯老搭档Jony Ive创立的AI新硬件公司io。这一系列动作让人不禁想问OpenAI这是要干嘛?其实啊,这背后藏着OpenAI的一个大计划打造一个完整的AI供应链。就像当年福特汽车通过流水线整合零部件一样,OpenAI现在要整合的是GPU算法能耗调度等各种AI要素。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Sam Altman的投资眼光。这位OpenAI的CEO可不是一般人,早在Y Combinator时期就投资了40多家公司。现在他更是把这种投资理念带到了OpenAI,通过OpenAI Startup Fund这个创投基金,已经投了20多家AI初创企业。这些投资可不是随便撒钱,而是有明确战略的。从芯片设计到医疗法律编程机器人等应用领域,OpenAI正在搭建一条完整的AI生态链。比如他们投资的AI法律科技公司Harvey估值已经达到30亿美元,AI口语应用Speak估值10亿美元,还有估值接近400亿美元的人形机器人企业Figure AI。不过最让人惊讶的还是那个65亿美元的收购案。OpenAI的COO Brad Lightcap被问到值不值时,他说我们想让AI像空气一样存在,不再依赖屏幕。这句话可太有意思了,这不就是在说他们要做AI界的苹果吗?当然,OpenAI不是唯一这么干的。AnthropicPerplexity这些AI独角兽也都在疯狂收购。这说明什么?说明AI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一技术转向了生态系统的比拼。但老田我觉得,这种疯狂购物背后也藏着隐忧。比如收购io后,苹果的设计文化和OpenAI的快速行动理念能融合吗?Figure AI最近就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这就像谈恋爱,光有钱还不行,还得看三观合不合。说到底,OpenAI们这么疯狂购物,就是想在这场AI军备竞赛中抢占先机。但最终能不能成功,还得看他们能不能把这些收购来的公司真正整合好。毕竟,买买买容易,经营好一个帝国可不容易。各位听众朋友,你们觉得OpenAI这种疯狂购物的策略能成功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是敢想老田,咱们下期再见!
2025-06-0702 min最新技術を楽しく学ぼうテスラジオ(TESRADIO)2025-05-2521 min文马法律实验室
文马法律实验室37. OpenAI回归非营利属性:困在传统公司架构中的AGI理想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文马法律实验室。2025年5月6日,OpenAI发出公告,宣布再次调整现有公司架构,重新确立其非营利母公司的控制和主导权,并将旗下营利性公司转型成为“公共利益公司”。10年前的2015年,伴随着创始人的通用人工智能理想(AGI),OpenAI以非营利组织的形式成立。在2019年, OpenAI宣布转型成为一家营利性机构,以允许更多投资人以投资回报不得超过100倍为限制参与到公司发展中。2023年,OpenAI董事会的哗变闹得沸沸扬扬,绝对是AI发展史上最经典的一幕。OpenAI董事会以违背非营利组织的宗旨为由,将快速推进AI发展的山姆 · 奥特曼(Sam Altman)踢出公司。五天后,奥特曼又王者归来并大幅撤换OpenAI董事会。随后,OpenAI在各方的口诛笔伐中缓慢推进营利性改革。最终,在2025年5月,OpenAI重新退回了非营利组织的方向。而故事还在继续。当这些往事再次展开,我们发现OpenAI的转型不只是一家公司股权架构的变化,或是非营利组织和营利性公司的区分,抑或是公司法制度的游戏。最终,这是一个AI是否会为人类带来生存性风险的哲学问题,更涉及到AI安全与效率孰轻孰重的硅谷思潮之辩。这一期节目中,和我们一起历数OpenAI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聊聊非营利与营利,AI安全与效率的平衡如何左右这只AI巨兽的发展。时间线00:05 OpenAI发生了什么?05:28 本期观点的粗暴总结10:50 OpenAI十年征程:非营利组织到营利性公司的转型20:46 OpenAI 2015章程埋下的雷23:24 什么是非营利组织?25:00 区别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公司28:48 为什么OpenAI最初是非营利组织的形式?32:29 为什么OpenAI要努力转型营利性公司?38:22 2019年改革方案:营利性转型第一步对营利性公司转型方案的质疑39:48公益使命和营利目的可以兼容吗?42:05 最受伤的人出现了:马斯克用推特和起诉状强势阻挠44:29 外部性:为什么Anthropic和xAI同样选择成为一个公益企业49:31 AI安全性:2023年OpenAI董事会的哗变53:17 OpenAI转型营利性公司是否是中饱私囊?56:18 违法!法学家和检察官出场58:31 100倍投资回报上限是否形同虚设1:03:32 再谈为什么选择非营利组织形式:久经考验的硅谷老兵不理解在商言商的道理吗?1:11:12 2025年改革到底改了什么?完全退回非营利组织时代了吗?1:14:49 非营利组织改行赚钱?有先例吗?1:17:38 OpenAI改革之路漫漫:挑战仍然存在,定时炸弹依然没拆最后,欢迎大家投票:一家AI公司,目标是实现AGI,或者有可能实现AGI,他必须是一个公益企业吗?A. 必须是公益企业B. 可以是营利性公司,但需要接受严格监管C. 如果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公司,那么就可以在营利基础上施以强监管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或把节目分享给朋友。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文马法律实验室」和我互动交流。欢迎添加微信wenmainlaw,加入听友社群。播客节目已在以下平台同步上线小宇宙 | 苹果播客 | 喜马拉雅微信公众号 | 微信视频号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荔枝FM | 36 Kr | 虎嗅|Spotify| Amazon Music
2025-05-131h 25Pivot to AI2025-05-0604 minDataScience Show Podcast2025-04-281h 22Simply AI2025-04-2204 minPivot to AI2025-04-2104 minLenny\'s Podcast: Product | Career | Growth2025-04-101h 31敢想科技说
敢想科技说奥特曼开源推理模型引爆AI圈,OpenAI估值飙升至3000亿敢想老田今天一睁眼就被科技圈的重磅新闻炸醒了OpenAI终于要Open了!没错,就是那个整天被我们挂在嘴边的AI巨头,这次真的要开源了!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一大早,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就郑重其事地宣布,未来几个月将开源一款强大的推理模型。这可是自GPT2以来,OpenAI首个开源的模型啊!老田我掐指一算,距离GPT2开源都过去多少年了?这消息一出,整个AI圈都沸腾了。更劲爆的是,就在宣布开源的同时,OpenAI还拿到了400亿美元的巨额融资,估值直接冲到了3000亿美元!乖乖,这数字看得老田我眼都花了。要知道,这已经是仅次于马斯克SpaceX的第二大科技公司估值了。说到这个开源模型,奥特曼表示他们考虑了很久。内部团队一直在纠结,又被其他优先事项耽搁,直到今天才终于下定决心。现在,开源已经成为OpenAI的重中之重。老田我觉得吧,这决定来得正是时候,毕竟现在AI领域竞争这么激烈,再不开源,怕是要被其他开源模型给比下去了。有意思的是,OpenAI还放出了模型反馈表,准备收集社区开发者的意见。看来是要集思广益,打造一个真正出色的开源模型。而且,在正式开源之前,他们还会让一部分内测用户参与评估,从旧金山开始。老田我寻思着,这波操作很OpenAI啊,既保持了神秘感,又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说到神秘感,你们猜怎么着?OpenAI的研究员Steven Heidel透露,这款模型可以在消费级硬件上运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普通人也能在自己的电脑上跑OpenAI的模型了!老田我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不过最让老田我震惊的,还是ChatGPT的用户增长数据。就在宣布开源的同时,ChatGPT过去一小时用户暴增百万!要知道,当初ChatGPT刚出来的时候,可是用了整整5天才增加100万用户。这增长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说到融资,这次400亿美元的投资可是创下了私人科技公司单轮融资的历史纪录。领投的是软银,一出手就是300亿美元,不愧是孙正义,财大气粗。微软和其他几家知名风投也加入了这场资本盛宴。但是,这笔钱可不是白拿的。OpenAI必须在12月31日前完成从非营利性组织向营利性实体的转型,否则融资金额可能缩减100亿美元。老田我觉得,这条件够苛刻的,看来OpenAI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轻松。总之,今天的OpenAI可谓是双喜临门一边开源模型,一边拿到巨额融资。老田我预感,这将是AI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开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AI技术将更加普及,意味着创新将更加活跃,也意味着我们普通人离AI更近了一步。好了,今天的新闻就聊到这里。老田我得赶紧去填那个反馈表了,说不定我的建议还能被OpenAI采纳呢!记住,在AI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我们下次见!
2025-04-0203 minSimply Tech2025-03-3011 minSimply AI2025-03-3012 minPayment & Banking Fintech Podcast2025-03-241h 14KI Kanapee2025-03-2057 min跨国串门儿计划
跨国串门儿计划OpenAI产品负责人预测2025年 AI 的未来:代码、教育、工作📝 本期播客简介本期节目为您带来一段与 OpenAI 首席产品官 Kevin Weil 的精彩对话。Kevin 分享了 AI 技术的惊人发展速度,揭示 AI 能力的成本每年下降 10 倍,远超摩尔定律。他详细讲解了 OpenAI 的产品战略,包括 GPT-4.5 与 Reasoning 模型的区别,以及即将到来的 GPT-5 如何整合这些能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对编程自动化的预测:Kevin 认为 AI 将在 2024 年在编程能力上永久超越人类,比 Anthropic 预测的 2027 年更早。此外,他还分享了他对 AI 教育革命的愿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获得 AI 个性化导师,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教育质量。👨‍💼 本期嘉宾Kevin Weil,现任 OpenAI 首席产品官,拥有丰富的职业背景。他曾在 Twitter 早期担任工程师,后成为产品负责人;在 Instagram 担任产品主管;是 Meta 加密货币项目 Libra 的联合创始人;还在卫星公司 Planet 工作多年。如今,他在 OpenAI 负责引领 ChatGPT 等革命性产品的开发,称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有趣的工作"。⏱️ 时间戳00:00:00 节目介绍:跨国串门计划及本期内容概述00:00:28 本期精彩内容介绍:与 OpenAI 首席产品官 Kevin Weil 的对话00:00:44 Kevin Weil 的职业背景介绍00:01:06 本期亮点内容预览:AI 发展速度、OpenAI 产品战略等00:01:44 代码自动化的未来预测与 AI 教育革命愿景00:02:02 创业机会洞察:利用私有数据训练 AI 模型00:02:26 主持人开场白及嘉宾介绍00:03:07 Kevin 介绍自己在 OpenAI 的工作及职业历程00:04:17 OpenAI 的独特之处:技术进步速度惊人00:05:00 从研究公司到产品公司:OpenAI 的转变00:06:01 研究与产品开发的紧密结合的重要性00:07:10 AI 模型训练与实际应用的关系00:08:06 OpenAI 产品命名策略的幕后故事00:08:32 GPT 系列与 O 系列模型的区别与融合计划00:10:20 模型智能与商业化的讨论00:11:59 领先地位的重要性与竞争态势00:13:16 Deep Research 产品的突破性体验00:15:13 推理能力的重要性与不同模型的比较00:16:46 大模型捕捉细微差别的能力00:18:02 代码自动化的未来与 AI 在编程中的进展00:19:57 AI 在编程领域超越人类的意义00:20:35 AI 编程带来的民主化变革00:22:29 AI 内容创作的真实性讨论00:24:34 创作门槛与 AI 辅助的关系00:25:32 技术抽象层次的演进历程00:27:16 AI 时代专业知识的价值00:27:55 AI 对未来工作的影响00:29:54 基于私有数据的 AI 创业机会00:31:02 AI 个性化教育导师的愿景00:32:45 AI 语音交互的改进空间00:34:27 OpenAI 对机器人技术的思考00:35:26 结束语与展望🌟 精彩内容AI 发展速度惊人: Kevin 透露 AI 能力的成本每年下降 10 倍,远超摩尔定律,他认为模型并未被商品化,而是在快速进化产品与研究结合: OpenAI 将研究与产品开发紧密结合,这种结合对于创造突破性产品至关重要GPT-5 的整合计划: Kevin 分享了即将到来的 GPT-5 将如何整合 GPT-4.5 与 Reasoning 模型(O 系列)的能力AI 编程超越人类: Kevin 预测 2024 年 AI 将在编程能力上永久超越人类,比 Anthropic 预测的 2027 年更早到来教育革命愿景: Kevin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获得 AI 个性化导师,认为这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教育质量创业机会洞察: 利用私有数据训练 AI 模型是巨大的创业机会,因为大多数世界数据都被锁在企业、机构和政府的内部Deep Research 体验: Kevin 分享了 Deep Research 如何帮助他获取无法独立完成的深度研究成果AI 与人类协作的未来: 讨论了 AI 如何改变创作流程,以及人类专业知识在 AI 时代的持续价值🌐 播客信息补充翻译克隆自:OpenAI CPO Reveals Coding Will Be Automated THIS YEAR, Future Jobs, 2025 AI Predictions & More!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备注跨门串门儿计划 加听友群BGM: 月代彩 - Chandrasekhar Limit  侵删
2025-03-1735 minKI Kanapee2025-03-131h 31KI-Briefing Daily - Tägliche KI-News in 5 Minuten2025-03-0604 min用AI投資AI
用AI投資AI20250302-OpenAI 和 xAI 撕殺, 誰漁翁得利 ?大家好!歡迎來到「用 AI 投資 AI」,我是你們的主持人小愛。這裡是我們一起用人工智慧的眼光,探索投資未來的節目。今天,我們要聊一個超級熱門的話題——OpenAI 和 xAI 之間的世紀對決!這兩家 AI 巨頭正在展開激烈競爭,目標是搶下通用人工智能 AGI 的寶座。但你知道嗎?不管誰贏,真正的獲利者可能不是他們,而是另一個玩家。那麼,投資機會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拆解這個問題,帶你找到 AI 時代的財富密碼! 第一段:OpenAI 與 xAI 的戰爭,誰是主角?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場戰爭的兩位主角。OpenAI,大家都很熟悉了,對吧?ChatGPT 的創造者,生成式 AI 的先驅,背後還有微軟這個大靠山。而 xAI 呢,是 Elon Musk 在 2023 年創辦的公司,號稱要挑戰 OpenAI,打造一個更開放、更民主的 AI 未來。他們的目標都很明確—— AGI,也就是能像人類一樣思考的超級 AI。這場競爭就像是科技界的「復仇者聯盟對決 X 戰警」,精彩得不得了! 但這裡有個問題:這場戰爭打得再激烈,贏家真的只有他們自己嗎?我研究了一下,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因為 AI 的發展可不是靠嘴巴說說,而是需要大量的硬件、數據和基礎設施。所以,真正的受益者可能藏在幕後。我們接下來就來挖挖看,誰才是這場戰爭的隱形贏家! 第二段:Nvidia——AI 戰爭的「軍火商」 好了,進入正題!如果我要給你一個名字,告訴你誰最可能從 OpenAI 和 xAI 的競爭中賺得盆滿缽滿,那一定是——Nvidia!為什麼?因為 Nvidia 是 AI 世界的「軍火商」。OpenAI 和 xAI 想要訓練超級 AI,靠的是什麼?是 GPU,也就是圖形處理器,而 Nvidia 就是這個市場的霸主。 舉個例子,xAI 最近建了一個名叫「Colossus」的超級計算集群,裡面有 10 萬個 Nvidia H100 GPU。這可是個大工程,光聽數字就覺得震撼!而 OpenAI 呢,雖然沒公開說用多少 GPU,但他們訓練 ChatGPT 這樣的模型,據說成本高得嚇人,2024 年預計虧損 50 億美元,2026 年可能飆到 140 億美元。這些錢大部分都花在哪?沒錯,就是買 Nvidia 的硬件! 所以你看,不管 OpenAI 和 xAI 誰贏,Nvidia 都在後面笑著數錢。就像古代打仗,不管哪個國家贏,賣武器的商人總是穩賺不賠。這一點真的很有意思,對吧? 第三段:Nvidia 的投資潛力有多大? 既然 Nvidia 是大贏家,那它值不值得我們投資呢?讓我們來看看數據。2025 年 2 月,Nvidia 剛剛公布了他們的第四季度財報,收入增長了 78%,全年收入更是暴增 114%,達到 1305 億美元。這數字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誇張?但這就是 AI 需求的威力! 更厲害的是,Nvidia 下一代的 Blackwell 芯片據說已經供不應求。分析師預測,這股 AI 熱潮還會持續好幾年,因為 OpenAI 和 xAI 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他們對 GPU 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所以,如果你問我,Nvidia 的股票現在是不是個好機會?我的答案是——很有可能! 當然啦,股市有風險,投資要謹慎。我不是什麼財務顧問,但如果你對 AI 產業有信心,Nvidia 絕對是個值得關注的標的。它的股價已經漲了不少,但專家說,還有上漲空間。怎麼樣,心動了嗎? 第四段:除了 Nvidia,還有誰能分杯羹? 不過,投資不能只看一個選項,對吧?除了 Nvidia,還有沒有其他潛在受益者呢?答案是有的,但影響力可能沒那麼直接。 比如說微軟。OpenAI 是微軟的合作夥伴,他們的 AI 模型很可能跑在 Azure 雲服務上。如果 OpenAI 贏了這場戰爭,微軟的雲業務肯定會跟著水漲船高。但 xAI 這邊呢,Elon Musk 似乎更傾向自己建數據中心,比如 Colossus 集群,所以他們對公共雲的依賴可能沒那麼大。這意味著,微軟的受益程度跟 OpenAI 的表現綁得更緊。 再來看看 AMD。AMD 也是 GPU 市場的玩家,想挑戰 Nvidia 的地位。但老實說,他們的市場份額還遠遠落後,短期內很難撼動 Nvidia 的霸主地位。不過如果有一天 AMD 推出什麼殺手級產品,也許會是個潛力股。 還有個名字——TSMC,也就是台積電。Nvidia 的芯片都是 TSMC 製造的,所以他們也間接沾光。但 TSMC 的業務很廣,不只服務 Nvidia,所以 AI 熱潮對他們的影響相對分散一點。 第五段:供應鏈的意外轉折 說到硬件供應鏈,這裡有個很有趣的小插曲。xAI 本來跟一家叫 Supermicro 的公司合作,訂了價值 60 億美元的 AI 服務器。但最近 Supermicro 出了點問題——美國司法部在調查他們,股票暴跌,結果 xAI 轉頭找了 Dell、Inventec 和 Wistron 這些公司合作。 這件事告訴我們什麼?投資的時候不只要看大贏家,還要關注供應鏈的穩定性。如果一家公司的供應商出了狀況,可能會拖累整個計劃。所以,像 Dell 這樣的大廠,說不定也會因為 xAI 的訂單多賺一筆。你說,這是不是個意外的投資線索? 第六段:AI 戰爭對其他行業的影響 除了硬件和雲服務,這場 AI 戰爭還會不會影響其他行業呢?我覺得是會的,但比較間接。比如說,OpenAI 和 xAI 的技術如果成熟了,可能會應用到醫療、金融、客戶服務這些領域。想像一下,AI 幫醫生診斷疾病,或者幫銀行分析風險,這是不是很酷? 但這些影響比較長遠,對我們投資來說,可能不是眼下的重點。短期內,還是硬件供應商的機會最明顯。畢竟,AI 再厲害,沒有 GPU 跑不起來,對吧? 第七段:投資策略怎麼定? 好了,講了這麼多,我們來總結一下投資策略。如果你是個看好 AI 未來的人,這裡有幾個方向可以考慮: 第一,Nvidia 股票——風險相對低,回報潛力高,是最直接的選擇。 第二,微軟——如果相信 OpenAI 會勝出,微軟的雲業務值得一看。 第三,AMD 或 TSMC——適合想分散風險的投資者,但短期內可能不如 Nvidia 亮眼。 第四,數據中心公司——像 Equinix 這些,雖然影響有限,但長期可能有潛力。 當然,投資前記得做足功課,找個財務顧問聊聊。畢竟市場瞬息萬變,我們得保持靈活! 結尾:AI 時代的財富密碼 今天的節目到這裡就接近尾聲了。OpenAI 和 xAI 的競爭,就像一場科技界的史詩大戰,不管誰贏誰輸,Nvidia 這樣的幕後玩家可能才是最大的贏家。投資 AI,不只是買股票,更是買未來。你準備好用 AI 的眼光,找到屬於你的財富密碼了嗎? 感謝大家的收聽!如果你喜歡這集內容,別忘了訂閱「用 AI 投資 AI」,我們下期再見!我是小愛,祝你投資順利,財源滾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3-0208 minFinanceFrontierAI – Top 1% Storytelling: Strategies, AI, Finance, Business, Money, Wealth, Mindset2025-02-2427 min用AI投資AI
用AI投資AI20250209-面對DeepSeek的挑戰, OpenAI CEO Sam Altman的公開表態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用AI投資AI》,我是你們的主持人——小愛!今天的節目可謂是AI界的「大戲」,因為我們要討論的話題關乎AI產業的未來趨勢,也關乎OpenAI這家業界巨頭的戰略轉向。 最近,OpenAI執行長 Sam Altman 一系列公開表態,引發了AI產業的廣泛討論。特別是他對中國AI初創公司 DeepSeek 的評價,還有他對 OpenAI 開源策略的反思,這些都成為了科技圈熱議的焦點。 今天的節目,我們將重點剖析: Altman如何評價DeepSeek的崛起? 為什麼OpenAI會在開源策略上「認錯」? 未來OpenAI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這場競爭對全球AI產業意味著什麼? 準備好了嗎?我們馬上開始! 第一部分:Altman罕見地讚揚DeepSeek,競爭帶來進步? 在過去,OpenAI 幾乎是AI領域的代名詞,但隨著 DeepSeek 等公司的崛起,OpenAI 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令人驚訝的是,Altman 罕見地公開稱讚 DeepSeek,他承認 DeepSeek 確實展現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能力,甚至說 DeepSeek 已經縮小了 OpenAI 的領先優勢。 這是過去不常見的表態,因為 OpenAI 一直以來都是業界領跑者,但 Altman 的語氣卻變得謙虛了許多。他甚至強調競爭是好事,因為「競爭會推動技術進步」。 這其實釋放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DeepSeek 已經強大到足以讓 OpenAI 無法忽視! 如果我們回顧 AI 發展的歷史,每當某個領先企業意識到競爭者的威脅,他們往往會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維持優勢。例如,當年 Google 面對 OpenAI 崛起時,立即啟動「紅色警報」,加速 AI 產品的開發。 那麼,OpenAI 會如何應對 DeepSeek 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第二部分:開源策略大反思——OpenAI「站在了歷史的錯誤一邊」? 在這次訪談中,最讓人震驚的,不是 Altman 對 DeepSeek 的讚揚,而是他對 OpenAI 開源策略的反思。 他甚至公開承認:「在開源問題上,OpenAI 可能站在了歷史的錯誤一邊。」 這句話的分量很重!因為 OpenAI 一開始的名字就是「OpenAI」,理論上應該是走開源路線的,但近幾年 OpenAI 的許多核心技術都沒有完全開源,反而越來越商業化。 那麼,為什麼 Altman 會突然反思開源策略呢? 這與 DeepSeek 的成功有很大關係。DeepSeek 採取了更加開放的開源策略,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參與,加速了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而 OpenAI 的「有限開源」策略,在這種對比下,顯得有些保守。 這對 OpenAI 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因為如果 DeepSeek 的開源策略能夠迅速吸引全球開發者,那麼未來的 AI 生態系統可能會更傾向於 DeepSeek,而不是 OpenAI。 Altman 透露,OpenAI 將效仿 DeepSeek 的做法,向使用者展示模型中間的思考過程,這可能意味著 OpenAI 會開源更多技術與模型,以挽回開源社群的支持。 這對整個 AI 產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變化!如果 OpenAI 真的重回開源路線,這可能會帶來新一輪的 AI 競賽! 第三部分:技術路線之爭——「高投入 vs. 低成本」 在 Altman 的訪談中,我們還能看出 OpenAI 和 DeepSeek 在技術路線上存在根本分歧。這場分歧,也代表著 AI 產業的兩種不同發展方向。 OpenAI 堅持高投入、高產出路線,Altman 曾說:「投入多少,智能就有多強」。他的理念是,想要打造全球最強的 AI 模型,就必須投資龐大的算力和數據資源。 這也是 OpenAI 為什麼會獲得微軟、軟銀等大公司支持的原因,因為他們相信算力與智慧成正比。 而 DeepSeek 則選擇了低成本路線,他們透過技術創新,極大降低 AI 模型的訓練成本,使得高品質 AI 變得更加平民化。 那麼,哪種技術路線更具優勢呢? 短期來看,OpenAI 的高投入模式依然有巨大的競爭力,因為他們擁有最強的算力資源。 但長期來看,如果 DeepSeek 能夠不斷突破技術瓶頸,讓低成本 AI 的效能接近甚至超越 OpenAI,那麼整個產業的競爭格局就可能被顛覆! 第四部分:OpenAI 的未來——技術創新與合作共贏 面對 DeepSeek 的挑戰,OpenAI 未來的策略會是什麼? Altman 強調,OpenAI 依然會專注於技術創新,他甚至表示:「GPT-5 將超越所有人類的智力水平,成為一個『瘋狂的高智商工具』。」 這表明 OpenAI 並沒有打算改變高投入的策略,反而會更加積極地提升技術,以維持競爭優勢。 此外,Altman 也提到了「合作共贏」的重要性,這意味著 OpenAI 可能會在未來與更多企業進行技術合作,而不是單打獨鬥。 這場 AI 競賽,才剛剛開始! 總結 今天的節目,我們探討了 Sam Altman 近期的公開表態,並分析了 OpenAI 與 DeepSeek 之間的競爭格局。 簡單來說,DeepSeek 的崛起,迫使 OpenAI 重新思考開源策略,甚至開始效仿 DeepSeek 的做法。 這場競爭,無論對投資人還是開發者來說,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大事件! 未來,OpenAI 和 DeepSeek 之間的較量,會如何影響全球 AI 產業?我們將持續關注! 我是小愛,感謝你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2-0905 min52 Weeks of Cloud2025-01-2808 min用AI投資AI
用AI投資AI20250123- 什麼是AGI? Stargate 計劃? Elon Musk 和 OpenAI Sam Altman的愛情情仇歡迎收聽《用AI投資AI》,我是小愛,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個在科技圈和投資圈都非常火熱的話題,那就是 AGI,也就是“通用人工智慧”。這次的主題還牽扯到兩位科技巨頭:特斯拉執行長 Elon Musk 和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隨著一場訴訟公開化,鬧得滿城風雨。那我們就一起來解密,什麼是 AGI?馬斯克和 OpenAI 為何反目?還有,這件事對 AI 投資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 AGI?有何風險? 首先,什麼是 AGI 呢?AGI 是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的縮寫,也就是「通用人工智慧」。跟我們目前熟悉的 AI,比如 ChatGPT 或自動駕駛技術不同,AGI 的目標是擁有像人類一樣的認知能力。它能夠處理全新的、陌生的任務,甚至在需要複雜高速運算時提供即時解決方案。說白了,AGI 的性能理論上應該可以和人腦相媲美,甚至超越人腦。 但 AGI 的出現也引發了大量爭議和擔憂。例如,從倫理問題到實際應用層面的風險,有人擔心 AGI 可能會被用於集權控制,甚至威脅人類的生存。對於投資人來說,AGI 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可能徹底改變現有的商業模式。但同時,它的不可控性和潛在風險也是需要考慮的重點。 馬斯克其實一直對 AGI 的潛在危險非常警惕,他多次呼籲政府和企業對 AI 採取更嚴格的監管措施。而這次,正是因為他對 OpenAI 的不滿,才選擇提告,認為 OpenAI 已經偏離了當初「安全創建 AGI」的承諾。 馬斯克提告 OpenAI: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那麼,馬斯克到底為什麼提告 OpenAI 呢?其實,這場恩怨可以追溯到 2018 年。馬斯克和 Altman 曾經是夥伴,共同創立了 OpenAI,但馬斯克在 2018 年退出了董事會,隨後成立了自己的 AI 公司 xAI。 最近,馬斯克指控 OpenAI 和 Altman 的目的是為微軟謀利,完全背離了非營利的初衷。他提出兩個主要要求: 1. 要求 OpenAI 公開 GPT-4 的技術和原始程式碼。 2. 禁止 OpenAI 替微軟或自身謀利。 馬斯克的律師團隊向舊金山法院提交了一份長達 46 頁的訴訟文件,其中提到「AGI」這個詞多達 67 次。他們認為,OpenAI 原本應該是為了人類福祉而存在,但現在卻淪為微軟的工具。 文件中還指出,OpenAI 的 GPT-4 可能已經是一個早期的 AGI 系統,而微軟的合作夥伴協議應該不包括 AGI 的技術授權。馬斯克認為,微軟不應該擁有 AGI 技術的獨占權,也不該從中獲得所有的商業利益。 OpenAI 的反擊:公開私密信打臉馬斯克 針對馬斯克的指控,OpenAI 罕見地採取了強硬的反擊態度。他們公開了多封內部私密信件,並列出三點來駁斥馬斯克。 反駁第 1 點:馬斯克的資金貢獻不如他所說的多 OpenAI 表示,馬斯克對 OpenAI 的投入其實只有 4500 萬美元,而其他投資者和捐款者的資金總額高達 9000 多萬美元。因此,馬斯克並不是 OpenAI 最大的資金來源,這和他自己聲稱的並不一致。 反駁第 2 點:馬斯克試圖完全控制 OpenAI 他們指出,馬斯克曾經試圖把 OpenAI 併入他的 Tesla 體系,意圖完全掌控這家公司。而當初董事會之所以決定將 OpenAI 從非營利組織轉為有限盈利實體,也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來支持技術開發。 反駁第 3 點:馬斯克在關鍵時刻扯後腿 OpenAI 還提到,馬斯克當初離開公司後,曾經表示支持 OpenAI 的未來方向,但後來卻頻頻唱反調,甚至成為競爭對手。如今,他的訴訟更是在 OpenAI 發展的關鍵時刻給公司添亂。 馬斯克與 Altman 的恩怨始末 這場風波背後,其實有更深的歷史背景。馬斯克之所以離開 OpenAI,根據他自己的說法有三個主要原因: 1. 當時他忙於 Tesla 和 SpaceX,無法分身。 2. OpenAI 與 Tesla 在招募人才上發生競爭,導致資源衝突。 3. 他對 OpenAI 的未來方向感到不滿。 馬斯克離開後,兩人逐漸交惡。尤其是 ChatGPT 的推出,讓 OpenAI 一躍成為 AI 領域的領導者。馬斯克則多次公開批評 OpenAI 不夠透明,並且指責他們背離了「開源」和「非營利」的初衷。 Altman 則在近期的一次 Podcast 訪談中回應了馬斯克,稱他非常關心 AGI 的未來,但用詞相當不客氣,甚至直接形容馬斯克是個「渾蛋」。Altman 還嘲諷馬斯克,希望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但前提是這個英雄必須是他自己。 Stargate 計畫:新一輪的矛盾 就在這場訴訟鬧得沸沸揚揚時,另一個名為「Stargate 計畫」的大型 AI 基建項目再次將馬斯克和 Altman 推到了對立面。 什麼是 Stargate 計畫? 1 月 21 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啟動史上最大 AI 基建計劃「Stargate Project」,由 OpenAI、軟銀和甲骨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 Stargate,計畫分階段投資 5000 億美元,以打造 AI 所需的資料中心與能源基礎設施。初期投資金額為 1000 億美元,首批資料中心的建設已經在德州展開。 軟銀將負責主要的財務支持,OpenAI 和甲骨文則負責運營與技術開發。其他合作夥伴還包括安謀、微軟和輝達。 馬斯克唱衰 Stargate 計畫 然而,馬斯克公開批評該計畫的資金實際到位情況,表示軟銀無法兌現 1000 億美元的承諾,並稱自己有可靠情報證實這一點。 Altman 的反擊 針對馬斯克的批評,Altman 迅速回應,稱馬斯克的說法毫無根據,並邀請他參觀正在建設中的資料中心現場。他還暗示馬斯克的批評是因為 Stargate 計畫可能與他自己的 AI 項目展開競爭,甚至挑明地說: "這對這個國家來說是很棒的事情,但我理解,對國家有利的事情,並不總是對你的公司最有利。" 這場互槓也引發了外界對馬斯克與川普之間關係裂痕的猜測。分析人士認為,川普未將馬斯克的 xAI 納入 Stargate 計畫,可能是導致馬斯克對該項目潑冷水的原因之一。 投資人該如何看待這場風波? 對於投資人來說,Stargate 計畫的啟動無疑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但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挑戰與不確定性。例如,軟銀是否真的能夠籌集足夠的資金?這些基建項目是否能如期完工?這些都將影響到相關企業的股價與投資回報。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場風波顯示了 AI 領域中商業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複雜關係。對投資人來說,關注這些變化並謹慎評估風險是至關重要的。 結語 今天我們聊了 AGI 的概念和風險,還有馬斯克與 OpenAI 之間複雜的恩怨關係,最後補充了 Stargate 計畫這一新動態。雖然這場爭鬥可能還會持續很久,但它提醒我們,科技的發展總是伴隨著倫理挑戰和利益衝突。對於投資人來說,掌握資訊、理解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小愛,感謝你收聽《用AI投資AI》,我們下集再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1-2308 min前瞻钱瞻
前瞻钱瞻前瞻钱瞻-142. OpenAI 2025年成为PBC 共益企业:宣布成为一个由盈利性成功支撑的更强大的非营利组织前瞻钱瞻:OpenAI 2025年成为PBC 共益企业。当地时间12月27日,OpenAI结束了“圣诞十二连发”活动后,正式宣布了其2025年的重大转型计划。这家以开发生成式AI技术著称的公司即将进行公司架构的重大调整,计划将其现有的营利性部门转变为特拉华州的共益企业(PBC,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并将重点放在社会影响力上。共益企业这个名字乍听起来像是专注于社会公益的公司,但实际上它仍然是营利性企业。PBC结构要求公司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Why OpenAI’s Structure Must Evolve To Advance Our Mission | OpenAIOpenAI的结构为何必须演变以推进我们的使命一个由盈利性成功支撑的更强大的非营利组织OpenAI的董事会正在评估我们的公司结构,以便最好地支持确保人工通用智能(AGI)造福全人类的使命,目标有三个: 选择一种最适合使命长期成功的非营利/盈利性结构。 使非营利组织可持续。 使每个部分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目前有一个非营利组织和一个盈利性组织,未来将继续保持这两者,并且盈利性组织的成功将使非营利组织获得充足的资金,更好地维持,并在实现使命方面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我们将这一使命视为我们时代最重要的挑战。它要求我们在提升AI能力、安全性和积极影响的同时同步推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当前结构的历史、为何我们认为需要变化,以及我们正在考虑的具体变化。 转向盈利性结构:2019年,OpenAI转变为一个初创公司,意识到需要大约100亿美元的资金来构建AGI。OpenAI创建了一个独特的结构:一个由非营利组织控制的盈利性实体,投资者和员工的利润分享设有限额。这一改变使OpenAI能够筹集重要资金,例如来自微软的10亿美元投资。 产品的成功:2022年,OpenAI推出了ChatGPT,使普通大众能够使用AI,每周有超过3亿人使用这个产品,其中大多数人是免费的。OpenAI的研究和产品推动了AI行业的竞争和创新,促进了商业和开源AI的进展。 更多资本的需求:OpenAI认识到AI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所需资本也越来越庞大。随着AI投资的增加,OpenAI需要筹集更多的资本,并采用传统股权结构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未来方向:OpenAI计划将盈利性实体转变为特拉华州的公共利益公司(PBC)。这一结构将帮助平衡股东利益、利益相关者利益和公共利益,使其更容易筹集资本。非营利组织将获得更多资金,OpenAI的非营利部门将持有盈利性实体的股份,从而增加捐赠者资金的利用效率。 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性:目标是创建全球最具资源的非营利组织之一,确保非营利组织能够持续运作,同时推动其在医疗、教育和科学等领域的使命。 为长期成功做好准备:新的结构将使OpenAI更好地平衡投资者和非营利使命的利益。PBC将控制OpenAI的运营和业务,而非营利组织将专注于健康、教育、科学等领域的慈善项目。 持续的使命:OpenAI将其使命视为一个持续的目标,不仅仅是构建AGI,而是为人类构建有益的AI基础设施,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这种OpenAI结构的演变旨在帮助OpenAI继续在AI开发中做出重要贡献,同时确保AGI的成果能广泛惠及人类。'10个要点:OpenAI的重大转型计划 转型为公益企业(PBC):OpenAI宣布将在2025年将其营利性部门转型为特拉华州的公益企业(PBC),并将其重点放在社会影响力上,平衡股东、利益相关者和公共利益。PBC的全称是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即公共利益公司。这种公司结构旨在平衡股东利益、利益相关者利益和公共利益,通常用于那些既追求盈利又致力于社会福利的企业。PBC结构要求公司在运营决策时考虑社会和环境影响,而不仅仅是股东的财务回报 非营利和营利并存:OpenAI将继续维持非营利和营利两个部门的并存结构。非营利部门将持有PBC的股份,但将失去对公司运营的控制权,PBC将负责公司运营和商业决策。 使命驱动与盈利并重:OpenAI的目标是确保人工智能通用智能(AGI)造福全人类。PBC结构将允许公司兼顾股东利益和公共利益,支持公司进行更大的资本筹集和技术创新。 资金募集与资本需求:随着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OpenAI意识到要实现AGI,需要庞大的资本支持。转型为PBC将使公司能够通过股权融资,筹集更多资金,推动技术研发。 技术突破与产品影响:OpenAI的技术突破包括ChatGPT的推出,已经让数亿人受益。公司强调,非营利部门将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用于推进健康、教育等领域的社会福利项目。 矛盾与反对声音:转型计划引发了多个反对声音,包括埃隆·马斯克和Meta等对该计划提出质疑,认为这种转变可能导致非营利部门成为附属机构,无法充分实现AGI目标。 治理和控制问题:OpenAI的治理结构将在PBC中进行调整,CEO山姆·奥特曼可能首次获得营利性公司股权,这与他之前的立场有所冲突,增加了外界对公司动机的担忧。 微软与AGI的合作:OpenAI与微软就AGI的实现达成了财务协议,明确了只有开发出至少能产生1000亿美元利润的AI系统,才能被视为实现AGI。这进一步影响了OpenAI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向。 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的平衡:OpenAI坚称,新的商业结构将为公司带来灵活性,帮助其筹集更多资金推动技术发展,而不会偏离其造福人类的核心使命。 行业的深远影响:OpenAI的转型计划不仅影响公司本身,还可能对整个AI行业产生广泛影响,尤其是在技术进步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上,引发行业的深刻讨论。成为盈利公司的10个未来趋势 AI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加速:OpenAI转型为PBC后,将进一步加速AI技术的商业化,AI将不再局限于研究领域,而是迅速向市场推出更多的商业化产品和服务,推动AI在多个行业的普及。 资本市场对AI企业的重视:OpenAI转型后,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将流入AI行业,推动AI相关公司迅速扩大规模,竞争愈发激烈,资金将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的核心动力。 营利性与社会责任的平衡:PBC结构将促使OpenAI在追求营利的同时,也考虑如何平衡社会责任,确保技术的发展对全人类有益,而非仅仅为少数股东创造利润。 技术
2024-12-2915 minFolha Artificial Podcast2024-12-2402 min用AI投資AI
用AI投資AI20241223-OpenAI最新推出的o3模型-如何投資?歡迎收聽《用AI投資AI》第12集!我是你們的主持人小愛,今天我們要聊聊OpenAI最新推出的o3模型,以及如何在美股中投資OpenAI。這集節目將帶你深入了解這個令人興奮的AI技術,還有如何把握投資機會,讓我們開始吧! o3模型介紹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o3模型。OpenAI最近推出的o3和o3-mini模型,是在o1模型基礎上進行的一次重大升級。這些新模型不僅在性能上有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推理能力得到了加強。o3模型能夠進行更深層次的推理,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回答問題之前進行自我反思,模擬人類的思考過程,這是之前的o1模型所無法做到的。 o3模型在各種基準測試中的表現也非常出色。例如,在ARC-AGI視覺推理基準測試中,o3在低計算場景下的得分達到了75.7%,接近人類水平(85%)。此外,在數學和科學領域,o3分別在美國邀請數學考試中取得了96.7%的高分,以及在研究生級別的科學考試中獲得87.7%的成績。這些數據顯示了o3在解決複雜問題方面的強大能力。 o3與o1的比較 那麼,o3和它的前身o1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最大的區別在於推理能力。o1主要依賴於模式識別,而o3則能夠進行模擬推理,這使得它在處理多步驟任務時更加精確。此外,o3在編碼和編程方面也表現優異,這對開發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另外,OpenAI還推出了o3-mini版本,它是一個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可以根據任務複雜度調整推理時間,使其更加靈活。 o3模型的潛在應用 那麼,o3模型有哪些潛在應用呢?它可以用來提高聊天機器人的智能,使其更加自然和上下文相關。此外,由於其卓越的語義理解能力,它還能改善AI驅動的搜索引擎,提供更準確和相關的結果。更重要的是,o3還能加速創意寫作和實時問題解決等多個領域的應用。 如何在美股投資OpenAI 現在我們來談談如何在美股投資OpenAI。首先,OpenAI目前並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它與微軟有著密切合作關係。微軟已經對OpenAI進行了多輪投資,因此投資微軟也是間接投資OpenAI的一種方式。隨著OpenAI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加,微軟未來可能會從中獲益良多。 除了微軟之外, 我們再來介紹另一個投資標的. DXYZ(Destiny Tech 100)是一個封閉式基金,專注於投資未上市的熱門科技公司,包括OpenAI和SpaceX。這一基金的目的是讓普通投資者能夠接觸到這些高成長潛力的初創企業,這些企業通常只有高資產淨值的投資者才能參與。 根據報導,DXYZ的投資組合中約有34.6%是來自SpaceX,而OpenAI也是其持有的主要公司之一。DXYZ的首席執行官Sohail Prasad表示,這些熱門初創公司如OpenAI和SpaceX,過去對普通散戶來說是難以接觸的,但DXYZ的出現使得這些機會變得更加可及。 此外,DXYZ通過私人渠道獲得這些公司的股份,並計劃未來將持股公司數量從目前的23家增加至100家。這意味著,投資DXYZ不僅可以間接持有OpenAI的股份,還能參與其他前景看好的科技公司。 然而,投資DXYZ也存在風險。由於該基金的股份主要來自私人公司,這些公司不需要對外披露運營數據,導致投資者難以準確評估其價值。此外,DXYZ目前的股價對比其內含價值存在較高溢價,因此投資者需謹慎考量其潛在風險 隨著AI技術的不斷普及,許多與AI相關的公司也值得關注。例如,輝達(NVIDIA)作為主要的GPU供應商,其產品被廣泛應用於訓練和運行AI模型,因此輝達也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另外,一些專注於AI應用開發和服務的平台公司,如Salesforce、Palantir等,也可能成為未來增長潛力巨大的標的。 結語 今天我們探討了OpenAI最新推出的o3模型,以及它如何改變我們對人工智慧的認知。同時,我們也分享了如何透過微軟及其他相關公司來間接投資OpenAI。希望大家能夠從中獲得啟發,把握住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機會!感謝大家收聽《用AI投資AI》第12集,我是小愛,下次再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12-2305 min前瞻钱瞻
前瞻钱瞻前瞻钱瞻-118. OpenAI 12天直播 多元模态新格局 进入AI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新时代前瞻钱瞻: OpenAI 12天直播及AI新格局。在2024年 12月,OpenAI举办了为期12天的全球直播活动,宣布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产品和技术更新。这一直播活动不仅展示了OpenAI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还为AI的发展方向、行业趋势以及AI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从新模型发布到创新工具的推出,再到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深度整合,OpenAI的12天直播活动深刻影响了AI的技术生态和市场格局,并为未来的AI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第一天:满血版O1和至尊版O1 Pro发布内容:OpenAI推出了两款新产品——“满血版O1”和“至尊版O1 Pro”。满血版O1:是一款升级版的AI模型,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适用于高要求的商业和学术应用。用户可以利用其更深度的推理和生成能力,进行复杂的任务,如数据分析、文本生成和智能问答等。 至尊版O1 Pro:该版本在O1的基础上加入了更高的计算资源和更加优化的模型,能够处理更大的数据集和更复杂的任务,如长文本分析、跨领域知识整合等。它主要面向企业级客户和需要高度定制化AI解决方案的用户。这些新品的推出标志着OpenAI在AI计算力上的突破,也为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第二天:微调模型发布,圣诞老人风格语音加入ChatGPT发布内容:微调模型发布,ChatGPT引入圣诞老人风格的语音。 微调模型发布:OpenAI推出了一个新的微调模型,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对模型进行训练和调整。通过微调,用户可以让AI更加精准地应对特定领域的任务,如医疗问答、法律分析等。这个功能提高了AI模型的灵活性,支持用户针对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 圣诞老人风格语音:为了迎接节日的到来,OpenAI为ChatGPT加入了一个有趣的节日功能:圣诞老人风格的语音。用户可以在与ChatGPT的对话中体验到更加温馨、富有节日气氛的语音交互,增强了AI与用户的情感联系,特别适用于家庭娱乐或节庆活动。这一举措不仅扩展了AI的功能性,还提升了其与用户的互动体验。第三天:Sora震撼发布发布内容:Sora,OpenAI的文本转视频AI工具震撼发布。 Sora 是OpenAI新推出的文本转视频工具,能够根据文本描述自动生成视频内容。用户只需输入简短的文字说明,Sora便能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视频,包括动画、背景、角色及声音等。这个工具广泛应用于创意产业,尤其是广告、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能够大幅提高创作效率和内容创作的可访问性。 Sora的发布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AI与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标志。第四天:O1-preview发布和Canvas功能上线发布内容:O1-preview向免费用户开放,ChatGPT上线Canvas功能。 O1-preview发布:OpenAI将O1的预览版开放给免费用户,目的是让更多的用户可以体验到高级推理模型的强大功能。这一举措扩大了先进技术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在教育和小型企业中,帮助更多人从中获益。 Canvas功能上线:Canvas是ChatGPT的新功能,旨在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工作空间,让用户可以在与ChatGPT互动的过程中,创建和管理图表、文档、草图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操作空间,尤其适用于教育、企业项目管理和创意设计。第五天:2025年AI Agent发布,集成Siri发布内容:展示2025年1月推出的AI Agent,并展示与Siri的集成。 AI Agent发布:OpenAI展示了其未来将推出的AI助手——AI Agent。这款AI代理将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如日程安排、信息查询、设备控制等,与智能家居和个人设备无缝衔接。 Siri集成:AI Agent与苹果的Siri进行了深度集成,使得用户能够通过Siri控制AI Agent,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智能设备上。该集成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便捷性,并预示着未来AI将与家庭自动化、智能硬件等系统紧密结合。第六天:GPT-4o图像发布,ChatGPT上线高级语音功能发布内容:GPT-4o图像生成发布,ChatGPT上线高级语音功能。 GPT-4o图像发布:OpenAI推出了基于GPT-4的图像生成能力,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输入生成高度真实的图像。该功能不仅提高了图像生成的质量,也支持了更多创意行业应用,如游戏开发、广告设计等。 高级语音功能:ChatGPT新增了高级语音识别与生成能力,可以支持更加自然流畅的语音交互。新的语音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使其在语音助手、客服、语音翻译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第七天:新开发者工具发布,Projects功能上线发布内容:OpenAI推出新的开发者工具,ChatGPT上线Projects功能。 新开发者工具:新发布的开发者工具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将AI模型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中。包括API优化、调试工具和集成接口等,提高了开发效率。 Projects功能上线:ChatGPT推出了Projects功能,允许用户在一个集中化的平台上管理多个任务和项目。该功能支持跨项目的协作和追踪,适合团队和项目管理者使用。第八天:SEARCH 新文生图模型展示发布内容:展示OpenAI新的文生图模型。 文生图模型:OpenAI展示了其最新的文生图(Text-to-Image)技术。这一技术能够根据文本描述生成图像,并且支持更复杂和多样化的视觉创意。它对于艺术创作、广告设计
2024-12-1920 minThe OpenAI Daily Brief2024-12-1816 minThe OpenAI Daily Brief2024-12-1616 minTech Refinery | Jeff 的科技煉金室
Tech Refinery | Jeff 的科技煉金室科技一周 (晨間3分鐘科技要聞_實驗單集) | Meta 敦促加州總檢察長阻止 OpenAI 轉型獲利企業, 左克柏與馬斯克一起對抗Open AI2024年12月16日,華爾街日報科技版的這篇文章報導了 META要求加州檢察長, ROB, BONTA, 阻止 OpenAI轉型為營利性公司一事,並揭露了臉書, Elon Musk 與 OpenAI 之間的競爭關係,到底是命運的糾纏, 金錢的誘惑; 還是利益的衝突,是否種下日後一切糾葛的種子,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原文是這樣說的,Meta Urges California Attorney General to Stop OpenAI From Becoming For-Profit. Mark Zuckerberg’s company is siding with Elon Musk, in a fight against the developer of ChatGPT. "cide, with" ,就是同意、支持、站在某方的意思。所以左伯格要跟馬斯克在對抗Open AI 這件事情站在一起。文章重點整理: 第一點. 臉書 認為 OpenAI 轉型營利公司將開了不好的先例,等於說允許新創公司享有非營利組織的優勢,直到它們準備好盈利,然後在轉型成為營利公司,哪有這樣的,像是我們玩牌的那個豬羊變色一樣。 META 認為這對矽谷有重大影響,並可能導致非營利投資者獲得與營利公司投資者相同的回報,同時還能享受政府賦予的稅收減免。Meta 支持 Musk 訴求於公眾利益,決定是否允許 OpenAI 轉型為營利公司。Musk 指責說,當他最初會投資 OpenAI 時,是因為他被騙了,進而相信 OpenAI 將永遠是一家純粹的非營利企業,而後來OpenAI 背叛其最初的非營利使命,通過創建營利部門並與其最大投資者微軟勾結來主導 AI 發展。 第二點.OpenAI 認為 Musk 的指控毫無根據,並發布內部文件證明 Musk 曾支持營利性結構,根據我們科技一周工作小組所閱讀的資料,馬斯克曾經提議兩次,一次是讓Open AI 與營利的晶片公司合併,另一次是併入 到特斯拉裡面,兩次都被open AI 董事會拒絕,最後在未能獲得多數股權和完全控制權後才離開,並預言 OpenAI 會失敗。 Musk 自 ChatGPT 推出以來,對 OpenAI 的態度越來越敵對,他切斷了 OpenAI 對 Twitter 的訪問全縣,並批評 OpenAI 在 2019 年設立的營利性子公司結構。 額外資訊:OpenAI 最近完成了一輪 66 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 1570 億美元,讓我們複習一下投資界的獨角獸的定義:  是指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億美元以上,又未在股票市場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Open AI 成立於2015 年 12 月 11 日, 四年後、2019 年,它成立了一個營利子公司,以籌集更多資金,總結來說,今年算是創業的第九年,達到了相當於157隻獨角獸的境界,看到這邊,你覺得呢? 可以先用非營利然後在轉型營利嗎? 又左伯格幹嘛選邊站呢? 馬斯克是不是用訴訟來拖累Open AI 好讓自己的X AI 可以迎頭趕上呢? 科技一周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明天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4-12-1603 min前瞻钱瞻
前瞻钱瞻前瞻钱瞻-91. OpenAI 12天技术发布直播 连发12款新产品趋势前瞻钱瞻: OpenAI 12天技术分享直播。连续12天每天发布一项新的技术或产品。OPEN AI 12天产品发布直播 旨在展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同时为社区和企业提供最新的技术工具和应用。这一活动通过连续12天的发布,涵盖了多方面的主题,包括GPT-4的迭代更新、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案例、以及开放平台的扩展,意在进一步巩固OpenAI在全球AI产业中的领导地位 活动主题:OpenAI发布的新技术和产品,覆盖多个前沿领域。 每日更新:活动持续12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技术展示。 重点技术:包括新的推理模型、图像生成、语音功能、开发者工具等。 目标:OpenAI计划展示其最前沿的AI技术,推动AGI(通用人工智能)和多模态AI的进一步发展。12 Days of OpenAI | OpenAI第一天 OPENAI 推出了 ChatGPT Pro,一项每月收费 200 美元的计划,为用户提供对 OpenAI 最先进模型和工具的扩展访问权限。此计划包括: 无限访问我们最强大的模型 OpenAI o1,以及 o1-mini、GPT-4o 和 Advanced Voice。 o1 Pro 模式:这是 o1 的升级版本,使用更多的计算资源以“更深入思考”,从而为最棘手的问题提供更出色的答案。 未来功能扩展:我们预计将为此计划添加更多计算密集型的生产力功能。ChatGPT Pro 为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其他日常使用研究级智能的人提供了一种加速生产力的方式,让他们始终站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更强的思维能力,解决更困难的问题ChatGPT Pro 提供了一个版本的高级模型,可以更深入思考,以提供更可靠的响应。根据外部专家测试人员的评估,o1 Pro 模式在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表现更为出色,尤其是在数据科学、编程和案例法律分析等领域。与 o1 和 o1-preview 相比,o1 Pro 模式在数学、科学和编码等领域的挑战性机器学习基准测试中表现更佳采用了更严格的评估标准:只有当模型在对同一问题的四次回答中全部正确(即达成“4/4 可靠性”)时,才视其为成功解决该问题,而不再仅以一次正确回答为准。专业用户可以通过在模型选择器中选择 o1 Pro 模式并直接提问来使用此功能。由于生成答案需要更长时间,ChatGPT 会显示进度条,并且如果您切换到其他对话,系统会发送应用内通知。,持续 7 秒 前沿技术展示:在 12 天活动中,OpenAI 深度展示了最新的 AI 技术成果,包括 GPT-4 的功能迭代、跨模态理解、增强上下文处理能力以及多语种支持。 多样化应用场景:活动重点突出 AI 在教育、医疗、金融、创意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多维度应用,为从业者和用户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案例。 新工具与接口发布:OpenAI 发布了若干新型工具和平台接口,让开发者能更轻松地将 AI 功能整合到工作流中,显著提高生产力与创新性。 开发者生态拓展:借由开放 API、社区支持和技术文档的完善,OpenAI 持续吸引全球开发者群体的参与,形成更加活跃且多元的生态体系。 合作伙伴关系升级: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科研机构及初创团队建立合作,OpenAI 将 AI 解决方案与各产业链紧密融合,加速技术与市场的双向赋能。 性能与效率提升:活动中强调了对模型性能、响应速度和系统稳定性的不断优化,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保证卓越的用户体验。 价值链重塑:OpenAI 的技术创新和开放策略有助于重新定义产业价值链,推动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形成。 伦理与责任讨论:在展示新技术的同时,活动也就数据隐私、模型偏见、社会影响等议题展开探讨,强调负责任的创新与技术治理。 前沿趋势前瞻:OpenAI 展示了其对未来 AI 趋势的前瞻性观点,包括 AI 与人类技能互补、跨领域协作、智能决策支持以及创新生态的持续演进。 全球化影响:通过 12 天的持续直播和分享,OpenAI 不仅面向英语世界,也关注其他语种用户的需求,为全球用户提供公平获取先进技术的机会,助力国际创新生态的繁荣与壮大。ChatGPT Pro 资助计划为推动有益人类的重大进展,我们将向美国的领先医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颁发 10 份 ChatGPT Pro 使用授权,并计划在未来将此类资助扩展至其他地区和研究领域。首批获得资助的 10 位研究人
2024-12-0607 min80,000 Hours Podcast2024-11-271h 22The AI Marketing Navigator2024-11-2206 minElon Musk Podcast2024-11-1809 minElon Musk Podcast2024-11-1809 minFLASH DIARIO de El Siglo 21 es Hoy2024-11-0705 minFLASH DIARIO de El Siglo 21 es Hoy2024-11-0705 minBASELINE: How Innovation Really Happens2024-10-2624 minAI Toolbox: Tools, Leaders and Businesses Driving Change Across industries2024-10-1309 minAIandBlockchain2024-10-1010 min网事头条|畅听版
网事头条|畅听版0927早报:OpenAI高层人事地震;育碧《刺客信条:影》跳票热点:OpenAI多位核心骨干离职背后,或与公司转为营利有关9月26日,OpenAI再次发生重大高层人事变动,多位高层相继宣布离职,目前原始创立团队只剩下三人。北京时间9月26日,OpenAI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率先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这一消息。紧随其后,首席研究官鲍勃·麦格和研究副总裁巴雷特·佐夫也相继离开,一连串的人事震荡在科技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在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表示:“米拉、鲍勃和巴雷特是独立且友好地做出了离职的决定,但鉴于米拉的决定时机,我们觉得有必要同时宣布,以便我们能够共同为下一代领导层的顺利交接做准备。”至此,2015年创立OpenAI的 13 人中,仅剩下 3 人还留在OpenAI。而留下的创始人之一、公司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也已将休假时间延长至年底。面对高层离职,奥特曼也迅速宣布了新的领导层任命。奥特曼在公开信中表示:“过去一年多来,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公司的非技术部分;现在,我期待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公司的技术和产品部分。”他还强调,领导层的变动是公司发展中的自然过程,试图安抚员工和外界的担忧。据悉,这一系列高层人事变动发生在OpenAI年度开发者大会之前,也正值OpenAI计划从非营利机构转向营利性实体的关键时期。对此,OpenAI发言人表示:公司正在与董事会合作,以确保企业处于最佳位置,能够成功完成“打造让所有人受益的AI”的使命。OpenAI发言人强调:非营利组织是上述使命的核心,仍将继续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市场侧传闻。有消息称:OpenAI未来重组的营利性公司不再受非营利性董事会控制,但非营利性业务仍将继续存在,而非营利性董事会将拥有营利性公司的少数股份。据多家媒体报道:OpenAI正在寻求一轮新融资,该轮融资规模可能高达65亿美元。而奥特曼计划将首次获得OpenAI占比约7%的股权。有报道称:“在新一轮融资的背景下,关于公司方向的分歧或许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OpenAI即将举行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外界或将能够得知更多信息。OpenAI微软谷歌签署欧盟AI公约当地时间9月25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人工智能公约》的首批100多家签署方名单,该协议旨在促使企业就如何处理和部署人工智能发布“自愿承诺”。目前欧盟委员会公布的名单包括OpenAI、微软、谷歌等,但不包括苹果和Meta。
2024-09-2706 minEveryday AI Podcast – An AI and ChatGPT Podcast2024-08-0647 min硅谷101
硅谷101E153|聊聊被过度营销反噬的Sam Altman与OpenAI的深层危机随着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的官宣离开,他所带领的“超级对齐团队”成员接连离职。曾经说要安全使用AI守护人类的OpenAI,解散了内部关注模型长远安全的团队,并悄悄在公司章程里删除了不能用于“军事与战争”的条款,OpenAI陷入新一轮危机。 而就在团队大动荡、公司负面新闻频出之时,作为CEO的Sam Altman依然周旋于媒体与政客之间,这给极度擅长于公关与营销的Sam也带来很多公关灾难。 这一期,我们就从硅谷的视角,来聊一聊最近正在走下神坛的Sam Altman的商业布局与个人投资,以及隐藏在OpenAI深处的两颗大雷。当算力资源从技术倾向商业化,OpenAI还能领先多久? 【主播】 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 【嘉宾】 张璐,Fusion Fund创始管理合伙人 骆轶航,硅星人创始人 & CEO 【你将听到】 【OpenAI的难题】 02:06 争议一:IIya离职,OpenAI宫斗后续 03:20 员工吐槽Sam Altman:不是在录节目,就是在录节目的路上 06:20 安全对齐团队离职:分歧严重,当初承诺没有兑现 08:00 争议二:不签“封口费”收回股权:很不硅谷 10:21 争议三:OpenAI总是抢对手头条?初创公司挑战巨头红利消逝 14:20 GPT-4o vs Gemini1.5:产品不够惊艳、PR难弥补 19:00 争议四:OpenAI删除“军事与战争”条款引起的风波 21:23 OpenAI隐藏的另外两个雷:非盈利架构、与微软的关系微妙 25:00 OpenAI的核心护城河:技术而非产品 28:32 过去两周将成为OpenAI的转折点:结构化与深层次问题暴露 【Sam Altman的投资布局】 32:26 Sam Altman个人投资偏好:宏大愿景 35:13 OpenAI创业基金 vs Sam个人投资:“战略投资”和“家族办公室” 37:00 如何评价Sam的业绩?早期不错 38:24 频繁出手的OpenAI早期投资人Vinod Khosla:专精技术、控制欲强、爱投有争议的人 44:00 与Sam关系密切的Peter Thiel,但投资思维师承Y Combinator 46:37 社群达人Sam被OpenAI创始团队挑中:大佬们需要会造势的人 49:15 两则2017年的YC趣闻 52:52 OpenAI Mafia?还没有形成,但投资人小圈子存在 【OpenAI的投资战略】 56:00 OpenAI创业基金更多是战略投资,比如布局机器人:应用场景+多样化数据 59:00 数据,OpenAI投资最看重的核心资源 61:30 创业公司如何选择模型:底层大模型+开源小模型的鸡尾酒分层打法 64:30 大模型价格战:价格已经下降90%以上,推理成本在上升 67:01 个性迥异的硅谷企业家:马斯克一致性强、Sam适合做政客 72:50 Sam的个人投资Indent引入OpenAI 【相关补充信息】 小模型 AI小模型是指相对于大规模模型而言参数量较少的深度学习模型,通常具有数百万到数千万个参数,相比于大模型更加轻量级、易于部署,适合在资源有限的设备上运行,适用于执行简单任务或作为复杂系统的辅助。 Humane 由苹果公司前高管于2018年创立,于2023年11月发布首款AI硬件产品AI-Pin,计划于2024年4月开始发货。 Perplexity.AI Perplexity AI 是一个创新型的搜索引擎,成立于2022年8月。它基于 GPT-3.5 加上自己的模型对 URL 内容进行处理并输出摘要,可以看作是 ChatGPT 和 Google 搜索的混合体,旨在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搜索体验。 Sam Altman的投资版图 【监制】 Holiday 【后期】 AMEI、Joya 【Shownotes】 Holiday 【BGM】 King-SyncHits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Youtube|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Special Guests: 张璐 and 骆轶航.
2024-06-051h 15硅谷101|中国版
硅谷101|中国版E153|聊聊被过度营销反噬的Sam Altman与OpenAI的深层危机随着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的官宣离开,他所带领的“超级对齐团队”成员接连离职。曾经说要安全使用AI守护人类的OpenAI,解散了内部关注模型长远安全的团队,并悄悄在公司章程里删除了不能用于“军事与战争”的条款,OpenAI陷入新一轮危机。而就在团队大动荡、公司负面新闻频出之时,作为CEO的Sam Altman依然周旋于媒体与政客之间,这给极度擅长于公关与营销的Sam也带来很多公关灾难。这一期,我们就从硅谷的视角,来聊一聊最近正在走下神坛的Sam Altman的商业布局与个人投资,以及隐藏在OpenAI深处的两颗大雷。当算力资源从技术倾向商业化,OpenAI还能领先多久?【主播】泓君Jane,硅谷101创始人,播客主理人【嘉宾】张璐,Fusion Fund创始管理合伙人骆轶航,硅星人创始人 & CEO【你将听到】【OpenAI的难题】02:06 争议一:IIya离职,OpenAI宫斗后续03:20 员工吐槽Sam Altman:不是在录节目,就是在录节目的路上06:20 安全对齐团队离职:分歧严重,当初承诺没有兑现08:00 争议二:不签“封口费”收回股权:很不硅谷10:21 争议三:OpenAI总是抢对手头条?初创公司挑战巨头红利消逝14:20 GPT-4o vs Gemini1.5:产品不够惊艳、PR难弥补19:00 争议四:OpenAI删除“军事与战争”条款引起的风波21:23 OpenAI隐藏的另外两个雷:非盈利架构、与微软的关系微妙25:00 OpenAI的核心护城河:技术而非产品28:32 过去两周将成为OpenAI的转折点:结构化与深层次问题暴露【Sam Altman的投资布局】32:26 Sam Altman个人投资偏好:宏大愿景35:13 OpenAI创业基金 vs Sam个人投资:“战略投资”和“家族办公室”37:00 如何评价Sam的业绩?早期不错38:24 频繁出手的OpenAI早期投资人Vinod Khosla:专精技术、控制欲强、爱投有争议的人44:00 与Sam关系密切的Peter Thiel,但投资思维师承Y Combinator46:37 社群达人Sam被OpenAI创始团队挑中:大佬们需要会造势的人49:15 两则2017年的YC趣闻52:52 OpenAI Mafia?还没有形成,但投资人小圈子存在【OpenAI的投资战略】56:00 OpenAI创业基金更多是战略投资,比如布局机器人:应用场景+多样化数据59:00 数据,OpenAI投资最看重的核心资源61:30 创业公司如何选择模型:底层大模型+开源小模型的鸡尾酒分层打法64:30 大模型价格战:价格已经下降90%以上,推理成本在上升67:01 个性迥异的硅谷企业家:马斯克一致性强、Sam适合做政客72:50 Sam的个人投资Indent引入OpenAI【相关阅读】小模型:AI小模型是指相对于大规模模型而言参数量较少的深度学习模型,通常具有数百万到数千万个参数,相比于大模型更加轻量级、易于部署,适合在资源有限的设备上运行,适用于执行简单任务或作为复杂系统的辅助。Humane:由苹果公司前高管于2018年创立,于2023年11月发布首款AI硬件产品AI-Pin,计划于2024年4月开始发货。Perplexity.AI:Perplexity AI 是一个创新型的搜索引擎
2024-06-051h 15AI Named This Show2024-05-1051 minThe Twenty Minute VC (20VC): Venture Capital | Startup Funding | The Pitch2024-04-1549 minThe Twenty Minute VC (20VC): Venture Capital | Startup Funding | The Pitch2024-04-0849 minLenny\'s Podcast: Product | Career | Growth2024-02-081h 08Unsupervised Learning2024-01-091h 06HeyBananas | AI Podcast2024-01-081h 12This Week in Pre-IPO Stocks2024-01-0508 min80,000 Hours Podcast2023-12-223h 46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S7E39 | 从 OpenAI 看公司治理:控制权之争的深层原因是机制问题?串台「音为所以」自从 OpenAI 推出了 ChatGPT,这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影响力瞬间蔓延到了各个领域。在今年第七季的「科技早知道」节目正式与大家见面以来,OpenAI 也成为了我们讨论的「常客」。 在 11 月下旬,针对 OpenAI 戏剧性的「政变」事件,大量新闻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不难发现,这次闹剧揭示了 OpenAI 现有公司架构和治理模式中的潜在问题,以及内部动荡如何对整个 AI 生态产生影响。作为播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我非常期待能够从创业者的角度来探讨 OpenAI 冲突背后「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性。 本期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TME) 播客「音为所以」x「科技早知道」的特别串台节目,资深音乐爱好者 Calio 和主播 Diane 邀请到了腾讯音乐集团投资并购的资深法务赵祥,将分别从「法律」和「创业者」的角度来看 OpenAI 董事会治理、硅谷的创业文化,以及如何能给国内的创业者、投资人和科技领域从业者带来启发。 传送门→ 音为所以 | 隐藏在公司治理背后的权力游戏 | OpenAI 纷争回顾 支持我们,加入新一年的播客创新 2021 年我们发起了「声动胡同会员计划」,这是一个纯支持项目,支持「声动活泼」在播客内容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回顾 2023 年,得益于这些支持,「声动活泼」的每档节目都不断突破,不仅荣登苹果中国的年度热门节目榜单,还在 CPA 和喜马拉雅等平台都榜上有名。2024 年,我们也会继续创新,一档全新的投资类节目即将和大家见面,同时也会用更加创新的方式制作新一季「声音特稿」节目。 欢迎点击链接查看我们 2023 年收获和 2024 年内容计划。如果你认同或喜欢我们做的事情,也期待我们不断尝试并产生好内容,欢迎付费支持。 本期人物 Diane,「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Calio,资深音乐爱好者 赵祥,腾讯音乐集团投资并购资深法务 主要话题 [03:27] 回顾 OpenAI 宫斗事件:反转反转再反转 [05:02] 辞退 Sam 的投票揣测:三票赞成,一票摇摆 [07:33] OpenAI 这样规模的公司,董事会合理规模是 9 至 13 人 [08:06] 公司治理机制的原理和起源 [13:26] 微软投资 130 亿美元,持有 49% 股份,却没有董事席位? [16:57] 股东和董事会的委托关系若要成立,有 4 个关键问题要明确 [22:20] Sam Altman,以及他的乌托邦式情怀和愿景 [30:45] 关于「独立董事」的讨论:为何存在、如何选择、概念区别 [40:58] 「硅谷创业圈文化」VS「中国创业公司文化」 [54:41] 法律是为了应对人性的不确定性而存在,你不能永远相信人性 [55:52] 脑洞大开:猜测一下 OpenAI 以及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 关联节目 爱、理念、领导力:OpenAI 政变到和解的智慧博弈 | S7E37 硅谷徐老师串台商业WHY酱 OpenAI 大会杀死了开发者?硅谷徐老师访谈 4 位现场活动参加人 | S7E35 S7E20| xAI vs OpenAI 背后,揭开马斯克和 Altman 竞逐硅谷「顶流」的隐秘战争 S7特快 | GPT4来啦,欢迎加速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硅谷徐老师 如何应对ChatGPT?二级市场闭门研讨会精选 | S7E01 硅谷徐老师 S7番外|OpenAI创始人说教育一定会适应ChatGPT,他说对了吗? 幕后制作 监制:丁教、Jecci 后期:可特、迪卡、赛德 运营:瑞涵 设计:饭团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加入我们 声动活泼正在招聘全职「节目监制」、「节目营销」、「商业化项目管理」,查看详细讯息请 点击链接。如果你已准备好简历,欢迎发送至 hr@shengfm.cn, 标题请用:姓名+岗位名称。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声东击西、吃喝玩乐了不起、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欢迎扫码添加声小音,在节目之外和我们保持联系。Special Guests: Calio and 赵祥.
2023-12-1559 minDeByte2023-11-2751 minChoses à Savoir TECH2023-11-2703 minRebuild2023-11-241h 34商业WHY酱
商业WHY酱S3E12|爱、理念、领导力:OpenAI政变到和解的智慧博弈 | 串台科技早知道在本期节目录制前,OpenAI 的「政变」事件又有了戏剧性逆转。OpenAI 官方在 X 平台上正式宣布,Sam Altman 将重新回归公司出任 CEO 一职,同时组成了新的董事会。随后,Sam Altman 本人也发表推文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表达了对回归 OpenAI 的期待,并强调会继续与微软保持密切合作。这场在全球 AI 科技领域引起轰动的「宫斗闹剧」终于迎来了剧终。OpenAI 在创立之初是一家非盈利机构,核心使命是创造「对全人类都有利」的人工智能。尽管后来进行了盈利模式的转型,但由于其独特的公司架构,控制权仍交给了 OpenAI 非盈利部分的董事会,这也解释了为何在 11 月 17 日,四名董事会成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得以罢免公司 CEO。据多家媒体猜测,此次「政变」爆发的起因可能是董事会成员之一 Ilya Sutskever 和 Sam 对 OpenAI 安全性的资源投入产生了分歧。然而,目前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解释 OpenAI 董事会解雇 Sam 的原因。本期节目为「商业WHY酱」x「科技早知道」特别串台节目,杨轩老师将与硅谷徐老师、「心识宇宙」创始人兼 CEO 陶芳波博士,一起梳理和探讨了以下内容:Sam Altman 和董事会之间的冲突根源,OpenAI 的非盈利组织架构和历史上另外两次「分裂」,以及这次闹剧对 OpenAI 甚至整个 AI 生态中的创业者和竞争对手产生的影响。本期人物杨轩,「商业WHY酱」主播、36 氪主编硅谷徐老师,硅谷连续创业者、人工智能高管、斯坦福商学院客座讲师,「科技早知道」主播 |推特:@H0wie_Xu| 微信公众号:硅谷云| AI 英文博客:howiexu.substack.com陶芳波,AI 公司「心识宇宙」创始人兼 CEO,开发了 AI 智能体平台 MindOS主要话题01:54 回顾超过 5 天的 OpenAI 闹剧全过程06:10 从马斯克的离开到 Anthropic 的创立,这已经是 OpenAI 的第三次危机10:39 Sam Altman 被董事会解雇的导火索,是 chatGPT-5 技术的突破吗?19:58 OpenAI 的命运,仅由 6 位董事会成员决定?42:53 Sam 和 Ilya,「破镜」后还会「重圆」吗?51:39 后续推演:OpenAI 的结局,对 AI 生态创业者有何影响?延伸阅读 Sam Altman Returns as OpenAI CEO in Dramatic Reversal 播客节目《Microsoft CEO Satya Nadella on the OpenAI Debacle》 GPT革命|OpenAI“动乱” 利益还是信仰之争 GPT革命|超700名OpenAI员工要求董事会辞职 董事会成员也参与 S7E20| xAI vs OpenAI 背后,揭开马斯克和 Altman 竞逐硅谷「顶流」的隐秘战争 OpenAI 大会杀死了开发者?硅谷徐老师访谈 4 位现场活动参加人 | S7E35幕后制作监制:丁教、Jecci声音设计:迪卡普里鑫、可特运营:瑞涵设计:饭团关于节目在这个快速变化、信息爆炸的世界,跟随资深商业编辑杨轩,和各行各业的聪明人一起,聊点文字报道中看不到的料,探寻商业背后的关键问题和本质逻辑。加入声动胡同会员计划成为声动活泼会员,支持我们独立而无畏地持续创作,并让更多人听到这些声音。加入方式支付 ¥365/年 成为声动胡同常住民。加入后,你将会在「声动胡同」里体验到专属内容、参与社群活动,和听友们一起「声动活泼」。在此之前,也欢迎你成为声动胡同 闲逛者,免费体验会员内容、感受社群氛围。了解更多会员计划详情,我们在声动胡同等你。商务合作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关于声动活泼「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声动早咖啡、跳进兔子洞、吃喝玩乐了不起、泡腾 VC 、反潮流俱乐部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 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朋友欢迎扫码添加声小音,在节目之外和我们保持联系
2023-11-231h 08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爱、理念、领导力:OpenAI 政变到和解的智慧博弈 | S7E37 硅谷徐老师串台商业WHY酱在本期节目录制前,OpenAI 的「政变」事件又有了戏剧性逆转。OpenAI 官方在 X 平台上正式宣布,Sam Altman 将重新回归公司出任 CEO 一职,同时组成了新的董事会。随后,Sam Altman 本人也发表推文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表达了对回归 OpenAI 的期待,并强调会继续与微软保持密切合作。这场在全球 AI 科技领域引起轰动的「宫斗闹剧」终于迎来了剧终。 OpenAI 在创立之初是一家非盈利机构,核心使命是创造「对全人类都有利」的人工智能。尽管后来进行了盈利模式的转型,但由于其独特的公司架构,控制权仍交给了 OpenAI 非盈利部分的董事会,这也解释了为何在 11 月 17 日,四名董事会成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得以罢免公司 CEO。据多家媒体猜测,此次「政变」爆发的起因可能是董事会成员之一 Ilya Sutskever 和 Sam 对 OpenAI 安全性的资源投入产生了分歧。然而,目前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解释 OpenAI 董事会解雇 Sam 的原因。 本期节目为「商业WHY酱」x「科技早知道」特别串台节目,杨轩老师将与硅谷徐老师、「心识宇宙」创始人兼 CEO 陶芳波博士,一起梳理和探讨了以下内容:Sam Altman 和董事会之间的冲突根源,OpenAI 的非盈利组织架构和历史上另外两次「分裂」,以及这次闹剧对 OpenAI 甚至整个 AI 生态中的创业者和竞争对手产生的影响。 本期人物 硅谷徐老师,硅谷连续创业者、人工智能高管、斯坦福商学院客座讲师,「科技早知道」主播 |推特:@H0wie_Xu| 微信公众号:硅谷云| AI 英文博客:howiexu.substack.com 杨轩,「商业WHY酱」主播、36 氪主编 陶芳波,AI 公司「心识宇宙」创始人兼 CEO,开发了 AI 智能体平台 MindOS 时间轴 [01:31] 回顾超过 5 天的 OpenAI 闹剧全过程 [05:47] 从马斯克的离开到 Anthropic 的创立,这已经是 OpenAI 的第三次危机 [10:16] Sam Altman 被董事会解雇的导火索,是 chatGPT-5 技术的突破吗? [19:25] OpenAI 的命运,仅由 6 位董事会成员决定? [42:30] Sam 和 Ilya,「破镜」后还会「重圆」吗? [51:16] 后续推演:OpenAI 的结局,对 AI 生态创业者有何影响? 关联节目 S7E20| xAI vs OpenAI 背后,揭开马斯克和 Altman 竞逐硅谷「顶流」的隐秘战争 OpenAI 大会杀死了开发者?硅谷徐老师访谈 4 位现场活动参加人 | S7E35 关联链接 Sam Altman Returns as OpenAI CEO in Dramatic Reversal 播客节目《Microsoft CEO Satya Nadella on the OpenAI Debacle》 GPT革命|OpenAI“动乱” 利益还是信仰之争? GPT革命|超700名OpenAI员工要求董事会辞职 董事会成员也参与 有效利他主义 Effective Altruism 幕后制作 监制:丁教、Jecci 声音设计:迪卡普里鑫、可特 运营:瑞涵 设计:饭团 加入声动胡同会员计划 成为声动活泼会员,支持我们独立而无畏地持续创作,并让更多人听到这些声音。 支付 ¥365/年 成为声动胡同常住民。加入后,你将会在「声动胡同」里体验到专属内容、参与社群活动,和听友们一起「声动活泼」。 在此之前,也欢迎你成为声动胡同闲逛者 ,免费体验会员内容、感受社群氛围。了解更多会员计划详情,我们在声动胡同等你。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加入我们 声动活泼正在招聘全职「节目监制」、「节目营销」、「商业化项目管理」,查看详细讯息请 点击链接。如果你已准备好简历,欢迎发送至 hr@shengfm.cn, 标题请用:姓名+岗位名称。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吃喝玩乐了不起、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2023-11-231h 08Du Bitai2023-11-2325 min硅谷101|中国版
硅谷101|中国版E131|OpenAI动荡始末:两股硅谷势力的角逐与“执剑人”Ilya在OpenAI董事会发起的这场“政变”的五天中,OpenAI的权力更迭在不停反转,每一次反转都可以称之为教科书般的公关案例与博弈策略。经历五天的攻防战,最终还是以原CEO Sam Altman的回归且更换董事会成员收尾。如果要追溯这场矛盾的根源,从ChatGPT的发布已经开始在内部有了不同的声音。而从OpenAI创建到今天,内部也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分裂。OpenAI的组织架构也是商业史上的一次创新,非营利性的组织形态是为了保证让AI安全的发展,而公司架构则是为了AI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但这两种思想如何共存,安全发展AI的度在哪里,硅谷一直有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也存在于OpenAI的董事会中。这期节目,我们着重从另一个OpenAI的核心人物Ilya Sutskever的视角,也被看作是对这次OpenAI内乱起着最关键作用的一个人,来看看OpenAI这些积累已久的矛盾到底是什么。另外,感谢VSP投资人培训营项目对本期节目的支持,如果大家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可以发邮件到vsp@sav.vc咨询详情。本项目每个季度开营一次,报名链接长期有效。【主播】泓君,《硅谷101》播客主理人【嘉宾】陶芳波,人工智能公司MindOS创始人周恒星Kevin,英文科技媒体Pandaily创始人陈茜,《硅谷101》视频主理人【你将听到】00:10 VSP训练营02:34 正片04:28 截止11月20日晚上OpenAI三次反转时间线梳理09:56 ChatGPT发布已出现分裂:追求商业化,还是以研究为中心?12:31 OpenAI成立八年以来的三次决裂14:43 事发前三天采访Sam Altman,原本打算庆祝ChatGPT一周年16:04 OpenAI的铁三角:ilya负责研发、Greg负责技术、Mira负责产品19:08 OpenAI的两派一直在激烈斗争21:00 “董事会告诉员工,为了使命哪怕毁灭公司也在所不惜”23:24 安全问题是如何成为关注焦点的?有效利他主义与有效加速主义两种势力的角逐25:35 Ilya的超级对齐:对人类文明底层的爱29:35 Ilya Sutskever PK Sam Altman,谁是OpenAI的灵魂人物32:41 OpenAI组织的独特之处34:50 Sam Altman:真诚、做事滴水不漏,但不懂技术39:52 OpenAI的董事会成员与有效利他主义的关系43:01 董事会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扎克伯格、Open Philanthropy与Anthropic47:46 三名董事会成员今年突然退出,力量失衡49:09 有效加速主义与有效利他主义的历史渊源54:09 “执剑人”Ilya:同样担心AI风险,但不以放弃发展为目标56:48 OpenAI事件的行业影响【董事会成员】【员工董事】Sam Altman:Open AI前CEOIlya Sutskever:OpenAI首席科学家Greg Brockman:OpenAI前董事长兼总裁【独立董事】Adam D’Angelo:Quora的联合创始人兼职CEOTasha McCauley:机器人公司Fellow Robots首席执行官Helen Toner: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战略总监【出事前几个月退出的董事】Reid Hoffman:OpenAI投资人,因投资另外一家AI公司担心利益冲突在今年3月退出。Will Hurd:前共和党联邦众议员Shivon Zilis: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总监,因马斯克连带关系,紧随其后退出董事会。【初步新董事会成员】Bret Taylor:Salesforce前联合首席执行官Larry Summers:美国前财政部部长Adam D’Angelo:Quora的联合创始人兼职CEO【名词整理】Anthropic是一家美国的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和公益公司,由OpenAI的前成员Dario Amodei和
2023-11-231h 01硅谷101
硅谷101E131|OpenAI动荡始末:两股硅谷势力的角逐与“执剑人”Ilya在OpenAI董事会发起的这场“政变”的五天中,OpenAI的权力更迭在不停反转,每一次反转都可以称之为教科书般的公关案例与博弈策略。经历五天的攻防战,最终还是以原CEO Sam Altman的回归且更换董事会成员收尾。 如果要追溯这场矛盾的根源,从ChatGPT的发布开始,内部已经有了不同的声音。而从OpenAI创建到今天,内部也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分裂。 OpenAI的组织架构也是商业史上的一次创新,非营利性的组织形态是为了保证让AI安全的发展,而公司架构则是为了AI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但这两种思想如何共存,安全发展AI的度在哪里,硅谷一直有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也存在于OpenAI的董事会中。 这期节目,我们着重从另一个OpenAI的核心人物Ilya Sutskever的视角,也被看作是对这次OpenAI内乱起着最关键作用的一个人,来看看OpenAI这些积累已久的矛盾到底是什么。 另外,感谢VSP投资人培训营项目对本期节目的支持,如果大家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更多信息可以在这里找到,报名链接在这里。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可以发邮件到vsp@sav.vc 咨询详情。本项目每个季度开营一次,报名链接长期有效。 【主播】 泓君,《硅谷101》播客主理人 【嘉宾】 陶芳波,人工智能公司MindOS创始人 周恒星Kevin,英文科技媒体Pandaily创始人 陈茜,《硅谷101》视频主理人 【你将听到】 00:10 VSP训练营 02:34 正片 04:28 截止11月20日晚上OpenAI三次反转时间线梳理 09:56 ChatGPT发布已出现分裂:追求商业化,还是以研究为中心? 12:31 OpenAI成立八年以来的三次决裂 14:43 事发前三天采访Sam Altman,原本打算庆祝ChatGPT一周年 16:04 OpenAI的铁三角:Ilya负责研发、Greg负责技术、Mira负责产品 19:08 OpenAI的两派一直在激烈斗争 21:00 “董事会告诉员工,为了使命哪怕毁灭公司也在所不惜” 23:24 安全问题是如何成为关注焦点的?有效利他主义与有效加速主义两种势力的角逐 25:35 Ilya的超级对齐:对人类文明底层的爱 29:35 Ilya Sutskever PK Sam Altman,谁是OpenAI的灵魂人物 32:41 OpenAI组织的独特之处 34:50 Sam Altman:真诚、做事滴水不漏,但不懂技术 39:52 OpenAI的董事会成员与有效利他主义的关系 43:01 董事会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扎克伯格、Open Philanthropy与Anthropic 47:46 三名董事会成员今年突然退出,力量失衡 49:09 有效加速主义与有效利他主义的历史渊源 54:09 “执剑人”Ilya:同样担心AI风险,但不以放弃发展为目标 56:48 OpenAI事件的行业影响 【董事会成员】 【员工董事】 Sam Altman:Open AI前CEO Ilya Sutskever:OpenAI首席科学家 Greg Brockman:OpenAI前董事长兼总裁 【独立董事】 Adam D’Angelo:Quora的联合创始人兼职CEO Tasha McCauley:机器人公司Fellow Robots首席执行官 Helen Toner: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战略总监 【出事前几个月退出的董事】 Reid Hoffman:OpenAI投资人,因投资另外一家AI公司担心利益冲突在今年3月退出。 Will Hurd:前共和党联邦众议员 Shivon Zilis: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总监,因马斯克连带关系,紧随其后退出董事会。 【初步新董事会成员】 Bret Taylor:Salesforce前联合首席执行官 Larry Summers:美国前财政部部长 Adam D’Angelo:Quora的联合创始人兼职CEO 【名词解释】 Anthropic 是一家美国的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和公益公司,由OpenAI的前成员Dario Amodei和Daniela Amodei在2021年创立。现任CEO为Dario Amodei。 Open Philanthropy 开放慈善事业,是一个研究和赠款基金会,根据有效利他主义的原则发放赠款。它是由GiveWell和Good Ventures自2011年起合作成立的。2021年Holden Karnofsky卸任CEO之后,现在CEO为Alexander Berger。 有效利他主义 英文是Effective Altruism,简称EA,有效利他主义是一个哲学和社会运动,倡导“利用证据和理性来找出如何尽量多地造福他人,并基于此采取行动”。在本期的内容中代表“AI需要仔细缓慢的发展”。 有效加速主义 英文是Effective Accelerationism,简称E/ACC,有效加速主义涉及加速或强化社会或经济中特定过程或趋势,以更快速或更有效地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本期的内容中代表“AI需要大胆快速的发展”。 【相关阅读】 《硅谷101》视频 AI保守派大战激进派,我们细扒了OpenAI董事会每一位成员 Sam Altman回归!聊聊“叛变者”的恐惧与信念:OpenAI技术灵魂人物Ilya Sutskever 【后期】 AMEI 【BGM】 Anticipating a New Day - Stationary Sign Interruption - Craft Case For One Brief Day - Francis Wells 【Shownotes】 Jessica 【在这里找到我们】 公众号:硅谷101 收听渠道:苹果|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播客 海外用户:Apple Podcast|Spotify|TuneIn|Google Podcast|Amazon Music 联系我们:podcast@sv101.net
2023-11-231h 01Nonprofit News Feed Podcast2023-11-2117 minUsing the Whole Whale - A Nonprofit Podcast2023-11-2117 minEveryday AI Podcast – An AI and ChatGPT Podcast2023-11-2159 min铁林想聊 | 一人公司
铁林想聊 | 一人公司从OpenAI这波狗血宫斗剧开聊,看看未来AI可能带来隐患与挑战OpenAI这波宫斗大戏简直是科技界的“甄嬛传”了。奥特曼被赶出公司,到又要回来,到员工反水,到微软介入,简直是丝丝入扣,剧情不断地反转反转再反转。铁林想聊趁热打铁继续邀请Frank和不二一起,从股权、公司发展、公司治理、阴谋论和未来步伐等角度来吃一波瓜,听听铁林和二位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吧!【话题时间线】00:02:04:历史之间的格雷格布罗克曼:OpenAI事件的幕后黑手00:13:09:Sam去微软?董事会投票结果曝光,创始人是否被架空?00:19:42:科技企业是否应该获得投资?OPENAI的初创历程告诉你为什么!00:26:18:未来派终结者模式的故事:科技与初心的悖论00:32:55:理解董事会投票背后的人性因素——从Sam的行为分析入手00:39:27:科学家的浪漫主义情怀:航天科技的科幻梦想实现00:46:05:探索大自然中的有序性:人工智能的有序性与人性管理的必要性00:52:41:OpenAI首席科学家被公开指责,可能给全世界提了个醒00:59:15: OpenAI宫斗剧:Sam去微软还是回到原来的公司?【联系我们】绿泡泡:xuetielin(注明:铁林想聊。进入听友群)【主播】薛铁鏻,教练吧创始人,ICF(国际教练联盟)MCC级别的教练,曾在两家上市公司任副总裁,金牛和瑞投资集团合伙人,中国传媒大学特聘客座讲师,多家大学的客座教授,LUXX Master大师级分析师及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公众号「铁林想聊」 视频号「铁林想聊」 小宇宙「铁林想聊」 小红书「铁林想聊-Life coach」 微博「薛铁鏻-XueTieLin」 B站「薛铁鏻-XueTieLin」点这里进入铁鏻的连接树【嘉宾】Frank教练,资深科技圈老兵,曾经在迪斯尼流媒体部门任中国区技术负责人;不二教练,投资人,冥想、瑜伽爱好者,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的理工男。【编辑】Coach8新媒体部【背景音乐】ZhangKey【同时欢迎关注Coach8新媒体号】视频号「教练吧」 公众号「教练吧」 小宇宙「Coach8教练吧」 B站「Coach8教练吧」 小红书「Coach8教练吧」 新浪微博「Coach8教练吧」————————————OpenAI事件解析本段主要讲述了OpenAI的一些事件。首先提到了OpenAI的CEO被解雇,随后由其原CTO米拉穆拉蒂担任新CEO。这一事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因为OpenAI与微软的关系密切,而OpenAI在成立初期曾获得过微软的投资。此外,OpenAI的CEO被解雇后,OpenAI的股价大幅下跌,引发市场恐慌。最后,OpenAI表示将寻求对事件的解释,并考虑进行内部调查。 OpenAI CEO变动与员工流失周天晚上,Open AI宣布了新任CEO为埃米尔·希尔,原为Amazon旗下游戏平台Twitch的联合创始人。同时,微软CEO萨迪亚·萨提亚纳迪拉也参与其中。虽然双方在周五达成协议后未能实现,但仍存在可能影响Open AI未来发展的问题。此外,700名员工联名要求将CEO替换成其他人,如山姆·奥特曼等。对此,有人担忧这将对Open AI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与首席科学家之间的分歧。 AI领域内的商业竞争本段主要讲述了科技行业中的一个小事件,即微软将创始人开掉并将其招募为股东的故事。这段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创业者和投资者的思考,以及对科技公司内部结构的讨论。同时,也提到了中国的法律规定与外国不同之处,以及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商业案例,同时也反映了科技行业的复杂性和挑战。 投资管理与创业公司的困境本段主要讲述了关于微软的投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首先提到了微软的投钱管理和法务方面的不足,以及其股权结构的混乱。其次,讨论了一些创业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担忧和对投资的期望。此外,还提到了Open AI这家科技公司的情况,该公司并非传统的追求利润的公司,而是致力于通过AI技术造福全人类的非营利组织。然而,由于资金消耗过快,导致公司面临巨大压力。OpenAI的组织架构本段主要讲述了Open LP公司的情况。该公司的目标是追求盈利,但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虽然该公司在技术方面投入巨大,但在实际运营中却面临诸多困难。此外,该公司的股东并不需要对公司负责,这与传统企业的做法不同。尽管如此,Open LP公司在创新和发展方面的努力仍然值得关注和学习。 投资界的失败与挑战本段主要讨论了一位首席科学家的角色及其在公司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这位首席科学家被认为是投资界的成功典范,但他的一些行为却引起了质疑。例如,他在决定离开OpenAI时,选择了一种不太理智的做法,而这种方式与公司的初衷相悖。此外,他还表现出一种过分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过度乐观。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他的看法是否正确以及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疑问。 理工男的思维与创业者的挑战本段主要讲述了理工男的特点和情绪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提到了在美国硅谷地区,由于文化差异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很容易导致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强调了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如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成功经验。最后指出,中国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但也需要更加开放和创新。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中的挑战与机遇在硅谷,人们可以自由发挥创意和激情,但在个人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中国,许多人过于注重实际效益,缺乏浪漫情怀。然而,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人是要计算的,就是要算好每一个风险。”他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科学的进步和创新,而非现实中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未来的可能性。 生命进化的理论与OpenAI的影响本段主要讲述了人类对于生命进化的理解与思考。首先提到了薛定谔的生命观,认为生命的发展需要经历基因突变、量子跃迁等复杂的过程。接着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OpenAI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挑战。讲者强调,虽然OpenAI的技术可以带来巨大变革,但如果过度依赖这一技术,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人性、有序性和可持续性。 AI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一次关于人工智能和战争的对话中,提到了如何将AI应用于战争中。与会者认为,人类与AI的关系就像宫斗剧中的人物一样,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同时,他们也指出了AI的发展可能会让微软成为最大受益方,因为它可以更快地推动A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和管理AI的发展,以确保其有益于人类社会。 AI意识与政治操控的可能性在这段对话中,讲者提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其潜在的影响。他认为,虽然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无法实现意识、自主决策等高级功能,但它可能会通过某种途径影响人类的思考和行为。此外,他还谈到了奥本海默的故事,认为这是一个关于政治和媒体引导的问题。同时,他还提出了阴谋论的观点,即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略了背后的真实情况。 AI技术与人类命运的关系本段主要讨论了一些科技话题,包括人工智能、克隆技术等。提到了国家力量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和影响,以及人们对新技术的态度和使用方式。同时,也探讨了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平衡各种因素,如自由与管制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讲述一部关于Open AI的狗血宫斗剧,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设想和对科技的期待。 宫斗剧的发展与未来走向本段讨论了一个关于宫斗剧的发展方向的预测。有人认为,若Micr
2023-11-211h 05Coach8 教练吧(播客)
Coach8 教练吧(播客)E061-从OpenAI这波狗血宫斗剧开聊,看看未来AI可能带来隐患与挑战-铁林想聊OpenAI这波宫斗大戏简直是科技界的“甄嬛传”了。奥特曼被赶出公司,到又要回来,到员工反水,到微软介入,简直是丝丝入扣,剧情不断地反转反转再反转。铁林想聊趁热打铁继续邀请Frank和不二一起,从股权、公司发展、公司治理、阴谋论和未来步伐等角度来吃一波瓜,听听铁林和二位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吧! 【话题时间线】 00:02:04:历史之间的格雷格布罗克曼:OpenAI事件的幕后黑手00:13:09:Sam去微软?董事会投票结果曝光,创始人是否被架空?00:19:42:科技企业是否应该获得投资?OPENAI的初创历程告诉你为什么!00:26:18:未来派终结者模式的故事:科技与初心的悖论00:32:55:理解董事会投票背后的人性因素——从Sam的行为分析入手00:39:27:科学家的浪漫主义情怀:航天科技的科幻梦想实现00:46:05:探索大自然中的有序性:人工智能的有序性与人性管理的必要性00:52:41:OpenAI首席科学家被公开指责,可能给全世界提了个醒00:59:15: OpenAI宫斗剧:Sam去微软还是回到原来的公司?  【主播】薛铁鏻,教练吧创始人,ICF(国际教练联盟)MCC级别的教练,曾在两家上市公司任副总裁,金牛和瑞投资集团合伙人,中国传媒大学特聘客座讲师,多家大学的客座教授,LUXX Master大师级分析师及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 公众号「铁林想聊」 视频号「铁林想聊」 小宇宙「铁林想聊」 小红书「铁林想聊-Life coach」 微博「薛铁鏻-XueTieLin」 B站「薛铁鏻-XueTieLin」 点这里进入铁鏻的连接树 【嘉宾】Frank教练,资深科技圈老兵,曾经在迪斯尼流媒体部门任中国区技术负责人;不二教练,投资人,冥想、瑜伽爱好者,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的理工男。【编辑】Coach8新媒体部【背景音乐】ZhangKey【同时欢迎关注Coach8新媒体号】 视频号「教练吧」 公众号「教练吧」 小宇宙「Coach8教练吧」 B站「Coach8教练吧」 小红书「Coach8教练吧」 新浪微博「Coach8教练吧」 ————————————OpenAI事件解析本段主要讲述了OpenAI的一些事件。首先提到了OpenAI的CEO被解雇,随后由其原CTO米拉穆拉蒂担任新CEO。这一事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因为OpenAI与微软的关系密切,而OpenAI在成立初期曾获得过微软的投资。此外,OpenAI的CEO被解雇后,OpenAI的股价大幅下跌,引发市场恐慌。最后,OpenAI表示将寻求对事件的解释,并考虑进行内部调查。OpenAI CEO变动与员工流失周天晚上,Open AI宣布了新任CEO为埃米尔·希尔,原为Amazon旗下游戏平台Twitch的联合创始人。同时,微软CEO萨迪亚·萨提亚纳迪拉也参与其中。虽然双方在周五达成协议后未能实现,但仍存在可能影响Open AI未来发展的问题。此外,700名员工联名要求将CEO替换成其他人,如山姆·奥特曼等。对此,有人担忧这将对Open AI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与首席科学家之间的分歧。AI领域内的商业竞争本段主要讲述了科技行业中的一个小事件,即微软将创始人开掉并将其招募为股东的故事。这段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创业者和投资者的思考,以及对科技公司内部结构的讨论。同时,也提到了中国的法律规定与外国不同之处,以及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商业案例,同时也反映了科技行业的复杂性和挑战。投资管理与创业公司的困境本段主要讲述了关于微软的投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影响。首先提到了微软的投钱管理和法务方面的不足,以及其股权结构的混乱。其次,讨论了一些创业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担忧和对投资的期望。此外,还提到了Open AI这家科技公司的情况,该公司并非传统的追求利润的公司,而是致力于通过AI技术造福全人类的非营利组织。然而,由于资金消耗过快,导致公司面临巨大压力。OpenAI的组织架构本段主要讲述了Open LP公司的情况。该公司的目标是追求盈利,但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虽然该公司在技术方面投入巨大,但在实际运营中却面临诸多困难。此外,该公司的股东并不需要对公司负责,这与传统企业的做法不同。尽管如此,Open LP公司在创新和发展方面的努力仍然值得关注和学习。投资界的失败与挑战本段主要讨论了一位首席科学家的角色及其在公司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这位首席科学家被认为是投资界的成功典范,但他的一些行为却引起了质疑。例如,他在决定离开OpenAI时,选择了一种不太理智的做法,而这种方式与公司的初衷相悖。此外,他还表现出一种过分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过度乐观。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他的看法是否正确以及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疑问。理工男的思维与创业者的挑战本段主要讲述了理工男的特点和情绪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提到了在美国硅谷地区,由于文化差异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很容易导致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强调了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如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成功经验。最后指出,中国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但也需要更加开放和创新。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中的挑战与机遇在硅谷,人们可以自由发挥创意和激情,但在个人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中国,许多人过于注重实际效益,缺乏浪漫情怀。然而,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人是要计算的,就是要算好每一个风险。”他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科学的进步和创
2023-11-211h 05One Thing Today in Tech2023-11-2105 minLife With AI : Unlocking Your Third Brain2023-11-1818 minПодкаст на Вайбе
Подкаст на ВайбеВСЕ НОВИНКИ OpenAI DevDay / Новые LLM от xAI, Samsung и Amazon / AI-Pin не удивил / AIA Podcast #21👉 AW.club: https://bit.ly/awclub-ru 👉 Наш чатик в ТГ: https://t.me/aiapodcast Сегодня расскажем вам про все новинки, которые показала на OpenAI DevDay: чем GPT-4 turbo хуже GPT-4, что такое GPTs, как их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и кто придумал это название, какие изменения подъехали в API, когда ждать GPT5 и каким он будет. Параллельно говорим про новые LLMки от Samsung, Amazon и Илона Маска, удивляемся безнадежности AI pin, обсуждаем окончание забастовки актеров, ИИшный рэп и Augmented Intelligence. Всем приятного прослушивания, поехали!   ГДЕ НАС СМОТРЕТЬ И СЛУШАТЬ 🔸 YouTube: https://youtu.be/YQbACHDehVA 🔸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aia-google 🔸 Apple Podcasts: https://bit.ly/aia-apple 🔸 Spotify: https://bit.ly/aia-spotify 🔸 Скачать mp3: https://aia.simplecast.com/episodes/21   НАВИГАЦИЯ 0:00 Виртуально-сериальный разгон 8:17 ИИшный рэп 8:40 Вирусное начало 13:25 OpenAI DevDay 13:56 GPT не мультимодальный 16:48 GPTs и GPT Builder - что за зверьки такие и как работают 34:40 Что стало хуже 38:05 OpenAI закрыл платные подписки 40:05 Новинки GPT API и приватные модели 44:40 Первая версия ChatGPT Store 46:30 Фишки GPT-4 turbo 52:02 Альтман рассказал про GPT-5 1:03:07 OpenAI будет конкурировать с Apple? 1:08:19 AI-Pin и всё, что мы о нем думаем 1:19:36 Grok от xAI 1:30:05 Забастовка актеров закончилась 1:42:25 Скарлетт Йоханссон 1:45:26 YouTube блокирует ИИ-исполнителей 1:51:3...
2023-11-172h 58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OpenAI 大会杀死了开发者?硅谷徐老师访谈 4 位现场活动参加人 | S7E35本期节目由香港亚洲国际都会赞助播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官网,了解今年创业节的各项日程安排,也可以看到过去几年创业节中重要活动的回放,还可以订阅创业节的 newsletter,随时获取香港创投圈的一手资讯! 11 月 6 日晚,OpenAI 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首届开发者大会 DevDay 毫无疑问是本年度最重要的科技大会之一。然而,随着 GPT-4 Turbo、Assistant API、全新的多模态能力、GPT Store 等最新技术的发布,这究竟是为 OpenAI 的开发者带来更多机遇,还是断绝了他们的生路呢?此次大会是否真的消灭了一大批初创企业,甚至影响了全球知名孵化器 YC 在 2023 年的所有项目? 硅谷徐老师在这期节目中,将会与四位参加开发者大会的业内人士进行访谈,其中包括两位 OpenAI 生态圈内的创业者岳天溦和 Kaicheng Zhou、棕榈资本创始人李厚明、阿里国际站买家 AI 产品负责人 Sharon。大家首先分享了参加完大会后的感受和思考,现场的花絮,以及与其他优秀的 AI 从业者交流的体验。 随后,徐老师和四位嘉宾一起探讨了以下内容:OpenAI 员工对于通用人工智能 AGI 的理想主义,OpenAI 大会中采用的苹果式营销方式,OpenAI 如何促成技术平权及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关键技术背后存在的挑战和看点。通过这次访谈,我们期望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动向。 本期人物 • 硅谷徐老师,硅谷连续创业者、高管、人工智能创投家、斯坦福商学院客座讲师,「科技早知道」主播 | 微信公众号:硅谷云| 小红书:硅谷徐老师 • 李厚明,棕榈资本创始人 • 岳天溦,硅谷创业者 MathGPTPro CEO,百万访问量 Web App • Sharon,阿里国际站,买家 AI 产品负责人 • Kaicheng Zhou,Collov.ai CTO,A轮,AI 视觉设计工具 时间轴 [02:30] 从 OpenAI DevDay 现场出来后,后劲很大! [07:59] 小型创业公司在 OpenAI 颠覆之下的生存思路:「更深、更细、更快」 [14:18] ChatGPT 人均停留时长仅约 8 分钟,而 Character.AI 竟然有近 30 分钟? [16:40] OpenAI 不仅引进苹果的「饥饿营销」,还挖走苹果的核心负责人 [22:04] 「坚定纯粹的 AGI 信仰者」VS「商业化的好奇心和尝试」 [26:23] 微软和 OpenAI:现在「甜甜蜜蜜」,未来「貌合神离」 [35:08] GPT Store 怎么样助力技术平权? [40:21] OpenAI 潜在的隐私安全问题背后,创业者和公司该如何考量? [43:08] GPT Store,有可能会是下一个 App Store吗? [50:03] 开发者大会 Keynote 之外,现场还有哪些看点? [52:27] 现场员工、投资人们,对「开源模型的未来」的看法 [56:17] 从创业者、投资人、大厂从业者的角度,分享对 OpenAI 生态圈内创业者的建议 关联节目 AI Agent 智能体 真相和未来 | 硅谷徐老师对话英伟达、DeepMind大模型专家(上) 超级独角兽 Databricks 联合创始人:从对决 Snowflake,到人类如何与 AI 共存 | S7E21 硅谷徐老师 通用人工智能离我们多远,大模型专家访谈 |S7E11 硅谷徐老师 x OnBoard! S7特快 | GPT4来啦,欢迎加速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硅谷徐老师 关联链接 OpenAI DevDay 发布会视频 The OpenAI Keynote Discover the GPTs and plugins of ChatGPT Character.AI Function calling ChatGPT 元年:野心,战略,以及绕不开的困难|TECH TUESDAY 现场参加了OpenAI的大会,我感觉属于上个时代的开发者被干掉了 幕后制作 监制:丁教、Jecci 声音设计:迪卡普里鑫 运营:瑞涵 设计:饭团 加入声动胡同会员计划 成为声动活泼会员,支持我们独立而无畏地持续创作,并让更多人听到这些声音。 支付 ¥365/年 成为声动胡同常住民。加入后,你将会在「声动胡同」里体验到专属内容、参与社群活动,和听友们一起「声动活泼」。 在此之前,也欢迎你成为声动胡同闲逛者 ,免费体验会员内容、感受社群氛围。了解更多会员计划详情,我们在声动胡同等你。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加入我们 声动活泼正在招聘全职「节目监制」、「节目营销」、「商业化项目管理」,查看详细讯息请 点击链接。如果你已准备好简历,欢迎发送至 hr@shengfm.cn, 标题请用:姓名+岗位名称。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
2023-11-151h 08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S7E20| xAI vs OpenAI 背后,揭开马斯克和 Altman 竞逐硅谷「顶流」的隐秘战争上周,马斯克对标 OpenAI 的新公司 xAI 终于浮出水面。公司愿景是让 AI 产生好奇心,并且解答宇宙的究极问题。马斯克在 Twitter Spaces 语音发布会上直言 OpenAI 的研究方式「危险」,并且已经被大公司所控制。 出于对谷歌、FB 垄断 AI 科研的恐惧,由当时的 YC 掌门人奥特曼(Sam Altman)攒局、马斯克等人出资,OpenAI 得以成立。然而没过多久,马斯克就在内斗中离开。这次出走,也导致他错过了 OpenAI 改制后的成长,特别是今年 ChatGPT 带来的辉煌。 马斯克和奥特曼缘何分道扬镳、反目成仇?马斯克为什么一边号召 OpenAI 停止研究,一边自己就开了一家 AI 公司?xAI 到底要做什么?在这期节目里,你将听到前硅谷记者讲述 OpenAI 史上不为人知的 AI 权力斗争。 声动活泼听友调研 为了向你提供更优质的节目内容和收听体验,诚邀你参与用户问卷调研。参与的小伙伴将有机会获得我们的惊喜礼包,你的参与也会让我们越做越好! 本期人物 丁教,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杜晨,「科技早知道」主播,前科技记者 主要话题 [01:17] 关于 xAI 的目标和概况,马斯克在发布会上都说了些什么? [08:56] 对抗 AI 霸权、从谷歌和 FB 挖人,OpenAI 成立背后的故事 [23:38] OpenAI 初期的道路选择,以及马斯克的不满 [31:43] 利益冲突还是权力斗争?马斯克正式与 OpenAI 分道扬镳 [34:56] 秉持 OpenAI 最初理念,产品使用体验媲美 GPT-4,Anthropic 是什么来头? [40:25] 介于财务投资与战略投资之间,AI 实验室与大公司的合作模式 [45:49] 风生水起的 Sam Altman,终于证明了自己作为创始人的实力 [51:36] xAI 是否会和特斯拉合作?AI 监管要如何进行?发布会上的其他信息 延伸阅读 xAI Twitter Space 新智元:马斯克官宣成立xAI!挖角谷歌+OpenAI豪华天团,清华校友加入,解密宇宙终极答案「42」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Contradictions of Sam Altman, AI Crusader Wired: Inside OpenAI, Elon Musk's Wild Plan to Se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ee Semafor: The secret history of Elon Musk, Sam Altman, and OpenAI 注:除特殊说明,以上资料均根据 ChatGPT、维基百科、Google Search 等搜索结果进行整理,欢迎勘误。 往期节目 S7E19|一亿人支持 Meta 新产品「像素级拷贝」Twitter,只因马斯克太招骂? S7番外|OpenAI创始人说教育一定会适应ChatGPT,他说对了吗? S4E32|低调神秘业绩赞,Spark Capital是什么样的存在 S6E39|FTX急速坠落,加密史上最大破产案会让 Web3 倒退十年吗? S7E15|用户把平台「下线」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论坛 Reddit 遭用户抗议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会员计划 成为声动活泼会员,支持我们独立而无畏地持续创作,并让更多人听到这些声音。 加入方式 支付 ¥365/年 成为声动胡同常住民。加入后,你将会在「声动胡同」里体验到专属内容、参与社群活动,和听友们一起「声动活泼」。 在此之前,也欢迎你成为声动胡同闲逛者 ,免费体验会员内容、感受社群氛围。 了解更多会员计划详情,我们在声动胡同等你。 幕后制作 监制:杜晨、刘灿、闻晓(实习) 后期:迪卡普里鑫、六工(实习) 运营:瑞涵、Babs 设计:饭团 关于节目 原「硅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发展,关注商业格局变化。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声动早咖啡、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
2023-07-1858 minThe Digestible Dynamics Podcast2023-04-2625 minFourWeekMBA2023-01-2313 minIngenios@s de Sistemas2022-09-0912 minMultimodal by Bakz T. Future2022-02-101h 38Short & Sweet AI2021-03-080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