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details
.com
Print
Share
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earch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Openbook閱讀誌
Shows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3E1》漫畫編輯的技能、心法大公開!ft. 大塊第二編輯室總編林怡君X慢工總編黃珮珊
漫畫編輯要/會做的事真的很多,讀者的好奇也不少!Openbook徵求大家對漫畫編輯的提問,收集到從選書、發掘漫畫家、與作者溝通、合作改編、企劃行銷、版權銷售、數位工具對產業發展的看法等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問題。本集節目邀請到兩位資歷豐富的台灣漫畫編輯:大塊文化第二編輯室總編輯林怡君(小毛),以及慢工文化總編輯黃珮珊,分享成為一名好的漫畫編輯,應該培養什麼樣的能力與眼光?以及她們是如何走上如此多工的職人之路?有問必答、一一解惑!
2025-07-22
4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2EP10》跨越10年,超過120間書店的紀錄之旅,訪《書店裡的影像詩》導演侯季然
由夢田影像製作的《書店裡的影像詩》近日推出第3季,除了2024金馬影展搶先上映,今年(2025)也在台北電影節放映。第1季始於2014,迄今已超過10年了,這或許是最有系統以影像紀錄當代台灣書店現場的節目,不僅留下大量珍貴的影像,更紀錄了書店產業的變遷。閱讀隨身聽主持人吳家恆,過去曾在古典音樂台以廣播節目「轉角發現微光」與目前在教育電台「望向未來的書店」前後製作超過230集節目,訪問超過100間書店,同樣系統性地以聲音留下書店經營者的身影。本集節目特別邀請《書店裡的影像詩》導演侯季然與廣播主持人吳家恆,後半場節目由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串場,一起聊聊拜訪書店的豐富歷程,與台灣書店業的種種變化。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5-07-14
5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1EP5》資深日語譯者詹慕如/翻譯其實是二次創作,每個用字遣詞都是一種創作
從事翻譯工作20餘年的詹慕如是國內備受讚譽的資深日文自由口筆譯工作者,翻譯作品遍及推理、文學、設計、童書、戲劇等各領域。除經常擔任藝文、商務、科技等類型之同步會議及活動口譯,亦經營臉書粉專「譯窩豐」,記錄與分享翻譯工作甘苦。 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詹慕如到節目中,分享在口譯、筆譯經驗與甘苦談,以及對於翻譯工作發展的觀察。節目豐富精彩,請別錯過。
2024-10-29
5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1EP4》教學藝術家、作家楊雨樵/民間譚、AI與古典樂 ft.《音樂史暗處的金曲》
在漫漫的時光河流中,你是否想過有多少深刻的創作者,與時代失之交臂了呢?近期,教學藝術家楊雨樵出版了新書《音樂史暗處的金曲:來自民間的古典音樂》,帶領讀者深入古典音樂史中鮮為人知的角落。藉由古典音樂對民間文學的提煉,思考創作、個人與時代之間的不同音樂光景 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楊雨樵到節目中,分享他以教學藝術家的身份,將繁複的藝術知識轉化為易懂的教學活動與文章。話題從敘事學、民間故事,甚至與AI一起創作。節目豐富精彩,請別錯過。
2024-10-22
48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1EP2》在海一方書店羅秀芸/900公里的聖雅各朝聖之路 ft.《洄游,成為海》
2020年,疫情剛開始,羅秀芸(娃娃)用 了9 個月的時間,在蘭嶼親手打造了第一家獨立書店「在海一方」。兩年後的秋天,她啟程前往歐洲,踏上了「聖雅各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用 37 天步行了 900 公里,完成了這趟旅程。今年(2024) 8 月,她將這一段旅程的日記整理出版成書。為什麼她會選擇在蘭嶼開書店?又為何踏上朝聖之路?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10-03
49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1EP1》博達著作權代理 謝孟穎/從台書外譯到出國愛用行李箱,版權工作甘苦大揭密
入行超過10年,版權工作者謝孟穎第一次上Podcast節目,Openbook隨身聽幫讀者問好問滿。從工作核心技能、國外愛買台灣哪些書、出國跑書展都用哪種行李箱,還有全世界跑透透的工作是怎樣經驗?謝孟穎除了分享了版權經紀的日常,也從細節分享了許多因為文化差異,反而能看見的美好出版交流。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9-24
5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10》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李賢文/解嚴前辦美術雜誌,題材用不完,警總來約談
在人生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遇到貴人,對許多畫家與愛畫畫的人而言,榮獲今年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的《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既是伯樂也是貴人。 創辦了25年的《雄獅美術》雜誌於1996年停刊,成立半世紀的雄獅圖書公司也於2023年結束。在獲頒金鼎獎特別貢獻獎之際,李賢文回顧經歷過的時代與做過的事情,也曾有困難與驚險的時刻,但他仍屢次提到「幸運」這個詞。他說自己幸運地能一直做喜歡的、也對社會有幫助的事,彼此成就。而開始與結束,都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決定而已。本集節目中,李賢文分享了這段美學教育與出版事業的創辦、經營與發展生涯。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9-13
39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9》台灣血液基金會黎蕾/讓國外學者搶閱的科普童書 ft.《小大人的血液課》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是台灣歷史悠久的法人組織,去年出版了《小大人的血液課》,獲得了2023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我們邀請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黎蕾博士,分享基金會多年來如何一步步創造台灣傲視全球的捐血環境,在製做兒童繪本上,又歷經了那些規劃與把關。 ─── 島讀共同體 Openbook閱讀誌成立迄今已屆7年,閱讀了超過兩萬本新書,其中有大半的作品, 圍繞著台灣這塊土地,映照不同面向的時代樣貌。我們特別精選推介過的年度好書,籌畫「島讀共同體」系列活動,將它們化為2場作家對談、2組共4場自然與生態走讀活動與3場人文議題Podcast節目。深入了解更多,請點擊:「島讀共同體」。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8-27
52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8》法律白話文運動劉珞亦/看新聞氣噗噗嗎?法普書來幫你 ft.《童話陪審團》
在「島讀共同體」系列活動的第2場Podcast訪談,法律白話文運動社群總監劉珞亦回顧了自己做法普的初衷,法白如何從出版、社群、媒體多面向地設計出法白的長久運營模式,台灣人買法普書嗎?該如何讓兒童與社會大眾對法律感興趣呢?法律的思辨性如何如何在童書中呈現?請聽劉珞亦娓娓道來。 ─── 島讀共同體 Openbook閱讀誌成立迄今已屆7年,閱讀了超過兩萬本新書,其中有大半的作品, 圍繞著台灣這塊土地,映照不同面向的時代樣貌。我們特別精選推介過的年度好書,籌畫「島讀共同體」系列活動,將它們化為2場作家對談、2組共4場自然與生態走讀活動與3場人文議題Podcast節目。深入了解更多,請點擊:「島讀共同體」。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8-13
4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7》作家江婉琦/主流敘事外的移工日常,ft.《移工怎麼都在直播》 @島讀共同體
江婉琦的第一本書《移工怎麼都在直播》出版接近2年了,2022年獲得Openbook好書獎,隔年又得到金鼎獎肯定,可說是近年相當受到重視與肯定的移工書寫。 在「島讀共同體」系列的首場Podcast訪談,我們邀請到江婉琦,回顧她對移工議題的關懷與寫作歷程。這兩年來,她的生活也經歷了一些變動,這本書有哪些機緣巧合,帶領她看見那些不同的生命樣貌?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 島讀共同體 Openbook閱讀誌成立迄今已屆7年,閱讀了超過兩萬本新書,其中有大半的作品, 圍繞著台灣這塊土地,映照不同面向的時代樣貌。我們特別精選推介過的年度好書,籌畫「島讀共同體」系列活動,將它們化為2場作家對談、2組共4場自然與生態走讀活動與3場人文議題Podcast節目。深入了解更多,請點擊:「島讀共同體」。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7-30
4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6》浪人醫師吳佳璇/分段徒步環島,記錄人文與醫療風景 ft.《一路向北》
浪人醫師吳佳璇從2020年10月開始徒步環島,先完成並出版西半部的《一路向南》的行走紀錄,今年則出版了東半部的續作《一路向北》,書中不僅有徒步的心得、地方歷史的分享,也記錄了台灣珍貴的醫療人文風景。本集節目中,吳醫師分享她分段環島的規畫方式,也暢談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維持著閱讀、寫作與翻譯。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7-18
49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5》裏路出版主編董淨瑋/《地味手帖》編輯術+台灣島內移居
你是否想過離開城市,移居到規模更小的鄉鎮?或者雖然無法離開,仍希望與其他鄉鎮有更深度的聯結呢?10多年前,社會曾湧起返鄉青年熱潮,帶動了地方創生和產業升級;近年隨著工作型態變化與房價高漲,自由工作者或數位創作者越來越多,流動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可能是固定往返數個地方,或是離開城市,移居到鄉鎮的人。 「裏路出版」聚焦移動與地方故事,並有豐實的出版成果,尤其描繪不同鄉鎮日常的雜誌《地味手帖》,每本皆有精彩的主題。Openbook閱讀誌特別專訪《地味手帖》主編董淨瑋,一起聊聊她的雜誌編輯術與裏路對台灣島內移動的觀察,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7-03
5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4》作家李惠貞/企劃使人自由,活出自己的樣子 ft.《成為企劃人》
李惠貞新書《成為企劃人》即將在全台獨立書店進行巡迴,書粥店長高耀威聯合10間獨立書店買斷了1000本,可謂近期書市十分有魄力的企劃。Openbook邀請李惠真到節目中,與讀者分享她為何認為成為企劃人,是使人自由的方式,李惠貞也分享了許多企劃思考的關鍵環節,比如企劃來自日常的累積、自由也伴隨自律、如何讓工作和生活達到平衡。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成為企劃人》分享會場次 5/25(日) 13:30 - 15:30 @蘭嶼.在海一方 6/08(六) 15:00 - 17:00 @花蓮.一本書店 6/09(日) 16:00 - 17:30 @台東.書粥 6/15(六) 13:00 - 15:00 @瑞芳.非書店 6/22(六) 14:30 - 16:00 @台北.郭怡美書店 7/06(六) 14:00 - 15:30 @竹北.或者書店 7/07(日) 14:00 - 15:30 @苗栗.日榮本屋 7/13(六) 15:00 - 17:00 @台南.台南政大書城 7/14(日) 14:00 - 15:30 @高雄.三餘書店 7/20(六) 14:30-16:00 @台北.一間書店 7/21(日) 16:00 - 17:00 @台北.紅氣球 心之橋 信義店 7/27(六) 14:00 - 16:00 @台中.維摩舍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5-29
47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3》漫畫家小島/棋手與AI的鬥智和菁英孩子的創傷 ft. 獅子藏匿的書屋
近年AI議題興盛,而圍棋與AI的對弈歷史,已遠遠超過其他藝術或運動,甚至改變了圍棋的生態。究竟AI在故事中能扮演怎樣的角色呢?漫畫家小島的作品《獅子藏匿的書屋》,最近連載漸漸進入高潮,AI與人類的鬥智,是否也讓漫畫家苦惱呢?另外,本作也已售出法語和烏克蘭語版權,小島近年經常參訪安古蘭漫畫節,她又有怎樣的心得與感想呢?本集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吳致良|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5-15
1h 00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2》漫畫家日下棗/四格漫畫剪裁術&喜劇有沒有SOP? ft.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
在Instagram和漫畫星熱烈連載中的漫畫《三個不結婚的女人》,前陣子出版了單行本,趁此機會,Openbook特別邀請漫畫家日下棗到閱讀隨身聽,暢談這部作品。過去從未以四格漫畫進行創作的日下棗,如何克服困難,剪裁故事,創造一則又一則笑料呢?在開發本作之前,她做了那些功課,如何創造角色、定調故事呢?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5-01
4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10EP1》譯者羅漪文/意在言外或人命關天的翻譯ft. 越南現代小說選、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
翻譯的種類相當多,除了有口譯和筆譯的區別,更有場合與類型的不同。越南語譯者羅漪文,是司法通譯也是文學翻譯,她生於越南,移民台灣後,讀了中文系,更成為中文博士,精通中文與越南兩種語言。近年,她出版了《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也編選翻譯了《越南現代小說選》。這兩種翻譯天差地遠,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羅漪文聊聊她的翻譯工作,也分享越南文學作品與精緻文化的精采,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4-04-16
40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10》作家吳明益 /文學如何成為城市的記憶,一些參與國外作家節的啟發 ft.《海風酒店》
《海風酒店》榮獲2023 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訪作家吳明益。在上集節目中,吳明益暢談對台灣獨立書店的獨特觀察,本集將繼續分享他如何看待抗爭與失敗,並從中發現真正的能累積的事物。 吳明益也將分享,他多年參加不同國家的文學節,有哪些文學活動值得台灣借鏡?他又如何思考台灣的自然寫作不同世代的實踐呢?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12-21
37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9》作家吳明益/全台85間獨立書店巡迴簽書,與一個平凡人不曾抵抗的抵抗 ft.《海風酒店》
恭喜《海風酒店》榮獲2023 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作家吳明益不僅作品內斂深刻,在這本新書問世初期,更巡迴全台獨立書店,以個人影響力,領讀者一同踏進台灣的獨立書店。 他最初為何展開這樣的企劃?期間遇見了哪些獨特的讀者與書店?同時身為作家與學者,他如何看待自己與貼在身上的各種標籤?他為何認為這本書是「一個平凡人不曾抵抗的抵抗」?本集節目精彩,請別錯過,另有下集,敬請期待。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12-20
31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8》離島出走楊馥慈、曾宥輯/返鄉青年、石滬、澎湖與世界文化遺產
隨著大城市房價居高不下,許多青壯年發現,回到家鄉可能是更好的職涯或人生的選擇,因此青年返鄉、地方創生,皆成為近年重要議題。楊馥慈與曾宥輯來自澎湖,他們所創辦的「離島出走」,帶領遊客深度認識澎湖石滬,近年獲獎連連,深受肯定,是地方創生的重要案例。 兩人合著的《回到滬之島:澎湖石滬與里海生活誌》獲得2023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本集節目中,他們暢談返鄉所遇到的困難與收獲,分享石滬的重要性,以及台灣做為海洋國家,應該如何思考人與海洋的關係。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12-13
37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7》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說故事的博物館,藏品與IP化
這集邀請到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一起聊聊最近Openbook 在9月、10月與11月與文化內容策進院合作的專題「說故事的博物館」,報導了11間不同類型的臺灣博物館與它們的珍貴藏品。為什麼日本大河劇或英國BBC歷史劇叫好又叫座,臺灣歷史題材的作品卻很難斬獲同樣效益呢?這11間博物館又共同訴說那些臺灣故事呢?與影視產業有哪些關係?節目豐富,請別錯過。 ─── ◆說故事的博物館◆ 【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影視化與時代景深,賴香吟《天亮之前的戀愛》 【國立臺灣美術館】名畫故事改編潛力股,〈朝涼〉與畫家林之助 【國家人權博物館】集臺灣刑偵空間與技術的大成:安康接待室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物修護師是柯南,也是俠醫,市仔頭福隆宮雲龍神龕 【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寶變身圖像角色IP,動畫+代言,酷獸奇航的冒險 【國立臺灣博物館】建國大亂鬥,黃虎旗與臺灣民主國誕生史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寶玉器與史前兵器,臺灣奇幻《風暴之子》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不)悲情名伶,北投好萊塢與台語片消失之謎《女伶回憶錄》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第一位奧運選手張星賢,他的抱負與遺憾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鐵道技師與運動員,青春與戰爭,《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夢幻大樂隊,從美軍、藍寶石到西索米,高雄樂士浮生錄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12-04
38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6》金漫大獎得主布里斯/關於得獎與作為職業漫畫家 ft.《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
2023金漫大獎得主漫畫家布里斯來到閱讀隨身聽,這是每年台灣漫畫的最高榮譽,她分享自己創作路上一路的甘苦,也暢談創作得獎作品《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的實踐。作為從大學時期開始做同人創作的漫畫家,她見證了許多產業的興衰,對於作為職業漫畫家,有不少獨到的體悟。節目精彩,請千萬別錯過。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11-27
3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5》現流冊店洪沛澤、林潔珊/被文學書店耽誤的咖哩店還有獨立音樂祭(喂~)ft. 獨書祭 12/9、12/10 讀書開唱開喝
現流書店是兩位聽團仔組成的文學書店,負責人洪沛澤也是文學出版社九歌的行銷,店長林潔珊也曾在內容產業多年。除了結合文學與臺灣獨立音樂,他們更將書店視為中立的所在,把滿滿的議題能量,從單一出版社的行銷擴及到不同的出版環節。現流書店即將在12月9日、10日舉辦大型活動「獨書季」,將書市集與獨立音樂祭結合,邀請文學家與樂團共演,他們如何創造出新的創作火花,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 了解更多獨書祭,請上:現流書店臉書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11-12
5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4》郭怡美書店趙偉仁/百年老屋的書店一歲了,歡迎交朋友
郭怡美書店開業一年了,去年開業時,Openbook閱讀誌特地專訪了書店創辦人郭重興與經理人趙偉仁,一年不到的時間,郭怡美書店已成為了大稻埕新地標,台北市重要的文化地景。我們再次邀請趙偉仁到閱讀隨身聽節目中,聊一聊這一年的冒險與實驗,書店的變與不變、營收結構如何想像?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延伸閱讀】我們來開100家書店好不好:訪大稻埕郭怡美書店郭重興與趙偉仁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11-08
42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3》高雄世界詩歌節12國63詩人齊聚 ft. 詩人曾貴海、沙力浪、羅思容、崔舜華、李長青
距離高雄上一次舉辦世界詩歌節,已經過去了18年,即將在今年11月底舉辦的世界詩歌節,可說盛況空前。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5位詩人,與我們一起分享近況,也聊聊他們將在世界詩歌節朗讀的作品。另外,高雄市文化局文化發展中心李毓敏主任也將在節目中為讀者一一介紹亮點,更介紹了她個人不可錯過的兩日遊行程,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與會來賓:高雄市文化局 文化發展中心主任李毓敏、詩人李貴海、沙力浪、羅思容、崔舜華、李長青 了解更多高雄世界詩歌節:請點我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10-25
1h 07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2》譯者尉遲秀/關於米蘭昆德拉和那些江湖傳言 ft.台灣法語譯者協會
捷克裔法國籍文學大師米蘭.昆德拉於今年(2023)7月辭世,全球讀者紛紛表示不捨與哀悼。在台灣,提起米蘭.昆德拉,多數人都會想到他的專屬譯者尉遲秀,他與米蘭.昆德拉曾因翻譯有不少來往,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尉遲秀,分享他所認識的米蘭.昆德拉。另外,尉遲秀也在去年底接任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他也將分享協會如何在台灣凝聚法語翻譯的能量。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2023-10-11
48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9EP1》Readmoo行銷總監何宛芳/好用APP與閱讀器,能讓讀者的注意力回到書籍
近年電子書閱讀器品牌林立,若時間回到6、7年前,這是很難想像的事情。Readmoo讀墨是第一間同時投入電子書閱讀器軟硬體開發的臺灣公司,開拓出了龐大的電子書商機與閱讀器產品線。閱讀是一件很個人的事,好用APP的重要性有如書籍的裝幀設計師,如何滿足廣大讀者不同的閱讀喜好?閱讀器軟硬體有哪些順應社會的改變呢?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到Readmoo行銷總監何宛芳到節目中,與讀者暢聊開發的樂趣與辛苦。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2023-09-27
4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10》寶瓶林歆婕、遠流沈嘉悅/行銷通路報品術+如何留住好的行銷
承接上集〈一樣是行銷企劃,不同出版社工作內容差異很大?〉,本集繼續邀請到寶瓶文化營銷部主任林歆婕與遠流出版二部企劃主任沈嘉悅,一起聊聊大家對出版社行銷企劃的「美麗誤會」。為何來應聘行銷企劃的畢業生,常常感到工作與想像不同?行銷企劃的工作成就感通常來自什麼?行銷平時如何與通路或媒體打交道?另外,懷抱著熱情工作,遇到低潮該怎麼辦呢?本集節目,特別適合想應徵出版社行銷企劃的畢業生,以及對出版產業有興趣的轉職者。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2023-09-14
27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9》寶瓶林歆婕、遠流沈嘉悅/一樣是行銷企劃,不同出版社工作內容差異很大?
在出版業,好的行銷企劃不怕沒工作。一個編輯職缺往往很快就能找到應聘者,但行銷企劃的位子卻經常一懸數月,好的行銷比好的編輯更難找。本集節目邀請到寶瓶文化營銷部主任林歆婕與遠流出版二部企劃主任沈嘉悅,一起聊聊出版社「行銷企劃」的核心能力,在做不同書籍時,他們如何採取不同方法,也分享他們對於書籍「折扣」的想法。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2023-08-31
3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8》學者笹沼俊暁/台日友好?台灣和日本只看對自己有利的那一面,兼聊温又柔
台灣跟日本國際交流一向很友好,不過,台灣學日文的人數很明顯是多於日本的,你曾好奇日本作家筆下的台灣是怎樣的模樣嗎?日本學者笹沼俊暁2020年出版的作品《流轉的亞洲細語》,有系統地呈現日本作家如何書寫台灣與中國。這不是一本翻譯作品,而是旅居台灣的笹沼俊暁以中文完成的作品。他犀利地指出不同語言的權力結構,解構「台日友好」背後的盲區。作為一位越境書寫者,他認為台日社會認識彼此時,總是有十分鄉愿的一面,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
2023-08-15
3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7》作家梁莉姿/文學可以找回柔軟 ft.港台美食
香港作家梁莉姿去年(2022)與今年分別出版了兩部作品《日常運動》與《樹的憂鬱》,雖然相隔時間不長,但作品皆深獲好評。她來台灣一段時間了,大多住在花蓮。她喜歡台灣那些事物呢?在她心中香港和台灣藝文環境有何不同呢?梁莉姿不僅將在節目中分享她心中的台灣,也與讀者分享她筆下的香港,以及作為創作者,她如何觀察那些關注運動的寫作者。節目精彩,請千萬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
2023-07-18
1h 04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6》編劇劉梓潔/編劇一下筆,就開始吃老本了 ft.編劇書簡
Openbook閱讀誌的專欄「編劇書簡」,從編劇的角度,分享影視作品的精采。本期閱讀隨身聽邀請到專欄作家劉梓潔,與讀者分享,編劇看電影或影集時,特別留意那些地方;相似的情節,編劇如何開展出新穎的感受;專業人士追劇時,如何推敲出門道。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 編劇書簡:請點我 由編劇的眼光領略故事的編織,從作品細節欣賞影視的魔法,在戲劇中蔓延閱讀的支線。「編劇書簡」專欄,由編劇、作家劉梓潔執筆,是觀影筆記,也是影視與文學的對話,每月刊登。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07-05
42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5》Openbook理事長莫昭平+故事創辦人涂豐恩/作家導覽,用走讀建立與土地的關係
近年文化部藉由世界閱讀日推廣「走讀台灣」活動,邀請讀者從書籍認識台灣的多元與豐富,累積了不少豐富的精彩走讀路線。《Openbook閱讀誌》今年為此企劃了「一本書就出發!」的書單;《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也精心規劃了8條經典路線。閱讀隨身聽特別邀請這兩個策展單位的代表莫昭平與涂豐恩,一起聊聊如何用走讀建立與土地的關係。還沒選好參加哪場走讀活動的朋友,請千萬別錯過本集節目。 ─── 【走讀臺灣】 閱讀風土,以書帶路:8場活動簡介與報名 「一本書就出發!」特別企劃,105本深度踏查臺灣的精采書單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06-13
38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4》音樂文化研究者洪芳怡/磨去作曲家主觀喜惡,發現台語老歌靈魂,今夜來放送
有些台語老歌,在不同的時代,每隔幾年,總會被一直翻唱,比如齊秦與陳明章都曾演唱的〈港都夜雨〉,又如伍佰重新賦予生命的〈素蘭小姐要出嫁〉。閱讀隨身聽本期嘉賓作家洪芳怡,自從上一本探索臺灣戰前流行音樂的《曲盤開出一蕊花》出版後,深受好評;近日,她出版了《今夜來放送》則聚焦1946年到1969年的台語流行音樂,討論了近百首重要歌曲如〈望你早歸〉、〈安平追想曲〉、〈補破網〉等等。節目中,她描繪了該時期的台語流行音樂圈的苦惱與創新,重建了當時音樂圈的交誼網絡,喜歡台語流行音樂的朋友,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 洪芳怡推薦曲目,《今夜來放送》戰後臺語流行金曲:https://reurl.cc/94ZpY8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05-30
45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3》漫畫家簡嘉誠/被壓抑的一方,通常有很多故事 ft.青空下的追風少年、女伶回憶錄
漫畫家簡嘉誠近年與國家影視聽中心合作了三部漫畫:《消逝的後街光影》、《畫電影的人》與《女伶回憶錄》,都獲得非常精采的口碑。故事圍繞著台語電影的史料重新出土,以漫畫為台語電影爭取轉型正義,巧妙地將政策不公的歷史轉化成戲劇或藝術的養分。這幾部作品的背後,都有著很深很深的遺憾或悲劇性,如何以漫畫再現歷史,如何從歷史拉回「人」的身上,請聽簡嘉誠娓娓道來,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05-02
50 min
ESSENTIEL radio
OpenBook - Françoise Caron ou les yeux du cœur
OpenBook - Françoise Caron ou les yeux du cœur : Françoise Caron est l'invitée d'OpenBook. Interviews, nouveautés, coups de cœur, idées lectures vous attendent. OpenBook… à livres ouverts !
2023-04-23
37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2》Mangasick黃廷玉/從另類漫畫到滿滿漫畫節
Mangasick是台北另類漫畫的重要地標,不僅是一間獨立書店,更涉足出版、漫畫評論與策展,2020年開始,更不畏疫情風雨舉辦「滿滿漫畫節」。Mangasick雖有著獨特的販售品項、跨地域的讀者與穩定活動能量,然而相較於一般社區型書店,挑戰也完全不同。他們不仰賴暢銷書、過路客和中盤商,甚至也並不主動向來店的讀者介紹,卻能與讀者創造很強的黏著度。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到Mangasick創辦人黃廷玉,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故事,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 ◆滿滿漫畫節◆ 活動日期:2023年4月22日(六) 活動時間:12:00 – 17:00 地點:龍山文創B2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45號B2(龍山寺捷運站1號站內徒步15秒)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04-19
50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8EP1》鐵道迷黃威勝、古庭維/有縱貫鐵道才有台灣共同體ft.追火車的日子、台灣鐵道
閱讀隨身聽第8季第1集,邀請兩位鐵道迷來作客。黃威勝去(2022)年底出版了攝影集《追火車的日子》,而《鐵道情報》總編輯古庭維則與著名插畫家Croter攜手創造了繪本《台灣鐵道》。黃威勝與古庭維不僅是好友,甚至曾一起出國拍火車,為何火車令他們如此著迷?鐵道對台灣來說,又有著怎樣的意義與特殊性? 本集節目將打開鐵道迷的內心世界,揭開追火車的特殊技能。喜歡鐵道,常常搭乘火車與捷運、高鐵的朋友,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 本集節目圖文版,可閱覽《追火車的日子》、《台灣鐵道》精彩照片與圖片:請點我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3-03-21
42 min
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7|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學家和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07
讀書共和國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 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07|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學家和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 主持/吳家恆 來賓/張惠菁(衛城出版總編輯) 播出日期 2023/1/18 Wed Copyright © 2022 Echo Digital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chodigital2022@gmail.com 也歡迎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讓講者與出版社得到實質回饋,製作單位也有資源推出更多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 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學家和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955 ▉評審推薦語 李仁淵(決選評審,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當你知道一向景仰或情感依託的朋友,竟然監視你的一舉一動、向警方報告,你會怎麼面對他?會跟他絕交還是原諒他? 1973年秋天,美國年輕人類學者凱薩琳.韋德瑞到鐵幕下的羅馬尼亞鄉村進行博士論文研究,這個田野點是她日後學術生涯的核心。當她為了研究在當地建立關係、蒐集田野材料時,她的一舉一動同時也被羅馬尼亞祕密警察所布置的線民網絡記錄著。本書是三十多年後她調閱當時的監控紀錄,詳細閱讀這些檔案、並且訪談當時的線民與祕密警察後,所撰寫的自我民族誌。 《他們說我是間諜》交錯穿插著情治系統的監控檔案、當時的田野筆記與信件、現在的回憶、相關人士的訪談,以及作者對這些材料的情感反應與理性反思。身為領域中的領導學者,作者不僅掀開了罩紗,更讓我們看到罩紗背面不齊整的縫紉痕跡:初下田野的天真莽撞、研究過程中的挫折與失誤、情感依賴與友誼,甚至坦陳幾乎被昔日的迫害者吸引,而體會到這是情治人員擅長的操弄技術。 作者細膩地求索與自剖,呈現出刻板印象外的情治系統與威權體制。以往我們較熟悉的敘述是「無辜的受害者 vs. 強大、無所不在卻又近乎無形的體制力量」,然而這本書也讓我們看到了加害者的臉。線民之所以成為線民各有原因,情治人員也不是虛懸空中的魔王,而是深植在關係的網絡中。情報網絡不是滴水不漏,而檔案更是操控下的結果,未可輕信。 正義與邪惡的對立是不同陣營都會使用的話術。作者在第一部分回溯被監控的過程後,第二部分對線民與情治人員的指認與追索,並不單是為了和解或究責,更不是要再一次告訴讀者共產黨有多可怕。當面對的是一個真實的、與自己有連結的人,愛與恨都不是那麼簡單。與其將實際發生過的迫害簡化成非黑即白的單向論述,乃至摘去歷史脈絡,成為片面的口號,這本書引導讀者去正視迫害如何發生。對台灣的讀者來說,正視威權時代的歷史、從體制下個人的行動來理解體制,是本書可以帶來的啟示。 ▉獲獎感言 撰文:凱薩琳.韋德瑞(Katherine Verdery) 臺灣出版的《他們說我是間諜》中譯本,能在2022年獲得享譽甚高的Openbook好書獎,我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這本書描述我在2008年,與我的羅馬尼亞秘密警察監控檔案相遇的過程。那些檔案,是在1973年到1989年羅馬尼亞共產政府垮台之前,我在羅馬尼亞進行多年研究旅行的時候,祕密警察對我進行的監控報告。甚至到1989年之後,對我的監控也還持續進行。 這本書揭露出,由負責監控我的安全局官員賦加在我身上的多重人設(personae),與他們認為我一直在從事的破壞性任務。除此之外,我還記錄了我和處理我案件的三名官員親自見面的經驗(分別在羅馬尼亞的三個主要城市),這本書也記錄我與羅馬尼亞朋友們的對話,他們幫助我更了解安全局如何運作。我在書中強調,安全局官員是鑲嵌在社會關係網絡之中的,社會關係網絡讓他們能經常地與親戚、朋友,以及可能的告密者接觸;由此,我指出,共產主義政權並不是「我們」VS「他們」——兩陣營的其中一方,而是幹部與人民本來就是常態性地互相滲透的。 我的書能夠獲得2022年Openbook好書獎的認可,對我來說是一個美好的驚喜,我非常珍惜。我深深感謝你們,給了我這樣的榮耀。 原文: I am tremendously delighted and honored that the Taiwanese translation of My Life as a Spy into Chinese has received the prestigious Openbook Award for 2022. This book describes my encounter in 2008 with the files that the Romanian Secret Police kept on me during my many years of research trips to Romania between 1973 and 1989, when Romania’s communist government fell. Even after 1989 my surveillance continued. The book reveals the multiple personae that my Securitate officers attributed to me and the damaging work they believed I had been doing. In addition, I record my in-person meetings with three of the officers who had managed my case (in three principal cities of Romania), as well as conversations with Romanian friends who helped me understand better how the Securitate worked. I emphasize the embeddedness of Securitate officers in networks of social relations that brought them into frequent contact with relatives, friends, and possible informers; in this way, I show the communist regime to have been one not of “us” versus “them” but of the regular interpenetration of cadres and citizens. My book’s recognition through the Openbook Award for 2022 is a wonderful surprise that I cherish. I thank you deeply for honoring me in this way.● 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學家和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 My Life as a Spy: Investigations in a Secret Police File 作者:凱薩琳.韋德瑞(Katherine Verdery) 譯者:梁永安 出版:衛城出版 定價:650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3-01-18
19 min
The Desi VC with Akash Bhat
E98: Milap Jadeja (Managing Partner, Openbook VC)
Milap Jadeja is the Managing Partner of Openbook VC. He is a senior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professional with over 2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building multiple businesses in sectors such as Pharmaceuticals, Agriculture and Non-ferrous castings. Milap brings with him a proven track record in investment leadership being An established angel investor with over 50+ angel investments in startups including unicorns and soonicorns. He has also led multiple fundraising efforts for startups as a syndicate head. A seasoned investor, he is an LP at multiple funds such as Better Capital, Cloud Capital and Prophetic Ventures. Episode notes: 1...
2023-01-09
1h 10
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4|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守護馬來熊的女孩》|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04
讀書共和國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4|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04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 《守護馬來熊的女孩》(菓子文化) 主持/吳家恆 來賓/邱靖絨(菓子文化總編輯) 播出日期 2022/12/30 Fri Copyright © 2022 Echo Digital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chodigital2022@gmail.com 也歡迎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讓講者與出版社得到實質回饋,製作單位也有資源推出更多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 守護馬來熊的女孩 再見,索亞!以信念燃亮夢想的旅程 Saving Sorya: Chang and the Sun Bear 文:阮莊(Trang Nguyen) 圖:吉特.茲東(Jeet Zdung) 譯者:王念慈 出版:菓子文化 定價:660元 ▉評審推薦語 劉淑雯(決選評審,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ers College 課程總監) 這本書描述一隻失去媽媽的小馬來熊,如何從非法交易市場回到野外的故事;也描述一位對動物受虐畫面難以忘懷的女孩,如何許下承諾並來到野外兌現承諾的故事。 作者阮莊(Trang Nguyen)如今已成為國際知名的野生動物保育員,她8歲時偶然看到盜獵者抽取熊膽汁的畫面,深受震撼,從此立志成為動物保育員。她克服社會對年齡、國籍與性別的偏見,確立夢想,帶著信念,執著地一步步踏上守護動物之路,並且以此為終身志業。 插畫家採用漫畫方式,以水彩渲染法繪製,不迴避的直接呈現馬來熊受困、被抽取膽汁,即使獲救後仍出現來回轉圈、甩頭等創傷反應的畫面,然而讀來不悲情也不悲慘,帶著越南風格的柔軟。 書中帶出馬來熊、亞洲黑熊等動物面臨的生存危機,也與讀者一起思考馬來熊為什麼重要。馬來熊在整個生態環境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牠是種子播遷者,是森林工程師,是森林醫生,也是森林農夫,牠讓豐富與貧瘠的土壤混合在一起,促進了森林裡的養分循環。 由聯合國啟動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第15項目標是「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SDG15的細項目標包括,採取緊急且重要的行動,減少自然棲息地的破壞,終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保護及預防瀕危物種的絕種。 作者說:「保育就是這樣,每一個人都能積極的展開行動,而不是把自己當成局外人,等著某個人去冒這個險。」除了馬來熊,我們熟悉喜愛的澳洲無尾熊,以及與我們同土地生活的臺灣黑熊,也一樣面臨瀕臨絕種的命運,保護行動迫在眉睫。只有看見動物真正的遭遇,改變才可能發生,我們每個人都是永續的局內人。 ●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993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2-12-29
15 min
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3|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哥本哈根三部曲:《童年》、《青春》、《毒藥》|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03
讀書共和國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2|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 哥本哈根三部曲:《童年》、《青春》、《毒藥》(潮浪文化) 主持/吳家恆 來賓/楊雅惠(潮浪文化總編輯) 播出日期 2022/12/9 Fri Copyright © 2022 Echo Digital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chodigital2022@gmail.com 也歡迎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讓講者與出版社得到實質回饋,製作單位也有資源推出更多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 01:28 一般人的北歐印象。 03:30 托芙是誰?在丹麥的影響力? 04:08 將托芙引進台灣的幕後花絮。 08:08 托芙作品的豐富面向及傳奇人生。 09:05 托芙讓人想起柏格曼? 10:15 托芙為何在百年後才走入國際? 10:55 自傳式寫作的感染力強大,讓人如臨現場 11:58 虛實寫作的爭議:不要和小說家做朋友? 13:41 二戰期間的丹麥與當代毫無隔閡? 16:40 作者顯靈?丹麥版本遺失的段落。 18:00 丹麥不是只有安徒生! 19:20 托芙作品的詩意有門檻? 20:15 編輯的掙扎:前衛的托芙不愛對話框! 21:05 一氣呵成,喃喃自語的魅力。 22:15 托芙將以優美前衛的紀念版與大家相見嗎? ▉評審推薦語 郭光宇(決選評審,高我催眠師、藝文評介) ⾝為女性,作者在這部⾃傳性的作品中,寫透了⼈⽣不同階段的⾃覺與掙扎,以及為創作所付出的無極代價。讀者⾸先會感受到那種輕靈⽂風的穿越魔⼒,⼀⾏看下來,瞬即置⾝於當年的哥本哈根。她的敏感動輒得咎,每個句⼦都是裸露的神經,顫巍巍⽽驚⼼動魄,不經意就消解了殘酷與溫柔的分界。 這裡的⾚裸不是暴露,⽽是誅⼼,彷彿想把⼈⽣裡的刺,⼀根⼀根挑出來。她索愛,創作,求認可,被成癮,墮胎,結結離離了4次婚姻⋯⋯看著⾃⼰被各種慾望驅使,在各種關係中體無完膚,不知如何是好,卻還是願意相信。 她被收進不少女性⽂學的名單裡,但她本⼈卻不⼤甩女權運動,她對女性處境有⾃⼰的反⼿拍,她創作。要是可能的話,她會把吞食安眠藥的⾃我了斷也寫出來。 當然,書中的女主⾓,也未必就是作者的完全復刻版。這不是⾃我鞭笞的懺悔錄,也不盡然是⼀五⼀⼗的⾃傳,以今天的眼光⽽⾔,它更像⼀場個⼈秀——所有的⾃傳都是⾃我的展演。她本⾊上場,情節都在那裡了,無需捏造,單以超脫的眼界和⽂字技藝,把⼀段千瘡百孔的⼈⽣打磨得熠熠⽣輝。經過後現代洗禮的讀者,或許才是她真正的知⾳,什麼花樣都看過了,更懂得如得其情,勿哀勿喜。 推薦這部作品,也是為了標舉出版社們的⽤⼼,把這部尚未為⼈熟知的傑作從故紙堆裡撈出來,整編,迻譯,並給了它典雅藴藉的排版和裝幀,提供最直接的⽂學體感。對好書獎⽽⾔,選薦⼀部半世紀前的作品,也是⼀次⼩⼩的創舉。● 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哥本哈根三部曲:《童年》、《青春》、《毒藥》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968 Store Danskere: Tove Ditlevsen (Documentary with English subtitl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tGHO-Fuw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2-12-21
24 min
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2|Openbook好書獎.年度青少年圖書:《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02
讀書共和國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2|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Openbook好書獎.年度青少年圖書《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 主持/吳家恆 來賓/郭玢玢(仲間出版主編) 播出日期 2022/12/14 Wed 本節目由數位傳聲製作,重新剪輯「每週選書|郭玢玢總編輯談《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BOOK 007」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9758ua00j3b010kcg9cbr49 Copyright © 2022 Echo Digital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chodigital2022@gmail.com 也歡迎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讓講者與出版社得到實質回饋,製作單位也有資源推出更多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 ▉評審推薦語 安石榴(決選評審,童話作家) 這是一本非常特別的書,不全然是科普書也不全然是勵志書,可以說它的目的不是在勵志,而是以其他生物的真實狀況,來對應人類的抽象問題。 書中探討了人類普遍的困惑。我們都覺得「做自己」是最舒服的事情,而做自己牽涉到自我與個性,那麼「自我」是什麼?「個性」又是什麼?這些人生的大哉問,容易在抽象思考時陷入模糊的語言迷霧,反而從生物學的觀點出發,語言文字便清晰、立體了起來。 全書分成9堂課,第一堂課以雜草為例。作者身為研究雜草的農學家,他說雜草從來不按照人類的意思生長,有的種子急著發芽,有的種子慢吞吞,而且想要開花時才開花,所以雜草圖鑑上寫的生長時序,僅是人類自以為是的意見罷了。對照到人類世界的用詞,我們簡直可以說雜草擁有非常豐富的「個性」,而豐富的個性與「遺傳多樣性」有關,是生物為了存活所創造的戰略。 第五堂課探討什麼是「自我」,作者提出頗為獨特的視角:將生物的「區位」(niche)概念引申到人類社會。作者舉例蚯蚓、螻蛄、水蜘蛛,各自演化出擁有自己的區位,像水蜘蛛最後演化的區位是在水面上覓食,不需要與水面上空、水面下方的對手爭奪,當然人類也有自己在生態上的區位。 可是如果把此概念,轉移到個體在人類社會裡的角色呢?那麼,我們每個單獨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在社會裡「創造自己的領域」,也就是創造出自己的「區位」?就如同水蜘蛛一般,演化出對自己最有利、最舒服的方式(在水面上生存)。 這個對「區位」的想法,也與第四堂課的討論有關——要當「唯一」還是「第一」?作者的見解是,要找到自己的區位,在這個區位裡,自己就是唯一,也是第一;「唯一的第一」,便是「自我」。 我第一次閱讀是採取從頭讀到尾的方式,因此很是驚嘆作者層層推演的思考方式。書裡採用很多生物研究做為佐證,還有人類因大腦的限制所產生的偏差思考,這些資料,都能引人深思和警醒。 本書行文非常親切,作者以一位大哥哥或是年輕教師的口吻,述說他腦子裡的思考過程,最後謙虛的保留疑問,認為「個性」是什麼,他還是沒有明確的答案。我認為一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就在此處:它不提供答案,而是在讀者心裡留下一道思索的軌跡。 真希望我在少年時代就讀過這本書,也很慶幸年輕讀者的書架上能有這本書,畢竟書架上的書籍,決定了我們人生的基調。 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青少年圖書:《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99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2-12-13
20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10》陳明章是淡水河邊,陳永淘台三線,胡德夫大武山,合一起就是整個中央山脈
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三位台灣音樂代表人物即將於12月30攜手舉辦「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演唱會開始前,他們特地光臨閱讀隨身聽,暢談為何台灣音樂是世界的寶庫。三位難得於訪談中聚首,不僅在閒聊間分享音樂的本質為何,也解釋台灣歌謠與西方音樂的不同,更以歌曲直接演示。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 時間:2022/12/30 (五) 19:30 演出地點: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臺北市南港區市民大道八段99號) 購票:請點我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12-13
37 min
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1|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01
讀書共和國podcast 讀書共和國2022得獎好書01|Book Republic 2022 Awardees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 主持/吳家恆 來賓/孫德齡(左岸文化主編) 播出日期 2022/12/9 Fri 本節目由數位傳聲製作,重新剪輯「特別企劃|人類學家的田野故事 1|為了尋找尊嚴,值得曝屍荒野嗎?」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6xl0bxh07w101z67nbkagtb Copyright © 2022 Echo Digital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chodigital2022@gmail.com 也歡迎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讓講者與出版社得到實質回饋,製作單位也有資源推出更多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 ▉評審推薦語 阿潑(決選評審,文字工作者) 探討移民或移工的作品眾多,而美墨邊界的非法遷移是美國邊界管制的重要議題,相關研究與創作也不知凡幾,多是透過政治、經濟、人權、法治面向,呈現當事人的經歷困境,以及此議題對國家社會形成的影響。 《敞墳之地》在這類出版中,顯得獨樹一格。即使同樣進行眾多非法移民「求生」的訪談,但與其他研究者相比,作者傑森.德里昂更側重在「遇死」。他開宗明義表示自己要探討邊境穿越者遭遇的暴力與死亡,並直陳他們的險境正是美國政府不願處理,將其交付給沙漠自然「處置」的結果——多數越境者「消失」在沙漠裡,痕跡絲毫不存。 德里昂是人類學者,然而他的第一本著作《敞墳之地》卻非我們所熟悉的民族誌樣態。他如軍火展示般,動用了人類學各大分支,如考古學、鑑識科學、語言學和民族誌方法,挑戰全觀式人類學的可能性。因此,讀者除了可以看到人類學者必做的田野與訪談外,也會看到他如何瘋狂地拿豬隻在沙漠做實驗,證明「屍體」會消失。 作者深刻描述人類生命的脆弱,更用心呈現大自然吸納生命的力量,而這就是他「為屍體作傳」的方式,「讓看不見的得以被看見」。 除此之外,德里昂沒有偏廢文化人類學,亦點出信仰與心理的重要:當人死去而無屍體,僅能被視為失蹤,親人不僅會產生模糊性失落,在信仰上,也會認為逝去者無法被安葬而有礙於來生。最後一個部分透過某位女性邊境穿越者屍體被發現後的程序,充分完成了作者的目標圖像。這本書也因此多面向地展現了移民之路的暴力景況,讀者可從書中獲得不少知識與啟發。●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966 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 The Land of Open Graves: Living and Dying on the Migrant Trail 傑森.德里昂,麥可.威爾斯/著 賴盈滿/譯 定價 600元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人類學學會圖書獎(2015) 應用人類學學會,瑪格麗特・米德獎(2016) 北美人類學學會,Delmos Jones and Jagna Sharf Memorial Prize for the Critical Study of North America(2017) 高等研究學院J. I. Staley Prize(2018) 德里昂獲麥克阿瑟天才獎(2017) 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2022)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江芝華副教授審訂 卓浩右,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曾於美墨邊境進行人類學田野工作 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饒舌團體「參劈」成員 臥斧,文字工作者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憂鬱的邊界》作者 洪廣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曾前往敞墳之地一遊、日後發現自己只見到表面的科學史研究者 劉文,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長期旅居美國並書寫亞裔移民酷兒經驗的作家 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 紙書 讀書共和國→https://pse.is/3we6ff 博客來→https://pse.is/3zla29 讀冊→https://pse.is/3va6em 誠品→https://eslite.me/3w8rqr 金石堂→https://pse.is/3whyc3 MOMO→https://pse.is/3rtune 電子書 博客來→https://pse.is/3zwghq readmoo→https://pse.is/3v92rm KOBO→https://pse.is/3vgam5 +++++ 尋找尊嚴:關於販毒、種族、貧窮與暴力的民族誌 In Search of Respect: Selling Crack in El Barrio
2022-12-08
15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9》金鼎獎作家來做客(下),張友漁:寫5千字短篇時,我已想好5萬甚至10萬字了
張友漁是台灣少數持續創作長篇小說的兒童文學作家,2021出版的《我的同學是一隻熊》不僅拿下了優良電影劇本獎特優劇本獎、台北國際書展兒童及青少年獎首獎,也為她自己拿下第5座金鼎獎。她的作品中有動人的對白、精湛的淺語藝術,毫不流於說教的自然關懷和生態教育。在本集閱讀隨身聽中,張友漁將分享自己如何遇見一位熊朋友,以及寫作長篇的秘訣。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金鼎46 評審觀點》與時俱進的出版,從台灣樣貌的繁茂並陳到數位敘事的精湛創新 評審觀點2》數位出版獎近似數位新聞獎?只頒3座,能獎勵多元內容嗎?訪數位評委召集人李怡志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11-17
31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8》金鼎獎作家來做客(上),黃一文:「繪畫是用不同工具,尋找到特殊的程序」
《從前從前,火車來到小島》雖然是繪本作家黃一文第2本出版的作品,卻是她創作歷程上的第1本,不僅入選2021年波隆納插畫大展、獲得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繪本工作坊首獎,近日更獲頒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初試啼聲便得到如此多的肯定,也引起不少關注與討論,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黃一文,分享創作經驗與閱讀對她的影響,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金鼎46 評審觀點》與時俱進的出版,從台灣樣貌的繁茂並陳到數位敘事的精湛創新 評審觀點2》數位出版獎近似數位新聞獎?只頒3座,能獎勵多元內容嗎?訪數位評委召集人李怡志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11-15
27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7》留守番總編黃思蜜/若BL是一塊產業,要讓懂BL的人來做 ft.《Day Off》
今年金漫獎的獲獎名單公告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按圖索驥,補上還沒看過的精彩作品呢?今年漫畫編輯獎的得主黃思蜜,是一位BL出版工作者,她所經營的留守番工作室,是台灣相當少數且重要的BL小說出版社。她首次跨足漫畫,出版了漫畫家每日青菜的作品《Day Off》,便榮獲金漫獎漫畫編輯獎的肯定,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她來分享,她如何身兼小說、漫畫編輯、設計師與創作者等不同身分,她如何觀察台灣BL的產業呢?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11-01
45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6》台北文化獎得主陳義芝/詩的創作、評論與轉譯:寫作是種專業追求ft.文化快遞
「閱讀.台北二三事」以4集的節目介紹發生在台北的精采故事。本集來到最後一集,邀請到今年臺北文化獎得主、詩人陳義芝,他不僅以詩歌享譽文壇,無論在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大學教授甚至退休後,他皆用心且有系統地進行現代詩的評析與推廣。2012年起,他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合作,推出「趨勢文學劇場」、「趨勢詩劇場」等系列文學劇,以劇場演繹文豪生命歷程與經典作品。2020年起則主持線上節目《遇見一首詩》,以數位影音方式向大眾解讀詩意與詩情。本集節目中,陳義芝將與讀者分享,他如何保持心中的詩火,將寫作視為專業的追求。 ─── 趨勢文學劇場10周年.專訪》三大推手使出穿越之力,與觀眾古今戲夢相會: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811 趨勢文學劇場10周年.《夢中唐》帶你追尋自由:https://www.openbook.org.tw/node/66830 ─── Openbook閱讀誌攜手台北市文化局的藝文資訊刊物《文化快遞》,推出「閱讀台北二三事」,用4集的節目,介紹發生在台北市的各種藝文大小事,有自由工作者、藝文場館、還有藝文節慶揭密等等。《文化快遞》自2000年至今,自文化局所轄藝文館舍及辦理藝文活動為出發點、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電影、空間、人物、藝文活動,以不同的角度記錄文化臺北,是臺北具有代表性的藝文資訊刊物。在各臺北捷運站點、藝文館所、臺北市立圖書館等都可以免費索取得到,也可以支付郵資的方式免費訂閱。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10-18
40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5》老臺北的半日遊 ft. 台北4間超好逛藝文場館+療癒美食|文化快遞
閱讀隨身聽第5季第2集曾一次邀請4位獨立書店店長,深受聽眾喜愛。本集再度百花齊放,邀請了臺北市4所屬性不同的藝文場館,為聽眾分享老臺北的半日遊,在古蹟建築中遇見當代藝術展覽,更有在地達人推薦的Comfort food,求知欲與食欲一次大滿足。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本集嘉賓: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館長許美惠 台北當代藝術館 教育推廣暨公眾服務專員張丞安 紀州庵文學森林 行銷企劃鄭維萱 松山文創園區 業務發展組資深副理陸志豪 ─── Openbook閱讀誌攜手臺北市文化局的藝文資訊刊物《文化快遞》,推出「閱讀臺北二三事」,用4集的節目,介紹發生在臺北市的各種藝文大小事,有自由工作者、藝文場館、還有藝文節慶揭密等等。《文化快遞》自2000年刊行至今,以文化局轄下藝文館舍及辦理的藝文活動為出發點、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電影、空間、人物、藝文活動,從不同角度記錄文化臺北,是臺北極具代表性的藝文資訊刊物。在臺北各捷運站點、藝文館所、臺北市立圖書館等都可以免費索取獲得,也可以支付郵資免費訂閱。 文化快遞:請點我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10-04
4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4》詩人鴻鴻、學者魏君穎》台灣獨特性與國際文化交流,台北詩歌節9/24開展 ft.文化快遞
台北,不僅是台灣的首善之都,也是最國際化的城市,而國際文化交流究如何發生?台灣有哪些獨特的經驗,令國際友人著迷不已呢?藝文節慶通過那些機制,碰撞出不同國家、創作者之間的藝術火花?本集邀請到台北詩歌節策展人鴻鴻與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助理教授魏君穎,一起聊聊台北的國際文化交流。 Openbook閱讀誌攜手台北市文化局的藝文資訊刊物《文化快遞》,推出「閱讀台北二三事」,用4集的節目,介紹發生在台北市的各種藝文大小事,有自由工作者、藝文場館、還有藝文節慶揭密等等。《文化快遞》自2000年至今,自文化局所轄藝文館舍及辦理藝文活動為出發點、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電影、空間、人物、藝文活動,以不同的角度記錄文化臺北,是臺北具有代表性的藝文資訊刊物。在各臺北捷運站點、藝文館所、臺北市立圖書館等都可以免費索取得到,也可以支付郵資的方式免費訂閱。 ─── 台北詩歌節官網:https://poetryfestival.taipei/2022/ 延伸閱讀:《台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https://pse.is/4gvpn4 ─── 文化快遞:請點我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9-20
4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3》沃時文化蔡雨辰、作家劉揚銘/自由工作者如何談酬勞、兼顧理想? ft.文化快遞
Openbook閱讀誌攜手台北市文化局的藝文資訊刊物《文化快遞》,推出「閱讀台北二三事」,用4集的節目,介紹發生在台北市的各種藝文大小事,有自由工作者、藝文場館、還有藝文節慶揭密等等。 隨著產業型態的轉變,疫情刺激遠距工作、在家工作的盛行,近年越來越多人成為自由工作者,而在大大小小的藝文活動中,更可以看到許多季節性的活動,並不設置完整的正職員工,而是在特定時間召集人力。本集邀請經常倡議自由工作者權益的沃時文化的蔡雨辰與自由工作多年作家劉揚銘,思考人與工作應該是一段怎樣關係,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中取得平衡。 《文化快遞》自2000年至今,自文化局所轄藝文館舍及辦理藝文活動為出發點、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電影、空間、人物、藝文活動,以不同的角度記錄文化臺北,是臺北具有代表性的藝文資訊刊物。在各臺北捷運站點、藝文館所、臺北市立圖書館等都可以免費索取得到,也可以支付郵資的方式免費訂閱。 ─── 文化快遞:請點我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9-06
45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2》演員連俞涵/詩是一種暗場,從山羌閱覽室到《女演員》
若從Openbook閱讀誌創刊就持續關心我們的朋友,一定會對連俞涵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不僅是Openbook好書獎首位閱讀大使,更在2021年OB開啟贊助計畫時,向讀者力薦書評媒體的重要性。作為演員,她不遺餘力用自己的影響力向社會大眾分享閱讀的重要性,去(2021)年更啟動了Podcast閱讀節目「山羌閱覽室」,每周推薦一本書。趁著絕版多時的詩集《女演員》再版之際,「閱讀隨身聽」特別邀請連俞涵回娘家(?),和讀者們聊聊近況,分享閱讀的美好。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8-23
4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7EP1》譯者陳文瑤、臉譜謝至平、積木李華/歐漫出版接力賽,讀漫畫就是要雜食啊!
自第6季開始,閱讀隨身聽改為雙週刊登。第7季第1集,邀請到經常翻譯法國漫畫的譯者陳文瑤,以及經手許多法漫與各國不同作品的積木主編李華和臉譜出版副總編輯謝至平,一起聊聊台灣近年的歐漫出版浪潮。究竟歐漫跟日漫有何不同?台灣近年又有哪些不可錯過的歐漫呢?翻譯漫畫和翻譯文字書有何差異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內容。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8-10
52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10》編劇簡莉穎、盧慧心/千錯萬錯都是編劇的錯?好看跟正確,哪個重要?
隨著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盛行,台流影視也備受關注。編劇是影視產業鏈關鍵的一環,本期閱讀隨身聽邀請編劇家簡莉穎與遊走於小說與編劇的盧慧心,一起聊聊編劇的工作與影視改編的眉角。情節重要還是考據重要?為何戲一出問題,編劇老是被罵的那個?為什麼台灣歷史的原創影視操作上比較困難?且讓兩位編劇來說分明......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7-26
4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9》音樂時代楊忠衡、灣聲樂團李哲藝/故事如何改編成音樂?資料到詩意的接力賽
故事如何改編為音樂?生於西方的古典音樂如何與台灣在地對話?閱讀隨身聽邀請到「時代音樂」音樂總監楊忠衡與「灣聲國際」音樂總監李哲藝接受訪談。兩人近期恰好都有作品上演,分別為音樂劇《四月望雨》和《蔥仔開花》,兩部作品都以台灣歷史為背景,都試著直接回應古典音樂如何與在地對話。抽象的音樂在IP發展中有哪些重要話題?本集節目有深入的探討,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7-12
4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8》雲門教室執行長謝明霏/身體是一部歷史,閱讀身體,閱讀肢體的文化差異
由林懷民創立的「雲門舞集」曾對現代舞的東方性進行深思,創造出屬於台灣的現代舞。舞者如何看待屬於東方的舞蹈以及肢體教育?以推行律動教育為宗旨的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設立即將滿25年,當年雲門教室的孩子已長成大人,教室的服務更早已擴大為全齡教育。本次的特別來賓是雲門教室的執行長謝明霏,由舞者生涯談起,她將與閱讀隨身聽的聽眾分享舞蹈教育的變化,以及如何閱讀身體這本書。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6-28
39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7》漫畫家穀子、CCC創作集主編温淳雅、編輯林宜柔/台漫隨你看、隨你抖內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習慣用手機或電子載體看漫畫呢?或者你仍然是一位堅定的紙本愛好者?韓國為手機介面發展出的條漫文化,為全世界喜愛漫畫的國家帶來巨大衝擊,《CCC創作集》於2020年轉為數位平台,今(2022)年4月也迎來一次大型的改版。閱讀隨身聽特別邀請到漫畫家穀子、《CCC創作集》主編温淳雅及編輯林宜柔,一起聊聊數位漫畫,穀子還分享了不同階段的創作思考以及為了蒐集資料勇跑男女同志酒吧的有趣故事,相當精采,請別錯過了。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6-14
47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6》設計師何佳興/不只設計,文化的斷裂,使不同世代重複耗盡心力嘗試與重啟
待在相同行業多年後,工作心態可能會發生怎樣的轉變?設計師何佳興近年與夥伴一起開啟了「文化造型工作」的計畫,有系統地走訪台灣宮廟,提煉在地元素發展設計,融於商案中。雖然已是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AGI)的成員,位居全球頂尖設計師之列,不過,何佳興認為台灣設計師無論資深或資淺,面對的狀況都一樣。「我們好像一直在做重複的事情」,這裡的「我們」,指的是不同世代的台灣視覺工作者。 在本集節目中,何佳興將從台灣文化能量的斷裂,一路談到他與夥伴的文化造型工作理念,也分享為何這與每一位台灣人相關,以及我們如何開始屬於自己的文化工作。精采內容,請別錯過。 精彩圖文版:請點我,一睹何佳興的精彩設計案例與節目菁華摘要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5-31
41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5》譯者施清真/譯者心中都有一把尺,這是很大的壓力,也是一種挑戰
在台灣出版品總數中,非本土創作約占4成,翻譯工作可說是文化生產中相當關鍵的一環。翻譯只是一份居於幕後的工作嗎?在出版環節中,對於譯者有足夠的尊重嗎? 閱讀隨身聽本集邀請到美國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旅居舊金山的譯者施清真,她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大大眾傳播系,從事文學翻譯工作超過20年,譯作包括《蘇西的世界》、《接骨師的女兒》、《控制》、《呼喚奇蹟的光》、《我們一無所有》、《生命如不朽繁星》等等。 本集節目中,她不僅分享日常工作的安排,也談到譯者身分的觀察,更分享了她個人翻譯過程的層層思考與把關。非常精彩,請別錯過。 【延伸閱讀】書.人生.施清真》生命如不朽繁星:馬拉與我,還有爸爸 【延伸閱讀】書.人生.施清真》除了作者,沒人比譯者更了解它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5-17
3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V〉想念一些強壯的人,詩人曹疏影讀〈聽Piaf〉
這段錄音,來自詩人曹疏影,她選擇這段文字的原因…… 母親節我選了〈聽Piaf〉這首詩來讀。在我所有詩裡,寫到故鄉、親人的作品,寥寥可數,而這是一首。記憶的寶庫直到我這年紀還未真正開啓,但在開啓之前流瀉出來的,就絕對是那種「不得不」吐露的——心事,縈繞不去的夢境,生命裡的核心圖景吧。 這首詩寫到的場景,我在夢裏反覆重現。不知道是不是受俄羅斯文化的影響,我幼時以及更早時候,哈爾濱市民一直非常喜歡全家在春夏季節去松花江邊野餐,嬉水,是本地人每年的家族盛事。而在我家,母親總是這類家族活動的牽頭人和主事者。 許多年來,母親與女兒之間種種親狎、依賴、撕扯難以清言,但穿破時間之繭終究被母親壓沉的,是她日漸的衰老,這讓我分外想念年輕時她的「強壯」——當然不是說她的身材,我好愛她身上的全部柔軟與圓形,而又有嬌俏的小肩膀。而是說她在生命可以把控的時候流露出的自信,她的自信庇護著我成長,完成一些蛻變,也開始與這自信衝突,人間每日都上演的劇本。 松花江是劇本裡不動聲色的存在,它在等著人橫渡,但也每一步都險象環生。 Piaf的歌是我後來離家讀大學時聽到的,一聽就很愛,多少人能有生命海灣軌譎、蒼茫之後,依然強壯呢?我希望,我回憶裡的母親,可以。 ─── 朗讀文字:曹疏影〈聽Piaf〉,取自《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 ─── 2022年春,育有二女的烏克蘭美妝師,在騎乘自行車返家途中,遭炮火波及身亡。一張在灰燼中鮮紅色指甲的照片,留下這位母親多彩的身影,敲動了全世界的心靈。在這個感謝的節日,Openbook閱讀誌企畫了專題:「一段給母親的錄音」,邀請詩人、作家,為心中的母親朗讀。若您喜歡本專題,歡迎循著書中的線索,認識世界上不同的母親。 ───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文字版:波蘭語譯者林蔚昀|詩人崔舜華|小說家夏曼.藍波安|音樂人邱比|詩人曹疏影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2022-05-06
01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IV〉何不討論死亡,音樂人邱比讀《最後安慰》
這段錄音,來自音樂人邱比,他選擇這段文字的原因…… 媽媽此刻正準備去內關中心進行她的第數次二十日課,疫情期間她返家照護她自己的母親,這段期間,她看了數部Isha基金會的創始人薩古魯的影片,有天打了這樣的訊息給我:「他背後一定有高明的經紀包裝團隊,充分利用了現代科技,對美與魅力兩大介質的掌握能力超凡絕俗,總之看他很多影片、聽他說許多話的同時,媽媽常想念你,莫名錯覺他身上充滿你的影子。」 我朗讀這段文字給母親,是為了祝福她的修行之路,同時叮嚀彼此、重現彼此的卓越。 是時候將「死亡」帶進我們的話題裡了。在《最後安慰》一書中〈貝蒂的堅持〉的主角貝蒂,她天真的想法底色竟帶有濃厚的靈性實用主義色彩,我認為她跟媽媽很像,不是嗎? 以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其實人類應該可以活到快兩百歲,也就是說,父母已經過完他們有限壽命的四分之一,更是說,他們自己應該來到一個蛻變的階段。 程連蘇,一位來自美國的魔術師William Robinson,他剃頭、留辮子、刮毛、染黃皮膚,甚至替自己創造了完整的角色背景故事——媽媽是廣東人,爸爸是蘇格蘭人,13歲父母皆亡,然後被一名叫做「阿義」的中國魔術師收留並訓練⋯⋯ William Robinson為了賺錢,他不再說英語,只是偶爾發出像是中文的語助詞,或是乾脆沉默。由於善於表演「槍打活人」魔術,William Robinson下一次說自己的母語竟是子彈穿過他胸膛的那一刻,他說:Oh my God. Something happened. Lower the curtain! 看吧!把死亡帶入我們的話題中,一切都將會更為細緻。 ─── 朗讀文字:節自邱比《最後安慰》中〈貝蒂的堅持〉 ─── 2022年春,育有二女的烏克蘭美妝師,在騎乘自行車返家途中,遭炮火波及身亡。一張在灰燼中鮮紅色指甲的照片,留下這位母親多彩的身影,敲動了全世界的心靈。在這個感謝的節日,Openbook閱讀誌企畫了專題:「一段給母親的錄音」,邀請詩人、作家,為心中的母親朗讀。若您喜歡本專題,歡迎循著書中的線索,認識世界上不同的母親。 ───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文字版:波蘭語譯者林蔚昀|詩人崔舜華|小說家夏曼.藍波安|音樂人邱比|詩人曹疏影
2022-05-06
0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III〉謝謝,辛苦妳了,小說家夏曼.藍波安讀《我願是那片海洋的魚鱗》
這段錄音,來自小說家夏曼.藍波安…… 她睡著了,我從小學到國中,在蘭嶼的同學,我看著她,她變美了,我心裡想,在心海深處,忽然感受,她有慈母的氣宇,散發持家的韌性。我心理幻想,我要娶她,她一定會是好媽媽。她心魂的能量開始燃燒我已頹廢,理想近似絕望的地步。 窗外的衣褲隨著無影的風飄動,像我們兒時盪在鞦韆上的衣物,衣服上的水盪出水珠,飄出她洗衣去黴的勤奮味道。我身上沒有錢替她買晚餐,買飲料。只能乾瞪她睡著,想著,這是我一九七六年,來到台北租屋的房間,最最乾淨的一次,讓我聞出了幸福的溫馨。潛意識裡我的身體,我的心魂也像是被洗乾淨似的。但在我沉靜與沉思的時候,我卻忘了跟她說聲,謝謝,或是辛苦妳了。 如今,即時我們共同生活了三十幾年,我依然常常忘記跟孩子們的母親,說聲謝謝,辛苦妳了,這樣的心情話。 ──節自夏曼.藍波安《我願是那片海洋的魚鱗》中〈沒有妳,我是殘廢而孤獨的海人〉 ─── 2022年春,育有二女的烏克蘭美妝師,在騎乘自行車返家途中,遭炮火波及身亡。一張在灰燼中鮮紅色指甲的照片,留下這位母親多彩的身影,敲動了全世界的心靈。在這個感謝的節日,Openbook閱讀誌企畫了專題:「一段給母親的錄音」,邀請詩人、作家,為心中的母親朗讀。若您喜歡本專題,歡迎循著書中的線索,認識世界上不同的母親。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文字版:波蘭語譯者林蔚昀|詩人崔舜華|小說家夏曼.藍波安|音樂人邱比|詩人曹疏影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2022-05-06
0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II〉在時間的搓洗下,詩人崔舜華讀《神在》
這段錄音,來自詩人崔舜華,她選擇這段文字的原因…… 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修復,對我來說,可能是近年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我知道母親對我是矛盾的,或許我亦然,然而家人之間總是這樣,曾經那麼用力要甩脫開的逃離開的東西,最終卻還是牽掛在胸肋之間,有時空空地擺盪,一些心酸一些原諒。 已邁入前中年的我依舊很少回家,反倒是母親更頻繁地來我租屋的公寓處,送些食水維他命日用品。距父母家騎車不過5分鐘的距離,我們還是用你們家或我們家相稱。 在時間的搓洗下,我們都得學習給彼此保留餘地,對於不擅表達親密的人們而言,保持距離、觀察並嘗試著理解,應該是某種更好的寬容。 ─── 朗讀作品:節自崔舜華〈母親〉,取自《神在》 ─── 2022年春,育有二女的烏克蘭美妝師,在騎乘自行車返家途中,遭炮火波及身亡。一張在灰燼中鮮紅色指甲的照片,留下這位母親多彩的身影,敲動了全世界的心靈。在這個感謝的節日,Openbook閱讀誌企畫了專題:「一段給母親的錄音」,邀請詩人、作家,為心中的母親朗讀。若您喜歡本專題,歡迎循著書中的線索,認識世界上不同的母親。 ───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文字版:波蘭語譯者林蔚昀|詩人崔舜華|小說家夏曼.藍波安|音樂人邱比|詩人曹疏影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2022-05-06
02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I〉難民收容所的母親,波蘭語譯者林蔚昀讀《向日葵的季節》
這段錄音,來自波蘭語譯者林蔚昀,她選擇這段文字的原因…… 我選的這段文字出自波蘭報導文學作家伊戈爾.T・梅奇克(Igor T. Miecik)的《向日葵的季節》(衛城,2017)。他在〈沒有陽光的房間〉這個章節中,描寫了在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一間難民收容所,女人與小孩的生活。當Openbook請我選一段文字「為母親朗讀」,我立刻想到這段文字。 即使在難民營,在一個不是家、沒有過去,未來亦不明的地方,母親依然要照顧生病的孩子,給他們喝奶,給他們溫暖。這是母愛偉大之處,我們在這之中也看到戰爭有多麼殘酷。因為戰爭,原本母親照顧孩子的日常,都因為這異常的情境,而變得艱辛、扭曲。 另外,對有在關注烏俄戰爭的朋友來說,克拉馬托爾斯克或許聽起來有點熟悉。4月初,在那裡的火車站發生空襲,許多帶著孩子逃亡的人們因為飛彈攻擊喪生,其中也包括兒童。 我們可能會慢慢忘記這些事。戰爭已持續兩個月,我們也有自己的問題要面對,我們會慢慢遺忘遠方人們的痛苦。但是讓我們不要那麼快忘掉,讓我們把這些事記得久一點。 ─── 2022年春,育有二女的烏克蘭美妝師,在騎乘自行車返家途中,遭炮火波及身亡。一張在灰燼中鮮紅色指甲的照片,留下這位母親多彩的身影,敲動了全世界的心靈。在這個感謝的節日,Openbook閱讀誌企畫了專題:「一段給母親的錄音」,邀請詩人、作家,為心中的母親朗讀。若您喜歡本專題,歡迎循著書中的線索,認識世界上不同的母親。 ─── 【一段給母親的錄音】文字版:波蘭語譯者林蔚昀|詩人崔舜華|小說家夏曼.藍波安|音樂人邱比|詩人曹疏影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2022-05-06
03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4》創作歌手陳珊妮/雜食地閱讀,詩的解讀空間,還有「幾分鐘看完」就是惱人
音樂人、創作歌手陳珊妮不僅是金曲獎的常客,出道多年創作推陳出新,能量不減,更擁有廣大不同世代的粉絲。她的音樂不僅常與現代詩對話,更有許多漫畫與當代藝術的身影。她的名字經常出現在許多新書書腰的推薦名單上,她也善用自己的影響力,常在社群軟體中向粉絲推薦她偏執鍾愛的作品,「這些書我都是看過才會推薦的」,她說。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陳珊妮分享閱讀如何積累轉化成音樂創作,回顧她在音樂與演出中與文學的對話。 ─── 陳珊妮「調教X教條」北流演唱會 演出時間:2022/7/3(日)19:00 演出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表演廳 門票販售:請點我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5-03
3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3》台大經濟系教授馮勃翰/從數據與產業現場理解影視改編
台大經濟系教授馮勃翰經常以經濟學的角度解讀娛樂產業,經營有Podcast節目「影視幕後同學會」,不僅關心也研究IP產業的實戰現場,也擔任小說《劍魂如初》的創意統籌。Openbook閱讀誌特別邀請馮勃翰一起到節目中,從經濟學來思考影視改編。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 ─── 延伸閱讀:日本IP跨域經營術:完整專題,請點我 延伸閱讀:出版轉影視.台灣篇:完整專題,請點我 延伸閱讀:出版轉影視.韓國篇:完整專題,請點我 ─── 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4-19
39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2》作家林蔚昀、「烏克蘭什麼」吳照中/公民運動、文化多元性與烏俄戰爭推薦閱讀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火綿延令人怵目,烽火下烏俄兩國歷史與文化的交織拉扯,同樣值得省思。Openbook特別邀請作家及波蘭文譯者林蔚昀,以及曾在基輔留學的Podcast「烏克蘭什麼」創辦人吳照中,一起聊聊他們對烏俄戰爭的看法,分享烏克蘭在地親友的真實觀察,同時介紹繁體中文重要的相關書籍,精彩節目,請勿錯過。 自第6季開始,本節目改為雙週上線,歡迎每雙週回來聆聽最新節目。 ─── ◆延伸閱讀◆ 烏克蘭什麼:https://pse.is/4286h8 林蔚昀節目中談到的波蘭報導詳細討論:https://pse.is/44fhzx ─── Openbook閱讀誌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4-05
40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6EP1》作家郭強生/先是好的讀者,才能成為好的創作者,如何閱讀經典
閱讀隨身聽第6季正式上線,從本季開始,我們將改為雙週上線,歡迎每雙週回來聆聽最新節目。第6季首集邀請到作家郭強生,他也在大學和研究所教授文學創作。他如何思考經典文學,又如何教授文學呢?節目中,郭強生不僅分享執教20多年來的思考歷程,也與聽眾分享如何閱讀經典,分享建立起經典作品與當代的關聯。內容精彩,請千萬別錯過。 【延伸閱讀】李永平紀念專題 I 》曾珍珍:共創東華十年傳奇 【延伸閱讀】書評》傳遞文學之心:盛浩偉讀《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 ─── *更正:本集節目中述及電影《攻其不備》的閱讀情節,係指丁尼生男爵(1809-1892)敘事詩〈英烈傳〉(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口誤為「百萬雄師」。 ─── Openbook閱讀誌最近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3-22
40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特集》作家楊双子/金鼎獎獲獎作《臺灣漫遊錄》ft.很多(台式)小吃
農曆年前,Openbook閱讀誌特別與金鼎獎合作,邀請到2021年以小說《臺灣漫遊錄》榮獲金鼎獎圖書類文學圖書獎的作家楊双子。不僅如此,她的散文作品《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也拿下了2021Openbook年度中文創作,擔任漫畫原作的《綺譚花物語》,更勇奪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在不同領域的創作都備受關注與肯定的她,如何悠游於文獻中,又在其中發現那些美食故事?請別錯過本集精彩內容。 ─── Openbook閱讀誌最近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金鼎沙龍】 看更多金鼎沙龍場次資訊:請點我 收看金鼎沙龍線上場次:請點我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2-01-19
3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10》作家李琴峰+聯合文學總編周昭翡/認識世界的寬廣,能成為生存意志的來源
2021年7月,旅日台籍作家李琴峰獲得第165回芥川獎,成為台灣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作家,佳訊傳回國內,震動了深受疫情影響而低迷的書市,不僅引起各界媒體爭相報導,許多文學的讀者也感到與有榮焉。閱讀隨身聽第5季最後一集,特別邀請作家李琴峰與聯合文學總編輯周昭翡,與讀者分享她的文學觀與近況,內容精彩,請別錯過了。 ─── Openbook閱讀誌最近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1-11-30
37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特集》從細碎史料考掘出美好時代風景的作家:陳柔縉 ft.台大台文所所長張文薰
2021年10月18日,台灣文史作家陳柔縉因車禍重創,不幸英年早逝,各方惋惜悼念不已。陳柔縉常年關注日治時期台灣常民生活,出入文史資料並擅用口述訪談,著述作品深受好評,作品屢獲各大獎項肯定。 Openbook「閱讀隨身聽」特別邀請台大台文所所長張文薰接受訪談。張文薰研究台灣日治時期相關文學作品多年,與陳柔縉關注相同的歷史時期,藉由她的觀察與倆人間的交誼,帶讀者深入認識陳柔縉的作品與其重要意義。 ◆延伸閱讀◆ 人物》陳柔縉的時空穿越術:奇作《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是怎樣煉成的 https://pse.is/3q7wh8 2018Openbook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https://pse.is/3pnhle 摺紙書大實測》寫累了就來摺紙吧:王盛弘、李欣倫與陳柔縉的午後動動手 https://pse.is/3p8a4l 摺紙書大實測.超實用彩蛋》摺紙作品外拍實例&摺紙教學 https://pse.is/3r6ffh 懷念陳柔縉》謝謝你為我們留下一個時代風景 https://pse.is/3qgdfu ─── Openbook閱讀誌最近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1-10-21
35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9》文膽煉成術,國家元首的政治與思考高度 ft.東美總編李靜宜、允晨發行人廖志峰
政治人物的發言稿撰稿人(文膽)向來是相當神祕的工作,隱身在幕僚群中,發言稿不僅需要說明政策,更要展現氣度和高度。本集相當難得地邀請到曾任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文膽的東美出版總編輯、翻譯家李靜宜,也邀請到具有撰寫文稿經驗,更編纂過多部言論集與人物傳記的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本集節目不僅聚焦文膽,也思考同樣隱身文字背後的編輯,兩種職業的異與同,讀者千萬別錯過了。 ─── Openbook閱讀誌最近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1-10-19
31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8》顏社主理人迪拉/寫下「後嘻哈時代」會發生的故事
2019年Leo王奪下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2021年則是蛋堡杜振熙獲得金曲獎最佳華語男歌手獎和最佳華語專輯獎,加上今年(2021)開播的嘻哈選秀節目《大嘻哈時代》斬獲口碑,在在宣告嘻哈已成為深受聽眾喜愛的重要音樂類型。本集閱讀隨身聽邀請到嘻哈音樂廠牌顏社的主理人迪拉,他在這波浪潮出現前,已開始有意識地通過策展、紀錄片、專書等不同方式,有脈絡地整理嘻哈音樂的台灣在地歷史,他如何看待近年嘻哈音樂的流行和變化?他口中的「後嘻哈時代」又是什麼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延伸閱讀 嘻哈囝1》重返台灣嘻哈江湖:熊仔、ØZI與夜貓組對談 https://pse.is/3qklqv 嘻哈囝2》嘻哈本格派世代過招:國蛋、BR 以歌相搏 https://pse.is/3qrglp 嘻哈囝3》製作人迪拉、J.Wu、剃刀蔣自幕後看饒舌從地下成為顯學 https://pse.is/3qfceq ─── Openbook閱讀誌最近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片尾音樂:國蛋〈嘻哈囝〉,顏社提供。
2021-10-12
39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7》Openbook理事長莫昭平+常務監事李金蓮+總編周月英/時代改變,書評媒體也必須進化
前一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書評媒體《開卷》的三代主編:莫昭平、李金蓮與周月英,分享了開卷和Openbook時期媒體環境的不同,聊了年度好書獎對時代的意義。本集將延續話題,從回顧報紙增張、年度好書獎百家爭鳴的盛世,到書評文化的保存與延續,從功能面和經營面,一述媒體經營的樂與苦,相當難得,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 Openbook閱讀誌最近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1-10-05
41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6》Openbook理事長莫昭平+常務監事李金蓮+總編周月英/從開卷到Openbook
書評媒體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嗎?在藝術文化思潮推動歷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本集邀請到《開卷》與開卷好書獎28年來三代主編:莫昭平、李金蓮與周月英,她們同時也是運營Openbook閱讀誌的重要推手。《開卷》做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書評媒體,開卷好書獎則是台灣最具口碑的書獎,它是如何消失,Openbook閱讀誌和《開卷》相比,有何創新之處?這是一段不為人知的台灣書評歷史,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 Openbook閱讀誌最近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1-09-28
3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5》慢工總編黃珮珊+漫畫家Adoor/圖像小說跟傳統漫畫有何不同?紀實漫畫為何迷人?
慢工文化去年(2020)初推出最後一期漫畫季刊《熱帶季風》後,一年多來出版了不少單本的圖像小說,如《瘋人院之旅》、《OT相談室》等等。漫畫家Adoor Yeh曾在《熱帶季風》中發表2則短篇,近日也推出自己第一部圖像作品《一起走》。閱讀隨身聽特別邀請到慢工總編輯黃珮珊與Adoor,分享自己喜歡的圖像小說,也與讀者分享圖像小說創作上的困難。 ─── Openbook閱讀誌最近開放了線上贊助的功能,歡迎加入Openbook之友,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https://lihi1.com/lxwGY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1-09-14
38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4》國文老師陳美桂+吳昌政/執拗的屈原和做自己的陶淵明,你選誰的人生哲學?
結束學生生活之後,你有多久沒有讀過古典詩了呢?本集節目邀請到高中國文老師陳美桂與吳昌政,他們一位選了戰國時期的屈原,一位則選了東晉的陶淵明,從詩人生命切入詩歌的評析,請聽眾不妨細細思考:究竟是屈原的「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的執拗更對胃口,還是陶淵明「心遠地自偏」的做自己哲學,更能面對困境呢?其實這兩位詩人都是歷史中的瑰寶,有著豐富的作品與生命故事,值得我們細細探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本集聽眾問卷大調查,執拗的屈原和做自己的陶淵明,你選誰的人生哲學?問卷連結:https://forms.gle/sJVac4eB7NohyDep7 (2021年9月21日中午12點前,填完本問卷,有機會抽中由編輯部精心準備,價值超過350元的神祕小禮喔)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1-09-07
45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3》身心科醫師姜學斌+作家顏訥/在疫情中用閱讀好好愛自己(抱)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愛自己呢?特別在大疫之年,我們應該更注重精神層面的健康,本集閱讀隨身聽邀請到身心科醫師姜學斌與作家顏訥,一起聊疫情對生活的影響,以及閱讀如何教我們「認敗」,面對這不容易的疫情,如何在閱讀中,找到充電、想像與修復的可能。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1-08-31
3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2》獨立書店店長來指名 ft.三餘書店、書粥、植隱冊室、在海一方
「閱讀隨身聽」第5季的第2集,也是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的第1集。企畫之初,我們僅設定訪問的起點是高雄三餘書店,而後由受訪書店店長指名接棒者,一棒接一棒。沒想到,連線的路徑,一路遠離台灣本島,在台東書粥接棒後,飛到澎湖的植隱冊室,最後落到蘭嶼的在海一方。從殊異的地理環境,探索疫情對書店的不同影響,無論關心書店或純粹想來一趟空中的書店旅行,都請別錯過本集。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 延伸閱讀: 三餘書店:https://pse.is/3mtmkl 書粥:https://pse.is/3mxcbq 植隱冊室:https://pse.is/3lx58x 在海一方:https://pse.is/3n3bs6 ───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2021-08-24
35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5EP1》邱顯忠+吳家恆/畢業快樂(灑花),新舊主持人交棒典禮,正式開始……
閱讀隨身聽一直以來的主持人邱顯忠,因為希望有更多時間照顧家人,在第5季第1集畢業了(灑花和感謝)我們特別邀請到繼任的主持人吳家恆與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一起來回憶過去4季節目的製播過程裡,有那些好玩、印象深刻的故事,也帶聽眾朋友一起認識新的主持人。想知道藝文節目製作者的大腦想些什麼,或是探聽(?)本節目製作背後的各種八卦(才不是),請別錯本集精彩節目。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 本集延伸閱讀: 閱讀隨身聽EP1》張亦絢/一位台灣文學青年作家的第一本書,洪明道《等路》 閱讀隨身聽S4EP10》MC JJ /莎士比亞翻台語與盲人戲劇解說,活體台語翻譯機的舞台人生 閱讀隨身聽S3EP5》作家&吃貨蔡珠兒/港台滋味大不同,從菜市場到飲食書寫,兼談回不去的香港 閱讀隨身聽S3EP9》影視經紀林珊珊/賣故事的經紀人,做這行全台灣不超過5人 閱讀隨身聽S3EP10》行人總編周易正/出版加入地方創生:職人書+商品集資+譯介+地方刊物
2021-08-17
49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4EP10》MC JJ/莎士比亞翻台語與盲人戲劇解說,活體台語翻譯機的舞台人生
Openbook閱讀隨身聽第4季,聚焦各種跨界的創作,每位來賓都有著各種斜槓人生,在興趣中豐富生活。本集是本季最後一集,邀請到的來賓是嘉義阮劇團創團元老之一的MC JJ盧志杰。他用正職以外的休假時間參與劇團工作,不僅是演員,更有「活體台語翻譯機」的美稱,經常擔任劇本的台語翻譯。深諳台語語言藝術的他,也擔任盲人戲劇解說,其中有多少有趣故事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2021-06-15
48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3EP6》創作歌手9m88/創作者必須誠實,堅持自己的追尋
第31屆金曲獎日前公告了入圍名單,9m88的首張專輯《平庸之上》入圍3項,表現亮眼,但她不急著推出新專輯,試著放慢自己步調,回到生活去思考創作。日前,她更開設了Podcast節目「 9m8lah8lah」,與自己喜歡的創作者對話。在《平庸之上》推出之後的一年,我們專訪9m88,請她分享這段時光不同創作與合作對她的意義。
2020-09-08
41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3EP5》作家&吃貨蔡珠兒/港台滋味大不同,從菜市場到飲食書寫,兼談回不去的香港
香港與台灣,雖都是華人社會,但菜市場的食材品項卻大不相同,除了閩粵菜系的分別,人情互動也不相同,曾生活兩地多年的美食家、作家蔡珠兒,又懷念哪些令她思念不已的事物呢?在飲食文學作家的心中,好的食譜與飲食書寫,應該具備怎樣的特色呢?而忙碌的生活中,又該如何建立「吃」的品味?本集帶讀者遊走舌尖、書頁的香港和台灣美食與文學。
2020-09-01
52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3EP4》漫才團體達康.come/政治人物都這麼好笑了,搞笑藝人要怎樣生存?
台灣漫才第一把交椅「達康.come」的康康與阿達一起來到閱讀隨身聽,他們出道多年,是最早將「漫才」引入台灣的表演者。搞笑藝人私下的生活是什麼樣貌呢?他們如何將來自日本的表演藝術重新在地化?在創造這些精采笑點的背後,是歡樂多一些還是辛酸多一些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2020-08-24
51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3EP3》小說家黃崇凱/運動寫作、日治時代文學,還有脫(台)北者的台南
小說家黃崇凱搬到台南已有數年,在這座古都裡,他如何從無到有,建立起生活的一切?談起運動寫作和日本時期的文學作品,你會想到哪一位作家?小說家不僅將分享自己心儀的名單,也帶領我們欣賞其中精彩的段落,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2020-08-17
47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3EP2》導演楊雅喆/小時候看不懂的那些書,成了寫劇本時的養分
獲獎無數的電影導演楊雅喆,2021年即將在公共電視推出改編自吳明益的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同名影集,我們特別專訪楊雅喆,他細細回想了每部電影,找出成長過程中文學閱讀的暗流,它們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他的作品。節目中,導演也透露了新作中令人期待的改編之處,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2020-08-10
40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3EP1》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真美/無論小孩或大人,從書牆上抽出繪本,撫慰心靈
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真美是台灣童書閱讀的重要推手,由她創立的「小大繪本館」及相關社團、課程,對兒童教育及親子共讀的風氣影響深遠。本集節目中,林真美回顧她浸潤在繪本世界的點滴,從兒童的藝術教育,延伸到自我的人生經驗,有欣然喜悅的時刻,也一一盤點自己犯過的錯誤,細細說明每個階段的心得,並與讀者分享那些出現在她生命中的重要圖畫書。
2020-08-03
4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2EP10》大辣文化總編黃健和/圖像文學話說從頭&漫畫編輯30年目睹之怪現況(才怪)
大辣文化總編輯黃健和,是將台灣漫畫推向國際的關鍵人物,多年來帶團前往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促成許多漫畫的版權販售。本集節目中,黃健和不但將圖像文學話說從頭,更帶聽眾回到80年代末至90年代,細數漫畫家各自的山頭堡,也透露了許多令人回憶的作品,如手塚治虫、《家有賤狗》等經典背後的編輯台故事。閱讀隨身聽第2季最終集,非常精采,請千萬不要錯過。
2020-05-25
4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2EP9》小天下、未來出版總編輯李黨/童書編輯別擔心碰觸不同類型與議題的書
一本好的童書,影響一位孩子對世界的想像。你曾想過,小時候看過的那些精彩的童書,幕後的推手是那些人嗎?閱讀隨身聽今天邀請到了小天下、未來出版總編輯李黨,投身童書編輯已經數十載,製作過許多暢銷的童書,陪伴無數孩子的童年。製作童書的過程中,她的堅持和選書的思考有那些呢?請別錯過今天的閱讀隨身聽。
2020-05-18
38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2EP8》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經典不會褪色,但編輯要尋找到新的熱情
你的書架上,是不是有幾本一直重讀的書呢?隨著年齡不同,這些書中的不同段落便會熠熠生輝。這集閱讀隨身聽,新經典文化的總編輯葉美瑤,將帶讀者重新思考「什麼是經典?」也分享經典書如何與時俱進,更有許多她與大作家如詹宏志、鍾曉陽交手的精彩故事。請與我們一起進入經典......
2020-05-11
48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2EP7》歌手萬芳/出差空檔,在獨立書店認識一座座陌生城市
今年(2020)是歌手萬芳出道第30年,以歌聲療癒過無數聽眾的她,私下也很喜歡逛獨立書店,造訪過不少世界各地的書店。本集閱讀隨身聽中,萬芳將暢談自己的創作,也分享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藉由逛獨立書店,認識不同的國家與城市,與不同的書和文字巧遇。
2020-05-04
3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2EP6》搖滾樂手、立委林昶佐/說自己的故事,是為了跟千百年前的人發生連結
無黨籍立法委員、知名樂團閃靈的主唱林昶佐來到閱讀隨身聽,分享他從小就迷上的那些漫畫,這些作品,不僅影響他後來的人生,也影響他待人處事,帶領團隊的方法。作為音樂創作人,閃靈的盛名讓台灣的文化被更多東亞與歐美的樂迷所看見,他是如何運用台灣文化,成為自己創作的養分呢?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2020-04-27
39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2EP5》舞台劇演員王安琪/從平面劇本變成3D人物的捶你心肝表演術
曾出演過許多叫好又叫座舞台劇,如《Re/turn》、《全國最多賓士車的小鎮住著三姐妹》、《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的演員王安琪,許多作品往往開賣不久後,便宣告售罄。如何從2D的劇本中,看見並創造出立體的角色呢?王安琪來到閱讀隨身聽,與讀者分享自己讀劇方式......
2020-04-20
36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2EP4》導演王小棣/心機最重的人是編劇,跟推理作家一樣:文學改編那些事
要改編作家的書,肯定會遇上不少難搞事(咦?),如何見招拆招,推出一部又一部叫好叫座的影集?改編過相當多文學作品的導演王小棣,這集來到閱讀隨身聽,跟讀者分享她數十年的功力。順便來聊她最喜歡看的小說,導演看小說,原來也是行內人看行內人的概念......
2020-04-13
34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S2EP1》插畫家阿尼默/大恭喜!波隆那拉加茲獎青年漫畫首獎獲獎感言來分享!
《小輓》出版於2019年10月,隨即獲得當年Openbook好書獎中文創作,不但是OB好書獎有史以來第一本漫畫,更一舉榮獲波隆那兒童書展拉加茲獎(BolognaRagazzi Award)2020年新增設的青年漫畫首獎(Comics - Young Adult - WINNER)。拉加茲獎的評審一致同意將這本書頒發給阿尼默,更特別指出畫家雖然是一位「台灣人」,但圖像是不分語言的,他的無字漫畫有如圖像的詩歌。閱讀隨身聽第2季的第1集,恰因新冠肺炎 (俗稱武漢肺炎)蔓延,波隆那書展停辦,我們搶先邀請阿尼默來發表得獎感言,首度曝光,請別錯過。
2020-03-23
33 min
週末生活美學館
2019 Openbook好書獎,鼓勵優秀作家,推廣優質閱讀!
Openbook好書獎強調公正、客觀的年度好書評選,希望藉此推廣閱讀,鼓勵優秀作家及出版社。 ▉評選對象 前一年度11/1之後至當年度10/31期間,於台灣出版或代理銷售的繁體中文著作。 ▇評選標準 • 為一般大眾挑選出一年內最不能錯過的好書。入選的書,須具相當可讀性,「是好書,也是好看的書」,可讓讀者享受閱讀的樂趣,亦能提升視野。學術用書及太過冷僻、專業的作品,不列入評選。 • 優先選出具有:啟發性、前瞻性,能帶動文化提昇的書。 • 考量重點:製作嚴謹度、可讀性、專業領域表現、文字(翻譯)表現、架構完整有系統等等角度。 台灣每年出版近4萬本新書,Openbook編輯部以嚴謹的方式,進行年度好書的評選,邀請各領域的學者,歷經初選、複選、決選,在諸多分歧、爭辯中凝聚共識。最終經過層層篩選,從中遴選出4大類各10本最值得紀念的好書。目的是為了銘記這些書(精神面與物質面)的樣貌,不僅作家,更多的出版人、編輯、書店店員,以及印刷業者,他/她們努力地與時代對話,傳遞自身的關懷;更重要的是為了將優質的書籍推廣到台灣各個角落,讓上述職人努力的成果,被更多人看見。
2019-11-30
00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EP3》來賓:黃麗群/主題:船遲又遇打頭風,關於一個人旅行的那些事
5月Openbook刊登特別企劃「女工三鐵」,邀請作家江鵝、柳丹秋、黃麗群一起來玩耍,獲得熱烈迴響,BUT,不會烹飪、畫畫和刺繡其實都沒關係(咦?);如果不懂一個人旅行,可能人生會喪失很多重要的東西(咦again?)。我們邀請黃麗群來到閱讀隨身聽,陪大家暢談一個人旅行的大小事,聽說衰事人人愛聽,但還是祝福大家一樁一件都別遇上。
2019-07-22
30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EP2》阮光民/像他這樣一位漫畫家
本集的特別來賓是漫畫界金城武──阮光民。在《用九柑仔店》電視劇即將上映、漫畫第5集(最終集)出版前夕,他接受「Openbook.閱讀隨身聽」的專訪,暢談自己如何揮揮手,畫下本作的最終結局......好啦,其實阮光民「完全沒有不小心地」自己大爆雷,闡述最後的鋪陳。不僅如此,他也談及面對作品改編的想法,精彩內容,就等你點擊收聽。
2019-07-15
29 min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EP1》張亦絢/一位台灣文學青年作家的第一本書,洪明道《等路》
首集邀請台灣知名小說家張亦絢擔任開台嘉賓,她向來以博覽群書聞名,也曾擔任2018年Openbook好書獎文學類評審。在企畫之初,我們原預定邀請她談推理小說,她卻自告奮勇,希望談台灣文學,尤其是近年她所讀到的優秀作品。於是,雙方漸漸聚焦,決定來聊青年小說家洪明道的第一本小說集《等路》(九歌出版)。本書有豐富的台語詞彙,不諳台語的張亦絢稱自己是「帶著殘破來推書」,但此殘破卻一點也不馬虎,讀者點擊聆聽,便能感受其真誠。
2019-07-08
35 min
Met Nerds om Tafel - een podcast over technologie, wetenschap en popcultuur
(a) – Openbook met KPN-beveiligingschef Jaya Baloo
Als je niets hebt met infosecurity of privacy, kun je deze aflevering beter overslaan. Onze gastnerd is Jaya Baloo, chief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 bij KPN. En als je denkt dat ze het daar wel druk genoeg mee heeft: ze werkt ook mee aan Openbook, een opensource-alternatief voor Facebook. Gaat dit alternatief, in tegenstelling tot een rij illustere voorgangers, wel een succesvolle Facebook-concurrent worden?Tijdschema00:00 Start01:05 Introductie Jaya Baloo02:12 Floris wordt gebeld03:54 Het werk van een CISA12:59 Had Jaya stress van de GDPR?23:25 Openbook, een alternatief voor Facebook43:40 Vragen van de luisteraars51:49...
2018-08-16
52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