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details
.com
Print
Share
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earch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RARA,YAYA,&SAPU
Shows
First Take SA
SAPU mourns the deaths of three constables who went missing last week
The South African Policing Union (SAPU) is mourning the tragic deaths of three police officers whose bodies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Hennops River in Centurion. National Police Commissioner Fannie Masemola has confirmed the identities of the officers, Constables Cebekhulu Linda, Keamogetswe Buys, and Boipelo Senoge, who went missing while en route to their deployment in Limpopo. Elvis Presslin spoke to National Police spokesperson Brigadier, Athlenda Mathe and Lesiba Thobakgale, SAPU Spokesperson, to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is devastating incident
2025-04-30
10 min
First Take SA
SAPU welcomes introduction of police body-worn cameras
The South African Police Union, SAPU has welcomed the introduction of police body-worn cameras. Police Minister Senzo Mchunu says the rollout of this initiative will commence in April this year. SAPU Spokesperson, Lesiba Thobakhale told our Senior Producer, Ronald Phiri that the plight project is crucial in providing visual evidence in cases where police officers are killed or are accused of misconduct
2025-02-19
04 min
Intaresu Podcast
Intaresu Podcast 481 - SaPu
SaPu may seem like a fresh face, but his extensive experience speaks volumes about his deep roots in the underground house music culture. Having spent years as an event organizer and booker, SaPu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curating unforgettable gatherings showcasing esteemed artists such as Roger Gerressen, Makam, and Chris Mitchel.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the pulsating energy of Berlin's underground scene, SaPu embarked on a journey back to the Netherlands before reemerging in Berlin's nocturnal landscape, armed with a newfound record label, Rhythm By Nature. Besides his newborn record label, he also played at substantial venues such as Griesmuehle...
2024-12-30
1h 00
Riri Cerita Anak Interaktif
Prilly dan Sapu terbang Usang | Dongeng Anak Bahasa Indonesia
Prilly sedang mendalami ilmu sihir di sebuah sekolah yang ia impi-impikan. Ia pergi ke sekolah itu sambil membawa sapu terbang peninggalan neneknya. Namun, saat di sekolah, teman-teman baru Prilly justru mengejek sapu terbang itu. Kata mereka, sapu terbang Prilly sudah usang dan jelek. Hmm, akankah Prilly tergerak untuk membeli sapu terbang yang baru? Yuk, kita baca ceritanya bersama!
2024-09-06
10 min
Dongeng Paman Gery
DONGENG RAMADAN SAPU LIDI NOMER SATU
Paman Gery kali ini mau belanja sapu lidi nih teman-teman, tapi paman bingung harus memilih sapu lidi yang mana dari toko alat rumah tangga. Temenin Paman Gery untuk memilih sapu lidi ini yuk! ______________ Pencerita: Paman Gery Penjual: Purangga Podcast Podjokan Pembeli: Daru Podcast Podjokan Pemilik: Rouli Hutahaea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3-04-05
08 min
Quran dan Kajian
Ayat Doa Sapu Jagat
Ayat Doa Sapu Jagat #quran Syaikh Mishary Alafasy
2022-10-28
04 min
ASAH Al Bahjah
Doa Sapu Jagat | Abah Sayf Abu Hanifah
Doa Sapu Jagat | Abah Sayf Abu Hanifah Ikuti Kami : Youtube : Abah Sayf Abu Hanifah | https://www.youtube.com/c/AbahSayfAbu... Facebook : LPD Al Bahjah Buyut | https://www.facebook.com/ponpesalbahjah2 Abah Sayf Abu Hanifah | https://www.facebook.com/UstadzSayf/ Instagram : @abahsayfabuhanifah | https://www.instagram.com/abahsayfabu...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xflMbH... Whatsapp Majelis Albahjah Buyut : 082318611707 Phone : 082228682623/082318611707 Donasi wakaf tanah a/n Al Bahjah Buyut : rek. 7512 2220 34 Bank Syariah Indonesia (BSI) Kode Bank : 451 Donasi infaq/sedekah a/n Al Bahjah Buyut : rek. 1390 4455 66 Bank Muamalat Kode Bank : 147 Donasi wakaf tanah a/n Al Bahjah Buyut...
2022-10-05
02 min
Comika.id Audio
SIOMAY SAPU-SAPU
Bang Andy Permana kocak banget nih bisa niru suara penjual siomay yg pake ikan sapu-sapu, pas lagi diwawancara😆 Kocak banget kan, mau lihat yg lebih kocak lagi? Langsung Checkout Stand-Up Comedy Show Titik Awal di Comika.id 🔥
2022-07-18
00 min
Strategy+Innovation with Dr. Indrawan Nugroho
109.Tukang Sapu Dan Karyawan Magang Yang Selamatkan Nintendo
Tahukah kamu bahwa Gameboy, Mario Bros dan Legend of Zelda yang mengangkat Nintendo jadi salah satu perusahaan gaming terkemuka di dunia itu merupakan inovasi dari seorang tukang sapu dan karyawan magang? Yuk langsung dengerin aja guys dan curi pelajaran pentingnya!
2022-05-11
14 min
Suara Museum Nasional
Prasasti Sapu Angin (Bahasa Indonesia)
Prasasti Sapu Angin ini berasal dari penghujung abad kedua belas saat Kertajaya, raja terakhir Kediri, di Jawa Timur, masih menjadi putra mahkota. Isinya menjelaskan hibah berupa pertapaan dari Kertajaya.
2022-02-26
01 min
Suara Museum Nasional
Sapu Angin Inscription (English)
The Sapu Angin inscription comes from the late twelfth century, when Kertajaya, the last king of Kediri in East Java, was still a crown prince. It tells of a granting of a hermitage by Kertajaya.
2022-02-26
01 min
Thoughts on Films
Episode 90: The Craft of Prebet Sapu (part 2)
This is the second part of a spoiler-filled discussion with Muzzamar Rahman about his film. Having discussed the narrative of ‘Prebet Sapu’, Fikri and (the other) Muz discuss how important Kuala Lumpur is not just as the film’s background and context, but also as the third main character of the film itself. They also get into the bigger picture political subtext, and how comfortable Muz feels portraying the bigger picture political points as one of the film’s subtext.
2021-12-25
44 min
Thoughts on Films
Episode 89: The Craft of Prebet Sapu (part 1)
This spoiler-filled episode is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Muzzamer Rahman about his film, ‘Prebet Sapu’. Fikri and (the other) Muz sit down for an in-depth discussion about the craft and narrative of his film. The first of two parts considers the film’s origins and the difficulties Muz faced in getting the story going. He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ctors, Amerul Affendi and Lim Mei Fen, in shaping the film’s narrative progression, especially in balancing the ethnic discussion in ‘Prebet Sapu’ with other factors.
2021-12-18
39 min
Podcast Litium
Sapu Elliphent
Sapu
2021-12-17
01 min
NanyaDongSis
NanyaDongSis #17 - Lagi Nyapu,eh ada semut,aku sapu ga sengaja mati,Dosakah aku?
NanyaDongSis #17 - Lagi Nyapu,eh ada semut,aku sapu ga sengaja mati,Dosakah aku?
2021-10-15
05 min
ISEN Talk
SE Interview: Repurpose bersama Sapu Upcycle dan Groot Watch
Sesuatu yang terlihat menarik, bisa jadi berasal dari sesuatu yang tidak menarik, contohnya limbah kayu atau limbah elektronik. Namun, bagaimana cara Sapu Upcycle dan Groot Watch membuatnya menjadi menarik? Mari simak wawancara mereka!---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anchor.fm/isen-indonesia/message
2021-09-09
26 min
Iha Bunda Khansa
Puisi - Sapu Bersih - Karya Afiyah Rasyad
Sapu bersih daerah kekuasaan. Dari pucuk tertinggi sampai daerah incaran- Sesuka hati membagi- bagi jabatan- Demi sekerat suara yang disumbangkan
2021-07-26
04 min
Fat Bidin
The Fat Bidin Film Club (Ep 231) - Prebet Sapu
The Fat Bidin Film Club (Ep 231) - Prebet Sapu Prebet Sapu is a Malaysian film that has been making the rounds in th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circuit. It's about a ride share driver who is trying to eke out a living in Kuala Lumpur and he makes a friend. The Fat Bidin Film Club is also on YouTube: https://youtu.be/82a8jLJoAZE Copyright (C) 2021 Fat Bidin Media For more, visit http://fatbidin.com Interested in making your own films? Then why not get Zan Azlee's book 'Guide to indie filmmaking' today: https://fatbidin.com/guide-to-independent-filmmaking/ Buy Fat Bidin books, films...
2021-07-16
20 min
The Auction House
TSM 4.11 With Lead Developer Sapu
We have a great bonus episode for you! The lead developer of one of the biggest World of Warcraft add-ons, TradeSkillMaster, is on our show, and that is Sapu. We will talk with Sapu about the history of TradeSkillMaster, 4.11, upcoming things,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from our listeners. There is some great info you defiantly don't want to miss out on in this episode. www.TradeSkillMaster.com | @Sapu94
2021-06-22
1h 07
Quran dan Kajian
Ayat Doa Sapu Jagat
Ayat Doa Sapu Jagat Surat Al Baqarah oleh Syaikh Mishary Alafasy
2021-04-30
12 min
MURANGKALIH
#17 Gilang Dirga Pernah Belajar Nyetir Mobil Sampai Hampir Masuk Jurang, Akrab Sama Sapu Lidi ?! (Part #02/02)
Gilang Dirga ternyata #murangkalihnya bandel juga! Gak pernah kapok buat belajar nyetir bawa mobil ayahnya, tapi malah berujung di hukum di pukul pakai sapu lidi! Kalo ditanya takut apa, ternyata Gilang Dirga (@gilangdirga) takut sama drakula, kenapa ya? Jawabannya di episode kali ini! Nonton video lengkapnya di YouTube Armand Maulana.
2021-04-19
25 min
Bersama Siapa
SAPU IJUK #3 - TOXIC RELATIONSHIP? KELAR LO !! | B.S
Sapu Ijuk, siap menemani malamnya kalian yang pastinya lebih nyeleneh dan terbuka omongannya. Tapi dibuat se-baik mungkin untuk dapat dinikmati oleh seluruh kalangan. So, please welcome..... Saaaaapuuuuuu Ijuuuuukk~Pembahasan pertama udh parah bgt emg, yaudeh enjoy \m/--- This episode is sponsored by · Anchor: The easiest way to make a podcast. https://anchor.fm/app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anchor.fm/bersama-siapa/support
2021-04-03
27 min
Ability Podcast
“LEBIH BAIK JADI PEKERJA SAPU JALANAN DARI PADA JUAL DIRI” ( SHELLA ) #017 ABILITY PODCAST
Awal Kelahiran “Pasukan Oranye” Melihat banyak sarana dan prasarana penunjang kehidupan warga Jakarta, maka dibutuhkan sebuah tim khusus yang dapat bergerak cepat untuk mengatasi permasalahan yang terjadi. Dari tumpukan sampah di trotoar, saluran air yang tersumbat, hingga jalanan yang mulai rusak. Oleh karena itu, terbitlah Peraturan Gubernur Nomor 169 Tahun 2015 tentang penanganan prasarana dan sarana umum tingkat kelurahan, dalam rangka mengoptimalkan pelayanan kepada masyarakat. Pergub ini yang kemudian menjadi landasan pembentukan Pekerja Penanganan Sarana dan Prasarana Umum (PPSU) di tingkat kelurahan, yang juga merupakan gabungan dari Pekerja Harian Lepas (PHL) di dinas-dinas. Bagi kamu warga Jakarta, kehadiran PPSU...
2021-04-02
24 min
Devi Annisa
Mitos Sapu Lidi by Mas Bom
Sapu Lidi adalah alat yang biasa digunakan untuk membersihkan tempat tidur. Namun siapa sangka dibalik kegunaannya tersebut memiliki kegunaan lain. Penasaran ? Yuk langsung dengerin ceritanya.{Writer : Mas Bom, Backsond : Burung Hantu, Instagram : devi.ns )--- This episode is sponsored by · Anchor: The easiest way to make a podcast. https://anchor.fm/app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anchor.fm/deviannisa/support
2021-03-12
13 min
BACAKAN BUKU PAK MAUL
SANGGAR CERITA - SAPU TANGAN SUTERA
SANGGAR CERITA - SAPU TANGAN SUTERA --- This episode is sponsored by · Anchor: The easiest way to make a podcast. https://anchor.fm/app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anchor.fm/bacabukupakmaul/support
2021-01-28
24 min
DIMMOTTER
09 - Online Class
My new morning routine is bangun, buka laptop klik link gmeet/ zoom. Abis itu jangan lupa rebahan buat istirahat, tiba tiba dapet notif deh dari gmail, Selamat siang, berikut tugas hari ini! Kerjakan sebelum 23.59! Selamat mengerjakan! YAAAAAAAAAH! Pokonya gitu terus tiap hari dehhh! Dengerin aja deh potkesnya! Tapi jangan sambil online class ya!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ya! Sampe ketemu di next episode!
2020-11-27
48 min
DIMMOTTER
08 - Duuuh, Korona!
Siapa disini yang udah kesel di rumah mulukk?? Tiap hari yangg diliat kulkas lagi, tv lagi, laptop lagi, POKONYA UDAH BOSEEEEEEEN! Eitss, tapi tahan dulu ya! Bentar lagi! Perjuangan udah sejauh ini tetep pertahanin ya, karna semakin kita ikut aturan pemerintah semakin cepet kita ketemu! Buat nemenin kalian yang dirumah aja, kita mau sharing kegiatan kita selama pandemik nih!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ya! Sampe ketemu di next episode!
2020-11-20
45 min
DIMMOTTER
07 - Sinema Naga Televisi
Gimana weekendnya?? Weekend gini paling seru kalo sambil nonton movie & series yakaaan?! Jadiii, kali ini kita bakal kasih rekomendasi series dan top 3 movie kita nih buat kalian! Lagi lagi sebelumnya mon maap kalo ada mic bocor. And maaf banget telat apdetnye ye -editor.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ya! Sampe ketemu di next episode!
2020-11-14
28 min
DIMMOTTER
06 - Rebel Sejak Dini
Siape disini yang masi kecil udah banyak tingkah?! Kalo narnia, owen sama si teteh gausa di tanya lagi deh ya! Tapi kadang kerebelan anak kecil dianggap wajar tapi kalo udah gede si kurang ajar! Semoga Narnia, Owen dan Teteh grow-up menjadi remaja yang baiq yeee!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ya! Sampe ketemu di next episode!
2020-11-06
32 min
DIMMOTTER
05 - Au ah, SEREM!
Warga Indo gaafdol kalo ga ngomongin horror! Tapi kalo kita yang bahas, gatau deh sereem! Gaada kata kata lain pokonya selamet dengerin aja. betewe kalo takut jangan dengering sendirian ya!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ya! Sampe ketemu di next episode!
2020-10-30
59 min
el pod de tu cast con viv y patt
SAPU: salud mental ( y otras cosas que nos preguntaron)
porque estar locas no es suficiente había que responder preguntas al respecto. Les presentamos el segundo sapu con el que nos venimos riendo semanas por la clase de preguntas que salen en el. Gracias a los que aún nos responden y participan , guardan un lugar especial en nuestros corazones. Trivia: Al final, gracias a que viv pudo votar ganó el apruebo po cabros feos. Algun dia sale su junta a las 8 de la mañana para jurarle a una figura de stalin y la bandera de la unión soviética.
2020-10-28
00 min
DIMMOTTER
04 - Aku Vs Circleku
Udah weekend lagi nih! Ketemu temen udah kaya pelajaran sejarah ye! Tapi, dari pada sedih bangen temen, malem ini kita bahas temen temen kita nih! Kita nostalgia bareng baren ye! Dimmotter juga bakal buka question box di sg kali kali temen temen mau curhat masalah pertemanan nih! Eiya, betewe maaf banget nih, mic nya error lagi jadi kalo ada dengung dengung dikit atau suara yang kurang jelas monmaap aje ye, masi proses ni:) -editor.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ya! Sampe ketemu di next episode!
2020-10-23
53 min
DIMMOTTER
03 - Anaknya Akur Ya Moms
Halo halooo! Ketemu lagi nih! Siapa yang punya ade kaka? Eh, tapi bukan ade kaka zone ya, ade kakak beneran! Kalo ngomongin yang disebelin dari kakak pasti sebelnya kebangetan! Tapi ngomongin si ade juga resenya minta ampun! Pokonya gatau deh yang bener yang mana, yang jelas tiati aja ye pas dengerin, soalnya sambil berapi api nih! Betewe maaf banget nih device editor semalem error, jadi uploadnya nemenin kalian malem mingguan deh.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ya! Sampe ketemu di next episode!
2020-10-17
1h 00
BAHAS YUK!
Eps.04 - ESJ (Efek Sapu Jagad)
*EXPLICIT CONTENT* Membahas tentang UU Sapu Jagad a.k.a Omnibus Law termasuk segala kontroversi dan drama di dalamnya. Any request just hit our DM @zachzayyan & @aairtass --- This episode is sponsored by · Anchor: The easiest way to make a podcast. https://anchor.fm/app
2020-10-12
54 min
DIMMOTTER
02 - Panggil Aku Narnia
Niatnya sih mau dijadiin next meet dimmotter, tapi gimana dong? ketagihan buat bikin potkes!! Walaupun harapan Ho Chi-Min masih belum tau nih ada yang request episode ini atau engga, tapi Narnia, Owen dan Teteh ngasih nih officially untuk Ho Chi-Min!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ya! Sampe ketemu di next episode!
2020-10-09
22 min
DIMMOTTER
01 - Kenalan Serius
Episode perdana nih! Nyangka ga nyanka sih bisa bikin potkes. Betewe awalnya mau banyak becanda eh malah serius. Tapi gapapa, mungkin di episode perdana ini bisa bantu temen temen semua dalam menghadapi lingkungan baru!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ya! Sampe ketemu di next episode!
2020-10-09
29 min
DIMMOTTER
00 - Perkenalkan Namaku Ho Chi-Min
Kenalan dulu nih sama Tay, Ho Chi-Min, dan Hanoii. Niatnya sih pengen mengalir potkesnya eh gataunya Ho Chi-Min berulah, tapi bikin potkes nagih juga ternyata! Selamat weekend dan enjoy dengerinnya ya! Mon maap nih kalo ada suara mic yang kegedean, maklum newbie on budget. Sampai ketemu di eps perdana ya!
2020-10-09
13 min
Rocka Mama Reads
26 - Anna dan Sapu Pelangi - read by Jenar & Rocka Mama Sila
Anna dan Sapu Pelangi merupakan buku anak karya Beby Haryanti, terbitan Pelangi Mizan. Cerita dibacakan oleh Jenar dan Rocka Mama Sila (IG: @silawp) --- Gambar sampul buku diambil dari pelangimizan.id ---
2020-09-26
08 min
Politickin' with Destiny
Ep 1: JOSH SAPU - Young, Black and Bout' our Business
Josh Sapu - Reporter for ESPN Charlotte Radio, as well as Co-Owner of SCOPETV, and I converse about hardships we've faced while navigating the sports business industry. How did we overcome? What did we learn? How can you, a young, black or brown industry professional make traction and climb the corporate ladder and be just as, if not more than successful than your counterparts? Lock in with us on the pilot episode of The Politickin' Podcast, hosted by Destiny N. Washington
2020-09-26
40 min
Rumayshocom
Anjuran Memperbanyak Doa Sapu Jagat di Hari Tasyrik
Allah Ta’ala berfirman, “Apabila kamu telah menyelesaikan ibadah hajimu, maka berzikirlah (dengan menyebut) Allah, sebagaimana kamu menyebut-nyebut (membangga-banggakan) nenek moyangmu, atau (bahkan) berzikirlah lebih banyak dari itu. Maka di antara manusia ada orang yang berdoa: “Ya Tuhan kami, berilah kami (kebaikan) di dunia”, dan tiadalah baginya bagian (yang menyenangkan) di akhirat. Dan di antara mereka ada orang yang berdoa: “Robbana aatina fid dunya hasanah wa fil akhiroti hasanah wa qina ‘adzaban naar” [Ya Rabb kami, berilah kami kebaikan di dunia dan kebaikan di akhirat dan peliharalah kami dari siksa neraka].” (QS. Al Baqarah: 200-201). Dari ayat ini kebanyakan u...
2020-07-30
00 min
SABC North West
#TSELE SAPU E LATOFATSA PUSO KA GO SA TLHOKOMELE MALOKO A YONA A A DIRANG MO MOTSING O WA COVID 19
TSELE SAPU E LATOFATSA PUSO KA GO SA TLHOKOMELE MALOKO A YONA A A DIRANG MO MOTSING O WA COVID 19
2020-06-22
04 min
JCC Radio Online
Eps 8. Berapa gaji tukang sapu di Kapal Pesiar?
TAHUKAH ANDA...!! Berapa gaji tukang sapu di Kapal Pesiar? Gaji Tukang Sapu di Kapal Pesiar rata- rata Rp. 7juta lebih, demikian juga dengan gaji tukang cuci piring. Kalau gaji laundry Rp. 10 juta lebih kalau di kurs dollar hari ini. Wow.... Terus gaji managernya berapa ya kalo gitu ? Dapat bonus nggak kerja di kapal pesiar? Apa ada peningkatan karirnya juga? Penasaran dan pingin tahu caranya? info 085 7121 4444 6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anchor.fm/jcc-radio-online/support
2020-06-09
00 min
Lapak Horor
09. Nenek Sapu | Lapak Horor
Watch on Youtube: Nenek Sapu | Lapak Horor Ini adalah kisah misteri yang aku alami sewaktu aku tinggal di sebuah wisma di Jogja. Gara-gara mengikuti ajakan teman-temanku, aku pun tinggal dan akhirnya terjebak dalam sebuah wisma angker yang dihuni sosok nenek dengan bentuk mulut yang aneh. Sosok hantu nenek sapu sudah sangat familiar di antara teman-temenku, tapi tidak denganku. Aku masih ingat saat pertama pertemuanku dengannya di kamar mandi. Hal itu tidak bisa aku lupakan sampai sekarang. Sosok nenek sapu ini konon masih ada dan sering dibicarakan orang-orang yang pernah tinggal di wisma itu...
2020-04-11
08 min
Asumsi Bersuara
RUU Sapu Jagat Cipta Lapangan Kerja, Cilaka? Ft. Yose Rizal Damuri
Rancangan Undang Undang (RUU) Omnibuslaw Cipta Lapangan Kerja yang diajukan oleh Pemerintah kepada DPR RI banyak menuai kritik, terutama dari kaum buruh. Undang Undang “Sapu Jagat” ini dinilai akan merugikan para pekerja. Salah satu poin yang paling dikhawatirkan adalah hilangnya upah minimum dan rencana pemerintah yang hendak menerapkan sistem upah per jam. Kali ini Rayestu bersama Kepala Departemen Ekonomi CSIS, Yose Rizal Damuri akan mengupas tuntas persoalan mengenai Omnibuslaw. Selengkapnya di Asumsi Bersuara minggu ini!
2020-01-28
50 min
弦琴音蕴
39 Richard Strauss Violin Sonata
About 嘉宾 汪尘微 作曲家简介理查·格奥尔格·施特劳斯(德语: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年6月11日-1949年9月8日),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他与以写圆舞曲著称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完全没有关系,一般都以全名理查·施特劳斯(R. Strauss)称呼,以与该家族的众多成员相区分。 他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法国号演奏家弗朗茨·施特劳斯,从小就受到父亲的音乐教导,八岁的时候开始学小提琴。他的父亲的教导非常注重古典主义,但理查·施特劳斯本身的音乐最后却成为后期浪漫派,以及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查·施特劳斯的早期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的特点,在其创作生涯的极盛期被认识为晚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但晚期的作品开始流露出一定的现代派倾向,如调性的瓦解等等。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和指挥偏好都表现出他对于德意志古典音乐传统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他深受莫扎特和瓦格纳等人的影响(后者几乎影响了理查·施特劳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具有极其卓越的对位写作才能,几乎所有作品的织体都非常复杂。 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极高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1920年与马克斯·赖因哈特、霍夫曼斯塔尔等人一同创办萨尔茨堡音乐节。 曲目简析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18,当时作曲家仅20岁,属于理查·施特劳斯的早期作品,在这之后他创作的《唐璜》使他一举成名,从此转向了交响诗和歌剧的创作。因此这部小提琴奏鸣曲虽然是早期作品,却是他一生中所作的最后一部室内乐作品,也是作曲家青年时代的一部总结之作,其中运用了纯熟的创作手法,仿佛还能窥见多位作曲家的影子,比如舒伯特、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等。 在去年的提钢音乐会上,我们演奏了第一乐章。尽管这只是作品的三分之一,但其所需要的演奏技巧与体力已经非常惊人。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Allegro, ma non troppo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明显,但其中内容极其丰富,作曲家也对其结构进行了微小地扩充。主要可将呈示部反复出现的音乐素材分类为以下四个主题: 第一主题,三连音加附点的动机充满活力,在本乐章随处可见 第二主题,柔美抒情,也经常在各处短暂出现。(将主题碎片化为音乐素材,各个素材交织) 第三主题(配以钢琴铃铛般的伴奏),后半部是第二主题的变形 第四主题,有明显的节奏,但节奏型是第一主题的变形 到发展部之后,出现了第一主题和第三主题的各种变形。中段出现的插部打破了沉静,具有极大地戏剧性,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交叉出现。随后提琴重复第一主题动机,钢琴进行半音行进(多个线条),仿佛挣扎过后筋疲力尽,只能维持喘息;随后是逐渐的复苏,并来到再现部。 除了第二主题,第一、三、四主题在再现部均有出现,相比呈示部稍显简略。随后将第三主题的后半部变形,来到第一次高潮。伴随着提琴继续以第一主题动机行进的间隙,钢琴的双手琶音制造出浪潮般的效果,一次比一次猛烈,将全曲推向了更猛烈的第二次高潮。 理查还为全曲添加了一个尾声,这时气氛沉静下来,抒情柔美的第二主题出现,仿佛是对之前内容的回忆。随后钢琴的独奏呈现出第一主题,铿锵有力,形成辉煌的结尾。 纵观整个乐章,内容丰富而浑然一体,体现了作曲家将不同音乐素材紧密又自然结合的高超作曲技法;在音乐性上,情感变化多端,乐观、抒情、忧郁、挣扎全都涵盖,充满了戏剧性。乐器的安排上,小提琴部分极大地发挥了其特性,钢琴部分则更像是一个管弦乐团,对两位演奏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三乐章在第一乐章之外,还有之后两个乐章。第二乐章标题为“即兴曲”,小提琴和钢琴以三种不同性格的主题进行对话,感人至深。每个主题的发展具有一定即兴性,这也是标题的缘由。第三乐章为“终曲”。首先以一个阴郁的引子开始,随后却再次以第一乐章主题的动机将阴霾一扫而空,充满无穷活力。小提琴和钢琴在这个乐章中都进行了炫丽地展技,最后以一个极为辉煌的尾声结束。 小结尽管这首作品并不是室内乐中的核心曲目,但仍然以丰富的内容、跌宕起伏的情节、炫丽的技巧,获得过众多小提琴家的青睐。与理查·施特劳斯成熟期厚重繁复的风格不同,这首清新明丽的作品,正展现了作曲家青年时代的风采。 Misc参考录音 Richard Strauss: Violin Sonata / Prokofiev: Violin Sonata No. 2 - Pinchas Zukerman, Marc Neikrug Timeline 00:00:21 理查·施特劳斯 简介 00:03:39 第一乐章简析 - 呈示部 00:12:19 第一乐章简析 - 发展部 00:18:12 第一乐章简析 - 再现部 00:21:28 第一乐章总结 00:22:04 第二三乐章简析 00:23:17 Mov. I - Allegro, ma non troppo 00:35:34 Mov. II - Improvisation: Andante cantabile 00:44:36 Mov. II - Finale: Andante - Allegro
2019-10-25
53 min
弦琴音蕴
38 Shostakovich Piano Trio No.2
About 主持人 陈子恒 作曲背景这首作品作于 1944 年,是题献给肖斯塔科维奇的好友 Ivan Sollertinsky 的。在听闻到他博学而专注与音乐的好友死讯后,他仅用了四天就写下了这部三重奏的第一乐章,并于同年 11 月在列宁格勒首演。不同于他的交响曲作品,老肖将他的内心世界留给了室内乐,我们也可从这些作品中窥见一二。 结构分析Mov. I 主题一:六小节,卡农式重复的似幽灵般的旋律;大提使用泛音,飘于小提之上,钢琴则沉在最底部,形成一种反差的音响效果 主题二:由钢琴在高音区引入,小提和大提以八分音分顿奏作为伴奏;随后不久引入了一个变形的分解和弦动机。这种气氛的打破,是由钢琴八分音符的变化提示的:原先是八分音符顿奏,现在变为了相邻两个音的上下交替,不断推动;在两段推动之后,是情绪的喷涌而出,分解和弦的动机在三件乐器上交替出现。 主题三:承接上述的动荡不安之后,乐句终于落回了原本的 G 大调;这里的旋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低音区的八度上扬接下行音阶,其二是高音区两个八度大跳的动机。之后由提琴的拨弦引出一个较为神秘的片段:首先是钢琴奏出主题二的变形部分,伴随着强有力的四分音符的强调,忧郁的主题二重新出现,并与随后明亮的主题三形成鲜明的对比。 Mov. II 第二乐章仿佛是一个极快的、疯狂的舞蹈,调性定在了遥远的 #F 大调上,并且老肖在乐谱上指定速度为每分钟 132 个小节。 第二乐章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由小提的旋律开始的;随后乐句变得逐渐疯狂起来,并且由钢琴引入了一个和声转变的模式。 第二部分可以视作是从主题的第二次进入开始的:小提奏出移调后的主题,大提则重复先前和声转变下行的动机;第二句开始引入了一个新的材料,通过小节内部的渐强营造出一种“反重音”的效果;随后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大提正是使用了这一材料,与跳跃的小提形成对比。 第三部分是一个插部,在一系列由琶音构成的和声转变之后,突然转入富有民族气息的歌唱性旋律;这个部分比较简短。 第四部分是由钢琴第四次奏出主题旋律,相应地提琴由强力的拨弦提供重音的支撑;结尾段颇似钢五的第三乐章,“错误”的动机突然闯入又突然消失,留下“完全一致”的大齐奏。 Mov. III第三乐章是降 b 小调,某种意义上它的体裁可以看成帕萨卡里亚:开头是钢琴沉重的和弦,无情地击碎了第二乐章残余的狂热。小提的旋律从第二句进入,仿佛是一首悲伤的挽歌;当这个旋律在大提上再次呈现时,小提奏出飘渺的的音符,仿佛是漂游在上空的幽灵;而这两个动机始终贯穿于整个乐章。最终本乐章在提琴的三度齐奏中走向第四乐章。 Mov. IV 第四乐章从一个神秘的拨弦段落开始,在一惊一乍的突强之后,钢琴奏出了一个非常耳熟的旋律,这是一个犹太风格的旋律,也是第八弦乐四重奏中著名的段落(尽管 op.110 是十六年后写的)。 在开头主题再次重复之后,乐曲转入五拍子,引入了一个富有民族气息的材料;但不久之后,五拍子的旋律时常被中途打断,夹杂着最开始 2/4 拍的动机。 乐曲中段是大提重复犹太风格的主题,钢琴则反复一段三拍子的动机(这是一个极不规则的节奏对位!)。等到小提加入进来,乐曲转入厚重的部分,提琴密集地奏出大量和弦。这一部分之后是俄罗斯民族材料的再次出现。 乐曲的后半部分,是从钢琴华丽的分解和弦开始的:在支离破碎的跑动上,提琴意外地奏出第一乐章的主题。在快到结尾的地方,钢琴砸下了第三乐章开头的和弦,伴随着四乐章开始的主题走向了尾声。 Misc参考录音 II. Allegro con brio (by Beaux Arts Trio) 全曲 (by Zürcher Klaviertrio) Piano Trio No. 2 (Shostakovich) - Wikipedia Dmitri Shostakovich - Piano Trio No. 2 in E minor, Op. 67 (album review ) | Sputnikmusic SHOSTAKOVICH’s Piano Trio No. 2 in E Minor, Op. 67 (1944) — B3LLA Piano Trio Timeline 00:00:00 乐章简介 00:14:15 I. Andante 00:22:35 II. Allegro con brio 00:25:42 III. Largo 00:31:33 IV. Allegretto
2019-03-01
42 min
弦琴音蕴
37 Schumann Piano Trio No.1
About 嘉宾:陶广宇(钢琴),严锦(小提),张国钰(大提) 曲目简析第四乐章的标题是“Mit Feuer”,意为“如火的”;全乐章洋溢着一种热烈躁动的情绪。第一主题是舒畅而流动的旋律,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第二主题前略显沉郁的段落。发展部无缝衔接地进入,在一二主题的材料上进行富丽地装饰。到乐章末段,速度逐渐加快,最终在一波一波的推动中走向辉煌的终点。 Misc参考资料 Piano Trio No. 1 (Schumann) - Wikipedia Piano Trio No.1, Op.63 (Schumann, Robert) - IMSLP/Petrucci Music Library: Free Public Domain Sheet Music Timeline 00:00:41 结构分析 00:08:10 技术难点 00:12:35 Piano Trio No. 1 in D Minor, Op. 63 - 4. Mit Feuer (By Beaux Arts Trio)
2019-02-15
20 min
弦琴音蕴
36 Haydn Piano Trio Hob.XV:22
About 嘉宾:谢可欣(小提),陈嘉怡(钢琴),曹雨婷(大提) 关于海顿摘自 2018 年提钢音乐会的导赏: 海顿是 18 世纪中后期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提起海顿,大家可能更容易想起他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但是他的三重奏作品,在 20 世纪以来经常引起关注。这些三重奏作品突破了巴洛克时期以钢琴或弦乐某一方为主导的窠臼。 Trio in E flat major, H. 15/22 - I. Allegro moderato这首作品是海顿于 1792 年创作的,首次出版于 1794 年。 结构分析这又是一个教科书般奏鸣曲式的乐章:呈示部第一主题明亮而舒畅;而第二主题如同海顿往常的写法一样,延续第一主题的动机,引出了后面的一个比较跳跃的动机。展开部比较短,紧接着呈示部的结束主题继续发展,并反复出现了不同调性的第一主题动机和三连音的动机。在再现部,第二主题照例在高一个八度上的主调出现;最终第一乐章在祥和的结束主题中悄悄地结束了。 Misc参考资料 Piano Trio in E-flat major, Hob.XV:22 (Haydn, Joseph) - IMSLP/Petrucci Music Library: Free Public Domain Sheet Music Timeline 00:00:29 提钢音乐会上的导赏 00:01:29 选曲历程 00:03:58 对话分析 00:10:00 Trio in E flat major, H. 15/22 - I. Allegro moderato
2019-02-08
18 min
弦琴音蕴
35 Reinecke Clarinet Trio
About 嘉宾:高孜(钢琴),罗嘉雯(单簧管),曾一苇(中提) Carl Reinecke卡尔·赖内克是 19 世纪德国作曲家,他有名的作品有长笛奏鸣曲《水仙女》。他还写过一些有趣的三重奏,包括钢琴、双簧管和圆号的三重奏作品(Trio for piano, oboe and horn in A minor, Op. 188, 1886)。今天我们要听到的是钢琴、单簧管和中提琴的三重奏作品。 Trio for piano, clarinet and viola in A, Op. 264 - IV. Finale Allegro moderato这首作品作于 1903 年,是作曲家较晚期创作的一部作品。 结构分析第四乐章是回旋曲式,由明媚阳光的主题进入,第一个插部相对来说华丽优雅,而第二个插部在安静中略显忧伤;在结尾前的一个拨弦段落中,单簧管的旋律伴随着曼妙的和声变化逐渐走向开朗,最终进入开阔的结尾段落。 乐曲杂谈在第四乐章中,单簧管戏份比较多,也经常会和中提有对话的部分。钢琴则主要使用中低音区,听感上像是一股暗流在涌动。 Misc参考资料 Carl Reinecke - Wikipedia Timeline 00:00:00 引言 00:00:29 作曲家 Carl 00:04:28 闲聊三重奏 00:09:02 对于曲子的理解 00:17:42 Trio in A Major, Op. 264 IV.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00:23:59 结语
2019-02-01
26 min
弦琴音蕴
34 Dvorak Piano Quintet
About 嘉宾 杨婧仪 修格致 陈晨 刘斯敏 张国钰 曲目介绍 德沃夏克于 1872 年创作了第一部钢五,15 年后他终于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重新创作;事实上这个第二首钢五已经完全超出前一部作品了。 Spontaneous and Fresh 第一乐章花了十天就写出来了(1887/8/18-28),随后三个乐章在 10/3 全部完成(我们练一个乐章都没他全曲写的快……惭愧惭愧) 这种罕见而新鲜的自然流露,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一部最真实展现自我的音乐肖像。我们仿佛可以从中看到德沃夏克其人的个性以五重形式呈现:这是一个看似沉默而矜持的人,将自己的生活置于远离日常琐事的观念中间。这样一个人,漫步音乐想象的极乐之境,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喜不自胜,为生活与创造的幸福而欢欣雀跃。这样一片春日的天空般情绪多变的精神世界,这样一颗全神贯注于艺术的天才的心灵,这样一个与自然万物进行着最亲密的沟通的灵魂,所创作出的作品,就如我们所听到的,呈现出极罕见的纯净与自成一体的瑰丽。 与前后作品的联系这部钢琴五重奏 Op.81 ,一年之后创作的钢琴四重奏 Op.87 ,以及紧随其后的第八交响曲 Op.88 ,都是德沃夏克同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人格与艺术的双重成熟性,趋向于古典主义的风格、以及对捷克民间音乐元素的新的融入。这一时期的作品也体现出作曲家明朗的内心世界,以及洋溢着快乐的骚动的情绪(尤其体现在 sherzo/furiant 乐章)。这期间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充满个人化的表现力,而不拘于结构的成规。他通过音乐的修辞,将丰富的内心情感赋予或庄重而诚恳,或高贵而温柔的表达,形成一种独特的 charisma 一般的说服力。 钢四三乐章:“漂亮的”快板,于 1889 年夏天完成 德八三乐章:1889 年稍晚一些的时候,同样也是一个快板的舞曲结构。开头是一个极富律动的旋律,而在通常的舞曲形式后面德沃夏克又增加了一个尾声片段,是一个节奏明快的 2/2 拍旋律,洋溢着热情的气息。 Misc参考录音Piano Quintet No. 2 in A Major, I. Allegro, ma non tanto By Pavel Haas Quartet Timeline 00:00:26 背景介绍与同时期作品比较 00:09:53 对曲子的感受 00:23:05 第一乐章自发展部之后的部分 00:30:01 尾声与彩蛋
2018-12-21
30 min
弦琴音蕴
33 Ravel Piano Trio
About 嘉宾:陶广宇 李鹤 背景与曲式 1914 年创作,次年 1 月于巴黎首演。 帕萨卡利亚是源于西班牙舞曲的音乐体裁,由固定的八小节或十六小节的低音线条和上方的变奏构成。 在这四个乐章中拉威尔同样遵循着他对于传统音乐形式的模仿:一四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二乐章由谐谑曲和中部构成,三乐章作为一个慢乐章穿插其中;然而这部作品的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拉威尔在传统框架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元素。 赏析主要方面:钢琴、提琴的演奏技术,乐曲的整体结构,和声的展开和收拢等 乐曲结构可以将整个三乐章分为三个部分: 从开头到排练号 3 ,依次由钢琴、大提和小提依次展现主题旋律。 从排练号 3 到 8 ,是全曲高潮的部分;在一小段变奏之后由大提引入新的材料,随后出现一个小的高潮。之后,和声的宽度被进一步打开,逐步推向最高音 E ——随后乐曲走上了“下坡路”,首先由钢琴奏出八度叠加下降的动机,紧接着在提琴和钢琴之间来回重复,落到沉重的收束上。在这一部分的结尾,是大提在钢琴弱音的旋律上奏出虚无缥缈的泛音。 最后一段,乐曲从双线条的对话开始,逐渐消失于钢琴低音区的沉思中。带上弱音器之后,提琴的音色似乎转向了幽深而古老的地方,在乐句的后半段小提重新回到 G 弦,令人不由得回忆起开头略带沧桑的呈示部分。 Misc参考资料 Passacaglia - Wikipedia Piano Trio (Ravel) - Wikipedia 参考录音参见 Beaux Arts Trio 于 2008 年录制的 版本 。 TimeLine 0:58 赏析 - 第一段 7:43 赏析 - 第二段 14:58 赏析 - 第三段 19:07 Movement III - Passacaille (Très large) 27:39 结语与彩蛋
2018-12-14
28 min
弦琴音蕴
32 Dvorak Symphony No.9
About 主持人 陈子恒 创作背景在第一期节目中已经提到过,这首 e 小调交响曲写于 1893 年,当时德沃夏克正任职美国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一职。 结构分析第一乐章 (Adagio, 4/8 — Allegro molto, 2/4, E minor)由大提琴奏出低沉而缓慢的引子,三组音型相仿、层层下行,之后又由长笛和双簧管在高音区再次奏出。在这里我们就已经能看到德沃夏克正尝试使用变化多端的节奏型;引子的音型包含一个切分音型,而在引子中段长笛奏出的乐句实际上也是由切分音符叠致而成,这就造成一种灵动的节奏动感,贯穿着整首交响曲。 在 Adagio 部分的最后是小提尖锐的震弓,之后进入的主体部分,为奏鸣曲式。最开始法国号奏出明亮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则非常有趣,双簧管吹出空灵的乐句,一提保持空弦上的泛音,二提奏出很弱的震弓,形成单音的伴奏;这种降低导音和单音伴奏的技法,一般认为是德沃夏克向美国当时的音乐学习的。不久之后第二主题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调性上从 g 小调转向 G 大调,其次一提二提三度六度的叠加又回到了传统欧洲音乐的风格上,听起来像捷克地区的波尔卡。 发展部我们不做过多讨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第一主题的变形与反复应用以外,切分音型对于乐曲气氛推动起到很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再现部,与一般奏鸣曲式在主调上再现第二主题不同的是,德沃夏克将乐曲导向了 #g 小调,相当于仅仅提升了一个半音;在不断转调之后,第二主题落在 bE 大调上,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束,随着乐章终末的来临,调性回到了 e 小调上,气氛被铜管嘹亮的音色推至高潮。 第二乐章 (Largo, common time, begins E major to D♭ major, then later C♯ minor)开篇的引子是管乐器吹奏的一系列和弦(从 E大调->bB大调->E大调->bD大调->bbB大调->bG大调->bD大调 ),这种和声的进行绝非简单;在德沃夏克创作的草稿上留下过多个版本,其中较早的一个是从 C 大调开始再回到 C 大调;然而,最终的版本是从 E 大调开始,正好延续了上一个乐章停留的 e 小调,这与管乐器的音色一同营造了一种“那是很久以前的故事”的感觉。 主题是由英国管奏出的,总体上是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主题两次重复之间的连接部分恰好是高音区移调后的引子部分,随后由弦乐重复了第一主题的旋律。 乐曲中段的是从 #c 小调上展开的,展示了一种不安的情绪;德沃夏克非常巧妙地进行配器,通过木管乐器缥缈的音色,弦乐极弱强度下震弓的紧张感和贝大提有力的拨弦,不断推动着乐曲紧张的氛围。随后出现了一个类谐谑曲的插部,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出的灵动的旋律,引出的却是更为汹涌的思绪。 第三乐章 (Scherzo: Molto vivace — Poco sostenuto, 3/4, E minor)和第一乐章一样,第三乐章也是遵循传统欧洲音乐交响曲的格式,为 A-B-A 的三部曲式。根据德沃夏克自己的说法,这个乐章反映了“印第安人起舞的节日场景”(整个 A 段正和下面这首诗相互呼应): To the sound of flutes and singing,To the sound of drums and voices,Rose the handsome Pau-Puk-Keewis,And began his mystic dances. First he danced a solemn measure,Very slow in step and gesture,In and out among the pine-trees,Through the shadows and the sunshine,Treading softly like a panther.Then more swiftly and still swifter,Whirling, spinning round in circles,Leaping o’er the guests assembled,Eddying round and round the wigwam, Till the leaves went whirling with him,Till the dust and wind togetherSwept in eddies round about him.Then along the sandy marginOf the lake, the Big-Sea-Water,On he sped with frenzied gestures,Stamped upon the sand, and tossed itWildly in the air around him;Till the wind became a whirlwind,Till the sand was blown and siftedLike great snowdrifts o’er the landscape,Heaping all the shores with Sand Dunes,Sand Hills of the Nagow Wudjoo! A 段的主题具有鲜明的五声音阶的特点,在短暂的长笛与单簧管奏出独具特色的动机之后,在弦乐的推动下气氛推到高潮,高音部分出现卡农式的追逐,而低音区则是节奏感强烈的固定节奏型。 很有意思的是,第三乐章的记谱是完全小节开始的,也就是说动机是从小节的第二拍而非正拍进入的;这与几年后他写作的美国四重奏的第三乐章正相吻合。 A 段中间有一个插部,乍一听很像是小步舞曲曲式中的三声中部;但其实上这并不是,因为很快乐曲又回到了之前被中断的狂热之中。真正的 B 段,是一个柔缓而诙谐的乐段,听起来似乎回到了捷克民间音乐上。在 A 段再次反复之后,突然转入到尾声的属七和弦上,紧接着又突然出现了第一乐章的结束主题,令人倍感意外。 第四乐章 (Allegro con fuoco, common time, E minor, ends in E major)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是由法国号和长号奏出的坚定的旋律,奠定了整个乐章的基调;随后的一个动机以快速的三连音和铜管乐器有力的拍点为特征。这段热烈的旋律突然停下之后出现了第二主题,单簧管吹出绵长的旋律,而与之呼应的是大提琴突然激动又迅速消散的音型。 第四乐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非常频繁地出现了前三个乐章的材料,而不仅仅是像传统维也纳派那样,仅仅在开头重现一下却不在后面的部分中提及。 发展部是从法国号吹出移调后的第一主题开始的,注意这里大提奏出的是两倍速的动机;之后先出现的是由长笛和单簧管演奏的第二乐章主题,同时中提在下方拉出四乐章加快的主题。 另一个展示乐章间材料融合的例子是在接近尾声前的连接段落中,第一乐章的主题在不同声部间流转,首先是大提琴,然后是法国号,然后是大提和大管,等到从 E 大调转回 e 小调时,是四乐章主题和一乐章主题的交织段落; 紧接其后的是 299-305 小节处的一系列转调,除了最后一个以外正好是第二乐章开篇的和声进行; 第二乐章的动机出现在这个激烈的段落之后,而第三乐章的动机则作为回应,依次在长笛到小提、中体、大提间流转,最后回到四乐章的主题上。 最终四乐章在辉煌的齐奏中,伴随着一乐章动机的声声提问走向终点。 Misc参考文献 Symphony No. 9 (Dvořák) - Wikipedia en/symphony9 | antonin-dvorak.cz TimeLine 0:41.909 第一乐章分析 5:22.890 Movement I - Adagio; Allegro molto 14:37.601 第二乐章分析 Movement II - Largo 28:22.561 第三乐章分析 31:35.910 Movement III - Scherzo: Molto vivace, Poco sostenuto 39:50.000 第四乐章分析 44:12.570 Movement IV - Allegro con fuoco
2018-07-13
55 min
弦琴音蕴
31 Metamorphosen
About 嘉宾 褚慈 背景变形 是 理查·施特劳斯 在 1945 年春创作的一首规模宏大的弦乐 23 重奏作品。当时正值二战尾声,德国被盟军反扑,受到大规模轰炸。年过 80 岁的理查见到歌剧院历史遗迹化为废墟,精神濒临崩溃,在复杂的感情中创作了这部可能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复杂的弦乐作品。 作品简析这部作品兼具室内乐的精致巧妙与交响诗的恢弘深邃,主题深刻,结构新颖,立意极富现代性。悲剧感贯穿整部作品,并在很多地方通过高超作曲技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部作品借用了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二乐章的主题,在结尾完整呈现并配上了 IN MEMORIAM 的文字说明,引人遐思。 有趣的是,仅仅几个月后,理查的下一部作品双簧管协奏曲就洋溢着乐观的精神,仿佛废墟中飞出的蝴蝶。所以当大家欣赏这首沉重而悲剧的 变形 时,不要忘记这片废墟中的等待与希望。 Misc版本与专辑Richard Strauss- Don Juan, Till Eulenspiegel, Walzer, Metamorphosen Timeline 00:00 作品介绍 12:39 重生 音乐会预告 13:13 Metamorphosen: Studie für 23 Solostreicher AV142
2018-05-25
38 min
弦琴音蕴
30 Ravel String Quartet
About 主持人:陈子恒 背景介绍对于拉威尔我们并不陌生;他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波莱罗》和《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也常译为《死公主之孔雀舞》)。他主要的创作阶段是在 20 世纪的前三十年,而今天我们要来欣赏的这首《 F 大调弦乐四重奏》,就是 1903 年的作品,此时拉威尔 28 岁。1901 年到 1903 年拉威尔三次参加当时法国的最高音乐奖项——罗马大奖比赛,但是却收到保守乐界的重重阻扰,无功而返。尽管如此,拉威尔还是获得了不小的名气,被认为是他那一代非常杰出的作曲家。这部作品模仿的是十年前德彪西所做的《 g 小调弦乐四重奏》。德彪西非常赞赏这位后辈的作品,认为拉威尔的作品甚至超过了他原本的作品。简单来说,这是因为尽管拉威尔在结构上模仿了德彪西的作品,但是不像德彪西的作品那样“符号化”。拉威尔在古典的形式上加以尝试与创新,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经常广泛地从一些大师上吸取灵感(从未终止过对莫扎特的研究)”。我们可以听到,他的乐思具有鲜明的色彩,但绝不是德彪西那“朦胧”的样子。 作品简析第一乐章非常甜蜜的小快板 Allegro moderato – très doux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奏鸣曲式的乐章,我们不妨就从奏鸣曲式的结构来解析这个乐章: 呈示部第一主题 这是一个缓缓升起由逐渐落下的长线条旋律,但是强弱变化却并不是音高处强的简单规律,两个分句都是从很弱开始逐渐渐强,然后在句末收束住。 第一主题中间的动机具有三个二分音符的时值,因此不能够很好地嵌入到 4/4 拍的节奏中;但也因此带来了些许的不稳定感。二中大提的伴奏音型是非常有趣的:前两拍保持波浪式地上行,但是迅速地在第三拍衰退下去,与一提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疑是非常有趣的。这个动机之后在中提和二提间流转,通过音色上的变化带来色彩上的变化。 第二主题 一提和中提在相隔两个八度上奏出舒缓的旋律,相比于第一主题来说更为人所熟悉;之后这个主题发生了一点点的变化,中提奏出后三连音的动机,这时大提和一提以跨度很大的快速三连音突然闯入,积累了紧张感。 再现部 起初和第一主题完全一样,但是第二句就出其不意地转调;至于第二主题,表面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大提的拨弦上升了一个小三度,从 d 小调转为了 F 大调。 第二乐章活泼的快板 Assez vif – très rythmé第二乐章与之前的乐章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我们在一乐章中已经可以感受到,拉威尔对于拨弦的运用是非常得心应手的,而在这个乐章,他更是大胆的将拨弦用在了第一主题上,形成了一种干练的效果。 第一主题由一提拨出三拍子的旋律,但是二中提的节奏型则变化多端,第一小节是两个重拍,而到第二小节则是三个重拍,形成一种急促的感觉。第一主题的末尾是一提渐强的颤音,以二中大提富转折性的拨弦结束。 第二主题是一提拉出的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二中提是波动感很强的十六分音符,不久我们就可以看到第一主题的片段反复出现,并在转入 a 小调,回到第一主题,在这里声部关系发生了一个平移,原本最下面的由大提拨奏的部分转移到了一提。 乐章中段是慢而抒情的部分,由中提在两根弦上演奏的 A 开始。这一部分里我们可以看到前面两个主题的影子,速度、节奏型和情绪都有很大的起伏。 到再现部的连接段是一个不断转调的过程,在这里我们能清晰的听到二对三的大量使用。 不同版本比较 Panocha Quartet (07) 非常快的版本 Quartetto Italiano (03) 很慢的版本,但是拨弦的层次感却很好 Petersen Quartet (08) 速度适中,二提比较轻听不出来 Budapest String Quartet (16) 比较清晰的版本 Parker String Quartet (10) 也是我第一次听到时候的版本,速度是偏慢的 第三乐章慢板 Très lent开头作曲家就标记了 Sourdine ,也就是带着弱音器演奏,音色上有一定的变化。尽管速度标记是“非常慢”,但是这个乐章的速度变化是四个乐章中最为剧烈的。拉威尔在这个乐章中大量无视了传统的和声的诸多约束,比如体现在多处熟练的使用平行五度上。这也使得整个乐章听上去颇为神秘且非常情绪化。 第四乐章活泼而不安的急板 Vif et agité不同于一乐章的柔缓、二乐章的谐谑、三乐章的沉郁,四乐章更像是一种狂躁不安的状态。 5/8 拍的节奏型提供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加上总谱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斜杠代表的二分音,使得第四乐章的开始的一段就是四个声部用同样的一个焦躁的动机发生剧烈碰撞的结果。乐曲中段转为三拍子,有一个稍微平静的段落,稍稍平复了一下激烈的情绪。乐曲最终在生气蓬勃的上行三连音中结束了。 Misc往期回顾 18 In the Age of Ravel 6 Faure I Reference String Quartet (Ravel) - Wikipedia 莫里斯·拉威尔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erformance Today: Parker Quartet TimeLine 0:01.265 引子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1:53.847 作品介绍 2:39.331 第一乐章解析 5:19.611 Allegro moderato – très doux 13:44.025 第二乐章解析 17:24.705 Assez vif – très rythmé 24:02.862 Très lent 33:26.700 Vif et agité 38:50.830 结语
2018-03-30
39 min
弦琴音蕴
29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About嘉宾 曾一苇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柴可夫斯基(1840.5.7-1893.11.6),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有“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之称。其代表作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以及四部协奏曲。 作品简介本首作品是柴可夫斯基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世界闻名的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该作品欢快活泼,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作曲家此时正与其学生在日内瓦湖畔的小镇享受愉快的假期,面对湖光山色的美景,他逐渐走出了悲观和焦虑,心中的轻松感与日俱增。这首作品体现出作曲家对生活的感恩与歌颂,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这首作品的创作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听者也不难从乐曲里紧密连接的乐句乐段感受出创作时间之短。在创作期间,柴可夫斯基与其挚友梅克夫人曾有过书信往来;从信里那些明媚可爱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心中的幸福感以及创作时的无穷灵感。 虽承载了作曲家美好的情感与期许,这部作品的经历却颇为坎坷。它先是遭到了“不小提琴化”的攻击,后又遭到琴者的拒绝演奏。而当它首次被演奏之后,又引发了欧洲音乐界的巨大争论,甚至被攻击为“野蛮”、“玷污人耳”。经过历史的沉淀,该作品终于以其至深的音乐情感和创作以及高难度的演奏技术成为音乐史上光辉的一笔。 乐章小谈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D 大调, 4/4 拍 第一乐章抒发了带有俄罗斯音乐的宽广抒情气息,表达了明朗悠扬的诗意。整个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主部表达出一种深情的情怀,而副部则与主部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更加细腻。第一乐章篇幅较长,约占全曲的一半,小提琴可呈出其抒情柔美的第一主题和暗含忧伤的第二主题,乐队和小提琴独奏的交织则在展开部奏出主旋律,呈出宽广之感。乐曲过半时的乐段相对华丽,很考验独奏者的技术。结尾处再现部,乐队和小提琴独奏将气氛再次引向高潮。 第二乐章行板, g 小调, 3/4 拍 与第一乐章的宏伟不同,第二乐章的音乐细腻温婉,又带着一点忧伤。小提琴独奏一直以歌唱性的主题旋律贯穿整个乐章,在小调上奏出的主题旋律带有浓重的忧郁色彩。 第三乐章极活泼的快板, D 大调, 2/4 拍 第三乐章传达的更像是经过身心的洗礼后终于抛开一切不愉快情绪的感觉。作曲家以“渐渐远去”的音乐作为烘托,更加突出了该乐章开头热情洋溢的情绪,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乐章主题材料来自于俄罗斯民俗舞蹈,以很强的节奏和多变的速度为特征,生动地刻画出俄罗斯人民载歌载舞时的热烈、欢快景象。 MiscTimeLine 0:00 引子 I. Allegro moderato 1:39 作曲背景介绍 8:54 第一乐章分析 11:21 作品首演与评价 18:38 第二乐章 II. Canzonetta: Andante 25:26 第三乐章 III. Finale: Allegro vivacissimo 34:01 结语
2018-03-23
35 min
弦琴音蕴
28 Brahms Cello Sonata No.1
About 嘉宾 张国钰 Johannes Brahms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5.7~1897.4.3),德国浪漫主义中期的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生于音乐家庭,他的大部分创作时间是在维也纳度过的。与贝多芬、巴赫并称为“3B”。勃拉姆斯这个名字对我们并不陌生,作为一名生在浪漫主义时代的古典主义者,他擅长将自己内心幽微宛转的情绪用严密整饬的音乐语汇表达出来。这样一种“有节制的深情”使他的音乐在 19 世纪中晚期以瓦格纳为代表的更为外向的、张扬的、长于表现英雄主义与宏大叙事的音乐时尚之外,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安静的内省。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勃拉姆斯涉猎甚广的创作之中,虽然他被称为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交响作曲家之一,但是相比于规模宏大的交响乐,他更加倾心于安静的、甚至有些封闭的室内乐。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可谓独树一帜。 Cello Sonata No.1这首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是作曲家在其创作生涯中首次尝试二重奏的组合,作于 1865 年德国巴登巴登附近李希坦塔尔的舒曼别墅,这让我们想起作曲家与他已逝的挚友与深爱的女人克拉拉之间剪不断的微妙情愫。选择 大提+钢琴 的组合,一方面显然是受到了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鸣曲的影响,另一方面或许是钢琴在十二平均律之下的精确与大提琴摇曳的音准以及贴近人声的歌唱性的融合,最能体现出作曲家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e 小调,4/4 拍,奏鸣曲式 大提琴的主题首先在低音区从容地展开,之后转向最高弦,如泣如诉。旋律声部常常出现的跨越八度或八度以上的大起大落,给音乐带来了强烈的张力。此后两件乐器在不同的调性中数次纠缠,在展开部热烈的卡农与一主题的再现之后,最终来到E大调上平静而安详的尾声。 第二乐章近似小步舞曲的小快板,a 小调,3/4 拍,复三部曲式 钢琴短暂的引入之后,大提琴用跳音奏出活泼的主题,这一动机在整个乐章中反复出现,给人以紧凑、统一之感。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三声中部 _Trio_,音乐转为 #f 小调,钢琴的四音动机在随后的音乐进行中不断闪现,有时生成舒展的长线条旋律,有时又欲言又止。大提和钢琴右手几乎始终平行并进,演奏相同的旋律,仅有钢琴左手的几个低音略微陪衬,这种极度简单朴素的写法令人想起早起的素歌,用最简单的方式传达出最深沉的情感。 本期节目的第二乐章中,法国大提琴家托特里埃的演奏十分质朴、内敛,他并没有将连弓旋律处理得十分圆润流畅得如同传统舞曲一般华丽,反而刻意将一些音符作了间隙处理,这样一种犹疑甚至滞涩的效果,个人认为似乎与勃拉姆斯的精神气质更为相契。随后乐曲在完整的 A 段反复之后,以轻巧的拨弦作收。 第三乐章快板,e 小调,4/4 拍,赋格曲 有论者指出本乐章的主题得自巴赫名作《赋格的艺术》中的对位 13 ;而在大提琴奏鸣曲中写作赋格化的末乐章,则明显是受到贝多芬最后一首大提琴奏鸣曲的影响。这种的处理也不免让我们想到作曲家晚年的名作《第四交响曲》中著名的末乐章帕萨卡利亚。 从感性的听觉直观上讲,本乐章似乎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像前两个乐章那样用优美的旋律来俘获听众。钢琴破空而来的八度下坠,大提琴在最低弦用跳弓演奏的连续快速三连音,以及随后音乐发展中常常出现的两件乐器之间“二对三”等不对称节奏,都让这段音乐不但远远称不上“悦耳”甚至还显得生硬甚至粗暴,不过这恰恰可能是作曲家炽烈情感的最佳宣泄方式。从这个乐章之中,我们已经能看到作曲家晚年更为成熟的、更为内心化的室内乐创作的影子。 在另一版本中,英国传奇女大提琴家杜普蕾的演奏并没有像多数演奏者那样在速度变化上大做文章,而是通过十分出色的音色与力度控制,看似轻松、却相当灵巧地表现出了旋律线条的戏剧性效果,可谓是四两拨千斤。经历了赋格段落的再现,音乐在具有作曲家标志性的“更急的急板”中接近尾声,大提琴通过力度为ff的三度进行将音乐推向情绪的顶点,在越来越快——甚至近乎失控——的速度中冲回家去,在决绝的 e 小调主和弦上结束全曲。 尾声事实上,仅有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在古典音乐史上并不多见。相传在今天我们看到的第一乐章之前,作曲家还曾创作了一个柔板乐章作为原始的第一乐章,后来因为自己不满意而删去了。——生活在贝多芬的阴影之下,勃拉姆斯常常做这种事情,这或许也正是他敏感、犹疑性格的一个注脚。不过,或许正是这种删减,使得这个由奇数个乐章构成的作品产生了某种与每一乐章内部结构相似的对称的平衡感。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对称性的结构:譬如第二乐章 ABA 的三部曲式,以及三声中部(即 B 段)内部同样嵌套其中的 ABA 结构;第三乐章相当严整的 ABABA 曲式,甚至第一部分中和声的对称调性 e-B-e-g-e 等等,都呈现出一种和谐、稳定的古典风格。在此基础上穿插有热烈而深情的浪漫主义旋律,更加让我们叹服于作曲家纯熟的写作技巧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MiscTimeLine 0:00.000 II. Allegretto quasi menuetto (Paul Tortelier Version) 1:51.500 引子 5:48.079 II. Allegretto quasi menuetto (Paul Tortelier Version) Trio Part 9:56.042 I. Allegro non troppo (Du Pre Version) 22:29.212 三乐章分析 24:17.222 III. Allegro (Du Pre Version) First Part 25:58.000 三乐章分析(续) 26:59.589 III. Allegro (Du Pre Version) Second Part 31:51.729 结语
2018-03-16
34 min
弦琴音蕴
27 Mozart Violin Sonatas
About主持人 陈子恒 莫扎特加上未完成的作品莫扎特一共有 41 首小提琴奏鸣曲,前一半是比较稚嫩,比如他 7 岁作了 4 首, 8 岁又作了 6 首,所以那个时期的作品还不“很莫扎特” K2961778 年 据传记作家的说法,莫扎特此时爱恋着一个叫 Aloysia Weber 的姑娘;有的说法认为是给一位官员的女儿所做的。这首充满青春期情感的作品,是他小提琴奏鸣曲中演奏概率最高的一首。它共有三个乐章:活泼的快板,持续的行板与回旋曲。第三乐章从 p 开始,小提琴与钢琴的对话仿佛是在捉迷藏一般,轻盈而富有跳跃感,随后两人交换了乐句,显得朝气蓬勃 K304同样是 1778 年完成的作品。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莫扎特在巴黎得知了他母亲过世的消息,我们很容易就能够从二乐章中读出他的哀思。第一主题略显悲沉;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一个连接部之后,第二主题是柔和而舒缓的,仿佛是在他与天国的母亲倾诉。这个时候第一主题无情的闯入,气氛又回到了郁结中。 K3781779 年,莫扎特的巴黎-曼海姆游历计划中途搁浅,不得不返回塞尔兹堡,这部作品是在他回到塞尔兹堡后创作的。和先前的作品一样,洋溢着一种充满活力的气氛。第三乐章的回旋曲,保有了莫扎特一贯的诙谐轻盈的风格,快速的六连音呈现出欢快跳跃的感觉。 K376时间转眼到了 1781 年夏天,这个时候莫扎特在巴黎和曼海姆都没有找到体面的工作,他在萨尔兹堡的雇主也不大欣赏他。于是莫扎特下定决心,辞职去维也纳碰碰运气,做一个独立音乐人。这首奏鸣曲和其他几首四重奏一样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的。第一乐章,快板,开头的三个和弦吸引了听众的注意。之后两个声部紧密地进行着对话,在发展部时引入了一个新的材料,但很快就在一个巧妙的强弱对比中迅速回到了第一主题的三个和弦上,非常有趣。 K4543 年后,也就是 1784 年。莫扎特为 4 月的音乐会写了一首小提琴奏鸣曲,并由他自己担任钢琴的部分。有轶闻称,尽管莫扎特已经胸有成竹,但是却没有时间将钢琴部分的谱子写下来,只好在登台的时候拿一张空白的谱子放在谱架上糊弄一下观众。但这一幕不巧被约瑟夫二世皇帝看到了,莫扎特只好向他吐露了实情。第一乐章的开头是一个柔缓的慢板,说是自成一体(乐章)也不为过。进入快板后同样呈现的是一个热情的主题,发展部则延续了莫扎特一贯的风格,借用了呈示部结尾的动机作为开端。 K526这部作品的作品号被夹在了最著名的小夜曲和唐璜中间。这部奏鸣曲基本上时莫扎特的最后一部小提琴奏鸣曲了。第二乐章,两个声部间的对话仿佛轻盈的仙子正在起舞一般,晶莹剔透,强度始终保持在一个非常寂静的程度上。在再现部前有一个丰富的展开部分,听起来有一点浪漫主义的色彩,但仍保持着古典慢板乐章的节制。 MiscReference 朱伟谈古典(16)——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 MOZART: Violin Sonatas, K. 378, K. 376 and K. 296 Violin Sonata in B-flat major, K. 454 TimeLine 0:00 引子 1:01 K296 III. Rondeau: Allegro 5:41 K304 II. Tempo di Minuetto 11:32 K378 III. Rondeau 15:57 K376 I. Allegro 21:43 K454 I. Largo - Allegro 30:18 结语 K526 II. Andante
2018-02-11
42 min
弦琴音蕴
26 L'Estro Armonico
About 主持人:陈子恒 作曲家Antonio Lucio Vivaldi,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1678.3.4~1741.7.28)是一位出生于威尼斯的意大利神父,也是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也是一名大师级小提琴演奏家。维瓦尔弟的音乐作品众多,包括大量的歌剧、大合唱、交响曲,还有许多宗教音乐及几百首独奏、重奏作品,其作品较为平易近人。其主要作品有《四季》等。 和谐的灵感 Op.3这套协奏曲集包括12首协奏曲,最早于1711年出版于阿姆斯特丹。第一部出版的协奏曲集的乐器编制是四把小提,两把中提,一把大提,一个通奏低音,即八重奏;还有版本中是巴松,有时有可能是管风琴,有时候是羽管键琴。 当时的A弦定音较低,为415Hz。琴弓多为正曲弓,弓毛的张力较小,因此音色变化不大;持弓时较今日也更靠近上端,这样更容易表现“空气弓法”的感觉。 播放列表曲目 1.1:Allegro 质地轻盈,沁人心脾。若在夏天听,便能有清凉之感;若在冬天听,则会被其愉悦的气氛所温暖。 2.2:Allegro 本期节目中的版本是1994年圣马丁学院所演奏的版本。此版本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巴洛克音乐较为空旷的气氛以及较为淳朴的音乐风格。 3.3:Allegro 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巴赫也曾改编过《和谐的灵感》。他将第三首的第三乐章改编到羽管键琴上,也别有一番风味。 4.1:Adante 4.3:Adagio 5.2:Largo 第五首第二乐章一开始的小提和中提的和弦给人一种非常空旷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独奏的旋律以透明的质地飘来,给人以音乐上的新体验。 6.1:Allegro 6.2:Largo【俗套的考级曲 乐器之间的对话较为紧密、充分,旋律性比较强。第二乐章与第五首的第二乐章有类似之处,质地都较为透明,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本首的第二乐章采用d小调,所以有一种更为凄凉的气氛。 8.1:Allegro 8.2: Larghetto e spiritoso 8.3:Allegro 这一首是 12 首协奏曲中最为经典的一首。可以听出,维瓦尔第的作曲在第八首中已经有较为成熟的风格——无论是在和声的应用方面,还是旋律的线条方面,都比前面的作品有很大的提升。 9.1:Allegro 这首曲子有多种改编版:例如巴赫曾将其改为适合于管风琴与羽管弦琴这类乐器的作品;本期节目中的版本为小号改编版,较为明亮却不显突兀,让人想起 BWV1047 中具有穿透力、给人以光明之感的小号声音. 10.1:Allegro 10.3:Allegro 第十首被改编为四架羽管键琴+弦四配置(虽然当时并没有弦四的概念)。录音中的版本为现代钢琴+弦四配置,因为羽管键琴对音量的表现力不够丰富,所以录音中的这个改编版整体显得更为动听。 12.1:Allegro 开头的和声显示了这首曲子朝气蓬勃的特点,选做本期节目的结束曲十分合适。这套协奏曲集是整个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一股清流,开创了弦乐室内乐协奏曲的先河。 MiscRefere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onio_Vivald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27estro_armonico TimeLine 0:00 No.1 I-Allegro 3:04 引子 4:34 No.2 II-Allegro 6:57 No.3 III-allegro(arr. in Harpsichord) 10:33 No.4 I-Andante III-allegro 15:14 No.5 II-Largo 17:35 No.6 I-Allegro II-Largo 23:10 No.8 I-Allegro II-Largo III-Allegro 33:50 No.9 I-Allegro(arr. in Trumpet) 38:32 No.10 I-Allegro III-Allegro(arr. in Piano) 46:16 结语 No.12 I-Allegro
2018-02-03
50 min
弦琴音蕴
25 Manfred
引语 The stars are forth, the moon above the tops Of the snow-shining mountains. — Beautiful! I linger yet with Nature, for the night Hath been to me a more familiar face Than that of man; and in her starry shade Of dim and solitary loveliness, I learn'd the language of another world. Lord Byron, Manfred About 嘉宾 杨婧仪 副标题 ‘The lofty and the beautiful’ of something Manfred-like… —— Dostoyevsky, Notes from Underground 作品介绍原著 拜伦诗歌曼弗雷德是一个从小落落寡欢的人。青年时的他与自己的继妹安丝塔蒂相恋,而他却杀掉了她,于是他陷入深深的自悔之中。他独自一人居于阿尔卑斯山上,唤来了七只精灵,渴求他们能使自己忘却一切。可这些精灵并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他苦闷无比,企图从岩石上跳下自杀,却被别人阻止;他渴求着安丝塔蒂灵魂的原谅,却亦无效。他就这样,精神上受着极大的痛苦,内心永无平静。这时,有恶魔来要求曼弗雷德屈服于自己,但是曼弗雷德这自我主义者回答道: 你没有比我更大的能力,你不能左右我。我所要的事都已做过了。我对于自己的苦痛甘心忍受着。心,本来就是自己的恶及苦痛的根源。你决不能引诱我,使我灭亡。去吧,现在,“死”在我的手上了,不在你的手上。 曼弗雷德以为“我”是绝对自足,毫不用他物相助成的。但在这样力说了罪或无罪只是“我”自己的事以后,曼弗雷德最终气绝身亡。他蔑视宗教信仰,不屑于灵魂的救赎;他的灵魂最终不属于天堂,不属于地狱,只属于死亡本身。 序曲 舒曼1829年,舒曼初读《曼弗雷德》,主人公对命运、宗教、科学等世间一切所表现出的蔑视,对一切反动势力表现出的不屈精神,以及对伪善的社会产生的深深失望在舒曼的内心唤起了某些共鸣。十九年后,当舒曼深受幻听之折磨时,他写下了这首序曲。舒曼为拜伦的这部诗剧写了十六段配乐,包括一首序曲和十五段合唱、重唱、朗诵伴奏和器乐间奏。其中最杰出的是它的序曲,可以说,这首序曲是舒曼最有才气的作品之一。 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于1885年完成了这部作品。他曾说过这是他最好的交响乐作品,并为之感到无比自豪。而1888年,他企图将之前谱的曲全部改编成类似于《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的音诗。然而最终他还是没有做出改动,流传至今的作品仍是最初的版本。第一乐章 引子为交响乐的主题,是曼弗雷德的心理刻画。其中的“安丝塔蒂”是一个光明的形象,因此旋律幸福而真诚。而结尾却是十分悲痛的,此时的曼弗雷德思念他的恋人,处于无尽的痛苦和自悔中。第二乐章 较为轻松,展现了“精灵们在瀑布水珠形成的彩虹中,出现在曼弗雷德面前“的景象。第三乐章 曲调淳朴的牧歌。展现了“山中居民朴实的、贫困的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景象”之后,紧张而悲剧性的曼弗雷德主题突然打断了如歌的愉块音调,乐队中响起了钟声,又是充满了忧郁和悲伤的影象像在徘徊,牧歌的音调最后愈来愈弱,以至消失在远方。第四乐章 生动地描绘了曼弗雷德出现在地狱中的场景。他在嘈杂的地宫中呼唤着自己的恋人,最终得到了宽恕。 MiscReference Daily Download: Robert Schumann - Manfred: Overture | Your Classical Schumann and Tchaikovsky: The Music of Manfred | The Listener’s Club Schumann: The Four Symphonies; Manfred Overture; Genoveva Overture Schumann: Symphony No.2; “Manfred” Overture; Konzertstück for 4 Horns SCHUMANN, R.: Manfred (Sung in English) (Beecham) (1954, 1956) Tchaikovsky: Manfred Symphony Timeline 00:00 Schumann - Overture Manfred, Op.115 - Zubin Mehta 06:01 舒曼-曼弗雷德序曲的简要介绍 12:30 第一幕的简要欣赏 19:00 老柴-曼弗雷德交响曲的介绍 20:12 Tchaikovsky - Manfred Symphony - 1. Lento lugubre, Moderato con moto, Andante 36:34 第二乐章的欣赏 41:01 第三乐章的欣赏 45:34 第四乐章的欣赏 48:56 杂谈 53:48 歌剧第三幕尾声节选
2017-12-15
55 min
弦琴音蕴
24 Dimitri SCHostakowitsch
About 主持人 陈子恒 BACH 与 DSCH 音乐史上曾经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巴赫曾把他自己的名字,藏在《赋格的艺术》中作为一个动机出现。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动机刚出现了一次(一个乐章),巴赫就写不动驾鹤西去了,着实令人引发无穷的想象。 B A C H (in German) - bB A C B (in English) 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却不是这个 BACH 动机,而是另一个更魔性的 DSCH 动机。 Shostakovich肖斯塔科维奇 (俄语:Дмит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Шостакович,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前苏联时期俄国作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苏联,但同时也是当年少数名气能传至西方世界的作曲家,被誉为是二十世纪其中一位最重要的作曲家。 D S C H (in German) - D bE C B (in English) 第八号弦四整体感受是一种阴冷的气息,虽然节奏上是稍轻快的三拍子,但是紧张的音程关系使得整个曲子的氛围谈不上轻松。乐曲中段是一提和二提交织在一起的对话,结尾处被第一主题打断。乐章结尾反复强调了一个新的动机(其实在中间出现过)这个第八号弦乐四重奏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第四乐章开头就是所谓的“叩门动机”。版本 Borodin Quartet 第二次谴责二战结束后,肖斯塔科维奇获委约在一场庆祝苏联战胜德军的胜利音乐会中发表一首新的交响曲(即《第9号交响曲》),而他亦本来属意像其他作曲家般,将《第9号交响曲》写成和前两首交响曲一模大规模,兼且加入人声的作品,就连斯大林亦热切期待他能写出比贝多芬《第9号交响曲》更宏大的作品,但最后出来的,却是一首近似海顿风格:编制小、演奏时间不长、气氛轻松愉快的作品。这明显和官方所希望的“大规模的胜利赞歌”相距甚远,结果种下遭苏共作第二次谴责的伏线。1946年,主张艺术作品要社会主义化的安德烈·日丹诺夫被斯大林任命为文化部长,便对各文化界进行大规模的整治。1948年2月,他的整顿延伸至音乐界。他藉穆拉德里的歌剧《伟大的友谊》作为借口,实际以形式主义的指控对当时多位举足轻重的作曲家进行批评。同年4月召开的苏联作曲家协会会议,最后变成批判大会。肖斯塔科维奇是其中一人,同时期被批判的还有普罗科菲耶夫、米亚斯科夫斯基、卡巴列夫斯基、舍巴林等,和第一次谴责的情况相同,肖斯塔科维奇绝大部分的作品被禁演;国家福利被收回;音乐学院的教职被中止。 第一号大协 1959年,这部作品是献给大提琴家罗斯卓波维契,具有一种俄罗斯民族的黑色幽默。 乐曲最终在定音鼓开始的尾声中以一个诙谐的滑音结束了。版本 Gautier Capuçon 中奏 1975年7月完成,数周后老肖就与世长辞了。这部作品与贝多芬的14钢琴奏鸣曲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总体上是慢快慢的音乐结构。不过今天我们先听第二乐章,暂时没有太多涉及到《月光》的部分。 这部作品是比较典型的老肖晚年的风格,不过也没有特别新颖的手法,出现了很多之前作品的动机。 赌徒(后注:中奏与赌徒有非常多的重合片段,可以比较着理解) 洗衣歌 第二乐章是辛辣而讽刺的色彩基调,情绪变化比较大,该乐章在非常寂静的动机中戛然而止。 版本 Julian Rachlin 轶事K465 的第一乐章中出现了 DSCH ,也许只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巧合。版本 Alban Berg Quartett MiscReferenceBACH乐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DSCH动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BBC Radio 3 - Discovering Music, Shostakovich: Cello Concerto No. 1 (Op. 107)Cello Concerto No. 1 (Shostakovich) - Wikipedia TimeLine 0:00.000 J.S. Bach - BWV 1080 - Art of the Fugue - Contrapunctus XIV 1:38.470 引子 3:29.196 Shostakovich - String Quartet No. 8 in C Minor, Op.110 - III. Allegretto - Borodin Quartet 8:56.064 补充老肖创作大协的背景 15:16.560 Shostakovich - Cello Concerto No. 1 in E-Flat Major, Op. 107 - I. Allegretto 21:38.418 补充老肖创作中奏的背景 26:05.049 Shostakovich - Viola Sonata, Op.147 - II. Allegretto 33:54.521 结语 35:26.827 Mozart - String Quartet K465 - I. Adagio Allegro
2017-12-01
46 min
弦琴音蕴
23 Organ
About 嘉宾 张子筠 管风琴 Organ管风琴作为建筑的意义,也许比作为乐器的意义更为人熟知。作为某种昂贵的室内装饰,它如今已是国内的音乐厅时髦的”标配”,即使事实上很少奏响,它的存在就已经意味着某种完整性。 然而,管风琴同时也是所有乐器中最孤独的一种。管弦乐和打击乐演奏者面对观众演奏,钢琴家侧身对着观众展示灵巧的双手。只有管风琴师在任何时候都背对着观众,独自面对着一盏孤灯下的谱台和成千上万根大大小小的音管。没有共同练琴的可能,极少合奏的机会,曲目也往往翻捡自故纸堆中。曾在德国求学的中国琴师马慧元在她的书中写道,”音乐响起的瞬间,人一生里的回忆和梦魇都在这个奇点里粉碎放射开,屋内、城里,人影渐渐模糊,所有的山峰、雪堆,连同我自己的存在,都黯然转成一种底色、一种气氛。风才是主角……” 尽管孤独至此,管风琴作为一种乐器却依然魅力不减。在众多同一时期产生的乐器中,它的结构至今变化最小。几百年的传统在层层键盘与踏板上延续,巍峨的音管彰显着某种永恒的品格。它还是拥有最为丰富的音色的单件乐器,除了它自有的“管风琴音色”以外,能够模仿长笛、双簧管、弦乐、小号甚至人声,再加上多层手键盘和脚踏板带来的可能性,它本身便可以取代一个乐队。 提到管风琴曲目,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巴赫。确实,巴赫是管风琴巴洛克年代的一个标志,那个年代的每个作曲家几乎都为管风琴写作。而在这一时期过后,随着音乐走出教会、走向世俗生活,人们对管风琴的关注程度迅速降低。在整个古典时期,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写给管风琴的重要作品。要等到大半个世纪以后,管风琴才迎来了它的复兴者——门德尔松。 Mendelssohn门德尔松自己不但会弹琴,而且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他和巴赫一样,尤其以在管风琴上即兴演奏而闻名。他通过自己的巡演和创作,推动了浪漫主义时期管风琴的复兴。 门德尔松对管风琴的主要贡献是第 65 号的六首奏鸣曲,发表于 1845 年,被认为是仅次于巴赫的伟大作品。“奏鸣曲”这个词在这里并非指代古典奏鸣曲,而是和巴赫的用法一样,是指放在一起的一些不同形式的短篇,也许可以称为是组曲。熟悉门德尔松的管弦乐音乐的人,也许会在听到这些乐曲时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它们给人留下的印象和这位作曲家的其他作品完全不同,一点也不柔和、轻巧,而是那么庄严、宏大,有时带有一股虔诚、炽烈的激情。 Felix Mendelssohn - Organ Sonata No.1在这些作品中,最常被演奏的是第一和第六首。第一首奏鸣曲为 F 小调。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乐章开头标记为 fortinissimo 的两组柱式和弦,让管风琴这个庞然大物发出令人悚然而惊的轰鸣。这种张力在之后复杂的多声部进行中继续发展,直到被标记为在另一个键盘上演奏的 mezzo piano 打断。随后,强与弱的乐段交替进行,仿佛一问一答,或者说是领唱与齐唱的交替,如此进行,直到乐章的结束。 Felix Mendelssohn - Organ Sonata No.6第六首奏鸣曲为 D 小调,整体上是一首主题与变奏曲。它的主题来自于一首马丁·路德所写的圣歌。在这首作品的开头,我们可以听到这首圣歌最简单的形式,管风琴的弱奏沉静、安宁,仿佛诗班的合唱。 但紧接着,一连串十六分音符打开了变奏的序幕,随着速度加快,力度也在逐渐加强。抵达第四个变奏时,手键盘上已经成为飞速的快板,而脚踏板以极强演奏主题。这是一段难度颇高的段落,对于管风琴师来说,根本不可能通过音乐厅的返响来调节自己的速度,一切只能凭借经验。这段快板气势磅礴,令人惊叹。它最终在减七上戛然而止,熟悉的主题重新出现时,乐章最终在肃穆的歌声中走向了结束。 这首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一段不长的赋格,第三乐章则是一段短小的、极为柔美的行板,它们的性格与第一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Felix Mendelssohn - Organ Sonata No.5除了这些小调奏鸣曲,这组曲集中另有三首大调的作品,即第三、四、五首。它们的性格稍显温柔一些,旋律优美纯净。例如,第五首 D 大调奏鸣曲,它的引子以稍有些自由速度的行板开始,使用了 16 英尺的低音管,而不是通常的 8 英尺,音色十分宁静安详。即使在第二个乐段,转为小调下的 6/8 拍、稍稍加速之后,也仍然保持着一股纯真之气,脚踏板弱奏的顿音让它显得富有舞蹈性。 Franck浪漫主义时期管风琴的另一位重要作曲家,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弗兰克。弗兰克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有时会被用于在钢琴上演奏,事实上,他在音乐史上总是一个尴尬的角色:他是多年的管风琴师,却常常用钢琴写作,于是钢琴家嫌他太管风琴,管风琴家又嫌他太钢琴。不论此言是否准确,当我们将目光从门德尔松移到弗兰克身上时,最先感受到的又是再熟悉不过的“德法之别”:法国人弗兰克不要求管风琴具有多大的体量和多么厚重的声音,在他的手中,管风琴也可以拥有透明的织体和清澈的音色。他的 C 大调幻想曲第一乐章,甚至有着民歌般的旋律,清新悦耳,令人耳目一新。 Franck - Grande pièce symphonique Op.17弗兰克对管风琴的使用别开生面,这也得益于在他的时代出现的管风琴制造技术的进步,甚至正是他所在地区的一架新管风琴的落成,在他漫长的低潮期后激发了他重新开始创作的动力。在他的时代,organ symphony这一曲式刚刚出现,他是这个形式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管风琴交响曲与管弦乐队的交响曲具有相似的多乐章结构和复杂的内容。有的研究者认为,他的 Op.17 “Grande Pièce Symphonique” 是他后来的 D 小调交响曲的先声,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循环性结构,把谐谑曲嵌入慢乐章的写作手法,以及以同名大调结束的光辉的尾声。 Franck - Prélude, fugue & variation Op.18弗兰克的前奏曲,赋格与变奏曲与之前的管风琴交响曲创作于同一时期。和另外两首以”前奏曲”作为组曲第一首的作品(前奏曲,圣咏与赋格,FWV.21;前奏曲,咏叹调与终曲,FWV.23)不同,它最早写在管风琴而不是钢琴上。尽管这首也常常被用于钢琴演奏,尽管钢琴也具有强弱易控制的优势,但它宏大、绵密的声音注定要在一个拥有保持音效果的乐器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结语除了门德尔松与弗兰克,同一时期为管风琴写作的作曲家还包括李斯特、圣桑、舒曼,以及不那么擅长写管风琴的勃拉姆斯。 Max Reger 紧随其后,而当进入 20 世纪,欣德米特、梅西安等人进一步扩大了管风琴的表达范畴,创造出了更丰富的色彩和表现力。在室内管风琴之外,电子管风琴的出现,方便了这种乐器的普及。这一古老的乐器,至今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下一次,当我们走进音乐厅,面对一整个墙面的“暖气片”——管风琴音管时,是否又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想象? MiscTimeLine 0:00.000 J.S. Bach - Trio Sonata for Organ No.3, BWV 527 - II. Adagio e dolce 1:53.744 引子 8:20.000 Felix Mendelssohn - Organ Sonata No.1, Op. 65 - I. Allegro moderato e serioso 13:35.677 Felix Mendelssohn - Organ Sonata No.6, Op. 65 - I. Chorale - Andante Sostenuto 19:27.522 Felix Mendelssohn - Organ Sonata No.6, Op. 65 - II. Fuga. Sostenuto e legato 22:13.106 Felix Mendelssohn - Organ Sonata No.6, Op. 65 - III. Finale. Andante 24:58.732 Felix Mendelssohn - Organ Sonata No.5, Op. 65 - I. Andante 27:11.715 Felix Mendelssohn - Organ Sonata No.5, Op. 65 - II. Andante con moto 30:05.769 介绍弗兰克 背景音乐:Franck - 3 Chorales No.1 31:07.622 Franck - Fantaisie in C major, Op. 16 - I Poco lento 36:15.652 Franck - Grande pièce symphonique Op.17 - I Andantino serioso 38:05.530 Franck - Prélude, fugue & variation Op.18 - I Prélude - Andantino 41:57.245 结语 Franck - Prélude, fugue & variation Op.18 - II Fugue
2017-11-17
45 min
弦琴音蕴
22 Grieg String Quartet No.1
About 主持人 陈子恒 Grieg格里格是 19 世纪晚期的挪威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祖先是苏格兰人,格里格的作品具有很鲜明的民族主义的倾向,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戏剧配乐《培尔·金特》,还有《霍尔堡组曲》等等。格里格的作品常给人一种清新的气息,有时候也会蒙上北欧音乐所特有的犹豫感。他的大部分作品里都富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因此每一部作品的旋律都能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假装正经的)作品导读1. Un poco andante - Allegro molto ed agitato开头和弦的齐奏给第一乐章奠定了压抑的基调。紧接着出现了极快的第一主题,声部之间上下进行着紧张的对话,这种情绪渐渐积攒起来,几句话之后在主题的变奏中爆发了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段节奏型依次从八分音符到三连音再到十六分音,伴随着突弱再回到强,增加了紧张感,我觉得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手法。呈示部是以和弦的断奏和一个并不和谐的下行音阶结尾的。 再现部,第一主题的重现,约九分钟的时候进入了新的段落,大提的哀鸣总体上是一种忧郁的情绪。乐曲的结尾一扫先前的纠结,变得极快,但是最后的和弦仍然暗含着些许的悲愤的情绪。 2. Romanze (Andantino - Allegro agitato)这个曲子的写法和古典时期的正好反过来,二乐章总体的基调是一种柔缓缠绵的情绪,先从大提和小提的对话开始:中段也基本上是一个对话的形式,三拍子的音型增加了些许的摇摆感。虽然说总体上是一个哀而不伤的旋律,但是其中伴奏声部的和弦却显然不是古典的那种样子。 3. Intermezzo (Allegro molto marcato - Più vivo e scherzando)这是一个让人感到略显冷清的乐章,尽管艾默生的这个版本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是很骚气的(笑)总体上是一个情绪比较多变的乐章吧。中段是一个典型的民歌的插入段(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只能说性格多变),拨弦和滑音都极富张力。 4. Finale (Lento - Presto al Saltarello)后面那个急版应该是仿照某一种舞曲的……但是我也没查到是什么意思…… 开头又出现了一乐章细若游丝的旋律。随后的第一主题有一些神秘的气氛但是真的非常好听。中段大调的舞曲主题具有很强的动感。临近结尾的时候一四乐章的动机交替出现,非常耐人寻味。 MiscTimeLine 0:00 引子 1:02 I. Un poco andante - Allegro molto ed agitato 13:50 II. Romanze (Andantino - Allegro agitato) 20:45 III. Intermezzo (Allegro molto marcato - Più vivo e scherzando) 27:27 IV. Finale (Lento - Presto al Saltarello) 36:27 结语
2017-11-03
36 min
弦琴音蕴
21 Kreisler plays Kreisler
About 主持人 陈子恒 “Kreisler plays Kreisler”这张专辑是克莱斯勒于1942至1946年录制的,比较特别的是我们听到的这个版本是2005年重制后的。尽管这样,受到当时录音条件的限制,音频的质量放到今天可能就不尽如人意了。由于是克莱斯勒演奏自己创作或者改编的曲目,所以在情感或者技术的处理上会更为精巧娴熟,具有其他演奏家无法比拟的洞察力。 MiscReference Fritz Kreisler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imeLine 0:00.000 Liebesleid 3:25.638 引子 4:08.880 Liebesfreud 7:39.125 Schön Rosmarin 9:50.650 Partita No. 3 in E BWV 1006 13:59.948 Humoresque Op. 101 No. 7 17:53.704 Tambourin chinois Op. 3 21:46.000 Sadko 25:11.098 轶事一则 26:29.828 Rondino on a theme by Beethoven 29:18.373 The Londonderry Air 33:28.714 Der liebe Augustin 36:50.225 结语 La Vida breve
2017-10-20
41 min
SABC North West
SAPU’s Oscar Skommer on the 10111 strike.
Mokwaledi Kakaretso wa SAPU Oscar Skommer o buisana le Thabiso Moss go tlhaloganya gore goreng maloko a bone ba e leng badiri ba di-call centre tsa 10111ba sa batle go boela tirong.
2017-10-10
20 min
弦琴音蕴
20 Happy Birthday Variations
About本期节目正值 弦琴音蕴 开播一周年之际,我们来听一听这首生日快乐变奏曲 Notes J.S. Bach4声部合唱风格 Joseph HaydnString Quartet No.62 in C major Op.76 No.3, ‘Emperor’ : III W. A. Mozart BeethovenString Quartet No 8 in E Minor II Robert SchumannSchumann String Quartet No.3 II Johannes BrahmsString Sextet No. 1 in B-Flat Major, Op. 18: I Richard WagnerG. Abraham’s string quartet version of Siegfried Idy - 西格弗里德田园诗 Antonin DvořákString quartet No 12 I Max Reger德国后浪漫主义古典音乐作曲家,由于其音乐过于晦涩难解,而且他反对标题音乐,爱采用“纯”音乐形式创作,他的大部分作品如今鲜为人知 im Wienerischen Stil蓝色多瑙河? 233 im Stil von Filmmusik电影音乐风格 im Jazz-Stil (Ragtime)拉格泰姆 是一种原始的音乐风格,1897年至1918年间十分普及。其主要特点是切分音 im Stil von Tanzmusik (Tango)探戈 是西班牙文 Tango 的译音。一种阿根廷双人舞蹈。起源于阿根廷,最初由非洲牧童所发明,后来受到佛朗明哥和意大利舞蹈的影响,于十九世纪时盛行于南美洲。伴奏音乐为2/4拍,但是顿错感强烈的断奏式演奏,因此在实际演奏时,将每个四分音符化为两个八分音符,使每一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 im Ungarischen Stil (czardas)匈牙利风格 MiscUseful Links Peter Heidrich - Happy Birthday, variations for string quartet Happy Birthday - Gidon Kremer - 网易云音乐 TimeLine 0:00.000 Theme 1:42.570 Variation 1 (after J. Sebastian Bach - in the style of a 4-part chorale) 2:37.000 Variation 2 (after J. Haydn - in the style of Quartet, Op.76 No.3) 4:41.263 Variation 3 (after W.A. Mozart - in the style of the “Dissonanzen” quartet KV 465) 7:07.854 Variation 4 (after L. van Beethoven - in the style of string quartet, Op.59 No.2) 9:52.786 Variation 5 ( after R. Schumann - in the style of string quartet, Op.41 No.3) 11:45.950 Variation 6 (after J. Brahms - in the style of sextet, Op.18) 14:28.675 Variation 7 (after R. Wagner - in the style of G. Abraham’s string quartet version of Siegfried Idy) 17:50.0
2017-10-06
30 min
弦琴音蕴
19 百花齐放
About 嘉宾 陈睿聪 前言每门艺术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而在我心中小提琴演奏艺术在上世纪中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其中海菲兹可以说是我心中神一样的男人:音准技术无懈可击,创作能力也很强。拥有海菲兹是那个时代的荣耀。圣经中创世纪的第一章提到,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同样,上帝说要有一个完美的小提琴家,于是就有了海菲兹。不仅如此,那个时代还有着谢林的巴赫、里奇的帕格尼尼、格鲁米欧的莫扎特、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老柴……实在是璀璨夺目。相比于现在很多演奏家趋同的声音,那个百花齐放年代的演奏家真的是一人一曲,一人一声,都十分有特点。我个人听音乐也总喜欢比较不同演奏家的版本,想要弄清楚究竟怎样表达才是作曲家原本的意图,所以接下来就介绍一下上个世纪中叶左右活跃的演奏家以及相应推荐的曲目。选曲尽量涵盖巴洛克到浪漫主义时期,也尽量兼顾不同的作曲家,也让听众有丰富的听觉体验。 这里附加说明一下,为了避免关公战秦琼的尴尬,以下几位都是同一时间段的演奏家。他们是上承克莱斯勒、萨拉萨蒂、伊萨耶和约阿希姆这一代的演奏家,下启斯特恩、帕尔曼、祖克曼、郑京和乃至现代文格洛夫、穆特、希拉里哈恩、齐默尔曼的一代人。最早一代演奏家的声音因为录音技术的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这里多说一句,因为年代相对久远,只好烦请大家用自己灵活的前额叶自动提高一下信噪比了。 四位大师谢林谢林(Henryk Szeryng)出生于波兰,自幼在柏林师从著名小提琴及小提琴教育家卡尔·弗莱希学习小提琴演奏。1933年,以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其个人首场演出之曲目。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精通七种语言的他作为译员服务于波兰流亡政府,并在世界各地为盟军部队举办演奏会。为了表彰他对墨西哥的贡献,该国政府特别授予他外交官身份。1988年,他在德国卡塞尔旅行演出期间逝世。他的演奏以成熟、简朴、忠于原作闻名。 要推荐的是谢林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组曲的第二首赋格。赋格是盛行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赋格的结构与写法比较规范。乐曲开始时,以单声部形式贯穿全曲的主要音乐素材称为”主题”,与主题形成对位关系的称为”对题”.之后该主题及对题可以在不同声部中轮流出现,主题与主题之间也常有过渡性的乐句作音乐的对比。 对西方古典音乐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巴赫的重要性,而这六首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几乎穷尽了所有小提琴可能演奏的和弦,后者所作的无伴奏奏鸣曲无出其右。其丰富的曲式和织体语言是后代宝贵的财富。想要演奏好巴小无,不仅要对曲目织体研究的十分透彻,而且左手音准和右手运弓的控制力要求也十分的高,要保证绝对的均匀稳定。比如开头的动机四个均匀的D,不能顿弓也不能黏连,还要保证发音绝对的均匀。之后全曲所有出现的这个四音动机都要达到这个要求。巴赫似海深,诚不我欺也。 巴赫真是好东西,听了海爷的巴小无绩点+0.4,听谢林的巴小无绩点再+0.1 里奇里奇(Ruggiero Ricci)是意大利裔美国小提琴家,1918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7岁开始跟随珀辛格学习小提琴(与后文提到的梅纽因师出同门)11岁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获得极大的成功。2012年这位受人敬仰的小提琴大师在加利福尼亚棕榈泉的家中因心力衰竭去世。里奇属于炫技型演奏家,爆发力强,有着惊人的速度和技巧。他演奏帕格尼尼、萨拉萨蒂等技巧性很强的作品,大都洒脱流畅、极为自如,颇具个人特色。 要推荐的是里奇演奏的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第24首随想曲》是a小调,2/4拍,结构为一主题、八变奏和一尾奏。主题简洁而明朗,奏出活泼而轻快的曲调。接下来的八段变奏,以多种变化的形式,如跳跃的琶音、有力的和弦、复杂的音程、连续的仿音阶与半音阶等,有机地结合小提琴多种高难度技巧,如迅疾的右手拉奏配合左手快速拨弦,畅快而富有弹性的自然泛音与人工泛音,超八度的音程以及高把位的快速演奏,等等。及其复杂的技术之上却又有着很好的音乐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奇被派遣到美国空军为士兵演奏。恰恰是在那段时间,也许是血脉中所袭承的意大利基因,也许是一个青年人的好胜心使然,里奇开始积累自己所特有的这首帕格尼尼。个人尤其欣赏其第七变奏,超快速的和弦断奏让里奇的技术展现的淋漓尽致。个人非常可惜海菲兹没有录制帕格尼尼的曲目,据说是因为海菲兹十分崇拜帕格尼尼。 格鲁米欧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x),1921年3月21日生于比利时维莱用温。30年代末,他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毕业后,曾去巴黎师从埃奈斯库短期进修,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1940年春天,格鲁米欧首次公开露面,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评论界惊叹不已,称为恍然蒂博再现。但是,同年法西斯德国入侵比利时,格鲁米欧刚刚开始的演奏生涯迫不得已中断,只私下参加杜弦乐四重奏团的活动,并为盟军多次义演。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格鲁米欧复出,和BBC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了在英国的首演,名盛一时。以后到各国旅行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要推荐的是格鲁米欧演奏的莫扎特的一首小步舞曲。小步舞曲(Minuet)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他的揉指快而幅度不大,发音清晰纯净。音色甜美温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非常适合莫扎特的风格。 米尔斯坦在他去世后,《纽约时报》发表的讣告说:“米尔斯坦是他那个时代中最接进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但是,米尔斯坦这个名字在听众中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无论过去和现在,这都是小提琴界一件悲哀的事情。米尔斯坦是一位不向被商业化屈服的音乐家,他深居简出,对成为名人的欲望感到厌恶。 这里推荐的是米尔斯坦演奏的贝多芬F大调第二浪漫曲。首先,主奏小提琴随着只有弦乐群的伴奏,呈示出第一主题,并附有很多美妙的装饰音,真是华丽至极。第一主题经过管弦乐的全部合奏予以重复之后,主奏小提琴又陆续引出下面的几个主题,经过各种展开、转调,又复归于第一主题。尾奏通过主奏小提琴在渐慢、渐弱的气氛中结束乐曲。 米尔斯坦的琴声十分特殊,像银铃一样。空灵而甜美。有的人说他基本不使用揉弦,然而我觉得在这首贝多芬的浪漫曲中他的揉弦是十分恰当的。 MiscTimeLine 0:00.000 引入 3:04.366 介绍 Henryk Szeryng 6:01.443 Bach - Sonata for Violin Solo No.1 in G minor - 2. Fuga - Henryk Szeryng 11:45.003 介绍 Ruggiero Ricci 14:11.453 Paganini - 24 Caprices - No. 24 in A Minor - Ruggiero Ricci 20:09.593 介绍 Arthur Grumiaux 21:42.322 Mozart - Divertimento in D, K. 334 Menuet - Arthur Grumiaux 26:03.019 介绍 Nathan Milstein 27:24.322 Beethoven - Romance No. 2 in F, Op. 50 - Nathan Milstein 36:34.175 百家争鸣 37:21.641 Szeryng 版本 42:27.019 Ricci 版本 47:17.575 Grumiaux 版本 52:28.905 Milstein 版本
2017-08-25
56 min
弦琴音蕴
18 In the Age of Ravel
About嘉宾 张子筠 In the Age of Ravel本期节目继续跟大家聊聊 In the Age of Ravel 中的法国作曲家。 Albert Roussel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法国作曲家 Albert Roussel (阿尔伯特·鲁塞尔)。专辑中选录的 Roussel 作品都是纯长笛作品。 Roussel 本人以芭蕾舞剧以及四部交响曲闻名。和法派一贯的轻灵相比,他的配器更“重”一些,但这点内部区别要远远小于法派与德国浪漫主义的区别。有意思的是, Roussel 对爵士也有兴趣,还写过爵士音乐。今天的节目里,我们一起来听 Roussel 的 Joueurs de flûte (The Flute Players)。这是他最著名的长笛作品,从起名上来看就很有意思。它是一个组曲,由四个短小的部分组成,每首曲子以一个吹长笛的文学人物命名,然后题献给一位同时代的长笛演奏家。 注:可参考 Joueurs de flûte Ravel最后,让我们回到拉威尔。这张专辑中收录的拉威尔的作品,除了一首练声曲改编以外,另一首是他的小提琴奏鸣曲遗作。他共有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在他的室内乐创作生涯里正好一头一尾,分别完成于 1897 年和 1927 年。第一首小奏是单乐章,在他生前只演奏过一次,从未出版。在他去世后,这首作品重新被人发现,直到 1975 年才再次被搬上舞台。不过这是一首很可爱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弗雷、弗兰克等人对拉威尔的影响,当然还有德彪西。 拉威尔比德彪西小 12 岁,他们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友谊。在德彪西的歌剧遭到圣桑为代表的巴黎音乐学院保守派反对时,拉威尔与表示了公开的支持。他们俩同时被称为所谓的“印象派”作曲家,但这个从绘画中借用来的术语不但不够严谨,而且对于极其看重个人独特性的两人来说都是不可忍受的。在后期,我们可以看到拉威尔与前辈德彪西在音乐上以及个人关系上都逐渐分道扬镳。 拉威尔很少带学生,且对学生要求极高,他的寥寥几位学生里,最有名的就是我们第 14 期节目提到的沃恩·威廉姆斯。拉威尔的老师之一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弗雷,这就成了一条有趣的传承链:从弗雷到拉威尔到沃恩·威廉姆斯,每个人都很不相同,但你又能看到那些影响真切地存在着。和自己的老师弗雷一样,拉威尔对学生的期望是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风格,而不是继承他的衣钵。沃恩·威廉姆斯从拉威尔那里学到的可以归结为一句 “Complexe mais pas compliqué(复杂但不费解)” ,他用那三个月的时间在拉威尔的帮助下摆脱了沉重,变得轻盈了起来。 Chaminade到这里,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 In the Age of Ravel 中的四位法国作曲家,相信大家听了这么多作品,对于他们的风格已经有了一些体会。由于这个选集是长笛演奏,借此机会顺便介绍另一首来自法国的长笛作品, Chaminade 的小协奏曲 (Concertino)。 Chaminade 是法国女作曲家,和拉威尔生活在差不多同一时代。这首作品曾在 2012 年被大众选为法国百首古典音乐之一,可见其受欢迎程度。但 In the Age of Ravel 的作者可能是刻意选择了比较冷门的作品,而避开了相对更有名的 Chaminade 小协奏曲。Chaminade 经常被人作为女作曲家的代表而提及,她尽管仍然要面对一些对于女性的偏见,但相对已是比较幸运的。不像芬妮·门德尔松, Chaminade 可以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职业,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尽管是低于她的实际能力的)认可。 Chaminade 和前几位相比,所运用的音乐语言更加古典,以旋律见长。这首曲子有着女性的纯洁和细腻,非常的美,是一种深情的告白。但它的背后,却有个遗憾的爱情传说。世间万事总是难得完满,美好的事物总难免有遗憾,也许这就是必然的规律吧。不论如何,至少可以在音乐中沉浸片刻。 MiscTimeLine 0:00.000 Maurice Ravel – Vocalise-étude en forme de Habanera 1:09.185 介绍 Albert Roussel 2:06.288 Albert Roussel - Joueurs de flûte - Movement I 5:14.669 Albert Roussel - Joueurs de flûte - Movement II 6:30.730 Albert Roussel - Joueurs de flûte - Movement III 9:41.717 Albert Roussel - Joueurs de flûte - Movement IV 11:29.783 介绍 Maurice Ravel 12:26.355 Maurice Ravel – Sonate Posthume 16:05.284 拉威尔与德彪西 27:36.181 介绍 Chaminade 30:01.622 Chaminade – Concertino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Op.107
2017-08-18
38 min
PM Live on SAfm
SAPU unfazed by SAPS court Interdict
SAfm — The South African Policing Union - SAPU has denied claims that its members are intimidating non-striking workers at the 10111 call centre offices in Midrand, north of Johannesburg. Police management have filed an application in the Labour Court against SAPU to prevent unlawful conduct by the striking 10111 employees. Ike Phaahla spoke to Brigadier Sally de Beer, National police spokeswoman and Oscar Skommere, Secretary General for the South African Policing Union - SAPU.
2017-08-11
08 min
弦琴音蕴
17 In the Age of Ravel
About嘉宾 张子筠 In the Age of Ravel今天的弦琴音蕴,我们首先从一张专辑谈起。这张专辑叫 In the Age of Ravel,它是长笛演奏家 Ransom Wilson 和钢琴家 François Dumont 合作的法派小品集,收录了拉威尔以及同时代法国作曲家的一些作品。这是一张很有趣的专辑,今天就让我们从它出发,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法派作曲家,以及法派小品的风格。 Gabriel Pierné这一期我们首先介绍 Gabriel Pierné (加布里埃尔·皮尔涅)。这张专辑中选取的是他原本为单簧管所作的 Canzonetta 和小提琴奏鸣曲,两首都直接改为长笛演奏了。 Pierné 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法国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弗兰克的学生,曾经接替弗兰克担任巴黎的圣克罗蒂德圣殿的管风琴师。他是一位涉猎比较广的作曲家,尤其擅长室内乐。 Pierné 之所以在当代不那么有名,或许是因为他的光芒被更活跃的拉威尔、德彪西、弗雷等人掩盖了,毕竟历史并不总能给人公正的评定。但他在他所生活的年代,是个很受欢迎且备受尊重的作曲家。直至今日他还为法国人所喜爱。 Pierné 的 d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完成于 1900 年,此时正是法派的高峰时代,实际上也正处于法国艺术和文学领域的黄金年代。这首小奏并不逊色于出名在先的弗兰克和弗雷小奏,是时代的遗珠。 Gabriel Pierné -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36 第一乐章是小快板,以钢琴轻巧的连奏开始,五连音产生了稍稍的不稳定性。第一主题快速、活泼,稍带一点小调的忧郁。它的发展十分紧凑,拍号在 10/16 、 2/4 和 6/8 拍之间来回漂移,提琴的高音几乎不间断地将它推向一波波高潮。乐章中段转为降 D 大调,情绪变得舒缓,提琴的音色也更富有歌唱性,在钢琴和弦的点缀下逐渐舒展开来。短暂的休息后,主题在降 D 大调上重新出现,并最终落在 D 大调上结束。 第二乐章为 G 大调,非常能体现法派的风格。它的织体极为透明,像阳光下的蝴蝶翅膀一样轻薄。整个乐章的氛围如同薄雾中的幻境,提琴时而吟唱,时而仿佛陷入沉思。这个乐章比较短小,它所创造的幻境也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美。 第三乐章有着最为多变的性格。它首先以提琴宣叙调般的独奏开始,随后转为快板。提琴的旋律总是从弱拍起,有些俏皮和捉摸不定。在爬升到一段高音 tr 后,一乐章的主题陡然插入,片刻后旋即消失在柔和微妙的慢板中,转瞬之间又回到了激烈的快板。这个乐章的尾声激情四溢,有着足够压住全曲的分量,两件乐器展示了迷人的技巧。 Fauré“In the Age of Ravel” 中的另一位是弗雷。我们在几个月前的两期节目里详细介绍过弗雷。弗雷是拉威尔的老师,也是拉威尔在巴黎音乐学院遭受质疑时,力挺他的人之一。他拥有宁静的生活和纯粹、凝练的风格。这使得他的小品通常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这张专辑选的是他的摇篮曲和长笛幻想曲,都反映了这一特点。今天,我们再为大家补充一首不太一样的室内乐,他的第一大提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弗雷很晚才开始创作大奏,这首 D 小调大奏的第一乐章表现出罕有的坚定和力量性,第一主题的阴郁色彩和急促的上升音型,完全盖过了第二主题的柔和面目,奠定了这个乐章(实际也是整首作品)的基调。 下期节目,我们会继续介绍作曲家Albert Roussel,以及给了专辑这个名字的拉威尔。此外,我们还将补充介绍法国女作曲家Chaminade。欢迎继续关注 :) MiscTimeLine 0:00.000 Gabriel Pierné - Canzonetta Op.19 2:20.961 介绍 Gabriel Pierné 3:47.489 Gabriel Pierné -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36 - Movement I 13:29.261 Gabriel Pierné -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36 - Movement II 19:10.181 Gabriel Pierné -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Op.36 - Movement III 27:11.522 介绍 Fauré 28:55.985 Gabriel Fauré - Cello Sonata, Op.109 - Movement I
2017-08-11
34 min
弦琴音蕴
16 Heifetz
About嘉宾 DK 迷妹的强烈安利 客观地说,海菲兹是20世纪中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正如《时代周刊》在纪念他的文章中所说:“如果海菲兹从来没有存在过的话,小提琴演奏艺术将永远不会达到今日的高度和如此完美的水准……作为个人,他给世界留下了扑朔迷离的问号;作为小提琴演奏家,他将在今后的几个世纪中引起无可估量的反响。” 主观地说,海菲兹是我男神。不管他拉什么曲子、用什么处理我都觉得冷艳高贵又帅又美,自带无尽迷妹光环。他的柴小协、贝小协是我最先听到的版本,就算快到飞起也是我内心最为喜爱的版本 233333 。他的布鲁赫小协、弗兰克小奏等等曲目是我内心对于“甜美”的几乎完美的定义,特别是弗兰克小奏四乐章甜得就像是温柔明丽的少女。他的卡门幻想曲、引子与回旋曲、流浪者之歌等等小品是我内心中小品的巅峰,技术性和音乐性之间有着精妙而完美的平衡。 还有海爷真的很帅,盛世美颜。看纪录片的话小时候就是很帅,长大了之后仍然非常帅。拉好多曲子的时候,冷艳高贵举重若轻。 借用纪录片 God’s Fiddler: Jascha Heifetz 结尾的话语。 Born in Russia.First lessons at 3.Debut in Russia at 7.Debut in Carnegie Hall at 17.That’s all there is to say. Misc TimeLine 0:24.000 介绍 海菲兹 4:12.465 Wieniawski - Scherzo-tarantelle (featured in the file Of Men and Music) 8:18.680 Ernest Chausson (1855-99) - Poème, Op. 25 23:19.984 Gershwin - It ain’t necessarily so
2017-08-04
27 min
弦琴音蕴
15 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About本期由 李鹤 为大家介绍 Zoltan Kodaly 所作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Zoltan Kodaly 柯达伊·佐尔坦(匈牙利语:Kodály Zoltán,1882年12月16日-1967年3月6日),生于匈牙利的的—个平静的小城-凯奇凯梅特(Kecskemét),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语言学家、音乐教育家与哲学家。 童年时期,他在—个叫加兰塔的地方生活了七年,那里有着丰富、纯正的匈牙利民歌。儿时对于民间音乐的深入了解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研究奠定了深厚的音乐素材及基础,同时也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音乐灵感源泉。 他一生致力于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大力推动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发展,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匈牙利音乐受到世界的瞩目,最终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无伴大提琴奏鸣曲op.8创作于1915年。这首作品的音乐素材来自匈牙利民间歌曲和民间舞蹈,同时作曲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模仿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一种匈牙利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极为成功的表现了匈牙利民族音乐绚丽、华彩的音乐特点,在诸多大提琴曲中显得卓尔不群。全曲分为三个乐章。 斯塔克 1948年,当时年仅24岁的大提琴家亚诺什.斯塔克,凭借演绎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为大提琴所作的这首独奏奏鸣曲,技惊四座。 这首作品于1915年完成,问世之后,一直都是大提琴家的“噩梦之作”,在这首长达半小时的的作品中,几乎包含了大提琴演奏的所有高难度演奏技术。甚至为了体现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特性,特别规定需要将C弦和G弦降低半度定弦,使原本就艰深的作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CG弦降低半度这一创举,直到十年之后才在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的《抒情组曲》中见到。 在公演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愿意演或者说敢于尝试和挑战,年轻的斯塔克的演绎将这首深邃的作品公之于众。 Sonata for solo cello, Op. 8 (1915)第一乐章 Allegro Maestoso Ma Appasionato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主部庄严热情,副部抒情。整体的音乐情绪为热情、庄严的快板,有着强烈的情绪。 第一主题为b小调,由几个坚定有力的、如号角般的和弦开始,气势恢弘,充满激情。旋律虽是小调,但层层上推,很有气势,仿佛是在沉思和力图摆脱厄运。第二主题节奏放慢,旋律也变得舒缓、优美。 第二乐章 Adagio Con Gran Espressione 第二乐章的整体音乐情绪为自由优美的慢板,复三部曲式结构。旋律优美,音乐线条更为宽广大气,主题为表现匈牙利的壮美山河,音乐极具画面感。 第三乐章 Allegro Molto Vivace 第三乐章回旋奏鸣曲式,乐章包括六个乐段。 第一乐段以活泼生动的具有鲜明舞蹈性的节奏开始,用跳弓奏出生气勃勃的舞蹈主题。 第二乐段用拨弦引出加重音的旋律,是极为优美的、具有鲜明东方五声调式的旋律。 第三乐段转变为深沉庄重、大气磅礴,旋律富有魔幻色彩。 第四乐段整体音乐情绪开始变得紧张、尖锐,甚至类似于噪音的感觉,且出现了现代性的演奏技术要求。 第五乐段几乎所有小节都是双音或和弦,更为气势磅礴。 第六乐段是整部作品的尾声乐段,拨弦和弓奏交替,全曲进入了最高潮的部分。 MiscStarker plays Kodaly op.8 IIITimeLine 0:00.000 引子 0:31.116 介绍柯达伊与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I 1:48.051 Janos Starker - Cello Sonata, Op. 8 - 1. Allegro Maestoso Ma Appasionato 10:28.890 介绍斯塔克与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II 11:48.292 Janos Starker - Cello Sonata, Op. 8 - 2. Adagio Con Gran Espressione 23:21.166 介绍柯达伊与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III 24:45.633 Janos Starker - Cello Sonata, Op. 8 - 3. Allegro Molto Vivace 35:32.176 尾声
2017-07-28
36 min
弦琴音蕴
14 English composers
About嘉宾 张子筠 Introduction 在伦敦西敏寺墓地的一角,两位作曲家比邻而居。他们是珀赛尔和沃恩·威廉姆斯。两位都是英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珀赛尔生活在巴洛克时期,是埃尔加之前最著名的英国作曲家之一;而沃恩·威廉姆斯生活于近代,他的作品深刻影响了当代英国人的生活。不过历史的巧合不仅于此——1958年,作为平民的沃恩·威廉姆斯获得了安葬在皇家墓地西敏寺的殊荣,这使得他成为了近三百年里首个长眠于此的平民,而三百年前的上一位,正是珀赛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位作曲家。 Henry Purcell亨利·珀赛尔 于1659年出生在西敏寺地区,家庭中有浓厚的音乐背景。他也从小受到正统音乐教育,传说他九岁即能作曲。21岁时,他被任命为西敏寺的管风琴师,后来又成为了皇家小教堂的管风琴师。 Ralph Vaughan Williams拉尔夫·沃恩·威廉姆斯 于1872年出生在一个富裕且思想开放的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并且很明显更偏爱后者。中学毕业后,他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后来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学习音乐史。和神童珀赛尔不同,沃恩·威廉姆斯大器晚成,将近30岁才出名,当然也活得长得多。 沃恩·威廉姆斯在英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在于打破了德奥传统的垄断。虽然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一传统的影响,并且在向拉威尔学习的过程中也吸收了法派轻盈透明的质地、改善了自己的织体,但他的声音本质上仍然是非常英国的。 沃恩·威廉姆斯的创作以旋律见长,和同时期的其他英国作曲家一样,无论是体裁还是和声的运用,他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都是比较保守的。但不可否认,这些细腻、绵长、幻想性的旋律,总是能最快地抓住听众的心。 MiscTimeLine 0:01.000 Vaughan Williams – Fantasia on a Theme by Thomas Tallis 3:23.986 引入 介绍 Purcell 01 4:53.855 Purcell - Chaconne in G Minor, Z. 730 10:40.873 介绍 Purcell 02 11:45.143 Purcell - Fantasia No.6 in F Major 15:25.000 介绍 Vaughan Williams 01 18:27.703 Vaughan Williams -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22:52.085 介绍 Vaughan Williams 02 24:46.665 结语 Vaughan Williams - The Lark Ascending
2017-07-21
40 min
弦琴音蕴
1j Andante
About 本集是收集了此前的听众反馈,播放了一些听众推荐的曲目。 门德尔松三重奏背景介绍 门德尔松 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 海菲兹 20世纪俄裔美籍小提琴家 鲁宾斯坦 20世纪著名钢琴演奏家 格雷戈尔·毕亚第高斯基 来源信息老柴第一弦四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11 : II Andante cantabile 《如歌的行板》这一乐章是柴可夫斯基把声音和技巧及情感巧妙融为一体的伟大音乐杰作。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听这一乐章时,曾为它流下眼泪。并说通过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巴小奏Sonata No. 2 in A Major, BWV 1015/III. Andante un poco - Instrumental 这是第二首的第三乐章,小提奏出优美的旋律线,而钢琴发挥了独特的音色,干净而轻巧,营造出如梦幻般的意境。 MiscTimeLine 0:26.212 介绍门德尔松钢三 3:17.671 Mendelssohn - Piano Trio, Op. 49 in D Minor - II Andante con moto tranquillo 9:46.279 介绍老柴第一弦四 11:43.345 Tchaikovsky - 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11 - II Andante cantabile 18:58.892 介绍巴赫小奏第二首 19:53.823 Bach - Sonata No. 2 in A Major, BWV 1015 - III Andante un poco Useful Links Italian Musical Terms
2017-07-14
23 min
弦琴音蕴
13 舒曼弦乐四重奏 No.1
About嘉宾 陈子恒 背景如果我们将时钟的指针向前拨快一年,1841年,舒曼正享受着和他新婚的钢琴家妻子的蜜月之旅;然而,不久舒曼就发现他妻子是如此富有才华,以致他觉得自己处于他妻子声誉的阴影下。正如20世纪音乐史学家 Gerald Abraham杰拉尔德·阿夫拉姆 所写的那样:“舒曼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将自己埋没在啤酒和香槟之中,无法创作……”这段经历很有可能影响了一年后的舒曼,这三部作品无疑都展显出了极大的情绪的波动。 第一乐章 开篇是小提细若游丝般的旋律,此后各声部均模仿这个动机依次进入,不禁让人产生萧瑟之感。 数个和弦之后迎来了舒缓的主题,大提的十六分音符引出小提的回应,极富动力 在两次碰撞之后,终于开始了这一段极为跳跃的竞奏部分。四个声部争先恐后地奏出若干个主题,旋律一刻不停的在切换,着实耳花缭乱。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在紧张的后三连音中悄然进入,速度极快。 在第一个反复处忽然跳跃的旋律戛然而止,又回到了开头不安定的后三连音上,很有戏剧性。 切分音型的长音符产生了特别的朦胧感,和先前的跳弓很不一样。 第三乐章 我们现在听到的,是一个极为舒展的第三乐章。由大提琴奏出的引子,仿佛来自地底的呼唤,小提接过之后仿佛是往天上抛了出去,随后缓缓落下。 在清脆的拨弦之后,迎来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乐段。每句乐句都由两个干脆的和弦开始,随后是飘忽不定的上行音阶;随后的乐句中,我们仿佛能感到舒曼极为纠结的心绪。 第四乐章 和上期节目中我们听到的一样,这个第四乐章也是极快的;不同的是,整个乐章一气呵成,惊心动魄。 然而惊心动魄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这里舒曼将一半的声部错开进入,形成非常戏剧性的效果。连绵不断的八分音符给乐曲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约五分钟处,故事看似已经结束,然而舒曼出乎意料地写了一个中板的部分,在紧张之中喘了一口气,别具风味。纵观三部弦乐四重奏,舒曼对于后半拍以及轮奏的使用无疑是新颖又娴熟的,尽管形式可能是古典的,但是仍能看出浪漫主义的色彩。 MiscTimeLine 0:00.000 引子 0:58.284 Schumann Op41 No1 I 10:49.368 Schumann Op41 No1 II 14:46.000 Schumann Op41 No1 III 21:16.676 Schumann Op41 No1 IV
2017-07-07
28 min
弦琴音蕴
12 舒曼弦乐四重奏 No.3
About嘉宾 陈子恒 舒曼舒曼 (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表人物之一。 Op41这是舒曼作品中仅有的三部弦乐四重奏。早在 1837 年,舒曼写信给他的未婚妻说:“四重奏这种音乐形式让我感到很有意思,单单写作钢琴作品实在有些狭窄了……”此时舒曼曾有过一些想法,但是直至五年后的二月份,舒曼才决定继续写作。受到抑郁的困扰,舒曼有一段时间无法进行创作,终于从6月4日他开始写作第一乐章,在7月22日写完第三乐章——从这个角度来说,舒曼创作的速度是相当之快的。作品于同年九月首演,作为给他23岁妻子的生日礼物。 第一乐章 开篇缓慢的引子仿佛是在处于沉思中;引子过后迎来了第一主题,之后四个声部轮流演奏出第二主题,产生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中段大提和一提演奏出极富歌唱性的乐句,仿佛是在伴随着轻盈的后半拍起舞。 反复之后迎来的是小提和其他声部的对话,大提强有力的上行音阶推动了忧郁的一提旋律,把气氛推至高潮。 第二乐章 舒曼这四个乐章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乐曲并非总是从正拍进入,这就给人以一个摇摆、飘忽不定的感觉。 中段从大提开始的强力的两个音开始,乐曲进入了四声部相互追逐的状态中,情绪也正如同震荡的音阶一般起伏不定。 在经过一段一提与中提的抒情片段过后,乐曲以一个振奋的状态重新出发。八分音符的断奏不断提升着紧张感,最终在两声部的轮奏中爆发出来。 第三乐章 开头是一个极为抒情的大调旋律,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但是乐句不久转入小调,不安的情绪仿佛埋藏在重重和弦下,一扫先前的安适。 中段四个声部重新拾起了开篇温馨的旋律,仿佛在经历重重阻难后重见希望。但是紧接着又回到了那个不安定的小调和弦上,而且比先前高了一个小四度,仿佛忧伤再次袭来,令人无处可遁。 第四乐章 这是一个极为精彩的乐章,现在我们听到的这段跳跃的音符,就是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紧接着的,是一个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在四个声部之间切换。 密集的三连音助推着旋律达到最集中的情感,再次回到第一主题。忽然乐句转入d小调,而且节奏型也发生了变化,进入了乐章的变奏部分。 乐曲进入到了最后冲刺的部分,后半拍的节奏型和附点的大量使用颇有几分摇摆的感觉.最后,在三连音的推动下乐曲走向尾声。 MiscTimeLine 0:00.000 引子 1:28.538 Schumann Op41 No3 I 7:35.222 Schumann Op41 No3 II 14:22.000 Schumann Op41 No3 III 23:53.743 Schumann Op41 No3 IV
2017-04-21
30 min
弦琴音蕴
11 布拉格交响曲
About 嘉宾 刘帆 What is ‘Symphony’交响曲是在18世纪初,由意大利歌剧的序曲发展而来。序曲其实就是歌剧正式演出之前暖场的音乐。典型的意大利歌剧序曲是快慢快结构组成的一支短小的乐曲。而脱胎于此的交响曲,起初也是快-慢-快三乐章,比序曲稍微丰富了一些。18世纪中叶,作曲家开始在慢乐章之后加入了一支小步舞曲,从而成为了快-慢-小步舞曲-快的四乐章结构。莫扎特所处的时代,交响曲已经的框架已经基本定型。 Prague Symphony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首曲子,莫扎特的D大调第38号布拉格交响曲,就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交响曲。这部作品写于1786年底,当时莫扎特30岁左右。当时,莫扎特在维也纳混的不太好,有点小失意,因此当他得知自己的曲子在布拉格很受追捧时,决定去一趟布拉格,并写下了这首曲子。 之所以这部交响曲的名字叫布拉格,是因为它于1787年年初在布拉格首演,并深受当地吃瓜群众喜爱。这部交响曲只有三个乐章,没有了本应该作为第三乐章的小步舞曲,比较反常。可能因为莫扎特觉得小步舞曲这种宫廷舞曲太没有思想内涵了,另一种更可能是当时只有维也纳的听众喜欢交响曲里有小步舞曲,而欧洲其他地方,比如布拉格,就没那么喜欢,所以为了迎合听众的口味,莫扎特就没有在这部交响曲里面写小步舞曲。 MiscTimeLine 0:00.000 Mozart Symphony No 45 0:15.389 引子 1:06.500 交响曲的“前世今生” 2:18.329 关于莫扎特交响曲的编号 3:10.000 走进莫扎特 5:06.800 布拉格交响曲 5:39.574 Mozart Symphony No 38 I 8:43.326 呈示部分析 12:16.000 发展部分析 13:31.179 再现部分析 16:46.135 关于莫扎特的闲聊 17:57.443 唐璜序曲 K527 23:39.377 关于交响曲的闲聊 26:16.983 尾声 降B大调第27号钢琴协奏曲 III
2017-04-14
35 min
弦琴音蕴
10 勃拉姆斯的弦乐五重奏
About 嘉宾 张子筠 本期节目我们为大家介绍勃拉姆斯的两首弦乐五重奏 Op.88 和 111。 Brahms勃拉姆斯是德国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他的创作在体裁上涉猎甚广,但尤以室内乐而闻名。弦乐五重奏这一体裁较为少见,这两首作品都是中提五重奏,即由弦乐四重奏增加一把中提琴构成。因为是五件弦乐器,音色在整体上会融合得较为自然,但又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Quintets 第一弦乐五重奏创作于1882年,在此之前,作曲家已经有了处理大型室内乐的丰富经验。他的成功之作包括一首最负盛名的钢琴五重奏和两首弦乐六重奏。在这些作品里,他十分自如地把握着各件乐器在音量、旋律和总体地位上的平衡,炫耀着他精湛的对位技巧,但又不至于盖过旋律本身的迷人之处。这首第一弦五由三个乐章组成,一二乐章的旋律温暖迷人,第三乐章的赋格很有活力。 第二弦乐五重奏问世于1890年。作曲家一度想要将其作为自己的封笔之作,直到后来遇到了单簧管演奏家穆菲尔德才改变了想法。这首第二弦五,尽管是晚年的作品,却有一种令人意外的激情和丰富性。这一特点在第一乐章体现得尤为明显,它有着很高的饱和度,热情丰沛,色彩斑斓,线条绵长,大提的低音引领着整个乐章以强有力的运动性向前推进。二三乐章略显松弛,四乐章则重新提振了情绪,给出了一个风趣有想象力的结束。 MiscTimeLine 0:00.000 Brahms String Quintet No1 I 2:40.990 引子 10:41.254 介绍 No1 II 12:05.258 Brahms String Quintet No1 II 18:24.505 介绍 No1 III 18:51.089 Brahms String Quintet No1 III 20:04.276 介绍 No2 I 21:11.895 Brahms String Quintet No2 I 33:53.669 介绍 No2 II 34:18.755 Brahms String Quintet No2 II 38:06.063 Brahms String Quintet No2 III 39:44.749 介绍 No2 IV 40:26.639 尾声 No2 IV
2017-04-07
45 min
弦琴音蕴
9 Goldberg Variation (19-30)
About 嘉宾 陈子恒 这两期节目我们将交替听到弦乐三重奏版与钢琴版的哥德堡变奏曲 钢琴版本我们听到的钢琴版,是古尔德于1981年录制的。古尔德演奏时总是同时哼唱乐曲。他也因演奏时所作出的各种奇怪的身体动作而闻名。古尔德坚持要坐在他父亲为他制作的一把折叠椅上才能演奏。当这把椅子已经十分残旧时,他仍然坚持要使用它。因此在他留下的录音中,可以轻易听到他的哼唱声和破旧椅子发出的吱吱声。 复调音乐在巴洛克时期正是复音音乐开始兴盛的时候。如果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音乐就叫做复音音乐。复音音乐的写作离不开对位法;对位法是在音乐创作中,使两条或者更多条相互独立的旋律同时发声并且彼此融洽的技术。对位法和和声的区别在于和声追求音的纵向合成,而对位法强调音的横向发展。 回到哥德堡变奏曲由于这部作品融合了很多复调音乐的高超技法,因此演奏需要极高的技巧;可能是因其复杂性,这部作品长期不受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上半叶,女大键琴家兰多夫斯卡公开演奏并录音这部作品,才使得这部作品开始为人所知。之后,1955年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将其选作自己的第一张录音作品,古尔德对于这部作品的演绎是如此的深刻,以致今天哥德堡变奏被视为巴赫作品中最重要的变奏曲之一。 由于在巴赫的时代,作曲家们没有在乐谱上标记“渐强”、“渐弱”等符号的习惯,所以后人的演奏在强弱、缓急、节奏安排上主要是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音乐素养。这就造成了对同一作品,不同的演奏家演绎出的风格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听到,全曲两个不同器乐版本的演绎风格差异是巨大的;但也正是其不同的解读,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同的视角。 MiscTimeLine 0:00.000 aria 3:06.101 intro 3:19.792 var 19 4:40.520 var 20 5:37.129 var 21 8:55.907 var 22 9:59.177 var 23 10:56.233 var 24 12:06.187 var 25 17:27.614 var 26 19:20.226 var 27 21:13.745 var 28 22:17.306 var 29 23:19.139 var 30 25:11.368 aria da capo
2017-03-31
28 min
弦琴音蕴
8 Goldberg Variation (1-18)
About 嘉宾 陈子恒 这两期节目我们将交替听到弦乐三重奏版与钢琴版的哥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晚期的一部键盘作品,1741年出版。全曲32段,全部演出40-80分钟。 巴赫 巴赫,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尽管他的音乐并没有开创新风格,但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 代表作品 勃兰登堡协奏曲,BWV1046-BWV1051 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BWV846-BWV893 B小调弥撒,BWV232 马太受难曲,BWV244 哥德堡变奏曲,BWV988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BWV1012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BWV1006 赋格的艺术,BWV1080 G弦上的咏叹调,原为BWV1068管弦乐组曲第三号 Suite No. 3 in D major 的第三乐章改编而成 卡农曲 卡农,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卡农曲中的所有声部都模仿同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在这里中提琴紧接着奏出小提琴的旋律,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 MiscTimeLine 0:00.000 aria 1:04.084 intro 4:23.000 var 1 5:45.148 var 2 7:05.771 var 3 8:38.972 var 4 9:29.374 var 5 10:05.813 var 6 10:46.679 var 7 11:52.279 var 8 13:17.767 var 9 14:02.115 var 10 15:06.729 var 11 16:00.450 var 12 17:06.030 var 13 20:13.786 var 14 22:24.169 var 15 25:00.106 var 16 26:38.268 var 17 27:33.174 var 18 28:16.081 aria da capo
2017-03-24
32 min
弦琴音蕴
7 Faure II
About 本期嘉宾 张子筠 Élégie弗雷的室内乐作品为数不少,而形式较杂,除了两首小奏以外,还有一首钢琴五重奏、两首钢琴四重奏,两首大提琴奏鸣曲,一首钢琴三重奏和一首弦乐四重奏。此外,还有一些提琴小品,也都很值得把玩。 安魂曲弗雷自9岁起就在一所宗教性质的音乐学校接受教育,后来又为教堂演奏了多年的管风琴并担任合唱指挥。他的作品中最出色的是他的安魂曲。这套安魂曲首次出版于1887-1890年左右,后来由作曲家修订后于1900年再版。它与威尔第等人的作品并列,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安魂曲之一。 他的安魂曲,也与其他人有一些不同。他删改了传统的安魂曲中的“安所经”与“末日经”,变动了歌词,去掉了很多有关诸如地狱、审判、恐怖的元素。他希望,这首安魂曲能给人带来的,不是对于死亡的恐惧,而是宁静的安息。因此,这首安魂曲会让人感到格外亲切、温馨。在所谓的“四大安魂曲”里,弗雷的这部作品一定是最能给人天堂的意境的一首。 据传,这首安魂曲是因其父母相继去世而作,但作曲家自己否认了这一点,而是表示创作本身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自己非常喜爱这首作品,后来在他自己的葬礼上,演唱的也是这首安魂曲。 MiscTimeLine 0:00.000 弗雷摇篮曲 3:21.000 引入 介绍 大提琴哀歌 4:13.000 弗雷 大提琴哀歌 Op24 9:59.000 介绍 安魂曲 11:33.000 弗雷 安魂曲 第三首 14:39.000 弗雷 安魂曲 第四首 18:08.000 介绍 第五首与第七首 18:34.000 弗雷 安魂曲 第五首 23:55.000 弗雷 安魂曲 第七首 27:39.000 结语 28:00.600 弗雷 圣母颂
2017-03-17
29 min
弦琴音蕴
6 Faure I
About 本期嘉宾 张子筠 Faure弗雷,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和钢琴家,生于1845年。他师从圣桑,影响了拉威尔和德彪西,是法国这一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作曲家之一。 小提琴奏鸣曲弗雷写过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分别是作品13号和108号。它们相隔年代很远,因此风格迥异。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是作曲家早年的作品,首演于1877年,这一首演极为成功,最早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作曲家的声誉。 弗雷的第二小奏问世于1916至17年,与第一小奏相隔了近40年之久。作曲家已至暮年,风格也有所转变。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二小奏中,作曲家抛弃了一些提琴上的华丽的装饰,整首曲子变得更加精简、凝练,而调性与色彩则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结构也更加复杂。 钢琴作品弗雷更为人熟知的可能是他作为钢琴作曲家的身份。可以说,弗雷的钢琴音乐,比他的弦乐作品还要更加清澈、纯净,具有水晶一样的透明的质地。 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弗雷写作了大量钢琴音乐,其中尤其为人所喜爱的是他的夜曲和船歌。弗雷共创作有13首船歌和13首夜曲。它们有着极为舒展的旋律,气息十分绵长,意境比较悠远。 MiscTimeLine 0:00.000 弗雷第一小奏-第一乐章 2:06.436 引入 9:06.531 介绍 第一小奏 9:39.401 弗雷第一小奏-第二乐章 16:29.393 介绍 第二小奏 18:13.196 弗雷第二小奏-第二乐章 25:54.260 介绍 船歌 尾声 26:41.191 弗雷G大调船歌
2017-03-10
33 min
弦琴音蕴
5 Mahler
About 第五期节目,嘉宾陆丹宁 Mahler古斯塔夫·马勒(德语: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是19世纪德奥传统和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桥梁。马勒之后,十二音和无调性音乐等先锋理念崛起,传统调性音乐的辉煌时代走向终结。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因其犹太身份而被禁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因指挥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广而得到复兴,其音乐价值方为人所周知。 MiscTimeline 00:00:00 Mahler - Symphony No.1 in D - I 00:05:50 Introduction 00:08:55 About Sym. No.5 IV 00:11:26 Mahler -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 IV -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 Daniel Barenboim 00:21:10 About Sym. No.4 III 00:25:35 Mahler - Symphony No.4 - III - New York Philharmonic - Reri Grist 00:46:07 About Der Abschied 00:49:05 Mahler - Das Lied von der Erde - Der Abschied -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Bernstein 01:19:56 About Sym. No.10 I 01:23:55 Mahler - Symphony No.10 in F# minor - I - Wiener Philharmoniker Orchestra - Claudio Abbado 01:48:20 End & Mahler - Symphony No.1 in D - III -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Sir Georg Solti
2017-01-26
1h 59
弦琴音蕴
3k Orchestra
播放乐曲 Mahler - Symphony No. 5 Schumann Op. 41 - St Lawrence String Quartet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Summer RV215 - Orchestre de chambre Jean-Francois Paillard & Jean-Francois Paillard 感想舒曼组 方程我觉得还是挺好玩的嘛,对不对,挺轻松的……哦对我是方程……(笑)我觉得还是挺好玩的挺轻松的。星期一晚上上完国文课,挺困的,过来练琴,感受感受音乐对不对。我觉得,(啧,)这就是比较向往的社团生活。 陈子恒我觉得呢,这个一乐章非常舒缓,二乐章舒缓中又有激烈的成分,第三乐章舒缓中有这个令人沉郁的(嗯?是吗)成分,然后四乐章是一个激动的,诙谐幽默的回旋曲。总之是一个很好听的曲子。 杨婧仪今年刚进到大学里,然后就能找到组织,而且都是大神,要好好练琴,然后……希望以后也能排一些好听的曲子,也非常感谢丁可学姐能选到这么好听的曲子,拉了我过来。 丁可我一直在划水(斜眼)……然后,特别开心地拉到了三只大神, 我整个人都开心地一塌糊涂~~居然没有被嫌弃,我特别开心……我立一个flag,寒假好好练琴(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夏组 朱峰谷很高兴和大家排这首曲子。其实我也不是这个组里最强的,只是因为发起了这个组所以拉了solo。然后很高兴大家能给我建议,一起不停地进步。嗯,很感谢大家。 李瑞真很可惜这是最后一次排练了呀……我回国之后,下学期你们演出一定会成功的~~ 陈宇静非常感谢组长和二提首席……然后我觉得练这个曲子可以把大臂练出肌肉(让小编笑一会儿……) 李鹤我是组里唯一的大提= =小提拉得好快啊,我根本跟不上= = 蔡晶潼这学期没怎么练琴,因为课业太重了……不过大家都非常厉害,以后要加油练琴(故障)。 马勒组 卤蛋个人很想排这个曲子,也在改编上花了很多心思,但是也一直不确定能不能弄得下来。不过随着一次次的排练,从不能听到勉强对上节奏,再到渐渐成型,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个人把排这首曲子看成是对Mahler的一种敬畏,一种征途。 修格致在马勒的松紧带下度过了伟大的一学期。虽然排练前总是不能调整好状态,都是累得要死要活了才去拉琴。但我想说的是大三一年的一大心愿就是为卤蛋把这个曲子排好。一起加油吧~ 王健博马勒的这部作品非常小清新,旋律欢脱优美,然鹅不管是节奏还是技法都不出意外地非常虐…感谢蛋指辛勤的改编以及一个学期以来的指导,希望下学期能把二十几个字母全部排下来 陈晨进入马勒组其实是想挑战自己,目的果然达成了…感谢贵组的各位大大不嫌弃一个经常数不清拍子的迷糊。很开心这学期能接触这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真的好期待下学期继续排练! 刘斯敏我一开始觉得这曲子很猎奇…但是越练越喜欢越练越喜欢!这是一个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小组,在这里能感受到每个人都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去试图演绎这个曲子(包括蛋指也是不断地尝试去更好地指导我们~星星眼)很希望能够最后啃下来!大家加油啊 杨婧仪曲子好听到每次排练完都能被洗脑一整天……要好好膜一发卤蛋大大,还有淡定地拉着五个大提的健博哥 黄兴虽然没能去几次但是曲子好好听大家都好棒! 陈子恒猎奇的曲风和画风猎奇的卤蛋……(啊别打我!) Timeline (00:21.386) 介绍1 (00:52.680) Mahler Sym No.4 (18:18.213) 介绍2 (18:51.573) Schumann Op.41 I (27:03.213) Schumann Op.41 II (33:49.786) Schumann Op.41 III (43:22.600) Schumann Op.41 IV (50:27.066) 介绍3 (51:01.520) Vivaldi RV215 No.2 I (56:31.586) Vivaldi RV215 No.2 II (58:45.600) Vivaldi RV215 No.2 III
2016-12-23
1h 01
弦琴音蕴
2k Quartet and another Serenade
录音版本 K525 - Takacs String Quartet - Schubert Trout Quintet, Mozart Eine kleine Nachtmusik Elgar op20 - I Musici - Rota - Concerto Per Archi + Respighi Elgar Barber 心得感想新生组 陈子恒这个埃尔加小夜曲虽然是一首虐狗的曲子,但是我还有一群新生来排这个曲子(哦,指挥和另外一位中提不是新生),但我觉得和大家排这个曲子还是非常高兴的。 张子筠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新生组,能和大家一起排练非常开心。 朱峰谷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排练,我觉得大家表现都很棒。 刘帆我觉得这首曲子很虐狗,还很虐节奏。 张菁清有一年多没有拉琴了,能和大家一起排练非常高兴。 陈晨这是我在新生组最喜欢的曲子(注:可是现在只排了一首呀) 陈宇静我觉得这首曲子非常好听,和大家一起排练非常高兴。 卤蛋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虐狗(黑人问号???),我觉得这是我排的最好的曲子之一啦 张之祚我觉得这首曲子还是蛮好听的 沈彧周四的排练让我洗不了澡,我很不开心(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蔡溢涵很高兴有机会能拉这首曲子 李瑞真虽然我是留学生,还是非常感谢大家陪我练习呀! K525 张荷 曲子积极昂扬像“十四岁踌躇满志的少年”所以基本每次排完心情都比较振奋。 自己的技术上很多方面都达不到要求,谢谢杨叔叔的指点和大家的包容。 杨叔叔非常抱歉大家在我的带领下一路划水…激流勇进…不过我还是对排完排好有信心的…最后给社长等坚持出勤的同学点赞。 沈彧没什么感想。。。 黄灿我就来两次 也没啥感想了 陈子恒大一的时候就很想排第四乐章了……真的好好听哦!!! 刘旭很高兴能加入莫扎特K525小组,我是比较晚进来的,后来发现小组里只有一把大提,而我身边都是很棒的同学,压力大大但也很开心,因为本身一起玩的过程就是很大收获了。希望我们真的能把K525排出莫扎特14岁少年的感觉。新学期一起加油~ Timeline (0:00:30) 介绍与感想 (0:01:59) Elgar Op20 - 1 Allegro piacevole (0:05:09) Elgar Op20 - 2 Larghetto (0:09:52) Elgar Op20 - 3 Allegretto (0:12:36) 介绍 (0:13:09) K525 - 1 Allegro (0:18:24) K525 - 2 Romance (0:24:03) K525 - 3 Menuetto (0:25:56) K525 - 4 Rondo (0:29:46) Credits
2016-12-17
30 min
弦琴音蕴
1k Emperor and Serenades
曲目来源 皇帝四重奏 DECCA Ultimate Haydn: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德沃夏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 内维尔 马里纳 指挥 圣保罗学院室内乐团 心得分享皇帝组 唐思勋在这个组里拉二提。我当初挑选这首曲子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崇拜指挥,因为他和我住在同一层楼,然后我经常看见他,然后我就想一定要和他排练呀!然后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有修女,他领导我们走向一条光明的坦途,所以这是第二个主要的原因。第三个是每次拉二提的时候看见一提在拉就觉得很开心,所以特别喜欢一提拉的部分。然后第四个是中提拉主奏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因为可以和他配合,嗯。 刘帆大家好,我在组里拉二提。我选这首曲子的原因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古典时期的作品,而这首曲子正好是古典时期的那么,嗯。还有二提虽然很水但我还是不太会拉,我会继续努力的。 林茵琪我在组里拉二提,然后当初选这首曲子是因为唐思勋叫我过来一起拉,然后为什么选二提呢,因为二提比一提简单,嗯,谢谢。 杨文昊大家好,(我是亲亲修女的男朋友,)我叫天天。之所以来到这个组呢是因为,当时有很多很多个曲目可以选,然后我发现好像这首曲目的名字比较霸气一点所以我就选了这个曲目。然后第二点原因是本来我觉得杨圣松他会来,结果他又不来了,我就很难过;然后还有就是陈子恒也在这里,哦,修女也在这里,我就非常非常高兴。然后我就想排练好像是放在周日晚上,我想周日晚上灿姐肯定是会去赶作业,所以她不可能来这个组,然后结果发现她来了这个组我很惊讶。然后,希望大家在下学期都努力加油吧,谢谢大家。 刘子辰我其实不是提琴社的(笑),但是我之所以被抓来当艺术指导,是因为这个…临社,筠社和陈社先后…其实我并不知道选曲是皇帝,但是我知道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我还是很喜欢海顿的作品的。这个曲子呢,嗯,我之前听过,但是我没有想到它的内涵有这么丰富,然后,这么虐组员(众人笑);然后,我仔细分析之后发现还真是一个很好的作品。然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跟提琴社的大家多玩一玩,我觉得也是共同交流的一个过程。然后大家人都很好,希望大家下学期继续努力。 陈子恒我觉得皇帝这个曲子,它的第二乐章,在所有慢乐章里,二乐章是最好听的。我觉得它那个旋律让人感到非常感动。然后四个声部都依次奏出过主题,然后但是每一次变奏都会有不同的内涵,所以我觉得这个曲子还是非常值得大家去欣赏去感悟的。 德沃夏克组 陈子恒很喜欢德沃夏克的曲子虽然很难而且中提经常被指挥黑,但是我还是感觉排练室挺有趣的 张荷卤蛋是一个特别负责任非常有想法的指挥 乐凌坤很适合睡觉的时候听 王健博德沃夏克洗脑 卤蛋大大赛高 阳奥感想就是慢速曲子挺难排 张子筠已经是打酱油的老腊肉了sigh 希望大家一直记得 排练只要能学到东西就是最棒的 本学期最后一次和下学期都要加油~ 李鹤本组非常优秀。 黄灿好好练琴 播放乐曲 00:03:40 String Quartet in C, H.lll, Op.76, No.3 Emperor - 1. Allegro - DECCA 00:13:45 String Quartet in C, H.lll, Op.76, No.3 Emperor - 2. Poco adagio, cantabile - DECCA 00:28:58 String Quartet in C, H.lll, Op.76, No.3 Emperor - 3. Menuetto (Allegro) - DECCA 00:28:09 String Quartet in C, H.lll, Op.76, No.3 Emperor - 4. Finale (Presto) - DECCA 00:35:17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Op.22 - 1. Moderato - Neville Marriner 00:39:28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Op.22 - 2. Tempo di valse - Neville Marriner 00:45:42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Op.22 - 3. Scherzo (Vivace) - Neville Marriner 00:51:03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Op.22 - 4. Larghetto - Neville Marriner 00:56:28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Op.22 - 5. Finale (Allegro vivace) Neville Marriner
2016-12-15
1h 02
弦琴音蕴
4 Rachmaninoff (Second Half)
About 第四期节目,嘉宾王健博 Rachnaninoff 拉赫玛尼诺夫,俄国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全名_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_,生于1873年,卒于1943年。他成长在一个有着良好音乐环境的富庶家庭中,并很小便显露出了音乐天赋,十二岁时即前往莫斯科学习钢琴和作曲。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时期,他已展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个人风格并写出了升C小调前奏曲、歌剧阿列科和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等作品,受到包括柴可夫斯基在内的一致赞赏,并在19岁时以最高分从音乐学院毕业。 然而,第一交响曲的首演失败让他一度陷入了创作危机和心理危机,在心理医师达尔的努力下,三年后他终于走出消沉和抑郁,进入创作巅峰期,写出了第二钢琴协奏曲等一系列作品,确立了他的个人风格并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在1917年十月革命的动荡局势中,拉赫选择携家人离开了俄罗斯,最终定居美国。在这一时期他主要以钢琴家和指挥家的身份活跃于欧美,并完成了他的最后几部别具特色的作品。1943年3月28日清晨,拉赫玛尼诺夫在70岁生日前,于加州的寓所中与世长辞。 拉赫身处十九世纪晚期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时代,虽然一些作品中也有一些印象派甚至现代派的成分,但比起比他较的几位其他俄国作曲家,他显然还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并将从俄罗斯民族乐派一脉相承而来的浪漫主义风格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他的作品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绵长悠远的旋律,同时又带有他本人强烈的忧郁风格,更注重个人内心世界的体验,因此很容易令听者产生共鸣,同时极具特色的和声效果也是他作品强大魅力的来源。 MiscTimeline (Second Half) 0:00:00 介绍第二交响曲 0:01:33 Symphony-No.2-in-E-Minor,Op.27-(1993-Remaster)-I.Largo-Allegro-moderato 0:20:35 Symphony-No.2-in-E-Minor,Op.27-(1993-Remaster)-II.Scherzo-(Allegro-molto) 0:30:39 Symphony-No.2-in-E-Minor,Op.27-(1993-Remaster)-III.Adagio 0:46:21 Symphony-No.2-in-E-Minor,Op.27-(1993-Remaster)-IV.Allegro-vivace 1:00:23 尾声 1:02:01 Rhapsody-on-a-Theme-by-Paganini,Op.43-Variation-18-Vladimir-Ashkenazy
2016-12-10
1h 05
弦琴音蕴
4 Rachmaninoff (First Half)
About 第四期节目,嘉宾王健博 Rachnaninoff 拉赫玛尼诺夫,俄国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全名_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_,生于1873年,卒于1943年。 生平经历 他成长在一个有着良好音乐环境的富庶家庭中,并很小便显露出了音乐天赋,十二岁时即前往莫斯科学习钢琴和作曲。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时期,他已展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个人风格并写出了升C小调前奏曲、歌剧阿列科和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等作品,受到包括柴可夫斯基在内的一致赞赏,并在19岁时以最高分从音乐学院毕业。 然而,第一交响曲的首演失败让他一度陷入了创作危机和心理危机,在心理医师达尔的努力下,三年后他终于走出消沉和抑郁,进入创作巅峰期,写出了第二钢琴协奏曲等一系列作品,确立了他的个人风格并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在1917年十月革命的动荡局势中,拉赫选择携家人离开了俄罗斯,最终定居美国。在这一时期他主要以钢琴家和指挥家的身份活跃于欧美,并完成了他的最后几部别具特色的作品。1943年3月28日清晨,拉赫玛尼诺夫在70岁生日前,于加州的寓所中与世长辞。作曲风格拉赫身处十九世纪晚期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时代,虽然一些作品中也有一些印象派甚至现代派的成分,但比起比他较的几位其他俄国作曲家,他显然还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并将从俄罗斯民族乐派一脉相承而来的浪漫主义风格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他的作品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绵长悠远的旋律,同时又带有他本人强烈的忧郁风格,更注重个人内心世界的体验,因此很容易令听者产生共鸣,同时极具特色的和声效果也是他作品强大魅力的来源。 MiscTimeline (First Half) 0:00 Vocalise Op. 34 No. 14 (arranged for violin & piano by Michel Press) Maxim Vengerov-Ian Brown 6:44 主持人与嘉宾介绍作曲家 9:52 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 Piano, Op. 19, 1. Lento - Allegro moderato 22:49 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 Piano, Op. 19, 2. Allegro scherzando 28:47 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 Piano, Op. 19, 3. Andante 34:38 Sonata in G Minor for Cello & Piano, Op. 19, 4. Allegro mosso 44:30 介绍悲歌三重奏的第一首 45:15 Rachmaninov - Trio No.2 in D Minor, Op.9 for Piano, Violin and Cello - 1 - Beaux Arts Trio
2016-12-10
1h 03
弦琴音蕴
5i Select Works of Mahler
本期节目是大组排练曲目欣赏第五期。古斯塔夫·马勒(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是19世纪德奥传统和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桥梁。马勒的创作范围较窄,作品数量不多。终其一生,作曲总是指挥之外的副业。其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交响曲和歌曲。首先我们听到的是升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作于1901年至1902年。公论认为,此曲为马勒交响曲中较普及的一首,原因是在于第一乐章开头的一段小号独奏及美妙的第四乐章被用于电影《魂断威尼斯》中。除了第五交响曲以外,我们将听到的是《G大调第四交响曲》,这是马勒于1899年至1901年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是马勒创作交响曲中编制最小,时长最短的一首,较为温暖、乐观、精巧,某些乐段甚至有些古典乐派的风格。我们会播放第一乐章。 播放乐曲 (00:01:34) Mahler - Symphony No. 5 - I Trauermarsch (00:13:14) Mahler - Symphony No. 5 - II Sturmisch Bewegt (00:26:53) Mahler - Symphony No. 5 - III Scherzo (00:45:25) Mahler - Symphony No. 5 - IV Adagietto (00:54:40) Mahler - Symphony No. 5 - V Rondo - Finale (01:09:20) Symphony No.4 In G Major - 1. Bed-chtig. Nicht eilen. - George Szell 下载链接 [Mahler - Symphony No. 5 - III Scherzo](//static.sapu.gq/podcast/5i/Mahler - Symphony No. 5 - III Scherzo.m4a) [Mahler - Symphony No. 5 - II Sturmisch Bewegt](//static.sapu.gq/podcast/5i/Mahler - Symphony No. 5 - II Sturmisch Bewegt.m4a) [Mahler - Symphony No. 5 - I Trauermarsch](//static.sapu.gq/podcast/5i/Mahler - Symphony No. 5 - I Trauermarsch.m4a) [Mahler - Symphony No. 5 - IV Adagietto](//static.sapu.gq/podcast/5i/Mahler - Symphony No. 5 - IV Adagietto.m4a) [Mahler - Symphony No. 5 - V Rondo - Finale](//static.sapu.gq/podcast/5i/Mahler - Symphony No. 5 - V Rondo - Finale.m4a) [Symphony No.4 In G Major - 1. Bed-chtig. Nicht eilen. - George Szell](//static.sapu.gq/podcast/5i/Symphony No.4 In G Major - 1. Bed-chtig. Nicht eilen. - George Szell.mp3)
2016-12-08
1h 26
弦琴音蕴
3 Vengerov (Second Half)
(下半集)本期邀请了陈睿聪与我们一起分享聆听小提琴大师Vengerov演奏作品的心得感受。 播放乐曲 (01:51)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I Allegro Moderato (23:43)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 47 I Allegro Mo (40:11)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 47 III Allegro, Ma Non Tanto 下载第三集完整版
2016-12-03
47 min
弦琴音蕴
3 Vengerov (First Half)
(上半集)本期邀请了陈睿聪与我们一起分享聆听小提琴大师Vengerov演奏作品的心得感受。 播放乐曲 (00:01) Polonaise Brillante In D Major, Op.4 (11:56) Humoreske in G flat Op.101 No. 7 (17:26) Tzigane, Rhapsodie de Concert (29:28) 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major, op.6 Rondo Allegro spirituoso 下载第三集完整版
2016-12-03
39 min
弦琴音蕴
4i Select Works of Tchaikovsky
本期节目是大组排练曲目欣赏第四期,我们将要听到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一些作品。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乐派特征,但仍以浪漫风格为基准。他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于他逝世前两个月才完成。 播放乐曲 (01:24) Symphony No 6 I Adagio Allegro non troppo 慢板 与 不太过分的快板 (19:22) Symphony No 6 II Allegro con grazia 优雅的快板 (26:56) Symphony No 6 III Allegro molto vivace 非常活泼的快板 (35:24) Symphony No 6 IV Finale Adagio lamentoso 忧伤的慢板(以暗淡和绝望的音色所写成的乐章,预示著悲剧的结果) (45:39)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Op 64 III Valse Allegro moderato 圆舞曲 中等的快板,表达了作曲家当时乐观的性格 (51:20) Serenade for Strings in C Major Op 48 II Waltz 是一首具有浓烈俄罗斯民族气息的华尔兹舞曲 下载链接 Tchaikovsky_Symphony_No_6_I_Adagio_Allegro_non_troppo Tchaikovsky_Symphony_No_6_II_Allegro_con_grazia Tchaikovsky_Symphony_No_6_III_Allegro_molto_vivace Tchaikovsky_Symphony_No_6_IV_Finale_Adagio_lamentoso Tchaikovsky_Symphony_no_5_in_E_minor_Op_64_III_Valse_Allegro_moderato Tchaikovsky_Serenade_for_Strings_in_C_Major_Op_48_II_Waltz
2016-11-29
55 min
弦琴音蕴
3i Select Works of Brahms
大组排练曲目欣赏第三集,播放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与两部序曲(学院庆典序曲与悲剧序曲)。 Reference 播放乐曲 (00:46)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 73- I. Allegro non troppo - Charles Munch-JOHANNES BRAHMS (14:58)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 73- II. Adagio non troppo - Charles Munch-JOHANNES BRAHMS (23:48)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 73- III. Allegretto grazioso - Charles Munch-JOHANNES BRAHMS (28:51)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 73- IV. Allegro con spirito - Charles Munch-JOHANNES BRAHMS (37:48) Johannes Brahms-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Op. 80 - Wiener Philharmoniker (49:11) Brahms- Tragic Overture, Op.81 - Eduard van Beinum-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下载链接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 73- I. Allegro non troppo - Charles Munch-JOHANNES BRAHMS](//static.sapu.gq/podcast/3i/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 73- I. Allegro non troppo - Charles Munch-JOHANNES BRAHMS.mp3) [Symphony No.2 in D...
2016-11-22
1h 03
弦琴音蕴
2i Select Works of Beethoven
大组排练曲目欣赏第二集,播放了贝多芬的三部交响曲。首先播放的是第五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于1804年至1808年间完成,c小调,作品号67。需要注意到的是第四乐章与第三乐章之间没有间歇。然后播放的是第六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与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请大家仔细聆听。 Reference 播放乐曲 (00:36) Beethoven Symphony No.5 I (08:05) Beethoven Symphony No.5 II (17:53) Beethoven Symphony No.5 III (23:00) Beethoven Symphony No.5 IV (33:48) Beethoven Symphony No.6 III (39:45) Beethoven Symphony No.7 II 下载链接 [Beethoven Symphony No.5 1. Allegro con brio - Wiener Philharmoniker.mp3](//static.sapu.gq/podcast/2i/Beethoven Symphony No.5 1. Allegro con brio - Wiener Philharmoniker.mp3) [Beethoven Symphony No.5 2. Andante con moto - Wiener Philharmoniker.mp3](//static.sapu.gq/podcast/2i/Beethoven Symphony No.5 2. Andante con moto - Wiener Philharmoniker.mp3) [Beethoven Symphony No.5 3. Allegro - Wiener Philharmoniker.mp3](//static.sapu.gq/podcast/2i/Beethoven Symphony No.5 3. Allegro - Wiener Philharmoniker.mp3) [Beethoven Symphony No.5 4. Allegro - Wiener Philharmoniker.mp3](//static.sapu.gq/podcast/2i/Beethoven Symphony No.5 4. Allegro - Wiener Philharmoniker.mp3) [Beethoven- Symphony No.7 in A, Op.92 - 1. Poco sostenuto - Vivace - Herbert von Karajan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mp3](//static.sapu.gq/podcast/2i/Bee...
2016-11-06
47 min
弦琴音蕴
i Select Works of Haydn and Mozart
本期节目为弦乐团排练曲目特辑,精选了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作品。作品的录音我们都已经搬运到本网站上可供下载聆听。在聆听的时候,我们既要欣赏音乐内在的美,也可以试着对照总谱找一找旋律的脉络。 播放乐曲 (0:54) 海顿94号交响曲“惊愕” 第二乐章 (7:46)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K525 第四乐章 (10:47) 莫扎特36号交响曲“Linz” 第四乐章 (16:39) 海顿83号交响曲“母鸡” 第一乐章 下载链接 [Symphony No. 94 in G Surprise I. Adagio cantabile - Vivace assai](‘//static.sapu.gq/podcast/i/Symphony No. 94 in G Surprise I. Adagio cantabile - Vivace assai.m4a’) [Symphony No. 94 in G Surprise II. Andante](//static.sapu.gq/podcast/i/Symphony No. 94 in G Surprise II. Andante.m4a) [Symphony No. 94 in G Surprise III. Menuetto (Allegro molto)](//static.sapu.gq/podcast/i/Symphony No. 94 in G Surprise III. Menuetto (Allegro molto).m4a) [Symphony No. 94 in G Surprise IV. Allegro di molto](//static.sapu.gq/podcast/i/Symphony No. 94 in G Surprise IV. Allegro di molto.m4a) [Mozart Serenade In G K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I Allegro](//static.sapu.gq/podcast/i/Mozart Serenade In G K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I Allegro.m4a) [Mozart Serenade In G K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III Menuetto](//static.sapu.gq/podcast/i/Mozart Serenade In G K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III Menuetto.m4a) ...
2016-10-26
24 min
弦琴音蕴
2 Mozart (Second Half)
(下半集)本期节目邀请嘉宾唐思勋,主要聊了一聊莫扎特的交响曲、协奏曲、四重奏,乃至歌剧方面的作品。 播放乐曲 (00:05) K250 C大调小提琴回旋曲 (05:47) K467 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13:39) K622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三乐章 (22:30) K550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31:29) K458 “狩猎”四重奏
2016-10-13
36 min
弦琴音蕴
2 Mozart (First Half)
(上半集)本期节目邀请嘉宾唐思勋,主要聊了一聊莫扎特的交响曲、协奏曲、四重奏,乃至歌剧方面的作品。 播放乐曲 (01:20) K620 歌剧《魔笛》唱段《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 (05:11) K219 A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15:51) K412 D大调法国号协奏曲第一乐章 (21:26) K299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2016-10-13
29 min
弦琴音蕴
1 Dvorak
About本期节目邀请嘉宾张子筠,主要聊了一聊有关德沃夏克的及其作品,包括他创作《自新大陆》、《美国》四重奏的背景。 播放乐曲 (01:38) 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Op.95 From the New World I I Adagio-Allegro molto (14:49) 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Op.95 From the New World II Largo (27:53) 斯拉夫舞曲作品46号第8首 Slavonic dances Op.46 No.8 in G minor (Furiant) (32:49) E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Serenade in E major for String Orchestra, Op. 22, B 52 I. Moderato (37:56) 弦乐四重奏“美国”第一乐章 String quartet No.12 in F, Op.96 American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2016-09-15
48 min
Old Penang Hokkien 舊庇能福建
Lang Tshia, Teksi, Sapu Teksi (人車,Teksi, Sapu Teksi)
[audio:http://penanghokkien.com/media/PgHkn-2014-04-21.mp3] ((( iPhone & iPad users CLICK HERE to LISTEN ))) Guests: Eng Kok Tiong, Bang Kuang, Jagung, Bo Miaⁿ, Karipap, Lesen, Hau Tiauⁿ A Long, Seng Kak, Si Tseng Lau, Namsai, Tau Ge·, Iau Bin, A Ge, A Tsiu, San Tsa Piaⁿ, Ang Mo· Kio. We share our experience with trishaws, taxi, and illegal private taxi (sapu teksi). From funny to scary, you cannot miss! (((DOWNLOAD AUDIO FILE)))
2014-04-21
1h 36
PROMO - DJ Panic
Matishall FC, Sapu, SBS System (binary)
This is a compilation of tracks which I've been restoring starting with matishall FC, the piano is better at the beginning but the rest is alot different to the one on here already. It then seque's into Sapu which also is on here already then seque's into a very up-beat version of SBS System called SBS System (binary)
2009-10-31
22 min
Old Penang Hokkien 舊庇能福建
PGHK #217 WiwiWawa Sapu Teksi
[audio:http://penanghokkien.com/media/PgHkn-2009-09-28.mp3] Please come with me on a coverage a few funny rides I had with WiwiWawa's sapu teksi. I really enjoyed meeting all of you. I especially enjoy riding in WiwiWawa's car and being driven with his kopi lesen! Thanks to all of you who took the time to meet me. Hope we will do this again soon. (((DOWNLOAD AUDIO FILE)))
2009-09-28
23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