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YiMagazine

Shows

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96 哪些城市撑起了哪吒2的票房?关于《哪吒2》的票房奇迹,电影层面的分析已有许多(包括目标受众、工业水准、票价等等),今天我们重点展开另一个角度:城市。这个春节档,《哪吒2》最重要的票房支柱是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广大市场。它们在春节档塑造了一个十分特别的电影市场,同时春节档也对这些城市的电影院有格外不同的意义。这期节目,我们就请新一线的主编沈从乐从数据的角度,来聊聊哪吒2和三四五线城市的电影市场。 《商业就是这样》200期特别节目听友问答征集开始啦! 无论是对节目本身的好奇,还是关于商业话题的问题,都欢迎告诉我们。我们会选一些话题,认真准备,在节目上回答。除了文字形式以外,这次我们还想要征集大家的声音!欢迎你把对节目的好奇和感谢录成音频发给我们,你的声音也有机会出现在《商业就是这样》。 参与方式1: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 参与方式2:点击本链接在页面中找到问卷。 发送音频的三种方式: 1 在问卷中提交音频,建议使用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上传音频,在安静环境下录音; 2 发送音频到邮箱thatisbiz@yicai.com(请标注:200期听友留言+昵称) 3 发送音频文件至【商业就是这样】微信号,建议使用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在安静环境下录音(请不要使用微信语音功能)。 问卷收集截止至3月6日,我们会选取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上节目。 为了感谢各位参与者,我们还会抽出10位幸运听友,送出同名书籍出版物《商业就是这样》的主播to签! 那么,200期见!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嘉宾 | 沈从乐,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 | 时间轴 | 01:43 不讲电影本身,只讲票房成绩 02:53 产品层面哪吒2击中了最多的用户 06:26 哪吒2背后的动画产业成熟路径 08:44 春节档,一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的此消彼长 12:31 哪吒2的票房支柱 14:38 小城市电影院也十分依赖春节档 17:53 人口流动和春节档票房高度相关 23:19 三四五线城市电影市场的变迁 | 延伸资料 | Vol.101 国产动画电影,一直在“崛起”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春节档再次刷新纪录,但然后呢?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 返乡看《哪吒2》撑起70亿元票房,春节档里的中国城市电影市场有什么特点?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kk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5-02-2031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93 销量与销量之间有什么区别?销量可能是商业世界里最主要的指标之一。虽然营收、销售额更能反映一个公司的业务规模,但是在很多行业,尤其是直接服务个体消费者的行业,产品的销量本身依然非常重要。 而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行业、不同产品都有一些自己常用的销量统计口径,甚至有的行业有不止一个口径,比如批发量、零售量、出货量等等。这些口径各自到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区别,以及它们到底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本期节目我们就来初探一下销量的奥秘。 第一财经YiMagazine年度职场人调查,可点击本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2:06 出栏量、存栏量:母猪的生育效率 08:51 出货量:消费电子为什么不用销量? 11:00 除了第三方调研,有没有权威的出货量数据? 14:07 上牌量、上险量、批发、零售:汽车的销量为什么这么复杂? 23:48 软件曾经是硬件的附庸,现在是服务 26:30 间夜量:OTA平台爱用的酒店业“销量” | 延伸资料 | 湖南统计局 - 畜牧业统计的细节 福布斯中文网 - 《大数据为何“赌”不对猪周期?》 IDC的数据分析业务介绍 一电百科 - 《别再傻傻问我怎么区分销量/上险量/上牌量了!》 科技美学 - 《为什么手机销量排名各榜单不同?调研机构如何统计数据?》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kk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5-01-163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92 餐饮“过冬”的三个故事在2024年前11个月的社会零售消费总额中,餐饮业的同比增长优于大多数其他部门。但这是营收角度,如果从利润角度看,餐饮业降价过冬的趋势十分明显。但是降价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不同的餐厅、怎么降、降了能带来多少生意、降价之外,还有哪些求生手段,本期节目我们从三个案例入手,来看看餐厅如何过冬。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0:36 营收增加、利润下滑 02:33 高价西餐厅的降价尺度如何把握 05:09 日料店有一些特殊情况 11:49 从客单价到客单价段 13:00 儿童餐不卷价格 16:13 廉价的美食档口,到底有没有红利 24:12 哪些店在关门?为什么关门? | 延伸资料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餐饮人的2024:迎战低价消费时代》 厨此以外 - 日料店全用国产与到底行不行?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刘大哭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5-01-0926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91 2024年度话题公司:胖东来本期是《商业就是这样》“2024年终大盘点季”的第四期:年度话题公司,胖东来。 一家业务范围只在河南省内两个四线城市的公司,成为了2024年中国零售界乃至社交网络上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之一,不论是它创始人的言行、还是它对顶级同行的“调改”,都不断制造话题,乃至开始影响行业本身。 拨开眼花缭乱的吸睛泡泡,胖东来究竟是如何被制造出一个话题?它自身到底有和独到之处?这些特色在商业上对于同行究竟有多少价值?胖东来的火热与2024年的商业世界有何关联?本期节目我们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 主播 | 陈锐、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5:13 “许昌的酒旅业给于东来立个碑都不为过” 11:04 盛和塾和胖东来游学 16:53 联商网庞小伟:胖东来走向全国的推手 22:10 调改在永辉之前就开始了 28:22 胖东来的业绩究竟如何 41:34 名创优品买永辉的基础逻辑 46:06 永辉和胖东来牵线的公开线索 | 延伸资料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胖东来,一个年度商业“神话”》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研报 | 永辉超市:生鲜之王的出路在哪里?》 | 后期制作 | kk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5-01-0253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88 2024十大商业新闻从本期开始,《商业就是这样》每周的常规节目将进入“2024年终大盘点季”。我们计划用连续4周的时间,把商业世界中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再好好地回味一下。 作为头盘,盘点季的第一期是一个风味组合——它包含了10条重要的商业新闻,中外兼具、喜忧参半;有些早已引发热议,有些尚在发展之中。和往年的盘点季类似,这些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当前的重要性,还在它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影响力。 而在之后几期里,我们还将陆续盘点2024年国内和全球范围内的失意大公司,以及一家颇具时代特征的话题公司。敬请期待。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0:13 2024盘点季预告 01:49 各种“救市” 06:48 “国企重组”是个什么题材? 10:25 SU7开门红背后的不容易 16:20 又一个反垄断大年 20:07 ACT要买、7-ELEVEn会卖吗? 25:58 价值10万美元的indicator | 延伸资料 | 发现叙事-《预期管理:一针扎进心脏,然后呢?》 发现叙事-《央妈“组合拳”与安倍三箭:预期后劲有多大?》 第一财经YiMagazine-《延迟退休潮下的中国选择》 财经国家周刊-《十年间,46家央企重组整合,背后大有深意!》 《瞭望》新闻周刊-《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Vol.164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WSJ-Google’s Government Foes Are Aiming Too High 第一财经-从反垄断监管、AI立法到芯片法案,科技行业关注“特朗普2.0” 日经中文网-便利店7-11本家的争夺 Nytimes-Why 7-Eleven Is a National Treasure in Japan 《商业小样12 | 道琼斯指数是怎么来的》 《Vol.176 这些坑但凡跳过一个,英特尔都不至于此》 《Vol.118 英伟达如何变得“不可替代”?》 特朗普在比特币2024大会上的发言 | 后期制作 | 秋秋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4-12-122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85 小宇宙就是这样聊创业公司是一件挺难的事,因为它所处的市场和它自身往往变化迅猛,再加上数据有限,往往难以做出准确的勾勒;如果这家创业公司是一个内容社区,那么难度会更大一些;如果这个内容社区我们自己也参与其中,那就难上加难。 本期节目,我们就尝试挑战一下,聊一聊小宇宙和播客的生意。10月,小宇宙举办了首次线下活动“小宇宙播客漫游日”,COO芒芒和她的同事策划并负责了整个项目。我们从这次活动切入,谈了三个话题:1)小宇宙为什么要做一次线下品牌活动;2)播客作为一个媒介的商业化价值;3)小宇宙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的经营现状。 更正:09:55 处“线上的讨论量是2500万”,应为“线上的讨论量为5000万”。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嘉宾 | 芒芒,小宇宙COO | 时间轴 | 02:43 小宇宙漫游日:一场线下市场品牌活动 线下活动两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但为什么今年做? 小宇宙漫游日的KPI 线下活动的两个产品策略 团队特质:“偏要勉强” 27:08 2024年播客广告投放观察 开始有品牌把播客纳入长期投放策略之中 播客投放决策的周期大大缩短 “希望听友多多升职” 小宇宙为什么要做MCN 追光平台上两成的合作是创作者首次接单 45:15 创作者能从播客上赚钱了吗 播客不能赚大钱,但能作为不错的副业 播客并不是没有“效” 付费节目:主播别有“不配得感” 单集10元是个价格门槛 60:14 小宇宙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经营现状 媒介权益为主,付费抽成较低 内容社区的增长问题 用户规模现状与天花板 那些名人做播客的幕后 小宇宙的壁垒究竟是什么 团队本身的气质与破圈 | 延伸资料 | 第一财经YiMagazine,《专访小宇宙COO:2022年,中文播客的生态有哪些新进化?》 第一财经YiMagazine,《中文播客,正在蓬勃生长》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4-11-211h 32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84 利用蔚来,也颠覆蔚来2024年,中国的电动车市场涌现出一批“Model Y挑战者”。 2021年,Model Y在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3年过去,它的起售价从最初的33万元讲到25万元以下,虽然已经进入生命周期的后半段,但它依然是中国最畅销的纯电动车,2024年10月,它卖出了超过4万辆。而它的挑战者们瞄准的就是经过Model Y验证的这个细分市场:20万元左右、面向城市家庭用户的纯电SUV。 乐道L60就是挑战者中的一个,而它是否能成功,则决定了蔚来这个创业10年的中国电动车公司能否生存下去——乐道是它创办的第二个品牌。与蔚来不同,乐道采取了一套极为实用主义的方法来构建自己的品牌、产品和销售渠道,这种与蔚来的强烈对比也显示出当下中国车市残酷的竞争环境。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3:01 蔚来的销量天花板 08:27 什么是更显性的卖点? 13:32 乐道想讲的价格故事 18:39 站在蔚来的肩膀上开店 25:55 乐道和蔚来抢生意,要紧吗? | 延伸资料 | Vol.13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开进购物中心 Vol.72 蔚来坚持的换电,到底是不是个问题? 杰兰路对2024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车市场销量的分析 第一财经YiMagazine,《乐道唯一的考题》 第一财经YiMagazine,《对标全球最畅销的Model Y,乐道L60有戏吗?》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kk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4-11-143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80 2024“金字招牌”特辑:独孤求buy一年一度的“金字招牌”特辑,它又来了。 这是《第一财经》杂志编辑部连续第16年,调研中国城市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喜好度。这是一份很客观地主观调研,客观是它纯靠真实的问卷出结果,不能花钱买排名;主观是因为它关注喜好度,而不关心销量、市场份额等数字。 而本节目也和以往一样,从中挑出4个品类展开讲讲,它们是:茶饮连锁、健身、特卖折扣和高端车。 2021年,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进入转折点,此后,我们一直好奇这个转折究竟会走向何方。今天,悄然崛起的“反消费主义”思潮可能是一种答案——当人们不再狂热拜物,对品牌的价值判断也开始重构,“消费降级”又一次成了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新潮流。 但消费思潮也不会永远向着一个势头发展,它起起落落,形成一个又一个周期。品牌要穿越不同周期,就不能只把目光锁定在短期的盈利上。商业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 又酷又city的未来商业秀再度降临! 10月25日至26日,第一财经YiMagazine主办的“未来商业秀”将在上海TX淮海举行,主题为“逆流•向新”,聚焦商业挑战与机遇,研究品牌策略和消费者行为变化,并公布“金字招牌”公司人品牌偏好度大调查。点击本链接购票并了解详情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1:54 茶饮连锁:霸王茶姬,博采众长的崛起 10:14 健身:乐刻的“健身中台”能支撑起万店吗? 18:13 特卖折扣:在毛利最高的细分市场加杠杆 24:56 高端车:本土品牌重塑“八二分布”格局 | 延伸资料 | 《第一财经》杂志2024金字招牌调研 晚点Latepost-霸王茶姬:从学所有人到被所有人学 不懂就问:喝霸王茶姬的优越感哪儿来的? 《第一财经》杂志-乐刻距离“万店”还有多远? 澎湃新闻-传乐刻多地门店关闭,月付式共享健身房“不香”了? 《财经》杂志-零食折扣店,快把行业逼疯了 《第一财经》杂志-韩束:“榜一大哥”可以快乐多久? 《第一财经》杂志-在不断失败中寻找理想 | 后期制作 | 潘鑫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4-10-1736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73 国产“安卓税”背后的手游渠道战争没想到《黑神话·悟空》这么火。它当然是游戏产业和玩家社区的讨论焦点,但能引发如此的全面讨论,对于一个购买门槛极高的“小众出版物”来说,是罕见的。 没错,“3A大作”一直是游戏制作者的最高追求,它凝聚了最多的资金、人才、时间和技术创新,但从商业模式上,3A大作可能已经是“上一代”的游戏了。长线运营的移动端游戏早已成为了新的赚钱机器、占据市场主流,并彻底改变了游戏的形态。而在这个变革背后,有一条故事线贯穿始终:渠道之争。今年6月,腾讯旗下新晋的王牌手游宣布将从内地的数个安卓应用市场下架,便是这场“战争”的最新表现。本期节目,我们就借这个话题,探索一下手游产业过去10年的变迁,最终话题会落到一个根本的疑问:这个行业里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资料整理 | 朱陈铮 | 时间轴 | 02:30 国产安卓税之游戏特供版 04:21 10年前成立的硬核联盟 07:29 50%的税率为什么被游戏厂商承认 10:59 承认不代表能长期承受 12:53 长线运营的模式让安卓税更加难以为继 14:08 买量模式根本上颠覆了应用商店的地位 19:25 此次的闹掰已经是延续三年 22:41 应用商店有点像传统媒体 23:54 游戏行业里,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 | 延伸资料 | 机核出品、重轻主讲的付费播客《游戏帝国》第一季 机核出品、重轻主讲的付费播客《游戏帝国》第二季 《手握新“王者”,腾讯又跟渠道干上了》,海豚投研 《游戏发行渠道变革的动力是什么?》,中金点睛 《“硬核联盟”:荣光与风险并存的10年》,触乐 《从苹果税到安卓税:渠道为王还是产品为王?》,秦朔朋友圈 《Epic大战苹果,游戏界的“搅局者”到底在想什么》,第一财经YiMagazine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kk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4-08-222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39 演唱会市场复苏了吗?在实体唱片式微、流媒体吸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歌手把自己人气变现的最主要方式,除了代言,就是演唱会。全球巡演可以为Taylor Swift带来上亿美元的收入;音乐节和小型live也能为小众音乐人提供主要收入。 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之后,演唱会市场在2023年迎来爆发,歌迷们也终于回到了每周、每个月抢票看演唱会的节奏。《第一财经》杂志的记者邓依云在12月的年末特刊里报道了演唱会市场背后的商业逻辑,在火热的场面背后,这个市场到底恢复了几成?又有哪些特征?演唱会市场的收益,谁赚了大头?本期节目我们试着探讨这个话题。 节目中提到的直播将在12月19日19:00开始,感兴趣的听友可以当天在第一财经YiMagazine的微信公众号,或者第一财经App上找到二维码或链接。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3:22 这一期真不是蹭热度 04:05 2023内地演唱会市场的三个特征 08:25 “还没有真正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10:53 歌迷并不会接触一场演唱会的核心角色 14:31 核心角色的风险在2023年增强了 20:02 除了票房,演唱会还能怎么赚钱 | 延伸阅读 | 《第一财经》杂志记者邓依云对于2023年内地演唱会市场的报道 特艺文化招股书 安信证券对于演唱会市场的分析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2017年对于线上演唱会的分析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秋秋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3-12-142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下周末,北京见。 《商业就是这样》将要举办今年的第二场听友见面会了! 这一次我们会去到北京,就在下个周六。具体信息如下: 时间:8月12日 19:00-21:00(18:30签到) 地址:建投书局·北京国贸店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二楼 价格:48元 包含饮品券1张,可兑换店内任意42元以内自制饮品,当日即可使用,有效期一个月;《第一财经》YiMagazine 数字会员·1个月(价值28元) 人数:100人 报名链接:《商业就是这样》北京听友见面会 (也可以直接通过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的推文报名) 欢迎这期节目的评论区提出想和我们交流的问题,可以是商业话题,也可以关于节目本身。我们会提供三个名额,给贡献了优质问题,且当天可以来现场的听友。 8月12日,北京见!2023-08-0401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旧番重听:特斯拉为什么老降价上期节目我们说好了休息两周,年后见,但今天紧急更新一期。 说是“更新”,其实是回听老节目。《商业就是这样》在两年前的春节前上线,第2期节目的话题是《特斯拉为什么老降价》。2023年1月,特斯拉再次宣布下调旗下车型在中国的售价,平均调价幅度超过10%。这在车企官方降价已的幅度中已属很大。 于是,我们想在这个时间节点邀请大家重听一下两年前的那期节目,当时我们关于这个话题的探讨,放到现在来看仍有参考意义。以及,通过老节目,可以让大家听听当初真正的读稿是多么青涩。 最后,感谢听友们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 当期shownotes: 过去一年,从中国到美国,证券市场最热的板块可能就是电动车了。引领这个市场的当然是特斯拉。2020年,特斯拉的股价涨了7倍,连带着蔚来、小鹏、理想,还有A股的宁德时代等一系列公司都受到投资者追捧。 证券市场的狂热当然不能代表一切,不过这背后也有业绩基础——特斯拉在中国卖得很好。背后的原因,还有特斯拉创新之处,各种分析已经很多。这期节目我们选取一个大家经常争论的角度——降价。 国产特斯拉Model 3上市一年多来,销量一路攀升,与此相对,价格一路下降。经过3次官方降价,一辆起售价35.58万元的车,现在的起售价才26万多元。 这期节目里,我们不从对不对、应不应该的角度评判这件事,而是好奇现象本身。因为不论是次数、还是幅度,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降价在汽车业都极其罕见。所以,为什么国产特斯拉老是降价? 我们把问题拆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为什么敢”三个部分,试着给出答案。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2:14 大幅度、连续多次的降价在汽车行业很罕见 06:36 特斯拉的“传统艺能” 07:09 在为大公司建大型工厂这件事上,中国和美国的行事逻辑很多时候其实没那么多区别 07:32 Model 3的畅销秘密可能很简单——20多万元的豪华车(消费者心目中的) 09:22 马斯克的flag 11:28 在深圳路测10公里,相当于在美国加州跑100公里 13:21 特斯拉专注“第一目标” 13:57 伤害“早期支持者”的风险 | 延伸阅读 | 特斯拉降价的边际效益还剩多少 《第一财经》杂志记者江睿杰在2023年1月新发布的一篇分析,在时下这个时间点供大家对比参考。 Fortune: 《Inside Elon Musk’s $1.4 billion score》 《财富》杂志对特斯拉的一篇报道,讲述了马斯克如何通过种种手段在美国内华达州设立大型电池工厂。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第1期杂志封面专题:《奔跑吧,电动车》 电动车为什么重要?从一台机器的角度,电动车的构造比燃油车简单得多。但正因为这种“简单化”,汽车行业高耸的技术门槛被拉低了,新的竞争者得以入场,从根本上改造这个循规蹈矩数十年的庞大产业。在电动车发展正酣的当下,我们用一期杂志做个全盘总结——电动车到底改变了什么。 在这个封面专题里,我们不会讨论蔚来、小鹏、理想、特斯拉离谱的股价,而是分析为了撕开这个市场,它们各自选择的创新角度;我们不会评论传统汽车公司的电动车水准如何,而是描写“大象转身”的过程;我们不纠结所谓的里程焦虑,而是关注充电桩这个电动车基础设施背后的商业模式;我们不想用几个标签来概括电动车消费者,而是选择了一个微观场景,观察电动车品牌们如何用新办法争夺客户。 《国产特斯拉来了,本土电动车别慌》 2020年1月发表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公众号。当时,不少分析师认为国产特斯拉会压垮国产电动车创业公司。而我们认为,竞争关系固然明显,但由于溢出效应、供应链发展等因素,国产特斯拉上市对于本土电动车厂商来说,机会或许大于威胁。 如果能有一款让消费者抛开补贴等外在因素也愿意购买的电动车,那对市场只会是好事。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国产特斯拉入市,对于期待中的电动车市场的爆发,肯定是一把火,而不是一盆冷水。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3-01-191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88 串台【鹰眼时间】:世界杯就是这样这是一期和体育播客《鹰眼时间》的联合制作节目,我们共同关注11月20日开幕的2022卡塔尔世界杯。 这届世界杯因为主办国卡塔尔,而有诸多特殊之处。时间上,因为当地气候,举办时间罕见地从六七月份改到了11月;空间上,它是一届迷你的“城市世界杯”,绝大多数比赛集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舆论上,从申办到筹办,直到临近开赛,争议不断;财力上,卡塔尔为此次世界杯花费的重金,远超历届主办国。 在如此多特殊的挑战之下,卡塔尔为什么要举办这届世界杯,我们尝试从商业的角度为它算个账。 | 嘉宾 | 刘易非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1:06 这届世界杯因主办国而有诸多特殊之处 03:43 世界杯赚钱与否的三个主语 18:18 如何量化“赔本赚吆喝”里的“吆喝” 20:46 世界杯作为一个商品的稀缺性和潜力 23:43 卡塔尔办世界杯的三大消极因素 30:13 为国家打广告,中东国家办体育的最大动力 | 延伸阅读 | 懒熊体育出品的播客《鹰眼时间》 FIFA历年财报 Andrew Zimbalist对于2022卡塔尔世界杯营收状况的推测 Circus Maximus: The Economic Gamble Behind Hosting the Olympics and the World Cup Andrew Zimbalist对世界杯和奥运会经济问题的研究专著。 《FIFA Uncovered》 Netflix出品的关于FIFA贿选丑闻的纪录片。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11-173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87 给欧洲“送温暖”,靠的不是电热毯最近时常看到“中国电热毯在欧洲热销”的新闻,有的文章多少流露出了一些“给西方受苦的民众送温暖”的姿态。好奇之下,我们的同事最近实际采访后发现,国内电热毯的生产和出口处于稳健增长中,并未在欧洲大面积走红,反倒是另两样和能源、取暖相关的产品,正在欧洲市场迅速升温,它们是热泵和储能。 这两个产品有两个有趣之处:第一,它们在欧洲的兴起,是节能减排产品的典型路径,背后有一个朴素的逻辑——回本;第二,中国产品在这个市场建立优势的原因,也值得借鉴。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0:33 电热毯并未在欧洲爆红 05:18 消费者不关心省电,而是关心省钱 08:46 REPowerEU和对热泵的大幅补贴 19:07 特斯拉的储能设备为什么在欧洲卖不动? 20:56 过了三到关卡,才能真的把温暖送到欧洲 | 延伸阅读 | 欧洲居民能源价格指数的官网 《把温暖卖到欧洲去》 《中国储能在欧洲扎根》 信达证券关于热泵行业的报告 华宝证券关于欧洲新能源产品的报告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11-102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86 四组数字,重新理解蜜雪冰城像蜜雪冰城这样惹眼的公司,它的成功本不应该有什么秘密——要说核心竞争力,无非就是激进的超低定价、洗脑的品牌营销,以及遍及全国的加盟店。但要说它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还得感谢公司在今年9月底以上市之名,给出了足够充分的解释。 有意思的是,招股书中的蜜雪冰城,画风突变。为了满足超过2万家门店的日常需求,并为自身创造利润空间,蜜雪冰城变成了一个醉心于大规模采购、工业化生产,而且还在扩张产能的“制造业狂魔”。某种意义上说,它完全践行了那句口号: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通过披露的运营和财务数据,将蜜雪冰城的一体两面串联起来,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新话题。本期节目,我们选择从门店数与加盟制、原料采购规模、产销匹配与产能扩张、资金流通与储备四个方面,来重新理解蜜雪冰城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以及公司在未来是否能够实现“两美元让全球人吃饱喝好”的发展目标。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2:58 全国21000多家蜜雪冰城门店,99.8%是加盟 10:26 14.23万吨糖和4.9万吨奶精,蜜雪冰城一年的采购量 17:56 上市后开工的大项目,都能在5-6年内收回成本 22:18 如何理解2小时以内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7:01 蜜雪冰城还有30多亿现金,其中23.3亿是此前融到的钱 | 延伸阅读 | 蜜雪冰城的招股书全文 《对标达美乐,再论绝味四大核心命题——绝味食品(603517.SH)动态跟踪报告》 《成为中国最大连锁品牌:蜜雪冰城成长史》 《佳禾食品深度报告:一站式植物基饮品供应商,尽享新式潮饮红利》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11-033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85 2022“金字招牌”特辑:哪些品牌统治力突变?一年一度的“金字招牌”特辑又来了。 这是《第一财经》杂志编辑部连续第14年,调研中国城市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喜好度。这是一份很客观地主观调研,客观是它纯靠真实的问卷出结果,不能花钱买排名;主观是因为它关注喜好度,而不关心销量、市场份额等数字。 而本节目也和去年一样,从中挑出4个品类展开讲讲,它们是:大众类汽车、碳酸饮料、运动服饰和香薰香氛。 它们之中要不是有重大的格局变化、要不是有新崛起的冠军,要不品类本身就是第一次参与评选,这些变动都有故事可说。 而从整个消费市场的角度看,今年的最大变化就是,主旋律从“增长”变成了“收缩”。越来越多的人在消费时变得更谨慎了,这个时候,品牌会遇到什么挑战,它们该怎么办?整个金字招牌大调查,应该能提供一些参考。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1:40 大众类汽车:比亚迪登顶和本土品牌的天花板 11:04 碳酸饮料:元气做错了什么,老汽水依靠什么 21:22 运动服饰:民族品牌的“阵风”和迪卡侬的“东风” 29:55 香薰香氛:大公司的王牌和创业者的命脉 | 延伸阅读 | 2022“金字招牌”榜单 2022“新国货榜样”榜单 《比亚迪爆红的伏笔,几年前就已埋下》 《“元气可乐”正式上线已两个月,为啥经销商无货可卖?》 《迪卡侬的变与不变》 《国产香氛,开始“香”了》 完整议程公布 | 2022未来商业秀,周五启程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10-274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84 利乐的“垄断式成功”在市场竞争中,输赢的结果总是比较容易吸引关注。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竞争的过程也可以创造出一些聚光灯之外的赢家,比如淘金者中的卖水人、战争中的军火商,以及本期节目的主角,乳制品和饮料品牌背后的包装巨头,利乐。 从很多方面来看,利乐都是很值得讨论的一家公司—— 首先,它代表了一种能明确解决行业痛点的技术,并将技术扩展成了一套解决方案;其次,它所选择的商业模式相当有效,以至于能帮助公司扶持客户,并建立行业垄断的壁垒;最后,利乐不只想当一家包装公司,也拓展成了广义范围内的服务商,以及有长期影响力的全球品牌。 对于许多toB企业来说,利乐的故事可能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成长神话,因为如此全面的优势实在难以复刻。但它还是揭示了一种可能性,一种将市场洞察、商业策略与长期耐心结合在一起之后,在小领域也能有大成就的可能性。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3:07 城市变大,送奶到家模式面临挑战 10:21 设备+耗材的捆绑销售模式 12:52 利乐自己“奶”出了中国市场的两大客户 16:22 谁让利乐变成了《反垄断法》的重要背景案例 24:10 除了设备和耗材,利乐还是一家行业服务商 29:50 “品牌即细分品类” | 延伸阅读 | 《利乐包,70年前诞生的技术还在继续为我们日常所用》 利乐包和康美包的差别在哪?为什么乳制品喜欢用利乐包,而饮料则喜欢用康美包? 《利乐的敌人》 工商总局依法对利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作出行政处罚 工商总局处罚决定书全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工作人员谈利乐案中关于忠诚折扣的分析思路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对欧盟诉英特尔垄断案中忠诚折扣问题的分析 《纷美包装:狭路相逢“知”者胜》 关于纷美包装的一篇研究报告 阿法拉伐的官方网站 《利乐:共赢模式下的大众营销》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10-203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83 环保之外的PatagoniaPatagonia可能是当今最酷的公司之一。很少有一家公司在环保方面的口号和行动,能比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户外品牌更彻底。9月,Patognia把它在环保领域的行动推向了一个新高峰,它的创始人Yvon Chouinard宣布将把公司“捐给地球”。 对这一新闻本身的解读和对Patagonia环保事业的介绍已经十分充分,而本期节目试图介绍一个在此之外的Patagonia。除了环保以外,这家公司其实还有许多有趣之处。我们最好奇的是:它是如何贩卖这些价格昂贵的环保产品,并且让公司稳定赚钱的? 而在探究完这个问题之后,我们还会发现,除了环保,其实Patagonia还有许多不同面向的工艺尝试,这些行动的榜样意义,甚至可能比环保更大。 本期节目的素材主要来自于以下内容:Yvon的自传《冲浪板上的公司》(它的初版中文译为《任性总裁的创业法则》,两版内容有修订和互补,不妨前后对比)、Magazine B的Patagonia专辑,以及《第一财经》杂志对Patagonia的数次采访报道。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1:34 巴塔电台官方解读了“捐给地球”的新闻 02:51 Patagonia的经营概况 03:56 高价格、高品质的产品定位是怎么来的 10:29 又要环保、又要高品质,难度不小 15:27 分散但精简的渠道能保证Patagonia的安全 19:13 讲故事的能力不输任何品牌 27:49 Patagonia在B corp评分中最高的并不是环保 33:17 Yvon并不是所有公益事业的开创者 | 延伸阅读 | 巴塔电台 Patagonia Radio 播客《布兰德游记》关于The North Face的节目 AspirinFM 《冲浪板上的公司》 《Magzine B》的Patagonia专辑 B Lab官网中Patagonia的页面 《第一财经》杂志对B Lab中国区负责人的专访 《贩卖昂贵的环保产品》 《第一财经周刊》2015年对于Patagonia的报道 《特朗普时代的Patagonia》 永续成衣联盟官网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10-133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82 三年再开3000家店,星巴克中国太敢了9月14日,星巴克在其总部所在地西雅图举行了两年一度的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今年的会议内容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公司不仅迎来了新一任全球CEO拉克斯曼·纳拉辛汉,也披露了一份目标宏大的“2025中国战略愿景”—— 未来3年,中国市场要新增3000家星巴克门店和3.5万名伙伴,总门店规模将达到9000家之多;2025财年的中国区营收要比2022财年水平翻倍、营业利润更是要达到2022财年的四倍。 目前,星巴克中国已经有了6000家门店、以及深耕市场二十余年所形成的消费者基础,它是所有竞争对手都密切关注的先行者和行业巨头。但这样量化明确的发展目标,涉及到门店、人才、运营、产品、供应链和财务体系的全面调整,星巴克中国能实现吗?怎样实现? 在实现自身的战略愿景之外,星巴克目前所在的中国咖啡行业无疑竞争激烈。真正在争夺消费者的,实际上是不同公司所代表的管理策略和价值观,这是容易被短期局势所掩盖的长期底层思考。 本期节目,我们就以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针对“2025中国战略愿景”的介绍,以及《第一财经》杂志团队对星巴克中国的长期观察为基础,来全方位地聊聊这家公司。 感谢星巴克中国对本节目的支持。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1:15 星巴克“2025中国战略愿景”的一系列目标 04:54 “第三空间”还能有哪些新形态? 08:48 让兼职员工也能获益的“咖啡豆股票” 12:41 基于人的关系vs基于交易的关系 18:48 提升效率和提升互动可以兼顾吗? 21:02 不主打风味糖浆的咖啡产品创新 24:36 中国最重要的咖啡产地在发生什么? 30:19 星巴克中国还有什么潜在的业绩增长点? | 延伸阅读 |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王静瑛在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的发言内容 《星巴克首次在中国召开的投资者大会说了什么,以及它如何看待国内竞争?》 《星巴克的转折点》 霍华德·舒尔茨的著作《将心注入》 《热潮中的咖啡师》 《跟着星巴克回家》 《咖啡的“中国化”大改造》 《好咖啡,云南产?》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9-293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81 费德勒的商业成功,并非理所当然2022年9月15日,罗杰·费德勒宣布自己即将退役。三位主播都是费德勒的球迷,看到这个消息,我们当即放弃了原本的计划,用这第81期节目,来致敬这位1981年出生的传奇运动员。 仅论竞技成就,费德勒甚至未必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网球运动员,毕竟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都足够伟大。事实上,他们三人或许就是网球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运动员,这也是这一时代网球迷的幸运。但若论商业价值,费德勒则是毫无疑问的领先,乃至在整个体育界都属于顶尖,而做到这一点,他靠的不单是极具观赏性的场上表现和个人魅力,还有许多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决策。 这期节目,我们通过他在职业生涯后期的三个重要商业案例,带你走进费德勒庞大的商业世界。相信听完之后,你也会对这个人本身有更多了解。 9月23日开始的拉沃尔杯,将是费德勒以职业球员身份参加的最后一项网球赛事。这是罗杰一段旅程的结束,而下一段旅程,早已开始。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0:25 因为费德勒开始喜欢网球 02:45 从耐克到优衣库,这个决策当初震惊很多人 04:09 费德勒品牌代言的三大特点 08:48 优衣库对费德勒的“估值方式”和耐克不同 12:43 费德勒投资昂跑的逻辑 15:38 TEAM8,费德勒商业世界的核心 16:20 经纪人托尼与费德勒的合作方式 19:45 为什么说拉沃尔杯是只有费德勒能推动的赛事 25:50 费德勒和乔丹,对各自运动的贡献 31:09 费德勒最被低估的一点 | 延伸阅读 | 费德勒的退役公开信全文 拉沃尔杯官网 https://lavercup.com/ 《纽约时报杂志》对费德勒商业活动的深度报道 《福布斯》杂志讲述费德勒和ON结缘的故事 费德勒的经纪人Tony Godsick的故事 《专访费德勒:我的意志力和勤奋可能被低估了》 《37岁的费德勒,以及优衣库的10年长约》 《天才之击》 2018年上映的纪录片,讲述2008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的故事,对阵双方是费德勒和纳达尔。这场比赛被公认为史上最伟大的网球比赛。这部纪录片能帮助了解作为运动员的费德勒和他最伟大的对手。 《弦理论》 美国已故作家华莱士关于网球的文章合集,其中包括一篇著名的文章《亦人亦神费德勒》。 费德勒最强1000球合集 视频博主RazOls的作品,链接是网球派的编译介绍。即使你不熟悉网球,也会为之赞叹。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9-223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80 小历史 | 1971,日美纺织品贸易战这是一期计划之外的节目。原本,我们想讲述材料行业著名的“隐形冠军”东丽集团的故事,从优衣库的和科技面料、到波音客机的机身,东丽所研发的材料遍布我们的生活。而在1926年创始之初,东丽不过是大财阀下一个普通的纺织材料生产商。 在探究它如何发展至今的过程中,一个历史事件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战。这场摩擦绵延十余年,并在1971年达到高潮。整个过程牵扯众多,也是当代国际贸易的经典案例。也就是在这一年,深受冲击的东丽在危机之下,开始了转型之路。 所以,在这期节目里,你将会听到两条互相交织的故事线:一条是日美纺织品贸易战的历史,一条是与之相关的东丽发展史。不论是哪条故事线,对当下的商业参与者来说都是镜鉴。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2:36 贸易战某种程度上让东丽蜕变为“隐形冠军” 03:41 新兴经济体都爱纺织业的原因 09:45 1961年的“马其诺防线式”协议 10:50 东丽的化纤事业,起步靠美国 15:26 冲绳问题怎么和纺织品扯上关系的 22:08 翻译问题酿成的乌龙? 25:54 正面硬刚的通产省 30:26 尼克松的复仇火焰 33:12 田中角荣的极限操作 34:42 重创之下,东丽求生 41:29 这期节目的初衷——柳井正的一段采访 | 延伸阅读 | 东丽集团成立90周年官方小传 《日美博弈战》 宫崎辉回忆录中关于日美纺织品贸易战的内容 US–Japan Trade Frictions: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S–China Trade War 早稻田大学教授浦田秀次郎的论文,主题是日美贸易战对当今国际贸易的镜鉴。 《日美关系与冲绳(4)》 学者西川吉光关于纺织品贸易战和冲绳问题的研究。 《多种纤维协定和纺织品贸易》 萧智宇和林炳文的论文。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日本还是第一吗》 《官僚们的夏天》 《昭和风,平成雨》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9-1543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79 纳斯达克简史当谈到“市场”这个词的时候,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富有烟火气的菜市场,还是“市场经济”这样的宏大概念?反应也许各有不同,但相信多数人都会赞同:市场是一个不错的商业机制。它能让参与者有机会直接影响资源分配,并让生活变得更舒适。 从好的商业机制中,是否能生长出好的商业模式?实际上,纳斯达克(NASDAQ)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原本在1971年诞生时,纳斯达克只是一个服务于中小企业股票交易需求的数字化报价披露系统,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交易所。但由于它与英特尔、AMD、苹果、微软……这些处于高速上升期的美国科技股紧紧绑定,最终形成了一个影响力可以与纽交所抗衡的重要交易市场。 1999年,纳斯达克脱离了行业协会,成为一家独立公司,还在2002年成为了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是的没错)。这意味着它要开始扩大规模,并强化盈利能力。目前从规模上来看,它是一个业务多元、覆盖全球的中型金融服务企业。得益于疫情中后期美国的宏观调控和市场信心回复,它现在可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阶段之一。 本期节目,我们就来看看纳斯达克在过去五十年间,是如何在“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家“公司”,并用“公司”体系来组织、维护金融“市场”,使其持续繁盛的。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3:35 早期的纳斯达克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交易市场”吗? 11:34 “追随史蒂夫·乔布斯的脚步” 13:08 网景公司的疯狂IPO,以及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19:16 纳斯达克的“交易中心”其实是个演播室? 23:14 从1个交易所,变成20个交易所 | 延伸阅读 | 《市场推手》 纳斯达克CEO罗伯特·格雷菲尔德的自述(注:我们在节目中首次提及时念错了他的全名,但他的昵称确实是“鲍勃”。) 纳斯达克五十周年:是交易所,也是金融科技巨头 《财富》杂志在纳斯达克50岁之际发表的纪念文章。 The History: How Nasdaq Was Born Traders Magazine对于纳斯达克早期历史的报道。 *北交所的参照系——NASDAQ 发展史 *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中国的北交所和科创板诞生之初,都有类似“中国纳斯达克”的说法。 《证券市场上的“做市”与“坐庄”》 对于“做市商”与“庄家”性质差异的简要辨析。 《价差门丑闻催生ECN 电子证交所演绎做市商噩梦》 1990年代,ECN的商业模式一度对纳斯达克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纳斯达克的区块链野望 纳斯达克近年对于区块链很感兴趣,但更像是在不断摸索和试探监管的边界。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9-083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78 萨莉亚的“抠门致富经”和很多行业一样,中国的餐饮市场竞争激烈,但分散,你很难从中找到领先优势明显的连锁品牌。暂且不论和东亚饮食习惯不同的美国,日本的餐饮连锁化率也是中国的两倍。这也是近几年,越来越多新创连锁餐饮品牌的创业基础逻辑。 但是,理论上的市场空间,并不等于自然而然的市场机会。真正把一个餐饮品牌做到大规模连锁并赚钱,难上加难。它的妙处在于,经营难度和连锁规模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从0到1,从1到10,从100到1000,都各有各的坎。 萨莉亚是一个跨过所有这些坎的幸存者,它用近50年的时间,从一个蔬菜店二楼的小餐馆,长成了一个跨国经营、拥有1500多家直营门店的连锁餐饮巨头。它的生存策略看上去直白到不能再直白,就是“便宜”二字。但如何把这两个字拓展成一套庞大、有效、逻辑自洽的管理机制,是萨莉亚这个样本里真正值得探讨的话题。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2:15 便宜刻在萨莉亚的基因里 08:31 合并同类项 11:52 中央厨房如何真正发挥作用 16:05 对工时斤斤计较到分析垃圾成分 21:43 “人类还没聪明到同时照顾几个目标” 26:00 萨莉亚的成本和费用结构 30:02 正垣泰彦的滑铁卢 | 延伸阅读 | 《服务的细节088:顾客爱吃才畅销》 正垣泰彦2011年在《日本经济新闻》上的专栏合集。本期节目中许多萨莉亚的经营细节来源于此。 《连锁店商品开发》《餐饮连锁这么做》 连锁经营研究专家渥美俊一的两本著作。正垣泰彦讲渥美俊一称作“导师”。他曾参加渥美俊一创办的企业家培训组织天马会。这一组织的成员包括诸多连锁品牌的创始人。 萨莉亚官方大事记 萨莉亚的投资者关系页面 华创证券关于日本连锁餐饮的研究报告 关于萨莉亚金融衍生品投资失败案例的具体分析 一个关于萨莉亚历史的视频解说 萨莉亚研究会 一个研究怎么在萨莉亚点菜和吃菜的民间爱好者团体 萨莉亚最近在日本社交网络上的一次争论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9-013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76 生鲜电商失败启示录这是一期“炒冷饭”节目。每日优鲜倒掉的新闻热度已经过去,我们还是做了一期节目,探讨它所处的生鲜电商行业。 这个行业在十余年间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融资、在最近几年享受了疫情带来的“红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培养起了线上买菜的习惯,但这个行业里最早上市的公司,却失败了。除去每日优鲜自身经营的问题外,是不是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本身,就存在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查看财报、搜寻资料、与从业者交流,最后形成了一个判断:只卖生鲜的电商,是个伪命题。 虽然听上去是个明确的结论,但我们其实希望通过这个判断,抛砖引玉,听听更多朋友的看法。所以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试图重现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路径,一点点展开我们形成这一判断的过程。 在我们制作完这期节目后,叮咚买菜发布了它最新的财务数据,2022年的第二季度成为它首个盈利的季度。这份业绩似乎是对标题结论的反驳,也让我们一度担心节目中的结论太过武断。不过叮咚买菜公司创始人兼CEO梁昌霖直接地承认:疫情是盈利的主要原因。而且,细看财报之后,我们觉得本期节目的思考依然值得分享。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2:50 中国特色的生鲜 03:39 “生鲜电商”概念辨析 06:13 生鲜领进门,赚钱靠别人 06:52 前置仓提供了核心体验,也带有先天缺陷 22:14 山姆的前置仓为什么能赚钱 28:02 大数据改善运营?听听就行了 30:18 生鲜电商的对手到底是谁 | 延伸阅读 |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的研报PK(基于2021年前三季度的数据) 《第一财经》杂志对每日优鲜危机的报道 本节目此前关于会员仓储店的讨论 前置仓模式兴起时《第一财经周刊》的报道 天风证券对叮咚买菜的研报(基于2021年的数据) 华泰证券对叮咚买菜的研报(基于2021年的数据)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8-183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75 蕉下的招股书经得起“晒”吗?制作这期节目的时候,上海又汗流浃背地度过了几个红色高温日。太热了、太晒了——今年的极端天气,迫使更多打工人从自我保护而非美容悦己的角度,开始考虑防晒这件事。 从涂防晒霜、出门打伞到成为“养蜂人”,出门前防晒的动作为什么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复?这里面包含了一些品牌“创造需求”的动作,他们用细分产品、大规模营销,以及吸引来的同行竞争,生生地创造出了一个原本不太存在的细分市场。 这个细分市场中的头名,就是今年4月已向港交所交表的蕉下。从改进遮阳伞起家,到现在每年花掉几亿、十几亿元请KOL推荐各类硬防晒装备,蕉下的市场规模变大了、压力则变得更大。我们能在蕉下的招股书中,看到国内新消费品牌的一些普遍问题,也就是“花钱买市场”,以及难以被称为壁垒的技术能力。 最后,关于如何研究、以及对待上市公司,以及市面上那些突然爆火的概念,我们也有一些话要说。如果你也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欢迎通过各种方式与我们交流。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4:40 “硬防晒”装备为什么这么零碎? 11:01 一分营销,一分收获 16:18 谁掌握了防晒的核心科技 27:59 蕉下是一个真·DTC品牌吗? | 延伸阅读 | 蕉下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 蕉下控股,会是下一个完美日记吗? 一篇来自老虎社区的分析,作者指出:蕉下在用昂贵的营销支出为各大电商平台打工。 8000字解读蕉下:拿什么打破新消费亏钱魔咒? 节目中提到的蕉下投放策略来自增长黑盒GrowthBox此文。 杭州市消保委发布夏日防晒避暑指南 关于防晒霜和物理防晒装备的指标数据要求,可以参考杭州市消保委的这则指南。 “冰丝”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让我们觉得凉快? 来自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的一篇冰丝材质科普。 Lululemon背后的关键供应商:「儒鸿企业」如何与Lululemon合作构建竞争壁垒 以面料创新、舒适著称的lululemon,也要依赖中国的核心面料商。 “千元防晒衣”,成本不到100? 节目中提到的防晒衣成本结构数据来自《电商在线》此文。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8-113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74 大众集团罢免CEO的前因与后果传统汽车公司的CEO更迭,其实不属于需要详细分析的话题。对这么一个身处稳定行业的庞然大物而言,CEO换人并不会对公司带来特别大的改变,CEO最主要的职责也往往不是变革,而是在稳定的基础之上优化。 但这次不一样。7月22日,大众集团突然宣布,公司CEO迪斯离职,现任保时捷的CEO奥博穆接任。它的时机和影响都很特殊。时机特殊在于,一年之前,迪斯刚刚获得了续约合同,他原本应该履职到2025年;影响特殊在于,迪斯担任的不是一个稳定时代的大公司高管,而是正在领导全球第二大汽车公司的战略转型。 这两点使得这次人事变动有了讨论的价值。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会简述迪斯离职的前因,并试图讨论它的后果。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宏观与微观交错的复杂局面:推动这次转型的重大危机、汽车业的技术浪潮、大众集团微妙的权力关系和历史纠葛、迪斯本人的行事风格交织在一起,把大众集团推向了又一个十字路口。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1:19 表面是辞职,实际是罢免 02:51 较为特殊的管理架构背后,是特殊的股权结构 08:29 排放门事件的历史意义 11:32 特斯拉、特斯拉、特斯拉 17:08 导火索:裁员 21:53 短期、中期和长期,似乎越来越不乐观 | 延伸阅读 | 《从德国大众罢免CEO谈大众与保时捷家族和工人的复杂股权史》 同题巧合。理性批判老师在这期节目里详尽介绍了大众集团的历史。 《“世界第一”魔咒》 对2015年大众“排放门”的分析。 How We Transform Volkswagen 迪斯在Linkedin上发布的“改革纲领”。 2022年初《财富》杂志对大众转型的深度报道 科技媒体The Verge在2022年对迪斯的专访。 大众的CEO接受The Verge的专访本身就很新鲜。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8-0429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73 谁来决定奶茶里喝到的小料?比较熟悉我们节目的听众可能会知道,早期我们用过一版较长的节目介绍,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这档节目里,我们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读一个商业现象,每周一期。小到奶茶店里的新口味,大到股票市场的规则,背后都有许多门道。我们发现这些门道可以用商业逻辑和商业常识解释清楚,它们既不高深、也不枯燥,反而很有趣。” 说来惭愧,股票市场的规则在好几期里都有所涉猎,但奶茶店里的新口味……一次也没有讲过。所以这期节目,就让我们来亲手填上这个“史前大坑”。 奶茶是目前中国现制饮品中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品类(可能没有之一),如果要把它的方方面面讲清楚,其实可以支撑起一档独立的播客。所以这次我们只关注奶茶杯子里的一种东西:小料。 从最早的珍珠粉圆,到现在的“半杯都是料”,小料对奶茶起到的加成作用越来越大,自身也借助食品工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行业报告显示,在2021年头部茶饮品牌的新品中,就用到了超过150种小料,供应链企业能实现的玩法则是更多。所以小料虽小,潜在的行业规模却很大。 此外,小料和奶茶的不断变化,也是你在街边就能充分感受到的竞争和创新。真实的消费决策,也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经济与商业。如果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其他非常有意思的商业现象,也欢迎给我们留言反馈。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1:58 小料还没有像调味品那样发展出大公司 03:44 从珍珠到三兄弟,小料的尽头是分子料理? 13:50 新奇小料对于奶茶界内卷亦有贡献 19:13 一两块钱的小料,是心理战也是价格战 25:21 除了奶茶杯,小料还能出现在哪里? | 延伸阅读 | 《因新茶饮而成长的口感颗粒正在掀起哪些新浪潮》 《第一财经》杂志团队对鲜活控股董事长黄国晃的采访。 《谁是珍奶始祖?春水堂、翰林茶馆争10年答案揭晓》 第一杯珍珠奶茶的归属,对主打这个概念和产品的春水堂实际更重要。 《测评:奶茶里的啵啵,还能有多少玩法?》 围绕“寒天晶球”这个创新技术,奶茶界的小料丰富度被拉到了新高度。 《美味欺诈: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 欧美近现代食品工业发展史(及掺假史)。 《调查50+品牌、1753款产品,年度饮品报告来了!》 节目中提及的2022年饮品行业报告,由咖门饮力学院与饮力实验室联合出品。 宝立食品的招股书 公司今年7月已在A股上市,上市首日涨停。(注:本节目中提及上市公司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海底捞何时能走出困境?》 有凑凑-茶米茶的先例,海底捞也尝试了“奶茶引流大法”。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7-2829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72 蔚来坚持的换电,到底是不是个问题?蔚来从不缺话题。 在中国租金最昂贵的地区开设展厅、把车价定得和豪华品牌一样、营造忠诚的车主群体……它的每个商业举措,或是创始人的发言,都有可能同时引来强烈的支持和反对。 最近一次商业上的争议,来自一家名叫灰熊的做空机构,它发布了一篇报告,批评了蔚来独特的销售方式:车电分离,而这背后,则是蔚来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换电体系。 换电,是蔚来从公司成立以来就饱受争议的模式。在蔚来创办一年前,以色列“独角兽”公司Better Place就因为无法把换电模式落地而破产。蔚来的换电站运营至今,也少有同行提供类似的服务。是否采用换电模式,在许多舆论看来,已经变成一个“路线斗争”,而非商业问题。 借着此次灰熊的做空,我们试图重头厘清电动车的换电模式。 这不是一期要给出答案的节目,我们无非是想表达,相比正确的答案,正确的问题可能更重要。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4:40 “里程焦虑”应该是“补能速度焦虑” 09:44 “我们的口号是:终结石油” 11:34 为什么Better Place如流星般陨落 13:52 蔚来换电:明确思路下的摸石头过河 17:09 要换电,就必须要在产权上车电分离 20:07 灰熊的做空有没有道理?以及,重不重要? 38:30 出租车和“巧克力电池” | 延伸阅读 | 做空机构灰熊的官网 在首页就能找到针对蔚来的做空报告。 蔚来被做空,冤不冤? 《第一财经》杂志记者江睿杰对于蔚来被做空事件的分析。 《蔚来交卷》 2017年底蔚来第一款量产车上市时,关于其商业模式的报道。换电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Fast Company》对Better Place失败案例的报道 《第一财经》杂志对宁德时代换电模式的分析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7-214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71 小历史 | 1910,让大清亡了的一场股灾本周“小历史”栏目回归,我们将来到1910年这个略显微妙的时间点,来复盘一场起源于上海市场的金融风暴。 一个毫不保守、完全放开、交流充分的中国金融市场,会是什么样?这其实就是20世纪初、初生的上海金融市场的现实。但现实并不总是美好的,甚至经常会给你当头一棒——1910年,上海人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充分体会到了“炒股票”的刺激与杀伤力。 炒股要看题材、看行情、看公司、看背景,古今皆是如此。被称为“橡皮”的橡胶行业和西洋公司股票,在1910年的上海就是被所有人看好的市场机会。散户要与做市者争抢份额,机构投资者则开出空头银票、大加杠杆。在一个代表着未来的话题上,风险系数迅速成倍叠加。 股价总有波动,损失也会顺着杠杆成倍反弹。对于贪婪的大银庄而言,损失难以避免,但传导到政府侧的风险必须被阻止。在这个过程中,上海道台蔡乃煌一度展现了救市的才能与魄力,但复杂的官场斗争、政企合作的漏洞、以及后续的实业公司国有化纠纷,还是让“橡皮股灾”持续升级,最终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谈到“系统性金融风险”时,风险可能来自于金融投机的胆大妄为,也可能来自于系统本身的不够完善。从这场百年之前的股灾中,我们仍能学到很多。 | 主播 | 肖文杰、许冰清 | 时间轴 | 01:16 中国的股票比邮票出现得更早 05:58 20世纪初的操纵市场:软文、分红和排队 12:51 当橡皮公司股价上涨幅度远超橡皮本身 23:33 救市还是赔款?上海道台的选择 28:50 全国金融危机下,两家铁路公司的命运 | 延伸阅读 | 央视纪录片《橡皮风潮》(全三集) 本期节目主要覆盖的是纪录片的第一集内容,第二和第三集的展开也尤为精彩。 《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 上海档案信息网上对橡皮股灾的一则简述。 《1911》 节目中关于兰格志股票的部分内容,来源于本书“不想做广告的橡胶不是好股票”一节。 《投机之外的危机: 国家政治视角下的1910年上海“橡皮股票风潮”》 相较于市场层面的盲目投机,国家层面的政策不完善才是导致此次“橡皮股灾”的主因。 《橡皮股票风潮再研究》 股灾之后,对橡皮股票后续命运的研究并不算多,本文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补充视角。 Jewish merchants' community in Shanghai :a study of the Kadoorie Enterprise, 1890-1950 关于嘉道理家族的传奇发家史,这里先提供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敬请期待后续节目。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7-143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70 魔球是万能的吗?“世界上只有两种教练,一种接受数据思维,一种被解雇了。”2017年的斯隆会议上,一位体育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发出如此论断。 在《点球成金》的故事发生15年后,魔球早已成为全球顶尖职业体育赛事的共识,它的影响力也已经超越北美,来到了欧洲,改变了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足球。 这个过程中一个标志性的案例,就是利物浦的崛起。这支传统豪门在2010年债务缠身、成绩下滑,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它成为欧洲足坛成绩最好的球队之一,更不可思议的是,它并不是靠疯狂地砸钱买人,而是在赢球的同时,还改善了俱乐部的财务状况。 这背后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利物浦的新东家——芬威体育集团。它把数据分析的工作方式引入了传统的足球领域,而这套理念,与《点球成金》也有着密切联系。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会首先讲述芬威集团在利物浦的改革,然后,把视角拉回最初的起点——棒球。在这里,魔球已经进化到一个令人惊讶,甚至令人担忧的程度。这也会把话题引向一个根本问题:数据和体育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芬威集团的官网上,有一段标题为《取胜方程式》的简介,其中写道:“芬威集团十分重视数据分析,并将它与运动中超越数据科学的无形因素相结合。” 魔球的魅力正在于此。 感谢沙青青、伯樵、小p为本期节目提供的专业建议和帮助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29 “红袜队夺冠了吗” 04:07 转会委员会 06:23 格雷厄姆根本没看那场比赛 13:24 魔球2.0:挖掘新数据维度 15:29 魔球3.0:改变动作细节 19:28 观赏性和体育博彩 24:29 数据不是万能的 | 延伸阅读 | 芬威集团的官网简介 Behind the Badge: The physicist who leads Liverpool's data department 利物浦官方网站对数据团队的著名报道。 How Math and Data Science Made Liverpool the Best Team on the Planet 数学家Viroshan Naicker的博客文章。 公众号“橘猫看球”对利物浦的深度分析。同名播客也十分推荐。 播客《懒熊三缺一》关于利物浦复兴的播客 懒熊体育关于美国职业体育博彩合法化的报道 旋猫团队参与建立的CBA数据官网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7-072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9 魔球:数据如何改变职业体育为了播放体育比赛,全球的电视台和流媒体每年要花上百亿美元;一支NFL球队的平均估值是35亿美元;世界商业价值前20的足球俱乐部的估值加在一起有450亿美元;全球均薪最高的职业是NBA球员,他们平均每人每年的税前薪水是600万美元。 毫无疑问,职业体育是一门大生意,而顶级球队算得上一家大公司——仅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因为和其他行业相比,职业体育的球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用及其原始的方式在经营。他们在完成公司经营的核心决策——球员挑选、买卖、签约——时,依靠的是直觉、老人的经验、甚至球员的外表,直到2002年。 那一年,一支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球队奥克兰运动家队,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建队策略,他们用数据分析来评价和挑选球员。这个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的理念,最后让奥克兰运动家在当年取得了全联盟最佳的战绩,并且花的钱,只有薪资最高球队的三分之一。 之后,财经作家刘易斯为这一理念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moneyball,魔球。 接下来的20年,魔球理论在北美各大职业体育联盟普及,彻底改变了各个球队的经营思路。毫不夸张地说,魔球,就是21世纪职业体育产业最重要的革命。 我们将用两期节目讲述魔球的故事。 感谢沙青青、伯樵、小p为本期节目提供的专业建议和帮助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0:39 两位主播最常听的播客 01:06 安利也要符合“基本法” 04:47 《点球成金》,一个弱者逆袭的故事 06:21 数据取代直觉 14:27 赢得冠军就能赚更多钱? 17:51 改变职业体育的斯隆会议 21:04 NBA的魔球革命 | 延伸阅读 | 棒球规则的入门科普 上垒率 偷好球的重要性如何被发掘 关于击球仰角革命的科普 旋猫团队的微博 https://weibo.com/u/1665176985 旋猫团队目前能免费听到的公开音频内容 比尔·詹姆斯 在节目中没有提到的人物,但他是棒球统计学的鼻祖,启发了包括保罗在内的体育数据分析从业者 《魔球》 微信公众号“篮圈上的坐标系”的科普专栏以及他的微博“篮圈即是原点” 斯隆会议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6-302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8 耐克在中国的“左右手”运动服饰产业最大的公司—也就是耐克—能有多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2021年11月,这家公司达到了市值最高点,超过2800亿美元,比同期lululemon、阿迪达斯、安踏、李宁、彪马和Under Armour的市值之和都高。而且考虑到耐克今年刚刚过了自己的50岁生日,它的“运动员生涯”可能会比一般人想象中更长。 耐克是一家产品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品牌公司之一,但这两点都不足以让它赚到这么多钱和名声。谁在帮耐克生产运动鞋和衣服、谁又在帮耐克销售产品?这是我们在讨论耐克,或者整个运动服饰产业时,经常会忽视的两个重要问题。 耐克的左边,也就是制造端,是主要集中于东亚、南亚的一系列代工厂,和管理这些代工厂的集团企业。其中有一家叫申洲国际的宁波企业,将服装代工改造成了规范的、有技术含量,而且是国际化的生意,最终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品牌。 耐克的右边,也就是销售端,目前正经历着一些巨变,但不妨碍像滔搏(Topsports)这样的大经销商继续与耐克联手赚钱。如何在数字化、概念化的零售时代,管理好超过7000家门店,同时探索与大品牌的全新合作形式,这是滔搏未来几年的工作。 本期节目,我们不聊耐克,就看看耐克身旁的这两家公司。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01 耐克市值膨胀,阿迪达斯被lululemon反超?? 03:00 申洲国际的“速度快”与“技术强” 09:36 中国、越南、柬埔寨,申洲国际工厂的“三角布局” 11:51 从“鞋王”百丽母体中诞生的滔搏 17:18 门店、坪效、数字化,滔搏作为经销商的降本增效 22:33 “纵向一体化”不是万能解决方案 | 延伸阅读 | 《2022年运动鞋服行业产业链研究分析:制造、品牌龙头共享价值红利》 国盛证券团队对运动服饰产业链的拆解分析,信息量比本期节目所讨论的要大,欢迎对这类话题感兴趣的听众朋友自行阅读。 《申洲国际:将服装代工做成体面生意》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10月刊对申洲国际的报道。 573亿市值超百丽私有化成本,滔搏上市背后的四点观察 2019年10月,滔搏重新上市后懒熊体育团队对其招股书的分析。 《价值链管理在耐克公司的应用》 这篇论文提出,耐克的成功主要在于其“价值链管理”能力,这是如今很多品牌型公司还需要锻炼的能力。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6-2326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7 很多人忘了kindle曾经成功过你对kindle离开中国有什么感觉? 有的人惋惜怀念、有的人调侃它早就不行,更多的人可能没有感觉——这就是kindle在中国的现状。这个2013年进入中国的电子阅读器产品,一度被认为是图书行业的未来,但在9年后,它在中国成为一个一小部分人十分喜爱、大部分人无感的边缘业务。它在母公司亚马逊中的地位,也一点点下降。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要客观复盘失败,首先要回溯它是如何成功的,这样才能知道什么变了——更关键的是,这能提醒我们,评判事物的标准,不是只有成功与失败,至少你还可以关注它有不有趣。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07 kindle曾是亚马逊最主要的项目 10:10 亚马逊在美国出版市场的话语权是kindle成功的基础 16:36 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20:05 kindle在中国的先天不足 23:47 “不重要”和“不重要”叠加 30:05 不重要的生意,非得关吗? | 延伸阅读 | 《纽约客》在2014年发表的关于kindle和出版商的故事。虎嗅发布了这篇文章的中文翻译版。 从出版社角度观察电子书的深入报道 kindle入华的细节故事 《亚马逊逆向工作法》 《亚马逊编年史》 《贝佐斯传》 电子墨水屏原理科普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6-163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6 儿童餐玩具的魔法《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小助手的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小助手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小助手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虽然儿童节已经过去……一周了,但这不妨碍我们聊点“幼稚”的话题,就是前段时间由魔性可达鸭玩具掀起的又一轮“儿童餐复兴”。 相信我们的听众朋友或多或少都曾在路过肯德基和麦当劳时,被橱窗里的新款玩具蛊惑过。甚至更早一点,去这些灯光明亮、有游乐区,还有漂亮服务员姐姐的洋快餐办生日会,也都是美好的童年记忆。 这一切当然是大品牌的精心策划——儿童餐与小玩具,是美式快餐“从娃娃抓起”策略的集中体现。成功的外部IP合作和低廉的制造成本,又让小小的玩具对公司营收产生了更大的杠杆效应。 而当小朋友变成年轻人、品牌也要寻找新方向之后,儿童餐玩具也需要重新定位。怀旧、潮流、收藏、跨界……当这些品牌把想象中的亮点标签一股脑都贴到玩具(或者说是广义的衍生品)身上之后,就很少再有童年般简单的快乐了。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这只会跳舞的鸭子说起,来聊聊儿童餐玩具和“童年营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34 1979年,最早的“开心乐园餐”诞生 11:04 全球最大玩具渠道商背后的全能公司 14:50 本土化让肯德基的衍生品远不止玩具 21:00 从儿童玩具走向成年人的怀旧与收藏 21:55 儿童餐必须在“快乐”与“健康”中二选一吗? | 延伸阅读 | 全球卖出最多玩具的,是卖汉堡的麦当劳 《好奇心日报》于2015年麦当劳中国“奇趣玩具厂”主题展期间的报道。 Fast-Food Giveaway Toys Face Rising Recalls 我们引用了《纽约时报》这篇报道开头的数据。 儿童餐玩具服务商TMS副总裁Ben Poate专访,与Creata前雇员的Quora回答 https://mojo-nation.com/marketing-stores-ben-poates-design-process-behind-mcdonalds-happy-meal-toys/ https://www.quora.com/McDonalds-fast-food-chain-What-company-does-design-Happy-Meal-toys The Not Exactly Happy Meal 《福布斯》2005年对于东南亚的玩具工厂的报道(以及麦当劳的回应)。 肯德基如何用5年将传统营销做到数字化? | 数字化转型案例 百胜中国企划副总裁钟芳华2019年对肯德基品牌数字化改造的分享。 McDonald's plans to "drastically" reduce plastic toys in its Happy Meals by 2025 “限塑”是麦当劳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方向上的重要一步,这也会影响儿童餐玩具的命运。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6-092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5 如何给城市打分?这仍是一期关于城市的节目,我们来聊聊如何给城市打分。 城市可能是人类社会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事物。但也正是因此,如何给城市打分,变成一件能够体现价值观的事情。用什么样的数据、哪些数据重要、数据与数据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这体现了我们认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所以,这是一项永远不可能做到满分的工作。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从2015年起,就在尝试建立一套标准来给中国城市打分和排名,并且创造了“新一线城市”这个如今被广泛使用的概念。这个数据体系包含5个一级维度、17个二级维度和78个三级维度,它的关键词是“商业”。 这期节目我们就邀请新一线团队的负责人、我们的同事沈从乐来解析这个数据体系,她会用许多案例来说明为什么这些数字对城市很重要。 简·雅各布斯的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已经是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但我们更喜欢她的另一本书《城市经济》。这本书中介绍了一个反常识的历史事实:城市早于农村出现。人类早期农业文明所需的工具、技术、组织,都是在城市中发明的。从那时起,城市就这样推动人类的进步,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商业文明从始至终都是城市机器的核心,它代表的不只是经济发展的数字,解决的也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关乎城市运作的效率、城市生活的品质,更指向我们对于自由的热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回答一座城市“究竟是否拥有魅力”最有分量的答案。 | 嘉宾 | 沈从乐 |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15 GDP无法评价一个城市 10:45 100多个数据从哪儿来 31:40 商圈为什么这么重要 38:29 货运角度的城市群和规划的城市群不一样 47:15 成都的酒吧和深圳的夜场电影 53:07 “非必要消费”的必要性 60:45 谁留住了毕业生 76:26 数据体系在2022年的重大变化 | 延伸阅读 | 2022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结果和详细报告 今年的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和青岛。 知城数据平台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首个付费数据平台,为城市管理者、城市开拓者、城市人提供丰富有趣、有价值的数据内容、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6-021h 19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4 詹姆斯·戴森如何创造戴森戴森是一家特立独行的公司。 在这个一切都在向线上转移的时代,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创新都是非实体的产品,而戴森则始终在发明实体产品,而且是“重新发明”一些我们以为已经定型的产品,比如吸尘器、电风扇、吹风机、卷发棒等,而且这些发明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戴森可以说是以发明驱动的公司,这家公司坚持不上市,并且每年把大量钱投入新产品研发;它不外包生产,而是自建工厂,生产核心零部件。戴森甚至自己办了所大学,培养工程师。而这些特立独行的做法,都源自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本人。 2022年,借詹姆斯·戴森新书《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中文版上市的契机,我们从这本新书出发,来讲讲詹姆斯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有幸连线了詹姆斯,并由英国的朋友Molly为我们做了这次访谈。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会引入一部分访谈的内容,而在同步上线的另一期节目里,我们将完整放出英文访谈的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收听在对话过程中探讨的一些深入、且非常有价值的话题,比如:这个时代,为什么发明家越来越稀缺了? 感谢戴森公司对本节目的支持,詹姆斯·戴森访谈的英文版实录参见此处。 关于戴森 戴森是一家全球性的研究和科技公司,在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墨西哥、中国和菲律宾设有工程、研发、制造与测试运营机构。戴森成立于1993年,最初在英国一栋马车房内办公,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天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全球总部,在英国马姆斯伯里和哈拉温顿拥有两处占地800英亩以上的大型科技园区,并在全球建立了10个戴森研发中心。戴森迄今坚持家族式经营,全球雇员总数超过13,000人,其中包括6,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戴森产品远销全球84个市场,在全球拥有超过340间官方直营体验店。 关于詹姆斯·戴森 戴森创始人兼首席工程师。戴森以革命性的气旋吸尘器和Supersonic吹风机闻名。旗下各品类产品以创新的技术、设计和效能享誉全球,销往世界各地。 詹姆斯·戴森1947年出生于英国诺福克,曾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设计,随后加入罗托克公司,与杰里米·弗莱一起设计和制造海上卡车。 詹姆斯·戴森相信,工程师和创业家可以改变世界。他创设了戴森工程技术学院、詹姆斯·戴森基金会和戴森设计大奖,支持和鼓励更多人加入这个事业。 你可以在书店和各大电商平台购买《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我们也将从本期节目各平台的留言板中,选出5位听友,送出5本书。 非常欢迎你在留言区,谈谈你对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的看法,和对本次节目的感想。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51 詹姆斯·戴森原本想给新书起名《失败者》 08:18 泡沫时期的日本和地毯上的利宾纳 12:47 彩色剖面插画和60岁生日礼物 16:33 戴森也有失败的项目 23:36 这个时代,发明越来越少? 29:59 “工程师鼓励师” | 延伸阅读 | 《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网站 戴森公司为这本新书建立了一个官方网站,詹姆斯·戴森本人也为每个章节专门录了视频,其中有不少有趣的细节,值得一看。 《异类戴森》 《第一财经周刊》2014年对戴森的报道。 《从吸灰尘到卷头发,戴森的技术核心原来是这个》 这篇文章解释了戴森如今的核心技术——数码马达。 Vol.33《是谁把戴森、保时捷、汉莎航空……引入中国?》 这期节目中介绍了戴森进入中国的故事。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James中文配音:叶建霆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5-263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3 免税店的秘密在正常岁月里,免税店是最令人羡慕的那类生意。它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护城河——基于税收政策的特许经营资质,这种资质为它带来难以撼动的价格优势。随着出境旅行越来越普及,本世纪全球免税商品的销售额保持约10%的复合增长率,在2019年达到了818亿美元的高峰。 然后,疫情来了。免税店一下子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毕竟疫情限制最多的就是人的流动,尤其是跨境流动。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销售额加在一起,还不如2019年多。 但在行业整体的不景气中,中免集团坐上了全球最大免税零售商的位置。这家占据中国90%以上免税零售份额的央企,凭借海南离岛免税的兴起,逆势增长。 本期节目就从这个反差出发,来探索一下免税店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其中会包括对于中免扩张史的回顾、对机场和免税店关系的考察、一个跨国免税巨头的发家史,以及一个疑问:疫情之下,中免的逆势增长可持续吗? | 主播 | 陈锐 | 《第一财经》杂志副总编辑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20 国家主导下的并购扩张 07:24 政策扶持下崛起的海南离岛免税 13:03 上海机场和日上免税行的5年合同:从天上到地下 24:42 查克·菲尼的三类客人 35:55 什么是不可持续的? | 延伸阅读 | 《免税的价值》 我们的同事吴洋洋撰写的中免研报。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段财富“聚敛”与“挥霍”的传奇。 浙商证券对疫情后上海机场和日上免税行新协议的解读 中免集团历年研报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5-193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2 “毒丸计划”有多毒?很难想象,马斯克对Twitter的追求从一条玩笑般的Twitter开始,就这样走向了现实。整个过程只用了20天,Twitter就可能要迎接新老板马斯克的到来——以及老用户特朗普先生的回归了。 20天里,Twitter不是没有考虑过阻止马斯克的收购,他们一度公布过一个“毒丸计划”,但没有奏效。 商场如战场。在上个世纪美国资本市场的兼并潮中,收购与反收购的尔虞我诈时刻上演,就此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反收购策略方案——白衣骑士、焦土战术、皇冠上的明珠、金色降落伞、帕克门……其中,此次被Twitter提及的“毒丸计划”,是被大企业最广泛认可、使用的方案之一。 正如它的名字,“毒丸计划”通过增发股票、稀释股权的方法,能让一次收购案变得无用、痛苦,乃至伤及收购方自身。基于1985年两家美国公司之间的一场经典诉讼,“毒丸计划”在过去几十年间也不断演化、完善,并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市场。 尽管不是所有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支持公司使用“毒丸计划”抵御外部威胁,但这不妨碍它屡屡成为精彩商战故事中的绝妙一手。本期节目,我们会从三个中外案例入手,来介绍“毒丸计划”到底是什么,以及它“毒”在何处。 | 主播 | 陈锐 | 《第一财经》杂志副总编辑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11 20天,马斯克闪击Twitter 05:15 1985年,一份48页纸的初代“毒丸计划” 16:50 新浪对抗盛大收购时,已经用上了“二代毒丸” 20:21 Twitter在董事会里暗藏反收购玄机 23:47 “毒丸”帮爱康国宾找到了更好的买家 29:14 中国资本市场为何少见“毒丸术”? | 延伸阅读 | Vol.17 SpaceX和“红顶商人”马斯克 我们在去年6月初的一期节目里专门分析过马斯克的政商魅力,欢迎回顾。 《推特到底是怎么被买下来的?——跟马斯克学公司并购实战》 少数派的这篇长文非常清晰地回顾了Twitter被马斯克收购的始末,推荐阅读。 《半泽直树2》 在电脑杂技集团对Spiral的恶意收购中,同时考虑过“毒丸计划”和“白衣骑士”方案。 《恶意并购“毒丸”计划的前世今生》 这篇文章对于Martin Lipton设计的初代毒丸有详细介绍。 《盛大收购新浪案的反收购分析》 这篇文章介绍了新浪收购案中的一些策略,也解析了大量反并购案中常用的应对策略。 《一桩恶意收购案背后的“毒丸计划”》 爱康国宾vs美年大健康收购案回顾。 《毒丸计划在中国公司反收购适用问题研究》 毒丸计划在我国适用仍受到一定限制。 《“万宝之争”涉及的七大法律问题》 尽管在万科收购案中没有涉及“毒丸计划”,但这不妨碍它成为近十年来中国市场上最精彩也最复杂的收购战,值得回顾。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5-123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1 奈飞的本质一个简单的数据,就让奈飞从美股市场的明星变成“破灭的神话”。 4月20日,奈飞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字,它的订阅用户数减少了20万。这是奈飞2007年开始流媒体服务以来第一次出现订户减少,并且公司预计,接下来一个季度订户还会继续减少。4月的最后10天,奈飞的市值缩水43%。 要知道,2020年开始,凭借《鱿鱼游戏》等爆款剧作,以及疫情的红利,奈飞的财务数据不断向好,股价也翻了一倍。强烈的前后反差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奈飞遇到什么问题了? 我们排除股票价格和夸张标题的影响,基于事实简单探讨了一下,并且把它们分成三个部分: 1)财务数字:除了备受关注的订阅用户数,奈飞还有哪些数字值得关注?该如何完整理解证券市场的激烈反应? 2)商业挑战: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奈飞的订阅用户数减少? 3)生意本质:奈飞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它是否有所谓的“护城河”? 到最后,我们发现讨论又回到一个本质话题——内容生产的基本逻辑。 P.S. 期待听友在留言区推荐奈飞的作品,帮助丰富主播的隔离生活。 | 主播 | 陈锐 | 《第一财经》杂志副总编辑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41 外界最关注的两个数据:订阅用户数和单个用户贡献的收入 05:35 不断增长的净利润和常年为负的自由现金流 11:54 奈飞用户减少的两个短期因素 14:20 竞争加剧是最大挑战 21:41 “奈飞的本质是电视台” 23:43 奈飞的内容生产真的靠数据吗? 27:27 奈飞日本案例 | 延伸阅读 | Ben Evans在2019年的博文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奈飞是一家电视公司。 《日本经济新闻》的系列报道“netflix革命” 《奈飞模式迎来大考》 《第一财经》杂志2019年对于奈飞的报道 奈飞历年的年报 奈飞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 其中的致股东信和分析师会议记录值得关注 西南证券的奈飞研报 《奈飞文化手册》 奈飞前人力资源负责人的著作。 《复盘网飞》 奈飞首任CEO马克·伦道夫的回忆录。 Apple TV+与MLB的合作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5-053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60 “供港食品”背后的门道发布这期节目的时候,本轮上海疫情已经略有好转。处于封控中的居民们每天最大的愿望,仍是身心健康、吃好喝好。所以本期,我们还是谈一个与吃喝有关的概念:“供港”。 香港地狭人稠,可开发的土地基本都长满了高楼大厦。数百万挑剔的居民每天吃什么,从1950年代开始就一直是个大问题。直到1962年底,从武汉、上海和郑州每日开出 的“三趟快车”,以及背后的一系列制度,才将矛盾彻底解决。 在“三趟快车”主导的供港制度下,内地产出的活畜、蛋禽、蔬菜、水产和其他鲜活产品,源源不断流向香港。在新鲜之外,“供港”的卖点还包括超高品质,和超严标准——过去60年来,内地供港农产品保持了99.999%的超高安全率,活鸡、活猪的遴选过程堪比选美。 近年来,随着各类供港基地规模扩大,富裕产能也分流到不少内地城市。原先仅有耳闻的“供港”,现在成了精品超市和电商平台的特色品类。消费群体的扩大,也给这个概念带来了更多争议…… | 时间轴 | 04:03 1950年代,供港路上的“非战斗性减员” 07:46 如何将20节车厢的猪猪又快又好地从武汉送至深圳 12:34 在某些品类上,“内地供港”产品是香港的唯一选择 16:39 供港猪的遴选标准堪比选美 20:10 “产能溢出”让内地消费者也能吃到“供港级”产品 23:28 “供港”商标背后的争议 | 主播 | 陈锐 | 《第一财经》杂志副总编辑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延伸阅读 | “上海菇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罚款的相关新闻 最终,上海菇缘农业收到了40万元的从重罚单。 五丰行历史概述 与共和国几乎同龄的华润五丰,已经发展成为香港最大、内地领先的食品经销商。 《“三趟快车”背后的湖南粮油故事》 湖南粮油集团原储运部经理黄梓强对“三趟快车”制度的珍贵回忆。 内地对香港在各类鲜活食品上的贡献率(香港审计署,2017) 最新內地供港鮮活食品情況 目前,香港渔政署会每日公布内地供港的几类重要鲜活产品数据。 《探秘香港餐桌“必备菜品”:来自明星产区的“宁夏菜心”》 宁夏蔬菜从地头流通到香港市场,全程目前可控制在36小时左右。 《上海供港猪产业面临困境 将采取措施保护地方特色养殖业》 2016年,上海供港猪的实际出口量就已远低于商业部下放配额。 2021年部分供港澳农产品出口配额(香港贸发局,2021) 《供港蔬菜来沪被抢空,但上海吃货更关心如何辨真假、后续够不够、哪里能买到……》 2019年新年展销会上,上观新闻针对上海市民抢购“供港蔬菜”的报道。 《原国家商评委裁定被驳回,晨光乳业保住“供港”商标》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二审判决中认为,“供港”为中文非固有词汇,晨光乳业“供港”商标也不足以引人误解、不带有欺骗性质。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4-2829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9 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这仍然是一起隔离期间的远程录制节目。上个月我们公告停更一周的时候,显然没想到上海的疫情会发展至此。 现在,做播客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逃避信息轰炸、寻求平衡的一种方式了。 疫情期间,我们重读了一本著名的科普书籍《纽约》,它的副标题是“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它用有趣的图文和丰富的数据,为纽约这座城市做了个扫描,介绍了那些支撑城市运转的基础设施。 《纽约》的前言是这么写的:任何一个大城市的居民都很少停下来思考,那些日日夜夜使城市维持正常运转的系统有多复杂。而现在的上海,和身处上海的我们,恰恰处于一种停下来的状态。 所以,我们试着模仿《纽约》的形式,制作一期音频形式的《上海》。当然,一期节目的时间远不足以给上海这样一座城市描绘一个哪怕最粗略的轮廓,所以我们选取了5个关键词,或者说5块切片,报一些数字、讲一些故事,观察上海日常生活背后容易忽视的信息。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32 停下来思考,一座超级城市的运转有多复杂 04:26 蔬菜:高速公路和集中批发市场为菜篮子托底 11:59 冷链:大城市需要“大冰箱” 16:09 天然气:马拉西亚和小洋山岛 20:43 就业:坐办公室、拿固定工资的人,其实是少数 25:13 医疗:极其分散的需求和停不下来的投入 27:41 几个有些遥远的名词 | 延伸阅读 |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 2021年上海统计年鉴 节目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此。 《文汇报》在2020年对江桥蔬菜批发市场总经理顾正斌的报道 节目中关于江桥蔬菜批发市场的数据有一部分来自于此。 疫情期间上海港冷藏集装箱问题的报道 一份关于冷链物流的报告 2021年我们的同事王一越关于上海城市管理的报道 如今再读……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4-2129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8 前任CEO,又回来了他来了,他来了,他戴着CEO帽子走来了! 3月17日,星巴克在其官网上宣布,现年68岁的公司灵魂人物霍华德·舒尔茨将重新担任公司临时CEO。这也是他在星巴克的第三个CEO任期——星巴克自己的说法是,舒尔茨任职于公司的1992年至2017年间,公司的股价上涨了210倍。 在美国乃至全球市场,公司因陷入困境,而请回曾经的CEO、创始人并委以重任的案例不少。学界对这类现象也有个说法,叫“回力镖CEO”。当然,不是每位CEO都是乔布斯和舒尔茨,专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回力镖CEO”的表现往往更差,因为他们面对的公司、市场和竞争格局,很可能与第一个CEO任期内截然不同。 即使是最先进的公司,也逃不过人情世故的考验。“知人善任”可以说是最难做好、却也最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本期节目,我们就从舒尔茨回归说起,聊聊“回力镖CEO”这一模式的利弊,以及大公司遴选高管难在哪里。最后,我们还会简单分析一下,舒尔茨此刻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星巴克。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57 星巴克的灵魂人物其实不是公司创始人 06:11 “回力镖CEO”的表现一定更好吗? 08:21 雷富礼回归,但宝洁的巨头传奇不再 18:14 错配的CEO等高管会给大公司造成多大损失? 21:19 舒尔茨现在要帮星巴克做什么? | 延伸阅读 | Vol.21 企业家纷纷卸任CEO,这个职位不香了? 舒尔茨回归后,星巴克的官方声明 在这份声明的最后,星巴克特别指出:自1992年公司上市、至2017年舒尔茨离任CEO期间,公司的股价上涨了210倍。 《季琦三进三退,华住的下一站在哪?》 3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4次敲钟,季琦是中国最成功的连续创业企业家之一。 Boomerang CEOs: What Happens When the CEO Comes Back? Christopher Bingham主导的调查显示,“回力镖CEO”让公司“起死回生”的故事在整个市场上并不多见。(注:我们在节目中将这项调查说成了“MIT斯隆商学院的一项研究”,实际情况是这项调查的成果发表于《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抱歉。) Can P&G Find Its Aim Again? 《财富》杂志对于雷富礼回归后如何管理宝洁的长篇特写。 Are Founder CEOs Better Innovators? Evidence from S&P 500 Firms 这项研究同样推翻了“公司创始人就是好CEO”的固有看法。 Another Outsider Falls Victim to Nike's Insider Culture 《纽约时报》对于Nike内部文化的报道(吐槽)。 The High Cost of Poor Succession Planning The $112 Billion CEO Succession Problem 两篇文章都认为,如果大公司在高管选任上犹豫或犯错,会产生很大的无形经济损失。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4-132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7 人类如何消灭传染病?首先,想表达感谢。在上周发布停更一周的消息后,收到了许多听友的关心,把我们感动到了。目前,两位主播和制作团队均按照上海的防疫政策,居家隔离、足不出户。说实话,和许多生活甚至生命受到疫情切身影响的人相比,我们的处境已经算得上幸运。但和每个普通人一样,我们也感受到很大的精神压力,听友的关心是我们重要的支持力量。 这期节目的内容,也与这样的心理状态有关。 我们每天或被动、或主动地接收大量疫情相关的信息,虽然十分必要,但有的时候也想透口气,然而,我们也很难完全跳出疫情去关心别的事,所以我们选取了传染病防治这样一个话题,和当下相关、但又保持距离。 人类的文明史绕不开传染病,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天花,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就已流行。而天花,也正是人类唯一彻底消灭的传染病。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不熟悉这种可怕的疾病,但实际上,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才正式宣布这一疾病被彻底消灭。 仔细考察这段故事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不止是一个现代医学的胜利,而是一个复杂政治、经济背景下的成果,并且与我们现在的疫情防治也息息相关。尤其是当下经历新冠疫情的人们,听完这期故事,应该会有更多感触。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33 人类唯一消灭的传染病 06:37 苏联提出消灭天花计划的四个原因 12:48 美国主推的“消灭疟疾计划”为什么失败 16:40 框架建立:美苏合作、WHO居中协调 18:47 让全球接种疫苗有多难 23:39 盖茨基金会的“富可敌国” 25:02 应对新冠的很多方法,在消灭天花时已经开始使用 | 延伸阅读 | 《叙事中的天花:将疾病控制写入冷战历史》 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Erez Manela在2010年发表的关于全球根治天花的论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根治天花计划报告 天花疫苗的发展历史 其中提到不少有助于大面积疫苗接种的技术。 《疫苗的史诗》 病毒学专家让-弗朗索瓦·萨吕佐的疫苗科普著作。 GPEI(全球根治疟疾计划)资金来源的可视化统计 GPEI(全球根治疟疾计划)的资金来源明细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金来源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4-0626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6 小历史 | 1958,史上最畅销机动车诞生不是福特T型车,不是大众甲壳虫,而是本田小狼(Honda Super Cub)。 这是一款本田公司在1958年推出的轻型两轮摩托车。60年后,2017年,第1亿辆本田小狼下线,它也被认证为全球最畅销的机动车。 这款产品未被正式引入中国,所以国内知名度不高,但享誉全球,甚至逐渐衍生出产品文化。2016年,一部名叫《Super Cub》的轻小说开始连载,2017年被改编为漫画,2021年电视动画版播出,这也是我们对这一产品感兴趣的契机:一款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摩托车,凭什么畅销60余年?还能有以它为名的动画作品? 发明这台车的是大名鼎鼎的汽车业伟人、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但如果深入考察资料,就会发现孕育这款产品的还有另一个人,就是本田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藤泽武夫。他们在本田小狼这一产品上的创举,至今都值得借鉴,这两人搭档创业的案例,也是商业史上的经典。 本期节目,我们讲述本田小狼诞生的故事。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02 技术宅与生意人一拍即合 09:15 危机!年终奖只有5000日元 12:04 本田小狼凭什么畅销、长销 23:11 重新定义美国摩托车市场 28:21 重新思考“最佳拍档” | 延伸阅读 | 四冲程发动机 常见的内燃机类型,多用于汽车、卡车、发电机等设备中。所谓“四冲程”,指的是发动机的每一个运转周期,每个活塞要上下运动四次。四个冲程分别是:1)进气;2)压缩;3)点火;4)排气。 它的优点是燃烧效率高、排污少、油耗低。缺点是设计和制造相较于二冲程发动机复杂。 二冲程发动机 一种相对简单的内燃机类型,多用于船舶、小型机动车等设备中。所谓“二冲程”,指的是发动机每一个运转周期,活塞上下运动两次,即可完成进气、压缩、点火、排气的过程。 它的优点是设计简单、造价低、体积小。缺点是燃烧效率低、油耗高、污染大,并且耐久性不佳。 《本田小狼与我》 2021年播出的电视动画,改编自同名轻小说,讲述高中女生小熊机缘巧合下买了一辆二手的本田小狼,由此结识新的朋友,生活发生改变的青春日常故事。 《梦想力》 本田宗一郎本人在《日本经济新闻》上连载的自传合集。 Super Cub Story 官方制作的本田小狼历史。 《本田宗一郎:“原始人”的经营法则》 根据已有传记和公开资料撰写的日文传记中译本。 《本田宗一郎传奇》 根据已有传记和公开资料撰写的中文传记。 《松明は自分の手で》(火炬在自己手中) 藤泽武夫的自传,尚未出版中文版。 スーパーカブ全史 All About Super Cub 摩托车网站mr.bike制作的本田小狼页面,其中可以看到节目里提到的小狼广告。 本田宗一郎与藤泽武夫 日本历史作家加来耕三的连载。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3-233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5 高贵的蛋好吃、平价、易得的鸡蛋,是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经典食材。它在民生消费的“菜篮子”中的地位如此独特,以至于各类市场上鸡蛋价格的变动,总是能够第一时间牵动长辈的心,引发一些抢购小新闻。 另一方面,和许多农产品一样,我们对于“好鸡蛋”的理解,其实没有什么共识性的标准,这也为商家创造了空间。在几家超市的鸡蛋柜台前观察一会,就能了解到散养、富硒、Omega-3添加、无抗等各类与品质相关概念,对于鸡蛋的价格能有多大程度的加成。 而在所有品质概念中,最“国际化”、在中国市场可能也最受质疑的关键词,就是“可生食”。 在日本,为了保障生食鸡蛋的独特饮食习惯,政府指导制定了涉及“蛋的一生”的产业链安全标准。行业水平和消费量的提升,也使得鸡蛋在日本可以支撑起大公司与大品牌。 目前在中国,也有一家名叫“黄天鹅”的创业公司,想把高品质鸡蛋做得更好、同时卖得更贵。但想要以“可生食”的概念打开中国消费者的钱包,对目前的市场来说,还有很大的挑战。本期节目,我们决定从超市见闻出发,带大家一起感受一些“高贵的蛋”。 本集节目中的专有名词 存栏量:某一阶段内,养殖场中的牲畜(包括成畜、幼畜、公畜、母畜等)的实际数量。例如,某牧场称自己2021年底“奶牛存栏1万头”,就是指牧场里当时饲养着1万头奶牛。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50 鸡蛋在中国的“CPI篮子”里也有位置 09:08 在上海的四家超市寻找“高贵的蛋” 16:15 日本与英国的“可生食”鸡蛋差异 18:59 当企业标准成为一种营销卖点 22:57 高品质鸡蛋能在中国打开市场吗? | 延伸阅读 | 《农业,这么有趣!》 《第一财经》杂志2022年3月刊,封面专题集中报道了新消费市场给中国农业的多项变革。专题中《一颗鸡蛋凭啥卖这么贵?》一文就关注了以黄天鹅为代表的高品质鸡蛋。 《疯狂的鸡蛋》 各家社区团购平台无一不选择鸡蛋作为爆款中的爆款,利器中的利器。 《爱吃鸡蛋的日本人,一年人均消费292个》 日本人到底有多爱吃鸡蛋?我们在节目中提及的统计数据来自这篇文章。 《鸡蛋价格规律及投资策略浅谈》 鸡蛋也有可以投资的期货产品,相应也就有了投资规律和策略。 《彭博经济学家:解密中国CPI篮子——食品占主导 服务是关键》 关于中国CPI的组成结构,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在2019年发表了这篇分析。 日本农林水产省对防治鸡蛋沙门氏菌污染提出的管理规范(原文为日文) Lion Code of Practice 英国对可生食“狮子蛋”的管理规范。 《一枚鸡蛋如何在资本市场行走?》 青桐资本的这篇报告显示,从2015年开始鸡蛋这个细分品类就已经吸引了一些投资者。 日本伊势蛋业与新加坡食品局签署协议的新闻稿(原文为日文)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3-162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4 看看Keep的招股书,果然keep住自己最难最近两年是全球的“体育大年”,这不仅利好全民运动意识的提升,也利好商业公司的发展。2月25日,趁着大家还没从冬奥会的兴奋中回过神来,Keep就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书,正式冲击中国“线上健身第一股”。 从很多方面来看,Keep都是上一轮移动互联网创业潮中的“好学生”——它让普通人拿起手机,就能尝试各种各样的运动;而公司的盈利点,则建立在“吃、穿、用、练”四大方向上。创立8年来,这家公司已经融资9轮,股东团队里挤满了明星投资机构。 但直到2022年,Keep依旧没有解决公司上市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盈利。而深究下去会发现,Keep的业务、收入和利润结构,在过去几年中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像一家专注、“自律”、以销售运动服务为主的创业公司,而是在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寻找收入增长点的过程中,变成了一家卖实体商品为主的公司。 另一方面,2022年对于想要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绝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时间点。受《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数据安全审查及新冠疫情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最近全球的中概股市值都在震荡、缩水。Keep在这时候提出上市,也许是无奈之举,但必然会踏足更险恶的市场环节。 这期节目,我们将尝试以“说数”的方式,讨论Keep在招股书中披露的几个核心问题: 1)谁在用Keep、谁在为Keep赚钱,谁又为Keep赚了最多的钱? 2)Keep的亏损,到底是暂时性的、还是结构性的? 3)Keep选在这时候上市,会有什么潜在的政策风险等着它? 如果听众朋友们对于具体的数据和计算方法有疑问,非常欢迎在评论区提出,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类似话题在未来的呈现方法。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27 一次“自恰自饭”的尝试! 05:25 Keep创始人靠“白嫖”运动知识减重50斤 09:57 Keep付费会员业务的困境很像视频网站 14:13 Keep半数收入由月活跃用户中的1%贡献 18:20 危险信号:应收账款在Keep收入中的占比提升了 26:42 “数据合规”律所将是未来中概股IPO的“标配” | 延伸阅读 | 《公司的秘密》第三辑 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商业案例库——值得关注的明星公司,不易理解的新兴公司,尽在其中。 《公司研报 | Keep上市,用户的自律能带它走多远》 简单分析Keep的IPO招股书就能发现,在公司期待的“吃、穿、用、练”闭环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挑战及竞争对手。 《Keep的加减法》 《第一财经》杂志2019年11月对Keep的报道,当时Keep最大的亮点还是智能设备和线下店业务Keepland。 王宁在高盛“BUILDERS + INNOVATORS ASIA 2019”上的介绍视频 高盛是Keep的D轮融资领投方。这一轮融资在2018年7月披露,总融资规模1.27亿美元。 《签约易烊千玺Keep提出「新自律」,意在全民健身的动力升级》 懒熊体育的这篇稿件,复盘了Keep从“自律”到“快乐”的几轮品牌定位和广告策略变化。 《Keep有点Keep不住了》 2019年,Keep曾经开出过一个销售实体产品的快闪店Keep Store。Keep合伙人兼副总裁刘冬表示,当时Keep的SKU(最小库存单位)就已经近万。 《通过Keep和Peloton看中美市场差异》 Peloton是一家在美上市的智能健身硬件公司,和Keep有很多可比之处。从Peloton近期的财报数据可以发现,硬件业务毛利率过低对于公司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公司开始发展内容服务——而Keep的发展之路,恰恰是相反的。 《Keep冲击中国“运动科技第一股” 聘请数据合规律师或成常态趋势》 数据合规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长期的课题。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3-093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3 谁在教外国人写爽文谈到文化输出,我们会想到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偶像。其实中国现在也有类似标志性的文化产品,就是网络文学。疫情暴发后,一些由中国公司创办的海外网络文学平台,用户和作者大幅增长。你可以在应用商店搜到超过20个同类型的App。以阅文集团旗下的webnovel为例,它的作者超过19万人,累计访问用户数超过1亿。 外国人爱看中国的网文这件事,我们早有耳闻,但如今已经发展到中国公司可以在海外复制这套商业模式,这就引发了我们的好奇。虽然本节目的两位主播都对网文作品不熟悉,但我们仍然研究了一番,试图简单回答这几个问题: 1)网文市场在中国是如何兴起的? 2)网文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 3)在海外开一个网文平台,和在中国有哪些不同? 在探究完这些商业模式后,我们对网文内容本身也有了更多好奇,十分期待听友留言推荐你们喜欢的网文作品,带我们入坑。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29 三条热闹的出海赛道:电商、游戏、网文 03:23 2003年起点就靠付费起家 05:03 吴文辉的第一次出走奠定网文市场格局 10:55 网文出海从用爱发电开始 15:43 东南亚不是一整个市场 18:26 网文平台的核心方法论:快速量产 26:00 韩国参与者的相似套路 | 延伸阅读 | 《19万外国人在这里写爽文》 我们的同事江睿杰和王彦琳撰写的webnovel故事。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报告》 《抢夺“起点”》 2013年,吴文辉团队第一次出走的故事。 《吴文辉:制造“中国漫威”》 2018年对吴文辉的专访,当时阅文集团收购了新丽传媒。 《吴文辉核心团队“暴走”,腾讯如何接手阅文》 2020年,吴文辉团队第二次出走的故事。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3-023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2 小历史 | 1869,将世界合二为一的苏伊士运河2021年3月,有一则听上去有点好笑的新闻,曾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世界上最长的货轮之一“长赐号”不慎搁浅,将苏伊士运河整整堵塞了六天。在尝试各种方案,试图营救“长赐号”的过程中,原本已经相当脆弱的全球物流体系,也随之提心吊胆、损失不小。 全长193公里的苏伊士运河是连通地中海与红海的最短通道,也是唯一将欧洲水域与阿拉伯海、印度洋和亚太地区国家直接相连的国际航线。它的修建过程耗时11年,数万名埃及劳工为外族“将世界合二为一”的想法付出了生命。 苏伊士运河的开发史,与法国、英国、埃及等多个国家自18世纪以来的明争暗斗紧密相关,20世纪中叶甚至直接卷入了两次中东战争。这个话题的丰富程度,以及其在历史、政治、军事、金融等话题方向上的延伸,远不是一期节目可以涵盖的。 不过苏伊士运河的另一个有意思之处,在于它还有一层“公司”属性。筹资、分红、股权变更、国有化……这些现代公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话题,苏伊士运河背后的公司都经历过。甚至当外界普遍认为这家公司的使命已经结束之后,“苏伊士”这个品牌世纪还在以其他的形式,在法国的商业社会中不断流转、变化。 2022年的第一期“小历史”栏目,我们就沿着“苏伊士运河公司”本身的历史,来回顾苏伊士运河开通至今不平凡的153年,以及这段历史中涉及到的一位外交官、一个首脑家族、一位银行家,以及一位军事领袖。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0:40 去年“长赐号”把苏伊士运河堵了,要赔多少钱? 03:22 雷赛布用一盘意面“俘获”了未来的埃及总督 10:57 建立在埃及劳工尸骨上的苏伊士运河 18:13 罗斯柴尔德家族帮英国政府成为运河大股东 22:31 纳赛尔拿下运河控制权的奇袭方案 28:20 金融与水务行业中的“苏伊士”品牌 | 延伸阅读 | 苏伊士运河:“长赐号”脱困三个多月后达成赔偿协议将被放行 BBC对于苏伊士运河“塞船”事件的后续报道。 How a Spaghetti Plate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关于雷赛布和赛义德的友谊,这里还有更多小故事。 法国修的苏伊士运河,拿破仑为此远征,为何最终便宜了英国? 法国、英国先后都派勘测队研究过开挖运河的可能性,只是拿破仑带的这队水平有点堪忧。 苏伊士运河:十年建设,十万白骨 对于苏伊士运河修建过程中到底征用了多少埃及劳工,历史上没有非常明确的数字,但可以确定这确实是一个死亡率不低的大型工程。 《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节目中引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与英国政府的合作场景来源于此书。我们在录制过程中将书名口误说成了《大银行家》,深表抱歉。(以及,《大银行家》也是一本很推荐的金融史作品) 《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 节目中引用的纳赛尔奇袭苏伊士运河公司的方案细节,来源于此书。 英国议会对于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讨论记录 Suez (entreprise, 1858-2008) — Wikipédia 关于苏伊士运河公司以及“苏伊士”这个品牌此后在法国商业社会中的流变,节目中提及的信息主要来自于这家公司的法文维基百科内容。 | 后期制作 | 潘玥、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2-233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1 “宁王”滤镜背后真实的宁德时代过去两年,宁德时代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绝对明星。2019年年底,宁德时代的股价刚刚超过100元,之后的24个月,它的股价增长超过600%,市值一度排到A股第二,仅次于贵州茅台。 但到了2022年,宁德时代的股价从高点692元一路下行,跌幅在30%左右。与此同时,它的主营业务前景也开始受到质疑,开始出现“宁德时代过于强势,部分汽车公司客户开始寻找替代者”的报道。 这样的关注度,在汽车业并不常见。宁德时代生产的是汽车上的零部件,它不直接生产汽车,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通常,它应该是那种没有太高知名度的“隐形冠军”。但两个原因让它备受关注,一是股价的亮眼,另一个是它生产的产品——汽车动力电池的电芯——实在太过重要,是电动车时代的核心部件,这让它获得了此前少有的话语权。 此外,除开竞争对手、潜力市场和供应链等热门话题,宁德时代目前的人才培养也值得关注。2021年,宁德时代和上海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和曾毓群的母校合建一个研究中心。人才问题和与之紧密相关的内部管理问题,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宁德时代能否从一个动力电池的明星成为新能源时代的领军公司。这也是接下来我们对宁德时代最好奇的角度之一,我们也会继续了解,有机会再和大家聊。 本期节目,让我们把那些容易让视线模糊的股价放到一边,基于事实来看一看宁德时代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29 海防前线的天之骄子,到苹果供应链的技术专家 06:50 “贵人”宝马 14:09 规模本身就是能力 18:30 产业投资领域,宁德时代类似华为 25:04 “宁王”这个绰号在内部不受欢迎 27:29 储能市场潜力 | 延伸阅读 | 《宁德时代被高估了吗?》 2021年初撰写的宁德时代研报。 《新能源车爆发前夜》 《第一财经周刊》对2017年上海车展的报道,其中有宁德时代与汽车客户的合作细节。2017年,也是宁德时代登陆证券市场的“前夜”。 《谁“孵化”了宁德时代》 这篇有宝马和宁德时代故事的更多细节。 Vol.39 小历史 | 1984,桑塔纳开进中国 这期节目里提到大众请退休的德国工程师帮助上海工厂提升水平。宝马也用了类似的方式帮助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的换电生意能做多大?》 宁德时代最近的新业务动态。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资料整理 | 顾昭玮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2-163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50 冰雪南下的生意这是虎年春节之前的最后一期节目,之后我们会放假两周,2月16日恢复更新。在这里给大家提前拜个年! 我们的第一期正式节目也是在2021年的春节前更新,整整一年50期节目,没有大家的支持肯定我们做不下来,在这里也再次感谢! 言归正传,这期我们关注一个热点话题,冰雪运动。可以预见,2月4日起,北京冬奥会将会像半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一样,成为全民焦点。而引发我们兴趣的是与冬奥会在申办之时的一项重要承诺:让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考虑到中国的气候条件和人口分布,要实现这一承诺,冰雪运动必须“南下”,进入那些没有天然冰雪条件的城市。 政策当然是这一进程的发令枪和助推器。但之后的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宏大叙事,而是由许多微观的商业实践累积而成。和许多事情一样,一个运动想要普及,肯定需要商业的参与,冰雪南下的过程更是如此。 这期节目我们关注两家公司:snow51和融创雪世界。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如今在城市中逐渐流行的滑雪业态:模拟滑雪机和室内滑雪场。它们怎么吸引新的消费客群?怎么赚到足够的钱,确保自己持续运营下去?我们试着寻找答案。 根据官方的报告,2021年10月,中国已经完成了“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延伸阅读 | 06:39 滑雪人群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09:55 把雪毯变成健身房 15:12 融创雪世界的来源 19:11 上瘾的生意和错配的供需 25:47 室内滑雪场的成本高在哪儿 | 延伸阅读 | 《融创带雪南下》 《南方人,像去健身房一样滑雪》 《滑雪生意在日本》 《火热的冰球》 (以上四篇来自《第一财经》杂志2022年二月刊的封面专题) 谷爱凌,如何成为最强“体育概念股”? 播客《鹰眼时间》关于谷爱凌商业价值的讨论。 全朋友圈都去滑雪了,滑雪场却不是最大赢家? 播客《声动早咖啡》对滑雪场生意的介绍。 解读《“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 《南方雪场“淘金记”》 懒熊体育关于融创雪世界的报道,其中关于教练和雪世界周边参与者的故事很有趣。 | 后期制作 | 潘玥、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1-2631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9 瑞幸如何“死里逃生”首先要提醒大家:上一期《制造安福路》节目中提及的抽奖活动,将于本期节目发布当天(2022年1月19日)晚24时停止收集评论,之后我们会以评论或私信形式通知中奖者。以目前的留言规模来看,中奖机会略显渺茫,但主要是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和长期支持! 本期节目,我们想聊一家过去一年来市场表现“超乎想象”的公司,就是瑞幸咖啡。2020年春天,瑞幸自曝了规模惊人的营收造假。此后,它就一直被盯得很紧,忙着做破产重整、赔偿投资者、更换管理层。据说,瑞幸还计划在2022年重新上市——乍听起来似乎很难。 但实际上,它作为一个连锁咖啡品牌,过去一年的生意确实很好。2021年第三季度末,瑞幸的门店超过5600家,比同期的星巴克中国还多一些,其中不少还是加盟店。这意味着,瑞幸这个品牌的信誉,虽然在一些投资者心中已经破产了,但在潜在加盟商眼中,情况没这么糟。 此外,“生椰拿铁”和“丝绒拿铁”等明星单品,又让瑞幸信心大增。感谢食品工业的力量,这些产品狠狠击中了消费者对于盐、糖、脂的需求。如果说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咖啡奶茶化”已经是常见动作,那瑞幸显然应该为这个趋势承担一些责任。 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种种反馈矛盾,让近两年瑞幸的“起死回生”,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商业案例。瑞幸已经从最早的“18个月内上市”的赌局,跳入了一个“让市场重新相信瑞幸”的新赌局。截至目前,它的表现还不错,但未来会怎样呢?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32 瑞幸,竟然,还在发财报? 03:18 粉单市场保留了瑞幸恢复上市的希望 08:12 瑞幸正从直营模式往加盟模式倾斜 13:38 生椰拿铁爆火,海南人都喝不上椰子了? 18:32 中国咖啡的“奶茶化”似乎无可避免 20:28 瑞幸破局精品策略:不仅讲产地、还要讲规模 | 延伸阅读 | 《瑞幸新赌局》 《第一财经》杂志2022年第1期对于瑞幸“复活”策略的详细报道。 Vol.04 各种“破产”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们上一次比较系统地聊起瑞幸,(竟然)是本节目幼年阶段的第4期。 《瑞幸暴涨近50%!一文读懂:美股粉单市场到底是什么?》 从《华尔街见闻》2021年3月的这篇报道中可以看出,瑞幸股票在粉单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不低。 《自贩机、加盟业务重启:“神州系”分崩离析,但瑞幸咖啡又开始扩张了》 除了加盟门店业务之外,瑞幸还开放了24小时自助咖啡机的加盟扩张。 《椰萃创始人吴启星:我们如何与瑞幸一起研发了生椰拿铁》 微信公众号“明亮公司”采访了早期与瑞幸合作开发“生椰拿铁”的供应商椰萃。 《抢夺6亿个“奶盖”的生意》 实际上,目前市场围绕奶茶、咖啡用乳制品的“微创新”非常多,许多公司都在做“乳品复配”的生意,也就是想办法将牛奶、奶油、炼奶、芝士、黄油等原料都塞到饮品中。 《【重磅】瑞幸签署埃塞俄比亚3000吨咖啡生豆采购大单!》 3000吨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2021年7月,埃塞俄比亚一个月出口的咖啡豆就有3.1万吨。 《好咖啡,云南产?》 《第一财经周刊》2018年初对于云南咖啡的报道,当时市场已经对于“优质高价”有了初步意识,但竞争没有眼下这么激烈。 《云南深山里的咖啡暗战》 到了2021年,云南咖啡市场已经变成国际大公司、连锁公司和精品咖啡品牌的混战,最大的问题变成了产能,而不是价格。 Luckin Coffee: Fraud + Fundamentally Broken Business 最后可以一起复习一下2020年初,浑水代为发布的这份瑞幸做空报告,调研方法论非常扎实。 | 后期制作 | 杨超、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1-192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8 制造安福路2022年的第一期常规节目,我们想带着大家一起逛逛街,关注一条上海市中心如今最时髦的小马路——安福路,以及路上围绕着新消费品牌和消费者发生的一些新鲜事。 近几年安福路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度,与BM、多抓鱼、三顿半和话梅等新消费品牌的门店落位于此不无关系。这种势头如此强劲,以至于把附近的一整片历史街区都带动起来了,变成了一种新形态的消费旅游潮。 新品牌与老街区的竞合关系,已经不局限于流量和注意力。它们其实是在争夺话语权,一种定义城中潮流风格的话语权。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所以在录制的过程中,也会隐约感觉到这期节目和以往不同。 当我们谈论起历史、品牌、门店、物业开发、街道规划、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时,会发现这些概念实际互相影响,堆叠着出现在街上。往往一个线头还没理清,思绪就被下一个线头吸引了。 但可能也没关系,城市、商业与生活,终究会交织成一种独特的氛围,你肯定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没有,那就多去逛街吧!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品牌包括:HARMAY话梅、三顿半、多抓鱼、观夏、Farine、Wagas、素然及其子品牌(Klee Klee、An Ko Rau安高若、in the PARK、extra one)、野兽派、Cabana、BadMarket、handhandhand、Marienbad马里昂巴、永乐股份。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11 插播一则抽奖通知 05:41 安福路在小红书上的“热度”超过了南京东路 09:05 在安福路开店,就像是在做高考数学压轴题 12:51 新消费品牌店都挤在安福路一角的原因 18:46 如今人挤人的武康大楼路口,二十多年前是马路菜场 24:20 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旅游景点商业街” | 延伸阅读 | 《上海马路40年 |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一些关于安福路及其历史的基本介绍。 《“上街”:顶流新消费品牌的新冒险》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12月刊对安福路周边消费品牌门店和消费生态的深入报道。 三明治-555 Project 对于节目中所谈论的安福路-武康路一带,创意写作孵化平台“三明治”有一个长期的报道和研究计划,以“在地叙事学”的方法关注整个社区内的故事与变化。这个计划以区域内五原路、武康路和乌鲁木齐中路的读音命名为“555 Project”,不定期更新内容。 《一个网红面包店的突然死亡,和 6 个人糟糕的夏天》 如果要复习Farine被关停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篇文章可以给你提供几个不同视角的讨论。 《放弃“设计师品牌”定位的素然,如何扶植起至少 4 个“设计品牌”?》 我们在节目中提到了素然旗下的几个品牌,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服装集团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以及它的创始人王一扬几年前在想什么。 《关于三顿半概念店的7000字细节︱有方专访三顿半创始人、裸筑更新主持建筑师》 对于三顿半的门店设计始末,关注建筑和空间文化的“有方空间”采访了三顿半的两位创始人,以及门店的设计方。这也是市面上对于三顿半目前比较详细的采访之一。 《国产香氛,开始“香”了》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7月刊对于几家国产香氛品牌的报道,其中提到了观夏和handhandhand在产品设计、渠道布局和营销策略上的一些想法。 《上海“顶流”安福路:线上品牌溢价之秘》 关于“永乐汇322园区”如何被共享办公品牌base改造成新品牌必争之地,以及base自身的股权此后又经历了什么变化,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的内容。 《“多抓鱼”爆红的背后,为什么安福路成为众多“首店”入驻第一站?》 基于多抓鱼入驻安福路的案例,上海市徐汇区政府也分享过一些招商引资的细节。 《我是如何利用大众点评,一年“白嫖”了500家餐厅的?》 对于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和内容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以及餐饮品牌为了维持市场美誉正在做什么,推荐阅读“企鹅吃喝指南”2021年年中的这篇公众号推送,了解更多。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1-122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7 年度盘点 | 2021失意大公司·全球篇2022年的第一期节目(同时也是连续三周“年终盘点”的最后一期),我们来看几家全球范围内的“失意大公司”。 本次挑选的标准依然围绕“2021”和“大公司”两个关键词展开,其中,有一些“意料之中”的公司没有入选。在反垄断、平台治理和隐私数据保护等大话题上,全球的主旋律与中国一致,但尚未对Google、苹果等真正意义上的“大公司”产生实质性的业绩影响,所以我们只是将其列入提名,把更多时间留给了另几家确实闹心的公司。比如被拆分的通用电气,它的案例在这一年格外具有纪念和讨论意义。 我们从自己挑选这几家公司的过程,以及此前的听友留言中发现:对于国内的公司,以及与个体联系紧密行业,大家的感知往往都会敏锐一些;但对于全球范围内的话题,除非你是国际新闻爱好者,或是自身工作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一些足够重要、深远的变化也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我们也希望这期节目能在更大的视野上,起到一些“查漏补缺”的小作用。 最后,我们还简单讨论了正经历严重通货膨胀和债务压力影响的土耳其。这不是公司案例,但讨论“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也符合我们早前提到的一个思路——如果从经济学规律出发,去看治理国家时的一些操作,可能会发现这与治理一家复杂公司的差异并不大。 新的一年,依旧欢迎你的收听、支持与反馈。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03 通用电气所代表的“工业集团终极形态”过气了 09:46 令阿迪达斯头疼的中国市场与东南亚工厂 17:37 从“急性病”转成“慢性病”的汽车业缺芯潮 26:26 全球投资让软银集团膨胀、也让它市值缩水 34:13 土耳其为何再次掉入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 | 延伸阅读 | GE and the Belief in Management Magic 针对通用电气拆分所代表的工业集团时代落幕,《华尔街日报》给出的看法是:管理很重要,但经济和商业周期往往更重要。 《鸟巢“管家”争夺战》 《第一财经周刊》2008年的报道,当年全球四大电器巨头为了“鸟巢”仅仅1.65亿元的智能管理项目招标展开了激烈争夺。 [Why Manufacturing is Driving Vietnam’s Growth](vietnam-briefing.com/news/why-manufacturing-is-driving-vietnams-growth.html/) 越南在贸易方面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已成为世界上极具吸引力的制造业中心。但新冠疫情反复正让众多工厂以及背后的全球品牌受伤。 《非常时期,汽车业的自救与“过冬”》 《第一财经》杂志2020年4月刊报道,没有想到新冠疫情对于汽车供应链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2022年,我们依旧可以讨论“供应链韧性”的问题。 《研报 | 13500亿日元!软银为何会亏这么多钱》 2020年4月,也就是软银集团首次因投资失误、账面资产缩水时,我们对这家奇特的日本公司(以及孙正义本人)的一些讨论。 2018-2021年土耳其货币和债务危机-维基百科 是的,在维基百科上,有一个独立词条专门介绍土耳其近年动荡的经济局势。 《公众感觉最糟糕的时候,情况已经开始好转了》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12月刊对复旦大学副教授、畅销书《置身事内》作者兰小欢的访谈。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出,他对2022年还有很多期待,希望你也是。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2-01-054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6 年度盘点 | 2021失意大公司·国内篇“切忌没有根据的乐观。” 这是电影《新哥斯拉》中有的一句台词。 2021年的最后一期节目,我们用盘点“失意大公司”的方式来回望这年。这既是我们供职的《第一财经》杂志的传统,也符合大家对过去一年的整体印象。 选择的标准是“2021”和“大公司”。首先这家公司的主要失意事件应该发生在2021年,这样有些公司就被排除在外,比如华为,它虽然今年也面临挑战,但这种挑战的引发事件发生在2021年之前;其次这家公司要是大公司,中小微公司不在范围之内,因为大公司对整个商业世界的影响力更大,同时可选项也较少,选起来方便。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从编辑部自己的候选列表,和听友的留言中,选出了10家2021年的失意大公司,国内和全球范围各5家,分两期介绍,这期是国内部分。 这些公司的失意原因大都显而易见,但我们仍想做一些基本的梳理,记录一些值得记录的细节,如果能让你的2021整体印象变得颗粒度更细一些,那就太好了。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56 滴滴 06:43 苏宁 12:11 阿里巴巴 21:01 好未来 30:08 恒大 38:58 “提名奖” | 延伸阅读 | 什么是滴滴的真问题 《商业就是这样》第24期,录制于滴滴被网络安全审查之后。 《苏宁的流动性危机早有伏笔》 2020年底对于苏宁集团的研究。 《人事架构大调整,阿里重启“大航海时代”》 对阿里巴巴架构调整的分析。 《虾米真的被阿里巴巴耽误了吗?》 虾米是阿里大文娱困境的典型代表。 《阿里巴巴的性侵丑闻,公众之怒从何而来》 我们的同事吴洋洋对阿里巴巴争议事件的第一时间分析。 《“双减”政策风暴》 《商业化的学前教育是时候停下来思考初衷了》 3年前对K12教育培训的反思。 《恒大: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专栏作家崔鹏对恒大危机的评论。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2-294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5 2021年度盘点 | 最神秘独角兽SHEIN从这期开始,我们进入年终盘点模式。 第一弹,我们来关注2021年“横空出世”的一家独角兽公司——SHEIN。说是横空出世,但其实这家公司也已经过13年的历练,只不过因为它的产品不在内地销售,所以国内消费者和媒体此前所知甚少。 但疫情之后,凭借惊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SHEIN已经变得无法忽略。它的上一轮融资还是在2020年底,当时的估值已经达到300亿美元。 SHEIN的业务并不新鲜,它把中国生产的女装,卖到北美、欧洲、中东等全球各个市场。它显而易见的标杆是ZARA等快时尚巨头。我们曾经在第29期节目介绍过ZARA,它已经把快时尚这种模式修炼纯熟,但相比前辈,SHEIN速度更快、品类更多、更便宜,而且几乎所有产品都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它已经从“快时尚”(fast fashion)进化到“即时时尚”(real-time fashion)。 “SHEIN是怎么做到的”——2021年,所有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我们试图给出一个尽量完整、中肯的解释,或者说理解框架,而不是什么一点就通的“秘籍”。 最后,预告一下,接下来两期节目,我们将盘点2021年的“失意大公司”榜单。我们非常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你的名单,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回望2021年的好角度。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51 关于“年度独角兽”SHEIN的一些“大”数据 04:25 婚纱,跨境电商都爱的尖货? 10:53 没有审美,也能去SHEIN做设计师 14:54 “即时时尚”背后的数字管理系统 27:15 小包直邮避免被税,跨境电商的“省钱小技巧” 31:41 每一部分都比同行好一点,最终让SHEIN在2021年起飞 | 延伸阅读 | 《揭秘 SheIn:中国最神秘百亿美元公司的崛起》 《"超越“亚马逊,神秘的SHEIN是啥来头?》 《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一)从寒门学子到三千亿创始人的传奇故事》 SHEIN的早期发展过程、以及其创始人许仰天的背景,有很多种大致相同但细节不一的说法。本期文章的内容主要参考了以上三篇文章。 《走快一点、做精一点、想远一点 ——看80后“行动派”如何开辟在线服装外贸蓝海》 目前公开资料中关于许仰天的最早报道之一。 《SHEIN为什么这么快?》 《第一财经》杂志通过走访SHEIN的前员工,以及位于广东的多个代工厂,深入介绍了SHEIN建设供应链和数字管理系统的过程。 《【深度】SHEIN在全球每天卖数千万美元的秘密,藏在广州300多家工厂里》 2021年夏天,界面新闻同样关注到了SHEIN在广州的代工生产规模。 《跨境独角兽SheIn(二)从无人关注到2.5亿粉丝:Shein的营销奇迹》 SHEIN如何利用海外网红和投放策略,让公司的推广实现较高的ROI(投资回报率)。 《SheIn 移动总经理裴暘:公司有钱了做什么?》 在2016年的一次行业活动上,裴暘分享了SHEIN的一部分营销投放策略,以及在产品图优化上的很多心得。 How Trump’s Trade War Built Shein, China’s First Global Fashion Giant 彭博社对SHEIN的这则长篇报道认为,SHEIN吃到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低税率红利。 Chinese online giant Shein lead the race to buy Arcadia 2021年年初,SHEIN竞标收购Arcadia集团,报价领先于同行,但Arcadia集团最后被Boohoo买走。 Shein opens Parisian pop-up shop during fashion week 从美国迈阿密和法国巴黎的快闪店案例可以看出,SHEIN对于线下的营销机会并非全无兴趣。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汽水儿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2-223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4 机器人为什么一定要长得像人?“机器人”(Robot)从101年前被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明之初,就给人一种强烈的未来感。即便到了现在,依然如此。 日常生活中,许多自动化产品被冠以“机器人”之名,以提升其科技感(物流机器人、扫地机器人),但本期节目讨论的“原教旨主义”的机器人,指的还是科幻作品里设想的,那种可以替人做各种事情的人形机器人。 这种产品一度被认为难以实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曾有一波机器人热,本田等日本公司开发了一系列“人形自走”的机器人产品,它们能够直立行走,与人互动,但因为各种技术和功能上的缺陷,最终这些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仅限于舞台,无法成为大规模生产的商业产品。 但在2021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制造商们重新进入这个领域。而且这些公司不是在玩票,而是认真地将机器人视为和电动车一样的重大机会。哪些技术前提的改变,让它们有自信能把机器人从未来带到现实生活中?它们还有哪些挑战需要克服? 这期节目并不想让你对机器人这件事更怀疑,或是更有信心。但如果能让你更认真对待这个“科幻电影里的事物”,那就好了。 如有兴趣,可以点击这个链接购买《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11月刊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43 为什么非得是“人形自走”? 06:26 “造个阿童木出来” 10:24 从波士顿动力到ANYmal 14:42 机器人也处在“特斯拉前夜”? 20:11 起点与终点 | 延伸阅读 | 《让“大白”成真》 这篇文章介绍了更多机器人创业背后的细节。 《机器人革命》 细致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机器人行业的影响。 《陈楸帆×刘宇昆:漫谈机器人》 两位科幻作家对机器人的思考。 《为什么机器人一定要长得像人?》 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想象,以及背后的文化思考。 《在仓库里,机器人已是一把好手》 在许多领域,机器人,或者说智能自动化工具已经非常普及,物流业是其中的代表。来看看背后的商业逻辑。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根据士郎正宗原作漫画改编的电视动画,共两季。虽然名声不及押井守的同名电影响,但质量不输电影,甚至更佳。节目中提到的TACHIKOMO是作品中的一种人工智能战车。 新世纪福音战士Neon Genesis Evangelion 由庵野秀明导演的动画作品。节目中提到的“EVA”出自此作,根据官方定义,它是一种“泛用人型决战兵器”。巨大机器人是日本动画特有的题材类型。 底特律:成为人类 Detroit: Become Human 节目中提到的游戏,Quantic Dream出品,2018年发售。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2-1526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3 小历史 | 1990,南怀瑾与首条中外合资铁路第二期“小历史”栏目,我们来关注一条运行于浙江省内的铁路。 2021年底,中国的第一条民营控股高铁线路“杭绍台高铁”开始试运行,民营资本在这条铁路中占股51%,这被认为是铁路系统改革的一个里程碑。 但本期节目故事的主角,不是杭绍台高铁,而是一条始建于30年前,规模更小、如今早已不是主流交通选择的线路——金温铁路。可以说,后者的历史价值和改革深度,要远远超过如今的杭绍台高铁。 铁路、火车,看似是寻常的交通运输工具,但许多国家都曾将其视作经济和政治博弈的关键载体。在中国,铁路系统的管理运营更是至今都与“铁老大”紧密相关,想用市场经济制度打开这个体系,并不容易。 浙江多富庶之地,如今的金华、温州,商业价值更是蜚声海外。这两地之间的铁路规划,早在1912年就被孙中山先生写入《建国方略》中,却历经“七上七下”。直到1990年代,温州地区“死路一条”的困境,才被一个创新的制度和团队解决,造就了全国第一条“中外合资”的铁路线。 金温铁路的历史,也与大名鼎鼎的南怀瑾紧密相关。说到南怀瑾,后世对他的讨论、争议非常丰富,本期节目与他的思想、文化和其他事业无关。通过翻阅史料,我们主要希望还原南怀瑾对于金温铁路的期望,以及一些超前的、理想化的想法,与当时的中国现实对冲后的结果。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14 1912年,金温铁路规划就被写入了《建国方略》 05:54 骑行21天送至北京的民间建设方案 09:05 南怀瑾对金温铁路提出的8条超前想法 11:37 在淤泥上修铁路,还要省钱 15:55 未能如愿的一笔摩根士丹利贷款 20:04 “事后求神拜佛,何如事先盖庙烧香” | 延伸阅读 | 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开始试运行 杭绍台高铁控股股东方复星集团对于项目的介绍。 《南怀瑾与金温铁路》 由金温铁路的总顾问侯承业博士编撰,详细记述了金温铁路修建的始末。本期节目中提及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本书。 刘锡荣:南怀瑾先生与金温铁路 曾任温州市长、市委书记的刘锡荣参与了金温铁路建设前期的很多工作,他的回忆内容与《南怀瑾与金温铁路》所著内容基本一致。 金温铁路,圆我21年的梦-访为铁路建设上书者 温州新闻网2004年对金温铁路民间催生者李子元的报道。 京沪高铁,神话与现实 《第一财经》杂志2019年底对“闪电上市”的京沪高铁公司的研究报告。京沪高铁也被认为是铁路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经典案例。 | 后期制作 | 杨超,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2-082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2 看,这是国家为你囤的货冬天来了,感觉很适合讨论富有安全感和获得感的民生话题,比如囤货。 寻常人家,哪怕再热衷于买买买,也很难把住所变成仓库;但如果是国家出手囤货,采购就会走向另一个数量级。石油、棉花、金属、糖浆、猪肉、蔬菜、咖啡、葡萄干……都能变为令人安心的储备。 从1953年开始,中国就格外重视建设国家战略储备体系,以至于给外界留下了热衷囤积民生物资和大宗商品的印象。从规模上来说,中国在粮食、猪肉等方向上的储备确实足够惊人,但从比例上来说,这更像是一个消费大国最基础的居安思危。 另外,就像企业会关注周转、清理库存那样,国家储备其实也是一个与市场紧密合作的流动体系。如果你对储备物资的管理办法略有了解,就会发现,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美国医疗系统囤的)N95口罩也会过期,逢年过节出现在市场上的储备猪肉,却不一定会过期。 而在国际市场,近期与储备最相关的新闻之一,就是美国联合日本、印度、英国等多个国家,释放了总计超过1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试图抑制油价上涨。但是这个策略实际上失效了——短期内,油价不降反升。 政府到底投放多少储备,才会真正改变市场的运行规律?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路追踪到了十多年前的中国糖市场和棉花市场。结果发现,调控价格这件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国家囤货”这件事。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09 加拿大最近释放了2.3万吨“枫糖糖浆战略储备” 04:32 中国的储备猪肉量大致相当于1200多万头猪 07:06 指导全球多国石油储备的IEA,本身就诞生于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 15:55 新冠疫情来了,美国医疗储备中的N95口罩被发现过期了 21:08 “托市收购”政策如何让储备粮变成了“转圈粮”? 24:16 美国释放石油储备,为何油价不降反升? | 延伸阅读 | 本期的延伸阅读比平时要丰富,请按需自取: Explainer: What is the SPR, the emergency oil stash Biden is tapping? 路透社关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的知识点小总结。 Canada taps into strategic reserves to deal with massive shortage ... of maple syrup NPR对于加拿大枫糖糖浆储备的(正经)报道。 热点解析:中国大宗商品战略储备有哪些品种? 路透社对于中国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的知识点小总结。 特写: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探秘 关于我们在节目中提到的宁波镇海石油储备基地,主要细节来自于这篇文章。 中国将拍卖220万吨储备粮食 储备粮在拍卖时,品质不一定都在最佳状态,有一部分只能做饲料。 《防灾,原来如此!》 提及美国医疗物资的储备时,我们也想推荐这本实用、简明的安全应急指南,由《第一财经》旗下“未来预想图”团队出品。 4个问题,带你了解中国的“战略猪肉储备” 《纽约时报》2019年针对中国猪肉储备的经典报道。 托市收购是与非 《时代周报》关于“托市收购”制度的一个入门报道。 经济日报:托市收购稳种粮信心 《经济日报》对于“托市制度”的讨论。 浙江湖州 鱼米之乡米更香 我们在节目中提到了一个品牌与粮站合作收粮的案例,就出自这篇报道。 中央储备糖、储备肉06年平抑价格应急救灾作用显著 关于华孚集团释放储备糖以平抑物价的故事,来自这篇文章。 政策明朗有利于国内糖价稳定——2021年《中央储备糖管理办法》变动与影响分析 虽然没有查到原文,但我们还是根据这篇文章,引用了广西财政厅课题组《广西蔗糖储备财政政策研究》的一些成果数据。 | 后期制作 | 杨超、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2-0131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1 立顿往事和变时髦的袋泡茶这两年的新消费创业热,喜欢把一个个格局稳定的传统消费品重新做一遍。三顿半是其中的代表,它把有些沉闷的速溶咖啡做出了新意,也挑战了传统巨头的地位。在另一个品类里,也在发生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袋泡茶。 袋泡茶和速溶咖啡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有一定成瘾性,相比于同类的其他产品形态,它们的核心价值都是方便,而且这两个市场都有一个长期的跨国巨头。速溶咖啡里是雀巢,袋泡茶里则是立顿。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首先回顾了立顿是如何确立其统治地位的,它的核心是把一个农业品变成工业品。其次,我们解释了中国茶叶市场的特殊性,在这个市场里,昂贵的产品(原叶茶)比廉价的产品(袋泡茶)卖得多得多;最后,我们从新式袋泡茶的产品创新切入,解释他们如何打破这种不利局面。 但在分析完所有要点后,我们发现,袋泡茶创业公司要挑战的,未必是已有的老大,或者说,这不是它们现在要关心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热衷欣赏大卫挑战歌里亚的叙事,但商业世界里,大卫未必得亲手击败歌里亚。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42 立顿本人爱营销 07:12 所有立顿喝起来都是一个味道 14:42 足球运动员爱喝茶 19:41 金字塔和尼龙 22:48 水果和花香 27:32 立顿or三顿半,谁是对手? | 延伸阅读 | 《袋泡茶又变潮了》 《第一财经》杂志关于新式袋泡茶的报道,可以在其中找到更多数字和技术细节。 《中国茶叶更新招股书,旗下90%的茶叶是采购来的》 远川研究所对于中茶这家公司的研究。 把茶叶卖给年轻人有多难 播客《贝望录》关于茶叶市场的节目,其中有关于传统茶叶、新式茶饮等市场的分析。 《Sir Thomas Lipton And His Empire Of Tea》 NPR关于托马斯·立顿本人的报道。 《茶的真实历史》 茶叶是全球史当中的重要角色,这本书能帮助你重新理解茶叶。 《A Full Cup》 托马斯·立顿的传记。立顿公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1-2429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40 串台【井户端会议】:音乐剧为什么在上海爆发?本节目第一次串台了。播客《井户端会议》《东亚观察局》《魔都剧好看》的主播梵一如老师最近在上海开设了一间录音棚,我们有幸体验,也就顺势录了一期——不,是两期节目。 一期是我们作客《井户端会议》,与梵叔聊了媒体从业者的转行故事,其中包含许多之前没谈起的个人经历和见闻。非常欢迎你在各个平台搜索“井户端会议”,收听这期节目——串台【商业就是这样】:媒体这座“围城”和我们的选择。 另一期就是本节目,我们邀请梵叔来解析当下在上海大火的线下演出市场,尤其是本土音乐剧行业。 除了播客主播,梵叔的另一个身份是文化演出行业资深从业者和投资人。他告诉我们,从疫情之后,上海的线下演出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从一开始受疫情影响处境艰难,到现在出现了难得的繁荣景象。按照梵叔的说法,“人民广场附近快成上海的百老汇了”。这引发了我们的好奇:火爆的背后哪些因素起了作用,一场演出的商业模式有了哪些变化。梵叔是这个些好奇最合适的解答者。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尝试访谈,信息密度和节奏还在适应当中,欢迎多提意见,期待你的反馈。 | 嘉宾 | 梵一如(微博:@番薯梵一如)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5:20 音乐剧在上海火热的三个因素 12:20 剧场品牌化是大趋势 18:13 一部音乐剧成本500万,花在哪儿 28:12 经典盈利模型:保利巡演 31:33 一线演员可以分票房了 36:10 音乐剧、话剧、脱口秀、live house对比 44:49 影视人才在音乐剧获得强烈正反馈 47:51 亚洲大厦盛况 51:33 和游戏、酒吧、剧本杀争夺消费者 54:27 高铁对音乐剧的加成 | 延伸阅读 | 魔都剧好看 梵一如最新推出的一档关于上海线下演出行业的播客节目。 《给中国音乐剧市场带来希望了吗》 关于节目中提到的综艺《声入人心》的深度报道。 《小剧场的春天》 疫情之前的北京话剧市场观察。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1-171h 00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39 小历史 | 1984,桑塔纳开进中国如果要选一辆车来代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汽车行业,桑塔纳是毫无争议的候选者。 这是中国汽车市场销售时间最长的一款车,正常情况下,一款车型过了6年就要更新换代了,桑塔纳从1984年卖到了2012年。甚至在停产之后,“桑塔纳”这个名字还被挪用到一款新车型,又销售了10年。2012年,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汽车在家庭中普及;1984年,则是中国汽车业一个时代的开端。 这一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合资公司之一。中外合资是改革开发初期的重要突破之一,而上海大众则是这个模式最成功的样本。 而这期节目要讲述的,是这些看似枯燥的历史数字和宏大叙事背后的一个小片段——上海大众成立初期的故事。故事的核心内容来自一本名叫《上海1000天》的书,它的作者波斯特是上海大众第一任德方负责人,我们被他的叙述吸引,循着线索又参考更多资料,把这个故事带给听友。在这个故事里,合作的双方是两个庞大的公司,背后还有更庞大的政府,但主要参与者都展现出了创业公司般的活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特别想在当下分享这个故事的原因。希望抛砖引玉,让大家对书本身产生兴趣。 同时,我们也以此为契机,开设一个名叫“小历史”的系列,讲述历史中有意思、有价值的商业故事。希望你喜欢。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42 “我是中国的部长,我想和大众的负责人谈谈” 07:30 外汇平衡,一个很有时代感的名词 11:00 波斯特心态崩了 17:30 互相帮对方唱黑脸 21:00 横在路口的大吊车 | 延伸阅读 | 《上海1000天》 除了细节丰富的回忆,波斯特在每个章节的最后,还会列出几条建议,给想要在华做生意的外国人,虽然这本书写于2008年,但这些建议现在看仍非常重要。 《我在大众汽车40年》 大众集团前董事长哈恩的回忆录,其中专门用一个章节讲述了入华的故事。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这个决策,不仅改变了中国汽车业,也改变了大众集团的命运。 《车记:亲历·轿车中国30年》 作者李安定是中国最资深的汽车记者之一,这本书的史料价值不逊于官方档案。 《上海汽车工业志》 从1949年到1995年的档案,有丰富的数据。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1-102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38 玲娜贝儿才不是一夜爆红有惊无险,上海迪士尼乐园经过两天的临时闭园,在本期节目上线的11月3日,重新恢复运营。当天的客流量不高,大多数游玩项目都不需要排队,一位在现场的迪士尼粉丝开玩笑说,这可能是见“川沙妲己”的最好机会。 他说的“川沙妲己”,是现在上海迪士尼乐园人气最高的IP(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迪士尼朋友”),也是最近社交网络的明星——玲娜贝儿。 因为玲娜贝儿的设定是一只小狐狸,上海迪士尼乐园在上海浦东的川沙地区,所以粉丝们就开玩笑地给她起了这个名号,形容它的超高人气和吸引力。在乐园内,为了和玲娜贝儿拍照,可能要排队数小时,在乐园外,想从黄牛那里买一个玲娜贝儿的周边玩偶,可能需要花数倍于原价的金额。而玲娜贝儿首次亮相,其实也就是2021年9月29日。 很快,在社交媒体和分析文章中,玲娜贝儿被贴上许多标签——“一夜爆红”“没有作品,只靠颜值的偶像”“社交网络时代的明星”。但我们在研究之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玲娜贝儿不是一夜爆红,相反,它是迪士尼乐园核心商业模式的又一个成果。同样,把玲娜贝儿与泡泡玛特旗下的Molly等玩偶类比也并不贴切,我们找到了一个更有启发的类比对象——熊本熊。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就尝试一一破除外界对于玲娜贝儿这些想当然的评论,顺便再次理解一下迪士尼乐园的“魔法”。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47 玲娜贝儿是长达20年积累的结果 06:16 达菲家族的核心客群 10:46 游乐设施、秀、餐饮和周边商店 17:23 熊本熊和玲娜贝儿 22:39 “我身上沾到了魔法星尘” | 延伸阅读 | 《迪士尼的中国平衡术》节选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吴洋洋在上海迪士尼乐园一周年时写的深度报道。 《上海迪士尼开始试运营了,它可以从东京迪士尼学什么?》 东京迪士尼是全球最成功的迪士尼乐园之一,这篇文章介绍了背后的几个know-how。 《如果没遇见这只熊,那么你就白去日本玩了》 未来预想图主编赵慧关于熊本熊的深度报道。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1-032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37 山姆和Costco凭什么让你花钱买会员?实不相瞒,我们可太喜欢逛超市了。在满足消费需求之余,这大概也是都市里最轻松、便宜、有意思的解压方式之一了。 但近些年在中国市场火起来的另一种“超市”,也就是像山姆会员店和Costco这样的“仓储会员店”,就让人觉得有点压力。首先,它们几乎都开在郊区,连出发都要鼓起勇气;其次,要支付几百块的会员费才能入场,让门口的店员也异常紧张;最后,网红的牛排、面包、饮料几乎都要靠“抢”,而且……是不是也太大份了? 我们似乎又见证了中美消费观念的一次小型冲突——的确,在仓储会员店的策略中,汽车文化、郊区生活和储备式采购,在中国城市消费者都不算主流。但也有些思路看起来挺有价值,比如做“高质低价”的自有品牌,门店与仓储一体的“平价感”,以及在会员费、省钱规模、消费频率和利润率之间的算计。 以及,没想到在发布本期节目的时候,我们也撞上了家乐福中国与山姆会员店对供应商“二选一”施压的热点新闻。为了维持自己的品牌形象与声誉,两家公司都在争抢好产品;随着对手越变越多,这种竞争也必然会越来越激烈。过去,这些商业博弈大多藏在水下;但随着反垄断的大潮,这次它们浮上来了。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拆解“仓储会员店”的商业模式入手,来看看这种话题性与争议性并存的“超市”,到底能不能抓住中国消费者的心。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27 仓储会员店做的不是零售,是批发 06:32 会员费就像是信用卡的刚性年费 15:04 宜家替仓储会员店先教育了中国消费者 17:21 “高质低价”培养出“闭眼买”的习惯 25:53 山姆做电商,盒马在进化 | 延伸阅读 | Understanding Costco 一家主要在澳洲及新西兰开展业务的咨询公司,在2000年代初为美国仓储会员店做的商业分析报告,内容很翔实。本期节目的部分数据和观点也来自于这个报告。 《Costco:品质与价格的极致追求,以顾客为本的最佳典范》 兴业证券2019年为Costco撰写的行业研报,复盘了其发家过程。 《Costco火了之后,我们研究了沃尔玛山姆会员店》 《21世纪商业评论》在2019年对时任山姆会员商店中国电商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陈志宇的专访。陈志宇目前的职位是麦德龙中国副CEO,而麦德龙中国被物美收购了。 《山姆如何再出发》 《第一财经周刊》2016年对山姆会员店在华扩张的报道与讨论。 《Costco的火爆,会不会虎头蛇尾?》 《第一财经》杂志2019年在Costco中国内地首店开业时的报道。 | 后期制作 | 王怡宁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thatisbiz@yicai.com2021-10-273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 36 消费市场的“湘军”长沙,长沙,长沙。 这座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是近两年消费市场的明星。茶颜悦色、文和友、三顿半、费大厨、墨茉点心局……这些诞生于长沙的消费品牌,把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从全国各地吸引过来。带着人气和烟火气,它们近些年又从长沙出发,开始在全国开店。 《第一财经》杂志的同事,从2017年开始就对长沙充满好奇。好奇到什么程度?每年我们至少会有一篇专注报道长沙的稿件,每个长假后都能在办公室里见到长沙特产。所以在这期节目里,我们就从商业的角度,来揭开长沙身上最常见的三重好奇。 首先,为什么是长沙?我们会从宏观数据、商业地理和消费心态等基础信息入手,勾勒出一个长沙消费市场的框架;当然,也不能忘了另一个重要动因——繁盛的文娱产业。 其次,哪些品牌能兴起?我们从过去的报道中,也试着为“长沙籍”消费品的创业者总结了几条方法论。它们有些像是刻板印象,仔细想想又有点灵气。 最后,这些火热的品牌,现在要如何走出长沙?出了长沙,它们还能保持魔力吗?茶颜悦色、费大厨和文和友等已经“出征”的长沙品牌,之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杂志采访时,都提到过自己的困惑。我们就基于这些信息,来给出一些判断和观点。 最后的最后,我们还试图找到下一个可能成为“长沙”的城市,结果发现,大可不必。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35 长沙品牌“报菜名” 06:03 早在2009年,奢侈品就感受到长沙人的消费潜力 11:49 湖南卫视不仅是流量出口,还是人才基地 16:14 长沙,提供刺激 19:32 垃圾分类和交通规则 | 延伸阅读 | 《消费创业看长沙》 2021年10月,《第一财经》杂志集中关注了出现在长沙市场上的一些新消费品牌,以及这股“湘军”力量向湖南以外市场“出征”的过程。 《长沙,小确幸之城变网红》 2020年底,《第一财经》杂志将长沙选作当年的现象级城市,并探讨了“网红化”对于长沙老城区的一些压力与动力。 《一天排队2万号,长沙饭馆文和友到底有什么魔力?》 2019年秋天,《第一财经》杂志具体观察了“超级文和友”这个特别的商业案例。 《吃沙拉的长沙人,和九龙仓的新商场》 2018年,长沙市中心开出了一座数十万平的购物中心。这给本地消费市场带来了很多大品牌,也进一步点燃了长沙的消费潜力。 《新一线长沙特刊》 2017年,“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团队从城市数据、文化标签、本地大公司、公司人、文娱产业等多个视角,为当时的新兴“新一线”城市长沙制作了一本特刊。这是《第一财经》杂志团队对长沙形成整体认知的起点。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10-202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35 主题乐园是不是好生意?中国不缺主题乐园,但消费者总会对一个新的主题乐园抱有期待——尤其这次来的还是环球影城这样的大牌。它的落地过程可谓“好事多磨”,但很多人都相信,它一定能在中国获得意料之中的成功。 但如果从那些想做“中国迪士尼”的本土案例来看,主题乐园真算不上什么特别好的生意。它看似就是游乐设备、文化IP和一些衍生品、餐饮及酒店的组合,但想要产生源源不断的吸引力,国内的开发商似乎总是差口气。 有一些数字可以直观地说明这种区别,比如在每个主题乐园花在每平米土地上的建设费用,也就是“投资强度”。在这个指标上,中国的一线主题乐园开发商只有迪士尼、环球影城的一半,过去特别热衷造乐园的几家,则还要打个对折。 更大的问题,就是IP。除了最近大热的“川沙妲己”组合,有些人也会为传统的花车巡游、烟花秀和唐老鸭经常造访上海迪士尼;哈利·波特更是风靡全世界的吸金IP,甚至帮助大阪环球影城实现了“起死回生”。而本土的主题公园们,似乎一直都没找到足够有吸引力的“主题”。 到底是哪里不对?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简单回顾了环球影城和迪士尼乐园的早期历史和运营模式,也学习了大阪环球影城实现业绩“V字反转”的精彩故事,以及,在长达20年的落地过程中,北京环球影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政策波折与文化磨合。 当然,相信日日钻研的业内人士们,基本都比我们更懂主题乐园的魅力是什么。人人皆有梦想,但只有将其完美实现,才能赢得尊重——这是我们从这个看似快乐的生意中学到的事。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40 最早的环球影城午饭只要5美分,玩完还能去买菜? 10:15 “幻想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12:34 低谷期的大阪环球影城如何“空手套客流”? 19:42 中国主题乐园的“投资强度”远逊于迪士尼和环球影城 25:24 害怕文化入侵?先要做好文化磨合 | 延伸阅读 | 《环球影城“进京记”》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9月刊的报道,追溯了北京环球影城历时20年才终于落地开业的过程,以及中美文化磨合的挑战。 I was a Disney Imagineer for 8 years. Here are 9 little-known facts about the parks. 一位前迪士尼“幻想工程师”的自述。 《环球影城走V字,在大阪》 《第一财经》杂志驻日记者赵慧于2015年撰写的报道。本期节目中关于大阪环球影城那些听起来像段子的细节和想法,基本都来自这里。 《雲霄飛車為何會倒退嚕?》 让大阪环球影城起死回生的森冈毅,后来成为日本著名的创意和战略专家,这是他著作中与大阪环球影城相关度更高的一本(目前仅有繁体中文版)。 《Adventure Park》 同样是《第一财经周刊》2015年的封面报道,当时中国的主题乐园开发商对于复刻“迪士尼效应”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播客《创业内幕》关于迪士尼的节目 这期节目提到了迪士尼落户上海的故事。 播客《科技早知道》关于迪士尼的节目 这期节目讲述了米奇的故事。 史里芬Schlieffen 节目中提及的Up主。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10-1329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34 “金字招牌”特辑:哪些消费品类发生大变化?这是一期两倍时长的特别节目。 《第一财经》杂志在过去13年中,每年都会开展一次“金字招牌大调查”。这个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品类中,受访者的品牌偏好。请注意:是偏好,不是购买行为。比如在航空公司品类里,你可能平时乘的国航、东航,但你听说四川航空的餐食好吃、对它印象很好,你就可以选它。 今年的评选中,我们的同事一共调查了58个消费品类的偏好,从线上到线下,从人用的到宠物用的,都包含其中。每个品类里,如果有品牌能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它就能获得“金字招牌”的称号。因为这是个独立、不受广告影响的榜单,所以有的品牌还挺愿意拿它来自我表扬的。 除了几个获奖的品牌外,这还是一份特征明显的趋势报告。2021年的调查中,80%以上的受访者年龄低于35岁,四分之三的受访者来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也就是说,这份调查覆盖不了整个中国市场的现状,但能描绘一个颇有指向意义的消费趋势。 所以,这期节目,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深度咀嚼一下这份调查(的一部分)。我们从58个品类中挑出4个挺值得玩味的品类,展开分析一下它们当中重点品牌的特点、处境和未来趋势。它们分别是:视频网站、速溶和即饮咖啡、豪华车,以及潮流电商。 要聊4个话题,所以这期节目自然就变长了。不过我们在十一假期会停更一期,休息一下。所以这期加长节目也算是提前补更了。 在《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10月刊中,你能看到完整的调查内容。延伸阅读中也将提供榜单的详情。如果在其中发现感兴趣的话题和公司,也欢迎告诉我们。 那么,假期愉快,enjoy!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5:04 视频网站:铁打的B站,轮庄的第二 15:42 速溶和即饮咖啡:三顿半们的崛起 24:07 豪华车:铁板一块,开始松动 32:03 潮流电商:怎么就从海淘,变成潮流了 | 延伸阅读 | 《本土咖啡崛起,运动服饰洗牌 | 2021年金字招牌榜单揭晓》 《新国货走向大分流 | 2021“新国货榜样”榜单出炉》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9-294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33 是谁把戴森、保时捷、汉莎航空……引入中国?如果听过我们之前聊特斯拉、lululemon、ZARA等零售品牌的节目,就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直营。它们的零售渠道都是品牌自己拥有的。确实,你可以说直营是如今的大趋势,亲自面对消费者、直接为他们提供服务,似乎是一个品牌该做的事。 但商业并不都是这样的。世界上仍有很多品牌,在进入一个新市场,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庞大的新市场时,选择请一个代理商帮它们负责一切。这期节目的主角——捷成集团——就是这样一家代理商。戴森、保时捷、汉莎航空、巴斯夫、卡西欧等等品牌,都是经由这家公司进入中国的。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会以捷成与戴森和保时捷这两个品牌的合作故事为例,来探讨一下在这个时代,代理商对于品牌来说还有怎样的价值。 另外,我们还会简单叙述一下洋行的历史背景。捷成集团创立在清末的1895年,当时的名字还是捷成洋行。洋行,指的就是当时外资在华设立的商业贸易公司。巅峰时期,中国有2000多家洋行,它们对香港、广州、上海等城市都曾产生深远影响,有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是一段与战争和动荡相伴的复杂历史,也很迷人。时间所限,这期节目里我们浅尝辄止,以后有机会再展开。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38 电视剧《洋行》和它鼎鼎大名的原型 07:48 捷成和巴斯夫的故事 11:08 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回归的外资公司 14:07 捷成为什么能hold住戴森 20:04 奔驰与利星行的故事显示了代理商的“破坏力” 22:09 保时捷的十年老销售 23:56 面临边缘化危险的“洋行” | 延伸阅读 | 《三鱼商标》 捷成集团官方的品牌历史册,除了节目中提到的内容外,还有许多丰富的历史细节。链接中为中文版,建议有条件可以看一下英文版,会有些不一样的内容。 《保时捷如何捍卫“本我”》 《第一财经周刊》对保时捷的报道,其中包括了捷成和保时捷的合作细节。 《捷成:“新一线”就是更高的增长力》 捷成把戴森引入内地的第二年,《第一财经周刊》对捷成的采访。 《捷成变形记》 《环球企业家》对捷成的报道,其中讲到了很多本期节目没有讲到的捷成案例,可以帮助你快速地了解捷成的全貌。 《洋行》 节目中提到的电视剧《洋行》在豆瓣的页面。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9-222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32 挤进苹果供应链有多难?趁着苹果秋季发布会的热乎劲,新一期的《商业就是这样》也比平时来得更早一些。这期我们延续上周的话题,继续来聊苹果供应链。 在上期节目里,我们花了点时间,回顾了苹果从“美国制造”爱好者升级为“供应链大师”的过程。现在,苹果可以撬动全球范围内成百上千家大小企业,为它提供各种各样的原料、零部件或是技术方案。这些“苹果供应商”中的上市公司,几乎也都是全球投资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于供应商,库克在接受采访时实际只提过两点要求:最好的产品质量、尊重并善待员工。但要达到真正的苹果标准,供应商不仅要达到显著的技术领先、高良品率的量产能力,有时候甚至要忍受一种难以想象的苹果霸权——用自己的方案来培养竞争对手。 市场上只有少数公司能做到这个地步。每年,苹果会公布它的200家核心供应商大名单,苹果的几乎所有采购、生产和组装支出都花在了这些公司身上。近几年,中国大陆公司在这份名单中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一旦像欧菲光那样掉出名单,事情就会变得很糟糕。 最后,我们还聊到了苹果供应链上的常青树富士康。震惊世界的“14连跳”,其实并没有改变富士康劳动密集的状态,苹果花了8年时间、与富士康共同推进的自动化实验也收效甚微。看来短时间内,“Assembly in China”的部分不会发生太多变化。 注:本期节目中涉及的苹果供应链公司较多,主要包括: 中国内地:立讯精密、舜宇光学、欧菲光、闻泰科技 中国台湾:宸鸿(TPK)、大立光、玉晶光、鸿海集团(富士康)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23 “你们明天就飞去美国总部再讲一遍吧" 07:36 200家核心供应商花掉了苹果98%的核心支出 10:58 苹果会为了Plan B强行给供应商扶植竞争对手 12:47 当“精工巧思”的欧菲光掉出苹果供应链之后 17:47 富士康女工的照片与引来库克的十四连跳 20:24 机器人很难解决代工的劳动密集问题 | 延伸阅读 | 《对话库克:苹果如何挑选供应商?》 财新记者2017年对蒂姆·库克的采访。这篇文章中也引用了立讯精密的例子,来说明苹果对于供应商质量把控的严苛。 《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iPhone触摸屏厂商宸鸿的故事来自这本书。目前宸鸿还是微软Surface系列触控面板的主力供应商。 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 - Apple中国 每年你都可以在这个专题页面中,检索到上一财年苹果的200名核心供应商名单,以及苹果针对供应链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数据。 《立讯精密奇袭路:富士康'打工妹'与她的三位贵人》 我们在节目中简略提及了立讯精密这家脱胎于富士康的公司,更多细节可参考腾讯棱镜的这篇报道。 《苹概股之王!苹果恶劣砍价和两手策略 为何碰上大立光就没辙?》 中国台湾地区的《天下》杂志对于苹果供应商“大立光”的分析报道,指出大立光在苹果供应体系内能获得如此话语权,主要还是依赖超前一代甚至数代的研发实力。 《欧菲光'退群'风波》 目前,欧菲光已在开拓车联网业务,希望这部分收入能尽快补回失去大客户苹果所造成的损失。 《'iphone女孩'彰显中国女工风采》 2008年,当一名英国消费者发现iPhone手机中富士康女工的照片时,国内网民和学者针对这一事件的讨论还相对乐观。 《苹果报告称赞富士康:确确实实挽救了员工生命》 2011年库克带队走访富士康,并形成了详细的供应商责任调查报告——虽然结论有点出乎意料。 What Apple Learned From Automation: Humans Are Better The Information的这则报道,揭露了富士康与苹果8年合作、却进展不佳的自动化改造。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9-152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31 苹果是怎么变成供应链大师的?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苹果新品发布会又要来了。所以本周及下周,我们希望用连续两期节目的时间,来介绍一个经典的话题:苹果供应链。 在权威的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上,苹果曾经因为连续7年位列榜首,且远超其他公司,被认证为一家“供应链大师”公司。但其实在1990年代,苹果是一家不太擅长制造和管理供应链的公司。当时的乔布斯笃信“美国制造”,结果苹果的生产供应环节一团糟。 直到蒂姆·库克出手,才建立起了如今苹果的供应链格局——“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这家公司开始以亚洲,尤其是中国,为制造腹地,重塑自己的采购方式、管理思路和库存周转体系。 苹果对于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体现出了很强的魄力,比如ERP系统的强势引入,或是买断技术、产能和设备的“钞能力”,甚至为了更高的物流效率,持续改进自己的产品包装设计。在这条绷得很紧、却又运转流畅的供应链中,苹果产品与消费者能够以最高效、合理的方式相连接。这其实是苹果在品牌力与产品设计之外,所隐藏的另一重溢价空间。 当然,我们也不会忽视“苹果供应链”这五个字中的后半部分。今年年中发布的苹果2020年供应商大名单中,有多达98家中国公司;而在中国内地供应商的部分,有12家公司是首次被苹果选中入列。 这些公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们又将如何适应苹果的管理体系,让自己显得不可或缺?这些话题将出现在下周的节目中,敬请期待。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19 “苹果概念股”与苹果在市值水平上的差异 05:00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其实特别讲究“美国制造” 10:05 蒂姆·库克用JIT模式彻底改造了苹果供应链 11:44 被信息系统掌握一举一动的苹果供应商 16:00 “你这个问题花钱就能解决” 18:20 用更好的包装设计,塞满运货的飞机 20:45 为什么疫情对苹果供应链的影响看起来并不严重 | 延伸阅读 |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chronicles 发布于2016年的一本写真集(图册),苹果20年产品设计成就的结集。 Understanding the Gartner Top 25 Supply Chains 2021 目前,和苹果一样进入Gartner“供应链大师”名录的还有宝洁、联合利华、亚马逊和麦当劳。 Apple Computers Used to Be Built in the U.S. It Was a Mess. 《纽约时报》2018年的报道,回忆了苹果还是“美国制造”时代的混乱。 《蒂姆·库克传》 我们讨论到的许多蒂姆·库克改造苹果供应链的细节,都出自这本传记。 前摩托罗拉CEO:Nexus 6未配指纹识别咎在苹果 按照文中的说法,苹果在2012年收购AuthenTec时,买走的是“最好的方案”,以至于其他Android厂商不得不使用“次好的供应商”。 Apple 的供应链管理真的世界第一吗? - 包子有鱼的回答 - 知乎 我们在讨论苹果物流和包装设计演进的时候,引用了知友“包子有鱼”在这个回答中提到的两个例子,特此感谢。 Inside Apple’s Mad Dash to Avoid Shipping Delays Amid Pandemic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大多数苹果产品在2020年的交付时间只比平均水平长了几天,这背后是苹果在物流上不计成本的投入。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9-082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30 自动驾驶被过度营销了吗?8月13日,一名31岁的蔚来车主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事故车辆上搭载的NOP(领航辅助系统)成为了争议焦点。这一系统能够在特定道路自动刹车、加速、保持车道和变换车道。在日常讨论中,人们经常将其称为“自动驾驶”。 作为技术的自动驾驶非常复杂且专业,我们难以完全解析,而此次事故本身的官方调查结果还未公布,所以我们也不会评价事件本身。但我们还是觉得有一些内容是本节目可以与听众讨论的,就是关于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问题。因为这些技术已经开始在城市的公共道路上出现,并且会越来越普及,而汽车又与关乎安全,所以普通人也有必要了解这个技术的商业化进展到底如何了。 具体而言,本期节目会简单地科普三个话题: 1)“自动驾驶”这个词是否被过度使用? 2)目前商用的辅助驾驶系统,到底安不安全? 3)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路径究竟是怎样的?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29 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分界线 04:14 “自动驾驶”的通货膨胀增加潜在安全风险 08:49 确定的舒适性和不好判断的安全性 14:58 商用车是当前更实际的应用场景 | 延伸阅读 | 《“自动驾驶”为何会出现语义通胀?》 Elon Musk defends calling Tesla's software 'Autopilot' 2020年8月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埃隆·马斯克并不觉得“Autopilot”(自动驾驶)这个名字给用户和行业带来了误解。 《自动驾驶进入物流业,是时候把它变成生意了》 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在货车市场的使用,《第一财经》杂志在2020年6月刊中做了详细报道。 Robotaxis Are Coming. So Why Are We Still So Unprepared? 《连线》杂志2018年就在担心无人出租车的安全,并给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远程操控。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9-012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9 ZARA在中国失败了吗?你还会去逛ZARA么?是什么让你逐渐疏远了这个品牌呢? 有些原因可能是现实层面的——2020年内,有38家ZARA门店在中国消失了。如果再加上其他“ZARA姐妹品牌”,ZARA的母公司、西班牙快时尚集团Inditex去年在中国已经关掉了200多个门店,而且这个过程还在持续。 可能也有些消费偏好的变化——在中国,“快时尚”的潮流开始被长效长销的基本款取代;ZARA的数字化转型,也没跟上中国花样繁多的电商革命,甚至连个天猫旗舰店也做不好。 甚至有些是价值观的变化——ZARA此前开创的,是一种将大牌设计风格变成平民消费品的民主化潮流。但这两年,中国消费者在乎的东西似乎既不是风格,也不是价格。 总之,许多唱衰ZARA及其母公司Inditex的声音,都是从上述这些数据和观察出发的。而如果我们对这样的论调越熟悉,可能就越容易忽略ZARA是个国际品牌、其母公司Inditex是全球最大成衣品牌之一的事实。 作为一个全球公司,Inditex有很多让中国人难以理解的做法,比如在欧洲保留不小比例的生产能力、用昂贵的空运帮助门店上新,以及强势推广以官网为主渠道的“电商”。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不是什么大公司的傲慢和动作迟缓,背后其实是管理范围和效率的差异。不偏向任何一个独立市场的发展,而是时刻考虑“整体优化”,这可能是Inditex做决策时的根本思路。 以国际市场为基础思考问题,与以一国市场视角思考问题,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次我们就以ZARA及其母公司Inditex为例,来尝试打破常见的思考框架。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32 大规模关店之前,是大规模开店 11:31 消费国和生产国 16:37 一个西班牙小镇成了物流中心 19:37 优衣库与ZARA到底有什么不同 22:55 别小瞧官网 27:24 ZARA创始人的“枯燥”退休生活 | 延伸阅读 | Inditex简介 世界级时装集团,旗下包括ZARA、Massimo Dutti、Bershka、Oysho、Pull&Bear、Stradivarius(注:这就是我们在节目里没能顺利念出名字的那个品牌,此前在中国市场只有一家门店)、Tempe、Uterqüe等多个品牌。200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证券交易所上市。 《ZARA在中国失败了吗?》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4月刊对Inditex发展状况的分析。 《如此不同 如此成功:优衣库 VS ZARA》 日本时装业专业顾问斋藤孝浩对两大成衣公司经营模式的深入讨论,尤其是商业模式及门店形态的部分,值得一读。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 in the fast fashion sector, transports and logistics: the case of the Spanish retailer Inditex 两位西班牙教授针对Inditex在物流环节的深入研究,我们在节目中简单介绍了这篇论文中的一些数据和发现。 《ZARA的平衡术》 2018年10月,《第一财经周刊》利用封面报道,介绍了ZARA当时如何理解及适应中国的“新零售”电商模式。 Zara Founder Unveils $17.2 Billion Global Real Estate Empire 根据彭博社2020年年中这篇报道的说法,ZARA创始人Amancio Ortega的房地产资产价值当时已经超过172亿美元。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8-253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8 两次上市都没成,虎扑遇到什么难题?奥运会期间,许冰清老师第一次浏览虎扑这个传说中的“直男社区”,因为她发现这个平台上对比赛的评论,反而是中文互联网上相对温和、理性的。不少人也因此改观了对虎扑这个平台,以及平台用户的观感。 借助重大赛事,获得公众好感,对于虎扑这样一个垂直类社区来说肯定是好消息。不过作为一家公司,虎扑这个夏天刚刚遇到了坏消息。它的上市计划中止,公司大规模裁员。这已经是虎扑第二次上市失败了,2016年,它提交了招股书,计划在A股上市,但没有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虎扑已经成立17年,虽然成长为体育领域最大的图文社区,但和其他垂直类社区一样,也面临证明赚钱能力的困扰。在与几位虎扑员工和前员工交流后,我们试着在这期节目里分析一下为什么虎扑老上不了市。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12 虎扑的用户规模和分布 07:09 大规模裁员前发生了什么 12:51 体育爱好者的规模天花板 17:13 虎扑不是没商业化出路,只不过…… | 延伸阅读 | 《铁粉有价值》 《第一财经周刊》9年前对虎扑的报道。 虎扑JRs 对虎扑用户的昵称。如今普遍的解释是,JR是“家人”的简称。 《快节奏下,“慢”公司怎么活下来》 垂直型社区的商业化困境。 | 后期制作 | 王怡宁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8-182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7 被嫌弃的吸管的一生环保是一个涵义很广、也很复杂的话题。每次有人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可能都是从一个具体的画面,或是一条政策的推广落地开始的。比如中国不断发展的“限塑令”。我们已经先后干掉了被称为“白色垃圾”的一次性泡沫塑料,以及超市里的免费塑料袋。而最近的新动态是,奶茶杯、咖啡盖上插着的吸管,也被纳入了这一行列。 这一期节目,我们就探究一下吸管这个小小的产品。 在成为环保政策管控的对象之前,吸管首先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起源于我们使用工具的本能、发展于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公共卫生需求,又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得以与塑料这种当时的新兴材料紧密相连,变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习以为常”的产品。 我们目前对于塑料产业的认识与反思,很多时候可能都是片面的。一方面,在作为上游环节的塑料使用方式和技术中,普通人有清晰概念的部分太少了;另一方面,那些极富冲击力的故事与画面,以及塑料后端处置环节的孱弱现状,又在一次次刺痛我们的良知——这可能预示着一个“新塑料经济”时代的开端,但也有可能只是道德与商业的又一次互相指责。 不管怎样,在环保的旗帜下,一系列新材料、新做法现在已经开始轰轰烈烈地“改造吸管”了,而你我都是这个改造运动的观察者、参与者。本期节目,我们就和大家展开讲讲这根“被嫌弃的吸管的一生”,以及与它密切相关的塑料工业。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02 考古发现的第一根吸管竟如此贵气 05:48 公共卫生需求加速了吸管的发展 10:36 没有塑料,就没有便利的现代生活 15:58 当一只海龟的鼻孔被塑料吸管塞住后…… 19:46 本意向善的限塑令变成限期整改运动 27:11 干掉吸管的新杯盖,会用到更多塑料? | 延伸阅读 | Disposable America 《大西洋月刊》撰稿人Alexis C. Madrigal以吸管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美国“一次性消费”浪潮的发展史。 《新塑料经济》 世界经济论坛、艾伦·麦克阿瑟基金、麦肯锡公司于2017年发布的全球塑料产业洞察报告,希望集结主要利益相关方,从包装入手,重新思考并设计塑料的未来。 What I learnt pulling a straw out of a turtle’s nose 因解救海龟而走红的博士生Christine Figgener接受Nature杂志采访时提到,在科学研究与公众宣传之间保持平衡非常困难,而她认为唤起数百万人的环保意识更重要。 《一根吸管背后的绿色革命》 《第一财经》杂志8月刊对于PLA这一吸管材料新宠的报道。 COVID-19 has resurrected single-use plastics. Are they here to stay? 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塑料使用量的回升,PBS科学报道团队所做的一个小调查。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8-1131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6 办奥运到底赚不赚钱?本期节目时间较长,超过了此前30分钟的惯例,当然内容也较为丰富,不建议倍速收听。 原本我们不准备录一期奥运话题的节目,因为在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之前,似乎国内的观众都不太在意奥运,很多人在开幕式当天的反应都是:“啊?今天要开幕了?” 对不起。是我们naive了。一旦开赛,奥运会还是无可匹敌的焦点。作为体育迷我们这几天也是充分享受。在赞叹人类各种挑战极限的精彩表现后,我们决定把对奥运的热情转换成这档节目的本分,聊聊办奥运到底赚不赚钱。 在做了一些资料整理和研究后,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本身并不复杂,但很多评论和标题没有厘清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在谈论办奥运是否赚钱时,主语到底是谁?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着重介绍两个主语——国际奥委会(IOC)和每届奥运会的组织委员会(代表着主办城市)。前者建立商业模式的故事很精彩,而后者最近面临的困境,同样也很有趣。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10 谈论经济收益时,“奥运”到底指的是什么? 10:44 萨马兰奇的奥运大逆转 19:43 东京奥组委的预算 27:53 主办城市的“同心圆”账本 30:42 蒙特利尔陷阱和巴塞罗那效应 | 延伸阅读 | 組織委員会およびその他の経費 东京奥组委官网列出的预算清单。 《奥运会是怎么变成举办城市的经济毒药的》 《第一财经》杂志的专栏作者崔鹏对主办奥运这件事的评论。 《这届奥运营销,还做不做?》 我们的姐妹团队未来预想图所写的关于本届奥运会的品牌营销话题。 《奥林匹克大逆转》 这本书讲述了挽救国际奥委会的萨马兰奇改革故事。 《奥运村的商业未来》 《第一财经杂志》讲述了北京奥运村的后奥运故事。 | 后期制作 | 王怡宁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8-0439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5 Blue Bottle总算要在内地开店了,它能红吗?在聚集了过多咖啡馆和“首店”的上海,Blue Bottle也许是为数不多能撼动这个“咖啡修罗场”的品牌了。但它的入华之路走得小心翼翼,目前确定下来的事情远比外界想象中要少。 2020年底至今,《第一财经》杂志记者(同时也是本期节目的两位主播)持续追踪了Blue Bottle在华组建团队、四处选址、以及扫清障碍的过程,甚至实地跑了几次“传说中”的首店位置。最大的感受是,商业世界的博弈,真的有些迷人。 Blue Bottle成名于咖啡文化浓厚的美国。从咖啡爱好者和周末市集上的咖啡车起步,这个品牌将“精品咖啡”这个模糊的概念,做成了差异化显著的视觉体系、门店服务和产品体验,并稳定地推广到几十家门店内。这让是风险投资和大公司对它感兴趣的原因。 进入海外市场,对于已经成功的Blue Bottle,则要面临一轮新的“本地化”改造。它在日本和韩国踏出的第一步看起来顺风顺水,而轮到中国的时候,要适应和变化的东西就太多了,竞争对手也太多了。来得太晚、做得不好,都可能会让Blue Bottle更快地失去吸引力——这是我们不太看好其入华前景的原因之一。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5:46 美国人做咖啡,为什么总去欧洲找灵感? 09:10 “新鲜烘焙”是一个没有歧义的卖点 13:18 Blue Bottle的选址小癖好:亲水 18:40 Blue Bottle中国的第一批员工,不少来自星巴克 28:38 错过了扩张的“时光机”机会,对Blue Bottle入华不利 | 延伸阅读 | 《独家 | Blue Bottle 内地首店将开,选址仍在博弈中》 第一财经YiMagazine团队历时半年多走访、调查与研究的成果。 《蓝瓶物语·不止一杯好咖啡》 未来预想图团队MOOK产品(2018年2月出版)。 Magazine B No.76 Blue Bottle 上海引入迪士尼的十年博弈简史 我们在播客中简要介绍了这个过程,真实的商业谈判可能远比你想象中要精彩。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7-283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4 什么是滴滴真正的问题?6月30日,滴滴极其低调地在纳斯达克上市。可惜,它的上市注定难以低调。隔了一天,7月2日开始,一场以滴滴为震中的“中概股地震”就开始了。网络安全审查、中概股监管的新规定不断出现、大量公司的赴美上市计划暂停、滴滴的应用被下架,与此同时,又出现许多针对“巨头原罪”的声讨——这些话题,这期节目都不会涉及。 现有的准确信息不足以支持我们探讨这些专业度极高的话题,我们也无意掺和到与“资本”有关的口水里。我们希望在这期节目里做一些基础工作:通过公开的财务信息,描绘滴滴现在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做完这件事后,我们发现,也能对滴滴的监管风险有更客观的认识。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26 一个不那么fancy的大生意 08:55 滴滴提升盈利的近期、中期、长期三种方法 18:10 技术没有让颠覆出行方式,只是让滴滴能变得这么大 27:05 监管背后的核心——巡游出租车的公共服务属性 | 延伸阅读 | 滴滴壮大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 《专车大战,继续烧钱!》 《快的和滴滴合并了,专车券还会有吗?》 《再也打不到那个Uber了,但是DiuDiu之路还很长》 《滴滴顺风车复活始末》 滴滴上次遭遇公共危机后的应对过程。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7-2131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3 学外语和验证码有什么关系?多邻国(Duolingo)是全球最流行的语言学习软件,它有超过5亿注册用户、4000万月活用户和近1000万日活用户;它拿到过Google的投资,6月底递交招股书——如果放在往常,我们或许会做一期节目,介绍一下这个创业公司是如何做出一个全球流行的App,或是谈谈它和其他语言学习应用的差异。 不过这一期节目,我们不准备在多邻国的故事上停留太久,而是想先讲讲它的创始人Luis Von Ahn更古早的创业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和他之后创办多邻国息息相关,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也更近。 Luis发明了一个几乎所有网民都用过的产品——验证码。后来,他又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母和数字,变成了一个有益的项目和一个赚钱的生意。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14 发明验证码的故事 05:54 “互联网众包” 15:50 多邻国和其他同类软件的不同点 17:03 你甚至可以在这里学习克林贡语…… 19:16 手机上考试就能取代托福雅思? | 延伸阅读 | 最有趣的对手在中国 本文刊载于《第一财经》杂志2020年5月刊,我们介绍了多邻国的商业模式,也对创始人Luis von Ahn做了专访。 Luis von Ahn的TED演讲 reCAPTCHA 节目中提到的“reCAPTCHA”验证码服务的网址。 | 后期制作 | 王怡宁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7-142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2 快递不是好生意,但顺丰还是家好公司没想到,对顺丰这家公司的评价会在今年出现分歧。因为第一季度的一份财报,很多人开始唱衰这个中国快递业的领跑者。这让我们产生兴趣,准备从这里入手,重新回顾一下顺丰和它所处的快递行业。 顺丰做的是一件简单的事,把东西从A点送到B点。但把这件事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重复几亿次,它就复杂起来。在这期节目里,我们想尝试勾勒出一个图景:顺丰是怎么把这件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做成的,以及它如今面临怎样的挑战。 还要说的一点是,快递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行业。它如何变得自动化起来、这背后的劳动力市场变化(比如人们经常谈论的快递员去送外卖了)、加盟型公司的模式等等,都有很多门道。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没法涉及这些方面,仅仅先把顺丰的故事讲个大概,以后有机会再深入。 本期节目的内容没有接受广告赞助,也不构成投资建议,特此声明。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28 先说结论:快递不算好生意,但顺丰是好公司 09:43 用飞机送快递难在哪儿 13:01 电商让顺丰很难受,但还是得做 20:45 顺丰的几个新增长点 | 延伸阅读 | 顺丰鏖战“好生意”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更细致地分析了顺丰的财报。 电视剧《在远方》 一部讲述中国快递业发展的电视剧。作为文艺作品,它算不上精彩。不过里面融入了很多快递公司的原型,也包括顺丰。可以帮助你了解快递的行业背景和重要发展节点。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7-072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1 企业家纷纷卸任CEO,这个职位不香了?随着“总经理”这个名称逐渐显得老派,如今,一个公司里最有权力、也最常被提及的职位就变成了CEO。但最近,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选择放弃这个职位。亚马逊的贝索斯、字节跳动的张一鸣、拼多多的黄铮,再加上早先的马云、梁建章,这些大公司的创始人,都在公司进入某个阶段后,卸任了CEO这个职位。 他们卸任的原因或明或暗,外界去挖掘“背后的故事”其实意义不大。所以我们转移了一下好奇心,想要探究“创始人”“合伙人”“董事长”“CEO”“总裁”这些纷繁复杂的title到底意味着什么,背后有怎样的逻辑。 探究到最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不同社会看待“组织”“权力”“责任”等概念的问题,所以在节目最后,我们引用严复翻译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时,写的一段话,供参考: “欧美商业公司,其制度之美备,殆无异一民主,此自以生于立宪民主国,取则不远之故。专制君主之民,本无平等观念,故公司之制,中国亘古无之。……吾民皆梦然无所见,而必待为上之人,为之发纵指示也者。顾彼西人,则以我为天赋货殖之民。夫以天赋货殖之民,而成就不过如是,则其所以然之故,必不在商之能事也明矣。”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5:51 “创始人”并不是个公司职位 10:45 股东和“股东会中心制度” 14:09 董事长和“董事会中心制度” 16:56 CEO和总裁的地位更替 23:15 卸任CEO能摆脱一线的繁重工作,同时又保留控制权 28:55 title背后是不同社会对组织、权力、责任的不同理解 | 延伸阅读 | 黄铮卸任拼多多CEO,为了跑得更远? 从一线运营中抽身,有利于黄峥思考更重要的战略性议题,比如公司的增长是否可持续。 不当CEO也不管董事局了,马云这几年都在忙啥? 阿里巴巴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巴巴。 CEO更替研究·成为传奇CEO的继任者 普华永道关于CEO更替的研究报告。 | 后期制作 | 王怡宁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6-303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20 iPhone的隐私保护功能真管用吗?不知道你最近有没有看到iPhone最近投放的新广告,它把隐私保护作为宣传重点。具体而言,它找到了一个用户的痛点,就是App们任意追踪用户的数据,并且互相交换,用来更精准地推荐广告——这种感觉就像是我们在App面前是全裸的一样。 iPhone通过新增的功能限制了这种行为。这不仅是保护用户隐私那么简单,它还动摇了一块巨大的蛋糕,就是在线广告市场。这期节目,我们就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看智能手机上的隐私保护,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话题,今天我们只截取一个小切面来观察,以后有机会,我们持续关注。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14 “隐私”和“个人信息”的概念演进 04:50 “最聪明的头脑”发展出定向广告市场 06:05 科普“IDFA” 09:29 iPhone隐私保护功能的商业影响 13:31 阿里巴巴的紧急应对 17:53 大公司对隐私保护的态度 | 延伸阅读 | 《工具,还是武器?》 这本由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撰写的书,探讨了用户、企业、政府在数字时代关于商业伦理的激烈争锋。 “隐秘的角落” 《第一财经》杂志在去年用一个专题报道了隐私问题,包括许多比智能手机更敏感的议题。 “为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你是否愿意改变Facebook的商业模式?” Facebook等大公司是这个时代隐私问题的焦点。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6-232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9 链家是怎么长成贝壳的?这期节目纪念左晖。 今年5月20日下午,贝壳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因疾病意外恶化去世。自此,围绕左晖其人,以及他创办的几家公司,舆论场形成了不小的漩涡。 左晖为人低调,勤于思考。他实际上很早就认识到地产中介这门生意的两个核心命题:一是要用职业尊严来建立从业者安全感,二是所有的互联网工具都是要解决线下服务的问题。从线下中介的头部品牌链家,到美股上市公司贝壳,左晖的创业史,也正顺应了这一发展轨迹。 与“互联网颠覆传统公司”这种打怪升级的套路不同,贝壳目前在房地产行业所做的事,没有先例可循。从楼盘字典、梳理经纪人关系,再到交易流程的数字化,贝壳的很多工作都属于“万事开头难”,但每一步似乎都做得不错。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左晖创办的贝壳,是怎样坚持做那些“难而正确的事”,以及它在未来还会有什么想象空间。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11 贝壳是中国交易规模(GMV)第二高的线上平台 10:16 链家如何让房产经纪人从互相提防变成通力合作 14:40 左晖一直想做“难而正确的事” 20:28 从链家网到贝壳,相当于运动员开始建球场 23:56 中介什么时候在中国能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 | 延伸阅读 | 《详谈:左晖》 财经作家李翔与左晖的三次长谈记录,这可能也是左晖生前质量最高的三次采访。 《贝壳:既当运动员,又要建球场》 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我们在2021年初对贝壳这家公司的认识与想象。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6-1626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8 谁在以牛奶的方式颠覆牛奶?今年5月,一家瑞典的“校办企业”Oatly在纳斯达克上市,跃升为市值百亿美元的市场新宠。Oatly的核心产品是一种小众的“牛奶替代品”——燕麦奶。围绕乳糖不耐的真实需求,以及环保、潮流等生活方式概念,Oatly成功塑造了“大卫挑战歌利亚”的商业故事,将一类“新奶”推到了消费者面前。 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个成功学故事,会发现Oatly擅长的反叛路径,与牛奶在百多年前走过的“替代母乳”之路十分相似。牛奶在商品化的过程中,也广泛运用了广告营销技巧和营养学研究成果,让消费者在半信半疑、半推半就之间,帮助牛奶发展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生意。 Oatly颠覆牛奶的初步成功,也激励了很多中国的创业者。目前,他们正从原料、技术、渠道等多个角度,寻找既能颠覆牛奶、也能颠覆Oatly的机会。“新奶”这个小小的市场池里,此刻正上演着一场中国特色的内卷式竞争。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19 植物基概念股:前有Beyond Meat,后有Oatly 04:49 激进的广告让Oatly不再像一个传统的“校办企业” 08:35 营养学和广告学加速了牛奶的商品化 12:07 Oatly从精品咖啡馆入手撬开市场空间 15:34 “二代目”植物基饮品与一代目Oatly有何不同 17:50 中国植物基饮品市场已经开始内卷了? | 延伸阅读 | 《“新奶”旋风》 Oatly上市前后,我们对中国植物基饮品创业浪潮的观察 Between "good" and "fxxking fearless": Behind Oatly’s launch of a 20-year-old "rocket ship" 我们在节目中提到了Oatly早期包装设计的问题,在这里你能看到它长什么样 《牛奶如何从“贫困象征”变成“完美食物”》 牛奶在欧美市场所经历的商业化简史 《2020植物蛋白饮料创新趋势报告》 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对国产植物基饮品销售趋势的判断是:高速发展已经加速了市场竞争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6-092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7 SpaceX和“红顶商人”马斯克如果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那离这个目标最近的公司之一就是SpaceX。 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是乔布斯之后,这个地球上吸引聚光灯最多的企业家。他身上有许多形容英雄的标签,天才、特立独行、暴君、敢于改变世界,这一点在SpaceX这家以殖民火星为目标的公司里,体现得最为明显。但其实,在这些浪漫标签的另一面,是一个有着“销售员本能”的精明商人。这一面的特点,在SpaceX身上体现得更彻底。孕育SpaceX的土壤,就是太空生意在美国的“国退民进”。某种意义上,马斯克是美国,乃至这个时代,最会做政府生意的“红顶商人”。 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马斯克不那么光鲜浪漫的一面,以及屡创奇迹的SpaceX。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05 《硅谷钢铁侠》这个传记译名有问题 06:10 美国航天业的“国进民退”也是基于成本考虑 10:43 SpaceX的初始投资、主要订单都源自美国政府机构 16:00 面对政府时,马斯克的“销售员本能”和精明 20:14 追求星辰大海的前提是要有稳定的收入 | 延伸阅读 |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 我们在本期播客中提到的许多内容,都来自这本中文版的马斯克传记。 Elon Musk's Economies Of Scale Won SpaceX The NASA Moonshot 福布斯认为,SpaceX能拿下NASA的登月大单,靠的就是规模效应——大量发射,并不断改进。 Why do we need NASA when we have SpaceX? 美国天文学研究机构“行星学会”对NASA和SpaceX业务的对比。 纪录片《NASA And SpaceX》 Discovery拍摄的NASA和SpaceX的纪录片,本期节目开头的素材也来自于此。 咨询机构Bryce 这期节目的部分数据和资料来自于这家咨询机构的报告。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6-022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6 “抽成”如何演变为平台之罪任何需求都有机会被改造成一个生意,但从生意中赚钱的方式说来说去只有几种。抽成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思路——小到坐一次网约车、买一个游戏,大到国家征税,这种“按比例收费”的商业模式无处不在。 但过去几年,全世界的消费者、政府官员和“被抽成者”似乎都在联合起来,反对这个经典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滴滴、美团为此公布了自己的抽成体系和规则;在欧洲、美国,苹果因为App Store上30%的“苹果税”被屡屡质疑…… 这种声讨和质疑背后,实际包含了许多系统问题。比如,互联网模式比传统流通链条更高效,那它是否因此就应该具备更高的利润率?降低抽成比例,是否一定就能刺激市场参与度?大公司将抽成规则公开出来,商家是否就能反过来利用规则? 这一期节目,我们就来讨论“抽成”这个乍看起来很朴素、细说起来又很复杂的概念。 以及,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机会的话,用一个系列播客来跟大家聊聊反垄断,而抽成就是我们对于这个话题的抛砖引玉。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36 为什么平台公司屡现抽成问题 12:51 如何界定“抽成过高”——拉弗曲线的故事 16:39 税收与抽成的差异:供需侧分配 22:23 公开抽成规则是最好的做法么 | 延伸阅读 | 欧盟对于苹果App Store抽成模式的反托拉斯模式调查 《Benchmark 合伙人:高抽成对平台型公司是一种伤害》 Benchmark合伙人Bill Gurley对于平台型公司抽成方案的理解,他总体倾向于低费率方案 《叙事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的著作,拉弗曲线是“叙事影响经济学”的经典案例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5-262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5 大数据选址,玄学还是科学?一家品牌选在哪儿开店,背后其实是这个公司对城市商业空间扩展潜力的判断。在之前的第13期节目中,我们就曾正在转型中的电动车品牌为例,讨论过它们占领购物中心背后的考量。 这一次,我们决定将选址的话题继续扩展到方法论层面,并请来了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产品总监毛怡玫。她将会向大家介绍,策略、经验和数据是如何对选址决策产生影响的。 特别提醒 | 5月27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将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办“2021新一线城市峰会”,并发布《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知城数据平台也将首次走到线下,现场将发布包括选址策略在内的新功能模块介绍,并提供产品演示。 即日起至5月24日,“2021新一线城市峰会”正限量发售早鸟票。对于活动本身或知城平台感兴趣的听众,可点击shownotes首条内容链接了解详情,并直接购票。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嘉宾 | 毛怡玫 |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产品总监 | 时间轴 | 02:58 超大型品牌门店的选址可以“看碟下菜” 04:31 便利店的选址不仅要方便消费者,也要方便物流配送 06:46 大品牌的选址决策,背后往往是网络规划和BD岗位的BATTLE 13:14 能辅助决策选址的“大数据”,品牌方可能都不掌握 18:09 知城平台的选址功能,与市场上其他的选址服务有什么不同 | 延伸阅读 | 早鸟票开售 | 2021年新一线城市峰会 城市原力 知城数据平台 星巴克选址的秘密 这篇文章成文于2018年,是当时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团队以星巴克为例,对于选址问题的一个初步探讨。 《零售的哲学》 日本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的经典商业著作,在第一章中就提到了便利店应该采取“密集型选址战略”。 贝壳研究院2020年“盒区房”报告 源自盒马3公里配送范围的“盒区房”,虽然体现了一部分居住便利性的需求,但仍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营销概念。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5-192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4 刘擎、罗翔们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明星的?从去年开始,一批社会科学方向的学者,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影响力。 “奇葩说捧红了刘擎”“B站捧红了罗翔”——当我们谈论他们的出名原因时,经常会下这样的判断。这个判断当然没错,但不是全部。如果仔细考察一番,你会发现从商业角度,这个故事还会更深。 这期节目,我们就会以刘擎教授为例,层层剥开,找到学者走红背后的推动力量,并弄清它们是如何把学者变成一门好生意的。 虽然常听本节目的听众可能已经熟悉,但我们仍然想强调一下,在这里,“生意”“走红”“学者明星”这些词都是中立的,不带批评意味。我们认为,学者只是一份工作,不用给他们特别高的道德定位,让自己的研究和知识传播得更广,本就是他们工作的应有之义。而要完成这份工作,需要商业机构的推动。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学者肯定和歌手、演员等常规艺人群体不一样,背后会有更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在在《第一财经》杂志最新出版的5月刊中,你可以看到这方面的讨论。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59 学者明星的定义 06:33 刘擎背后的三个推动力 14:36 罗翔爆红后B站做了什么 16:07 图书也曾是新媒体 | 延伸阅读 | 《5月新刊 | 新青年·知识新偶像》 成长于互联网的这代新青年,正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追随他们看到的知识偶像。而被视为“偶像”的知识分子,也需要学习全新的媒介传播和代际沟通方式。无论这些学者“卖”什么、能否让更多人受益、可否改善整个市场的水平,“进入市场” 这个行为本身,就有价值——毕竟,没有人会抗拒一个开放、丰富、热闹的市场,知识的市场。 《第一财经》YiMagazine 5月新刊,聚焦新青年,和他们的知识新偶像。我们从明星学者、综艺、知识青年、社交网络等不同角度,带你了解这个市场变化的过程。 《少量余票 | 这周六,来苏州和我们一起聊聊学术新偶像和知识传播新趋势》 5月15日,我们在苏州诚品书店和大家面对面聊聊学术新偶像和知识传播新趋势。 一位代表青年学者的历史系教授,和一位活跃于互联网学术活动一线的知识新青年会在本次活动中同台。杂志封面主创团队也会和大家面对面分享本期杂志制作背后的故事。来和我们见面吧! 《启蒙运动的生意》 作者:[美]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如何在社会中传播的?它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图书市场如何确定其功能?出版商、书商、推销员和文化传播中的其他媒介扮演什么角色?这本书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5-122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3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电动车门店开进购物中心?这期还是一个汽车相关的话题,但不涉及专业的技术知识,而是探讨一个我们生活中的现象——这两年,在购物中心里能看到越来越多电动车品牌的零售门店了,而且他们有不少都在一楼临街最好的铺面。 这对汽车业和购物中心来说,都是新现象。过去汽车公司习惯的卖车方式是4S店,而购物中心的那些黄金店铺,过去是留给奢侈品、快时尚或苹果店的。为什么这些电动车创业公司要把店开进商场?商场对此的态度有怎么样的变化?如今,这个新零售业态有什么新变化?这期节目里我们试着寻找答案。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25 电动车进商场有三个,哦不,四个阶段 09:56 将信将疑的购物中心 15:27 10天就能开店 19:23 “老牌电动车创业公司” 20:53 从大,到快,到精准 28:36 提前预告一期关于选址的节目 | 延伸阅读 | 《电动车激战购物中心》 本文刊载于《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1月刊。在这篇文章里,你可以看到更多这期节目没有提及的细节故事。 《蔚来ES6上市,这家公司真正的考验来了》 这篇文章写于2018年12月,蔚来的开店正处于节目中所讲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状态。你可以从中看到,“电动车+购物中心”的销售模式背后,还需要哪些业务作支撑。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5-063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2 为什么全球有钱人都在忙着开“空白支票”?金融行业聚集的不仅是有钱人,还有聪明人。这两拨人在规则范围内创造出来的新产品,有时候会让市场为之“虎躯一震”,比如说引发了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CDO,再比如2021年美股市场最火的“空白支票公司”SPAC。 通过先筹钱造壳、再并购公司的方法,SPAC绕开了美国证券市场对于公司上市的很多监管,同时为投资者创造了在超低风险下以小博大的可能性。作为一个融资工具,SPAC高效、干净的逻辑,对投资者和公司来说有如神来之笔;但作为一个被资本市场利用的融资工具,SPAC直接导致了美股IPO市场新一轮的泡沫,自然也引发了监管的关注。 这一期节目,我们就来看看SPAC这个“资本盲盒”的真面目。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06 2021年,美股有76%的IPO项目是SPAC 04:46 每个人都能发起一家SPAC公司? 10:21 高风险和灰色行业的公司更喜欢借助SPAC去上市 16:01 上市到底是一种目的,还是一种手段? | 延伸阅读 | 这期的内容专业性比较高,所以我们的延伸阅读就把节目中的要点提炼一下,方便大家查阅。 什么是SPAC: SPAC的全称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又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它是一个上市公司,但是没有业务,也就是一个壳。这个壳的目标就是在24个月里,收购一个合适的未上市公司。 SPAC公司的钱哪里来: 一个SPAC公司的资金规模500万美元起步。它的核心就是管理团队,这个团队一般占有20%的股份,但自己出资极少。大多数的钱,是管理团队募集而来。这就要求管理团队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投资信誉,所以一般来说,那些比较成功的SPAC都是由著名投资人、企业主成立的。 SPAC对未上市公司有什么好处: SPAC不能事先确定自己要投资的标的。如果这么做,那监管机构就会找上门来。不过SPAC尤其吸引高风险的行业,比如医药、金融、新能源、互联网、前沿科技,或者数字货币、大麻、博彩业等身处灰色地带的行业。这些公司要通过正规渠道上市并不容易,往往价格会被低估,还要经过很多合规性的考验。相比之下,通过被SPAC收购上市,是一个方便、快速的方式。 SPAC对于投资者有什么好处: 机制设计保证了早期参与的投资者能获得更高收益,也能更快把自己看中的公司送上市。 SPAC有什么风险: 如果SPAC买来的公司不够好,股价也可能会在并购结束后下跌。这样就亏钱了。实际上也确实有这个风险,一项针对115家已完成收购的SPAC的研究发现,大部分SPAC在找到要收购的目标公司后都会亏损,而且在并购一年后,亏损的速度还会加快。这意味着投资者持有SPAC的时间越长,其收益表现可能会越差。所以,SPAC模式对于发起者挑项目的要求很高。 SPAC热的重要推手: 硅谷传奇投资人Chamath Palihapitiya。他是个出生在斯里兰卡的美国移民,第一桶金来自Facebook的股权激励,之后又成立了风险投资机构Social Capital,给Palantir、Slack塞过钱,这两家公司也是前几年美股最重要的大型IPO项目。 但到了2019年,Chamath意识到SPAC模式大有可为,而且管理一家壳公司,比管理VC要轻松太多了,于是迅速掉头All-in,在很短时间内用其SPAC公司IPOA收购了维珍银河,将这个常规意义上根本无法上市的公司做成了市值15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到今年3月初,Chamath已经参与了21个SPAC项目的发起或管理,其中14个已经完成收购。他的长期计划是,这些SPAC公司的名字要从IPOA一直覆盖到IPOZ,也就是至少得有26个。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4-281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1 FILA为什么能让安踏逆袭?在lululemon那期节目里,我们提到,有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公司正在和它竞争全球运动服饰行业市值第三的位置,那就是安踏集团。当然,这个地位肯定不是单靠安踏品牌本身做到的,最大的股价推动器就是它旗下的另一个品牌FILA。 2009年,安踏花了6.5亿港元收购了FILA在中国的商标经营权。当时,安踏即使在诸多“晋江鞋厂”里也不算最领先的一个,而FILA是一个逐渐边缘化的没落意大利品牌。10年后,FILA在中国一年的营收就超过175亿港元,而如今的安踏集团旗下已经拥有17个品牌,成为全球排名前三的运动服饰公司。 这一期节目,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10年发生了什么。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35 一开始没人看好 05:39 直营对服装业的好处 07:54 “一家纯正的意大利公司” 11:13 多品牌战略得失 | 延伸阅读 | 研报 | 安踏的“面子”与“里子” 这篇文章解释了安踏为何在2020年获得了投资机构的青睐,以及它还有哪些隐忧。 安踏的进阶 安踏“买买买”战略的细节故事。 海通证券研报 | 纺织服装行业:从VF集团发展看安踏体育的成长空间 安踏如今很像VF集团,那么就了解一下VF集团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lululemon的瑜伽裤“致富经” | 播客《商业就是这样》05 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听听我们关于lululemon的那集节目。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4-211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10 是错觉吗?国产电动车变好看了?“Automobile是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而Car……是雕塑、是艺术。我们(汽车设计师)与黏土一起工作,就和米开朗基罗一样。”2007年,当时最有名的汽车设计师、时任宝马汽车设计副总裁克里斯·班戈在一场TED演讲中这样说。 他基本描绘了当时汽车设计师的典型画像——一个严谨的制造业公司里与众不同的艺术家。不过,这种浪漫的形象如今可能有些过时了。汽车设计师不能只做艺术家,而要学着做“产品经理”。全球不少顶级设计学院,已经专门开设了“出行设计”这一专业,它的新意就在于,不再只教学生如何画出漂亮的曲面,而是鼓励他们重新思考,车在不同场景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满足人的哪些需求。 以上这些改变,都与汽车业最近的技术变革相关,比如电动车带来的很多突破。所以这期节目我们就从“电动车变好看了”这个愈发明显的现象出发,逐层剖析汽车设计这件事。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3:54 设计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技术革新 04:20 电动化解放了外形设计 05:41 智能化颠覆了车内空间设计 06:31 本土公司更愿意在设计上花钱了 13:09 设计师,还是产品经理? | 延伸阅读 | 《这期,只谈设计 | 4月新刊》 在真实的商业世界中,设计的功用远不止视觉之美,而是深嵌于原材料、制造、产品、品牌等诸多商业环节之中。 在《第一财经》YiMagazine 4月刊——《2021设计趋势报告》中,我们总结了6个在中国方兴未艾的设计趋势:可持续环保能源的普及,机能性面料的广泛应用,平面设计掀起怀旧风,更智能的办公空间,智能和电动彻底改变汽车设计,TOD概念在中国城市普及。 《汽车设计师们,正学着像产品经理那样思考》 本文刊载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 2021年4月刊。汽车设计变化的背后,根本性的推动力量是汽车业两个最大的技术趋势——智能与电动。这两大趋势带给汽车业商业模式的影响,已经被讨论过很多。而设计则是一个更现实的切入点,帮助普通人直观感受到汽车业正在经历的变革。 《首款车售价80万元的高合开放了工厂,我们总结了这4个不同之处》 高合在2020年公布了首款量产车HiPhi X,这是一款创始版车型售价达到80万元的SUV,这个价格是本土品牌量产车中最高的。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链水平,已经完全能够造得出这个价位的汽车,但问题是,一个从0开始的新品牌如何突破已有格局,让消费者接受自己。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4-141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9 又是徕卡又是哈苏,手机拍照在battle什么?现在全球最流行的拍照设备是什么?根据照片分享社区Flickr的数据,可能是iPhone 12、iPhone 11、iPhone 10……如果算上中国内地,可能是华为、小米、OPPO、vivo,总之把你能想到的畅销旗舰手机罗列一遍,就是候选者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已经很久没有摸过狭义的照相机了。之前,人们会感叹成长于智能手机时代的10后们,模拟打电话的手势是手掌贴面,而不是老一代比成“6”的形状,因为他们没有话筒的概念;同样,如果要让今后的孩童模拟拍照的手势,可能也是拿着手机的样子,因为他们可能不认识相机快门。 没错,如今最受欢迎的相机肯定是手机。 在拍照这件事上,话语权早已转移。传统的相机行业的领先者,都纷纷和手机厂商合作。最近的新闻是一加手机和哈苏达成了3年的战略合作,在此之前,华为和徕卡的联姻已经让人吃惊。 另一边,对手机来说,拍照早就是最核心的功能,也是每场手机发布会上秀参数最多的部分之一。最直观的数字就是不断增加位数的像素。 如果我们稍微站远一些,观察手机拍照这件事,就会发现前端的品牌联姻,或是技术参数的飞涨,背后都有很明确的商业动机。这期节目中,我们就稍稍科普一下手机拍照这件事。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28 手机厂商和顶级相机品牌联姻是必然 04:59 功能机时代,拍照已经开始重要了 05:32 像素崇拜已经过时 07:52 只靠堆硬件拍不出好照片 10:22 拍照不只是一个功能,更决定品牌调性 12:50 拍照之后,是拍视频 | 延伸阅读 | 手机摄像头这么拼,还有多少用相机的理由? | 金字招牌 随着手机摄影技术的快速进步,所有的相机厂商都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些问题:谁还在使用相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相机,自己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我们采访了佳能、富士和索尼三家主流相机厂商数码影像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寻求以上问题的答案。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4-0714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8 小米造车,可没造“全家桶”那么容易这是一期临时录制的节目,本档节目第一次追下热点,关注小米造车。 小米这样一个大公司,进入了智能电动车这样一个大产业,舆论和市场自然会很兴奋。我们也已经看到许多报道,分析为什么小米造车肯定能行。乐观情绪够多了,所以我们想在这里泼一点冷水,分析一下小米造车的难点。 我们的出发点,是小米的现状,是它现有的资源、能力、擅长的事情,然后再把这些信息与造车对应,看看小米已有的积累是否对造车有帮助。结论可能不是那么乐观。 当然,这不是在批评小米造车的决策,我们的冷水不是泼给小米的,我们所提到的信息,雷军比任何人都清楚,此刻更需要冷静下来反思造车新闻的,是普通消费者,以及小米的支持者。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10 买了小米股票的朋友应该不安一下 03:55 小米的“全家桶”是怎么来的 14:07 还记得乐视吗 15:08 生态链的资源,对造车帮助没那么大 16:37 小米有后发优势,但也别高估这个优势 18:33 九十九死一生,和九死一生 | 延伸阅读 | 5G商用成熟前,小米的日子怎么过? 这篇研报能帮助帮助你理解,小米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蔚来、理想和小鹏,各不相同 这篇文章能帮助你理解智能电动车创业,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3-3120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7 国货美妆这么火,能不能穿越回去躺赢?自从2020年在美股上市,逸仙电商(完美日记的母公司)就在朝着一个综合性化妆品集团的方向快跑。最近它准备收购一个欧洲的护肤品牌Eve Lom,在此之前,它还收购了一个法国高端美妆品牌Galenic。这家成立不过4年的本土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美妆市场势头最盛的玩家。 但在10年前,这还是很难想象的,当时中国的化妆品市场还以购物中心、百货专柜、专卖店等线下渠道为主,巴黎欧莱雅和美宝莲两个跨国品牌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本土品牌力量微弱。这让我们好奇,一场改变整个市场格局的国货美妆风潮,到底是怎么来的。 因为两位主播都对美妆行业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假设我们现在想要创业做美妆,碰巧我们又有穿越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回到哪个时间节点,做哪些事情,才能保证我们在这个市场享受开挂人生的快乐呢?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4:05 2015至2016年是一个好时间 08:09 想出一个爆款产品的点子 09:17 不用担心生产,代工厂会帮我们搞定 11:14 别错过李佳琦们的红利 14:31 别心疼钱,多投广告吧 18:13 醒醒 | 延伸阅读 | 公司研报 | 写在完美日记IPO狂欢之后 美国有雅诗兰黛,日本有资生堂,韩国有爱茉莉太平洋,而相较之下,中国作为全球购买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始终没有诞生一个全球知名的化妆品集团。 完美日记品牌的迅速崛起让市场感到振奋。这个成立于2016年12月的新品牌,在短短四年时间里,用DTC(Direct to Consumer,直销)概念诠释了一套全新的商品销售和品牌塑造方法论。在很多方面,完美日记确实摒弃了过去化妆品公司那套奏效上百年的运转逻辑。 现在,资本市场拭目以待想要看到的,是这个年轻的中国美妆品牌将以多快的速度追赶上它的学习目标欧莱雅集团。 明知用不完,为什么还不停买口红? | CBNweekly金字招牌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3-2419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6 MANNER咖啡凭什么做到好喝+便宜+连锁?在第一财经YiMagazine上海办公室的周围,开了5家MANNER,比星巴克的密度还高。这是我们一开始关注这个咖啡品牌的原因。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不仅是一个拿了钱就大面积铺店的新品牌,而是一个在商业上很值得研究的公司。在上海这个中国咖啡市场的“天王山”,MANNER的门店数迅速增长,几乎每家新店都能获得周围公司人的青睐。凭借不同的商业模式,它已经在某些区域与星巴克正面竞争。 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看,作为一个靠卖咖啡赚钱的公司,MANNER同时做到了三件事:连锁、便宜、好喝。在中国,这几乎是咖啡店的“不可能三角”,也就是无法同时做到,但至少目前,MANNER做到了。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就试图从这三个角度解析一下MANNER的商业模式,也借此普及一些关于咖啡世界中经常被误解的常识,比如:一杯咖啡到底多少钱算便宜,多少算贵?小咖啡馆为什么不赚钱?咖啡的口味到底有没有量化标准?连锁到底难在哪儿? 如果要熟悉咖啡店这门生意,MANNER是一个不错的入口。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56 便宜、好喝、连锁,咖啡店的不可能三角 10:14 咖啡价格在中国的锚点:星巴克 12:25 咖啡店赚不赚钱,基本与咖啡本身无关 16:56 MANNER的咖啡水准到底怎么样? 19:32 心态也会影响消费者对咖啡口味的认知 21:37 MANNER的火热没有秘密,它会被复制吗? | 延伸阅读 | 上海这家 2 平米的咖啡店,做的是什么生意? | 后期制作 | 魏玥琪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3-1727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5 lululemon的瑜伽裤“致富经”运动服饰这个行业的领先者一直由大集团把控,不论是耐克、阿迪达斯,还是安踏,旗下都有不止一个品牌,涉猎的运动也尽可能多。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市场里,一个主营单个小众运动服饰的品牌,销售额还不到耐克的十分之一,市值居然排到过全球第三,仅此于耐克阿迪,这就是lululemon。 lululemon如今已经是一个经典的商学院案例,它在很多地方一反行业常规,并取得出众效果。产品上,它重新定义了瑜伽服这个品牌;销售上不依赖经销商,而是完全直营;营销上不聘请体育明星当代言人,而是把KOL模式发扬光大。同时,它在遭遇低谷,犯下一连串错误的情况下,能重新振作,在2020年疫情阴影下,股价大涨。 这一期节目,我们首先总结了lululemon生意中有价值的经验,然后也预测了它接下来的发展。不过在第二部分,两位主播的观点并不一致。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54 创始人前传:游泳、滑雪和冲浪 07:15 品类杀手:从技术和设计上定义瑜伽服 15:48 历史的进程:运动休闲风 19:45 经营策略:直营和KOL 25:35 危机:如何犯错,如何走出 30:19 未来前景:lululemon是不是太贵了? | 延伸阅读 | 《Little Black Stretchy Pants》 作者: 奇普·威尔逊(Chip Wilson) 出版社: Rosettabooks lululemon创始人奇普·威尔逊(Chip Wilson)在2018年出版的品牌自传《Little Black Stretchy Pants》,从企业文化、商业模式、错误与经验等方面讲述了lululemon品牌成长的故事。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3-1038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4 各种“破产”到底有什么区别疫情对商业的影响有多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各种公司撑不下去,破产了。标准普尔的研究统计显示,2020年全美范围内共有630家公司宣告破产,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其中不乏有名的公司,比如奢侈品百货公司Neiman Marcus、经典西装品牌Brooks Brothers、休闲服品牌J.Crew、租车巨头Hertz等。 中国也有不少公司在2021年初“扎堆破产”。在1月底、2月初的最后几天里,海航集团、华晨汽车、北大方正、雨润集团、瑞幸咖啡等多家公司相继传出破产重整相关消息。 但其实,虽然“破产”这两个字很耸人听闻,但不同的破产,其实境遇大不相同。我们常常听到的破产,往往也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与其他词连在一起,比如“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破产保护”。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期节目就来做一点科普,背后还有不少经典的商业案例。 毕竟,景气的公司大致相似,而凉了的公司,各有各的凉法。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1:49 过去的一年是“破产大年” 05:49 “破产清算”与“破产重整”的区别 08:18 通用汽车的复活和破产重整 12:06 《半泽直树》里的破产没有真实历史刺激(*剧透预警:没有看过《半泽直树2》且不想被剧透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至15:11继续收听) 17:12 瑞幸破产案让你理解跨国公司的破产案 19:36 贾跃亭让你理解个人破产 | 延伸阅读 | 美国历史前四大公司破产案(按破产时的公司资产排名) 【1】雷曼兄弟控股公司 (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破产保护申请日期: 2008年9月 资产规模:6910亿美元 【2】华盛顿互助银行 (Washington Mutual) 破产保护申请时间:2008年9月 资产规模:3279亿美元 【3】世界通信公司 (WorldCom) 破产保护申请时间:2002年7月 资产规模:1039亿美元 【4】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申请破产保护日期:2009年6月 资产规模:910亿美元 《重振通用》 作者: 埃德·惠塔克里(Edward Whitacre) / 莱斯利·考利(Leslie Cauley ) 译者: 程亚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日航重生》 作者: 引头麻实 译者: 陈雪冰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稻盛和夫(いなもり かずお) 日本企业家,京瓷与第二电电(今KDDI)创办人。 2010年1月19日,日本航空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在日本政府的邀请下,稻盛和夫以78岁的高龄出任日航的会长(董事长),重整问题重重的日航。2011年日航实现会计年度的合并经营利润达到2049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并在2012年11月重新上市。2013年3月,稻盛和夫辞去董事职务,完全退出经营前线,担任纯粹顾问性质的“名誉会长”一职。 《半泽直树》 2013 年播出的日本电视剧,由福泽克雄执导,堺雅人、上户彩、香川照之等主演。《半泽直树》主要讲述在泡沫经济时期进入东京中央银行的银行职员半泽直树一边同银行内外的“敌人”斗争,一边贯彻自己的信念“不能像机器一样对待身边的人”,对待恶人要“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故事。 第二季已于2020年播出,主要围绕一个虚构的“帝国航空”公司的破产重组案,而剧中这家公司影射的就是现实中的日本航空。 《从破产边缘走向吸金宇宙,漫威经历了什么?》 2019年4月发表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公众号。要理解今天的好莱坞,你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漫威这家公司。经历过易手、破产、合并、重组之后,漫威的乘数效应正在显现,它成为了好莱坞的吸金利器。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3-032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3 几万块“一口”的透明牙套,是怎么在中国流行的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愿意在牙齿上花钱。从十几元的牙刷牙膏,一步步消费升级到几百元的电动牙刷、冲牙器、洗牙,再到人均几万元的正畸。说到正畸,目前国内最有名的技术就是“隐适美”,也就是人们熟悉的透明牙套。 发明这个技术的爱齐科技,2011年把隐适美引入中国,很快就把它变成一门特别赚钱的生意。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60万人带过隐适美,平均每个人的开销在4万元左右。在中国市场的推动下,爱齐科技的股价也在过去10年增长了30倍。 我们的同事、《第一财经》杂志的记者王一越写了一篇关于隐适美的报道。最初,她的好奇只是隐适美的赚钱模式,结果逐渐挖掘,发现隐适美风行中国城市背后,有一个新技术的精准营销、有牙医行业的变迁,还有一位关键人物。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王一越 | 《第一财经》杂志记者 | 时间轴 | 02:30 关键人物周彦恒 03:54 一开始隐适美这个技术并不成熟 09:02 但对医生和消费者都比较友好——没错,是“消费者”,不是“患者” 11:54 隐适美和lululemon的相似之处 14:30 年轻牙医要出头 18:35 乐高、JEEP一般的存在 20:30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挑战者 | 延伸阅读 | 《隐适美的中国路线图》 本文刊载于《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1月刊。用硅谷思维成功说服中国人“牙齿美很重要”之后,隐适美近年出现了增长放缓,也需要面对更多本土竞争和道德挑战。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2-2523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2 特斯拉为什么老降价过去一年,从中国到美国,证券市场最热的板块可能就是电动车了。引领这个市场的当然是特斯拉。2020年,特斯拉的股价涨了7倍,连带着蔚来、小鹏、理想,还有A股的宁德时代等一系列公司都受到投资者追捧。 证券市场的狂热当然不能代表一切,不过这背后也有业绩基础——特斯拉在中国卖得很好。背后的原因,还有特斯拉创新之处,各种分析已经很多。这期节目我们选取一个大家经常争论的角度——降价。 国产特斯拉Model 3上市一年多来,销量一路攀升,与此相对,价格一路下降。经过3次官方降价,一辆起售价35.58万元的车,现在的起售价才26万多元。 这期节目里,我们不从对不对、应不应该的角度评判这件事,而是好奇现象本身。因为不论是次数、还是幅度,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降价在汽车业都极其罕见。所以,为什么国产特斯拉老是降价? 我们把问题拆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为什么敢”三个部分,试着给出答案。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时间轴 | 02:14 大幅度、连续多次的降价在汽车行业很罕见 06:36 特斯拉的“传统艺能” 07:09 在为大公司建大型工厂这件事上,中国和美国的行事逻辑很多时候其实没那么多区别 07:32 Model 3的畅销秘密可能很简单——20多万元的豪华车(消费者心目中的) 09:22 马斯克的flag 11:28 在深圳路测10公里,相当于在美国加州跑100公里 13:21 特斯拉专注“第一目标” 13:57 伤害“早期支持者”的风险 | 延伸阅读 | Fortune: 《Inside Elon Musk’s $1.4 billion score》 《财富》杂志对特斯拉的一篇报道,讲述了马斯克如何通过种种手段在美国内华达州设立大型电池工厂。 《第一财经》杂志2021年第1期杂志封面专题:《奔跑吧,电动车》 电动车为什么重要?从一台机器的角度,电动车的构造比燃油车简单得多。但正因为这种“简单化”,汽车行业高耸的技术门槛被拉低了,新的竞争者得以入场,从根本上改造这个循规蹈矩数十年的庞大产业。在电动车发展正酣的当下,我们用一期杂志做个全盘总结——电动车到底改变了什么。 在这个封面专题里,我们不会讨论蔚来、小鹏、理想、特斯拉离谱的股价,而是分析为了撕开这个市场,它们各自选择的创新角度;我们不会评论传统汽车公司的电动车水准如何,而是描写“大象转身”的过程;我们不纠结所谓的里程焦虑,而是关注充电桩这个电动车基础设施背后的商业模式;我们不想用几个标签来概括电动车消费者,而是选择了一个微观场景,观察电动车品牌们如何用新办法争夺客户。 《国产特斯拉来了,本土电动车别慌》 2020年1月发表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公众号。当时,不少分析师认为国产特斯拉会压垮国产电动车创业公司。而我们认为,竞争关系固然明显,但由于溢出效应、供应链发展等因素,国产特斯拉上市对于本土电动车厂商来说,机会或许大于威胁。 如果能有一款让消费者抛开补贴等外在因素也愿意购买的电动车,那对市场只会是好事。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国产特斯拉入市,对于期待中的电动车市场的爆发,肯定是一把火,而不是一盆冷水。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2-1715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1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这么爱春晚?春晚越来越像一个除夕夜里的BGM,除了个别明星,能把我们的注意力从牌桌和手机上拉回电视屏幕的,可能只有在这台盛大晚会上负责给大家撒红包的公司了。 这个“新传统”开始于2015年的微信,之后,阿里巴巴、百度、快手,再加上今年的抖音,清一色的互联网大厂、国民级应用,总共为全国人民送出了61亿红包。甚至连B站跨年晚会的负责人都说,如果钱足够,宁愿赞助春晚。 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试着搞清楚,互联网大厂为何这么热衷于争抢春晚的“独家撒红包权”。 | 主播 | 肖文杰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许冰清 | 《第一财经》杂志主笔 ** | 时间轴 |** 05:33 春晚仍是品牌营销的稀缺资源 08:00 一道关于获客成本的简单算术题 08:58 吸引完用户后,还得把他们留下来 09:40 对内,春晚带来的巨大瞬时流量,是个考验公司的好机会 | 后期制作 | 董思哲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2-0912 min商业就是这样商业就是这样Vol.00 原来如此,有点意思你好!感谢你关注《商业就是这样》。这是一档由《第一财经》杂志推出的播客,我是主播肖文杰,也是《第一财经》杂志的主笔。 在这档节目里,我们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读一个商业现象,每周一期。小到奶茶店里的新口味,大到股票市场的规则,背后都有许多门道。我们发现这些门道可以用商业逻辑和商业常识解释清楚,它们既不高深、也不枯燥,反而很有趣。 为了尽可能让你收听方便,获得更多信息量,你不会在这档节目里听到太多闲聊,节目的时间也会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内。 可能有朋友知道,《商业就是这样》的名字,来源于《第一财经》杂志的一个同名专栏,它也是我们的杂志上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每期,它会针对一个商业现象提出为什么?比如特斯拉的股价为什么超过丰田、曼联战绩不佳为什么股价还能涨……很多时候,提问题和寻找答案一样重要,两者互相推进,问对问题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而答案又会带出行的问题,这个过程让人乐在其中。我和同事经常在研究完一个现象后觉得“原来如此,有点意思”。如果这档节目也能让你有类似的感觉,那就再好不过了。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收听到我们的节目。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也会推送每期节目的内容。如果有你感兴趣的话题,也欢迎你在公众号或是小宇宙等平台与我们交流。 那么,每周见啦。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 App、苹果 Podcast、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荔枝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2021-02-0901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