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details
.com
Print
Share
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earch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Ariel.asti
Shows
兩隻老鼠
EP13 |你家貓狗其實一直在對你說話:四個人類的寵物溝通體悟(下集)
你相信寵物真的能和你心電感應嗎? 這一集(分上下兩集)我們請來兩位貓狗雙全的來賓 Anita & Awing, 一起分享我們四人參加過的「寵物溝通體驗課」。 從香氣冥想到心靈連線、從爆笑的貓狗抱怨到六次暴哭現場, 這趟旅程讓我們看見了「聽懂寵物」不只是玄學,更是一種重新傾聽與感知世界的方式。 如果你家裡也有一個會偷看你洗澡、半夜踩你胸口的毛孩—— 這一集,請戴上耳機,一起進入牠們的內心小劇場。 續上集,這集我們聊到: 狗的情緒只有快樂與害怕? 植物也能說話?還會指定擺放位置? 用心電感應跟毛孩 FaceTime? 寵物教會人類如何溝通 後半場我們開始思考:「溝通」不只是語言,而是接住彼此的願意。 我們也在這堂課裡慢慢放下麻瓜的羞恥、打開自己的感知、學會如何更溫柔地看待身邊的生命。 最後別錯過我們的玄學儀式——用「動物版的答案之書」抽出兩隻老鼠的未來🐭 -下課後的連線練習 00:08 Anita分享第一隻狗辛巴”投胎”的神奇故事 04:43 煎餃突破DNA限制,用念力變成了兩人的”夢想小狗” 07:08 Anita分享寵溝實用技能 : 出差時自己就是自己的小米攝像頭 07:59 煎餃跟媽媽打小報告: 寄宿學校有一隻有心眼的狗 09:00 Anita 的時間管理 : 利用做臉和針灸時和寵物facetime(連線) 09:40 Ariel 自創的連線方法 : 冥想後連線 10:45 Ariel成功連線一隻流浪貓,才發現一直誤會對方懷孕, 但其實是公貓 -人,貓,狗溝通難易度排序 11:50 Anita 狗的情緒只有快樂和害怕, 貓的想法很直接,人最難溝通,看不到真實想法 12:51 Awing 上完課後更願意”觀察”寵物們的需求 13:48 人不輕易表達真實想法, 我們要學習和動物一樣坦誠 14:05 Asti :只要有連結的“意願”,就有溝通的可能,不論對象是動植物還是石頭 15:00 Asti分享跟”植物”溝通的經驗: 植物會為自己取名字,甚至要求在家中的位置 16:17 植物的表達更單純:直接活給你看! 16:50 跟植物學習: 傾聽對方的需求,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養植物) 17:50 Ariel 的排序貓>狗>人,人最難溝通,不是不願說,而是不願”聽” -其實寵物一直在跟你說話 20:08 動物行為醫生對於”寵物溝通”的理解 : 不用透過寵溝,寵物也能收到你的愛 21:15 狗狗的一天是從你睜眼的那瞬間開始(暴哭+5) 22:35 Ariel 上課後不再批判自己, 把”我是麻瓜”掛在嘴邊 24:00 Awing加碼分享在香氣冥想中的故事,治癒了內秏的自己(暴哭+6) 25:22 寵物溝通是玄學? 還是我們屏蔽自己內心的信號太久了? 25:40 Ariel用動物版的答案之書 “日日藥輪” 來占卜”兩隻老鼠”的未來 26:55 訂閱,收藏,分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7-25
26 min
兩隻老鼠
EP12 |“貓說不懂回家的意思”一堂寵物溝通課,讓4個人類當場爆哭(上集)
你相信寵物真的能和你心電感應嗎? 這一集(分上下兩集)我們請來兩位貓狗雙全的來賓 Anita & Awing, 一起分享我們四人參加過的「寵物溝通體驗課」。 從香氣冥想到心靈連線、從爆笑的貓狗抱怨到六次暴哭現場, 這趟旅程讓我們看見了「聽懂寵物」不只是玄學,更是一種重新傾聽與感知世界的方式。 如果你家裡也有一個會偷看你洗澡、半夜踩你胸口的毛孩—— 這一集,請戴上耳機,一起進入牠們的內心小劇場。 在上集中你會聽到: 如何調頻到夢境的西塔波? 為什麼貓咪會嫌媽媽室友太愛哭? 為何空氣脆脆吃到最後只剩空氣沒有脆脆? 一隻受傷的貓,如何用糖果紙療癒自己? Ariel 在心輪里看到了什麼,為什麼全場暴哭? 每個瞬間都好真、好荒唐、也好溫柔。這不只是跟寵物的對話,更是和內在的連結練習。 -我們四人上了一堂寵物溝通課 00:15 你相信可以透過心電感應連上動物嗎? 01:09 來賓自我介紹家中成員 : 二人一貓(煎餅)一狗(煎餃) 01:44 Awing的爸媽不讓養寵物 02:13 Ariel 曾養過四隻貓,想與過世的貓溝通 02:40 Asti 代替蹺課的朋友去上課 03:06 寵物溝通後, Anita 決定收養”煎餅” 04:44 ”貓不懂回家的意思”(暴哭+1) 05:10 第二次寵物溝通是因為貓尿床問題 06:22 尿床問題沒解決, 卻給了二人滿滿的情緒價值(暴哭+2) -與動物連線的感覺就像… 09:10 如何在清醒時調頻到做夢的頻率 10:27 夢裡發生的一切都真實存在,只是在另一個平行時空 10:53 利用香氣,口感,觸感等練習打開感官 12:43 Asti 在香氣冥想中遇到的陌生阿公送了她一句金句 : 你為什麼不聽聽雨聲? 13:57 Ariel 分享大口吃與小口吃”芥末魷魚”的味道 15:15 發現原型食物愈吃愈香,化學食物經不起細嚼慢嚥,空氣脆脆只吃到空氣,沒吃到脆脆 -連線時接收到了什麼? 17:07 循序漸近體驗,讓大家在過程中接受自己的感覺 18:10 Anita分享連結同學的貓,居然看見被同學收起來的貓窩 20:18 Awing連上超熱心教學的助教貓, 貓還表演了站立梳毛秀 21:33 Asti 發現和awing連上同一隻貓,還看到了裝璜細節! 23:40 Ariel 連上一隻眼睛受傷的貓, 透過玩糖果紙的聲音來療癒自己 25:25 溝通師連上貓咪, 竟聽到貓咪抱怨媽媽的室友天天哭很煩 26:18 動物之間也會互相溝通 : 烏龜給主人下brief, 還分享跟貓聊天的日常 27:09 Anita決定養狗時, 家中的貓為了讓媽媽放心逼自己”一夜長大” (暴哭+3) 30:50貓狗溝通大不同 : 狗很愛亂入別人腦海中聊天 32:44 Ariel 在心輪森林裡連到過世的貓咪,終於放下壓抑很久的罪惡感(全場3人暴哭+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7-25
35 min
兩隻老鼠
EP11|從上海外企白領到台南早餐店打工人:交換故鄉的一場慢生活實驗 feat. 小布
你有想過把生活整個顛倒過來嗎?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一位「交換故鄉的朋友」——小布,她原本是在上海外企上班,如今卻成了在台南早餐店打工的人妻。 主持人Ariel 是住在上海的台南人,小布則是嫁來台南的上海人,兩個人不只交換了城市,也交換了生活節奏、文化觀察和人生心境。 這一集,我們聊了小布遇到的文化衝擊: ✅上海都市麗人如何放下名.牌包,適應”逛寺廟”與”親近大自然”的台南日常? ✅台南人到底多”機車”?再短的距離也要發動引擎! ✅「7-11根本是實體支付寶」,來了你就懂? ✅颱風天比買菜更緊急的事,居然是這件? 我們還聊了 : 💗兩地婚戀觀 : 從人民廣場的相親角,聊到離婚的原因 😋美食觀察:憑什麼台南的小吃店值得專程來吃二天 💻打工哲學:從高強度的上海外企到悠閒的台南早午餐店,怎麼適應? 🧘🏻♀️身心靈成長 : 從J人變P人,體會享受當下的快樂 這一集,既是生活觀察,也是文化實驗;既有笑點,也有很多暖暖的共鳴時刻。 更妙的是:這場交換故鄉的對話,其實是我們第1️⃣次見面! 🎧** 戴上耳機,一起聽聽她如何用「換一座城市」的方式,過上了更靠近自己的生活。** 00:22 介紹來賓小布與Ariel “交換故鄉”的緣份 01:24 小布與結婚20年的老公搬到台南 01:56 小布分享初到台南的文化衝擊 02:19 上海人搬到台南節奏也跟著慢下來 02:58 台南的交通令小布崩潰 03:37 台南人的腳長了二顆輪子,再短的距離都要騎機車 04:55 支付方式不同 : 10年後又重新帶錢包出門 05:47 7-11簡直是支付寶的實體店 06:57 台南人也太愛排隊了吧 07:48 “為你排隊”是台南人表達愛意的方式 08:12 ”80歲義工”陪伴體檢的感心服務 09:05 台南長輩最流行的退休生活 : ”做義工” 10:12 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文化,甚至不同廟的神明會吵架 11:28 令小布羨慕的颱風假 : 颱風天比搶菜更緊急的事 : 訂ktv包廂! 12:50 上海人民廣場相親角裡的逼婚文化, 台灣父母對子女更理解與包容 14:16 台灣人覺得婚姻需要有”愛”為基礎 15:00 認同”婚姻”與”戀愛”是二回事 15:45 台灣和大陸這一屆年輕人離婚原因大不同 17:34 從高強度的上海外企到悠閒的台南早午餐店,體驗從同事到顧客都”都不著急”的 工作氛圍 20:00 上海的餐廳各司其職分工很細, 台南則是每個員工什麼都要會 21:24 上海與台南餐廳打工的薪資待遇 22:48 ”周末去哪玩?” : 在上海過慣小資生活的小布, 在台南走進大自然 24:57 回上海休假的必要行程:吃喝,按摩,做指甲 25:00 在台南生活物欲會自動降低,沒人在意你的名牌包,更關心生活本質 26:28 在台南的冥想課終於聽到了自己內在的聲音 27:05小布表示已80%融入台南 : 關注自身,美食與天氣已下載完畢 27:44 美食療愈 : 一大早就喝牛肉湯的幸福 28:25 老店美味的原因 : 祖傳三代的sop,代代只做一件事 29:32 小布建議遊客可以專程來台南吃二天 25:50 真正好吃的餐廳只能找當地人帶路 31:13 黃昏市場:如果今晚不想做飯 31:38 台南人喜歡把”拍謝”(不好意思)與”謝謝”在嘴邊,親切得仿佛回到小時候的上海弄堂 32:45 從J人變P人: 每天上演說走就走的旅程,隨遇而安,享受當下 33:50 人生最開心的決定: 搬到台南後90%時間都在愉悅的狀態 35:29 人生最後悔的決定: 太早婚,戀愛經驗太少 37:14 給計劃旅居他鄉的建議: 1.先研究當地生活方式與自己的個性配不配 2.經濟基礎 38:24 兩地女生互誇環節:今天podcast竟是網友第一次見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7-16
39 min
兩隻老鼠
EP10|結束gap重返職場的打工人, 如何克服PTSD還保留“休息技能”?
剛剛過完的五一小長假,對兩只老鼠而言,是重返“打工人”後最重要的節日。 本集節目, 兩鼠將真情實感地分享自己重返職場的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及如何在這個衝擊中找回”休息”的技能 🌟 重返職場後的PTSD -Gap期間早已放下的人事物,全都“回歸”到生活里。 -用三倍票價搶到五一高鐵票,卻在放假第一天準時生病,”驗證自己”天生打工人”的身份。 🌟 打工人的AI新發現 -同事個個都是AI高手:效率爆表,但“內卷”也更厲害! -三重壓力——錢少、時間少、要求高,逼我們放低標準:“我就是牛馬,不做鳳凰事!” 🌟 再學“慢”與“休息” -Ariel的Gap技能:用”接不住洗手乳”的小故事,分享如何真正慢下來。 -有效休息三要點: 抽離,別讓細節吞沒你 保持主體性 : 別把別人的情緒放心上 反向造me time : 有摸魚,才高效 🌟 面對未來 : 當AI取代我們的工作後,你是誰? -失去總監的title後:別人喜歡的我,才是最真實的我 -Gap教我們的事:隨時調頻,拒絕被職場速度捲走 如果你還沒離開過職場,可能不懂什麼是“真正的休息” 當你回到打工人生活,也別忘了————休息,是你最寶貴的技能。 🎧 戴上耳機,讓自己在內卷的AI時代中,依然擁有休息的力量! 00:19 這個五一是兩隻老鼠重返打工人的第一個小長假 01:11 兩人都有ptsd 01:28 Asti 的ptsd症狀一 : 過去gap期間不在乎的人事物通通回來了 04:02 Asti 的ptsd症狀二 : 突然意識到”五一假期”很重要 04:50 Ariel 用三倍價錢搶了五一的高鐵票, 還滿心罪惡感 06:05 放假第一天就生病, Ariel 確診為天選打工人 06:44 Ariel的ptsd症狀 : 時間被別人控制了, 微信一響,會緊張得立刻彈起來! 08:45 Ariel重回職場的發現一 : 大家很會用AI,有效率但也更內秏了 10:21 Ariel重回職場的發現二 : 打工人的心態變了,變得不再投入太多 11:25 因為錢少, 時間少,要求高三重壓力,逼打工人把標準放低: 我就是牛馬,不要要求我做鳳凰的事! 13:30 我們正在經歷AI進入工作領域的試錯過程,之後會回到正常:ai做ai的事,人做人的事 14:00 生活方式突然改變,讓身體也驚嚇,不適應 15:33 Ariel 在gap期間學習到如何慢下來 15:56 小故事 : 心急接不了洗手乳 17:15 Asti 和Ariel 發現自己和同事關心的事不一樣( 成為同事中的怪人) 18:55 我好不容易學會休息,不想要一回職場就忘記 19:48 心態慢下來才是有效休息, 不然停下來就只是”空檔” 20:50 學會”抽離”,才不會再度陷入工作中的細節 22:00 保有自己的主體性, 才能避免把別人的問題和情緒加到自己身上 23:55 以前我們在”演”甄嬛傳, 現在在”看”甄嬛傳” 24:30 不要被卷進別人的速度,要擁有自己的節奏 24:48 反向製造自己的me time : 珍惜早餐和午休 27:25 ariel 分享用“多鄰國” 放鬆的方法 28:33 Asti 用手碟提升專注力 29:41 為什麼大家不敢躺平? 因為恐懼面對更重要的事 30:30 當AI取代更多工作後,人們就被迫去思考”我是誰?” 32:33 失去title後, 別人喜歡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33:30 不在乎的人最強 34:32 因為gap的經驗,讓我們可以快速調頻,隨時回到自己 35:31 如果你沒離開過職場,可能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休息,當你重回職場,也要小心不要忘記如何休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5-07
35 min
兩隻老鼠
EP09 |從創意總監到全職媽媽 : 每個崩潰瞬間都在重新定義我自己feat.Melo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Melo,一位曾在頂尖4A廣告公司擔任創意總監的職業女性,如今是全職媽媽。 Melo坦言:孩子是媽媽的NPC”,廣告是科學,育兒是玄學”。 她用幽默和真誠剖析了一個全職媽媽的日常:崩潰、懷疑、感動、成長,這些複雜的情緒如何塑造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訪談全程妙語如珠,金句不斷,從如何利用廣告公司的訓練降維打擊來做家務,到與兒子笑中帶淚的”交換繪畫日記”, 在問到會不會成了媽媽就失去自我時,一語道破 : 很多人在沒有小孩的時候也沒有自我! 無論你是尚未成為父母,還是正在經歷育兒的種種挑戰,這期節目都會帶給你一些深刻的思考和溫暖的共鳴。 🌟 本集精彩金句 -有了孩子後發現title,名聲,錢都是浮雲 -把4A學到的方法拿來做家務是降維打擊,但養孩子是”開盲盒” -(對兒子喊) : 我最難搞的甲方都不會這樣對我! -孩子的”螺旋式進步”,其實更像一盤蚊香! -有了孩子後,我的英文強得可怕! -比起成績好,我更看重”真誠表達”與”做有趣的人” -育兒只是看手氣,”優秀學生的育兒之道”根本不需要分享 -孩子就是牛皮癬,專治自信的老軍醫 -不要叫我”寶媽!” -(主持人問:為了孩子失去自我?)很多人在沒有小孩的時候也沒有自我! -與孩子相處的瑣碎瞬間,就像在宏大時代中的小觸手,把你固定在一個地方,好好生活! 00:13 兩鼠討論自己很害怕”小孩” 01:00 Ariel 覺得有了小孩,人生就被綁住了 01:33 介紹本日嘉賓Melo:前4A創意總監現全職媽媽 01:33 Melo在辦公室收到驗孕棒的”恐嚇信” 02:30 讓Melo決定生孩子的動力居然是”勝負心”,而胎夢居然是”鴨嘴獸” 04:13 Melo在懷上”鴨嘴獸”後,才有勇氣離開體制,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05:15 Melo公開澄清 : 媽媽是”自己”決定當全職母親,而不是為了孩子”做犧牲” 06:05 有了孩子後發現很多事不重要:title,名聲,錢都是浮雲 07:10 Melo分享自己眼中的孩子:曾許願要一個”有趣的孩子” 08:22 Ariel分享她眼中Melo的孩子:結合爸爸與媽媽天份的天才兒童 09:22 主持人問 : 創作”廣告”和創作”孩子”這兩者帶來的成就感有何不同? 09:31 在廣告公司的”孩子”(作品)只是領養的, 別人家的孩子沒有心理負擔 10:21 Melo的”角色扮演”教育法 11:00 在廣告公司的成就感來自客戶,育兒成就感也許是未來回顧的細碎瞬間 12:28 主持人問 : 會不會利用廣告公司的技能來養小孩 13:36 Melo曾用廣告中的”科學”方法來教育小孩,把孩子當成同事相處 14:47 把4A學到的方法拿來做家務是降維打擊, 但養孩子是”開盲盒” 15:24 靈魂拷問:孩子更像上司,下屬,還是客戶?有了孩子後覺得客戶都是天使 16:50 父母的”me time”是坐在電驢上放空的10分鐘 18:22 父母的崩潰瞬間一 : 兒子把網路上”幼兒熱點”的問題全踩一遍 20:05 父母的崩潰瞬間二 : 中醫師用針灸幫四年級的孩子”提神”趕功課 20:02父母的崩潰瞬間三 : 兒子拖延症讓媽媽明天提案,deck還沒做完 20:53 育兒的”西西弗斯神話”: 孩子”螺旋式進步”其實更像一盤蚊香 21:45 為了陪孩子上鋼琴課,媽媽意外找到新興趣,重新養了自己一遍 22:28 有了孩子後,英文強得可怕! 23:18 因為孩子是過敏體質,因此研讀大量醫書,push自己去做以前不會做的事 24:07 宿命論: 小朋友是媽媽的NPC, 會自己改變人生的排序 26:10 創意總監分享創意的育兒方式:看重”真誠表達”與”做有趣的人” 27:57 Melo分享與孩子的”交換繪畫日記” 29:00孩子白天在學校”被洗腦”, 回家後父母必須再洗回來:分數不是最重要! 29:55因為有輕微的閱讀障礙,孩子的表達雖然比別人費勁, 但所有的思考都是第一手,不是來自書中的 30:49媽媽其實很崇拜孩子”看什麼東西都覺得有意思”的天賦 32:07 Ariel 帶聽眾分享melo與孩子的”交換繪畫日記” 32:25 帶聽眾一起閱讀鴨嘴獸的”鼻屎礦石系列” 34:27 孩子畫出自己的陰影面積:媽媽抱別人的孩子 35:35 孩子用繪畫吐嘈家裡窮 37:01 Ariel 覺得最感動的一則日記: 媽媽站在我這邊, 還是媽媽最愛我 38:04 Asti覺得感動的點: Melo期望孩子”真誠表達”與”做個有趣的人”其實媽媽本人也是如此 38:19Melo 承認自己一直是循規蹈矩的好學生,雖然因此進最好的學校和公司,但也不過如此… 39:17 鴨嘴獸在日記中承認自己抄小抄被媽媽打屁屁(道德教育) 41:00 很難做到不崩潰,不打小孩,Melo 脆弱承認自己的分數很低 41:56 孩子就是牛皮廯,專治自信的老軍醫,很多育兒專家其實自己沒有小孩 42:22周國平的育兒書證明:育兒只是看手氣,”優秀學生的育兒之道”不需要分享 44:33 對Melo來說”畫畫天賦”當下能給孩子區別於別人的優越感就夠了,不要放太大期待 46:28 ADHD孩子的鈍感力其實是防護罩,保護來自大人的批評,且任何狀況都可以自得其樂 48:20 全職媽媽如何維持自我?Melo很反感別人叫她寶媽 49:22 很多人在沒有小孩的時候也沒有自我 49:56 與孩子相處的瑣碎瞬間,就像在宏大時代中的小觸手,把你固定在一個地方,好好生活 50:43 Ariel 以後會多尊敬那些熊孩子的父母,Asti覺得未來是屬於那些有個性的人,也就是現在的孩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3-07
51 min
兩隻老鼠
EP08|滬漂17年 : 回到台北後才發現自己變成了“觀光客”?(下集)
在異鄉漂泊多年後,歸鄉的生活竟然需要重新學習適應?在本集《兩隻老鼠》中,Ariel與台北朋友Joyce和FangFang繼續分享從上海回到台北的心路歷程,從生活習慣的改變,到在家與家的感受之間重新找到平衡,一段段回憶和反思交織出異鄉與歸鄉的多重面貌。 🌏 生活習慣的轉變:異鄉帶來的新認知 對距離的重新定義,從動輒跨越大城市到習慣台北的慢節奏。 FangFang笑稱用了“阿姨”服務後就回不來了,而Ariel也分享阿姨如何改變了自己的價值觀。 🍴 家鄉味與異鄉記憶的交融 在台北想念上海的大閘蟹,在北京半夜渴望台灣的鹹酥雞,那些熟悉的味道是漂泊者心中奢侈的慰藉。 回憶北京胡同裡慢悠悠的烤鴨時光,或是上海朋友相聚的儀式感,那些在異鄉結下的羈絆和美好,為何卻難以延續到歸鄉? 👥 異鄉人的“抱團取暖”與身份認同 在異鄉,連笑話也得不到當地人的共鳴,促使台灣人揪團過節、彼此支撐。 FangFang分享“學長學姐制”的情誼,而Joyce更曾探望素不相識的台灣人,打造出獨特的台灣人網絡。 📚 距離讓我們重新看見台灣 異鄉生活讓我們成為台灣的“文化大使”:Joyce因介紹台灣地理而重拾對家鄉的熱愛,FangFang回台總要買文化書籍。 Ariel坦言,每次回台灣都像個“觀光客”,卻因此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根源。 ✨ 結尾反思:身份認同與旅人感 在第三地的生活即使適應得再好,總有一種“旅人感”揮之不去。而唯有在異鄉離開熟悉的一切,才讓人更深刻地理解家鄉與自己的連結。 記得點贊、好評、轉發《兩隻老鼠》!讓更多人一起參與這段關於異鄉與歸鄉的深刻對話。 00:15 主持人問:在大陸生活後有改變你的習慣嗎? 00:25 Joyce覺得最大的改變是”對距離的認知” 02:47 FangFang最大的改變是:用了”阿姨”後就回不來了” 04:54 Ariel 覺得”阿姨”改變了自己的價值觀 06:38 累了一天回家發現房已鋪好,瞬间感到幸福 07:30 FangFang分析為什麼台灣沒有”阿姨” 08:02 除了阿姨FangFang也懷念按摩師,也會送小禮物給阿姨跟按摩師 09:46 Ariel收到阿姨送的毛衣,才反省自己沒有平等看待阿姨 11:00 FangFang覺得自己和阿姨的關係是”勞資關係” 12:09阿姨送来老家超好吃的土雞蛋,兩姐妹很感動 12:50偏見:其實有些阿姨比我們有錢,某位阿姨回家過年順便買了房 13:43Joyce對家的概念 :家不是一個房子,”跟在意的人一起的感受”才是家 14:46 到北京才第一次有自己的空間,也是第一次思考自己,”家人”與”家人的關係” 15:28 回台北停留太久會想念上海,因為想念”自己的空間” 17:00離開後會想念的還有”家鄉味” : Joyce分享到上海後瘋狂想念的台式美食:芋頭,芭樂 19:25家鄉味就是奢侈品,更多想念的台式家鄉味:蓮霧,愛文芒果 21:09 在北京半夜想念台北的鹹酥雞 22:33 在台北想念上海的大閘蟹,想念與朋友相聚的儀式感 24:15懷念在北京胡同里的”利群烤鴨”,懷念那個很慢的北京 25:50回憶有濾鏡:為什麼在上海很親密的朋友,搬回台灣後反而不聯絡了? 26:57在異鄉連笑話都得不到當地人的共鳴,回到原生地反而失去抱團取暖的契機 28:39 只要是台灣人,在北京就會揪團過節 29:55 分享在北京,上海時, 台灣人連環報恩的故事 32:53 Joyce到上海醫院探望完全不認識的台灣朋友 33:13 異鄉的”學長學姐制” 35:29 在”第三地”不管適應多好,都有我不是當地人的”旅人感” 37:05離開台灣才開始熱中於擔任台灣的”觀光旅遊大使” 37:48 Joyce為了向德國人推銷台灣,重讀了台灣地理 40:30 長住上海的Ariel, 每次回台灣就變身”觀光客” 41:25 Joyce 覺得隔一個距離看台灣, 台灣在自己心中的意義會更客觀,更清晰 42:40 FangFang回台北時會特別買台灣文化相關書籍:我們是怎樣的人都跟生長的地方有關! 43:50 因為害怕忘記繁體字,在上海時Joyce堅持用”手寫輸入法”寫繁體字 45:00 記得點贊,好評,轉發”兩只老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2-21
45 min
兩隻老鼠
EP07 | 滬漂17年:從上海到台北,歸鄉後的適應與身份認同(上集)
🎧 在這集節目裡,Ariel回到台灣過年,特別邀請了兩位曾經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朋友——Joyce和FangFang,一起聊聊異鄉人的心路歷程,以及歸鄉後的重新適應。他們的故事既有笑料,也充滿深刻的情感反思。 內容介紹 初到上海的震撼與挑戰 Joyce分享了她2004年為了跳脫舒適圈而前往上海的決定,而FangFang則因為對「21世紀的紐約」的憧憬,選擇了一條北漂到滬漂的路。兩位嘉賓用第一手經歷帶我們走進當年剛踏入上海的文化衝擊,從搶出租車的奇葩經驗到第一次穿過長安大街的震撼。 從城市節奏到日常習慣的比較 四座城市的生活節奏截然不同,北京的快速步調、上海的多元國際化、台北的溫和節奏,以及香港的電梯文化,讓每個城市都自帶鮮明的「人格」。Joyce回台灣後,發現台北人走路速度「慢到令人抓狂」,而FangFang則認為千里迢迢喝咖啡的旅程,竟讓那杯咖啡變得更美味。 歸鄉的適應與挑戰 離開上海後的生活,是否一切都如想像中順利?Joyce談到重新下載台灣的APP、尋找西式食材的困難,而FangFang則感慨於市場差異導致過去的經驗難以完全派上用場。這段對話觸及到歸鄉者如何重新找到生活的節奏,以及如何在家鄉重新定位自己。 跨國合作與戀愛故事 在上海生活,為三人帶來了與不同國家的人合作、甚至談戀愛的機會。FangFang喜歡與美國和德國人共事,Joyce則在上海遇到了命中註定的異國戀人,並讓自己的家成為台灣人在上海的聚會地。三人幽默又溫暖地談到,只有離開故鄉,人們才能坦誠做自己,也才能自由地去愛。 異鄉的身份與歸屬感 「居民」和「市民」之間的微妙差異,勾勒出異鄉人如何在一座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種身份認同,或許只有經歷過外地生活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 下集還會帶來更多有趣的討論,敬請期待! 透過這些故事,我們試圖探討:什麼樣的經歷,讓我們成為今天的自己?異鄉的漂泊,是否其實也是另一種重塑與成長的過程? [內容提要] 00:10 回台灣過年的主持人Ariel, 邀請兩位曾在上海工作過的台北朋友,聊聊人在異鄉的心路歷程 00:58 Joyce 在2004時為了跳脫舒適圈而到上海工作, 長住上海17年 01:36 FangFang 因嚮往上海是21世紀的紐約, 先到北京再到上海, 共長住大陸18年 02:30 Joyce之前一直在台北生活,剛到上海時覺得很新鮮 03:16 Joyce分享初到上海時搶出租車的奇葩故事 05:30 Joyce因出租車難叫,寧願在公司加班 06:33 雪中徒步是浪漫?還是驚險? 07:08 北漂的FangFang告訴滬漂什麼才是真的”行動困難” 09:00 第一次過北京長安大街, FangFang驚呼: 是我人生走過最寬的街! 09:45 指路的方式和台灣不一樣,才發現自己原來超沒方向感 12:18 距離遠的好處 : 千里迢迢去喝的咖啡更好喝, and開會遲到也沒關係! 14:30 比較四個城市的節奏 : 北京>台北>上海>香港 15:00 Joyce回台北後,覺得大家走路好慢 15:45 香港的”電梯關門鍵”被心急的人按到看不清 16:45 Joyce回台灣後不習慣 : 所有的APP要重下載+很難買到西式食材 18:41 上海的國際化:在”老外菜市場”直擊牛油果女士的英文會話課 21:35 FangFang回台北後心態需要重新適應,因為市場差異太大,過去的經驗反而用不上 22:45 如果當初留在台北,可能會成為媒體人,到上海等於去一個更大的舞台 24:30 在上海才機會和不同國家的人一起工作,或談戀愛 25:00 三人分享在上海跨國工作的痛苦與成長 27:45 利用對不同國家的人的偏見, 反而可以順利完成工作 28:40 Ariel 分享到紐約,巴黎出差的風格大不同 30:00 雖然難搞,但FangFang最喜歡跟美國和德國人合作,也收穫了一輩子的朋友 33:15 Joyce分享在上海遇見命中註定的異國戀 35:00 Joyce的小家成為台灣人在上海的聚集地 36:30 愛情可以打破國界:以色列與馬來西亞戀人 37:00 只有離開故鄉,人們才能坦誠做自己,也才能自由戀愛 40:00 居民和市民的區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2-16
40 min
兩隻老鼠
EP06 | 旅居景德鎮四個月:重啓人生的真心話大冒險 feat. 兩只獅子
你是否也有過“放下一切,去一個地方重新開始”的衝動?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兩只獅子——與我們分享從上海清空家當,搬到景德鎮旅居的四個月的冒險故事。 🌟 從搬到城中村的文化震撼到DIY美食的獨特體驗,他們如何在“全村跳電”的日子里找到生活的樂趣? 🌟 報五天陶藝體驗班,卻蹭了一個月,揭開做陶藝比想象中更卷的真相! 🌟 “城裡人買不到盒馬下廚”的奇葩難題,竟逼出了很多奇思妙想的料理創意! 🌟 最終因找不到“離公共窯近的房源”和陶藝風格的迷茫,決定離開景德鎮,重新審視對創作的熱愛。 🏺在陶藝的世界中,他們感受到了創造的純粹快樂,也遇到了現實的重重挑戰。兩只獅子用幽默和坦誠聊了聊: ✨ Jay如何用創意彌補拉壞技術的不足。 ✨ 百米如何從基礎班的”信心爆棚”到進階班的備受打擊過程中,找到個人風格。 ✨ 景德鎮的奇人:刺青師的陶藝創作,以及技術超好卻懷疑自己的助教人。 但這次冒險也教會了他們: ✔ 創作不一定要追求變現,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平衡才最重要。 ✔ 勇敢嘗試新事物,就算不成功,也會積累屬於自己的獨特收穫! ✔ 彩蛋 : 景德鎮獨特的快遞文化和“鬼故事”,絕對讓你笑到扶牆。 🎧 戴上耳機,跟著兩只獅子的腳步,感受一次充滿未知但又格外有趣的旅程吧! ** **喜歡我們的節目,請給五星好評,訂閱,分享給更多朋友哦!** 00:40 二隻獅子勇闖景德鎮的原因 01:44 清空上海家當, 說走就走, 立志到景德鎮闖出一片天 03:22 從上海蛋黃區搬到景德鎮城中村,變形記開始了! 05:20 “城鄉差異”的文化震撼 : 四分之一的房租與四倍的電費 06:30 全村”跳電”的日常 07:40 一碗牛骨粉的震撼, 與觀光打卡的樂趣 08:50 城市獅子買不到”盒馬”下廚, 用各種方式DIY美食! 10:50 全城人均陶藝家, 發現換個地方繼續”卷” 14:14 先報了五天陶藝體驗班 , 結果蹭了一個月的課 15:18 做陶就像在做運動 16:10 Jay的樂趣 : 拉壞技術比不上,那就用創意來湊! 16:50 百米的樂趣 : 在與同學互誇中找到自己的風格! 20:20 做陶的快樂結束在”進階班” : 茶壼! 24:33 刺青師把專業技法應用到陶藝製作上 27:30 溫馨提示 : 參觀工作室時千萬不要隨便”碰磁”( 碰別人的磁器 ) 28:44 助教的故事 : 技術愈好的陶藝家反而愈懷疑自己的價值 32:10 以廣告舉例:參考案例看大多,反而綁手綁腳 33:52 為何離開景德鎮? 找不到離公共窯的房源, 也找不到自己的風格很迷茫 37:21 收入驟減,無法以陶藝維生 38:37 景德鎮代代相傳的產業鏈, 個人創作者很難融入其中 40:30 手工作品產量有限, 時間和金錢需要巨大的投入 42:16 最重要的原因: 沒有盒馬! 43:50 個人可以在景德鎮的出路 : 開陶吧或販賣單價高的作品 45:30 大部分的景漂都很浮躁 : 無法真的放棄城市的生活方式 46:45 建議先住二周判斷自己能不能適應 48:11 搬離景德鎮後重新審視對陶藝的初衷 : 只是喜歡創作, 不要過度期待變現! 50:04 Jay : 最大收穫是未來可以吹牛,以及認識很多未來的陶藝大師 51:00 百米 : 這個經歷讓她敢於出發,也學到廣告之外的新技能 52:27 更瞭解自己的斤兩, 也更容易去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54:50請分享這集給計劃去景漂的朋友 56:20彩蛋1: 景德鎮獨特的快遞文化 58:20彩蛋2:怕黑怕鬼又狗的Jay說一下鬼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1-23
1h 01
兩隻老鼠
EP05 | 每年必做的夢想板, 沒想到還能這樣顯化?
你也有做過夢想板嗎?在每年年初做一張,貼上自己想要的未來,結果……真的有顯化出來!這一集,《兩只老鼠》帶你一起進入夢想板的神奇世界。從如何製作願景板,到如何在這些圖片中找到屬於你未來的預言,我們聊到的都能讓你開始懷疑:這個“顯化”是不是比你想的更有魔力? ✨Ariel分享關於鬥牛犬、貴州梯田、芭蕾與腰痛的顯化故事。 ✨Asti貼的”手+光碟+外星人”的夢想,竟在2024年照單全收。 ✨而不同人的夢想板,居然還能看出MBTI性格,簡直是未來的水晶球!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老師們為她們的夢想板提供的解讀,揭示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節目中我們也聊到了“文字”的限制性信念,如何通過圖像來釋放真正的力量。 甚至神經科學也證實: 圖片比文字更容易幫助人們顯化願望! 從個人成長到未來的挑戰,夢想板不僅是願望的藍圖,還是通往新階段的鑰匙。 00:26 兩只老鼠的新年儀式:製作夢想版! 00:46 在員工入職時製作願景版 01: 41 夢想版如何製作 03:18 夢想版最難的部分是:取捨哪些才是你真正的願望 05:28 “文字”是限制性信念? 07:00 夢想板上圖片都以沒想到的方式顯化了! 07:40 夢想板上“五支勞力士”和”五個男人”最後的顯化竟是… 08:46 Ariel 的顯化故事 : 鬥牛犬, 貴州梯田, 芭蕾舞與腰痛 11:30 Asti 的顯化故事 : 手+ 光碟 + 外星人=? 12:54 夢想版完整預言了Asti 的2024 14:52 Ariel 描述2025的夢想板(可搭配底下的圖案看) 16:20 Ariel 自己解圖 : 用不同形象去面對不同的人 16:57 老師幫Ariel 解圖 : 2025會遇到不喜歡的人,並向他們學習 18:15 老師幫Ariel 解圖 : Ariel 2025年會學習催眠!!!! 20:12 夢想板也會進化 : 2024年收集的素材,會在2025年整合,找到答案! 24:07 Asti描述並解讀自己2025的夢想板(可搭配底下的圖案看) 29:20 夢想板居然能反映了一個人的mbti 32:48 老師幫Asti解圖 : 選擇讓自己更有力量的一面 34:52 夢想板上看見”重操舊業”的預言, 結果隔天就去前公司打工 36:35 神經科學家證實: 圖片比文字更容易顯化願望 38:25 只要你相信你的夢想會顯化, 這件事就一定會發生! 40:42 用正面的想法接受夢想板上所有的經歷,怎樣都會有收穫! 42:15 幫別人解讀夢想板,就是給別人祝福,歡迎留言解讀兩只老鼠的夢想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01-11
42 min
兩隻老鼠
EP04 | 2024最感動你的一件事feat.兩只獅子
這一集《兩只老鼠》邀請了兩位特別來賓,和我們一起分享2024年擊中你心趴的感人瞬間。 從親情的溫暖到人生的轉折,全程歡聲不斷笑中帶淚,希望這份溫暖的能量也能透過音波傳遞給你! 百米的感動瞬間 : 奶奶為媽媽養了30年的花,成了百米最好的見面禮 Jay的感動瞬間一 : 一句”對不起”,擊倒了180公分x180斤的男子 Jay的感動瞬間二 : 一個急轉彎,打破”35歲前不結婚”的flag Ariel的感動瞬間 : 陪退休的爸媽旅行,結果被”銀髮101”團療癒 Asti的感動瞬間 : ”現實”的爸爸,無條件當女兒”夢想”的靠山 🎧 戴上耳機拿好紙巾,和我們一起用感動記住這一年吧! 00:15 用一件感動你的事來記住2024這一年 00:36 單親家庭的百米為了一圓高齡90歲奶奶的願望,回家認親 02:20 媽媽介紹眼前頭髮花白的人就是奶奶 03:21 奶奶為媽媽養了一株30年的花 05:00 百米在回程的火車上聽到陳奕迅的”七百年後”大哭 07:10 一個人給另一個最好的禮物就是時間 09:40 Jay的故事 : 180公分高的男子哭倒在媽媽的懷裡 10:30 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導致e人的Jay其實常常emo 11:52 記憶中的溫柔 : 爸爸把雞腿堡的雞腿全留給Jay 13:58 媽媽的一句 : ”對不起!” 幫Jay走出了抑鬱的狀態 16:50 因為一個差點分手的架, Jay親手打臉” 35歲前不結婚”的flag 18:50 在分手的十字路口,一個轉彎, 想起不想錯過80歲的幸福 24:00 Ariel趁著gap year回家和退休的爸媽一起旅行 25:30 不小心搭上”夕陽紅練習生”的戀愛巴士 29:00 到底是誰把螃蟹忘在酒店? 33:51 爸爸在退休後才找到一生熱愛 : 唱歌 38:08 Asti今年轉型進入熱愛的手碟世界,但與爸媽的期待不同 39:40 Asti希望自己能變成一個很慷慨的人,而她在手碟群里感受到這種快樂 41:20 “現實”的爸爸對女兒的”夢想”的尊重與無條件支持 46:17 總結 : 4人分享聽到各自的故事後的感動和幸福 [ 相關資訊 ] 百米提到的歌詞 : 陳奕迅”七百年後” 棄置那棵花 容我帶它的根歸家 送你這棵花 來懷念已逝去初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12-31
48 min
兩隻老鼠
EP03 | 學了人類圖, 錢真的會從天上掉下來!
如果有人告訴你:"只要做自己,錢就會從天上掉下來",你相信嗎? 在這一集裡,Asti用她作為"投射者"的真實人生實驗, 分享如何從職場小菜鳥一路走到"錢多、有趣、不加班"的理想生活! 這集的內容既輕鬆又充滿啟發:從初識人類圖到深度探索自己的內在權威,Asti聊到了那些年在廣告公司的焦慮、加班到長囊腫的健康危機,以及如何在「等待被邀請」的過程中,把每一次機會都轉化成精彩的人生篇章。 她還分享了那些奇妙的故事—— ✨ 如何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中等來合作手碟品牌、實現咖啡師夢想,甚至與冥想老師開工作坊。 ✨ 投射者的終極秘籍:別主動出擊,但也別躺平,反而要全心投入熱愛的事。 ✨ 如何面對每一個邀請,學會說:"讓我想一想。" 節目尾聲,Asti提醒我們: "不要因為害怕結果和想像不一樣,而花一輩子模仿假的自己。" 錢,其實是一種能量,當你真正活出自己,所有的美好都會隨之而來! 這一集,我們和Asti一起探討人類圖的奧秘,體驗"從天上掉下來的錢"的真實瞬間,聽完也許你會開始懷疑:原來改變人生,只需要從"做自己"開始。 📌 收聽提示 推薦給所有想探索自己、正在迷茫於人生方向的聽眾,一起來看看人類圖的魔法吧! 00:56 科普人類圖 01:29 Asti初識人類圖 02:16 身為投射者的Asti 經常感到”苦澀” 02:59 初入廣告公司的Asti充滿各種焦慮 04:35 年輕的Asti以為”公司沒有你不行” 05:29 一直誇”投射者”, 他就會為你做牛做馬 07:10 加班到長囊腫後,“投射者” 終於決定開始”人類圖實驗” 09:15 Asti生活大小事都要”等待被邀請” 11:52 開始”等待被邀請”後, Asti沒有主動找機會,都是機會主動來找她 12:24 等待被邀情的精神就是:”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13:35 Asti不斷得到”錢多,有趣又不加班”的freelancer 14:46 每當Asti想賺錢時,工作機會就會從天而降 16:32 手碟老師主動邀Asti合作手碟品牌 18:02 手碟老師主動幫Asti圓了”咖啡師”之夢 19:06 冥想老師主動邀請Asti合作工作坊 19:47 等待不是”躺平”, 而是”投入”自己喜歡的事 22:11 “投射者”面對機會時,要學會說:”讓我想一想” 22:54 “投射者”就像諸葛亮, 只接受劉備”非你不可”的邀請 24:33 投射者在感情上要”被動”,但可以”設陷阱”給對方 25:07 實驗”人類圖”後,Asti不只存款增加了,身體健康了, 還學了許多新才藝,順利轉型了 27:21 為什麼大家不敢”做自己”? 27:28 回到內在權威後,很多人發現”原來我想要的,跟我以為我想要的不一樣” 28:34 實踐人類圖前,我以為我會牛馬一生,而現在我換了一條人生線 29:58 別因為害怕”跟自己想像得不一樣”,而花一輩子去模仿”假的自己” 30:45 錢就是一種能量,做自己,錢就會從天下掉下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12-26
31 min
兩隻老鼠
EP02| 學了人類圖,不上班的我們再也不焦慮了
不上班真的能不焦慮嗎? 這一集,兩只鼠帶你進入“不上班哲學”的內心世界,聊聊那些不上班的奇幻經歷與掙扎: Ariel的Gap經歷如何從“極爽”變成“極焦慮”? 是什麼樣的契機讓她從被菩薩“拯救”,到最後靠人類圖找到內心的平靜? 當焦慮席捲生活,我們真的應該採取行動,還是停下來傾聽身體的聲音? 節目中,兩鼠還會深度探討: 焦慮為什麼偏愛“社會精英”? 人類圖的“等待回應”如何幫助我們擺脫頭腦的干擾? 為何拋開“對別人證明自己”的執念,反而能讓人生更輕鬆? 最後,我們發現,不上班不是答案,但選擇更符合自己天賦的生活方式,卻可以讓焦慮遠離。 學會用人類圖的方式生活,你會發現,焦慮不是敵人,而是一扇門, 它帶你通往更了解自己、更信任自己的未來。 [本期提要] 00:20 兩鼠介紹自己不上班的」資歷」 01:35 Ariel分享gap經驗有三個階段: 從極爽到焦慮的過程 03:56 找下一份工作時遇上疫情大爆發 05:05 焦慮到菩薩主動來救我 06:33 沒收入的我焦慮到決定要買房子 09:40 新工作」拯救」了我,直接放下」找房子」的爛攤子 10:10 焦慮的反義詞是行動? 焦慮下的行動更危險! 11:00 人類圖的」等待回應」是什麼? 12:17 頭腦常會用假設性問題來干擾你的直覺 13:18 太倚賴」頭腦」來做決定, 反而沒聽到」身體」在抗議 14:09 容易焦慮的人大多是社會精英 15:32 忙著向別人證明自己 ,卻沒法對自己交待 19:19 在醫院時收到開會通知,瞬間爆哭 22:13 gap菩薩給我」寬限期」 23:23 這一次,菩薩沒有顯靈 25:00 這一次,是asti的靈魂拷問(薦骨)救了我 26:36 因為身體(薦骨)說yes,讓我心甘情願投入自媒體,學攝影與剪輯 30:30 擺脫焦慮, 「人類圖」比」菩薩」更好用 30:44 用人類圖的方式生活, 會發現 」菩薩」最終還是對的 32:55 不上班之後,除了」焦慮」你還有很多選擇 [相關資訊] Ariel的小紅書號:607439252 如何找到自己的人類圖 : 請搜"亞洲人類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12-18
34 min
兩隻老鼠
EP01 | 那些年我們租房的奇幻故事
你住過防空洞嗎? 住過水簾洞嗎? 住過差點爆炸的房子嗎? 你曾因為租房,不小心被迫成為變態偷聽狂嗎? 可能還拉黑了幾個朋友? 在這集《兩只老鼠》中,兩只鼠將帶著他們加起來近40次的租房經驗,和你聊聊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租房奇幻故事。從房東的花式操作到室友的驚天秘密,每個故事都夠你拍案叫絕! 更重要的是,作為「過來鼠」,我們也會分享一些租房小心得,不僅幫你避開踩雷,更教你如何把租房這段旅程變成人生中的一段特別記憶。 租房的確是場修煉,但當我們換個角度看,它也能成為打磨的生活智慧、豐富我們人生的寶藏。 讓我們一起從這些奇幻故事中找到收穫,讓每一段租屋生活都不只是辛酸,更是一場充滿閃光的小冒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12-08
46 min
Ariel Pevná - Život v Boží přítomnosti
Úvod k tématu prorokování
Prorocká služba je důležitou součástí mého života, a proto se jí teď nějakou dobu budu věnovat. V tomto videu sdílím témata, o kterých se budu bavit příště a také vyprávím, jak jsem se s prorokováním blíže seznámila já. Do komentářů pište své otázky nebo zážitky, které k tomuto tématu máte :)
2024-10-23
16 min
YLILYÖNTI
#400 juhlajakso ft Jani Mesikämmen
Ylilyönti Podcast juhlii 400. jaksoaan ja mukana molemmat äänitorvet kun Jani Mesikämmen etänä messissä kertaamassa Ylilyönnin alkumetrejä ja taivalta tähän asti. (00:30) Uutisissa puhutaan Olympiakomitean kritiikistä, ruotsalaisten onnistumisesta DWCS:n puolella ja kansainvälisen kamppailumedian uudesta valtapelurista jota Ariel Helwani luotsaa. (58:50) Viikon matseissa nopea vilkaisu UFC on ESPN kortille jonka pääottelussa kenties luodaan uutta brassistaraa kun Caio Borralho haastaa konkari Jared Cannonierin. Kortilla nähdään myös TUF finaali missä Omran Chaabanin voittanut jenkki Ryan Loder kohtaa sveitsin Robert Valentinin. (1:30:20) Kamppailukansanradiossa painavaa ja haastavaa asiaa urheilun ja opiskelun yhdistämisestä. Onko järkee vai ei?
2024-08-22
2h 37
Ariel Pevná - Život v Boží přítomnosti
Jak rozpoznat Boží hlas 4
V dalším videu série "Jak rozpoznat Boží hlas" se věnuji tématu snů. Bůh k nám může mluvit, i když spíme - skrze sny. A protože je to mé oblíbené téma, rozdělila jsem ho do dvou částí. V první části se zabývám biblickými příklady, kdy Bůh skrze sny mluvil, a pak vysvětluji základní členění snů. V dalším videu, které nasdílím příští týden, povyprávím nějaká svědectví a příběhy z vlastního života :)
2023-10-12
19 min
Ariel Pevná - Život v Boží přítomnosti
Iniciativa Národní probuzení s Josefem Bajzíkem
Evangelizační tramvaj má na svědomí Josef Bajzík a další lidé, co jsou součástí iniciativy národního probuzení. Proč tramvaj do pražských ulic vyjela a co je cílem celé akce, si můžete poslechnout v tomto rozhovoru :)
2023-09-08
25 min
Ariel Pevná - Život v Boží přítomnosti
Ariel je zpět, svědectví z online konference
V tomto krátkém videu Ariel sdílí, proč si dala na pár měsíců od natáčení pauzu a co plánuje do budoucna. V druhé části videa vypráví dvě svědecví z kreativní online konference, na které s manželem pomáhali.
2023-02-23
10 min
Ariel do ucha i srdce
Proč a jak se uvnitřňovat
Co to znamená se uvnitřňovat, co všechno ti to přinese a proč je to důležitou součástí cesty vnitřního růstu. Jakými způsoby a kde se můžeš uvnitřňovat.
2021-09-02
07 min
Knihokec
#30 Knihovýber: Ako si hľadať knihy tak, aby vás nesklamali
Knižný výber je obrovský a času je tak málo. Ak by sme si chceli prečítať všetky knihy, ktoré sa ročne vydávajú, tak by sme sa nedočítali ani v niekoľkých životoch. Takže, otázka znie: Ako si hľadať knihy tak, aby vás nesklamali? Na túto otázku sa pokúsim v tejto časti podcastu práve odpovedať. Knihy spomenuté v tejto časti: Kaviareň v Kodani (Julie Caplin) Voľnosť (Zadie Smith) Ostrov Lewis (Pater May) Dívka, které spadla z nebe (Simon Mawer) Pačinko (Min Jin Lee) Ředitel a hydra (Jan Jícha) Pa...
2021-06-15
27 min
Tři princezny
#4 | Otázka Smrti | TŘI Princezny
Už je tady náš 4 díl!!! Protože je teď všechno víc smutný a my se stále musíme držet co nejdál od sebe, připravily jsme si pro vás díl o tématech, které většinou nejsou součástí běžné konverzace. Co chceme stihnout před smrtí a proč podle nás sníme? Naše občas i děsivé představy si můžete poslechnout v dnešním novém díle. Pojďte se zamyslet s námi. Vaše TŘI Princezny. Popelka, Ariel a Barbie
2020-11-09
27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