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for any podcast host, guest or anyone
Showing episodes and shows of

Ntursprc2

Shows

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1-12-0356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1-10-0845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1-08-3031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
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觀點會客室】〈疫戰攻防‧權威專訪02〉「接種猝死」與AZ無關?國產更安全嗎、但保護力呢?關鍵十問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醫師過去一年半染疫死亡逾500例、但接種後不明原因猝死全台竟已傳出快80例!Q1:「接種猝死」與AZ無關嗎:指揮中心指出「初步死因研判與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史相關、與接種無關」;該如何看?Q2:輝瑞、莫德納副作用更大嗎:企業將贈政府達1000萬劑輝瑞BNT,250萬劑莫德納抵台;但與我們同樣接種腺病毒載體疫苗(AZ)為主、mRNA疫苗為輔的韓國,接種猝死案反而是輝瑞更高!mRNA疫苗(輝瑞、莫德納)常見副作用是甚麼?Q3:或者高端更適合長輩嗎?高端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的特性,適合65歲以上、多慢性與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接種嗎?Q4:高端比國際大廠安全?國際標規是三期試驗萬人、因此追蹤風險小到「萬分之一」,但如今高端擴大二期試驗近4000人、只追蹤到「千分之一」;這種以千分之一來與萬分之一比,專家仍稱「高端副作用比國際大廠低」,該如何看?疫苗保護力──Q5:免疫反應等同保護力嗎?高端總經理接受CNN專訪回覆「保護力」質疑時答「99.8%受試者誘發免疫反應」,這,能跟「保護力」畫等號嗎?Q6:免疫橋接能證明保護力嗎?「免疫橋接」過去使用於不同世代疫苗、而非全新疫苗,US FDA更頒布EUA guidance指出是同一廠牌、同一技術、同一生產流程、為要因應變種病毒的增強版,才可使用,陳時中部長6/11亦指出我國為「世界首例要以其取代三期」;這樣替代,有甚麼風險?Q7:AZ能對抗變種嗎?食藥署公布EUA標準要看高端的免疫橋接結果指標,是與AZ相比「血清中和抗體值」中兩個數值都達標,一為「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二為「血清反應率」,但目前大流行已非武漢原型株,則AZ對抗Alpha變種株、Beta變種株、Delta變種株的保護力?Q8:承上,這兩個數值都達標,就能說「保護力和AZ一樣好」嗎?Q9:WHO 6/18日才有專家示警傳播力更強的Dealta病毒正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病毒株!英國衛生單位6/14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英國所有感染Delta病毒死亡病例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已打過兩劑疫苗!我國也遭此病毒入侵;高端疫苗持續研發方向,是該朝「加強版第三針」或「廣效型」?國產疫苗取信國人──Q10:為取信國人,在陳培哲院士退出食藥署審查委員會、並憂慮「擋不住總統預告普打疫苗的壓力」,有人憂所謂「專家黑箱作業」、「實驗結果不真實」;歐美如何以昭大信?※來賓:黃立民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醫師/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2021-06-2541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1-06-1053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
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觀點會客室】〈疫戰攻防‧權威專訪01〉近日爆增確診量達過去一年半的三倍!如何篩檢圍堵?檢測不足,是國內外許多專家一直提醒、如今也成台灣疫戰失守主因,建設性而言,如何跑在病毒傳播「前」阻斷?截至5/14,國內病例累計1290例,但短短十一天到了5/24,已新增為4917例,爆增大約3600例,是過去一年半的三倍。台大公衛學系暨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前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接受《觀點會客室》訪問時指出:首先,流行病學原理對於病毒傳播是「幾何指數成長,例如2變4、4變8、8變16、看底數是幾」,他嘆口氣說,人類往往誤會病毒只會線性傳染,1變2變3,這種認知是追不上傳染的;再來,一年多來幾乎所有國家都經歷過社區傳染狀態,「當感染來源無法確認,國際上共識的科學抗疫法,就是不斷擴大檢測」;接著,就涉及大量篩檢工具,最有效的是抗原檢測,「因為若用抗原能檢測出來,代表病毒量高、也就是傳染性高」,這即是國內最常說的「快篩」,「這時要去阻斷傳染,堵住別往下傳」。但是,抗原快篩有一小部分偽陰/陽的情況,而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每日都百人以上確診後,直接以快篩取代PCR作確診工具,該如何看?詹長權說,這是現在能量可及、而所能使用的最好方法。不過,連只要十多分鐘的快篩,在雙北,民眾反應都要等上「幾天」才抽得到號碼牌,這是被病毒甩在後面追!詹長權指出,其實,就算是比快篩更精準的PCR量能,以國際現況而言,往往隨著疫情而提升,從每日幾千起、到現在大都可以做到每日十萬以上。小普篩是面對風險群的合適方法?例如彰化葡萄媽媽群聚感染,台中朝陽夜唱團也有同樣情況,而地方政府不約而同,將同時同場域的一千多位進行篩檢, 對此,詹長權肯定這種作法,他舉例,「葡萄媽媽家族成員確診數達十位數,那麼下一群就可能就是百位數」!因此,要有方向性擴大篩檢,才能堵住繼續傳染可能性。「校正回歸」會不會延遲匡列?如何評估「企業想自行快篩」聲浪?另外,美國CDC公佈新冠也藉空氣傳播後,收治輕症與無症確診者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中央空調」會成防疫破口嗎?更多內容,歡迎收聽!※來賓─詹長權 ( 台大公衛學系暨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前台大公衛學院院長 )
2021-05-2739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1-05-1351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1-04-1632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1-03-1749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
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觀點會客室】〈邁向淨零01〉為何全球誓2050淨零碳排?!孩子飯碗與企業下一代存續挑戰本集來賓:周桂田教授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台大國發所教授)在疫苗大戰下,國際間還有另一攸關存續議題:2050年淨零碳排。二月時強大暴風雪侵襲德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聯合國秘書長2020年數度呼籲淨零碳排、2/17宣示將組2050淨零碳排聯盟,日本與南韓拼2050淨零碳排,國際好幾種相應倡議: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倡議(RE100)、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TCFD)、電動車倡議(EV100)…….上述種種,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同時是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說,「這不只關乎環境,而是產業競爭、國際貿易、和國內從褐色經濟轉向零碳社會」!他舉例說,台灣是很多大廠如蘋果的供應鏈的廠商,而蘋果響應RE100,若台積電不想被抽單、就要百分百用綠能,所以為什麼找上沃旭能源還一買就20年,而這當中所稱綠能並不包含核能。不過,反正2050年還很遠?周桂田不這樣認為,他說,2050年時,你孩子正在大展身手,而各企業接班人也必定碰到這問題。他解釋說,過去談「CSR(企業社會責任)」,大家會想像的是,幫助偏鄉、藝術,這當然很好,不過,目前轉向「ESG(環境、社會、企業治理)」,這是一個全球運動,「跟氣候連結一起,看有沒有做到環境友善」,這是去因應氣候災害、或暖化而來的傳染病大流行等。不過,台灣中小企業立國,他們的量體與編制不易做到,該怎麼回應?周桂田說,政府強制企業編寫CSR報告書,要求企業規模從實收資本額百億元、下修到五十億、2023年更是二十億元以上,就全都必須繳交,因此,若想擴大,自然要符合,目前,「中小企業可以成立聯盟,由政府來輔導接軌」。台灣的藍綠政府,對核能綠能發展不同期許反應到今年八月的公投上,此其一,最近又比爾蓋茲公開支持核能發展,此其二,「核綠對決」的議題怎麼發展,對台灣做為國際產業鏈一環較合適?周桂田一語點破風險,台灣的溫室氣體95%是二氧化碳、其中70%來自發電,可以見得能源轉型是重要減碳方向,「我們可以有自己的能源方向、但國際產業鏈要求綠能,但我們的綠能發展遲延其他國家快二十年」,他進一步解釋,比爾蓋茲投資的核能,「是第四代核能,與傳統核能會產生核廢料、和地震而來的核安議題,是不同的」,他說,未來十年後第四代技術成熟、台灣當然可以考慮,只是問題在於,此刻既有大部分核電廠所在的新北市,前後兩任市長都反對核廢安置此地,而且,「能源轉型方式還很多,包含減碳與能源效率」,例如價格抑制、科技節能等,周桂田舉自己擔任台大國發所的所長為例,任內將電燈改感應、並改成節能冷氣,光一年減一萬度電。台灣企業若打「國際盃」或「全球盃」,繞不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TCFD),這是甚麼?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亦即碳中和,如何做?為什麼全球都瘋?不過,縱使科學數據明顯證實,全球暖化與人類活動製造的碳排放成正比,然而,面對系統化轉型,如何做到?不去管它,可以嗎?歡迎收聽!※來賓──周桂田(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台大國發所教授)
2021-03-1749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1-01-2945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1-01-0832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
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觀點會客室】〈變局新模式08〉2018的「藻礁換深澳」,你買單嗎?環團推2021「珍愛藻礁公投」,籲中油三接遷到更佳場址本集來賓:蔡雅瀅律師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大潭藻礁義務律師團律師)2018年大選前一個多月「拿藻礁換深澳」,這個決策,你買單嗎?當時,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的震撼彈,深澳電廠下場、建於大塘藻礁區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上場,而後,上演了環評由官派代表為主而爭議通過、時任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為此辭官,然後呢?持續興建。然而,建設中的三接,三月與十一月都發生工作船擱淺、與這個夏天颱風還沒進來就遇工作船以海象不佳而必須駛離躲避,天險地形實非理想的接收港……而儲槽從原規劃的九個、銳減到目前兩個……高雄氣爆與黎巴嫩港口大爆炸殷鑑並不遠,如今三接卻緊鄰大潭、環科、桃科、觀音等4個工業區,有數百家工廠,包含多家第三類毒性化學物工廠…….環團提出「珍愛藻礁公投」,喊出應找更安全又投報率高的地形來建站、並守護七千年國際矚目的藻礁,而欲於2021年8月集眾力推出公投案,讓全民決定中油三接應否遷離桃園大潭;然而,2025年燃氣欲達發電占比五成,遇台商回流破兆用電將激增,遷址,建設期程來得及嗎?會不會缺電?歡迎收聽!
2020-12-2541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12-1533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
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觀點會客室】〈變局新模式06〉生死一瞬!還在猶豫,就沒機會!本集來賓: 王价巨(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行政院災害防救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防災校園總計劃主持人/內政部深耕計劃‧共同計劃主持人)地震來了,我的房子會不會倒?就地掩蔽或往外逃?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暨行政院災害防救諮詢委員會的委員王价巨說,民眾若有「都靠政府」、或對自身所處老舊危弱建築的補強處置不彰,會很危險;他說,地震時,必須依賴反射性動作,所以災防界常說「還在猶豫,就沒機會」!甚麼是從政府到民眾的保命思維?王价巨說,哪些區域危險政府要「說實話」,災害潛勢與建物堅固度,也要成為民眾買房時重要思考,因消費者是有力量改變市場的!此刻,我們正在經歷56年來最大乾旱。然而研究又指出,2050年台灣遇「風暴潮」來襲時恐土地泡水面積相當於五千個台北小巨蛋,再回溯2016年、2017年、2019年六月,都急降雨炸台、路毀航廈淹,2018年8月南台大雨,高雄五千坑;水多苦惱、但沒水也是,到底怎麼辦?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王价巨說,水也可以是資源、不一定等同災難,只是,要停在合適的地方,能蓄積在公園、就不要影響馬路與住家,「這關乎『總量』與『路徑』管理」、「這必須從前段的規劃面、而非後段工程面做起」。這幾年極端天氣肆虐,抵擋的武器,有超越「靠冷暖氣」的武器嗎?國體計劃、都市規劃與設計、到單一建築,如何打造「現代方舟」?歡迎收聽!
2020-11-2744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11-2030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11-1337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11-0645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10-2332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
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觀點會客室】〈變局新模式01〉變局下新模式!抗暖轉型已是進行式?本集來賓:趙品諭、柯建佑(兩位皆為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活躍成員,品諭為927青年抗暖大遊行的總召、建佑為聯盟前任執行長)雙十國慶總統談話重點再次宣布台商回台投資已上看破兆元,又宣告將投入全球供應鏈變革,然而,支持著投資刷新紀錄的大環境,若仍走老路──水電供給優惠、高排廢──在出口導向的台灣,國際市場與大廠,買不買單?青年世代如何看?《巴黎協定》之所以比《京都議定書》更被認為有所作為,關鍵之一為「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機制;台灣在 2015 年已繳交了第一份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但實際上2015到2020年的氣候變遷因應做得怎樣?對於2020年我政府將再提出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青年世代上街頭,927青年抗暖大遊行透過「六大訴求」,他們爭甚麼?為什麼說「再不重視、就來不及」,嚴重後果是甚麼?歡迎收聽!※城市是應對氣候衝擊的第一線,青年抗暖化大遊行上街者戴起蛙鏡遊行過立法院、凱達格蘭大道、西門捷運站、漢口街及新光三越外的轉角,籲請正視氣候緊急,假若再不積極作為,許多地方會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沒。(照片來源:台灣青年氣候聯盟FB:https://www.facebook.com/rocktwycc )
2020-10-1644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10-0838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10-0722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9-1030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9-0332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
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觀點會客室】〈後疫情時代06〉我們將「網」新天地或黑科技?日常不可不知的資安風險本集來賓:徐瑞壕(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資訊安全學會學術暨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委)隨著各國解封潮、國際交流慢慢回溫,台灣的防疫下半場,開打!Work from home、行動裝置不離身、視訊開會,甚至到日常例如:透過非法軟體上網追劇、網路購物、玩變臉APP(變童顏、變老臉、變性別),在萬物連網時代,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把鑰匙給別人」的危險,到底該如何留意哪些情境?今年520總統就職前後,傳出「總統府疑似遭駭而密件外流」案,有種說法是府內職員因疫情在家工作連上沒加密的網路所導致,我們不特別進入個案,而是談在家工作導致資料外流的風險,原來其實很多?「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快來了,我們要如何在資安與便利之間自處?現在許多家中裝有安全攝影機系統,也有業者推「home security AI」強調可透過雲端收到即時影像來監控。但有研究指出,其原有侵入警告機制、反成竊賊計算出入活動的利器,這是為什麼?川普總統稱TikTok有竊個資與洩密之危機,是真的嗎?為什麼玩變臉APP(變童顏、變老臉、變性別)會讓個人特徵洩漏、這又將導致甚麼風險?昔有iphone公司有留後門,全世界蘋果用戶的手機資料都可直接得到,現在有被視做大陸民族企業的華為5G手機,遭歐美耳語「留後門」竊密;關於留後門疑慮,消費者除了抵制不買之外,還有其他做法嗎?2016年臺灣金融史上第一起駭客入侵,東歐駭客集團席捲了全台大型銀行41台ATM,這種資安漏洞現在已經被補強了嗎?然而,中國大陸「行動支付」自2003年起支付寶開始,如今這類機制蔚為其主流,從攤販到大筆交易都能使用,怎麼好像沒聽過資安問題?歡迎收聽!
2020-08-2847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8-1355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8-0627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
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觀點會客室】〈後疫情時代03〉高齡+疫病頻傳大流行,台灣急需「長照保險」提升防護網本集來賓:楊培珊(台大社工系主任/教授)隨著各國解封潮、國際交流慢慢回溫,台灣的防疫下半場,開打!全世界「最老」的國家群──台灣、日本(高齡化程度世界第一,長輩占比達28%)、南韓、義大利、西班牙──其中除了台灣,其餘都是疫情重災區;被台灣人視作天堂般幸福國度的人性主義強國──瑞典,因政府與專家採抗疫策略為「群體免疫」,常被譏作「佛系防疫」,一千萬人口中染疫而死高達五千餘人,成為已逐漸解封的國際各國名單的「拒絕往來戶」;美國成世界第一的確診與死亡數後,終於,總統川普最近才以身作則開始戴起口罩,但欠缺社會保險使其因應大規模傳染而來的醫療支出,顯得手無寸鐵;「貨出去、但人不進出」的防疫舉措,震盪了全球的服務與觀光產業,而「旅遊泡泡」這類新興模式又僅止於小規模短程移動,無法有效振興產業……面對疫情,所謂已開發國家的分佈版圖,正在改變中。台灣在防疫上半場,楊教授說,透過健保制度、嚴謹感控與戰備物資備足、中央與地方網絡綿密,繳出了在「逾千家長照機構雖為『染疫高風險族群』+『群聚』,但住民零確診」的亮眼成績!然而,台灣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即每五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長輩),外國的慘烈光景值得借鏡。關於提升防護網,楊教授指出,雖然長照2.0開展快速,但使用覆蓋率不到兩成,她建議應在健保成功的基礎上,將現制「長照稅收制」改以「長照保險制」。夾著上半場的舉世難見的醫療感控水準,與絕大部分仍沒免疫力的國民,一系列後新冠疫情時代的超前佈署的名家專訪,歡迎收聽!
2020-07-3049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7-2450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7-1034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7-0231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6-1836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6-1139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6-0356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5-2848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5-2133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5-1545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5-0740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4-2935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4-2335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4-0940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4-0137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3-1951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3-1255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2-2644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2-1232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2-0343 min台大風險中心 x needsRADIO觀點會客室2020-01-1659 min